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75800000015

第15章 書顯昭文——元書法頭陀僧溥光事迹考辨

提要:有元字玄暉、號雪庵的僧人溥光,曾以“三栖”亦即擅長書、畫、詩而爲後世所知。本文基於所搜集的分散資料,進行了相關考述。其卒年,在延祐二年;其生年,在元太宗後脱列哥納稱制四年或以前。其官職,長期擔任昭文館大學士、頭陀教宗師。在才藝方面,畫多有傳世作品,而詩、文,也頗得時人稱道。至於書法,聲譽非同尋常,特别是大書,既有匾額,也有碑刻全篇。卻緣以文、書、畫會友,其交游遍及至元、大德間諸著名文士。追思這段稀罕的歷史,與孛兒只吉氏皇帝不鄙夷域外文化,推崇各種宗教,使之進入官僚體系,而又輔之以不拘一格的甄選有關。而其書法淵源,大致出於唐代顔真卿、柳公權二家,而以前者爲主。

有元字玄暉、號雪庵的頭陀僧溥光,曾以“三栖”亦擅長書、畫、詩而爲後世所知。李光暎《金石文考略》卷一五:“溥光,字玄暉,大同人。自幼爲頭陀,號爲雪庵和尚,深究宗旨,好吟咏,善真、行、草書,尤工大字,與趙文敏公孟頫名聲相埒。一時宫殿、城樓匾額,皆出兩人之手。亦善畫,山水學關仝,墨竹學文湖州。大德二年,文宗降旨來南闡揚教事,椎輪葛嶺。後詔畜髮,授昭文殿大學士、玄悟大師,有《雪庵長語》、《大字書法》行於世。”可是,以上堪稱簡略的小傳,卻也存在著内容的問題。姑不論“大德”爲元成宗年號,即該高僧“授昭文殿大學士”之後,仍爲本教界的“宗師”,所以既不曾“畜髮”,更不用説會有相關的“詔令”了。《至正析津志輯佚·寺觀》録閻復《大頭陀教勝因寺碑銘》:“師(溥光)五歲出家,十九受大戒。勵志精勤,克嗣先業。雖寓迹真空,雅尚汝業,游戲翰墨,所交皆當代名流。世祖皇帝嘗問宗教之原,師援引經綸,應對稱旨。至元辛巳(十八年),賜大禪師之號,爲頭陀教宗師。會詔假都城苜蓿苑,以廣民居,請於有司,得地八畝,蕭爽靖深,規建精藍,爲歲時祝聖頌禱之所。聖上(成宗)御極之初,璽書、錫命加昭文館大學士,掌教如故,寵數優异,向上諸師所未嘗有。”“師姓李氏,字玄暉,雲中人,自號雪庵。”

終溥光一生,始終在擔負闡揚教事、巡視教所、討論教義的職責。任士林《松鄉集》卷二《頭陀福地甘露泉記》:“昭文館大學士、雪庵李公溥光,以翰墨之遇,行釋氏之學,儒名而墨行者乎?大德二年,有旨來南,闡揚教事,椎輪湖山葛嶺之西,大興棟宇,以聚其徒。既而正智通辨禪師空庵焦公溥照,實來都提點江南諸路,築室佛殿之右,鑿山泉出,色白味甘,飲者神醒,如獲醍醐。於是,雪庵李公大書曰甘露泉。”程文海《雪樓集》卷二九《白鶴歌,並序》、卷九《旃檀佛像記》:“皇慶二年夏,余被旨撰碑文至寺,與雪庵宗師偕來,徜徉觀覽,緑陰鬰然。師指庭中喬松巨柏,曰:此李君手植也。今年幾八帙,官且一品,子貴孫茂。而君方聰明康强,日婆娑嬉游於是間,其人必有大過人者。言未既,君携所藏瑞鶴詩卷出示,且索余詩。”“唯我聖天子,道躋往聖,慈等覺皇。祝長樂之春秋,恒依佛地;企如來之歲月,坐閲人天。爰命集賢大學士李衎,與昭文館大學士、頭陀太宗師溥光、大海雲寺住持長老某,大慶壽寺住持長老智延,大原教寺住持講主某,大崇恩福元寺住持講主德謙,大聖壽萬安寺住持都壇主德嚴,大普慶寺住持講主某,翻究毗尼經典,討論瑞像源流。”

