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26700000021

第21章

论曰。由六识身无间灭已。皆名为意此与意识。作所依根。是故意识。唯依过去。眼等五识。所依或俱。或言表此亦依过去。谓眼等五是俱所依。过去所依即是意界。如是五识所依各二。第六意识。所依唯一。为显颂中依义差别。故复应问。若是眼识所依性者。即是眼识等无间缘耶。设是眼识等无间缘者。复是眼识所依性耶。应作四句。第一句。谓俱生眼根。第二句。谓无间灭心所法界。第三句。谓过去意根。第四句。谓除所说法。乃至身识亦尔。各各应说自根。意识应作顺前句答。谓是意识所依性者。定是意识等无间缘。有是意识等无间缘。非与意识为所依性。谓无间灭心所法界。又五识界。如所依根。定有过现。彼所缘境。为亦如是。为有别耶。定有差别已灭未生。非五识境。所以者何。由与所依一境转故。于非现境依不转故。有执五识境唯过去。应告彼言。若如是者。岂不但以前生为缘与识俱生皆非缘性。又已灭色。彼执体无。但分别心。取为境起。又定应许。彼所依根。亦在过去。能生现识。如是彼言。皆不应理。且置所依及余识境。如何眼识境唯过去。不缘一切过去色耶无间百年灭无异故。若谓无失取自因故。无间灭色是现识因。百年灭色无因义者。此亦不然。无异因故。唯无间灭是现识因。非百年灭。有何因证。如彼百年已灭诸色。与现眼识。都不相关。无间灭色。应亦如是。既无差别。何独为因此望百年。亦有差别。眼识将生时。此色为缘故。若尔眼识境应非过去。识在未来缘现在境故。亦不可说异时为缘异时为境。此与眼识除为境用。复作何缘眼识生时。久已灭色近灭无异。何不为缘。汝执久灭与近灭者俱非实体无差别故。又久近灭。能为缘用。理俱不成。非现境界相续各异非一果性。无差别故。又汝应说。鼻舌身三。云何名为。取近至境过去未来。说为远故。又若五识唯缘过去。如何于彼有现量觉。如于自身受有现量觉。谓我曾领纳如是苦乐。此救不然。于自身受领纳觉了时分异故。谓于自身。曾所生受。余时领纳余时觉了。领纳时者谓为损益时。尔时此受未为觉了境。谓了余境识俱生受。正现前时。能为损益。此损益位。名领纳时。即自性受。领所随触。自体生故。识等领彼损益行相。自体起故。此灭过去。方能为境。生现忆念。此忆念位。名觉了时。由斯理趣。唯于现量。曾所受事。有现量觉。故现量觉。于自身受有义得成。现量有三。依根领纳觉了。现量性差别故。过去色等。既许未曾现量所受。云何可言如自身受有现量觉。如于他身受非自领纳。现量所受则无现量觉。言我曾受如是苦乐。缘彼受智。既非现量觉。如是现色等。非自依根现量所受。应无现量觉。谓我曾受如是色等。缘彼境智。应非现量觉。又若现在色等五境。非现量得。如缘未来受所起智。缘非曾领纳现量所得故。必无自谓我曾领受如是苦乐。例缘过去色等起智。缘非曾依根现量所得故。应无自谓我曾领受如是色等。如苦受等。必为领纳现量受已。方有缘彼现量觉生。如是色等。必为依根现量受已。方有缘彼现量觉生。现所逼故。定应信受。若领纳受时非缘受为境。缘受为境时非领纳受者。世尊何故作如是言。受乐受时如实了知受于乐受。乃至广说。此无违失。如是所说。是观察时。非领纳时。显观行者。于曾领纳现量所得乐等受中无迷谬故。作如是说。是故不应于诸现量曾未受境有现量觉。由此五识唯缘现境。必以俱生为所缘故。契经既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乃至广说。何因识起俱托二缘。得所依名。在根非境。颂曰。

