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28400000004

第4章

谓诸菩萨先于等者。谓即资粮加行二位未能亲证二空真如。凡所修行依胜解力。是故名为胜行地。言胜解者决印为义。于所照解决定印持故名胜解

修奢摩他等者。奢摩他者此云止品。为欲令心息分别故。止诸境相所有相应心心所等总名为止。毗钵舍那此云观品。为欲令心明利现前不沉没故。观察境相所有心等总名为观。既非一法故皆言品。即是趣入心一境性。等持真空之方便也

能为三慧作助伴者。由前八种所有善法。能与闻慧而为助伴。第九思惟所有善法。能与思慧而为助伴。第十修习所有善品。能与修慧而为助伴。于其三聚诸善法中。由念思定力最胜故。而名思惟及修习等

法门一轨适绝等者。轨则也。适往也。踌躇疑路也。辙迹也。岐路也。履步也。此总意云。若法门唯遵一。则而往者无疑异道。今既教迹殊途。进步者焉能无惑

且夫阿含至教等者。谓阿含经摈斥我相但留于法相不亡。故知实有有无为法。般若经说一切有为真如涅盘皆如幻化。则有无为一切皆空。花严经说三界唯心。地论释云第一义心。明知许有法性真体。涅盘经说大般涅盘常乐我净四德无为。故知许有真实我相

有无纷乱人法等者。阿含说有。般若谈空。涅盘我人。花严心法。纷纭纠乱。人法交杂。驱疑惑迷生使无直道。幻失本居名为弱丧。既无定趣何路归方

若存乎法我等者。若如花严涅盘二经存乎法我。则外道教同于内宗。足可依据。若如般若触类皆空。修行之典徒欲修习。言日亲者。即谓佛教。依而修行日亲道故。未详本意。且述愚情。后有智者改而正也

鉾楯斯存物疑那遣者。上莫侯反。槊之类也。说文云。鉾长二丈建于兵车也。下食允反。栏[打-丁+监]之类。从日[打-丁+监]横日楯。此亦兵车栏障之类也。古人有卖二物于市。极夸语于人言。鉾利而楯坚。或有质曰。以子之鉾击子之楯如何。其人自知语违。遂默而无对。今此乖违亦存鉾楯之义也。未详所出。知者叙之

诸蕴自相者。色变现为相。受领纳为相。想取像为相。行造作为相。识了别为相。相者即是自体义。故杂集论中广以多门宣说蕴等。此别蕴自相也

生相灭相永断等者。未见本释。且叙一解。从缘起故名生即缘尽故名灭。因亡名永断。果丧名遍知。谓从烦恼而起诸业故。故有诸蕴。名蕴生相。若业烦恼因缘灭时。则诸蕴谢。名蕴灭相。既知苦蕴从业惑生。永断其因名永断相。由因断故遍知三界诸蕴不生。名遍知相。由修念住正断等故。而得永断遍知等智。故念住等未生令生生已等也。此等皆是二乘宗中有所得观。世尊昔于阿含经中而宣说也。彼时宣说诸蕴自相生相灭相永断遍知所有诸相。皆说为有。至第二时说般若等。乃说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一向相违。是何深意

余二准知者。依他不以自然而生。以无自然生性为第二无性。是故名为生无自性性。圆成不以我诸为性。以是二空胜义理故。即以胜义无我法性为第三无性。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然因我法二空所显等者。谓真如理乃是胜智所行境义。故名胜义。非是我法二执境义。故要我法二执空处。方显真如胜义。既因我法二执无性所显故。从能显二空为名。名为无性。若尔应言无性胜义。何故乃言胜义无性。答。胜义既因无性所显。胜义即无我法二性。是故得名胜义无性

成实依他而体非是三无性者。然三无性皆约遍计所执而说。相无自性约计所执当性无有体相而言。生无自性约依他上无计所执自然性说。胜义不约二性本体言也

随所化宜覆相谈也者。谓据实理一切诸法非空不空。以一切法皆有三性不相离故。然阿含经随所化者宜闻不空。佛即隐覆遍计空相。偏就依圆说有诸法。大般若经随所化人宜闻不有。佛即隐覆依圆有相。偏就计执说诸法空。是故皆名覆相谈也