溥光之卒年,殊難確切知曉。王毓賢《繪事備考》卷七:“禪師溥光,字元(玄)暉,號雪庵,大同人,俗姓李氏。”“禪悦既深,涉筆成趣,受知寧、順兩朝,累授昭文館大學士,賜號玄悟大師。”“寧、順”,有元寧宗、順帝二朝。然而,與趙孟頫同輩分的此一能人,似乎不可能活到元統元年的前後。《雪樓集》卷二一《志誠塔銘》、卷一五《李雪庵詩序》:“越三日(大德九年秋九月十八日),[志誠]召雲等侍,焚香易服,口誦如來者三,右脅累足而化,壽六十五。荼毗得五色舍利三十有二。將封,平章政事、通政院使朵年,尚書右丞、同知太常禮儀院事答牙答思,奉皇太子教,塔於清安寺旁。延祐二年夏四月,昭文館大學士、雪庵大宗師介其徒法雲請銘。”“古今詩僧,至齊巳、無本之流非不工,而超然特見,高出物表,徑與道合,未有若寒山子之詩。雲頂敷之,頌得其旨者,惟昭文館大學士、雪庵大宗師乎?”“平章政事張閭公、右丞曹公、參政李公,得本於十二代宗師焦空庵,將刻諸梓,而俾予序之。延祐二年夏六月既望,廣平程某序。”前者爲溥光健在繫年的最晚記載:延祐二年四月;而從後者得知:同年六月,擬出版其文集之際,不是從本人而是從他人手中獲得稿本。這是否意味著:這位前任的頭陀教宗師,即涅盤於茲二個月間呢?

溥光的壽數,據見到本人手迹的徐一夔的轉述,至少活了七十二年。《始豐稿》卷八《題雪庵臨蘭亭帖》:“雪庵自疏云:予(溥光)書此帖時,年七十有二,頗自詫其嫵媚氣。大理公(牟巘)有文學重望,承旨公(趙孟頫)與雪庵同朝,書法妙絶,名不在雪庵下,咸相推重。”從延祐二年上溯七十二年,乃元太宗后脱列哥納稱制四年;而如果其壽數更長,則其出生更早。這個年齡,較之趙孟頫要大十餘歲,難怪後者不得不對其謙讓有加。《元史》卷一七二《趙孟頫傳》:“趙孟頫,字子昂。”“至治元年,英宗遣使即其家,俾書《孝經》。二年,賜上尊及衣二襲。是歲六月,卒,年六十九。”陶宗儀《南村輟耕録》卷四《前輩謙讓》:“延祐間,興聖宫成,中官李丞相邦寧傳奉太后懿旨,命趙集賢孟頫書額。對曰:凡禁扁,皆李雪庵(溥光)所書,公宜奏聞。既而命李、趙偕至雪庵處,雪庵曰:子昂何不書?而以屬吾邪?李因具言之,雪庵遂不固辭。前輩推讓之風,豈後人所可企哉?”而早在至元八年前,其就與文士王惲成爲知交,以至也爲大同人的張子文即在其邸“南庵”與之認識。《秋澗集》卷一五《送張子文驛送戈甲前赴成都》:“子文,雲中人。至元八年冬,相識於大都李玄暉(溥光)南庵。”

陶宗儀《書史會要》卷七:“釋溥光,字玄暉,號雪庵,俗姓李氏,大同人。特封昭文館大學士、榮禄大夫,賜號玄悟大師。爲詩冲淡粹美,善真、行、草書,尤工大字。國朝禁扁,皆其所書。”夏文彦《圖繪寶鑑》卷五:“宗師溥光,字玄暉,號雪庵,俗姓李氏,大同人。特封昭(夕)[文]館大學士,賜號玄悟大師。善真、行、草書,亦善山水,學關仝,墨竹,學文湖州,俱成趣。”以畫論,多有傳世的作品。《雪樓集》卷三〇《題李宗師所藏李仲賓、李雪庵、趙子昂墨竹》:“李侯游戲竹三昧,葉葉枝枝分向背。却憶王猷徑造時,一點清風驚百代。雪庵筆力老且堅,神藏氣密如枯禪。繁霜凋林雪積野,虚堂宴坐方寂然。最後數竿更森竦,高節猶含老龍種。一枝欲費百金求,松雪道人世所重。羡君一朝得三絶,五月對之若冰雪。我但從君覓竹栽,滿植中庭貯秋月。”釋大訢《蒲室集》卷一二《自閑塔銘,代佛智師作》:“十年(至元三十年),智者寺住持友竹素又舉師(自閑)代,已郤避,凡七月乃應。與恒山周斐齋交相好,郡守爲築二老亭山中,李雪庵、鮮于伯幾作圖賦詩落之。”《繪事備考》卷七:“畫之傳世者:《溪山蘭若圖》二,《九夏松峰圖》一,《萬壑松風圖》一,《小寒林圖》六,《林汀圖》二。”

