登陆注册
17740200000006

第6章 诗(4)

其二

这首诗写诗人独自到一处园林游玩,看到处处红翠,各种花木都很繁茂,唯独没有见到海棠,更引起乡思。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在明媚的春日到园林中散步,园林中有修竹台榭,水边小亭,到这里玩赏本是一件乐事。虽说独乐不如众乐,但我还是想要“独行”。“独行”二字暗含着一种萧索的味道,其实诗人游园之意是想独自一人追忆故园,并不是想赏景取乐。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初春时节,天气刚刚变暖,新生的柳条娇弱婀娜,好似无力;天上有流云,天气不是十分晴朗,所以花影也是淡淡的,并不分明。“无力气”、“不分明”写出初春花木的特色,也暗示了诗人并不畅快的心绪。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经过春雨滋润之后,叶更显绿,花更娇艳,我漫步在一条幽径之中,忽而听到无数新生的禽鸟清脆悦耳的啼叫,好像鸟儿也会因这盎然春意感到喜悦。一番过雨,点出题目中“新晴”二字。新禽,新生的禽鸟。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虽然春光无限,但是唯独缺了海棠,去年今年的寒食节故园的海棠都寂寞地开放,真是辜负我的一片惜春爱花之意啊。翠纱红映肉,指海棠。这是用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写海棠的名句:“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此诗杨万里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两年寒食,指两次寒食期间。杨万里在淳熙七年(1180)正月从家乡出发到广东就职,到写作此诗时经历两次寒食节,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两年”时光。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先生,杨万里自称。

此诗结构上以诗人游踪为线索,首联写独行游览,颔联写园中新柳春花,颈联写幽径鸣禽,可以说已经饱览了春日雨过天晴后的秀丽精致,但诗人偏偏因为没有看到海棠花而觉得美中不足,可见全诗虽以游园为结构线索,其情感线索却是怀念故园海棠。因为想到故园海棠花应该在此时怒放,所以希望在这一处园林中找到海棠来慰藉心灵,故而诗人选择“独行”。这也是新柳虽然妩媚,春花虽然娇艳,但诗人却并非兴致很高,而是觉得柳条“无力气”,花影也“不分明”,因而并不流连,径直走进幽径的原因。最终诗人没有在这里找到海棠,所以觉得虽然风光无限,却美中不足,但试想就算诗人真的找到了海棠,能抹去故园海棠之思吗?毕竟他寻找的不仅仅是海棠,更多的是故乡给自己的亲切感觉。诗的最后一句更是无理而妙,本是诗人宦游他乡,无缘看到故园海棠,是自己辜负了海棠,诗人却偏偏说海棠负先生,于无理之责备中见惋惜之情。

这两首诗第一首以海棠起,第二首以海棠收,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明白自然,若信口而出,其实用字精准,化用前人诗句也浑然无迹,体现出深厚的诗学功底,从中也可看出杨万里对江西诗派并非全然抛却,而是有所继承的。

过显济庙前石矶竹枝词(二首之二)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春,杨万里在此年二月被任命为广东提点刑狱,于闰三月二日自广州出发到韶州赴任,此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所作。显济庙,原名“安宫”,后称“协济庙”,因音相近,故又叫“显济庙”,创建于宋乾道八年(1172),位于福建省清福市一都乡。原作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诗人用夸张的笔墨写出行船的艰难。

大矶愁似小矶愁,篙稍宽时船即流。

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

大矶愁似小矶愁,篙稍宽时船即流——行船过江中大石矶的时候比过小石矶难得多了,逆水行船,撑船时稍一松劲船就会顺着水流向下走。矶,指水边石滩或突出的岩石,江中的石矶有的凸出在江上,有的隐于水下,激起江水急流,对行船造成危险。愁似,相比之下更愁。宽,指撑船时力不够大。

撑得篙头都是血,一矶又复在前头——逆水行船非常艰难,船工只得努力撑篙,仿佛都要把篙头撑出血来了,但此时船工并不能松劲,因为又有石矶在前面拦路呢。“又复”两字不禁让人生出联想,真不知船工一路上撑过了多少险滩,前方还有多少激流。

