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5300000019

第19章 桓公(起元年,尽六年)(4)

解云:僖二十八年“冬,公会晋侯”以下“于温。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彼举王狩,此不举之;彼别出公朝之文,其文不连上王,今言从王伐郑,经连王言之,故难之。或者上会于温,诸侯之文连王言之。

注“王师不道所加”。

解云:成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贸戎”,不道伐某,今言伐郑,故难之。

从王正也。美其得正义也,故以从王征伐录之,盖起时天子微弱,诸侯背叛,莫肯从王者征伐,以善三国之君,独能尊天子死节。称人者,刺王者也。天下之君,海内之主,当秉纲撮要,而亲自用兵,故见其微弱。仅能从微者,不能从诸侯,犹莒称人,则从不疑也。不使王者首兵者,本不为王举也。知实诸侯者,以美得正。

撮,七活反。不为,于伪反,下“所为”、“与为”、六年同。

[疏]注“犹莒”至“疑也”。

解云:即隐八年“公及莒人盟于包来”,传曰“公曷为与微者盟?称人则从不疑也”,注云“从者随从也,实莒子也。言莒子则嫌公行微不肖,诸侯不肯随从公盟,而公反随从之,故称人,则随从公不疑矣”是也。

注“不使”至“得正”。

解云:若使王者首兵,宜言王以蔡人、卫人、陈人伐郑,似若僖二十六年“公以楚师伐齐,取穀”然。

大雩。大雩者何?旱祭也。雩,旱请雨祭名。不解大者,祭言大雩,大旱可知也。君亲之南郊,以六事谢过,自责曰:政不一与?民失职与?宫室荣与?妇谒盛与?苞苴行与?谗夫倡与?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雩,故谓之雩。不地者,常地也。

一与,音馀,下同。苴,子馀反。

[疏]注“君亲”至“责曰”。

解云:皆《韩诗传》文。

注“政不一与”。

解云:谓政不专一,出自权臣之门。

注“民失职与”。

解云:谓废其农业。

注“宫室荣与”。

解云:谓若丹楹刻桷之属。

注“妇谒盛与”。

解云:谓阿请乱国。

注“苞苴行与”。

解云:谓受人之馈,政以贿成。

注“谗夫倡与”。

解云:谓若鲁任郑瞻。

注“使童”至“之雩”。

解云:《论语》云“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与此异者,彼言“暮春者,春服既成”,明鲁人正雩,故其数少,复不言男女。今此书见于经,非正雩也。凡脩雩者,皆为旱甚而作之,故其数多,又兼男女矣,是以《司巫》职曰“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是也。《春秋说》云“冠者七八人,童子八九人”者,盖是天子雩也。

注“不地者,常地也”。

解云:谓在鲁城南沂水上。

然则何以不言旱?据日食鼓用牲于社。

[疏]注“据日”至“于社”。

解云:庄二十五年经,彼举日食乃言“鼓用牲于社”,此不言旱,直言大雩,故据难之。

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从可知,故省文也。日食独不省文者,与大水同礼,若但言鼓用牲,则不知其所为。必见雩者,善其能戒惧天灾,应变求雨,忧民之急也。

应,应对之应,下同。

[疏]注“与大”至“急也”。

解云:诸言日食与大水,皆鼓用牲也,即庄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是也。

何以书?记灾也。旱者,政教不施之应。先是桓公无王行,比为天子所聘,得志益骄,去国远狩,大城祝丘,故致此旱。

[疏]注“比为天子所聘”。

解云:即注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是也。

注“去国远狩”。

解云:即四年春,“公狩于郎”是也。

注“大城祝丘”。

解云:在今年夏,正以大崩坏败,然后发众城之,故曰大城。

<虫衆>。何以书?记灾也。<虫衆>者,烦扰之所生,与上旱同说。

<虫衆>,音终,本亦作“{众虫}”,《说文》{众虫}或“螽”字。

冬,州公如曹。外相如不书,此何以书?过我也。为六年化我张本也。传不言化我者,张本非再化也。称公者,申其尊,起其慢,责无礼。

过,古禾反,又古卧反。

[疏]注“称公”至“无礼”。

解云: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州国非此二者,必非是公,但今过鲁自尊若公,故如其意书之曰公,以起其无礼也。但诸文不知本爵是何,诸家之意,《左氏》已具也。

六年,春,正月,寔来。寔来者何?犹曰是人来也。犹曰是人来,不录何等人之辞。

寔,巿力反。

[疏]“寔来者何”。

解云:不书其人而经言寔来,故执不知问。

孰谓?谓州公也。以上如曹书。曷为谓之寔来?慢之也。曷为慢之?据葵丘之盟日。化我也。行过无礼谓之化,齐人语也。诸侯相过,至竟必假涂,人都必朝,所以崇礼让,绝慢易,戒不虞也。今州公过鲁都不朝鲁,是慢之为恶,故书寔来见其义也。月者,危录之,无礼之人,不可备责之。