溥光的詩、文,頗得時人稱道。《雪樓集》卷一五《李雪庵詩序》:“師以淡泊爲宗,虚空爲友,以堅苦之行爲頭陀之首,蓋數十年矣。適然遇會,濡毫伸紙,發而爲詩,有寒山、雲頂之高,無齊巳、無本之靡,不假徽軫,宫商自諧,得之目前,深入理趣,謂不足以流芳聲於四海,振遺響於千祀,可乎?”鄧文原《巴西集》卷上《雪庵長語詩序》:“佛有頭陀教,今大同李公玄暉爲宗師,遇手翻貝多心研般若之暇,有所感發,輒爲歌詩,以宣道其意。或訊公曰:頭陀氏草衣糲食,勤修苦行,何搰搰焉以詩爲事?公笑曰:此吾長語也,聽者能知長語爲非長語,則佛道可默識矣。公早業儒,交友皆當世名卿相,工大字,所謂技進乎道者。受知聖朝,位昭文館大學士,而公不衒智能,不著貪欲,故爲詩冲淡粹美,有山林老學貞遁之風焉。”正因爲曾經“業儒”,所以,也不曾忘卻綱常。《雪樓集》卷二一《吳誠墓碑銘》:“大同吳侯卒之明年,昭文館大學士、雪庵大宗師來謂余曰:伐木廢闕,朋友道喪,久矣。吾雖學隱枯禪,迹寄浮雲,而於綱常之懿,弗敢墜也。故人吳侯,尚德好義,奄於西土。今不幸死矣,吾痛之。深念所以報既往、貽方來者,未之有得也,庶幾墓石之有刻乎!敢介其孤以請。”

溥光原有《李雪庵詩集》或《雪庵長語詩集》、《西齋和陶集》等集流傳,可惜逮明中葉,即已逐漸“湮泯”。葉盛《水東日記》卷二〇:“景泰甲戌冬,予(張和)以考滿便道東歸,飬疴於郡城定惠寺,見玹上人望庋上有舊書,曰《雪庵長語》,曰《西齋和陶集》,皆蠧侵鼠食,編簡錯亂。取而閲之,惜其之奇文,而將就湮泯也,録其一二於左,以備遺忘云。”其所存文字:詩,《元詩選》三集卷四《雪庵集》見有《題平陽龍神張誠叔别業長歌》等七古一首,《大勝城》等五律一首;《初出雲中》、《靈仙山,並序》、《登長嶺》、《秋日,過景光禄墓》二首、《登龍祥宫總真閣》、《平城秋郊懷古》、《温泉》、《漯陽道中》、《鷂兒嶺》、《將歸,望雲中,喜而有作》等七律十一首;《寓定州禪宇》三首等六絶三首;《范蠡歸湖圖》、《題三山萬歲峰》、《鑷工》、《代王城》、《屏風山》等七絶五首。而《珊瑚木難》卷四見有《題顯宗墨竹》、《題夷齊圖》等七絶二首;《石渠寳笈》卷三二見有《題唐韓滉豐稔圖》七絶一首。文,多與書、畫有關。其中,最爲膾炙人口者,蓋《嵩陽石刻集記》卷下《揀公茶榜》:“待蟄雷於鹿野苑中,聲消北苑;采靈芽於鷲山頂上,氣靡蒙山。依馬鳴龍樹製造之方,得法藏清凉烹煎之旨。焙之以三昧火,碾之以無礙輪,煮之以方便鐺,貯之以甘露盌。”

《續書畫題跋記》卷五溥光《題息齋墨竹》:“息齋墨竹,雖曰規模與可。蓋其胸中自有悟處,故能振迅天真,落筆臻妙。簡齋賦墨梅有云:意足不求顔色,似前身相馬九方。余於此公墨竹,亦云。”《石渠寳笈》卷三二溥光《王希孟千里江山圖跋》:“予自志學之歲,獲睹此卷,迄今已僅百過。其功夫巧密處,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謂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設色鮮明,布置宏遠,使王晋卿、趙千里見之,亦當短氣。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衆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爲不妄云。”尚有專論書法之《永字八法、變化三十二勢》,由清人馮武收入其著作。《書法正傳》卷三《八法解》:“惟[王]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傳在世,理趣淵深,初學之者,難於措手。獨雪庵《永字八法、變化三十二勢》,其於書法,實與有功。書者不由其法而成,則未免陷於粗俗草率之病也。雪庵之作者,運筆之法有八,曰:落,起,走,住,疊,圍,回,藏。永字之法有八,曰:側,勒,努,趯,策,掠,啄,磔。”除外,尚有見於他人集中的相關語録。《秋澗集》卷七三《跋黄華先生墨戲》:“近過雪庵,案上有黄華(王庭筠)山水一卷。或問云:何如?曰:此先生醉時行書也,只爲龍岩學中立太迫,故作是噀墨法耳。”

