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秋游蒙山
吴国荣,1954年生,山西万荣人。历任太原市文化局局长、太原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节庆文化协作体常务理事。有《守望梦想》《世韵品悟》等。
云淡风清秋气盛,蒙山晓月叶正红。
时人不识开化寺,俯仰自得在山中。
第二百〇一章 王宏伟
第一节 晋商精神生生不息
王宏伟,1962年生,山西洪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共太原市文联党组成员、太原市文联副主席。有文学专著《空谷余音》《晨雨夜话》。
五月的清晨,迎泽湖波光潋漪,
和煦的春风,送来了芳草复苏的讯息。
轻轻地,轻轻地,仿若天籁般的钟声鼓点,
拨动着我们每一个太原人心弦的记忆。
啊!这是来自刚刚落成的
太原晋商博物馆的钟鼓乐曲。
这悠扬的钟声,这激荡的鼓点,
让我们为之动容,让我们为之流连,
让我们为之遐思无边、不离不弃……
这里曾经被誉为中原北门,
推开这扇门可以打开尘封数百年上千年的笔记;
这里曾经被封作边关重镇,
高高的关楼见证了古老中国多民族大融合的悲喜。
这里铺垫着商贾云集的茶马古道,
这里汇聚着先祖们留给后辈的深情厚意。
那位身背铺盖卷,手推独轮车的农家小伙儿,
小小年纪就走西口、下关东、渡黄河,直指万里沙碛;
是他,一腔热血,一路高歌,一双大脚,一身豪气。
正不要小瞧这个豆腐坊憨厚的小伙计,
是他,在寻找游历商行的神韵;
是他,在破解丝路贸易的秘密;
正是他,连同子孙后代的不懈努力,
使茫茫草原一座美丽的鹿城拔地而起。
还有一位颜料店的掌柜,
他在平凡劳作中搜寻着神奇,
一次异地银钱拨兑使他发现其间蕴藏着无穷的商机;
从此“日昇昌”票号走进了社会生活,
商业资本跃入金融资本的新天地。
从此,山西票号林立,日昇通、日昇达、日昇裕……
触角延伸至日本、俄罗斯,以至新加坡等地区;
一个个巨商大贾横空出世,
一个个成功人士刷新着奇迹。
有人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像模像样的金融机构,
总部都在我们山西,
那些赫赫有名的大都市不过是
腰缠万贯的晋商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时至今日,“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
“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
“先有晋益忠,后有西宁城”,
这许许多多不胫而走的谚语,
是何等荣耀的箴言绝句!
不必说太原城里的宁化府、清和元、六味斋、认一力;
就连北京城内老字号王麻子、都一处、六必居……
哪个不是出自咱山西商人的大手笔!
百年老店老而不古、生命长久、久而不衰。
他们懂得“利以义制,名以清修”的从商道理,
他们造就了一个时代无比辉煌的东方神奇;
他们谱写出一首首三晋商人志存高远、
情洒万里的生命金曲。
从春秋战国到汉唐盛世,直至明清时期,
循着晋商古道回望:你会发现一幅熙熙攘攘、
震古烁今的画卷,
南来烟酒粮布茶,北往牛羊驼骡马……
夹缝中萌芽的商品交易之树,
正在迎接一场新的挑战与机遇。
走过青春萌动的晋商,
不仅成熟了一个群体,
而且将一个蒙昧的时代惊醒唤起;
真正的商家恪守吃苦、敬业、进取;
真正的商家讲究团结、协作、义气;
真正的商家务必谨慎、诚实、信誉。
积蓄了精神储备,在创业路上,
他们将足迹踏遍江河湖海、三山五岭;
南下江汉两广,东去京、津、齐鲁辖区;
西达甘宁、甚至乌鲁木齐,北上内蒙、东北大地。
海上码头,那望不见首尾的浩浩长龙是晋商的
商船在航行;
茫茫大漠中,总是回荡着晋商驼队美妙悠扬的驼铃声。
他们凭着吃苦耐劳飘洋过海,翻山越岭;
他们凭借智慧与双手缔结邦国友谊、传扬中华文明;
他们延续着三晋文脉,奏响了时代洪钟。
船帮、商帮、行帮,
团队帮扶,群体协作,
为货通天下五百年撑起了一片灿烂的天空;
听,是哪位商家大声宣读誓言:
商德重于利,信誉高于天;
称雄五百年的晋商为中华民族商业文明谱写了
一部壮丽史诗。
晋商的光辉历程虽然已成为历史,
名家先贤尽管也离我们远去,
但他们为后人留下的晋商精神却如薪火
在一代又一代新晋商心中传递。
如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大潮中,
高扬晋商精神、重塑商业道德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它将植根于三晋沃野,
植根在光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大地。
而今,一代又一代新晋商秣马厉兵,蓄势待发,
沿着三晋文脉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名城
建设之路,
携手并肩,意气风发,创造充满活力的新世纪!
第二百〇二章 马竣敏
第一节 太原四季歌
马竣敏,1969年生,山西交口人。毕业于山西大学。现任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山西省社科联委员。
微风如烟溜溜跑,
双塔檐铃叮当响。
女儿绿轻衫,
城外看花,
笑映牡丹惜春光。
一树槐花几幽静,
棋盘清茶曲悠扬。
妈妈倚门唤,
蝉鸣深巷,
风过小院菜团香。
红叶如醉染远山,
对酒北窗生新凉。
故人桥畔游,
黄菊傲霜,
归来衣襟犹带香。
门外大雪纷纷落,
围炉闲话日月长。
哪个不知寒,
小脚跺跺,
堆个雪人忙呀忙。
四季如歌心荡漾,
花谢花开度年光。
几个拍手唱,
爱赏好景,
几个家中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