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7000000217

第217章 :礼部侍郎

“在下正是日本国使节团团长。”我弯腰作揖,十分小心地说着。

“哼,还得接待这么一帮化外蛮夷。”那个人从袖子中取出一个手帕擦了擦头上的汗水,今天的天气不算是太热,但是对于他这种体型的人来说就是要命的天气了,秋老虎也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对于我眼前的这个胖子来说。

“礼部鸿胪寺的回文上说顺天府同知会将我们引到会同馆,还望同知能够引路。”

“你着什么急,”那人又擦了擦汗水,但是满脑门都是汗,手中的手帕早已湿透,我看着那个胖子的样子,不由的苦笑了两下,把自己的手帕递了上去,没想到那个胖子连看都不看一眼,就说了一句:“蛮夷的东西,我是不会用的,收回去吧,”说着就把我的手帕扔到了地上,并从另一边袖子里拿出一块手帕,接着擦汗。

我强忍的怒火,从地上捡起了手帕,这时候李如华坐不住了,上前一步,啪的一声,一个巴掌就打在了那个胖子的脸上。

“你……你……你干什么?”那个胖子应声倒地,手捂着左脸,左脸红红的,因为胖的原因,也看不出脸是不是被打肿了,他身体颤抖着,手指着李如华,“你敢打我,你知道我是谁吗你就敢打我,你们这帮化外蛮夷。”

“化外蛮夷?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本姑娘是辽东都督佥事兼任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女儿,你不要命了吗,说本姑娘是化外蛮夷。”

“什么,李成梁?”那个胖子听到这话吓了一大跳,李成梁的两个官职,辽东都督佥事和辽东总兵,单拿出哪一个都比他这个顺天府同知要大,先不说辽东总兵,就说辽东都督佥事,这是正二品的官衔,而他的那个同知,撑死了正五品,即便他是京官,中间的品级差也是不可忽视的。

“姑奶奶饶命,小人错了,小人之错了,”那人态度的转变速度也是够快的,磕头认完错之后,站起来满脸堆笑,看得我头皮一阵发麻,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在李如华亮明身份之后,那个胖子的态度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个劲的对我赔礼道歉,在顺天府休息了一会儿之后,那个人又把我们引到了会同馆,我们刚到会同馆的时候,一辆马车也走了过来,一个人从马车上走了下来,这个人穿着一身红色的公服,衣服的样式是盘领右衽袍,红色的衣服上还有无叶的散答花花纹,每个直径大概有两村,腰间是金荔枝腰带,头戴一顶乌纱帽,展角长一尺二寸。

“阁下可是日本国大使刘云刘明远。”那人看到我之后径直向我走了过来。

“不才正是刘云,敢问您是……”

“本官乃朝廷礼部右侍郎丁士美,表字邦彦。”那人拱了拱手。

“原来是丁侍郎,失敬失敬。”我急忙行礼,自从六部创立以来,侍郎在历朝历代都是高级官员,在整个六部里面,尚书是一把手,二把手就是侍郎了,尤其是在明清两代,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权归六部,由六部总理天下事务,六部官员的地位也就水涨船高,明朝礼部侍郎是三品官,而且是正三品,虽然从品级来看,比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要低一点,但是就实际地位而言,丁士美绝对比李如华他老爹也就是李成梁的地位要高,一个外官和一个京官,光这一点二者就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看到丁士美之后,就连李如华也变得有些谦恭起来,这让我十分惊讶,看来她也要考虑她老爹的立场啊。

会同馆,元始置。掌接伴引见边地少数民族首领外国使者等事。属礼部,有礼部尚书领会同馆一人、大使、副使等员。而到了明朝,会同馆改属兵部,掌京师驿传事务,有大使、副使。明朝的法律大典《明会典》记载说:“自京师达于四方设有驿传,在京曰会同馆,在外曰水马驿并递运所。”这条记载说明,明朝的“会同馆”,是当时设在首都北京的全国驿站的总枢纽。就其职能而言,会同馆一方面是当时设在首都北京的全国驿站的总枢纽,另一方面也是大明王朝国家级的高级招待所,这里可以供外国使节和王府公差及高级官员食宿。有时还由政府在这里举行国宴,招待来自邻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进贡人员。而我现在就属于后者,被招待的来自日本的进贡人员。

“本官痴长几岁,就称呼你为明远老弟,不介意吧。”丁士美在前面走着,边走边说。

“我不介意的。”我挠了挠头跟在丁士美后面。

“那就行,明远老弟啊,听你的口音,好像不是日本人,有一点北方口音,但好像又有一点别的口音,不知道明远老弟是哪里人氏?”