这首诗通过写船工奋力拼搏的形象,写出江上逆水行船的艰难,同时含有对拼搏不息精神的赞美之意。诗的第一句写江上激流险滩让人生愁,第二句更进一层,写逆水行船的艰难,不仅仅要避开江中的石矶,还不能松劲,否则前功尽弃。第三句角度更加集中,写船工的篙头。篙头是撑船的着力点,诗人大胆想象,落笔惊人,写篙头出血,是拟人,也是夸张,诗人不直接写船工撑船的辛苦,而是让读者从这小小的篙头想象出船工与江水搏斗的场面。最后一句诗人又把视野转向前方的江面,新的险阻已经在那里等着呢,这样给人时空绵延继续的感觉,也同第一句大矶小矶不绝相互照应,使得这首小诗篇终而神不散。

此诗也可给人们其它方面的启发,人们常说人生如逆水行船,不进则退。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恰似江上大大小小的石矶,当人们努力奋斗,克服一个困难之后,也不要轻易放松,因为往往是“一矶又复在前头”,还要打起精神,拼搏进取。

檄风伯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春,杨万里在此年二月被任命为广东提点刑狱,此诗是诗人在赴任途中所作。檄是官府用以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风伯即神话中的风神。这首诗用诙谐的语言写江上的风浪,读来饶有趣味。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

溯流更着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斗。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

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行船江上,我看到江岸嶙峋高耸的山崖峭壁,感觉好似老虎的血盆大口,听到江水激荡发出轰隆隆的声音,觉得好似天上的惊雷。呀呀,高耸貌;陡峭貌。擘(bò),分开、张开的意思。汹汹,水腾涌的样子。

溯流更着打头风,如撑铁船上牛斗——除了水急滩险之外,还要逆流而上,并且是迎着大风,这种困难好像是撑着铁船到天河上一样。溯流,逆着水流方向。打头风,正迎着风的势头,指顶着风。牛斗,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十中记载了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槎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处即用了这个典故。

风伯劝尔一杯酒,何须恶剧惊诗叟——风伯,请先喝一杯酒,你为什么这样恶作剧惊吓我这么个好诗的老头呢?这是把阻碍行船的江风拟人化,诗人和“风伯”直接对话。恶剧,即恶作剧。诗叟,诗人自指。

端能为我霁威否?岸柳掉头荻摇手——风伯你能不能为我收敛威怒,息止这江上的大风呢?却只见江岸的柳树频频摇头,江边的荻花也不断摆手,好像是风伯让它们告诉我说:“不行,不行!”端,究竟、到底的意思。霁威,收敛威怒。

杨万里的不少诗作都有幽默诙谐的特色,饶有趣味,此诗即是一例。诗的前四句写江上行船的种种险阻:两岸是峭壁悬崖,江中有恶滩激流,并且还逆水逆风,在这些不利条件下行船,真称得上是难于上青天了。不论是峭壁险滩,还是奔流而下的滔滔江水,都无法改变,只有那江风或可息止。诗人将江风拟人化,诗的五至七句直接和“风伯”对话,诗人把酒相劝,希望风神不要这样恶作剧,息止威怒。这几句问得有趣,诗的最后一句是答语,答得更为精彩。江风自然不会因为诗人的要求就停息,“风伯”自然也不能回答诗人的问话,但是江边那些在风中舞动作“掉头”、“摇手”姿态的柳树芦荻却成了“风伯”的信使,看来“风伯”是偏偏要为难一下诗人了。

元代诗评家韦居安在其《梅诗话》中说:“诗人嘲风咏月,不过以文章自娱戏耳。”并引此诗作为例证。这首诗确实有玩笑的成分,让人读后一笑,但这一笑不是以鄙俗为代价的,此诗前四句用语颇有气概,用典也含蓄恰当,后四句构思新奇、有趣,但决非哗众取宠。诗歌可以写得典雅含蓄,含有深意,自然也可以“以文章自娱戏”,让读者会心一笑,多种风格并存才是诗歌发展的幸事。

舟人吹笛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正月,杨万里在广州提点刑狱任上,平定潮州的农民起义后乘船回广州的途中所作。这首诗描绘舟人演奏乐器的高超技巧,给人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长江无风水平绿,也无靴文也无?

