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63100000012

第12章 林 希:迈进人生之门

少年时代,心潮澎湃,年龄只有十四五岁,却以天下为己任,虽不能负起救国救民的重担,但至少也想找到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

开始走进中学大门,是在一九四八年。也是我生性不安分守己,不肯按部就班地读书,那时候学生们以“跳级”为能事,我更是“跳级”狂热者,总想着初中二年考高中,高中二年考大学,最后哪个学校的《毕业同学录》上也没有我的名字,我成了一个“学漂”。

就算是“学漂”吧,书总是读出来了。我们那一代中学生,中学时代要学到三种本领。第一个本领,写得一手好字,虽然算不得是书法,至少得“入帖”“出帖”,大庭广众,操起笔来敢“刷”,还不是画螃蟹。第二个本领,精通古文,不光是能够读懂古文,还要能够使用古文做文章。一篇古文,就是《古文观止》里面的文章,不光是读懂,还要从正论、反论写出文章,字数要和原文一样,也是文言体。不知道现在的诸位学子有没有这样的能力。第三个本领,精通外语,那时候不等中学毕业,上到初中,就能读英文小说了,《一千零一夜》《莎氏戏剧本事》之类的通俗读物,我们是在初中时期就读过原版的。一九四九年,一些外国侨民申请离开中国,到政府机关办理手续,大多是请一个普通中学生去做翻译。

如此,大家一定会想:那时候你们一定是死读书吧?你们的书包至少也会有上百斤重吧?

差矣。

我们那时候,学习生活非常轻松,没有人请家教,也没有补习班,就是上课,也吊儿郎当。读书嘛,那是触类旁通的事:中文课,老师讲了一篇《古文观止》,后面的几十篇就不必再等老师讲了;数学课,老师讲了一个公式,下一个章节,自己就明白了。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只等老师讲,累死呀?

最最重要的是,那时候,一考进中学,就觉得自己迈进人生之门了。人生之门的最大特点,就是独立思考。

初进中学,年龄尚小,虽然不懂政治,但看到国民党统治后期的种种社会乱相,也感受到历史已经处于大变革的关键时刻,一个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中学里的读书生活非常活跃,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游戏,看电影也很少,学生除了功课,就是读书。那时候中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很丰富,我读书的中学里就有好几个读书会,我参加了一个名为“老黑奴读书会”的课余读书组织。

我参加的老黑奴读书会,新中国成立后才知道是共产党地下组织“青联”的外围组织,参加老黑奴读书会,不需要审查,有同学介绍,爱读书(自然是爱读进步书籍),都可以自愿参加。

读进步书籍,是那时候的社会风气,那时候学生不读武侠、言情小说。现在常听人们谈及新中国成立前青年人的读书生活,说宫白羽、刘云若拥有广大的青年读者。其实,那时青年人不读宫白羽、刘云若。在学生中间,热衷于宫白羽、刘云若小说的,多是一些不求上进的大龄学生,即使不求上进,他们也只是偷偷地读这些书。

新中国成立前,几乎家家都订《大公报》。天津《大公报》上许多文章都深得青年读者喜爱,那时候青年间常常传告,一篇什么文章看到了吗?立即找来报纸。披露国民党政治腐败的文章,文笔犀利,立论确凿,读过果然豁然开朗。除了报纸上的文章,同学间更传阅着进步书籍,著名的《西行漫记》,就是那时候读到的。记得将这本书交到我手里的大同学再三嘱咐我,一定不要外传,而且限定时间,第三天一定要交还。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思想界更是分外活跃,一代作家的伟大作品,引导少年人走上启蒙道路。我们初读鲁迅,不可能对鲁迅作品有多深理解,但鲁迅先生“于满纸仁义道德间”发现了“吃人”二字,却教导我们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而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呼唤,更激励我们走上独立思考的道路。鲁迅先生是我们的精神偶像,鲁迅精神教养了我们那一代少年。

至今,我为自己终生崇敬鲁迅先生感到骄傲,我更为自己能够沿着鲁迅先生指引的道路迈进人生之门,感到幸运。对于今天一些人诋毁鲁迅先生的行为和言论,我绝对不客气。一次在北京,和几个疯狂“作家”“幸会”,谈话间他们大肆诋毁鲁迅先生,我当场就站起来将他们一通痛骂。我对他们说,如果不是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呼吁,你们现在可能还是一群“或者做奴隶,或者做奴隶而不得”的群氓。你们今天能以作家的身份招摇,哪一个不是鲁迅先生拯救出来的孩子?

