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86600000006

第6章

朱子曰格物用力之方或考之事为之着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大学或问]|朱子数语本之程子近宗程朱者谓此语内外该括格物除此无别事矣然实按之皆旁义也考之事为是力行察之念虑是诚意求之文字则或训诂或雕虫事矣索之讲论犹格物所有但正学不的则讲非其讲矣

传习录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阳明曰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且试说几件看朝朔曰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阳明曰若是是温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谬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清奉养得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善本于性而性即见于事物故大学言明亲止善虑而后得即继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事物岂可不酌量但酌量者原是心耳如阳明言乃分心与事物为二也中庸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非从事物酌量乎大学言文王敬止即于君臣父子与国人交见之岂去事物仪文乎学问思辨圣贤明言好古敏求识大识小自是学习古人成法乃皆掷之而惟曰学问思辨此心何也且曰温清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何言之易也宋英宗明世宗追奉生父一事两代盈廷儒士主客纷纠终不得当至言天子为大宗则数百年皆作寱语乃言考究礼节乌用学问思辨是何言欤心之具而无其仪于何见心然亦谁曰仪之徒具而可无心者爨演则徒扮其仪耳乌可比也程朱未尝没古圣学习旧规但云今已失且读书穷理以旋补之至阳明则直抹摋矣此所以致宗程朱者如刁蒙吉张武承等之掊击之也

鹿忠节公善继四书说约曰除了人何处是天除了事何处是性使人事之外有天性则天性为无用之理矣徐爱未会知行合一之训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得工夫一行做行得工夫则工夫始有下落阳明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不知不能行不行不可谓真知故中庸谓道不行由于不明道不明由于不行如适燕京者不知路向北往如何到燕京至燕京行熟则知其路方真然究是二事究是知在行先如问燕京路是问行燕京路是行中庸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知之一行之一明分为二事是也必先问清路然后可行中庸孟子皆言诚身事亲信友获上治民由于明善是也今日说知已有行则大学但言格物足矣何必又言诚正修齐治平说行已有知但言诚正修齐治平足矣何必先言格致|阳明又曰惟精为惟一工夫博文为约礼工夫皆同此误问格物阳明曰格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若是则可节去正心修身矣

阳明曰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此即诚意之事|若是则经文当曰诚意即格物致知矣乃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何也

又曰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太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此则似禅语矣书言作好作恶失在作字大学言有所忿懥好乐失在有所字非并好善恶恶之意而去之也若如阳明言则舜之好问而好察迩言乐取于人以为善君子有恶皆初学所为非圣贤事矣

又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以无善无恶为心体是告子无善无不善之说也明与易传言继善孟子言性善相反矣以为善去恶为格物则致知后之诚意为蛇足矣且意之有善有恶亦不可并言动而善者意之自然也动而恶者后起之引蔽习染也

黄以方曰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阳明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余力学文亦只是博学于文中事|以方之问甚有理甚正阳明之说夫事为即行也孔子明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行与学文为两节若阳明以学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则仍是行矣何以孔子分为两节也乃解曰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夫考之诗书岂为事为乎曰不特见于事为者为文夫见于事为如孝弟亲爱谁曰为学文乎后儒自是其说遇诘者理难分疏即作支吾语此然也

阳明曰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以上皆传习録]程朱于佛老固有洗脱未净者然闲邪卫正尚尔毅然至阳明则居之不讳矣夫孟子之存心养性以仁以礼颜子其心三月不违仁在非礼勿视听言动用功与佛氏明心见性之空幻如黑白冰炭焉可冒溷曰佛之上截与吾儒同耶况夫格物博文乃圣门下学实事经书确有凭指而亦混入佛氏嗟乎阳明何为至此

阳明又有格去物欲之说近宗之者直训物为私欲谓同孟子物交物祭统不齐则于物无防物字夫去欲乃诚意条如恶恶臭之功非格物事也且所引证物字亦非己之物耳目是也今指己之耳目而即谓之私欲可乎外之物声色是也今指工歌美人而即谓之私欲可乎其失在引蔽二字谓耳目为声色所引蔽而耶僻也不然形色天性岂私欲耶犹人羡人金玉而盗之始谓之盗始谓之赃岂人与金玉并未染指而即坐以盗名定为赃物耶是昭烈之指有酒具者而诛其犯酒禁也至于齐戒所禁之物谓葱韮薤蒜等食及视疾入内等事以为触犯齐戒之物故曰防其邪物若果以此为邪物私欲则君子不齐之时宜于邪物私欲无所防耶不可通矣|先儒指人心为私欲皆误人心维危谓易引于私欲耳非即私欲也

阳明以致良知为致知宗之者曰二知字一也非也良知不学而知者也如孩提知爱其亲不待学也格物所致之知学而知者也如居丧尽礼以孝亲孟子曰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而尝闻焉则必待学者也辟之者曰二知字二也亦非也人心无二知学而致之知即致其不待学之良知也至于大学致知之功实在格物阳明之所谓致固有间也

