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33000000019

第19章

問曰。若一切諸佛唯由眾生自心所作者。即無有實佛出世。答曰。不妨一切諸佛出世而即是眾生自心所作。何以故。謂由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淨心為體故。然此淨心全體唯作一眾生。而即不妨全體復作一切凡聖。如一眾生是淨心全體所作。其餘一一凡聖悉皆如是。一時一體不相妨礙。是故若偏據一人以論心者。此人之體即能作一切凡聖。如藏體一異中釋此義也。由此義故。一切諸佛唯是我心所作。但由共相不共相識義故。雖是我心能作諸佛。而有見不見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識中具明。

眾生自心所作即是實佛。實佛即是眾生自心所作。以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淨心為體故。若達前文藏體一異之義。則不計實佛在我心外。若達共相不共相識之義。則不疑眾生有見有不見矣。

二明依想得見真佛。

以是義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真心。與諸佛悲智之熏相應故。於真心中顯現諸佛。自得見之。此所現之佛。以我假想見佛之業與佛利他之業相應。熏心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識也。是共相識故。即是真實出世之佛為我所見。若無見佛之業與佛利他之德相應熏心者。一切諸佛雖是我淨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見佛。

假想為能感。悲智為能應。感於眾生心內諸佛。故心外無佛。應於諸佛心內眾生。故佛出是真也。

三生佛互論熏心。

是故。若偏據諸佛以論淨心。即諸佛淨心作一切眾生。但佛有慈悲智力熏心。故得見一切眾生。若偏據眾生以論淨心。即眾生淨心作一切諸佛。但眾生有見佛之業熏心。故得見一切諸佛。

佛為法界。故無佛心外之眾生。生為法界。故無眾生心外之佛。自熏自見。復何疑哉。

四結成感應不二。

是故假想熏心者。即心中諸佛顯現。可見所見之佛。則是真實出世之佛。若不解此義故。謂釋迦如來是心外實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是執者。雖見釋迦如來亦不識也。

假想為能感。實佛為能應。所感實佛既不在眾生心外。所應眾生又豈在釋迦心外。是謂感應不二也。若曲計釋迦實在心外。所想不是真佛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矣。已上佛身觀竟。

二供具觀。

又復行者既如是知一切諸佛是心所作故。當知身及供具亦從定心出生。以是義故。當想自身心。猶如香藏王。身諸毛孔內。流出香煙雲。其雲難思議。充滿十方剎。各於諸佛前。成大香樓閣。其香樓閣內。無量香天子。手執殊妙香。供養諸最勝。或復想自身。徧滿十方國。身數等諸佛。親侍於如來。彼諸一一身。猶如大梵王。色相最殊妙。五體禮尊足。知身及供具。悉是一心為。不生妄想執。謂為心外有。復知諸菩薩。所有諸供具。悉施諸眾生。令供養諸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供諸如來。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復迴施眾生。供獻諸最勝。深入緣起觀。乃能為此事。此觀門禮佛。

文有八段。初又復行者下。既知是心作佛。便可從心作身及供具也。二當想自身心下三偈。是想所供周徧。三或復想自身下二偈。是想能供周徧。四知身及供具一偈。是止觀雙行。五復知諸菩薩下二偈。是自他不二。六以己心作物一偈。是善巧迴向。七深入緣起觀二句。是結歎功能。八此觀門禮佛句。乃總結前文也。

二止門。

止門禮佛者。當知一切諸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從心作。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虗妄。自體非有。如是禮者即名止門。

皆從心作即無相性。有即非有即無生性。唯是一心即無性性。亦不取於一心之相即無真性也。

三雙行。

復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廢息觀行。應當止觀雙行。所謂雖知佛身我身及諸供具體唯一心。而即從心出生緣起之用熾然供養。雖復熾然供養。而復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無念。是故經言。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相。此是止觀雙行也。