生由渐染堪闻等者。如深好色渐染方成。究竟大乘渐闻始悟。故初说有次乃谈空。后时方说非空非有。契会中道乃名圆宗

唯为发趣声闻乘者。者谓假者即发心人。彼乘体者即以彼位诸无漏智及所证理并诸功德皆为乘体。故庄严论乘体颂云。心说行聚果。名有上中下。依此三品别。建立有三乘。此假者人为欲趣入彼所证道而发其心故。名发趣声闻乘者

以四谛相转正法轮等者。然此文中三种法轮。即金光明说转照持。既法轮义佛法要宗。况此文中三种不同。今者略以三门分别。一明体性。复有五种。一者自性。即取三乘见修无学所有圣道。唯此性能摧碾等故。二者因起。即取能生圣道之教及闻思修诸方便慧为道因故。三者助伴。即取相应四蕴心法及色蕴性。要有戒等方起证故。四者境界。即取四谛十二因缘三性等境。要观境界方有智故。五者得果。即是三乘菩提涅盘。随其所应三乘圣道所得果故。故法轮体克性相从有此五种阙一无故。故亦即是教理行果。二释名字。复分二义。一法二轮。法有二义。一者轨则。即前体性皆可轨则故为法。二任持义。即前五种皆持自性又得名法。轮有四义。一圆满义。具毂辐辋圆满义故。即如所修八圣道中。正见思惟说名为毂。是根本故。正语业命说名为辐。因毂有故。正念勤定说名为辋。摄录余故。故说圣道喻之为轮。二摧碾义。此四种法若伏若断若助若正。未断烦恼皆能摧故。如圣王轮能降未降诸怨敌故。故喻于轮。三镇过义。能镇已伏一切烦恼。遏其势力更不令起。如圣王轮镇已伏者更无返动。故喻于轮。四不定义。转所解法至余身中。从彼见修无学转生言教等智发言教他。他从言教转生见修无学道等。如世间轮随转不定。故前圣法喻之为轮。法即是转持业释也。三者转相。有其三义。一示相转。谓此是苦集灭道谛。示四谛相令其悟解。入于见道断分别障证谛理故。二劝修转。谓说汝应遍知永断作证修习。劝修谛行令更进修。所有断证有学道故。三引证转。谓告彼言。汝已知断证修谛理。住无学道。为作证明。知彼满故。故一一谛皆有三转。故维摩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等。其一一转皆有四相。谓即眼智明觉行解。即依三世总别照解而说四种。三转各四故成十二。四谛合有四十八种。以行数同但言三转十二行轮。法轮之义其相甚多。恐文繁广略示少分。然此所说四谛法轮。既包一切染净因果。体虽非无非定实有非有非无。是中道理。既许通是三乘境界。故亦通是三时法轮。初为小乘除其遍计所执我相了我空故。就不无义说皆为有。故言此是苦集灭道。是以经言。以四谛相转正法轮。次为大乘除其遍计所执法相令悟诸空。约不有义总说为无。故言一切无自性等。是故经言。以隐密相转法轮等。复为诸乘双除二执故。约三性显中道理。显说诸法有空之相。是故经言。以显了相转正法轮。初转外道所有我相令入小乘。名转法轮。次以空法照破前有令入大乘。名照法轮。后以显说处中之法住持中道。名持法轮。佛法大海深广无涯。若欲具说穷劫不尽。粗释经文令易入故

初为二乘偏谈四谛但说依他圆成有等者。谓四谛法即是依圆。苦集两谛染因果故但依他性。灭道两谛净因果故而是圆成。道谛无漏虽从缘生。今乃摄入不倒圆成。故后二谛皆圆成摄。以四谛法是实因果。不摄遍计无体之法。故言但说依他圆成有等