东西一望光浮空,莹然千顷无瑕玉。

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拈横笛吹云烟。

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

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

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琉璃丈来许。

长江无风水平绿,也无靴文也无縠——江上无风,水面非常平静,连细小的波纹都没有。长江,此处是指长长的大江,并不是和黄河相对的“长江”。靴文,靴皮的花纹,常用来形容细波微浪。縠(hú),此处指绉纹,绉纱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如刘禹锡《竹枝歌九首》:“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东西一望光浮空,莹然千顷无瑕玉——江水异常澄澈,江面的浮光就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放眼望去,这一川江水就好像是一块巨大的莹然生辉的无瑕美玉。诗的前四句描绘澄江静景,优美宜人,让人杂念全消。

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拈横笛吹云烟——船上儿郎“不耐闲”,觉得有些寂寞无聊,所以吹笛自娱。“不耐闲”三字写出舟中人的自在悠闲的情态,“醉”字更给这船上儿郎添上逍遥洒脱的精神。面对如此静谧优美的江景,微醉之后对着天上的云烟横笛吹奏,这是何等的惬意。这两句写舟人吹笛,步入正题。

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只听笛声响彻天地之间,时而幽怨凄清,好似山猿对月哀啼,时而清脆悦耳,好像山泉落入幽涧。猿啼月,猿猴长鸣的声音凄清婉转。涧落泉,形容笛声清脆。

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舟人吹笛之后,意犹未尽,打起了羊皮小腰鼓,身体好像青峰一样稳,手击打鼓面像急雨一样急促。头如青峰手如雨,是写演奏者的技巧高超,据《唐语林》记载,唐人宋璟擅长演奏腰鼓,曾经说技巧高的人打腰鼓时“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即打鼓时身体并不晃动,手腕力度好,敲击鼓面时好像急雨一样。

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琉璃丈来许——江中一条大鱼好像是被美妙的鼓声感染了,竟突然从琉璃一样的江水中跃出。这既是写实,也是暗用《韩诗外传》中“伯牙鼓琴,而游鱼出听”的典故,赞叹音乐的美妙。琉璃,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玉石,此处用来比喻清澈的江水。

古典诗词中有不少描绘演奏乐器的高超技巧佳作,白居易《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历代传颂的名篇,杨万里的这首描绘演奏乐器的诗虽不能和白居易李贺的佳作比肩,但是也活泼有趣,独具风味。

这首小诗语言流畅自然,第二句“也无……也无……”句写来极省力,也极自然。诗中用典也达到了化用的境界,读来没有任何生硬的感觉,比喻也非常形象。诗的结构安排尤其巧妙,诗的前四句描绘澄静清幽的江景,中间四句描写船上儿郎吹笛,笛声或悠长或清脆,也与前四句氛围谐和。后四句氛围突变,乐器变成了小腰鼓,音乐也变得急促热烈,把诗的调子从清幽引向欢愉,全诗以大鱼在清流中一跃而起的画面作结,戛然而止,既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又觉得活泼生动,新奇有趣。

题曹仲本出示谯国公迎请太后图,

自“肃天仗”以下皆纪画也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正月,杨万里时在杭州任尚书左司郎时所作。太后,指显仁太后,姓韦,开封人,是宋徽宗的“贤妃”,宋高宗的生母,靖康之变中与徽宗一同被掳。高宗即位后,遥尊韦贤妃为“太后”。谯国公,指曹勋。曹勋字公显,阳翟(今河南禹州)人,靖康之变时跟随徽宗一行北迁,中途携带徽宗等人的密信逃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建议宋高宗招募死士航海入金国东京,将徽宗救回,但因为被高宗猜忌,调离出守外郡,九年不得迁升。后来宰相秦桧卖国议和,金国答应把徽宗赵佶、钦宗赵桓的灵柩和韦贤妃送回。当时由何铸担任金国报谢进誓表使,曹勋为报谢副使,于绍兴十二年(1142)将韦太后迎回。谯国公迎请太后图画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曹耜,字仲本,为曹勋的次子。

