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4700000006

第6章 布隆迪20世纪70年代 (1)

“德奥格拉迪亚斯——感谢上帝。”

这是德奥的母亲在教堂里学会的拉丁语。母亲差点因为生德奥难产而死去,所以她给德奥起了这样的一个名字,表示感恩。在布隆迪,德奥生活的那片区域大多聚集着普通农民或牧民,很多人的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内涵。

有个和德奥一起长大的男孩,他母亲叫他“善路”,因为他是在路边生下来的。有些名字就像社会评语,比如Nzokirantevye,意思是“我还得再穷一阵”;有的名字带着点悲苦的意味,像德奥认识一个男孩叫“饥饿的流浪狗”,还有一个叫“狗屎”。德奥很小的时候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名字都是amazina y’ikuzo——贱名。父母给孩子取这样的名字,是在表达:“死神啊,这个孩子命贱,你不会想要带他走的。”

在德奥的故乡,村子被称做collines——山。德奥家的院子就在布坦扎山的一个山沟沟里,他们一大家子人都住在一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其中也包括一些死去亲戚留下的孩子。院子周围经常胡乱地跑着爷爷养的狗和家里放的牛,他家的牛都是长着长长犄角的原牛。院子是土砌起来的,周围种着些小树,一家人就住在茅草顶的木屋里,做饭时生起的炊烟直直地从屋顶的孔洞中飘出去。

牛圈的面积比任何一间屋子都大,地上铺着软软的蕨类植物给牛当床,德奥和兄弟姐妹们每天都要更换这些“床垫”。每头牛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一头叫强波,爷爷平日最偏爱强波了。还有一头叫Yanzobe,意思是“浅肤色”,还一头叫Yaruyange,意思是“美丽的青草”。

在布隆迪,土地是唯一的自然资源,土地和牛就成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全部的财富。牛群一直以来是大量财产的象征,族长们需要靠众多的牛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并获得他人的忠诚和服务。德奥家有很多牛,但是产奶却不多,也就只够自己喝,再做点奶油,再剩下一点送给贫困的邻居。在布隆迪,起码在德奥家,照料牛的方法是有家族传统的。不能卖牛奶,也不能为了吃肉而宰牛,只有为了买块好地或者出于更重要的原因,才能偶尔把牛卖掉。在德奥一家的传统中,家庭是最重要的,每个成员的耻辱或成功都属于整个家庭。家里养的牛群是一家人的骄傲,就像是公开的银行存款,不是消耗品,而是名望的象征,是饥荒时救命的保证。

他们那里的小孩都没有鞋穿,而且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八九月是布隆迪的旱季,那时地里什么都长不了,人们只能吃之前晾干存起来的黄豆和豌豆。到了十二月,各个家族,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家族的存货差不多就要吃空了。若你在十二月看见哪个邻居的牙变成了淡绿色,就会知道他已经开始吃叶子了。在这个季节,只有豇豆这种豆科植物的叶子还在生长。如果有人看见你绿油油的牙,就会说“你跟头牛似的啃叶子”。

德奥居住的山区没有通电,也没有自来水。家里喝的水是德奥和妈妈还有兄弟们从两公里外的一座山上打来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总会被传染病和寄生虫导致的疾病困扰,可那里并没有什么公共卫生机构来检测病源传播,大家甚至不清楚自己得的是什么病,更别说在附近能有个像样的卫生所了。这里的每个孩子都受过病魔的折磨,几乎所有父母都经受过失去亲生骨肉的痛苦,反之孩子们亦是如此。德奥晚上放学后去打水,每次都要在太阳下山前跑到水边,因为河里有青蛙,要是德奥看得不仔细,他打的水里可能就会有它们的卵。德奥的爸爸学过一点兽医,知道疾病是细菌引起的,所以他们家都是把水烧开了再喝。可是在雨季,木头柴火都是湿的,根本没有办法生火。

有些老人会说:“如果比难更难,比苦更苦,干脆我们就笑笑,把它当做比好更好。”

只要能保持这种乐观的态度,你就会觉得自己不是那么困苦,就好像如果你不知道电是什么,那没有电也就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德奥和兄弟姐妹们把稻草编的席子铺在地上,睡在炊火的余烬旁边,他们常常为了争盖毯子的一角而打闹起来。晚上下大雨的时候,德奥总会被落在耳朵上的雨点打醒,然后就会意识到还会有更多的雨穿过他家的茅草屋顶落进来。

附近有一户人家的境遇比德奥家好很多,这是德奥第一次去这个同学家玩儿时发现的。当时,外面落了大雨,德奥听到一阵奇怪的“砰砰”声。他仔细地找了个遍,才知道这是雨点打到他家铁皮房顶上时发出的声音。但也有很多户人家比德奥家还要穷。那些人家没有牛,甚至在丰收的季节也没有多少吃的。不过大部分人家的境遇都差不多,至少在德奥念小学的时候是如此。

德奥第一次听到“胡图人”这个词,是在升中学前的那个夏天。他当时要把一袋粮食从布坦扎运到另一个城里,这段路要走好几个小时。在路过一个茂密的小树林时,德奥碰上一个老太太,她佝偻着身子,背着一捆柴。德奥在小路上和她擦身而过,她向德奥大喊:“你说什么?你说什么?”

