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34700000005

第5章 仲尼

仲尼闲居,子贡入待,而有忧色。子贡不敢问,出告颜回。颜回援琴而歌。孔子闻之,果召回入问,曰:「若奚独乐?」回曰:「夫子子奚独忧?」孔子曰:「先言尔志。」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孔子愀然有间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尔,请以今言为正也。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今告若其实。修一身,任穷达,知去来之非我,亡变乱于心虑,尔之所谓乐天知命之无忧也。曩吾修《诗》《书》,正礼乐,将以治天下,遣来世;非但修一身治鲁国而已。而鲁之君臣日失其序,仁义益衰,情性益薄。此道不行一国与当年,其如天下与来世矣?吾始知《诗》《书》礼乐无救于治乱,而未笑所以革之之方:此乐天知命者之所忧。虽然,吾得之矣。夫乐而知者,非古人之谓所乐知也。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故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诗》《书》礼乐,何弃之有?革之何为?「颜回北面拜手曰:「回亦得之矣。」出告子贡。子贡茫然自失,归家淫思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颜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门,弦歌诵书,终身不辍。

陈大夫聘鲁,私见叔孙氏。叔孙曰:「吾国有圣人。」曰:「非孔丘邪?」曰:「是也。」「何以知其圣乎?」叔孙氏曰:「吾常闻之颜回,曰:『孔丘能废心而用形。』」陈大夫曰:「吾国亦有圣人,子弗知乎?」曰:「圣人孰谓?」曰:「老聃之弟子,有亢仓之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亢仓子应聘而至。鲁侯卑辞请问之。亢仓之曰:「传之者妄。我能视听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鲁侯曰:「此增异矣。其道奈何?寡人终愿闻之。」亢仓子曰:「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逝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也孔四支之所觉,心腹六脏之知,其自知而已矣。」鲁侯大悦。他日以告仲尼,仲尼笑而不答。

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何敢,然则丘博学多识者也。」商太宰曰:「三王圣者欤?」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则丘不知。」曰:「五帝圣者欤?」孔子曰:「五帝善任仁义者,圣则丘弗知。」曰:「三皇圣者欤?」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时者,圣则丘弗知。」商太宰大骇,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动容有间,曰:「西方之人,有圣者焉,不台而不乱 ,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丘疑其为圣。弗知真为圣欤?真不圣欤?」商太宰嘿然心计曰:「孔丘欺我哉!」

子夏问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苦?」子曰:「回之仁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人奚苦?」子曰:「赐之辨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也。」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赐能辨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

子列子既师壶丘子林,友伯昏瞀人,乃居南郭。从之处者,日数而不及。虽然,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与辨,无不闻。而与南郭子连墙二十年,不上谒请;相遇于道,目若不相见者。门之徒役,以为子列子与南郭子有敌不疑。有自楚来者,问子列子曰:「先生与南郭子奚敌?」子殛子曰:「南郭子貌充心虚,耳无闻,目无见,口无言,心无知,形无惕。往将奚为?虽然,试与汝偕往阅。」弟子四十人同行。见南郭子,果若欺魄焉而不可与接。顾视子列子,形神不相偶,而不可与群。南郭子俄而指子列子之弟子末行者与言,衎衎然若专直而在在雄者。子列子之徒骇之。反舍咸有疑色。子列子曰:「得意者无言,进知者亦无言。用无言为言亦言,无知为知亦知。无言与不言,无知与不知,亦言亦知。亦无所不言,亦无所不知;亦无所言,亦无所知。如斯而已。汝奚妄骇哉?」

子列子学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老商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更念是非,口更言利害,老商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更无是非;从口之所言,更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外内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无不同。心凝形释骨肉者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履心之所念,言之所藏。如斯而已。则理无所隐矣。

初子列子好游。壶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乐,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之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异欤?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终身不出,自以为不知游。壶丘子曰:「游其至乎!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眂,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是我之所谓观也。故曰: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

龙叔谓文挚曰:「子之术微矣。吾有疾,子能已乎?」文挚曰:「唯命所听。然先言子所病之正。」龙叔曰:「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视生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观吾之乡,如戎蛮之国。凡此众疾,爵赏不能劝,弄罚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固不可事国君,交亲友,御妻子,制仆隶。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

无所由而常生者道也。由生而生,故虽终而不亡,常也。由生而亡,不幸也。有所由而常死者,亦道也。由死而死,故虽未终而自亡者,亦常。由死而生,幸也。故无用而生谓之道,用道得终谓之常;有所用而死者亦谓之道,用道而得死者亦谓之常。