正等菩提广大深远者。无上菩提不过福智。约福名广。无边际故。约智名深。难测知故。或大菩提即是理智。智无限极故名广大。理无思议故名深远

省己意乐修等者。省谓省察。意乐即是信及欲乐。若有施等难修屈时。便即有察自身本有信及欲乐。堪能修习不应退也

三闻诸佛圆满等者。即六转依中果圆满转也。六转依者。唯识论云。转依位别略有六种。一损力益能转。谓初二位。由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渐伏二障。亦名为转。二通达转。在通达位。由见道力通达真如。断分别生二障粗重。证得一分真实转依。三修习转。谓修习位。由数修习十地行故。渐断俱生二障粗重。渐次证得真实转依。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无边难行胜行。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无尽。五下劣转。谓二乘位。专求自利厌苦欣寂。唯能通达生空真如。断烦恼种证真择灭。无胜堪能名下劣转。六广大转。谓大乘位。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盘俱无欣厌。具能通达二空真如。双断所知烦恼障种。顿证无上正等菩提。有胜堪能名广大转。前果圆满别指佛果。此广大转通约诸位。或前显体此作用。对二乘位别显此能。故亦即是果圆满摄

引他粗善况己等者。如摄大乘世亲释云。如世间者由有障善而成其善。谓有障善当命终时即引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况我今者由无障善而成其善。不当成佛无上菩提。无有是处

由斯三事练磨等者。始从初住至回向终。皆以三事练磨其心。故于修证而不退也

忍世第一印所取境观能取等者。此中文略。且作是说。非世第一但印境空观于能取。于忍义中尚犹不足。岂兼世第一而是说耶。下次文中又说。忍及世第一法印所取空。观能取识亦非实有。文亦不足。若具文义。如下当知。此不繁举

妄执六尘识外他造者。若诸小乘说。由业力引四大种极微所成。若诸外道亦有说是极微成者如顺世。亦有外道各别执有大梵时方本际自然虚空我等。随执此七常住实有具诸功能生一切法。即是妄执六尘等法识外他造也

依因善友作意等者。一依因力。谓即性习二种为因。二善友力。谓即十方诸佛菩萨。三作意力。谓于大乘深生信解。四资粮力。谓即福智二种资粮。由此四种能修胜行。故说依于四胜力也

如名身等所诠等者。等即等取句身文身。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若唯一名等即但称名等。若二名等聚即称名身等。至三已上更称多矣。所言蕴者积聚为义。谓十一色五受六想七十三行八识 各略以为一聚。名为色受想行识蕴故。旧经论译云为阴。谓以略名阴多义故。所言处者生义门义。即内六根及外六境是六识心生长处故。此六根境随应能通分别六识出入处故。旧翻为入。失生出义。所言界者是种族义。谓即六根六境六识是根境识之种类故。如彼四姓族类异故。故种族义名为界义。故俱舍颂云。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杂集中边义稍异此。不能繁叙。乐者述之。此等并是所诠义也

似外相转实唯等者。如翳眼所见空花。似在眼外。实在眼中

今显内法似彼妄情者。此显似义遣外难也。谓外难云。若有外法是所似者应有外法。若无外法何所似耶。无所似故似义不成。如何可言心似外境。故今释云。所言似者。谓显内法似能执心。言内法者。即是心所变相分实唯在内。妄情不了执为心外。故说内法似彼妄情。不说内法似外境也

海楼崇耸蜃气虚构等者。谓于海中有虫名蜃。状如蜂蛤。来游水上吐气为戏。日光初照气状似楼。人远见之谓楼实有。但是蜃气非有实楼

何乃同观觌异等者。觌见也。瞩视也。瞰又视也。谅信也。否恶也。藏善也。谓水是一。四见不同。信可由心。与离心执善恶全别也

于加行时推求等者。此中语倒。若正应言。推求假有实无行见。谓于正起加行智时。所有推求假有实无行解知见名寻思也

次依于忍印取无等者。谓忍不同有其三品。下忍起时印所取无顺观能取。中忍转位正观能取。如彼所取决定是无。上忍起位审定印可能取是空。今此文中阙上忍文。下文即具如次文。今重印可决定是无。即是下忍。又能取心对境已下。即是中忍。此忍虽亦印能取等。即是上忍

同类推荐
  • Political Economy

    Political Econom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闽县乡土志

    闽县乡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善谋上

    善谋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马鸣菩萨成就悉地念诵

    马鸣菩萨成就悉地念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浒传注略

    水浒传注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邱少云

    邱少云

    浴火永生,精神长存。《邱少云》讲述了革命烈士邱少云的英勇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家破人亡、世态炎凉、颠沛流离、绝地反抗、光荣参军、军旅生活、忆苦思甜、立志援朝、满目疮痍、死守阵地、殊死搏斗、英勇反击等。
  • 夏末的七年花