易,以豉反。见其,贤遍反,下“见无正”同。

[疏]注“据葵”至“盟日”。

解云:僖九年“九月,戊辰,诸侯盟於葵丘”,传云“桓之盟不日,此何以日?危之也。何危尔”,“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震之者何?犹曰振振然”,注云“亢阳之貌”;“矜之者何?犹曰莫若我也”,注云“色自美大之貌”。然则桓公振矜慢人而书日危之,本鲁慢州公,非敬逆之道,是以据而难之。

注“行过”至“义也”。

解云:今州公过鲁而慢之,传言化我,故知化我是行过无礼之言,是以哀六年传云“陈乞曰:‘常之毌有鱼菽之祭,原诸大夫之化我也。’诸大夫皆曰:‘诺。’於是皆之陈乞之家”,亦是行过无礼之事。

注“月者”至“责之”。

解云:凡朝例时,此不朝,故书月以见危。不书日以见其危者,无礼之人,不可备责故也。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

秋,八月,壬午,大阅。大阅者何?简车徒也。大简阅兵车,使可任用而习之。

阅,音悦。任,音壬。

[疏]“大阅者何”。

解云:欲言习兵,而不言狩;欲言他事,而经书大阅,故执不知问。

何以书?盖以罕书也。罕,希也。孔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故比年简徒谓之蒐,三年简车谓之大阅,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蒐,存不忘亡,安不忘危。不地者,常地也。蒐例时,此日者,桓既无文德,又忽忘武备,故尢危录。

[疏]“何以”至“书也”。

解云:大阅之礼,三年一为,桓公忽忘武备,过於三年,是以书之。

注“孔子”至“弃之”。

解云:何氏之意与郑别。

注“故比”至“之蒐”。

解云:即昭八年“秋,蒐于红”之属是也。

注“三年”至“大阅”。

解云:此文是也。

注“五年”至“大蒐”。

解云:即定十三年“大蒐于比蒲”之属是也。知其年数者,汉礼犹然。

注“不地者,常地也”。

解云:盖在郊内,而贾注经云“简车马于庙”也者,何氏不取。

注“蒐例时”者。昭八年“秋,蒐于红”;定十三年夏,“大蒐于比蒲”之属是也。

注“此日”至“危录”。

解云:例合书时而乃书日,故以为尢危录也。

蔡人杀陈佗。陈佗者何?陈君也。以跃卒不书葬也。

佗,大阿反。

[疏]“陈佗者何”。

解云:欲言陈君,经不书爵;欲言大夫,又不言氏,故执不知问。

注“以跃”至“葬也”。

解云:十二年“八月,壬辰,陈侯跃卒”,注云“不书葬者,佗子也。佗不称侯者,嫌贬在名例不当绝,故复云跃葬也”,是以昭十一年“楚师灭蔡,执世子有以归用之”,传云“此未逾年之君也。其称世子何?不君灵公,不成其子也。不君灵公,则曷为不成其子?诛君之子不立”。以此言之,正由陈佗不君而见绝,故去其子葬,是故以跃不书葬,知佗是陈君。若其不然,不知陈侯跃何以不书葬矣。

陈君,则曷为谓之陈佗?据杀蔡侯般,不言蔡般。

侯般,音班。

[疏]注“据杀”至“蔡般”。

解云:昭十一年“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於申”是也。

绝也。绝者,国当绝。曷为绝之?据戕鄫子不绝。

戕,在良反。鄫,才陵反。

[疏]注“据戕”至“不绝”。

解云:宣十八年“邾娄人戕鄫子”,称子而不名是也。

贱也。其贱奈何?外淫也。恶乎淫?恶乎,犹於何也。

恶,音乌,乌乎犹於何也,注同。淫于蔡,蔡人杀之。蔡称人者,与使得讨之,故从讨贼辞也。贱而去其爵者,起其见卑贱,犹律文立子奸母,见乃得杀之也。不日不书葬者,从贱文。

去,起吕反。

[疏]注“犹律”至“之也”。解云:犹言对子奸母也。

注“不日”至“贱文”。

解云:陈佗是君而见弑,例合书日,即隐四年“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之属是也。君被外国杀者,不责臣子不讨贼,例合书葬,即桓十八年“葬我君桓公”是也。今不书日不书葬者,从贱文故也。

九月,丁卯,子同生。子同生者孰谓?谓庄公也。以夫人言同非吾子。

严公,音庄,本亦作“庄”,案后汉讳庄改为严。

[疏]“子同生者孰谓”。

解云:《春秋》之内鲁侯多矣,皆不书生,今特书,故问为谁。

注“以夫”至“吾子”。

解云:即庄元年传云“夫人谮公于齐侯,公曰‘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者是也。正以道公疑非已子,则是其长子同,既系体是常,故知庄公也。