季梁之死,杨朱望其门而歌。随梧之死,杨朱抚其尸而哭。隶人之生,隶人之死,众人且歌,众人且哭。

目将眇者先睹秋毫;耳将聋者先闻蚋飞;口将爽者先辨淄渑;鼻将窒者先觉焦朽;体将僵者先亟犇佚;心将迷者先识是非:故物不至者则不反。

郑之辅泽多贤,东里多才。圃泽之役有伯丰子者,行过东里,遇邓析。观析顾其徒而笑曰:「为若舞彼来者奚苦?」其徒曰:「所愿知也。」邓析谓伯丰子曰:「汝知养养之义乎?受人养而不能自养者,犬豕之类也;养物而物为我用者,人之力也。使汝之徒,食而饱,衣而息,执政之功也。长幼群聚,而为牢藉庖厨之物,奚异犬豕之类乎?」伯丰子不应。伯丰子之从者越次而进曰:「大夫水闻齐鲁之多相乎?有善治土木者,有善治金革者,有善治声乐者,有善治书数干,有善治军旅者,有善治宗庙者,群才备了。而无相位者,无能相使者。而位之者无知,使之者无能,而知之与能,为之使焉。执政者乃吾之所使,子奚矜焉?」邓析无以应,目其徒而退。

公仪伯以力闻诸侯,堂溪公言之于周宣王,王备礼以聘之。公仪伯至,观形,懦夫也。宣王心惑而疑曰:「女之力何如?」公仪伯曰:「臣之力能折春螽之股,堪秋蝉之翼。」王作色曰:「吾之力者能裂犀兕之革。曳九牛之尾,犹憾其弱。女折春螽之股,堪秋蝉之翼,而力闻天下,何也?」公仪伯长息退席曰:「善哉,王之问也!臣敢以实对。臣之师有商丘子者,力无敌于天下,而六亲不知,以未尝用其力故也。臣以死事之。乃告臣曰:『人欲见其所不见,视人所不窥;欲得其所不得,修人所不为。故学视者先见舆薪,学听者称闻掸钟。夫有易于内者,无难于外。于外无难,故名不出其一家。』今臣之名闻于诸侯,是臣讳师之教,显臣之能者也。然则臣之名不以负其力者也,以能用其力者也,不犹愈于负其力者乎?」

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国事,而悦赵人公孙龙。乐正子舆之徒笑之。公子牟曰:「子何笑牟之悦公孙龙也?」子舆曰:「公孙龙之为人也,行无师,学无友,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好怪而妄言。欲惑人这心,屈人之口,与韩檀等肄之。」公子牟变容曰:「何子状公孙龙之过欤?请闻其实。」子舆曰:「吾笑龙之诒孔穿,言『善射者,能令后镞中前括,发发相及,矢矢相属;前矢造准,而无绝落,后矢之括犹衔弦,视之若一焉。』孔穿骇之。龙曰:『此未其妙者。逢蒙之弟子曰鸿超,怒其妻而怖之。引乌号之弓,綦卫之箭,射其目。矢来注眸子,而眶不睫,矢隧地而尘不扬。』是岂智者之言与?「公子牟曰:」智者之言,固非愚者之所晓。后镞中前括,钧后于前。矢注眸子而眶不睫,尽矢之势也。子何疑焉?「乐正子舆曰:『子龙之徒,焉得不饰其阙?吾又言其尤者。』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公子牟曰:」子不谕至言而以为尤也。尤其在子矣。夫无意则心同。无指则皆至。尽物干堂有。影不移者,说在改也。发引千钧,势至等也。白马非马,形名离也。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乐正子舆曰:「子以公孙龙之鸣皆条也。设令发于余窍,子亦将承之。」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曰:「请待余曰,更谒子论。」

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欤,不愿戴己欤?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不则。」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古诗也。」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不辞而受之。

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着,其动苦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者也。物自违道,道不违物。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弥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知而忘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发无知,何能情?发不能,何能为?聚瑰也,积尘也,虽无为而非理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司杀传说