随根变识异  故眼等名依

论曰。眼等即是眼等六界。由眼等根有转变故。诸识转异。随根增损有明昧故。非色等变令识有异。以识随根不随境故。依名唯在眼等非余。若尔意识亦随身转。谓风病等损恼身时。意识即乱。身清泰时。意识安静。何缘彼意识不以身为依。随自所依故无此失。谓风病等损恼身时。发生苦受相应身识。如是身识。名乱意界。此与苦受俱落谢时。能为意根生乱意识。与此相违意识安静。是故意识随自所依。岂不有漏意界无间无漏识生。如是等异。如何意识随自所依。非据有漏无漏等类名随自依。但据增损明昧差别。如从无覆无记眼根生善不善有覆眼识。而名眼识随自所依。此亦应尔。是故能依非随一切所依法性。若不尔者。应非能依随所依故。何缘所识是境非根。而立识名。随根非境。颂曰。

彼及不共因  故随根说识

论曰。彼谓前说眼等名依。故立识名。随根非境。依是胜故。及不共者。谓眼唯自眼识所依。色亦通为他身眼识。及通自他意识所取。乃至身触应知亦然。岂不意识境不共故应名法识。此难非理。通别法名。共非遍故。境不具前二种因故。谓通名法。非唯不共别名法界。非遍摄识。又别法界。虽不共余。而非意识所依根性。是故若法。是识所依。及不共者。随彼说识。色等不然。故不随彼说色等识。如鸣鼓声及麦芽等。又此颂文。复有余义。彼谓眼等识所随故。及不共者。及由眼等是不共故。谓有一生色发四生眼识。无一生眼根发二生眼识。况有能发四生识者。如是界趣族类身眼。各别发识。故名不共。广说乃至。身亦如是。岂不余生意根亦发余生意识。非全不发。但不俱时。无一生意一时并发二生意识。可如色等。故作是言。无二况四。如是眼等。识所随故。生界趣等。别生识故。由此二因。随根非境。有言。根识俱是内性。境唯是外。故随根说。有言。根识俱有情数。色等不定。故随根说。众缘和合。眼识方生。何故契经。唯举眼色。眼识所依所缘性故。余法虽是眼识生缘。而非所依及所缘性。又是眼识邻近缘故。岂不空明能生作意亦是眼识邻近缘耶。眼色二缘。于生眼识。极邻近故。异空明等。又眼识生。必藉所依所缘力故。及不共故。眼识生时。必藉眼色为所依缘。余法不定。谓夜行类。识不藉明生。水行类。识不待空发人。于琉璃颇胝迦等障色亦尔。天眼发识。不假空明。若谓眼识生必藉明。近明近色。主明客明。定一为缘。方见色故。又眼识发。必藉于空。以空遍满一切处故。此皆非理。眼藉明者。要藉大明照色方见。非猫狸等眼有大明。如何能见。复有人等眼虽无明而夜见色。甚违汝义。如说有人于闇中色亦能睹见。不待光明。若空遍满一切处者。无障碍故。亦应能取壁等障色。能生作意。通与六识。作共生缘。眼色非共。是故契经。唯举眼色。或随所化宜闻便说。象迹喻等诸契经中。作意等缘皆具说故。随身所住。眼见色时。身眼色识地为同不。应言此四或异或同。所言同者。谓生欲界。以自地眼。见自地色。四皆同地。生初静虑。以自地眼。见自地色。亦皆同地。非生余地有四事同。所言异者。谓生欲界。若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身色欲界。眼识初定。见初定色。身属欲界。三属初定。若以二静虑眼。见欲界色。身色欲界。眼属二定。识属初定。见初定色身属欲界。眼属二定。色识初定。见二定色身属欲界。眼色二定。识属初定。如是若以三四静虑地眼。见下地色。或自地色如理应知。如是若生四静虑地。四事有异。如理应思。余界亦应如是分别。今当略辩此决定相。颂曰。