德奥转过头看着她,他根本不认识她,而且根本什么话都没有说。德奥有些害怕,她会不会是个幽灵?

“你说我是胡图人?”老太太愤怒地喊道,“你竟说我是胡图人?”

德奥丢了那袋粮食拔腿就往家跑,一眼看到爸爸正在牛圈干活,就把这事告诉了他。“胡图人,”他问,“那是什么意思?”

爸爸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瞪了他一眼。

“闭嘴!”他说,然后接着干活。

差不多一年后,德奥在学校再次听到了那个词,除此之外他还听到“图西人”。很明显,这指的是布隆迪不同类别的人,于是德奥又跑回去问爸爸:“那我们是哪种人?”

“图西人,”爸爸不耐烦地回答,“你那脑子就不能想点别的有用的事儿?”

德奥发现,这些称呼好像和牛群有关。如果一个人给他的兄弟一头牛,这个人就称那兄弟为“胡图人”;如果这一家没有养牛,养牛的家族就会称他们为“胡图人”。相应地,有牛的人就是“图西人”。

有一次,德奥在和爷爷说起一个邻居时使用到了这个理论:“他真是个很厉害的图西人,你看他有那么多牛!”

爷爷平日对他一向和善,听了这话却猛地扇了德奥一巴掌:“给我闭嘴!这是偏见!是谁教你这样说的?”

德奥后来悄悄地向哥哥问起那个有很多牛的邻居。

“他不是图西人吗?”

哥哥说不,其实他是个胡图人,而且哥哥说家里有铁皮屋顶的人家也是胡图人。这让德奥感到十分困惑,他觉得自己身边的人其实都过着差不多的日子,不过哥哥安托万告诉他,他们哥俩干的活要比别的孩子都多。德奥觉得似乎是这样。

在德奥故乡那一带种地很辛苦,那里地面陡峭,土壤贫瘠。德奥的爸爸攒了些钱——可能是卖了一头宝贵的牛而得来的,德奥记不清了,因为当时他还太小——然后在坦喀尼喀湖边买了一公顷良田。他们家就在那儿种木薯、水稻、蚕豆和香蕉,还种些橘子和芒果。那儿没有房子,连个小茅屋都没有。说到住处,爸爸很喜欢住在山上。孩子们一般都不敢问爸爸什么问题,但慢慢地也就明白了:山上蚊子少些,离大城市或城镇远——城市和城镇里都是些不好的东西,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对家庭成员也都有潜在危险,因为城市中总是充满了暴力事件。这些事德奥大都不清不楚,就算无意中从大人们的耳语中听到一些,他无法理解其中的内容。

湖边种的食物主要不是用来作为家里的口粮,而是被运到了布坦扎卖钱。在地图上看,布坦扎距离德奥家有二十五公里,可是真要走起来,这路上的山脉沟沟坎坎、上上下下,差不多要多出一倍的路程,每次都得走上十四个小时。德奥第一次走这段路程是在十岁左右,后来,他就这么光着脚走了十多年。天还没亮,他们就会踏上旅途。如果有明亮的月光,德奥就会很安心,因为他能看清路上的树根和石块。可是有时天上并没有月亮,他总是会踉跄绊倒。就是从那时起,德奥明白了大哭大闹是不对的,他会抱着受伤的脚趾蜷缩在地上,强忍着眼泪,然后站起来一边赶路一边轻轻啜泣,直到疼痛稍微缓解。

不久,就变成由德奥和安托万两个人负责每周走这段崎岖的送货道路。他们俩那时都还很小,没别人帮忙的话,他们自己连一袋木薯都扛不到头顶上去。天热的时候,他们就脱了上衣垫在头部,有时还会用香蕉叶子做一个软垫垫在头顶。第一段路程是沿着湖边往上爬,他们要越过好几条河,这些河都是鲁瓦巴河的支流。过河的时候,他们要走圆木搭成的浮桥。这些圆木都已被磨得光滑,特别是下雨的时候,他们两个歪歪扭扭地走着,一个不小心,扛在头顶的木薯就会掉进河里,这样他们就不得不回去再扛一袋。