提到書法,溥光的聲譽非同尋常。程敏政《篁墩集》卷三七《題元李雪庵大字後》:“漙光通儒書,能古文詞,大書視小字尤勝,實有可傳者,不繫其官也。故凡有所書及著作,皆不繫銜,其所見,亦過人矣。”在小字方面,無論臨摹還是書帖。《雪樓集》卷二四《題李雪庵臨諸家法帖後》:“具一隻眼,然後能識。又須具一隻手,然後能臨。今觀此卷,是能以一手、眼化爲千手、眼者。蘭奢,蘭奢。蘭奢,華言好也。”《始豐稿》卷八《題雪庵臨蘭亭帖》:“雪庵,昔在至元、大德間,以楷書大字名世,所書碑版,至徑尋尺,今猶有存者,而未嘗見其小字。錢塘錫上人示余以所臨禊帖,其後有宋牟大理巘、元趙承旨孟頫跋語。”“予不解書,竊謂雪庵字畫,譬如相馬,不當貴肉而貴骨也,知書者以爲何如?”李東陽《懷麓堂集》卷七四《跋王守溪所藏古墨林卷》:“李雪庵以楷書名,此一帖行草,亦渾朴可重。予嘗見其大幅草庵字,正如此。”《篁墩集》卷三七《題仇司訓東之所藏雪庵帖後》:“天順中,[趙伯顒]嘗見此帖於何懷中書家,後有雪庵題名印識。然東之故藏,此帖非新購者,意當時所書,非獨一本也。觀者疑爲山谷筆,則不類遠甚。蓋山谷勁而熟,風骨峻整。雪庵勁而生,廉稜太露,然皆名筆也。”

在大書方面,匾額占很大的比例。姚燧《牧庵集》卷六《忠勤堂記》:“六傅之開府者,聽於其家,令舊隸詹事者治是府(宫師)。令丞文者,將侈其美,名堂忠勤。李昭文溥光書扁楣間,賜酒燕樂之,下令俾集賢大學士姚燧爲記。”《雍正山西通志》卷二〇四呼延伯起《重修宣聖廟記》:“復遵祀典,於東西二堂繪歷代賢儒之像,時命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李公溥光書大成之殿額,餘功美其冠器之飾,以嚴歲時朔望之禮。”張之翰《西岩集》卷一五《樂善堂記》:“雪庵大宗師光公(溥光),嘉其(李彦實)賢,名所居堂曰樂善。既爲之書,請余記。”唐文鳳《梧岡集》卷三《壽樂堂,並序》、《崇節堂》:“程母朱氏,亢節守志,壽躋百歲。李雪庵(溥光)爲書壽樂堂、崇節堂六大字,以昭山長先生之遺澤。二子:白玉、君玉,復扁其樓曰朝陽、曰拂雲。其孫成得請予記之,乃咏次四詩云。”“萱草欣榮衛國咏,大椿憔悴漆園人。雪庵字畫題華扁,射斗虹光筆有神。”“崇節堂中婦德全,豈期偕老不齊年?蕭蕭白髮青霜肅,耿耿丹心白日懸。”鄭真《滎陽外史集》卷四三《閻寳奎壙誌》:“於是,先君(閻寳奎)年既老矣,不問家事,闢一樓,雪庵李公,嘗題其額曰懷安。栖處其中,不越户限者數年。”

大字,也有寫在絹或紙上者。揭傒斯《揭文安集》卷一一《善餘堂記》:“大夫士相謂曰:易大傳不云乎: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請以善餘名胡氏之堂。又購昭文館大學士李溥光書以遺之。至順元年,其(胡茂卿)子式入史館,與余深相好。又明年,請記於余。”沈夢麟《花溪集》卷一《西軒記》:“金莊盧亨,字士嘉。以其父彦明氏之命,持前朝李雪庵學士所書西軒二大字,來徵予文爲記。予問之曰:子方青年,雪庵學士去今七十年於茲矣,子何以得此?士嘉曰:斯扁,乃先世所遺者。”唐桂芳《白雲集》卷二《題雪谷詩卷》:“雪谷二字,乃雪庵爲恒陽王作。廉侯子有立以餉予,予轉貽允中姚師(廣孝)”。都穆《寓意編》:“賣畫孫生,持示元李雪庵絹書唐人絶句詩四軸,其字大可數寸,似學顔魯公,惜無神氣。”《六藝之一録》卷三五九《元釋普光書杜詩》:“《寓意編》:前元士大夫,多善書者,其大字,獨稱雪庵學士爲第一。此卷老杜《送孔巢父詩》,乃雪翁真迹。其莊重遒勁,如端人節士,莫可狎玩,真有得乎顔氏家法。後之作大字者見之,當不止於退三舍也。”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續一六二《元名人墨迹》:“雪庵(溥光)善擘窠正書,元時宫殿榜署,皆其筆。此紙乃與門雛者,故草草耳,然亦自有誠懸骨。”