“这个……”被他这么一问我就僵住了,我该怎么回答,说我是吉林省人,他知道吉林省,说奴儿干都司人氏,那不就完全是蛮夷了吗,我的祖宗啊,对不住你们了,我把心一横,“在下乃是辽东都司人氏。”

“诶!!!”反应最大的不是丁士美,也不是金彪,而是李如华,她突然就跳到我的面前,速度之快,我都没有看清她是怎么出现的,她跳到我的面前,十分用力拍着我的胳膊,“你是辽东人,你竟然是辽东人,你怎么不早说。”

“你也没早问啊,”我白了李如华一眼,看到有些惊愕的丁士美,我急忙解释道,“这位大小姐是辽东都督佥事兼辽东总兵官李汝契将军的千金。”

“原来是李汝契将军的千金,李汝契将军上一次进京述职的时候,本官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令尊英武非凡,当是国家栋梁。”

“丁侍郎谬赞了。”李如华转过头来,谦恭的回答着丁士美。

正说话间,我们已经进入了会同馆的正堂,底下人将这些物品全都送入府库,我、丁士美、李如华和金彪四人径直走入大堂,分宾主坐定。

“明远老弟啊,不是本官多嘴,本官看你的使节团大多不是日本国人,而且你与你的几个手下说话也都是在用官话,而且这里又有汝契将军的千金,这件事情……”丁士美没有接着说下去,但是我已经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他在怀疑我,怀疑李如华,甚至在怀疑李成梁。

“这件事情,说来话长,我们在上京途中,在一处驿站遭遇山贼袭击,我因为有事情外出,幸免于难,但是我使节团百十余人尽被山贼杀戮。”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崔文虎,不觉掉下几滴眼泪,

“原来是这样。”丁士美捋着胡子,点着头。

“幸而汝契将军慷慨,派人护送我入京,同时有赠我礼品以为贡物。”我擦了擦眼泪,端正坐姿。

“看来是本官多虑了。”丁士美小声嘟囔着,“看年纪,明远你也似乎也过了而立之年,不知可否考取了功名。”

“在下自幼流落在外邦,未曾考取功名,而且现在的功名,不考也罢。”我摆了摆手。

“哦!这是为何?”丁士美一下子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

“今之所谓开科取士,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太祖皇帝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八股之文,规范了格式,本来是好的,但是科举考试只须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这就有些不对了,这样开科取士,取到的不是人才,而是一帮钻研八股的腐儒,这样如何治国,没有实际见解,这样读书,根本读不出什么效果。”我越说越激动,手上的动作不觉打了起来,一下子打翻了桌子上的茶杯。

“在下失礼了。”我急忙扶起已经翻倒的茶杯,不断的道歉。

“明远有如此见解,令本官耳目一新,”丁士美丝毫没有理会打翻的茶杯,倒是身子向前移了移,“不知道明远对于当今时政如何看待?”

“在下是个外人不好评论大明时政。”

“无妨无妨,这里只有我们四人,即使说了,也没有人会知道的。”说着丁士美又把门关上了。

“那在下就献丑了。”我一拱手,收拾一下情绪,“若在下是首辅,定当向圣上进言,改革朝政。”

“改革?如何改革?”

“仿效宋朝范文正公和王荆公改革,整顿吏治,加强军备,扩大财源,节省开支,关注民生,使天下之财藏于民而非藏富于国。”

“那明远以为如何整顿吏治?”

“历朝历代,特别是先宋,官员人数过多,造成朝廷开支的激增,同时也严重降低了办事效率,朝堂臃肿,只花钱而没有实际,所以整顿吏治的第一步就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将节省下来的金钱用在老百姓身上,巩固国本,使国家长治久安才是治国的上上策。”

丁士美没有说话,只是捋着胡子点点头,似乎是同意我的说法,我看到这样,也就放下了忌惮,又开始说道:“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只是整顿吏治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定期考核,正如范文正公的庆历新政中所提倡的,明黜陟,精贡举,择长官,每三年考核官员一次,考核官员的政绩才能等等,升迁有能力有德行的官员,淘汰老病愚昧等不称职者和在任犯罪者。,若不如此,贪官污吏横行,则国将不国也。”

“哦,明远还有何良策?”听我说完,丁士美急忙追问道。

“在下才疏学浅,不敢妄言良策,只是有一点看法。”

“速速说与我听。”可能是十分高兴,丁士美的第一人称从本官变成了我。

同类推荐
  • 东林游侠传

    东林游侠传

    万历末年,迷雾重重,福王强势,太子不稳,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一个少年,亦正亦邪,卷入这是非漩涡,无意间揭开层层迷雾,见证东林的兴亡。本文的故事,就从明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妖书案》讲起。要写的这本小说,本是一部武侠小说。题材选择了明末的党争,因此江湖味救淡了一些,党争的描述多一些。所以就想,武侠嘛,侠义为本,淡写江湖,也不错。
  • 科技强汉

