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72400000006

第6章

頌言二乘。簡非大乘。謂第八識。行相微隱。淺智難知。故曰不了。不信有此第八識體。曰迷。唯以第六受熏持種。曰執。唯識論云。云何應知。此第八識。離眼等識。有別自體。問也。聖教正理。為定量故。答也。是故論主。廣引三經四頌。四教十理。證有此識。云何聖教。若阿毗達摩經。解深密經。并楞伽經。此大乘三。若大眾部。阿笈摩經。上座部。分別論。化地部。說一切有部。增益經。此小乘四教。云何正理。十證頌曰。持種異熟心。趣生有受識。生死緣依食。滅定心染淨。此頌具含十理。一持種心。二異熟心。三趣生體。四有執受。五壽煖識。六生死時。七緣起依。八識食體。九滅定心。十染淨心。先引聖教。若大乘阿毗達摩經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頌第八識。自性微隱。故以作用而顯示之。頌中初半。顯第八識為因緣用。後半。顯與流轉還滅作依持用。界是因義。即種子識。無始時來。展轉相續。親生諸法。故名為因。依是緣義。即執持識。無始時來。與一切法。等為依止。故名為緣。謂能執持。諸種子故。與現行法。為所依止。由此有諸趣者。由有此識。執持一切順流轉法。令諸有情。流轉生死。雖惑業法。皆是流轉。而趣是果。勝故偏說。或諸趣言。通能所趣。諸趣資具。亦得趣名。諸惑業生。皆依此識。是與流轉作依持用。及涅槃證得者由有此識。執持一切順還滅法。令修行者證得涅槃。此中但說能證得道。涅槃不依此識有故。或說所證。是修行者。正所求故。或此雙說。俱是還滅品類攝故。今此頌中。諸所說義。離第八識。皆不得有。即彼經中。復說頌云。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由此本識。具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斯建立。阿賴耶名。已入見道諸菩薩眾。得真現觀。名為勝者。彼能證解阿賴耶識。故我世尊。正為開示。解深密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梵語阿陀那。此云執持。以能執持諸法種子。及能執受色根依處。亦能執取結生相續(結生即投胎時)。故說此識。名阿陀那。無性有情不能窮底故曰甚深。趣寂種性不能通達。故曰甚細。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擊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瀑流。凡即無性。愚即趣寂。恐彼於此。起分別執。墮諸惡趣。障生聖道。故我世尊。不為開演。唯第八識。有如是義。入楞伽經。亦作是說。如海遇風緣。起種種波浪。現前作用轉。無有間斷時(此頌喻也)。藏識海亦然。境界風所擊。恒起諸識浪。現前作用轉(此頌法也)。眼等諸識。無如大海恒相續轉。起諸識浪。故知別有。第八識性。已上所引大乘四頌。總證第八識。名持種心義又大眾部。阿笈摩經。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等識。所依止故。譬如樹根。是莖等本。非眼等識。有如是義。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徧。為三有因。化地部中。密說此名。窮生死蘊。離第八識。無別蘊法。窮生死際。無間斷時。說一切有部。增一經中。亦密說此。名阿賴耶。謂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謂阿賴耶。是貪總別三世境故。立此四名。由是彼說。阿賴耶名。定顯此中。第八識故。上引小乘四教。宛然有此。第八識體。何以堅執。唯前六耶已引聖教。當顯正理。謂契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若無此識。彼持種心。不應有故。謂諸轉識。在滅定等。有間斷故。根境作意。善等類別。易脫起故。如電光等。不堅住故。非可熏習。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起心。此識一類。恒無間斷。如苣蕂等。堅住可熏。當彼契經所說心義。此證第八名心。以合十證頌中第一持種心義又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故。眼等轉識。有間斷故。異熟不應。斷已更續。定應許有。真異熟心。酧牽引業。徧而無斷。彼異熟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二異熟心義。通上以釋初句持種異熟心竟又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故。謂要實有。恒。徧。無雜。具此四義。方可立為正實趣生。非異熟法。趣生雜亂。住此起餘趣生法故。諸異熟色。及五識中。業所感者。不徧趣生。無色界中。全無彼故。