黎立武大学发微曰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后之知盖通量物之本末事之终始而为用功之先后耳|王心斋曰大学是经世完书吃紧处只在止至善格物却正是止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数句是释格物致知之义[高子遗书]|证人书院示学语曰二程改本俱以知本为知至知本即格物也格物本末即物格而知至也何尝谓诚意之先当补穷理观伊川将听讼节提在此谓知之至也前而谓衍此谓知本四字正谓致知在知本耳王阳明刻古本大学犹不得其旨一曰格正事物一曰格去物欲至门人王心斋然后有格本末之物致先后之知语为之畅然|此又出于朱王之外以知本为格致者也不知知本以浅言之则今凡读大学者皆知身为本家国天下为末然皆可谓之物格乎知至乎以深言之则必如子言无讼己之意诚使民之意皆诚乃谓知本则统言明亲之全功也与格物致知为近道之始事者又有分矣至言通量物之本末终始而为用功先后则自欲明明德于天下以下至天下平皆言先后有序而后以知本及末应之以完知所先后之意文义承接自明且观物格而后知至句与下文同言后则格物先于知至知至后于格物只是知所先后句中一端岂专以格物致知为知所先后耶|观此谓知之至句承上文修身为本而言则格物致知自必如无讼节由本及末乃满格致之量乃全大学之道但格致为始事诚意以至天下平为由始而终事功次划然不可淆乱不然不以解知所先后者反紊其先后耶|物格知至岂尚不知修身为本乎故知本知至并言之然格致实有学问之事在不得但以较量本末先后了却也|心斋以为格物是止至善则曰欲亲民明德者先在止至善通乎|朱子补格物致知传学者不惬其说王鲁斋遂割知止而后有定至则近道矣于听讼吾犹人也之右为格致传崔后渠高景逸又改瞻彼淇澳至此谓知本于此谓知之至也下以释格物致知王心斋又以修身为本数句为释格致盖皆由未明古人学法而疑诚意以下有覆释之文格物致知独无遂扳甲牵乙纷纷诬指如此|朱子补格致传固误然而郑重格致犹得经文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二句语意若以前文之知止至善后文之知本当格致则竟可削去格物致知四字矣

孔疏曰本乱谓身不修也末治谓国家治也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者此覆说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之事也齐于氏曰以身之所施者厚薄云云作推类语也

此谓知本应上文物有本末知所先后也此谓知之至应上文物格而后知至也独应物格而后知至者以诚正修齐治平已结本末内而格致乃始事故特结之也或问格物即大学之学何以见之曰请思格物之物非即物有本末之物乎物有本末之物非大学中之物乎此尽人所可知也非奇论也曰程朱陆王何乃不言曰程朱固尝言之矣但圣人学习事物实学后世渐湮故辞或有游移耳若认真实学则诸儒之说皆可统摄何者穷理固亦学中之事也格正事物格去物欲则皆学之诚意以后事也知所先后之知亦在致知内也格物以致知自知本也知止亦必由于致知也但实用格物致知之功则是学文不可东挪西就耳曰专以格物致知为学则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非学欤曰皆学也然而有辨也物即意心身家国天下之物也然而不即曰意心身家国天下者则以其为意心身家国天下之事如礼乐等艺是也娴习礼乐所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故大学之道在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故大学之道在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在学习时也犹言礼在中乐在和而中和不仅在学习礼乐时也试思诚意正心修身之事谓在学内即为之可通若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谓在学内即为之不可通矣世有挈妻子臣民以入学者乎是学乃学习明亲之事非即为明亲之事也故曰学与行二事也盖非学无以诚正修齐治平而不可谓学即完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故博文之后又须约礼学问思辨之后又须笃行也若以为学即诚正修齐治平诚正修齐治平即学则王制云六十不亲学可云六十不诚意正心修身乎论语曰仕而优则学可曰治平而优则治平乎

同类推荐
  • 绿珠传

    绿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杨家将传

    杨家将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略

    战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陆清献公莅嘉遗迹

    陆清献公莅嘉遗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曲素诀辞箓

    上清曲素诀辞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朱庭簆

    朱庭簆

    她穿越前是个炮灰命,穿越后是个奔波命,前命后命皆不由自己。她误食昆仑仙果,未婚生子,姻起时缘却断,一点‘朱庭簆’,与神结契约。她靠着文、武、蒙、骗,竟也混了个腰缠万贯风生水起。都说“有因必有果”此前因为她种,后果要她收。寻子路漫漫其修远兮,拼几个伙伴来帮忙。收集齐五枚佛果子,带回昆仑,去了朱庭簆,去往极乐永生国。本故事为穿越命苦乐观傻姑娘,与昆仑之神结下契约,额上点了朱庭簆。为了找她无意间带到世间的五个佛果子,遇到夫家,遇到本家,遇到王爷,又遇到各色权贵,互相纠缠,欺骗的有趣故事。轻松,诙谐,幽默,浪漫,有爱。
  • 星河神座