眼不下于身  色识非上眼

色于识一切  二于身亦然

如眼耳亦然  次三皆自地

身识自下地  意不定应知

论曰。身眼色三皆通五地。谓在欲界四静虑中。眼识唯在欲界初定。此中眼根望身生地。或等或上。终不居下。色识望眼等下非上。下地眼根。串见粗色。于上细色无见功能。又下眼根。无有胜用。上地自有殊胜眼根于下地中。自有眼识。故下地眼。非上识依。色望于识。通等上下。色识于身。如色于识。谓通自地或上或下。识望于身。通自地者。唯生欲界初静虑中。或上地者。唯生欲界。或下地者。唯生二三四静虑地。色望于身。自下地者。自上眼见。若上地者。唯上眼见。又以自地眼。唯见自下色若以上地眼。见自上下色。广说耳界。应知如眼。谓耳不下于身。声识非上耳。声于识一切二于身亦然。随其所应。广如眼释。鼻舌身三。总皆自地。多分同故香味二识。唯欲界故。鼻舌唯取至境界故。于中别者。谓身与触。其地必同。取至境故。识望触身。或自或下。自谓若生欲界初定。生上三定。谓之为下。应知意界。四事不定。谓意有时与身识法。同在一地。有时上下。身唯五地。三通一切。唯生五地。自意自识。缘自地法。名意与三同在一地。意界有时在上地者。谓游定时。若生欲界。从初静虑。无间起欲界识。了欲界法。意属上地。三属下地。或二三四静虑等无间。起初二三静虑等地识。了初二三静虑等地法。意属上地。三属下地。如是若生初静虑等。从上起下。如理应知。于受生时。无上地意依下地身。必无下地身根不灭受上生故。又定无有住异地心而命终故。如是应知。无下地意依上地身。依上地意受下地身。则不违理。谓从上地意界无间。于欲色界。初结生时。意属上地。身识下地。彼所了法。或自地。或上地。或不系。如是应知。依下地意。受上地身。亦不违理。于游定时。有下地意依上地身。亦不违理。谓生上地。先起下地识身化心。如是识法。亦应广说。复应思择。若欲界眼。见欲界色。或色界眼见二界色。尔时彼色。可为几种眼识所识。于此复起几种分别。为令于宗不迷乱故。先总料简。后当别释。应知此中且辩计度及与不定随念分别。遍诸地故。约此二种。一切眼识。皆无分别。又善分别。能缘一切自上下地。染污分别。缘自上地。无记分别。缘自下地。随所生地。未离彼贪具有此地三种分别。若离彼贪。唯有此地二种分别。谓除染污。非生余地有初静虑善眼。识现在前由此必定系属生故。生初静虑。亦不得依余地眼根起善眼识。非生余地能起余地无覆无记分别现前。此亦必定系属生故。非此中意唯说一生所起分别。若说一生。则生上地。应定无有下地分别。即此生中。彼三分别。无容得有现在前故。又上地分别应唯善非无记。前已说因故。通说余生皆得具有。已总料简。次当别释。断善根者。眼见色时。此色染污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三种分别。谓善染污无覆无记。不断善根。未离贪者。眼见色时。此色三种。眼识所识。于此复起三种分别。若诸异生。生在欲界。已离欲界贪。未离初定贪。以欲界眼。见诸色时。此色是善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具有三种。不退法者。唯有二种。谓除染污。以初静虑眼。见欲界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如前应知。于此复起初静虑地二种分别。谓除染污。以初静虑眼见彼地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则有二种。谓除无记。不退法者。则唯有善。于此复起初静虑地三种分别。已离初定贪。未离二定贪。以二静虑眼。见欲界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具有三种。不退法者。唯有二种。谓除染污。于此复起初定分别。若退法者。则有二种。谓除染污。不退法者。则唯有善。于此复起二静虑地二种分别。谓除染污。以二静虑眼。见初定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则有二种。谓除无记。不退法者。则唯是善。于此复起初定分别。若退法者。具有三种。不退法者。则唯是善。于此复起二静虑地二种分别。谓除染污。以二静虑眼。见二定色时。此色唯是无覆无记。眼识所识于此复起欲界分别。若退法者。则有二种。谓除无记。不退法者。则唯有善。初静虑地所起分别。亦如是知。于此复起二静虑地三种分别随此所说。别释理趣。已离二定贪。未离三定贪。已离三定贪。未离四定贪。已离四定贪。如理应思择。如说异生生在欲界。如是生在四静虑地。及诸圣者生五地中。随其所应。亦当广说。然有差别。谓诸圣者。若退不退皆无缘上染污分别。异地遍行。皆已断故。见道功德。必无退故。由此方隅。例应推究耳闻声等识及分别。傍论已了。应辩正论。今当思择。十八界中。谁六识中几识所识。几常几无常。几根几非根。颂曰。