諸生得善。及意識中。業所感者。雖徧趣生。起無雜亂。而不恒有。不相應行。無實自體。皆不可立正實趣生。唯異熟心。及彼心所。實恒徧無雜。是正實趣生。此即第八心及心所。以合十證頌中。第三界趣生義又契經說。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故。謂五色根。及彼依處。唯現在世。是有執受。彼定由有。能執受心。唯異熟心。先業所引。眼等轉識。無如是義。彼執受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四有執受義又契經說。壽煖識三。更互依持。得相續住。若無此識。能持壽煖。令久住識。不應有故。謂諸轉識。有間有轉。如風聲等。無恒持用。不可立為持壽煖識。唯異熟識。無間無轉。猶如壽煖。有恒持用。故可立為持壽煖識。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五壽煖識義。通上以釋次句趣生有受識竟又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顯此有心故)。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故。謂生死時。身心惛昧。如睡無夢。極悶絕時。明了轉識。必不現起。又此位中。六種轉識。行相所緣。不可知故。如無心位。必不現行。六種轉識。行相所緣。有必可知。如餘時故。真異熟識。極微細故。行相所緣。俱不可了。是引業果。一期相續。恒無轉變。是散有心。名生死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六生死心義又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二法。展轉相依。譬如蘆束。俱時而轉。若無此識。彼識自體。不應有故。眼等轉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為識。又諸轉識有間有轉。無力恒時執持名色。寧說恒與名色為緣。故彼識言。顯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七緣起依義又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故。謂契經說。食有四種。一者段食。二者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此四能持。有情身命。令不壞斷。故名為食。諸有執無第八識者。依何等義。經作是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故識食體。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八識食體義。已上釋第三句生死緣依食竟又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故謂眼等識。行相麤動。於所緣境。起必勞慮。厭患彼故。暫求止息。漸次伏除。至都盡位。依此位立。住滅定者。故此定中。彼識皆滅。若不許有微細一類恒徧執持壽煖識在。依何而說識不離身。若全無識。應如瓦礫。非有情數。豈得說為住滅定者。眼等轉識。於滅定位。非不離身。故契經言。不離身者。彼識即是此第八識。入滅定時。不為止息此極寂靜執持識故。無想等位。類此應知。故彼定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九滅定心義又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彼染淨心。不應有故。謂染淨法以心為本。因心而生。依心住故。心受彼熏。持彼種故。彼染淨心。即第八識。以合十證頌中第十染淨心義。通上釋第四句滅定心染淨竟。證有此識。理趣無邊。不但十義而已。詳唯識論第三第四。宗鏡四十七。文繁不引。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頌第八識。體性淵微。隨緣生識之義。浩浩者。深廣義。三藏者。能所執也。持種義邊。名為能藏。受熏義邊。名為所藏七執為我。名為執藏。如契經說。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此頌意言。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切時。展轉相生。互為因果。攝大乘說。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如炷與焰。展轉生燒。又如束蘆。互相依住。唯依此二。建立因緣。所餘因緣。不可得故。頌言淵深者。顯不可窮義。以水喻於第八本識。故有淵深不窮之相。以浪喻於前七轉識。故有生滅不盡之波。以風喻於境等四緣。故有擊發助生之狀。所以喻中。多風至。多波生。少風至。少浪起。法中多緣多識生。少緣少識起。如楞伽云。如海遇風緣等。

