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52000000015

第15章

叙赋上

明州在唐岁贡犹及淡菜蚶蛤之属自海抵京师道役凡四十三万人孔戣元稹相继奏罢之钱氏奄有吴越内事奢侈外事贡献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户取鞭笞日繁民不堪命皇朝尽削钱氏白配之目官赋顿轻而身丁钱犹未悉除考核户囗莫盛于天禧少耗于元丰而复盛于干道开禧尽蠲身丁钱户囗益滋而考核不必详矣虽然所蠲之细未救所敛之多夫岂得已者以古会稽三县之地为今大藩量入为出亦既戛戛支移折变之法经画措置之方官与民必相体其庶几乎

户囗

太宗皇帝朝

主一万八百七十八户

客一万六千八百三户

天禧中

主总一十万四千七百二十五户计二十五万六千五百七十六囗

客总三万一千三百四十七户计七万四千四百一十三囗

元丰中

主五万七千八百七十四户

客五万七千三百三十四户

政和六年

主总九万四千五百七十四户计二十一万三千七百九十一囗

客总二万九千一百一十八户计五万一千七百五十四囗

干道四年

主一十万四千七百二十五户计二十五万六千五百七十六囗

客三万一千三百四十七户计七万四千四百一十三囗

夏税

正税 【咸平三年户部计度合支殿前诸军及府界诸色人春冬衣用绢绵絁布数百万匹两始牒诸路转运使诸辖下州军出产物帛等处就近计度于夏秋税钱物力科折准备辇运上京自此始以夏秋合纳钱米科折绢绵数目并于夏税送纳】

绢二万七千三百六十匹二丈九尺三寸九分九厘

紬六千九百七十七匹二丈六尺六分八厘

绵一十三万七千九百四十三两七钱四分一厘

和买 【大中祥符三年河北运使李士衡言本路岁给诸军帛七十万民闲罕有缗钱常豫假于豪民出倍称之息及期输赋之外先偿逋负以是工机之利愈薄请令官司豫给帛钱俾及时输送则民获利而官亦足用从之仍令优给其值大概出产紬绢州军蚕熟丝贱紬绢货卖不行民闲困乏每于岁首先出官钱贷借民户候蚕熟收紬绢王旭行之颍州李士衡行之陕西二方既以为利遂推行之天下此所以谓之和买也天圣二年诏令后豫支紬绢钱并取人户情愿其不出产州军不得一例抑配是时两浙惟温州以非土产不曾抛降越州诸县争认多数惟嵊县知县以官与民市久必为害独不肯承民皆怨之其后国家用度浸广和买更不给钱而输官者并照旧额温州嵊县独免明州紬绢之额则加于正税者半矣】

绢三万五百六匹

紬九千九百匹

旧志成于干道五年载正税绢八千二百九匹和买绢二万二千四百二十七匹认发临安府和买绢八千七十九匹淮衣绢二千七百匹总为绢四万一千四百一十五匹正税紬四百二十二匹和买紬九千九百匹淮衣紬三千三百匹总为紬一万三千六百二十二匹正税绵一十一万两今以淮衣及认发临安府和买通在数内为绢五万七千八百六十六匹二丈九尺三寸九分九厘紬一万六千八百七十七匹二丈六寸六分八厘绵一十三万七千九百四十三两七钱四分一厘加于旧者多矣

折变 【初以夏秋税钱科折紬绢绵又以紬绢绵折纳钱谓之折帛钱或折纳麦价直分数增减不常亭户以二税之地煎煮则有折盐米帛亦有折糯夫是之谓折变】

折帛钱

正税绢三千二百七十三匹每匹折钱七贯文计二万二千九百一十一贯文

紬二千九百七十八匹每匹折钱七贯文计二万八百四十六贯文

绵五万五千两每两折钱四百文计二万二千贯文

和买绢九千一百五十二匹每匹折钱六贯五百文计五万九千四百八十八贯文

紬七千九百二十匹每匹折钱六贯五百文计五万一千四百八十贯文

折麦 【原额于上三等户科出绢八百四十二匹二丈一尺二寸紬二百七十八匹一丈六尺七寸绵六千一百六十四两一钱七分折纳正义小麦五千二百九十石八斗四升六合六勺六抄嘉定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承转运司牒承尚书省札子备下臣僚奉请将两浙州军合纳麦糯各减十分之二宝庆元年十二月又准省札行下臣僚奏乞将麦糯再减半科折寻申省部并钱数通行减半】