溥光的全篇,常見於碑刻。《至正析津志輯佚·寺觀》:“寂照禪師碑:翰林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中順大夫李鑑撰,雪庵書。”張養浩《歸田類稿》卷五《甘肅行省創建來遠樓記》:“政郤,公(陳彦卿)又偕辯章某官洎僚佐出公府羡財如幹,樓於城東門上,凡五楹,閎壯崇麗,卓冠一方中。懸金革,以節昏昕,以肅列鎮,瞻聽權輿。至大改元之春,僝功。其年十月,因上計吏,徵名翰林學士承旨姚公燧,乃俾昭文館大學士李溥光筆,曰來遠,且命太子文學張某記其故。”而其所作之《揀公茶榜》,更是書法中的精品。《明文衡》卷三六周叙《游嵩陽記》:“啓行逾十里,則嵩山少室,東西對屹,山色掩映,蒼翠如滴,路循深洞,灘石礧磈。按轡徐行,毛髮森豎,俄經一小土神祠南,忽有赤衣童子疾趨道左,令導途者索之,彌久不見。竊自念曰:連月旱暵而赤色者,南方朱火之象也,是豈旱魃之流歟?因相與名其地曰赤童子山。又行十里,憩郵亭中,亭後一里,有寺名會善,刻元雪庵所書茶榜,字徑三寸許,遒偉可觀,觀畢即出。”《弇州四部稿》卷一三六《雪庵茶榜》:“元僧漙光書茶榜,其辭紫方袍底語耳,不得禪悦真味。書法風骨頗遒勁,略具顔、柳及眉山、豫章結法。惜胸中無卍字骨,令天趣流動,筆端結習,未忘超灑不足。”

以文、以書、以畫會友,溥光的交游因此至爲廣闊。已見前者,乃有閻復、程文海、鄧文原、王惲、張之翰等,而後二者,或許是其真正的“知音”。《西岩集》卷四《題雪庵所藏韓幹厩馬圖》:“雪庵眼明識真本,身是三生老支遁。世無伯樂亦無韓,晴窗獨坐憐神駿。”《秋澗集》卷五《有懷雪庵禪師》、卷一六《繼商樞相韻,贈禪師李玄暉》卷一二《紅藥當堦翻》:“雪庵圓通士,我非方外人。每來扣禪扉,坐暖蒲團春。有時論書翰,兩耳聞未聞。自笑以技進,斫輪非郢斤。吾學師所知,師傳吾所珍。擅書三十年,臨池墨淵淪。手提八陣法,論入三昧神。功多誠懸骨,勁擢平原筋。蹴踏龍岩勢,仿佛黄山真。何心山陰鵝?不計羊欣裙。興來追醉素,堂堂張其軍。驚蛇雜走虺,入草猶龍奔。縱横與捭闔,真積力可臻。具眼世所難,雪庵洞無垠。道存見目擊,靉靆知見薰。孔竅灑有開,滌我胸中塵。十年風馬牛,茅塞未易耘。去冬喜北來,將謂晤語頻。遠游久未歸,此抱將何伸?懷人叙游藝,愧乏昌黎文。何如太行道?梯空下秋雲。”“襟期一見若同袍,束縛微官笑獨勞。方寸證明皆佛果,大千起滅總浮泡。馳聲絶藝君能辯,汨世天刑我欲逃。坐拂天花閲家數,凛然清興雪山高。”“白傅吟何婉!玄暉思不凡。顧瞻栖鳳地,折贈詎容言?”

説來,溥光還懂音樂,會奏阮。而正是王惲、張之翰兩人,曾經予以很高的評價。《秋澗集》卷一《熙春阮賦,並序》:“玄暉上人得隆德故閤餘材,斫而爲阮,因以熙春目之,亦文殊之義也。至元戊寅春,同寗尹端甫、劉御史叔謙、趙太博彦伯坐心遠軒,師爲鼓緑水、悲風二曲,清越悲壯,坐客感嘆興亡,有愴然於懷者。師請予賦之。”“天新雨,風日妍。心與閑會,境趣静便。拉曠懷之逸士,過雪庵之老禪。斂袂危坐,添爐注箋。於是出桂阮、調素絃。控朏月而當抱,撫筠柱之横駢。師曰:茲熙春之斷餘,偶絲之而清圓者也。遂鼓一再行,清越悲壯,如泉咽水底,風行樾間。翛翛兮欲斷而復作,淙淙兮似潄而還湲。鏗爾擿銅丸之韻,凄兮聆高樹之蟬。又如游士騁説,劍歌去燕。何辭氣之從横?激太清而沈羽淵。客乃呀然而驚,慘然而悲。信乎物之感人,有不期然而然者。”《西岩集》卷三《賦李元煇(玄暉)熙春阮》:“君不見柯亭竹,爨下桐,一笛一琴惟數邕。古來神物不易得,天生賞音亦難逢。我觀熙春阮,殆與二者同。”“雪庵從誰得此老桂餘,繩絲爲絃五音從。規模不减古仲容,智識似是今行冲。團團元璧柄在手,黯黯蝕月輪當胸。初摘何和融!尚如玉京流鸎亂語無雌雄。再摘漸哀怨,便如金源戰騎深入相奔衝。連綿五六摘,愈摘聲愈工。”

