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0500000047

第47章 我的副业是沟通土洋(6)

《吐丝者》(Spinners of Silk)是一本我自选自译的散文小说集,收有《雨夕》、《蚕》、《篱下》、《雁荡行》、《栗子》、《矮檐》、《俘虏》、《破车上》、《印子车的命运》、《上海》、《邮票》及《花子与老黄》等十二篇。一九八四年,澳大利亚汉学家杜博妮(Bonnie Mc Dougle)在外文出版社工作时,在她的建议下,又出了我的一本《<;栗子>;及其他》(Chestnuts and Others),编入《熊猫丛书》。她要我把我的一篇自传体散文《一本褪色的相册》也译出来,作为代序,书中收了我自己译的《篱下》、《矮檐》、《栗子》、《邮票》、《俘虏》、《雨夕》和《花子与老黄》。杜博妮博士译了《邓山东》,挪威汉学家伊丽莎白·艾笛译了《昙》,还有熊振儒译的《小蒋》。

同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又出了我一本英文书《<;珍珠米>;及其他》(Semolina and Others)。其中,小说有萧桐和蒂娜·贝利合译的《珍珠米》以及我在一九三五年为斯诺的《活的中国》所自译的《皈依》。想到这些写于三十年代初叶的东西,居然在八十年代还有人看,我心里自然感到很高兴。

出版于一九四四年并献给福斯特和魏礼的《龙须与蓝图》(Dragon beards Vs the Blueprints)是用手制纸印的。这种纸只在印罕见的、具有特殊价值的珍本书时才使用,我的书是远远够不上格的。印此书时,正赶上英国一般印书用纸奇缺,于是,出版商灵机一动,就买进一批这种特殊纸张,并请英国著名版画家里昂·安德伍德就“龙须与蓝图”这一主题为此书刻了一幅木刻。书的副标题是:《关于战后文化的思考》。书中收有我的两篇演讲。(《龙须与蓝图》见附录三)《龙须与蓝图》作于伦敦华莱士图书馆,是就一九四二年我在伦敦笔会中心举行的那次纪念弥尔顿《论言论自由》的简短发言扩充而成。另一篇《关于机械文明的反思》(Some Re flections On the Machine)是谈英国小说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对机械文明的反映的。另有两篇对印度的广播稿:《易卜生在中国》和《文学与大众》。

当时英国读者太急于了解中国了,然而除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和蒋奕用文字及速写记述他对英国印象的书之外,关于那时期的中国的书太少了。所以我这五本书陆续问世后,英国报刊上纷纷给予好评。就连当时,我也不曾忘其所以。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自然更是清醒了。左丹曾选译过两篇当时的评论,那就够了。我认为关于一个人的写作真正的评价,应该主要来自本国人。他们知根知底,不猎奇,不因异国情调和吸引而忘却美学标准。也正因为如此,在外国被捧为“杰作”的,回到本国未必就是这样。

六、翻译,我的一根稻草

人生的旅程大抵决定于两种因素:主观的意向和客观的机缘。也许王子生下来乐意干啥就干啥,凡夫俗子则只能就合后者。但首先自己得有个明确意向。然后,当机缘来临时,能善于抓住它。

我并没有过以沟通土洋为职志的意向,但早年遇到不少这样的机缘,因而就零零碎碎、稀稀拉拉地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沟通土洋只是为了增进外国对我们的了解。沟通洋土——也就是外译中的工作,才更为根本。那将使我们走向世界。这方面,我也从未有过什么抱负,而三十年代出现过一次机缘,也只是昙花一现,并未成为事实。因此,每当人赐我以“翻译家”这一头衔时,我就感到愧疚。我一向尊崇译巴尔扎克的傅雷,译莎士比亚的朱生豪以及新近逝世的译契诃夫的汝龙——当然还有译《红楼梦》的杨宪益夫妇。

他们才当得起这一称号。像我这样完全凭一时兴趣偶一为之的,翻译工作者也不配。当翻译家,得就一位外国作家的生平、思想及全部作品做深入认真的研究,并且精心将其主要作品通译过来。这就意味着两颗心灵的契合,同时需要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翻译家除了才学和文笔之外,还需要有极强的劳动观点。他得肯于为原作某一隐晦的典故或罕见的俚语,不辞辛苦地翻箱倒柜,刨根问底。除了译菲尔丁的《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之外,我很少下过那样的苦功夫。我自知底子薄,劳动观点也不强,缺乏翻译工作所应有的素质和那股韧劲。

一九三三年译《虚伪》和《梦的制作者》这两个剧本时,就曾暴露出我在这方面的毛病:完全凭一时的个人兴趣。除了简单的生平,我并没对那两位剧作家进行过任何研究。那时我迷上了尤金·奥尼尔,但我也只是就他的《白朗大神》写了篇短文《奥尼尔及其<;白朗大神>;》。尽管我那么推崇奥尼尔,却从未萌生过翻译他的戏剧的念头。

三十年代当黄源在上海编老《译文》时,我倒凑过一阵子热闹。那时,我编的《大公报·文艺》与孟士还、靳以、黎烈文编的《作家》、《文丛》、《中流》和《译文》,都是在鲁迅影响和巴金支持下的“联号”,有相互支援的默契。但我早已忘记都为老《译文》译过些什么了。