何言乎子同生?据君存称世子,子般不言生。

[疏]注“据君”至“言生”。

解云:庄三十二年“冬,十月,乙未,子般卒”,传云“子卒云子卒,此其称子般卒何?君存称世子,君薨称子某,既葬称子,逾年称公”是也。

喜有正也。喜国有正嗣。未有言喜有正者,此其言喜有正何?久无正也。子公羊子曰:“其诸以病桓与?”其诸,辞也。本所以书庄公生者,感隐、桓之祸生於无正,故喜有正,而不以世子正称书者,明欲以正见无正,疾恶桓公。日者,喜录之。礼,生与来日,死与往日,各取其所见日也。礼,世子生三日,卜士负之寝门外,以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明当有天地四方之事;三月,君名之,大夫负朝于庙,以名徧告之。

桓与,音馀。称,尺证反。恶,乌路反。射,食亦反。徧,音遍。

[疏]注“而不至桓公”。

解云:若以正称书,宜言世子同生也。同实世子而不以正称书之,是其以正见无正之义。桓由不正而篡弑,故曰疾恶桓公也。

注“日者”至“日也”。

解云:与,由数也。由生数来日,故书丁卯而录之。凡人谓方至为来,已过为往,故云生与来日,死与往日也。郑注《曲礼上》篇云“生数来日,谓成服杖以死明日数也。死数往日,谓殡敛以死日数也”者,与何氏异。

注“礼世”至“告之”。

解云:皆出《内则》文也。

冬,纪侯来朝。朝聘例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

    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

    刘全志编著的《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涵盖中国人应知应会的全部国学基本知识,包括文化、思想、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各个方面,这些知识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孩子理解起来更容易,印象更深刻。 《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并没有大篇幅的“之乎者也”,而是以现代的语言讲述古代的故事,其中不乏现代特有的幽默元素,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且也有三字经等原汁原味的古文, 能让读者近距离接触经典。
  • 亡命警探

    亡命警探

    超高的智商,超强的体术,精通各类逃生术,对枪械无所不知的警探,将带领我们破解一个又一个的惊天大案。
  • 新编智慧谋略大全

    新编智慧谋略大全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东方智慧,介绍了:天醉人亦醉、孔融论顺势而为等;下篇为西方谋略,介绍了:特洛伊木马计、以少胜多的马拉松等内容。
  • 初恋刻骨铭心

    初恋刻骨铭心

    初恋是每个人生的经历,它是纯洁、羞涩、美好的,但初恋往往很多时候失去的比在一起的要多,这个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没有加任何修饰,是我的一些经历,决定把它写成一本书,故事内容围绕着主题跟初恋有关,是大多年轻人在初恋时容易失去自我、容易犯的一些错误,我用我的亲身经历写成一本书,希望大家抓住自己认为对的感情在不伤害父母与亲人的同时抓住那份纯真,那份美好、那份我们铭记在心的初恋。19岁的小瑀迷茫的走入社会,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孩,在经历了父母阻止,她们的执念又走在一起到最后各为人妻、人夫、是现实打败了爱情还是老天注定缘份已尽。
  • 雀饮东头花香露

    雀饮东头花香露

    三更水长,五更月短,烛火烧断残红暗褪,青杏著酸,兀自伤感琵琶一曲,弦拨乱,一炉香稔烧几番,红绡洗旧。陈词一首,墨溅霜,庭中树盖盖好兮,春衫破陋。南楼月,旧时到今犹恨离别,音书绝,雪漫眉头簪钗凌乱。陌上桑月约我来年,砚边滴漏湿墨,几重风吹吹乱书卷,取来琵琶一尾,合上巷尾二胡卖唱。轩窗好女为君梳妆,独立亭中望月茫茫,边塞儿郎相思绣嚢,看取天上星明几点。青阁花楼喧嚣依旧,车如流水马如龙,曾为烟花寂寞主,饮尽一杯前世无踪,咽下千般孤苦风霜。诌文几句,写字几笔,权做游戏,赠了流水,尽付东风。
  • 魔风降世

    魔风降世

    魔者,嗜杀成性,无情无义,不,不是的.......
  • 转身说爱我

    转身说爱我

    四年前,一起长大的竹马毫无征兆出国,四年后,这位竹马忽然回国并提出结婚。他知她有心结。好,他慢慢解。只是,一天,一月,一年……他进一步,她退一步,终于无路可退,逼近了死胡同。直到她那部小说拍成的电影被他改了名,他才说出了心里的那句话:转身说爱我,秦沐。只是她从不知道……
  • 殇千逝

    殇千逝

    千殇尽逝,不过是一场笑话。轮回的尽头才是我的归宿。而在此之前,我当:诛尽万恶。
  • 泪光倾城

    泪光倾城

    长大了,才开始怀念小时候,过去那些美好。想当初,我们坐在树阴下的秋千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欢声笑语。现在回首,我们仿佛隔着无底深渊,明明都是心如刀割般的痛,却必须得逞强。分别的夜晚,你曾笑着对我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再相遇了,请你不要拒绝我。”现在,对面前冷漠的你,我却手足无措。
  • 鬼世界

    鬼世界

    当世界已经不再辉煌,神的统治已经到了尽头,那么人、神、都将被魔给争霸!人、神、魔这三界将会只有魔,没有人、神!魔也叫鬼,是死亡的存在,不灭的存在!他们的到来会将人神都干掉!这个世界就是存在了鬼的世界!死亡之手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