德寿宫前春昼长,宫中花开宫外香。

太皇颐神玉霄上,都人久不瞻清光。

今晨忽见肃天仗,翠华黄屋从天降。

一声清跸万人看,天街冰销楼雪残。

北来又有一红伞,八鸾三金毂端。

辇中似是瑶池母,凤舄霞裳剪云雾。

太皇望见天开颜,万国春风百花舞。

乃是慈宁太母回鸾图,母子如初千古无。

朔云边雪旗脚湿,御柳官梅寒影疏。

向来慈宁隔沙漠,倩雁传书雁难托。

迎还驭彼何人,魏武子孙曹将军。

将军元是一缝掖,忽攘两臂挽五石。

长揖单于如小儿,奉归慈辇如折枝。

功盖天下只戏剧,笑随赤松蜡双屐,

飘然南山之南北山北。

君不见岳飞功成不抽身,却道秦家丞相嗔。

德寿宫前春昼长,宫中花开宫外香——高宗居住的德寿宫中,春回昼长,宫花烂漫。德寿宫以前是奸相秦桧的旧第,秦桧亡故后收归官有,改筑新宫。宋高宗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让位给他的养子赵(孝宗),自己做太上皇,移居新宫,并改名“德寿宫”。

太皇颐神玉霄上,都人久不瞻清光——高宗退位后在德寿宫养老,深居简出,人们很难见到这位太上皇。太皇,指宋高宗。颐神,养神的意思。玉霄指天界,传说中天帝、神仙的居处。“玉霄上”符合高宗“太上皇”的身份。都人,京都中的人。瞻清光,看到光宗的“龙颜”。

今晨忽见肃天仗,翠华黄屋从天降——今天早上忽然有幸看到了谯国公迎请太后图,上面画着高宗亲自到临平迎接韦太后的场面。天仗,天子的仪卫。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后来借指帝王之车。从这两句开始纪画。据《宋史·韦贤妃传》记载,“(绍兴十二年八月)帝(高宗)亲至临平奉迎,……帝初见太后,喜极而泣。八月,至临安,入居慈宁宫。”

一声清跸万人看,天街冰销楼雪残——临安城中街道房屋上冰雪消融,天气有些寒冷,但人们知道高宗出宫迎接太后,听见侍卫清跸的吆喝声都竞相出来观看。高宗出迎韦太后是在八月,“冰销楼雪残”并非写实。清跸(bì),古代帝王出行时,禁止行人通行,左右侍卫吆喝路人回避。

北来又有一红伞,八鸾三金毂端——只见韦太后所乘的华丽车马从北方驰来。红伞,红色伞盖,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一种仪仗,以罗、绢制成,以黄、红为贵。八鸾,八个鸾铃。鸾是结在马衔上的铃铛,马口两旁各一,四马八铃,故称八鸾。(fēi),驾在车辕两旁的马。金毂端,车毂的端头用黄金装饰。红伞、八鸾、三是仅次于皇帝车马仪仗的规格。

辇中似是瑶池母,凤舄霞裳剪云雾——车中韦太后穿着凤舄霞裳,好像瑶池仙母。瑶池母,神话中的西王母,在此处指韦太后。凤舄(xì),绣有凤凰图案的鞋,一般用来指称后妃的花鞋。凤舄霞裳,指韦太后所穿的华贵衣衫。剪云雾,是用来比喻衣衫美好,如同是剪裁云雾制成的一样。

太皇望见天开颜,万国春风百花舞——高宗看到历经磨难死里逃生的韦太后,“天颜”大悦。太后回朝,母子相逢,好似百花盛开春回大地,举国上下充满欢乐。

乃是慈宁太母回鸾图,母子如初千古无——记录这个场景的就是眼前这幅“慈宁太母回銮图”,上面画着从金国死里逃生的慈宁太后与高宗相见,母子如初,是千古未有的盛事。“母子如初千古无”一句暗含讽刺:一国太后被敌国掳去,直至答应向敌国进贡称臣,才得以迎回太后,母子相见,其实是千古未有的丑事。

