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41500000001

第1章 导读

当乡村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段崇轩

城市在神速地膨胀、发展,无数的农民、农民工义无反顾地投入它的怀抱;乡村在急骤地萎缩、衰落,一个个村庄成了老人、孩子留守的“空巢”。这就是中国当今的现实,我们已进入一个城乡一体化、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然而,被誉为时代的镜子的文学,却呈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景象。在整个文学创作中,乡村小说依然长盛不衰、一路飘红。2008年举行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四部获奖长篇小说就有《秦腔》、《湖光山色》等三部作品写的都是农村题材即是明证。城市小说虽然热闹,但总是难成正果。这是一个有点蹊跷、值得探究的文学现象。而在全部乡村小说创作中,又似乎有两种创作走向:一种是秉承既往现实主义创作路子,反映当下农村社会的变革、困难以及各种问题,突出的是农村“变化”的一面,可以称做现实乡村小说;另一种则是超越现实,从形而上层面,选取和表现乡村世界的自然风景、传统文化、民情风俗、人伦亲情以及农民的精神性格等,侧重的是乡村“凝固”和“渐变”的一面。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人文的乡村世界;也是一个纯洁的、美好的、精神的乡村世界。这样的乡村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普遍存在,但在今天已然难以寻觅,因此它更是作家的一种回忆、想象和创造。我们似可把它名为精神文化乡村小说。

20世纪90年代以降,中国社会加快了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科技文明的历史转型。伴随着这样的社会进程,那些敏感的、有思想、有实力的作家,就开始了他们重新发现和书写乡村的创作之旅。这一探索一直持续至今,产生了一大批力作和精品。其实这一探索从新时期文学就开始了,但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精神文化型乡村小说,似乎同历史发展是疏离、对峙甚至“反动”的。但从深层看,它恰恰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包括城市文明)的一种质疑、审视和校正,是对传统文化(包括乡村文明)的一种开掘、重构和弘扬。它所呈现的“乡村”,已不再是对现实、对历史的简单摹写,而成为精英知识分子乃至全民族的“精神家园”,其思想内涵和精神指向,是极为丰富和深远的。现实的乡村需要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实现现代化。而精神的乡村,需要从“故土”中汲取精华,以建构一方心灵的绿洲。

城市是由乡村孕育和催生的,是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但城市膨胀到一定限度,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冷酷的、机械的“怪物”,背离了自然特征和人的本性。在这样的时候,人就会重新返身自然、回归乡村,即便是“肉身”回不去,也要作“精神”的“皈依”。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我们的不少作家都表现了人们的这种精神动向。红柯的《大漠人家》描绘了一幅令人惊叹的大西北风景画:辽阔的沙漠、壮丽的日出、万物的生长。一位孩子由爷爷带领在神圣而有趣的起土豆劳动中,情感、心智和人格在不知不觉中葳蕤成长。写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劳动的关系。范小青的《蜜蜂圆舞曲》叙述的是在一个叫笠帽岛上的养蜂人的故事。

在这个花香鸟语、蜜蜂成群的小岛上,人与蜜蜂可以对话,蜜蜂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语言,花、树、鸟与鸡、鸭、狗各安其所,其乐融融。作家把自然、村落写成了一种有生命、有个性、有感觉的活的存在。人只是自然中的一个种类,他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违背自然就会受到惩罚。在这里,不管是红柯的大漠,还是范小青的笠帽岛,都同钢筋水泥构建的现代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寄托了作家对自然、乡村的情感与怀恋,体现了作家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人与自然、乡村的新的思考和认知。

乡村是一方自然之境,也是一个文化载体。中国乡村历经数千年,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庞杂的文化传统、民情风俗。尽管近现代以来的战争、革命、运动,已把它冲击得支离破碎,但它或变异或沉潜,余脉不断。对这种传统的东西,现当代文学中多持审视、批判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文学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虽然还有审视和批判,但更主要的是一种发掘、保护、复兴的姿态了。乡村中的文化传统,既有来自历代统治阶级的正统文化思想,如儒、道、释,是为“大传统”。也有源自民间的思想、习俗、艺术等,称做“小传统”。贾平凹199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美穴地》,写的就是中国乡村中的看风水文化,这种古老的文化来自《易经》,它不仅盛行于民间,也流传于统治阶层,在今天依然有重新复活的势头。作品中的苟、姚、柳三家,都在用心良苦地找“吉穴”。坟地的选择竟神奇地影响了三个人家的兴衰沉浮、人物命运。这自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嫌疑,作家的态度也有点暧昧,但墓穴的确定与家族的兴衰之间的神秘关系,确实是一个值得破译的文化之谜。郭雪波的《天音》发掘和表现的则是草原上的民间文化,说唱艺人老孛爷弹唱的民歌,深情、悲怆、激越,象征了蒙古族人的精神性格,但它已不再有传人和听众了。它同要沙化的小屯将一齐消失,但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值得后人铭记和珍藏。