要是没能带着粮食去布坦扎,不仅会带来麻烦,而且也很丢人。

过了鲁瓦巴河就是一片山路,他们要翻过三座山。先是红喀山,这座山很高,爬起来很费劲,也陡得吓人。下暴雨的时候,德奥站在山崖边的峭壁上,浑身筛糠一般地颤抖,生怕自己会被吹下去,掉到下面荒草丛生的山沟里。那儿有一辆汽车的残骸,黑糊糊的,生着斑斑的锈迹。

同类推荐
  • 野樱桃树下的背叛

    野樱桃树下的背叛

    《野樱桃树下的背叛》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前,伊格的女友玛丽安在树林里被人杀害,她的脖子上缠绕着一条伊格的领带。由于警方拿不出确凿的证据,伊格被无罪释放。伊格始终无法忘记玛丽安的悲惨遭遇,整日沉溺于酒精之中麻痹自己。一年后,从一次宿醉中醒来的伊格发现自己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听到身边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和野心,知晓每个人心中最黑暗的秘密。无意中,他得知杀害玛丽亚的竟然可能是他至亲的哥哥以及他最好的朋友。
  •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红楼梦(上)

    红楼梦(上)

    一部影响整个华人世界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胡适说“《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毛泽东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3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张爱玲:“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 失去家园

    失去家园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

    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

    这是一部充满诗意、内容丰厚、主题深远、文字干净、构思巧妙别致的小小说作品集。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母爱的深情与伟大,乡村里那一颗颗泥土般质朴的心灵的隐忍与善良,青春年少时爱在心灵间绽放的羞涩、美丽的火花。爱,是作者心中永恒的主题,我们活着,是因为生活里有爱存在,我们活过,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留下了爱……当然,作者的笔触还深入社会的大干世界、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一个个小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在《世界上没有一个笨孩子》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人心的温暖与炎凉,人性的龌龊与尊贵……
热门推荐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 王牌透视

    王牌透视

    昔日强者丁逸回归都市,偶得神秘玉佩,超强五感异能再度觉醒!清纯萝莉,邻家少女,熟女御姐,傲娇女神,通通都到碗里来。”美女,这件衣服款式很不错哦……嘿嘿,我说的是内衣。“
  • 永爱凯玺源

    永爱凯玺源

    这是一篇tfboys的小说,三只和三位女主一路上的坎坎坷坷,到最后他们会各自找到自己的姻缘吗?
  • 此婚已冬眠

    此婚已冬眠

    俗话说:要么谈感情,要么谈金钱,要么就别嫁。可是当带病的白鹭因为金钱算计嫁给了许默然后,她才猛然发现,婚姻里面,其实感情远远比金钱更加可贵。
  • 感恩企业 自动自发

    感恩企业 自动自发

    中国著名企业培训机构聚成资讯集团推荐优秀读本。缔造和谐双赢的工作哲学,培养完美企业的卓越动力。工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学会感恩方能实现自我价值。常怀感恩之心,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 冷酷王爷之爱妃太刁蛮

    冷酷王爷之爱妃太刁蛮

    因为一场仙界的失误,事出有因,原来是月老他因喝醉了酒,因不小心牵了两个不该在一起的人,以至于那女的寻死,找上了阎王爷,再禀告了玉帝,玉帝大怒,罚月老将此事负责完好,将功补过。。。。。。。。
  • 孽徒

    孽徒

    "凤凰仙子下凡渡劫,要收残暴太子为徒,她很想拒绝!哪有徒儿进入师傅寝宫不通传?哪有徒儿看见师傅沐浴不捂眼?哪有徒儿醉酒之后对师傅为所欲为不认错?傲娇仙子恼怒算账,残暴太子很委屈:“师傅,我亲你,是想试试我是不是他们所说的断袖!”傲娇仙子大惊:“那你试出来了吗?”残暴太子凑近:“亲得太浅,不识滋味……不如加深再试?”…………凡间太子,上欺国君,下辱权臣,孽徒一枚,不可教养,却唯师傅可以靠近,恩宠一世!"
  • 老字号再战江湖

    老字号再战江湖

    一部老国货的起死回生奋斗史。伴随国人成长的老国货日渐落败,象征童年和青春的符号消亡了吗?不!为了重现昔日的辉煌,老字号们从没有停止过战斗……风云起兮,商战不止,且看老字号们再战江湖!
  • 拳魔压世

    拳魔压世

    我乃异乡漂泊客,便寄此生于拳道。黄金大世又如何?霸者横拦压众生。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