绢四百二十一匹一丈五寸五分

紬一百三十九匹八尺三寸五分

绵三千八十二两八分五厘

以上三项通折

正麦二千四百四石九斗三升三勺 【内出豁免敷史丞相府及余府第五百二十二石六斗二升四合四抄实收正麦一千八百八十二石三斗六合二勺六抄】

义仓麦二百四十石四斗九升三合三抄

亭户折盐 【系通判西厅催解转运司】

绢五百六十一匹一丈三尺五分五厘

紬一百七十九匹三丈四尺一寸三分

绵三千一百六十七两二钱九分二厘

蠲免定海县

绢一百六匹 【淳熙十年七月初四日准转运司牒准尚书省札子两浙转运司状明州定海县清泉乡民贫税重昨来本州岛据本县知县报乞将清泉乡第四等第五等二税量减内有夏税绢一百六匹系是上供之数六月十九日三省同奉圣旨可将合发上供绢一百六匹特与蠲免】

实催本色

绢四万四千三百五十三匹五尺七寸九分四厘又系昌国县续增围田及余县亏紬增绢之数计增二十六匹八尺四寸七分八厘今实催四万四千三百七十九匹一丈四尺二寸七分二厘 【内出豁事故绢一千七百五十匹】

紬五千六百六十匹二丈六尺一寸八分八厘亏一匹七尺八寸三分八厘入绢额今实催五千六百五十九匹一丈八尺三寸五分

绵七万六千六百九十四两三钱六分四厘

秋税

苗米正额一十一万二千六百九十七石三斗二升三合七勺 【原额一十一万二千六百四十一石三斗二升三合七勺续添昌国县新收人户围田米五十六石】

折变

糯九千五百四十八石二斗四升八合折除苗米九千七百一十二石八斗七升三合 【原额一万九千九十六石四斗九升六合嘉定十四年指挥减二分宝庆元年十二月指挥又减三分通减一半定今额内又出豁免敷史丞相府诸府第糯米一千九百三十二石四升二合止收七千六百一十六石二斗六合】

亭户折盐二千五百九十八石一斗九升二合 【原籍二千四百九十一石四升九合三勺系通判西厅拘催折钱起解转运司宝庆元年会计拘催起解数各县续增亭户米一百七石一斗四升二合七勺】

实催本色一十万五百五十石八斗八升三合七勺 【内豁除诸县事故米二千五百三十五石止收九万八千一十五石八斗八升三合七勺】

酒〔糟醋附〕

国初有都酒务官既自榷亦许民般酤又募民能分其利即官给要契许酤于二十里外而岁输其直今坊场课利钱是也时酒课尽入系省州用仰足于此庆历二年祠部员外郎王琪请增酒价以其钱起发上供利端始开熙宁元丰以后买扑名钱入于常平酒价荐增又悉桩管州益苦匮乃增收买扑净利钱而诸库并复设明州租额在城及奉化慈溪定海小溪五务岁为钱止八万三千一百五十四贯而已熙宁十年租额之外买扑钱又计二万五千四百七十九贯有奇绍兴元年创比较务六年创户部赡军库展转增价曩由漕司桩管移用者尽入经总制司而其它分隶名色益多凡卖到钱例留五分有奇循环充本四分有奇分隶诸司今分隶既多留本率不及四分分隶之余又有赡军起发七分酒息钱酒之余又有糟酵钱取糟酿醋则纳糟本钱而又纳醋息钱此邦籴买视他州独贵倘善措置岁收本钱已幸否则并与本钱失之惟分隶起发之额不可亏尔