汪曾祺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中国乡村的民情风俗,是极为丰富多样的,它是一个地方精神文化的形象显现,是一方乡民生存、智慧、审美的结晶。铁凝《砸骨头》中居士村一带的“砸骨头”风俗,是一种“乡村版”的“决斗”方式。一桩纠葛难决高下,两位男人就奔赴河滩,用鹅卵石作武器互相猛砸,以此来决定输赢,显示了燕赵乡民好胜斗勇的精神性格。温亚军《成人礼》里孩子的“割礼”风俗,既是促使一个孩子身体上的成长,也是激励一个孩子精神上的自强的隆重仪式,它对于一个乡村孩子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分界。乡村中的节日风俗,近年来在小说中多有表现,最突出的是郭文斌的节日系列小说。《吉祥如意》写端午节,作家逼真而完整地描述了西部农村这些重要节日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程序,不仅具有思想和审美意义,同时具有民俗价值。这些民情风俗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

城市是一个以个体为单元的组合社会,乡村是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社会。城市可以培育人的独立自主精神,但同时也可以造成人的自私、寡情和孤独。乡村的群体社会也许会压抑、扼制人的个性和创造,然而也有助于塑造人真诚、仁义、奉献的精神性格。作家们痛感现代社会的冷漠、虚伪,人的精神、心理的异化,把他们的笔触深入乡村社会,表现了民间可贵的人伦亲情,塑造了农民纯朴的精神性格。广袤土地上的一个个乡村,不管走到哪里,你都会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人间亲情。河南作家张宇的《乡村情感》,表现了两位曾经舍生忘死闹革命的老农民,晚年对国家的深深忧患、对朋友的无私相助,可谓“忠肝义胆”。黑龙江作家迟子建的《亲亲土豆》,讴歌了农村夫妻之间面对绝症,那种刻骨铭心、相依为命的亲情和爱情;广西作家东西的《没有语言的生活》,描述了瞎子、聋子、哑巴一门三残,相濡以沫,用爱心共渡艰难人生的感人故事;江苏作家毕飞宇的《哺乳期的女人》,礼赞了小镇女人惠嫂对非亲非故的孩子旺旺的那种纯洁的母爱情怀;山西作家王祥夫的《上边》,刻画了刘老汉夫妇对已成为大学生的“养子”拴柱的那种贴心贴肺的爱子之情。这种人伦亲情是平凡的、世俗的,但又是珍贵的、博大的,是现代社会最为匮乏的。乡村社会也许是贫困、落后的,这正是今天我们要努力改变的。但乡村社会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形成了农民丰富多样的精神、心理和性格。铁凝的《孕妇和牛》中那位俊俏、温顺的怀孕少妇,从未走出过平原,又不识字,但她的淳朴善良、她的殷殷母爱、她对文化的敬仰,却使我们心生感动和敬意。

在建设“新农村”、城乡协调发展的时代进程中,乡村作为现实的和精神的“重镇”,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发掘、承传、重构的东西。乡村的现代化需要城市拉动,城市的人性化也需要乡村滋养。城市与乡村的互补与融合,才可能建成人最理想的家园吧。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门

    月光下的门

    《微阅读1+1工程:月光下的门》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麻雀(影视版)

    麻雀(影视版)

    上海孤岛时期,沉睡在汪伪特工总部的中共地下党员陈深被唤醒,面对着叛徒出卖,嫂子被捕杀害,以及突然下达的夺取《归零计划》的指令,陈深负起了艰难使命。而与此同时,军统派出了唐山海和徐碧城扮作夫妻投诚汪伪,由此,国共双雄在汪伪特工总部亦敌亦友,开始了惊心动魄的特工之战。而要命的是,徐碧城是一个菜鸟特工,还曾经与当时是教官的陈深有过一段感情。而军统叛徒苏三省的叛变,又让他们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最后唐山海牺牲,徐碧城收起悲伤,继续战斗。
  • 安塔拉传奇(第一部)