健康的读书生活,不仅使我们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使我们认识了社会,懂得了一点历史。学生们组织的读书社团,凝聚着不同兴趣的学生,在我参加的读书会里,有许多人对苏俄小说有浓厚兴趣。我们一起研读托尔斯泰,一起研读契诃夫,甚至研读高尔基,对于社会发展未来多少有了一些清醒认识,通过研读苏俄小说,我们进一步接触革命理论,我们更偷偷地读过《震撼世界的十天》,由此,也知道了十月革命的过程。

一九四八年秋冬季节,解放战场频频传来胜利消息,学校里除了极少数反动学生之外,大家都为即将到来的新时代欢欣鼓舞。也就是在这时候,共产党地下组织开始向解放区输送进步学生,我因为年纪太小,没有被输送去解放区,但是对于几位大同学的去向,我们都是知道的。后来,天津解放,这些同学进城后接收地方政权,成了军管会干部,让我羡慕了好大一阵。

一九四八年没有去解放区的同学,后来参加革命的热情更高。天津解放第三天,我们去学校,才走进校门,就听见后面大操场上锣鼓喧天,匆匆跑到操场,正看见解放军战士和我们同学在扭秧歌,我们小同学腼腆,站在一旁看,解放军战士招呼我们参加进去,一起扭秧歌。同学们扭着秧歌,学唱进步歌曲,记得我们学会的第一支歌是“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挂红灯,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送给亲人解放军……”

学校复课,掀起了报名南下的热潮,军管会贴出布告,欢迎青年学生参加南下工作队,还解释了南下工作队的任务、性质、参加条件。我那时候只有十四岁,也不问够不够条件,抢先就报了名。就在等着批准的时候,人家南下的同学开始离校了,只有我们几个小同学还在等着南下。

没参加成南下,看到报纸,革命大学、华北大学招生,华北大学招生要求起码十八岁,我们自知不够条件,革命大学条件宽些,我们几个小同学就凑一起去报名。革命大学报名处在现在的河北路,很是走了一段路,终于找到革命大学报名处。报名处几位军队干部向我们问:“你们做什么呀?”我们回答:“报考革命大学。”干部一听就笑了:“你们多大了?”有人说十四,有的说十五,干部听了更觉好笑。一个干部向院里招呼,请他的战友们一起看看今天来报名的小鬼,呼啦啦来了好多人,将我们几个孩子围住,一个干部将我举起来,笑着对我说:“小朋友,回去好好读书,等你长大了,再参加革命吧。”就这样,我们几个人被人家一个个抱出来了,抱到报名处门外,解放军干部还问我们:“认识回家的路吗?”

六十年过去了,回想我们这一代人走过的道路,心中充满着骄傲和自豪。尽管我们没能做出惊天动地的贡献,但我们无愧于伟大的时代,我们为拥有忠诚执着的理想而感谢生活。

林希,原名侯红鹅,一九三五年生于天津。师范学校毕业后,曾经做过教师、编辑。一九五五年受“胡风事件”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一九五七年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从此被送往工厂、农村、农场劳动,种过地,挖过河,做过清洁工,勤杂工。十年内乱中更被触及心灵,触及皮肉。一九七九年右派错划得到改正。一九八○年重新回到文学工作岗位,先做《新港》杂志编辑,后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同类推荐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 梦圆江河

    梦圆江河

    本书为作者黄河、长江等众多水域的游记散文。分别包括:峡江情、难舍三峡一江水、路、“海”之恋等等。
  • 走开江

    走开江

    《走开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川东小平原-开江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厚重传奇的历史文化。作者历时五年,足迹遍及开江的旮旮旯旯,然后用笔用心记录下那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奇的历史人物。对研究者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历史补充资料;对游客来说,《走开江》算是一本旅游手册;对读者来说,《走开江》是一本散文大全。《走开江》在不动声色中,将人们带进开江的画卷长廊中,让人们摸到了开江的脉络,听到了开江的心跳,看到了开江的面相。写出了开江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开江的人文地理、山川河流、历史传奇,是开江地域文学的百科全书,是开江地域文学的“清明上河图”,甚至是达州市一部具有地理标志性的作品。
  •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生必读的随笔美文大全集(超值金版)