初明禮佛時止觀竟。

二明食時止觀二。初觀門。二止門。初中二。初普供觀。二除貪觀。初又二。初轉粗作妙觀。二轉少為多觀。今初。

凡食時亦有止觀兩門。所言觀者。初得食時。為供養佛故。即當念於此食是我心作。我今應當變此疎食之相以為上味。何以故。以知諸法本從心生。還從心轉故。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為七寶之鉢。其中飲食想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為粳糧。或作石蜜。或為酥酪。種種勝膳等。作此想已。然後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共供養三寶四生等食之。當念一切諸佛及賢聖。悉知我等作此供養。悉受我等如是供養。作此供養已然後食之。是故經言。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諸賢聖。然後可食。問曰。既施與三寶竟。何為得自食。答曰。當施一切眾生共供養三寶時。即兼共施眾生食之。我此身中八萬戶蟲即是眾生之數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蟲安樂。不自為己。

二轉少為多觀。

又復想一鉢之食。一一米粒復成一鉢上味飲食。於彼一切鉢中。一一粒米復成一鉢上味飲食。如是展轉出生滿十方世界。悉是寶鉢成滿上味飲食。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令供養三寶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後自食。令己身中諸蟲飽滿。

普供觀竟。

二除貪觀。

若為除貪味之時。雖得好食。當想作種種不淨之物食之。而當知此好惡之食悉是心作。虗相無實。何故得知。以向者鉢中好食我作不淨之想。看之即唯見不淨。即都不見淨故。將知本時淨食亦復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觀門。

二止門。

止門喫食者。當觀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別味之舌等。一一觀之。各知從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體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虗妄。自體非有。此名止門。

配上三性止門。如文可知。二明食時止觀竟。

三明便利時止觀二。初正明。二釋疑。初中二。初觀門。二止門。今初。

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觀。所言觀者。當於穢處作是念言。此等不淨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應當變此不淨令作清淨。即想此穢處作寶池寶渠。滿中清淨香水。或滿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寶身。所棄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切眾生。即復知此淨相唯是心作。虗相無實。是名觀門。

此等不淨悉是心作。分別本空也。有即非有。依他無性也。變作清淨。清淨分別性觀也。淨相唯心。清淨依他性觀也。虗相無實。清淨真實性觀也。

二止門。

所言止門者。知此不淨之處。及身所棄不淨之物。唯是過去惡業熏心。故現此不淨之相可見。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無念。即名止門。

觀則轉染濁性為清淨性。止則但除染濁三性入三無性也。惡業熏心故現不淨。然此心相有即非有。除分別性入無相性也。唯是一心。除依他性入無生性也。平等無念。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

二釋疑二。初正釋所疑。二例通諸法。今初。

問曰。上來所有淨不淨法。雖是心作。皆由過去業熏所起。何得現世假想變之即從心轉。答曰。心體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緣不起。是故溷中穢相由過業而得現。寶池酥酪無往緣而不發。若能加心淨想。即是寶池酥酪之業熏心。故淨相得生。厭惡之心。空觀之心。即是除滅不淨之緣。淨熏心故。穢相隨滅。此蓋過去之業定能熏心起相。現世之功亦得熏心顯妙用也。

加心淨想。指上觀門。厭惡之心。指上止門。空觀之心。雙指二門。真實性中止觀。所謂虗相無實。平等無念也。

二例通諸法三。初正釋成方便。二釋見不見之由。三釋神通差別之故。今初。

如此於大小便處。假想熏心而改變之。其餘一切淨穢境界。須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舊相。故得現在除去憎愛。亦能遠與五通為方便也。然初學行者未得事從心轉。但可閉目假想為之。久久純熟。即諸法隨念改轉。是故諸大菩薩乃至二乘小聖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變。無而現有。