受熏持種根身器

頌第八識。既能受熏。復能執持種子根身。及緣器界之義。唯識論云。依何等義。立熏習名。問也。所熏能熏。各具四義。令種生長。故名熏習。答也。何等名為所熏四義。一堅住性。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此遮轉識。及聲風等。性不堅住。故非所熏二無記性。若法平等無所違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善染。勢力強盛。無所容納。故非所熏。由此如來。第八淨識。唯帶舊種。非新受熏三可熏性。若法自在。性非堅密。能容習氣。乃是所熏。此遮心所。及無為法。依他堅密。故非所熏四與能熏共和合性。若與能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所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所熏。唯異熟識。具此四義。可是所熏。非心所等何等名為能熏四義。一有生滅。若法非常。能有作用。生長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無為。前後不變。無生長用。故非能熏二有勝用。若有生滅。勢力增盛。能引習氣。乃是能熏。此遮異熟。心心所等。勢力羸劣。故非能熏三有增減。若有勝用。可增可減。攝植習氣。乃是能熏。此遮佛果。圓滿善法。無增無減。故非能熏。彼若能熏。便非圓滿。前後佛果。應有勝劣。四與所熏和合而轉。若與所熏。同時同處。不即不離。乃是能熏。此遮他身。剎那前後。無和合義。故非能熏唯七轉識。及彼心所。有勝勢用。而增減者。具此四義。可是能熏。如是能熏。與所熏識。俱生俱滅。熏習義成。令所熏中。種子生長。如熏苣蕂。故名熏習問。能熏前七。王所俱能。所熏第八。何非心所。答。所熏唯王。心所非義。所若受熏。大過失生。不應齊責。問。前七能熏第八四分。何熏何分。曰。前五轉識。唯熏第八相。分種子。第七唯熏見。分種子。唯第六識。能熏第八相見。分種。問。能熏前七。各有四分。何分能熏。曰。見相二分。能熏成種。以此二分。有作用故。問。相分是色。何能熏種。曰。但是見分與相分力。相即能熏。如梟附塊。能成卵殼。頌言持種根身器者。持乃執受。有四義故。一攝為自體。同無記故。二持令不散。令不壞故。三領以為境。親相分故。四令生覺受。同安危故。種子根身。四義皆具。器界唯有。領以為境一義。非有情故。無餘三義。

去後來先作主公

頌第八識先來後去。成生死義。所以言去來者。非謂識體有去有來。何則。未生之前。已有識體。故曰來先。既死之後。識體尚存。故曰去後。以來之先去之後而究之。則知識體常存。豈有去來乎。依憑經論。略辨此識捨出之處。瑜伽論云。善業從下冷。惡業從上冷。二皆至於心。一處同時捨。雜寶藏經云。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盖離。地獄脚板出。然經論異者。經明六趣差別。論明善惡兩途。其義一也。有漏章竟。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頌第八識。次第捨名。乃至究竟轉智之義。謂第八識。有三種名。三十頌云。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此即三種名。一名阿賴耶。二名異熟識。三名一切種。又謂此識。從有漏因。至無漏果。略為三位。一我愛執藏位。謂從無始。至不動地邊。名阿賴耶識。此云藏識。具三義故。以能持種故曰能藏。以能受熏。故曰所藏。第七念念執為我故。故曰執藏。具此三義。名阿賴耶。得登八地。煩惱永伏。不受彼熏。七不執我。三藏之名。從此捨故。故云不動地前纔捨藏也二善惡業果位。亦從無始。至等覺位。名異熟識。亦具三義。一變異而熟。因種變異。果方熟故二異時而熟。因滅果生。定異時故。三異類而熟。因通善惡。果無記故。具此三義。名異熟識。從斷惑來。名金剛道。二障惑種。由此斷故。金剛道後。即解脫道。餘有漏果。及劣無漏。俱棄捨故。唯識論云。有義所餘有漏法種。及劣無漏。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皆已棄捨。與二障種。俱時捨故。有義爾時。猶未捨彼。與無間道。不相違故。菩薩應無生死法故。此位應無所熏識故。住無間道。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應知餘有漏等。解脫道起。方棄捨之。第八淨識非彼依故。故此頌云。金剛道後異熟空也三相續執持位。從證佛果。盡未來際。名無垢識。此識與智。同時發起。相續執持。無漏種故。唯識論云。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如大圓鏡現眾色相。由斯此品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不斷。持無漏種。令不失故。故此頌云。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也。

同类推荐
  • 滴天髓

    滴天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空谷道澄禅师语录

    空谷道澄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enguin Island

    Penguin Is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鸡肋编

    鸡肋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

    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木每私生活

    木每私生活

    一出现实真人版《廊桥遗梦》,注定以遗憾收场。女主人公木每无数次对着天空说,我想要一场恋爱,然后,一个男人掉下来。然而那一天,她还没有准备好。世界上最好的遇见和最糟的离别,无非如此。一场中年男女的意外相恋,一段现实与虚幻间的短暂激情。爱与真实,哪个更重要?
  • 幻想末世录