    优秀的哲理美文如漫天繁星,总会令人应接不暇,又唯恐落得沧海遗珠之憾。为了让读者感受中外哲理美文的风格和魅力,使读者获得美好的享受,汲取更多有益的精神食粮。本书提炼的哲理美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它们或讴歌自然,或解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或阐释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行为上的观照。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弄月记

    弄月记

    武当自唐而立,传至明初发扬光大,奈何兴衰有数,数百年后如何秉承侠道立不世之功,需待余青弄月回。
  • 忆然长欢亦成殇

    忆然长欢亦成殇

    这部小说是两个相同人物在两个不同世界之间的邂逅,用两条截然不同的线索贯穿小说,但命运的丝线还是把曾经经历过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织造出两个不同的结局,当回忆起前尘往事,才发现彼此曾经都错过了许多。
  • 冷王独宠,逆天废材大小姐

    冷王独宠,逆天废材大小姐

    杀手界的王南小韵被自己最信任的妹妹陷害,还赶上穿越了大潮流。再次醒来变成天玄大陆西陌国南家的大废物还天生痴傻,废物?开玩笑!姐可是超凡体,痴傻?开玩笑!姐会炼丹你会吗!渣男渣女来找茬?拍死!挑衅我?毫不留情拍死!自己生的娃,吵的头痛拍····“韵儿!这个不能拍!”“月冥宣!你个魂淡手放哪呢!”某帅男邪魅一笑“再生个娃”废物逆袭篇!!(ps:望支持,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的冒牌未婚妻

    总裁的冒牌未婚妻

    【本文简介】他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单氏集团皇太子,高高在上、尊贵无比;她是乏人问津名不经传的星工场小模特儿,个性迷糊、神经大条。第一晚,她在酒吧里喝醉了酒,被他救进医院,她追着他不放只为了还医药费,却被他当作超级大花痴。他赏她一句“你还挺无耻的”,自此,她是他眼中的邋遢女,他是她眼中的自大男。第二晚,她倒霉地被记者拍到她的靓照。她无比荣幸地被报道为他的“疑似未婚妻”,自此,她是他眼中的超级病菌,他是她眼中的没品男。本以为一句“永不再见”两人可以相安无事,却没想到竟被他钦点为单氏新一季广告女主角。更荒唐的是,这个超级自大男,竟然逼她做一个月的未婚妻!当然,是假冒滴……本文时而搞笑,时而小虐,时而小轻松,时而小悲情,各种滋味种种,喜欢的亲亲就收了吧。PS:本文是莲莲的第一本书,灵感来源于韩剧,第一次写书不太懂得技巧,开始部分情节有些与电视剧雷同,不过从30章之后就不一样了,期望大家原谅莲莲第一次写文的拙劣。
  • 闯出乡村

    闯出乡村

    一个名叫肖林的年青人的奋斗史,离开农村,在城市闯荡的故事。历经坎坷,终获成功。
  • 楚人行

    楚人行

    漫漫修仙路,终登峰顶,问谁说,人不可修仙,仙非得断情?有的是一步一步的坚韧。仙亦同凡!
  • 骨霜

    骨霜

    一个巨大的异世战场,一个庞大的世界结构,在鲜血与战争中生存,在阴谋与背叛中崛起,经历无数的磨难,成就一段属于马尔兰大陆的不朽史诗。
  • 江湖无影手

    江湖无影手

    她,一个良家少妇,他,一个江洋大盗,是爱?是恨?让他们在分分合合中走到了一起?纯情少年一路痴迷一个美丽女孩,是耶?非耶?也许只有经过江湖磨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男人.
  • 重生平行世界

    重生平行世界

    扑街三流小说作家章文,重生类似地球的平行世界,靠着前世记忆,妖孽崛起。
  • 豪门钻石妻

    豪门钻石妻

    (完结)都已经没关系了,她都没让他负责,也拿了不低的赔偿费了,就别再有什么牵扯了不是?哪来非要粘着上来喊着要负责的男人,太过份了,她才十九岁,还不想结婚,读书毕业后也行?他的身份很牛?走到世界哪个角落她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