    夏末的七年花

    苏诺说:我陪你去过天涯,到过海角,而我依旧是座孤岛。李雪说:曾经努力记着,明知回不去,却还会眷恋不舍。一梦七年,一爱七年。总有一种爱情,让你似曾相识,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感触颇多,用最细腻的文字、最用心的情感,说中每一个读者那些懵懂岁月中的爱情。不管你是在读初中正在经历青葱暗恋,不管你是在读高中正在谈第一场爱恋,也不管你是在升入大学正经历着爱情的纷纷扰扰,还是早已步入社会风轻云淡的看着言情剧。这本小说都会给你爱情的美好和纯真,让你相信,有爱真好。
  • 实用口才现用现查

    实用口才现用现查

    本书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口才相关知识进行了阐述:一是先要做到敢说话;二是要掌握说的技巧;三是说话要有的放矢;四是要懂得人情世故;五是口才不能拘于一格;六是只有勤学苦练才有提高;七是要注意不要触犯别人的禁忌。总之,一个人口才的水平有多高,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做人做事的水平有多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口才高手必定也是一个会做人善做事的高手。不要再把口才当成雕虫小技,它实在是一个上天入地的大本事。希望本书能为你提高口才水平的努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 TFBOYS之逆光

    TFBOYS之逆光

    小说主要写的是当红正太TFBOYS与三个清纯女主的故事,虽然六只经历了许多坎坷,但是最终………不多说啦,望喜欢哦。
  • 风惊天下:逆天狂妃

    风惊天下:逆天狂妃

    大陆北辰国左相府嫡女,慕思影。无才无德,相貌奇丑,当灵魂换成21世纪金牌杀手——思影时该何去何从呢?一场宫宴,她遇见了是傻王的他,他偏要她作他的王妃,一场赐婚,世人皆笑傻子与草包天生一对,只是众人不知其实他是藏着最深的人
  • 君临天下

    君临天下

    成亲三年尚未圆房,太子妃萧木槿就是皇宫中的一大笑话。可这天底下聪明人往往活不长久,她呆些又何妨?若能倚呆卖呆,跑出太子府玩上几日,又是何等美妙!当然,能够扮猪吃老虎也是件乐事。一直装呆子也太累,对不?
  • 痞子术士

    痞子术士

    传说的洛书、河图、先后天的八卦图,到底有何奇妙?为什么会被尊为中国的上古三大奇书?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此乃天道赋予它们的神圣职责!还不够它们拽的?什么小日本的阴阳师?什么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在上古奇书眼中,不过就是阴阳五行应变之数的障眼法而已。主人公在躲避天谴的时候,偶得避世高人指点,悟透了三大奇书的真谛。且看他如何巧妙的运用这三大上古奇书来堪破天机,横刀跃马的冲天一怒!
  • 三国之乱世殇

    三国之乱世殇

    纵横交错兮天下之局,谁能参悟兮世事如棋。三国豪情,热血与疯狂,侠义与柔情。不一样的三国,等你来战!!!萧楚穿越了,实际上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穿越了......时空错乱,三国英豪齐聚,共同上演盛大乱世豪情。
  • 墨色绯页

    墨色绯页

    传言,有一本墨色金边绯页之书,命曰司命天书。传言,司命天书能窥天机、筑修为。然而神魔大战后新任的司命,这位天书所有者,像是突然冒出的迷一样的人物,却突然失去了踪迹。司命消失的几百年后,天生异象,天书亦失去踪迹,却又莫名破世而出,引得天下大乱,各界大战不止,生灵涂炭,直到天书再次消失。大战后时隔几百年,天书,竟又重现江湖?---------------然而没有人知道,那本天书隐藏着的真正的秘密与阴谋。
  • 宠婚:爱妻至上

    宠婚:爱妻至上

    表面闷骚之极,冷漠至极,实际上腹黑男。表面闷骚的女人,被男人的手法一勾搭那就是入得卧房的好媳妇。当腹黑男遇上闷骚女会发生什么样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