    科技强汉

    街头长大的真龙天子、让匈奴人跪地称臣的汉宣帝,率众归汉、坐拥绝色美人的呼韩邪大单于,号令西域诸国、横扫大漠的西域之王郑吉,当这些人都拥戴同一个老大,这个人会演绎怎样的传奇?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汉匈之战最光辉的一幕,人们只记住了封狼居胥。但又有几人知道,真正打败匈奴的,是那个一心屯田的皇帝和他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为什么用“十一”这样奇怪的数字,而不是“十二”?难道堂堂大汉帝国竟凑不够十二功臣之数吗?那消失的一位大功臣究竟是谁?===================================================这是一部以汉朝科技为背景的书,希望大家喜欢。
  •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万里江山锦绣,铮铮铁骨男儿。英雄何处能觅,泊船万里东吴。燕舞榭莺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凄凄斜阳草树,寻常粉墙巷陌。金戈铁马驰骋,气吞万里如虎。四个现代人身怀绝世大杀器,机缘巧合穿越至北宋,从开始置身事外到完全融入这个时代,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又匪夷所思的故事。为了保家卫国抵抗外敌,好男儿沙场点兵,关山万里突进,掀起腥风血雨,复我汉唐雄风。
  • 贞观血歌

    贞观血歌

    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意图谋反而被废贬,两年后的某个晚上,病入膏肓的废太子竟然遇刺身亡!帝王大怒、雄城不安,皇子心动、群臣顾盼。有些人悲痛,有些人郁闷,也有些人窃喜。。。百年难遇的太平盛世被抹杀在萌芽状态。
  • 继前尘

    继前尘

    死亡是解脱还是沦陷。怀着感恩和思念之心,行走在这方天地之间。这里有王朝霸业,有世家大族,有刀兵战乱,也有似水柔情。当带着风霜雪雨走过这离乱天地,最终,带着一身烟雨回首前尘,原来,不过是随波逐流而已。相忘真的在江湖一个身患恶性脑瘤的穿越者,在生死之间挣扎,阴差阳错的陷入天下争锋的巨大漩涡中。
热门推荐
  • 落花泪尽浮殇劫

    落花泪尽浮殇劫

    绝情山断肠崖,空中白雪随风舞,红衣女子霓裳动。她明明眼睛预示着红泪欲滴,却倔强的踏着优雅的脚步,从他身边走过,终究抵不住内心最后一丝绝望说:“既然你不在乎,从此形同陌路。既然你不在乎,让当我们从未遇见过。既然你不在乎,那我自会消失。”一眼万年,落幕的画面,铭记了谁的容颜,多情允了谁的留恋。究竟谁的错,谁的殇,谁的情,忧伤了谁,折磨了谁,委屈了谁……
  • 四叶五蝶飞

    四叶五蝶飞

    四叶缥缈的落下,五个少女轻轻许下承诺。五蝶飞,五蝶飞,当四叶如枯蝶,往事伴随如今随蝴蝶远去。
  • 风吹过的夏天:拾忆

    风吹过的夏天:拾忆

    那个夏天,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我最感慨的时光。散碎的记忆中,我只不过是个过客。而你却是我的心结。我放弃所有,只为与你梦中片刻缠绵。那些有你的画面,是我最闪亮的岁月。
  • 耀光本纪

    耀光本纪

    一剑落,更改了众生因果。一念起,布下了千年大局。逆转时轮,造就三尊降世。颠倒乾坤,撰写两界历史。星辰是他的旌旗,时间是他的利刃。星河倒挂,时间逆转,造就不一样的自己。以剑为笔,以血为墨,书写一个不朽的传奇。这是属于晨毅的故事,这是他的本纪
  • 七星移位之万物之源

    七星移位之万物之源

    奇异大陆,遇到了不同的人,是遵循前一世的感觉?还是重新开始?传说七星移位之时,就是万物之源诞生之日,这个千古预言,是真的?还是蕴含着谁也解读不了的秘密......
  • 最后的天机道士

    最后的天机道士

    何为天道?何为天机?现代都市里不为人知的故事遵循着命运暗中进行,看天机道士如何逆天改命!
  • 诸神觉醒

    诸神觉醒

    他,国中三年级的刘川枫,来自贵族学校的底层渣滓...他,传奇般的屌丝人生,平静的生活涟漪发生紊乱...他身上蕴藏无比强大的力量,前世与今生的记忆,人类堪忧的未来圣战即将开幕...
  • 天若有情之借我一生

    天若有情之借我一生

    借我你的一生,好不好,就算有一天,我动也动不了,我也要靠在你身边,诉说爱恋不变,直到我不能再说,你也听不见。
  • 始星传说之破世

    始星传说之破世

    茫茫宇宙,点点星河,数不尽的古老文明。星核破碎,危机乍现,又有谁能够置身事外;黑暗侵袭,星宇毁灭,又有谁能够挺身而出?布衣少年,踏上那始星之路,任那星宇毁灭,山河破碎,也挡不住其前进的步伐,且看少年如何成就那无上始境。修行者,筑六体,转三魂,入神行,修帝境,成主宰,极之上,为始境。
  • 般若蜜多心经口语化现代语言解说

    般若蜜多心经口语化现代语言解说

    用口语化的现代语言解说《般若蜜多心经》,让佛经浅显易懂,让更多人能够看懂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