朔云边雪旗脚湿,御柳官梅寒影疏——韦太后在金国度过的那些风雪交加的日子真是不堪回首,到了南宋之后贵为太后,可以享受宫廷的富贵生活了。朔云边雪,是指北方的云气、边地的风雪。旗脚湿,指北方气候苦寒恶劣,旗尾经常被风雪打湿。

向来慈宁隔沙漠,倩雁传书雁难托——韦太后回南宋以前,因为相隔遥远,不能与南宋互通音信。慈宁,指慈宁宫,太后居所。雁传书,语出《汉书·苏武传》,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羁留,汉昭帝即位后要求匈奴把苏武放回,匈奴假言苏武已死。后来汉朝使臣再次见到匈奴单于,谎称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书信,上面说苏武在某处泽中。单于听后信以为真,于是将苏武放回。这里用此典故切合韦太后羁留的境遇。

迎还驭彼何人,魏武子孙曹将军——迎回太后鸾驾的是谁啊,原来是曹将军的后人曹勋。(ɡuī)驭,指太后的骑乘。,浅黑色的马。“魏武子孙曹将军”,是用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将军魏武之子孙”句意。魏武,指曹操。曹丕称帝后追封曹操为魏武帝。曹勋并不是曹操后人,“魏武子孙”只是取其同姓。

将军元是一缝掖,忽攘两臂挽五石——曹勋本是一介儒生,然而在紧急关头立下大功,勇气胆量不逊于武将。缝掖,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亦指儒者。《后汉书·王符传》:“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攘臂,捋起衣袖,露出胳膊,常形容激奋的样子。挽五石,能挽五石弓。古代以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五石弓即需六百斤拉力才能拉开的弓。

长揖单于如小儿,奉归慈辇如折枝——曹勋出使金国表现得不卑不亢,视单于为黄口小儿一般;迎回韦太后就像是为长者折枝一样轻松。长揖,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绍兴和议后,南宋向金称臣,曹勋对单于行长揖礼而不是跪拜有蔑视的意义。折枝,折取草茎树枝。喻轻而易举。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一说折枝为按摩。

功盖天下只戏剧,笑随赤松蜡双屐,飘然南山之南北山北——曹勋把汗马功劳当成儿戏一般,功成名就之后明哲保身,飘然归隐。只戏剧,好像儿戏一般轻松。赤松,即赤松子,相传为上古时神仙。蜡双屐,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为的生活。南山之南北山北,据《后汉书·法真传》记载,有人劝说法真出仕,法真回答说:“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

君不见岳飞功成不抽身,却道秦家丞相嗔——曹勋归隐之举何其明智,你看岳飞不知道功成身退,简直是不识时务,他最终被杀难道要怪秦丞相发怒吗?南宋爱国将领岳飞被奸相秦桧害死,正与秦桧同金议和,派使臣到金国迎回韦太后同时。诗人“曲终雅奏”,点明全诗的讽刺意义:在这幅谯国公迎请太后图母子重聚画面的背后,其实是一幅卖国求和、曲杀忠良画面。

这是一首题画诗。谯国公迎请太后图所画的是绍兴十二年宋高宗迎回其生母韦太后的情景,画中是“万国春风百花舞”的感人场景,但在诗人看来绍兴议和屈膝投降,进贡称臣,诛杀大将,最终不过换回屈辱的“和平”以及一个老寡妇韦太后,这一场面其实是让人羞愧的国耻。杨万里作为在朝官员,这种身份使得诗人不得不用曲笔讽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诗从开篇到“飘然南山之南北山北”句,均是赞语,从第四句纪画到“御柳官梅寒影疏”是写韦太后回到南宋与高宗相见的“盛事”,后面十一句是写曹勋迎回韦太后的功绩,以及他功成归隐的选择。诗的最后两句是石破天惊之语,点明了全诗的讽刺内涵,诗人用责备语气说岳飞不知功成抽身,加重了讽刺的效果。在最后两句之前,读者看到的是挂念母亲的高宗、历经磨难的韦太后、立下功勋后飘然归隐的曹勋,而最后两句却突然出现了这一历史事件中的另外两个人物——一个是主战派的大将岳飞,他虽然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却被害致死;一个是主和派的核心人物——奸相秦桧,他残害忠良却平步青云。这两个人物的出现让读者猛然惊醒:韦太后的回銮“盛事”其实是充满了屈辱和血腥的交易的一个结果。