    星河神座

    一个普通武者,觉醒了精神力,从此遨游星空,开启轰杀天才之旅!
  • 婚不胜防

    婚不胜防

    结婚两年,老公工作压力大,只在我排卵日愿意和我同房,任由我哭过闹过没用。丈夫不是压力大,而是……我心灰意冷,要求离婚,却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丈夫出轨,妈妈重病,一切的变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求子心切的丈夫婆婆更是跪在地上,哀求二十万买我肚子里的孩子,否则就不肯给钱我妈妈治病。不愿在渣男跟前低头的我,死撑着一股硬气:“就算去做小姐,我也不会给你们季家生孩子。”一声气话,没想我真的将自己卖给了一个叫做顾景川的男人,期限是:一辈子!
  • 太虚仙鼎

    太虚仙鼎

    修仙难,欲长生,踏轮回,未曾悔。自真仙消逝以来,各方蠢蠢欲动,战火时有发生。得到神秘小鼎的废物少年,能否借此完成自己的梦想,创造永恒传奇?
  • 寒瑾江山

    寒瑾江山

    她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苏瑾,意外穿越到古代苏丞相的长女苏瑾身上,她有一个宠妹如命的哥哥苏玉寒对苏瑾日益生情。南墨囯三皇子南墨寒因上古之血接近苏瑾,却一步一步的看着苏瑾成长,逐渐生情。南墨芜因爱生恨,为苏瑾一夜白发。苏瑾卷入了一场爱恨纠葛,苏瑾临死前曾说,我这一生,从不信命,可我宁愿魂飞魄散,消失于这天地之间,我也不要界于你们之间。拿起剑刺入心脏,滴下一滴泪,这一场纠葛又究竟是谁的错。
  • 给小树戴花

    给小树戴花

    本书分为三辑,收录了《站起来的孩子》、《儿子的虚构》、《放大镜》、《流浪儿》、《裁缝的目光》、《睡馆的人》、《对面的女孩》、《迎客松》、《树根下的花朵》、《假故事》、《留胡子的村庄》等小小说。
  • 真命天子之腹黑四姐妹

    真命天子之腹黑四姐妹

    “不好啦不好啦!墨家四姐妹来啦!”“靠!这个讲台是我的!”“去死门后面应该有我来躲!”“这是我的桌子啊!我要躲下面!”“糟啦糟啦糟啦!风家四少又来啦!”“靠,把桌子下借我挤挤!”“俩一起躲门后面!”“哇哇哇!不要抢啦,我要多椅子下面!”男一:墨家四姐妹,啥好怕的呀!男二:与神杀神,遇佛杀佛!只要不坏我们事就好!男三:二哥还是这么滴,心狠手辣吖!男四:我的魅力可是无限滴!楼梯口,女一,专属古典如水,气质却又不失成熟,女二,外表冷漠,内心暴躁,女三:外表妩媚,内里彪悍,女四:卖萌可爱!标准萌妹!但是……她们的内心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腹黑!属于外白里黑,当腹黑四姐妹遇上风家四少,会有怎样的风波呢?
  • 重生之爱妻有毒

    重生之爱妻有毒

    身怀六甲,含恨丧命!当人生倒带,生命重来,她一定要活出不一样的未来!黑心继母、狡诈继妹、混蛋老公,吃了她的给她吐出来,黑了她的给她交上来,害了她的给她还回来!可是,他却成了她人生的意外!只手遮天的帝王总裁,硬是用一纸婚约绑住她未来。不过,想娶她,也要看他有没有这个能耐,重生有毒,所以没能耐就请滚开!他宠她入骨,却不料她重生有毒……
  •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语文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语文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杀手穿越:倾世绝恋》

    《杀手穿越:倾世绝恋》

    额、、我堂堂世界顶级杀手—萧晓杀人如麻的人、、竟一不小被车撞灰?太?辶税桑。浚?br/>天、竟然还是未来的皇后哦搓、算了嫁就嫁吧大不了当个米虫-----------------------------------------------------啪啪‘两声华丽丽的坠落声两个身材魁梧的蛮夷壮汉爬了起来我收起腿【好’】当今皇上慕容风拍手【‘皇后、这招叫什么?】’【哦‘回皇上这招叫慕容风劈腿】我,冷冷的回答【劈腿?慕容风?皇后这为何有朕的名字?】慕容风疑惑的问【回皇上这名字叫风劈腿、只因我是慕容国得人所以我才会加上慕容两个字】【哦,原来是这样啊,好,赏皇后白银万两,黄金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