在崇敬者的行列中,有許有壬、李孝光、劉嵩、唐桂芳以及邵寶等。《至正集》卷二四《雪庵屏間,有伯庸詩,次韻》:“拂天松檜護重門,恍計幽居老樹村。人海紅塵漲車馬,道人庭院不能諠。”“禪師西游木已拱,執法南歸墨尚新。拂拭塵埃驚歲月,題詩更有後來人。”《五峰集》卷四《清音亭,次雪庵和尚韻》:“天地播清籟,僧來聽法音。雪庵歸去後,多是少知心。”《槎翁集》卷五《題雪庵》:“濁世塵千劫,高人雪一庵。風烟飛不到,冰柱矻相參。鶴映水光潤,龍騰劍氣酣。題詩霜拂穎,載酒月浮驂。宇宙澄元氣,溪山失瘴嵐。由來高潔士,不獨重東南。”《白雲集》卷二《題雪谷詩卷》:“當時皇朝漸寧謐,人才密櫛俱寵嘉。雪庵釋子應明詔,纍纍作字如畫沙。玉堂天上風日軟,研磨老硯浮墨花。乘閑疾掃兩大字,筆勢衮衮懸秋蛇。第思冀北風雪冷,馬毛蝟縮人盤蝸。得非念佛雪嶺遠?瓊花世界争槎枒。諸郎貽贈今幾歲?玩之斂袵重嘆嗟。不如寄與姚道士,萬山深處巢烟霞。蕭然一室水晶域,焚香了了消俗嘩。只今六月若坐甑,安能飛度乘仙槎?清冷恍踏層冰上,請師爲試先春茶。”《容春堂集》卷續三《松壇午坐,與送茶諸僧》:“也知城外塵能少,却道山中日更長。雲壑飛泉頻倚杖,松壇磐石漫焚香。老僧供茗渾忘味,好向嵩峰問溥光。”

溥光在書法方面的傳承,有郝思温、陶煜等人。何中《知非堂稿》卷四《郝思温大字歌》:“號東山,雪庵(溥光)高參弟。東山手提雪庵筆,筆中出此萬鈞力。重如岱岳鎮坤維,奇如古鼎躍泗側,點如滄海之碣石。直如參天之古柏,曲如老龍恣盤拏。横如方城立鐵壁,快如大澤斬蛇劍。妖夔幻魈俱辟易,巨靈引指太華擘。三千獅子座,舉臂可移得?偶然揮毫鋒世間,世間壯士不能擲。瘞鶴銘,摩崖碑,後來者誰誰繼之?我嘗見龍溪之字大如箕,五百年間無此奇。雪庵老,東山子,優鉢曇花重現世。崑崙以爲筆,東溟以爲硯,青天以爲紙。爲我寫太平兩大字,持獻天皇九九八十一萬歲,我歌爾字我老矣。”《書史會要》卷七:“先子諱煜,字明元,號白雲漫士。上虞典史,贈承事郎、福建江西等處行樞密院都事。蚤歲館授京師,時學書於雪庵(溥光),得其典則。”至於間接得啓發者,自然不會少。《續書畫題跋記》卷五吕敬、沈周《題息齋墨竹》:“珊瑚海底生,琅玕挺奇節。儼如坐推篷,昏目一光潔。王孫美詞翰,筆勢蟠屈鐵。偉哉老雪庵,妙語重爲説。暮生何多幸?從容獲披閲。”“松雪雪庵兩題辭,書中有法後世師。我因書法論竹法,道理一致曾無歧。卷中三物總神俊,蟠螭舞鳳看威儀。”

由於孛兒只吉氏歷任皇帝不鄙夷域外文化,推崇各種宗教,使之進入官僚體系,輔之以不拘一格的甄選,遂致出現了像溥光那樣才藝卓絶的多能高僧。正是這樣的歷史背景,身爲和尚,才能與衆多的士大夫相提並論。貢師泰《玩齋集》卷六《盧氏紀言序》:“莊惠(盧顒)當至元、元貞之間,治行、風操卓冠時輩。故其生而與交者,若永平王公鹿庵(磐)、雲中李公雪庵(溥光)、東平李公野齋(謙)、閻公静軒(復)、王公瓠山(構)、徐公容齋(琰)、申屠公忍齋(致遠)、張公寓軒(孔孫)、天台趙公芳塘、洺水劉公唯齋(賡),既皆極一時人物之盛;及其死,而爲之紀事,若東平陳公公望(儼)、蜀郡虞公伯生(集)、宛平曹公克明(鑑)、關西楊友直(益)、河東張仲舉(翥)、新安程以文(文)、天台林希元,又皆當世文章之士。凡所以褒贈、顯揚,可謂詳且美矣。”“芳塘”亦“方塘”,蓋趙與熛。劉敏中《中庵集》卷二一《趙方塘挽章》:“方塘諱與熛,宋宗室也,台州黄岩人。江南始平,徵至闕下,奏對切直,稱旨,授翰林待制,遷直學士,後爲直學士、嘉議大夫。年六十二,卒於官,終始凡三十年,歸葬黄岩塔山之原。”《滎陽外史集》卷二七《送趙氏貴伯歸天台序》:“迨至芳塘先生,以道德、文學,當元初,爲翰林學士,制誥、書命,學士大夫多傳誦之。”