    安塔拉传奇(第一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施公案(中)(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中)(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两个人的寂寞

    两个人的寂寞

    只需要彼此祝福吧,再也不要见面,再也不要联系,再也不要去介入对方的幸福。不伤害你,不伤害自己,更不要再去伤害其他人。两颗心,就那么一直凉下去凉下去,彼此相依,再也感觉不到温暖。谁曾想像过到最后能给与对方的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两副柔弱的肩膀,加在一起仍然承受不住现实的爱情,爱就如此不堪承受生命之重。
热门推荐
  • 懦者

    懦者

    小说刻画了一个倍受争议与怀疑的“懦者”形象,讲述的是一段离奇曲折而生动感人的另类抗日故事。儒雅斯文的王文祺其内心隐忍坚韧,在一次日本鬼子进村扫荡时,为了挽救一莽撞乡亲的生命,情急中他暴露其特殊身份,从此陷入不得不违心与日本鬼子周旋而引发当地村民仇视的艰难处境之中……他表面对日本人顺从甚至讨好而遭受欺凌与侮辱,却从不敢轻易暴力反抗,但实则内心充满对日本人的愤恨,并亲手斩掉当地日军长官的头颅。他,以柔顺反抗强横,以柔弱展示力量,是一位不失正直善良但在敌寇凶残与民族义愤的夹缝中苦苦挣扎的“懦者”。小说不仅彰显着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怀,对和平的渴求,还诠释了一种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的人生智慧。
  •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海洋馆漫游:海洋动物乐园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大明星男友

    大明星男友

    该作品我已暂时停更,我现在先更新作品。希望大家能关注我
  • 失恋排行榜

    失恋排行榜

    本书是一本真正的男人之书,关于三十而立以后的男女关系,关于社会对男人的期待与男人的迷失,关于男人如何从被废中康复,关于男人时时刻刻的噩梦——“他一定很爱你,也把我比下去”(潜台词是“他那个更大些,也把我比下去”),关于男人的不安全感、恐惧与忧伤,关于男人的狭隘眼光(比如沉溺于排行榜或收藏),关于男人的厌世和偏执狂……在老友飘零四方或结婚生子之后,被遗弃的近中年的男人也只剩下这些了。
  • 纳曲安歌

    纳曲安歌

    天性慵懒却官运亨通。单挑皇子却不落下风。皇帝的器重,公主的垂青,兄弟的豪情。他,叫纳兰楚。他,是主角。
  • 最浪漫的88个爱情故事

    最浪漫的88个爱情故事

    人生是一本大书,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书88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或苦涩,或甜蜜,或凄婉动人,或回味无穷,但都能让人体会到爱情的温馨美好。初恋情怀,是青春岁月的最初悸动;长相厮守,是柴米油盐聚集的细节。回首过往,也许有些人永远不会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人生有很多幸运,也有很多遗憾,爱情同样如此。曾经的相识相知与相依相伴,或许最终都成为记忆里最美的风景,那些令人怅惘的爱情故事将让你真切体味“此情可待成追忆”的别样滋味。
  • 万兽无疆2010

    万兽无疆2010

    作为万兽之王的他,转世为人在人类的世界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冷王独爱穿越小王妃

    冷王独爱穿越小王妃

    他是世人敬仰的万人迷冷王,端木夜轩,她是意外穿越的迷人小女人,当他在一次宴会上看到她时,便对她一见钟情,从此之后,便把所有的爱全部都给了她。
  • 重生复仇:毒后归来

    重生复仇:毒后归来

    前世,她所爱非人,倾付一切,却落得满门抄斩,怀胎惨死。今生,她重生为落魄嫡女。步步为营,平地青云,只为“复仇”二字。——这一世,她将不再为旁人而活;前生苦痛,她将千倍百倍,一一还报!“你这双眼,”男人眯起鹰眸,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她,“为何朕总觉得……仿佛在哪里见过?”她明眸婉转,盈盈一笑,“想是天意垂怜,见臣妾与皇上前缘未了,便容你我……今生再续吧。”他朗声而笑,却不曾注意到她眼底一闪而过的危险神色。
  • 我当神棍那些年

    我当神棍那些年

    神棍,是指耍弄玄虚手法假托鬼神的骗子。我没有耍弄玄虚,更没有假托鬼神,可还是被大多数不熟悉我的人叫我神棍,一切都因为我懂点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