同类推荐
  • 在不确定的尘世

    在不确定的尘世

    本书是王志成先生的第二本个人散文集。比起第一本《后现代生活沉思录》(我社出版),作者的文笔更加成熟,思想也越发深邃轻灵,内容包括“圣人的顽固和思想的用场”、“真理的流淌和意志的力量”、“滋养的世界和简单的生活”、“神秘的自我和不确定的尘世”等。这些散文,不是晦涩的哲学思考,它们来源生活,将哲学世俗化,同时又带着一种沉浸于哲学者的天真,帮助读者净化思想,深入思考生活的意义。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
  • 走进中南海

    走进中南海

    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档资料、报刊材料和回忆录,吸收了党史、国史、民国史、革命史研究的一些成果。内容包括:从西柏坡到香山、离开最后一个农村司令部、西柏坡群贤毕至、毛泽东绘制新中国蓝图等。
  • 高唱低吟

    高唱低吟

    任海成出诗集,要我作序。我希望他请一个文学界的名人来作,那对扩大他本人及诗集的影响有帮助。但他执意地说,我是他的恩师,对他帮助最大,也最了解他。
热门推荐
  • 寻找下一个你

    寻找下一个你

    六年前我们相遇,六年后我们天地两隔;三年前我们相遇,三年后我们相爱。之后的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我们是否还会相守在身边。。。。。。(ps:本人第一次写文,需要改进的空间很大,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提出你们宝贵的意见,谢谢
  • 妃你不可,神尊大人么么哒

    妃你不可,神尊大人么么哒

    她,是世家家主,却因为一个玉镯不幸穿越,被雷劈,得异能,誓必站在世界巅峰,寻找失散的挚友,不料,半路杀出个帝陌尘,他神秘莫测,冷如寒冰,却对她死缠烂打,守护她的身边。“叶千倾,你找死吗?!”某男脸色阴沉的怒吼道,“我不找死啊,我找你”某女笑嘻嘻的的说道。“嘁,不就纳个小男宠嘛,你又不是我的谁,管的真宽”,某男大怒,“本尊可是原配!!!”
  • 爱在机场那一秒

    爱在机场那一秒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在机场,那一眼,她的容颜,清灵绝俗的姿容留在了他的心里,这是他心里妻的样子,为了心中的妻,他放弃恋爱四年的女朋友,为了找寻心中的妻,他宁愿放弃可以富足一生的财富,然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他家中,竟然是父亲安排他娶的小妻,他逃了近十年的女孩,那位故人的女儿,他在错愕中调整,在惊喜中谋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小妻不嫁了,小妻说:"你躲了我十年,我要你追我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贵雨学院

    贵雨学院

    一个叫苏夏的女孩她的生日就是母亲的祭日!所以她没有过过生日,她后来找到了自己的外公,因为爱她的父亲在她14岁去世了,车祸去世的。她后妈把她高中安到了贵族学校“贵得高中”后来她遇见了冷夜天,他们之间又擦出了怎样的花火呢?请尽情观看哦!
  • 卧底后妈的腹黑儿子