在有元的書、畫大家中,明人格外推崇松雪道人趙孟頫。或許是不甘心當時名在雪庵和尚溥光之下,不禁又編出這後者由前者推薦入朝的故事。《懷麓堂集》卷七四《跋王守溪所藏古墨林卷》:“予既跋此卷,亦别篆三字於後。是日,在閣署,與守静焦先生同觀。守静云:嘗聞趙松雪過酒肆,見其簾字,駐視久之,謂:當世書無我逮者,而此書乃過我,問知爲一僧書,則雪庵李溥光也。因俟僧來,肩輿往會,與語而合,薦之朝,累官招文舘大學士。”以上説法,也不是一下就編造出來的,而是别有似是而非、十分類似的傳聞。鎦績《霏雪録》卷下:“吳人有稱雪庵居士者,書刺謁趙松雪公(孟頫)。公曰:青蓮居士耶?香山東坡邪?吾今未聞有此人也。不許見。公一日送客,不覺出外門,見一人伏於地,公驚問之,跼蹐不敢言,但致願見之誠。公徐曰:爾非昨來雪庵居士者乎?遂呼使入贄見之,禮頗豐,羊酒茶餌,又出郴筆兩枚、王右丞(維)雪裏芭蕉一幅。初獻公,未言,公遽曰:爾來欲吾題此畫耶?濡筆題而歸之。其人拜謝而去,公爲人敬慕如此。”不管“刺謁趙松雪公”事是真是假,“雪庵居士”显然不是“雪庵和尚”,那是因爲居士在家,和尚在寺,居士在俗,和尚在教。

溥光的書法,大致從唐代顔真卿、柳公權中化出,而以前者爲主。王惲《玉堂嘉話》卷四:“雪庵李禪師與余觀柳誠懸(公權)書《何進滔碑》。李云:柳書法度最備。予曰:然。然誠懸書,令人易厭,不若魯公(顔真卿)筆法,愈觀而意無窮也。柳窘於法度,取媚一時,中枯而無物。顔意無窮,蓋以忠義之氣中貫之故也。雪庵爲首肯。”《弇州四部稿》卷一五三《藝苑巵言附録》:“顔書貴端骨露筋藏,柳書貴遒筋骨盡露。旭、素之後,不得不生()光、高閑;顔、柳之餘,不得不生即之、溥光。智永、伯施有書學而無書才;顛旭、狂素有書才而無書學;河南、北海有書姿而無書禮;平原誠懸有書力而無書度。”其書法的成就難以抹去,無怪乎後世衹要出現能寫好字的僧人,便會比擬雪庵。蒲道源《閑居叢稿》卷二《贈龍岩上人草書》:“鐵爲門限自茲始,但恐紙價相仍增。我聞雪庵亦工此,好事往往輸縑繒。都城顔扁妙天下,驟得榮寵非階升。龍岩更須追三昧,無俾斯人專美稱。”祝允明《懷星堂集》卷二七《杭州奎上人署書贊》:“佛有三昧,散在百觀。子以其餘,戲入書翰。天宫寳樹,截萬楨幹。昆刀瑚珠,鈎鉞鎖鑽。縱衡闔闢,締構輾轉。按規拊矩,束帶頂冕。千力萬氣,曳斫不斷。平原風骨,溥光首面。耳目警聳,誰敢褻玩?”

值得指出,當宋、元、明三朝,以雪庵爲號的僧人,遠不止溥光一人。史鑄《百菊集譜》卷三:“僧雪庵詩:滿徑露漙黄般若,戛簷風裊翠真如。按六祖《金剛經解》:何名般若?是梵語唐言智慧也。《傳燈録》云:僧問忠國師古德云: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黄花,無非般若。不知若爲?國師曰:華嚴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於法界,豈非法身乎?”張玉書《張文貞集》卷六《游遼東千頂山記》:“遼陽城南五十里,爲千頂山,迤邐盤互,夙擅奇勝。”“元皇慶中,直學士陳景元撰《僧雪庵塔記》言:僧自毉巫閭駐錫大(安)[寧],後移居鴨緑江,復還香岩,具有异迹。今香岩寺西有雪庵塔,而諸山所傳名勝,亦往往以雪庵著。則五寺舊址雖不可考,而其創建在元以前,興起在皇慶以後,亦可信已。”《文章辨體彙選》卷五三七鄭曉《五忠傳》:“雪庵和尚,名暨,不知其姓。靖難初,方、黄之獄殺幾萬人,即不殺,謫戍窮邊,不死於道,死於邊者又幾萬人。當是時,和尚壯年,始慟哭落髮爲僧,西南走重慶。重慶大竹善慶里,山水奇絶可廬,和尚又走善慶里。”以上三者,均不是溥光;就是中者,皇慶中,即已不在人世而有“塔記”,更何况其所居寺也不在大都而在遼東,亦即遼陽路界。