    幻想末世录

    童年的回忆“F、X、Z要永远在一起!”“如果当时不是我太懦弱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力量。。。。“我没有家人了!!”“那就让我来做你的家人吧。”“今天是高中的第一天,一起吃饭怎样?”“明天一起上学吧!”本将抛弃过去,开始平平常常的生活。一道由天际炸开的红色闪电改变了一切。“这是哪?”——难道我已经死了吗?——迷失“为什么非要破坏这一切!为什么要夺走我们生存的权利!为什么我不能阻止这一切!”——愤怒“如果我有足够的力量!”——信念“力量是用来帮助别人的,你获得的力量越大,你所肩负的责任越大。”——犹豫“只有绝望才能作为它的能量源,要获得他人的绝望,就得放弃自己的希望,你还要继续吗?”——决意“我会一步一步接近绝望的边缘,然后将它一举摧毁!”次世代热血科幻小说,给您带来一个全新的视界。
  • 傻瓜王爷睿智王妃

    傻瓜王爷睿智王妃

    男友背叛,小三戏弄,她心脏病发当场毙命。于是带着狼狈的灵魂她来到异世。再次醒来她是傻瓜三王爷的王妃,受伤太深,她无欲无求不喜不怒接受着上天一切的安排。他是傻子,她是第一美女。皇上一纸婚书,她们却成为夫妻。想知道一个傻子如何爱一个女人吗?想知道一个女人如何爱一个傻子吗?
  • 花的嫁纱

    花的嫁纱

    她是夏桖氏养女,人人皆道她冷血无情。他是沈氏独子,温柔无比却又沉默少语。她和他从陌生到相识到相恋,却又因为某些事导致他们分开,她爱他,可她没有勇气再留在他身边;他忘不掉她,渴望重新和她开始,却又一次次被她拒绝,为什么?最后他和她的结局会是什么?
  • 青春逆行

    青春逆行

    姐姐是校花,可她从来没叫过我弟弟,甚至她不断叫人欺负我,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问她为什么这样对我…青春是迷茫而躁动的,是不甘寂寞而热血沸腾的,我们走在青春的道路上,谁敢逆行?这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故事!
  • 瑶之光

    瑶之光

    某男,年龄37岁,但是却顶着一张十七岁的皮相,满大街招摇撞骗。某女,年龄22岁,但是却隐藏泼辣女汉子的属性,当保姆洗衣做饭。当22遇上37,超萌的年龄差男女组合,遭遇各种灵异悬疑事件,于是决定委曲求全携手共进,一起去捉鬼……(偷工减料版)2014,萌版年龄差男女组合,带你去捉鬼。
  • 进击成神

    进击成神

    地球历公园2046年,一个天文爱好者无意间拍到了一条龙形光影从天而降,坠入秦氏庄园后山的森林公园,剧烈的撞击造成了地貌的巨大变化,一座山峰变成了一条深谷,秦家取名卧龙谷。秦世出生在龙坠之年,天生高鼻梁和深邃的眼睛与父亲秦启书、母亲魏慕几乎毫无相似之处,自董事之后,秦世总会做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在一个叫做“仙女座”的地方,一个看不清脸却又感觉异常熟悉的女人呼唤着自己“世儿、世儿”。秦世一直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无奈无法证明,直到一只全身长满鳞片的狗走入他的世界,一副无限宽阔的星辰大海图徐徐展开。。。
  • 谁的青春不油腻

    谁的青春不油腻

    喂喂!你怎么可以抢我车位呢?抢你车位怎么了?反正以后我们还是要在一起的不是吗?你流氓,我什么时候说要和你在一起了的那你骂我干什么呢?我骂你就代表我要和你在一起了吗?你眼瞎啊都说了打是亲骂是爱,所以。。。哎哎,媳妇,你干嘛踹我不是说打是亲骂是爱吗?你难道没有听说过爱到最后用脚踹吗?()以前在小说阅读网上发了的,我的笔名叫末薰,因为没有人看所以弃了,现在又捡起来码了()
  • 经慈州感谢郎中

    经慈州感谢郎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年情囚之三世殇玉

    千年情囚之三世殇玉

    圣诞节后至1月15日要筹备考试,暂不更新。“我是来自西方的神哦,在西方他们叫我天使。”“几百年来仙界与魔界这不休止的战斗,朕真的倦了……”“你为何放过本座?……是…因为爱吗?天使?……”“千囚笼之凤?你的名字真有意思!~”“不管是什么孤都不会去在乎,只求能死于你之手。”“朕的小童养媳怎么被放养成这个鬼样子?说好的皇后养成计划呢?”“龙叔你既然知道我有多爱你,为什么还不遣散后宫只留我一人!”“玉儿,只有你,才是我想要守护的,即使你是天使,我亦是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