都酒比较赡军三省务 【内省务三外省务四则例每卖到一百贯本府收三十九贯六百四十二文本柄在内其余分隶经总制司四十二贯三百九十四文籴本司一十五贯一百八十二文移用司二贯七百八十二文】

本柄钱五万八千四十贯八百九十八文 【逐年米麦豆紬价钱不等今以宝庆三年价数计之】

糯米九千六百八十五石三斗六升五合每石钱三贯九百九十文计三万八千六百四十四贯六百七文

曲麦二千二百八十八石三斗九升八合七勺每石三贯六百文计八千二百三十八贯二百三十六文

夫食物料等钱一万一千一百五十八贯五十五文

造曲七百三十九贯九十文

造生煮酒六千七百九十五贯九百五十文

袋紬一百五匹每匹四贯文计四百二十贯文

箍缸打灶二百贯文

官吏茶汤赁屋夫直年计放刀品尝饶赏糜费酒样轻空渗漏监官船家从物等三千三贯一十五文

收息钱六万二千九贯六百九文

诸司六万四百六十二贯二百三十二文

本府一千五百四十七贯三百七十七文

【岁于分隶诸司外又有起发七分酒息钱一万五千三百九十六贯一百八十五文赴户部封桩库而监官俸给又不与焉则本柄钱未有不亏者也】

糟钱 【熙宁六年七月诸酒务新收五分糟钱并出卖糟木钱之类不系省额钱并依量添酒钱法令提举常平司拘管应副本务内诸般支用政和四年四月敕州县见卖糟酵每觔只计一文三分或一文五分今每觔添作三文足每十觔仍加耗二觔除旧额钱系提举司分拨外其所添钱专充直达纲支费宣和四年经制司措置官监酒务见卖糟价钱每觔添二文足应副移用靖康元年罢建炎三年十一月指挥酒务昨行经制量添卖糟钱依旧拘收令糟酵钱充公用外于醋息钱内并拨分隶诸司钱】

醋息钱 【开宝六年酒务糟酵除系人户及公使库买扑外如无人买扑官自造醋沽卖熙宁六年司农奏应官监醋务如公使库愿认纳课利造醋沽卖收钱贴助公使库者听政和二年臣僚言诸州公库元丰以来除管纳转运司钱外所收息钱即别无立额之法盖以岁赐遗利既有定数则于此稍加优假乃可使之应副支费近因贪吏作过始立定额然外郡公帑缘此用度不足未免积压俸给拖欠行户钱物为弊尤甚欲望许依元丰旧制更不立额从之绍兴令诸州公使库卖醋息及糟麸糱生畜产价钱谓非抑配出卖者听岁额外支用旧例于都酒务拨糟酵造醋纳糟本钱充经制直达二窠名其余息钱归公使库今东西二醋库纳公使库钱外以糟酵醋息钱并计之囗共纳经制钱一贯二百文籴本司钱八百文移用司钱六百文】

同类推荐
  • The Blithedale Romance

    The Blithedale Rom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莲月禅师语录

    莲月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Phyllis Of The Sierras

    A Phyllis Of The Sierr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ationale of Rewardl

    The Rationale of Reward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闻道三国

    闻道三国

    求仙问道之路,访山,涉水,行万里。成者仙去,余者亡。然成仙之途千万,有志成仙的凡人何处闻道?
  • 那些回忆叫青春

    那些回忆叫青春

    青春是为了听到一句简单的喜欢会和一群人打的鼻青脸肿;青春是即使多年后也会蓦然想起的刻骨铭心;青春是一张张迷茫却又坚定的脸庞;青春是肆无忌惮的放任,是百无禁忌的张扬,它可以让一个崇拜耶稣的人信奉撒旦,它能够让一个无神论者去寻找天堂,青春是一个神奇又说不明白的东西。我叫孙宇,这里有我的青春.
  • 校草是座冰山