然而在我一生中,文学翻译始终是我的安全阀。每当我遇上麻烦,倒了霉,它就很自然地成为我的收容所。我个人这么倾向,旁人往往也这么想。

最早的一次发生在一九三六年,鲁迅逝世后,整个文艺界悲恸万分;王芸生却在《大公报·短评栏》对这位尸骨未寒的文艺界导师大肆攻击。当时上海文艺界为之哗然。那是我平生唯一的一次愤而向报社提出辞职。当时巴金立即支持我那样做,并要我为他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翻译《屠格涅夫全集》。也就是说,辞职之后,我的生活依然有着落。后来《大公报》胡老板无论如何不同意我辞去,他答应要弥补过失,挽回影响。我就没辞成。倘若那次辞了职,自然就走上专业翻译的道路。但我估计即使那样,我也不会成为翻译“家”的,因为充其量我也只是由于生计所迫。

四十年代在剑桥时,我曾比较系统地读过福斯特、伍尔芙和劳伦斯的小说,有的十分喜欢。然而我也不记得曾萌生过翻译他们任何作品的念头。我真正搞过一阵子翻译,倒是在一九五六年,而那仍不是出于我主动的选择。

反胡风运动之后,我由《译文》调出,成为梦寐以求的专业作家了。我兴奋得马上订出下厂矿的计划,交了上去。然而紧接着,审干就开始了。那年头,人人都要接受审查,等候结论,不得任意走动。于是,虽然当了专业作家,却不能去搞创作,自己又不甘于成天闲着。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只好埋头搞翻译,一连译了三本书。

可是审干一结束,我马上就又跑起江湖了。

一九五七年底,我被批倒批臭,听候处理时,先后有两位作协领导冒了不小风险偷偷向我透露说,决定不让我下农场了,准备要我留在北京搞翻译。那可真是幽谷里透进来的一线曙光。我立刻起劲地做了准备。洁若的心也踏实了,于是,她争取第一批下放。可她走后才四个月,也许作协某位更高的领导认为让我留在北京太便宜我了,就忽然把我召到大酱园去,宣布我立即去柏各庄。

在农场劳动三年多后,我之所以没像柏各庄其他许多难友那样被发配到边远地区(有的甚至改行去卖酱油醋),而居然回了北京,继续从事文字工作,还得感谢翻译这根一直在冥冥之中保护着我的稻草。在古典文学这个安全的避风港中,我度过了那难忘的一段岁月。那几年,干部一批批地参加农村四清工作(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洁若当然下去了。冯雪峰也被批准化名参加。我没资格参加,成天神游于十八世纪的英国。

湖北咸宁五七干校进入后期,吃的好些了,劳动也轻了,可心情反而更为黯淡了。我们那十四连的食堂就是召开全体会的所在。那里,一次次地由连长宣布调回北京人员的名单。根子红、底子硬的五七战士,一批批都调回城了,剩下的则听候处理,大有“弃之如屣”之感。一九七三年一月,由于两个孩子已回京,我终于被批准回京探亲。我边治病边为住房奔波,说也真巧,我刚刚为全家四口人弄到一间八米门洞,洁若就调回原单位了。她一上班,就给我带回一根稻草。原来出版社正组织几个人合译《战争风云》,却又不愿意和我这个“泡”病号的人打交道。当时的部室主任叫洁若转告我,这不算是出版社正式交下来的任务,什么时候干校催我回去,就还得立即服从命令。半年之内,我译了十六七万字,校订了六七万字。那时,我“热爱”翻译,拥抱翻译,干得十分起劲。对于能这样了此一生,感到莫大欣慰。干校果然不止一次地催我回去,但我凭着这根稻草,居然顶住了。

《战争风云》快要交稿时,北京效仿上海的翻译大队,也成立了一个类似的集体,把干校出版口一些待分配的外文干部统统搜罗进去了。这下子我又得救了。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啦,《肯尼迪在白宫的一千天》啦,《光荣与梦想》啦,都成了我待在北京的根据和理由。这期间,还曾同其他几位为毛泽东主席日夜突击过一本《拿破仑论》。然而事过境迁,抚今追昔,就不得不承认:那时我所倾向的翻译,文艺的也好,社科的也好,并非翻译本身,而是由于它结束了我那丧家之犬般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九七八年的一天,诗人邹获帆突然闯进我那“门洞”,说是来约稿。足足二十一年,没有报社向我约稿了,我真是受宠若惊。于是,为《世界文学》赶译了《培尔·金特》。

就这样翻译又是我获得艺术生命的开始。如今人老了,快写不动了,我倒想该认认真真搞点翻译了。

(收入《萧乾文学回忆录》,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

同类推荐
  • 为了逝去的青春

    为了逝去的青春

    闵凡利著的《为了逝去的青春/中国当代名家精品必读散文》中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像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每一篇作品不光有着音乐的亲和力,而且还有着文学的高倍纯度。
  • 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