    卧底后妈的腹黑儿子

    宠文+女强+腹黑+搞笑+火爆当富有血性的狼女碰上狡猾腹黑的狐狸,会有怎样惊心动魄,啼笑皆非的故事?苏小沫,刚从学校毕业的菜鸟,怀着满腔热血进入工作。接到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去当五个男人的后妈?OMG,这…任务有些艰巨!但是,苏小沫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神秘的古堡,住着世代以窃取各国重要机密,以此得到各国高额报酬而生存的家族。当苏小沫平生第一次穿着裙子,踩着别扭的高跟鞋进入这传说中神秘的古堡,自此,她的噩梦开始了…精彩花絮:关于夜晚潜入王子房中计划:第一夜,苏小沫穿着一件白色娃娃睡衣,长发飘飘,像极了贞子,蹑手蹑脚的潜入二楼老大的房间…只见落地镜子上出现一个长发飘飘,一身白衣的影子,正勾着冷笑看着她,“你是来找我的吗?”苏小沫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连忙做目光呆滞状,举着双手,转身,飘出了房间,还淡淡地飘来一道声音,“我只是梦游而已。”第二天,同样是夜黑风高的夜晚,苏小沫穿着一件低胸连衣裙,像极了梦露,姿态妖娆的勾开老二的房门…只见大床上摆放着一位老头的遗像,一道冰冷的声音响起,“老头子说过,如果后妈敢红杏出墙,他立马从墓地里跳出来,带你走。”苏小沫吓得花容失色,大叫出声,“我没有红杏出墙,我只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吃了窝边草。”第三夜,…第四夜,…第五夜,…亲们如果想知道的话,就果断的跳坑吧,O(∩_∩)O哈哈~嘻嘻,亲们,柠檬新文终于开坑,乃们喜欢记得收藏,支持哦!么么哒!
  • 佣兵狂妃:王爷太腹黑

    佣兵狂妃:王爷太腹黑

    穿越前,她是元帅府懦弱无能的废物嫡女,亲眼看到庶姐与未婚夫行房却不敢反抗!穿越后,她是来自现代的金牌雇佣兵,欺她者别想好过——青楼醒来,想要玷污她?一刀下去,让你断子绝孙变女人!心机婊庶姐居心叵测?那就将庶姐私通之事闹得人人皆知!恶毒侧妃对她处处挑衅,想要取而代之?只要我活着你想也别想!姐姐狠毒,侧妃猖狂,歹人陷害,奸人嚣张?女雇佣兵仰首狂笑,人敬我一尺,我还她一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逃之夭夭:倾世皇妃

    逃之夭夭:倾世皇妃

    青城县洛水村。秦月香为保护幼女苏小小误杀苏老三,小小遵从临死前母亲的意愿,去了冥城寻父,曾不想自己的父亲竟然是·········
  • 等你十年

    等你十年

    在一个夏季的晚上她们分手了,他和她都是那么的舍不得,可是又是那么的无奈,在两年后他遇到了那个等他五年的她,他渐渐地改变了··········
  •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我和我母亲的疼痛

    书里没有我们熟悉的那种文学作品里的母亲形象——那个忍辱负重,只是付出,不求回报,光辉无私的母亲的形象,而是一个善良正直,但聪明自私、控制欲强、有血有肉的母亲,以为只有自己给对方的才是爱与关怀,以为只有自己才最宽容,却永远不知道,女儿从小就生活在母亲的光环和阴影之下,虽然爱母亲,但骨子里却想摆脱母亲的控制,因此毅然离去,到更广阔的世界里闯荡,希望能向母亲证明,没有她的庇护,自己也能很好地生活,能骄傲地生活。在母亲的最后半年里,女儿心力交瘁,但她一边苦恼,一边仍在尽孝,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陪伴在母亲身边,直到最后一天。。
  • 天才农民工

    天才农民工

    五年前,为了生活进入武校。五年后,家徒四壁,舅舅和家人断绝往来。这一切的一切在利天的心中埋下种子,他说过,我一定要用钱打他们的狗脸,当然不是纸币,是硬币。22岁踏入社会,只能从农民工做起,凭着他一腔热血,侠肝义胆和一双拳头,奋战在这鲜血和尸骨掩埋着黄金的大都市。兄弟有难,他大刀阔斧血拼几十人,让我们热血沸腾。出人头地,靠着一双拳头,众多兄弟,让我们懂得情义。在万千磨难,众多江湖大哥的阻挠下,利天和他们斗智斗勇。一个英雄,一个小人物的崛起必定让我们热血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