穢作淨想則能除憎。淨作穢想則能除愛。憎愛悉除便成漏盡。假想純熟法隨念轉便成五通。出世方便孰過於此。

二釋見不見之由。

問曰。諸聖人等種種變現之時。何故眾生有見不見。答曰。由共相識故得見。由不共相識故不見。

三釋神通差別之故。

問曰。菩薩神通與二乘神通有何差別。答曰。二乘神通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見法。故有限有量。菩薩神通由知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無法。故無限無量也。又菩薩初學通時。亦從假想而修。但即知諸法皆一心作。二乘唯由假想習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論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別也。

菩薩習通亦從假想。二乘定力亦惟心作。秪由知與不知。遂令力量逈別。然則修止觀者可不先悟一心為依止乎。

佛祖心要妙難知  我今隨力釋少分  迴此功德施群生  同生安養成覺道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妙手医师

    妙手医师

    一名游离在医学界条条框框规章制度以外的天才外科医生,通过一把手术刀来剖析整个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病态。(每天2更,不定期爆发,直到完本!书架有位子的收藏个,有闲票的推荐个,谢谢大家!)************************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恋情暖暖

    恋情暖暖

    暖暖的,有一点二,却又温馨至极的一个故事,我不想说这个故事的内容,只请你们慢慢体会
  • 仙侠传之仙魔奇缘

    仙侠传之仙魔奇缘

    五百年前,华山派德道大师云仙子率领各大正派人士追捕魔王,为了收复妖魔,避免他祸害人间,仙云子不惜割肉剜心,终感动诸天神佛,佛祖将魔王压在山下五百年不出来害人。五百年后,清水县魔婴出世,魔王法力大增即将破关重振魔界,消灭以华山派仙云子为首的各大正派,称霸人魔神三界,魔王之女马玲儿自幼在古墓派修炼,并与仙云子投胎转世的毛小白暗生情愫,以华山为首的正派即将与妖魔展开一场恶战……
  • 爱妃,老子是狼王

    爱妃,老子是狼王

    他是狼崽,她是穿越的人类,她不嫌弃他,教他唤她的名字:黎西,给他取名,黎狼;后来,他是王,她是贱民,他也不嫌弃她,教她用最精致的器皿享用世间最好的一切。可有一天,当她‘嫌弃’地看着他,而他早已说得顺溜儿地人话,“爱妃,老子是狼王!”随即,是相奔相携……永远不离不弃。
  • 绝色双娇:天凤传

    绝色双娇:天凤传

    舒逸风,一个平凡人,一个极端平凡的高二学生,除了样子长得还算不错外,就再没有任何值得让人留意的地方。不过对于这点舒逸风本人倒是毫不在意,因为他出生以来的最大愿望就是能过上平凡而安稳的生活,可不想做那种受万人瞩目的耀眼之星。作者:零
  • 网游之武林新传

    网游之武林新传

    社会青年裴兵大学毕业刚准备开始美好的人生,却惨被执行任务的警车意外撞晕。在病床深度昏睡了快50年后,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网游《新武林》。从此我的世界我做主!裴兵的YY人生从此开始。这是一个很传统的网游,所有的YY都是建立在合理存在的基础上的,严重脱离现实的东西不会存在,也不应该存在。
  • 让理想像疯草一样

    让理想像疯草一样

    每个人都有理想,如果为理想奋斗,那才称之为理想,否则就是妄想!书中描述了3个大学毕业生去深圳闯天下的神奇经历。
  • 中华谚语(第六卷)

    中华谚语(第六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虫之杀

    虫之杀

    一个离奇的事件,命运的邂逅,让他走进杀手的世界,先天性注意力集中过剩这种精神病本来是妨碍他生活的病症,没想到却让他成为一个杀手的能力,不想杀人,不想进入组织,就只能等着组织的无情追杀,那他只能用这种双手去编织华丽的蛛网,保护自己。
  • 混沌纪元

    混沌纪元

    意外或得灵猴,却被霸道无良城主之子看上,死命欺负,母亲枉死。既然天道不公,便逆了这天道,一个贫苦小子如何逆天开道。那些曾经笑我,欺我,辱我的人啊,准备颤抖吧!从此,他开启了一个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