    校草是座冰山

    第一次遇见他,他就强吻她,少女对少年说:“下流!”少年摁住少女的下巴,性感的薄唇快接近到她那樱桃小嘴,嘴角微微上扬,说道:“你信不信我做出更下流的事情!”少女鼓起腮帮子,很是可爱。少年捏了少女的光滑的小脸蛋。“甜心,帮我按摩。”少年直接脱了上衣,露出了他那结实的腹肌,是多么地性感诱人。少女扭过头不理他,少年说:“不给我按摩就惩罚你!”少女走了过去,摸着摸着,发现自己浑身上下已一览无遗。两个人在床上正玩着。“你流氓!”少女说道,“我要吃了你!”少年正在少女的身子上肆意妄为……
  • 产前营养与产后减肥

    产前营养与产后减肥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坚持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究其动因,当然少不了朋友们不断给我的鼓气,希望我不要半途而废。同时也是剧中人物在时时无形地推动着我,越写越感到非把他们写出来不可。这期间也有一些朋友劝我何必自找苦吃:你写得好吗?你写出来有人看吗?有人用吗?你有钱将它推向社会吗?知道吗?现在“触电”难呢!他们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我最终毫不回头地走自己的路。
  • 来自地狱的追慕者

    来自地狱的追慕者

    亡灵,是奴役人类的主宰者,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背负着亡灵体,吸食着你的生命力,让你慢慢老去,直到你意外或者安详的死去,你的生命便转属于亡灵。地狱,是人类摆脱亡灵体后聚集的地方,他们不死不灭,没有时间的概念,拥有着超凡的能力,唯一能让他们消失的方法除了杀死他,就是自主的使用他们的诡异能力,那需要奉献自己生命的能力。当亡灵开始暴动,当地狱者想解救人类,一名少年,便不幸的迷失在缝隙中。在这孤单的世界里,在这茫茫的人海中,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
  • 步步惊华:嫡女悠然

    步步惊华:嫡女悠然

    穿越废材?被未婚夫抛弃?没事,我们俩就算是废材,也可以比珍珠还耀眼。落亦晨要和她解除婚约?我还不稀罕他呢。好妹妹想夺走属于我我的东西?滚一边去吧!嘲笑我没有没有元素?不巧,8个元素我全部都有!绿茶婊笑话我和小然,呵呵,被称为天下两大被上天眷顾的男神,就是我们家的!斗绿茶婊,斗渣男,打情敌,天下尽掌握在我手中!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寻仙决

    寻仙决

    男主本是皇位继承人,因为宫庭阴谋少年出家修道。后看破红尘,将皇位传与因父亲参与党争而成为孤儿的过命之交。魔教、胡人屠戮中原,看江湖儿女伏妖除魔。两世情缘,化做三世同修。各种法宝已经烂殇,各种功法已经重名。各种写作已经格式化、套路化。真正永恒的,还是故事情结。金庸写作风格,古龙故事特点。本书献给70后,看金、古两位大侠神作成长的一代人。
  • 一生一世笑繁华

    一生一世笑繁华

    他是貌美心黑的北冥太子!她是飞扬跋扈的漠北公主!悲催初遇,她无意得罪,掉进有洁癖的他的浴桶里,祸及性命,只得掉头逃跑!天降美人,他原本逗弄,却渐渐被她吸引,身陷其中不可自拔!对这黑心肝又深不可测的男人,她表示敬谢不敏!在听说父王不可能同意自己嫁给他之后,她兴奋地敲打着锅碗瓢盆,到他的寝殿门口示威!他饶有兴味地笑了笑,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过一个成语——乐极生悲!就在这会儿,丫头慌慌张张地来了,“公主,不好了!皇上说他虽然不愿意您远嫁,但既然北冥太子一片诚心,他就只好同意你们的婚事了……”同意了!同意了?!砰!她手里的汤碗和她的小心肝,一起摔到地上!碎了!白眼一翻,往下一倒……“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