    年轻时:张颐武解读人生警语

    本书是北大教授张颐武最新散文集,本书为作者的华丽转身之作。作者在这本书中一改大学教授以往在大家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不谈学术,只谈为人处世之道,是作者少有的一本适合不同读者的老少咸宜的正能量读物。正如本书序言中所说:古人洞穿人情世故的通达,生命思考的透彻,待人接物的谦和,学习追求的执着都让我们有茅塞顿开之感。看这些人生的警语,常常觉得自己处事的缺点毛病都被说中了,自己的局限和短板以及努力的方向被讲清了,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常常从这样的一句渗透着古人对人生感悟的话语中得到启发。
  •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网络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收入被誉为“现代随笔新三家”之一的谢泳先生数十篇文字,谈论了读书、治学、文史方面一些有趣的话题。他的文章平稳舒缓,但在平缓背后隐藏着深沉的思想和个人风格。
  • 走进耶鲁

    走进耶鲁

    苏炜的散文,无论是记人或叙事,均坦诚投入。本书是他对耶鲁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随笔集。书中既有他在耶鲁讲学的一些趣事,又有校园文化留给他的思考,还有对一些名家著作的读后感。耶鲁对他来说就如同枕书而眠的梦乡,另他深深依恋。这就是缔造了300多年传奇历史,以“光明与真知”为校训的学术圣殿——耶鲁大学,让我们跟随一个很“美国”的中国人一起走进耶鲁,探寻一个旅美作家的生活点滴……
  •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热门推荐
  • 御姐快到我的碗里来

    御姐快到我的碗里来

    她大他整十岁。他却爱她入了狂。众人都说他乖巧得如只猫。只有她知道,他内里住着一只小禽兽。这是个美貌年下男追求冰山御姐的故事。
  • 地理秘境之谜

    地理秘境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星辰炼道

    星辰炼道

    灵潮回溯,天才辈出,本应是个道业鼎盛的大兴之世,然而,星海深处,暗藏的神劫亦乘此复苏,席卷诸天万界。无数世界被侵占,无数种族被灭绝,修炼者的尊严被践踏,道统失去传承。穿越到星辰大世界的周逸飘无意中获得无道传承,得到无上好处的同时也将自推到了大劫风暴的中心。是拿起手中的剑迎难而上,保护身边的人,还是退缩一隅,苟延残喘!
  • 异世巫妖技能

    异世巫妖技能

    这一天,自从联邦进军宇宙遭遇滑铁卢之后沉默了三十年的联盟频道突然响了起来。联盟通告!!在这个伟大的日子里,基因进化技术正是研发成功……基因进化分为初级进化、中级进化、高级进化、终极进化…………初级进化成功可以增加人类一百到二百年的寿命,使人类至少达到三级战士的水平…………中级进化成功可以增加人类三百到五百年的寿命,使人类至少达到六级战士的水平…………高级进化…………终极进化……永生…………由于基因的进化是一个十分痛苦和漫长的过程,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决定,通过虚拟技术使人类精神和肉体隔绝……十天后《轮回》正式开启!这一刻,世界开始沸腾。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不负汝

    不负汝

    “苏晨,你到底喜欢我什么?”林木在苏晨的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问道。“我也不知道呀,反正就是喜欢了。可能这就是命中注定吧”苏晨懒懒的发出好听的声音回答。听出了苏晨声音里的慵懒,林木立马坐起来转身对着苏晨。认真的眼神里边还带着一些严肃。“你演戏的时候也是这么演的吧?”林木一字一句吐得极快,可是眼泪却貌似比话还要快。“我演戏的时候把眼前的人都当成了你在演,不然我演不了。”苏晨有些好笑的摸着林木的头发,她这招都用了好多次了,怎么还喜欢玩。明知道她的眼泪是假的,故意的。自己却偏生的喜欢配合她一块儿玩。“哈哈,苏晨你最好了,答应我以后都这样对我好好的哦。”林木眼睛里边的泪水还没流出来,马上就转变为了笑容。
  • 情迷异世腹黑王

    情迷异世腹黑王

    她,现代特种兵出身,因执行任务而穿越时空,不但是姚安国公主,还是周晋王最下贱的侍妾,更荒唐的是,她居然为了旧情人私奔,还因此失去了他们的孩子,她明明知道这一切并非她本人,也很想置身事外,却不想他却强行要了她,她恨他,更不惜要杀了他,就在他身重剧毒,命在旦夕,周晋国却发生战乱,当她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终于她决定在她离开前,要试着挽回这个已被她搅得无法收拾的局面,他的柔情、他的独宠,让她无所适从,可是当她真真决定投入时,却发现那柔情面具下,却是那样一张狰狞可怕的真相。他,周晋国皇帝,他精明睿智却又狠辣无情、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能一统江山,他为了能达到目的,不惜送上他还未出世的亲骨肉,只是他没有想到,为此却付出了最沉痛的代价。
  • 古文约选序例

    古文约选序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之堕

    恶魔之堕

    恶魔’萝莉‘,’莫莫洛‘来到这个只有男人的地方。超级恶魔,玩遍世界!又穿了?!没关系,我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 家塾教学法

    家塾教学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