    司杀传说

    有人崇拜强者,称之为神!有人畏惧强者,称之为魔!时间流逝,岁月更迭,元始大陆上的神魔数量激增。这些被称为神魔的强者,举手之间高山夷为平地,沧海化为乌有。不经意间一场激战,数以万计的生灵涂炭,元始大陆的命运岌岌可危。一个被称为司杀者的组织悄然出现,他们专司调解神魔间的恩怨纠纷,屠灭那些为祸人间的邪恶份子。元始大陆上无尽的生灵因此得以繁衍生息。没人知道司杀者是谁发起的组织。但相传每位司杀者在位万年之后,会留下一份特殊的传承,飘然而去。有幸得到这些传承的人,无一不成为神魔中的佼佼者。
  • 高能预警:前方女王出没

    高能预警:前方女王出没

    她本是22世纪的顶尖王牌,上辈子看花眼爱错了人,竟被强行抓去做生化实验载体。刚穿来的夜晚还差点被渣男**?看我不踹你个断子绝孙!What?她竟然是全天下都知道的白痴废物?行,单单她捡来的光属性就够闪瞎你们这群鱼唇地球土著的钛合金镶钻狗眼了!诶?骚年,你挺腹黑啊?跟姐姐可真像!【你能看见我?喂渣渣怎么说话呢你!】本想调教调教这个傲娇的小“透明”,不料老虎不发威,她却被反·调·教·了怎么回事!!!她一路横行,练级打怪。本以为天下太平已无人能与她为敌,刚想拍拍袖子回家跟小傲娇过悠然自得的小日子,谁知……最后竟然杀出来个更要命的!最危急的关头,到底是敌是友?
  • 重生之废材七小姐

    重生之废材七小姐

    加我qq:769644386。讨论小说内容。因为是新手,所以可能不好看
  • 重生之校园王者荣耀

    重生之校园王者荣耀

    三生三世,我又获得了重生,为了当初的诺言,儿时的梦想,不甘于平凡的我再一次重新踏上征程。美女云集,羡煞众人。兄弟万千,踏破长城。酒煮天下,孰谁豪杰。我主沉浮,谁与争锋。
  • 某不科学的日常

    某不科学的日常

    说到某日常的科不科学,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啊错了错了,是日常的定义是什么呢?咦!刚才走过去的黑发带刀萝莉好眼熟啊,Cosplay吗?真不错哎。哇哦,那边穿短裙的棕发妹子!上升气流!切,竟然有白色安全裤,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到哪去了?那个拿着黑色小本子的男的在狂笑唉,是个变态吗?(请不要纠结世界观什么的)
  • 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

    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

    缝补内心缺失,还原人生真相。宽恕别人,是对自己最大的救赎。苏茜很小就知道,她的人生不属于自己,不能用家族的姓氏,不能有自己的梦想,她活着的使命便是追寻真相,找出围绕在她外祖母身上的谜团,缝补自己遗失在童年里的人生。四十多年前,苏茜的外祖母莉莉安被指控犯下“叛国罪”,之后悄然失踪。《纽约时报》记者安德鲁·斯迪曼被苏茜的勇敢和智慧打动,早已对生活丧失信念的他决定帮助苏茜查找真相,也借此重建自己的人生。调查处处潜藏危险,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与死亡相伴生。然而有一种情感比恐惧更强大,他们奔走在纽约城和极地冰川之间,努力要揭开隐藏在这个时代里最危险的真相。
  • 幻境国度

    幻境国度

    改版于《千与千寻》。把自己的小说内容加进去了,少女误入幻境国度,然后逃出的故事……可能会有相同之处。不喜勿喷啊亲~
  • 白魔记

    白魔记

    这是一个怀揣着江湖梦的小镇少年误入仙途,翻天覆地的故事。这故事里,有个自称六爷天天喝醉的老鼠,有个骑猪的邋遢大师兄,有个埋在地底英俊不凡的祖师爷会使万鬼夜行大法,那带领万鬼的鬼头头,却是个巴掌大的独眼怪……这里,一滴血足可以红透高原,一粒沙也可斩万千大道。魔是魔头,更是一种执念。一枝白梅,一头白发,白魔出世,万仙避行。翩翩少年郎如何成为一代魔头,一切尽在白魔记。
  • 再续半生缘

    再续半生缘

    四年有名无实的婚姻,一张离婚书就能让人曲终人散。当我再到你时候依旧是个冷漠的人,没有感情动物的人,不!应当说是不会亲口轻易的说出自己的感情。我害怕离婚后再面对你,便空手独自一人出国,离开这个地方,可是当离婚的那一刻,我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远方的风景一个人看,远方的人儿一个人想。当有了勇气回到那个有你的地方时。我该怎么面对,该不该在放走这一次的爱。2016为爱改变本性,为爱痴狂…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