同类推荐
  • 征途纪元

    征途纪元

    五国相争,血雨腥风。剑锋所指,不死不休。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愿与各位乘风破浪,一统山河!
  • 光影大帝之名将传奇

    光影大帝之名将传奇

    他,身世扑朔,天赋异禀,在挚友的帮助下平步青云,却因一场席卷整个大陆的战争而陷入了人生最痛苦的抉择中。他,将门虎子,地位尊崇,无意中陷入了阴谋漩涡而被皇帝迫害,无奈只得转投他国,历经千辛万苦,只为一朝大仇得报。两个命运迥异的男人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后秦纪

    后秦纪

    后秦乱世,诸侯割疆,天下棋盘,重新布子,乱世之中,一人从远处走来,一步一步走出局面,从整个棋盘之中走出来,落一子定乾坤,开万子治太平。
  • 三国称雄

    三国称雄

    高野求情不成顿时替罗琼担忧了起来,但是他是这个时代的人,是这个时代的兵,他的脑海里只有服从,所以他只能一边看着罗琼一边随着士卒冲向刘关张三人,而罗琼则是一脸无所谓的看着公孙力怒气冲冲的朝他杀过来。
  • 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本书用流畅的笔触再现了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兴起、鼎盛、衰亡的全过程,总结其成败得失,是读者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历史的一部好教材。
热门推荐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吾本男儿身

    吾本男儿身

    谁说长的差,脸上带疤,就只能沦成豆腐渣,身体胖大,生得像一肉头厚的虾,就只能被活活炸,让人取笑,嘲笑的被当成,看成扫地的大妈。只要专横跋,就算豆腐渣都能升华成绝代美花,恐怖肿大如怪兽哥斯拉亦能找到属于自己温暖的家,一切精彩尽在暴力美花,美梦成真,拨乱反正,蛤蟆变美神,复活重生,吾本男儿身,暴力伪男神。
  • 女配系统:穿越之男主我来了

    女配系统:穿越之男主我来了

    左乖十分清楚自己的本分,作为一个好女配,要使的【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装柔弱,扮御姐,扮猪吃老虎...
  • 遗忘计划之幽灵冥狐

    遗忘计划之幽灵冥狐

    下界四大统治者之一幽冥大神(jing)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来到一个充满魔物与妖怪的世界,与年轻有志猎人克劳特相遇而且还被误认为是妖怪(本人无所谓),以艾尔芙塔利雅这个名字在这里开启一段装逼之旅。(最后百合大法好)
  • 你是我的过客

    你是我的过客

    林茵是一位重点中学的教师,一家三口的日子平凡而甜蜜,但是丈夫李昭的意外去世,使得林茵的生陷入痛苦的深渊。迟伟健校长的周到关怀使她慢慢振作起来,并渐生情愫...然而二人终究没有逾越道德底线。几经纠结,林茵最终将做何选择......
  • 第十三夜的暮月

    第十三夜的暮月

    一朝车祸,洛晓瑞离奇穿越神秘龙之大陆。灵魂共存,冷血龙皇被迫成为第二人格。雪瑞和晓瑞这两朵双生花,在命运的长河中随波逐流。她到底是人,还是龙?究竟是晓瑞在默默地爱着烨凌,还是雪瑞的恋兄情结作怪?惊天的杀局,从她穿越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将她往死路上逼。这一切,都因为——白夜!
  • 王牌策划

    王牌策划

    新书《时空旅行者和他的女儿》已经开始上传,希望喜欢大狙作品的读者能够继续支持大狙,谢谢。点击本书的作者名然后在作者相关里即可找到新书的链接。
  • 神明冬雨

    神明冬雨

    神明冬雨守护着世界的故事。冬雨守护世界,宇宙侵略者越来越多,当转世的冬雨苏醒时,则是宇宙永不被侵略的时代。
  • 神女驾到:妖孽陛下请接招

    神女驾到:妖孽陛下请接招

    高考之际,咱家筱萱敢去赴考。结果一个闪电把咱家筱萱给劈走了,于是就悲催的穿越了。穿越直接落入大殿,落入某人的怀中。被在场的所有人认为是神女,于是就成了咱筱萱就稀里糊涂地成了神女。拥有雷霆之力,了解未来历史。且看她与他携手一起玩转古代。
  • 西荒传奇

    西荒传奇

    桃溪村的一个好吃懒做的少年,祖上八代习武,最大的梦想就是给老爹考个状元回来。哪知天不遂人意,稀里糊涂的被人打晕了,带到另一个世界,开始了一段耍赖撒泼的传奇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