五外二所识  常法界无为

法一分是根  并内界十二

论曰。十八界中。色等五界。如其次第。眼等五识各一所识。又总皆是意识所识。如是五界。各六识中二识所识。由此准知余十三界。一切唯是意识所识。非五识身所缘境故。十八界中。无有一界全是常者。唯法一分无为是常。义准无常法余余界。十八界中。法界一分。并内十二。是根非余。谓五受根。信等五根及命根全。三无漏根。各有少分。是法界摄。眼等五根。如自名摄。女根男根。即是身界一分所摄。如后当辩。意根通是七心界摄。后三一分意意识摄。义准所余色等五界。法界一分。皆体非根。二十二根。如契经说。所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经中建立六处次第。故身根后即说意根。阿毗达磨诸大论师。回此意根。置命根后。无所有缘次第说故。诸门分别易显了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甜蜜独宠:只为你一人

    甜蜜独宠:只为你一人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夏栀与季落在幼儿园相遇。第一次见面,她不小心撞到了他;第二次见面,他却故意撞到了她。夏栀与季落的甜蜜宠文就此开始……
  • 墨鹰追雪:穷极一生追寻你

    墨鹰追雪:穷极一生追寻你

    我用尽此生寿命,定护你岁月无忧,哪怕倾其所有,得不到祝福也不后悔。——流云苏(墨宸)
  • 花开有时落

    花开有时落

    少年盼花开,花期无人哓。花开有时落,人在心亦在。如绯闻女孩里剪不乱、理还乱的人物关系,如何以笙箫默般的长跑爱情,如盛开的宠溺与柔情似水,这里有你想要的青春和爱情,有你的生活和梦想。
  • 超级学生俏校花

    超级学生俏校花

    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二十岁的夏隆离开小县城,成为了大学的一名学生,从此之后,他的人生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不得不游走于各色美女之间,走上了波澜壮阔的逆天之路。
  • 爱情轮回门

    爱情轮回门

    其实喜欢一个人,无非只有两个结果,要么相爱,要么成为陌路人。
  • 王源之我的同桌是二货

    王源之我的同桌是二货

    “给你一根棒棒糖”“你给我做饭”“唔,大圆子我要吃红烧小肥!”“行啊你胆子够肥你吃饱了该我吃了吧。”王源无公害欢脱文,请放心入坑。
  • 我被爱情撞了腰

    我被爱情撞了腰

    前脚刚被离了婚,后脚就被最为神秘的商业掌权者押解结婚。比武失败的周小一一边忐忑,一边直接嫁了。牧彦楷,商业帝国的一匹黑马,在和周小一结婚之前,他觉得能掌控整个商业,在和周小一结婚之后,特么的整个人生都被周小一掌控了:“周小一,你再跑,信不信我打断你的腿。”周小一立马拿出支票和笔:“一双腿多少钱,我断给你。”牧彦楷:“老婆,乖乖躺下睡觉,咱别闹!”
  • 遮女逆袭

    遮女逆袭

    唉!我堂堂特工穿越成什么不好?偏偏穿越成一要地位没地位,要钱没钱的哑巴遮女一个.更何况穿越第二天就被自己的未婚夫推下悬崖,结果却因祸得福捡到师父一枚~三年后她隐名改姓回到京城,开始了她的复仇之路。
  • 窥视人生

    窥视人生

    本文介绍一位老实人,度日处处不如意,别人看他老实,又对他的生活人为的设置障碍,后来因为一次奇遇,得以发家,成了全村最富有的人。此故事揭露了那些不诚实的人,到后来却害了自己。
  • 家有懒狐萌又萌

    家有懒狐萌又萌

    什么时候皇宫之中多了一位妃子?这位妃子可是让众人头疼,听奴婢们说,这位妃子刚出现的时候,是在皇上在狩猎之时抱回来的,结果就成了皇上的心头宠,别人要是敢动一分毫毛,大牢伺候!这不,有些妃子就还真的不信邪了,来找小狐狸的麻烦。小狐狸哼的一声,叉腰道:“怕个毛线球啊,要来就来,本姑娘才不怕捏,大不了来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