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45700000002

第2章 灭族上

今日是夏至,耀眼的日光射在太极宫威严的金黄琉璃瓦上,格外刺眼。下朝了,一群穿着官服的人,从宫中走了出来。穿过长街,准备从承天门回府。所有的官员多半是结伴而行,有的议论朝政,还有的互相吹捧着。走在最前面的一大波人大多是以当朝丞相王柬为首的外戚政权,丞相王柬字仲和,乃皇亲国戚,国公之后,门阀世族之首。大臣们几乎都在奉承着王柬,而王柬竟肆无忌惮地说着一些有辱天子的大不敬之词,满朝官员连一个敢表示不满的都没有。出了宫,到了自己的车轿前,王柬竟然让官员跪在地上,并踩着他的背上车去,所有人对这种行为似乎早已司空见惯。

回到府中,他邀了几个与他十分亲近的党羽喝酒。正在他们聊的正欢的时候,一个家丁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似乎很害怕地说到:“老--老爷,生--生了,是---是,是位小姐。”

听到之后,王柬的脸立刻拉了下来,本来要举起的酒杯忽然砸在了地上,其他几位大臣连忙起来劝说:“丞相息怒,息怒。大公子和二公子如今已是身居高位,掌握重权,如今大人喜得嫡女,如此一来,府上的阴阳之气便有所平衡,此乃吉兆呀,我等应恭喜丞相大人。”说着便把地上的酒杯拾起放在桌子上。

王柬听此逢迎之语甚是高兴。当朝礼部侍郎姓蔡名瑶字正荣,蔡瑶,蔡正荣,见此情形立即起身,拱手作揖,想来个顺水推舟:“如今丞相大人是天子最为倚重之人,大人有嫡女怎么样也应该封个郡主。”

当朝吏部侍郎姓赵名安字德允,赵安,赵德允也说到:“是呀,蔡大人说的对,臣等愿明日上朝时上奏陛下请封郡主之事。”王柬更是毫不谦虚,丢下了一句,有劳各位,便散了宴席。

次日卯时,太阳初升,一阵阵应卯的钟声从钟楼上响起。被三层汉白玉阶托起的太极殿在晨曦的照耀下格外华丽而肃穆,殿内传来阵阵“万岁”的朝拜声。大殿之中,坐在十三条金龙蟠纹宝座上的是大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宋幽宗。他似乎很害怕“万岁”这样的声音,因为越是这样,他就觉得他皇帝的位子坐的不安稳。

跪在皇帝面前的大臣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该说些什么。御膳房大总管张忠给皇帝递上了一杯参茶,意思便快要退朝了。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四品朝服的中年男子起身上前,说到:“启奏陛下,臣近日听闻王丞相有了嫡女,王丞相乃是我朝股肱之臣对陛下衷心耿耿,臣认为理应封赏。”

接着,又一位与他衣着相同的男子奏道:“陛下圣明,臣认为蔡瑶蔡大人所言甚是,王丞相一家本来就是皇亲国戚,又是社稷重臣,丞相得女,陛下封郡主,一来让百姓臣民看出陛下对丞相的厚爱与器重,二来显我朝君臣一心,国泰民安。”

其他文武大臣也全部附议。见此情形,幽宗便知道,封郡主的事情已是势在必行,只得说到:“既然这样,朕也就依众爱卿的意思,那就封王氏嫡女为郡主,封号文萱。封次女为郡主,封号文华。”

王柬便连忙起身谢恩道:“臣叩谢圣恩,万岁,万岁,万万岁。”就这样,幽宗在与外戚政权争权的战斗中,又一次以无奈而失败告终。

宦官与外戚这两个政权在这个朝堂之上已经存在了五十年之久,宦官之首御膳房大总管张忠,司礼监秉笔太监赵华是众宦官之首坐镇内府局,掌握后宫权利,他们对于王氏一党获封郡主一事一直耿耿于怀。

这天晚上,张忠赵华和几个宫里的掌事公公在内府局的堂内密议,屋里昏暗无比,只有几盏要燃尽的蜡烛四下放着,微弱的烛光左右飘动着,将几个人影投到墙上。只见烛影中,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小声的讨论着。忽然一阵风吹进来,几盏摇曳的蜡烛被吹灭了。

这时从门外传来低哑的声音:“启禀张公公,礼部侍郎蔡瑶,吏部侍郎赵安求见,”

张忠思考了一下,说:“这两个小人既然来了,那便让他们进来吧,倒要看看他们能玩什么花样。”过了一会,门吱嘎一声开了,走进来了一瘦一胖两个男人。瘦一点的是蔡正荣,胖一点的赵德允。

二人很恭敬地向张忠行礼:“下官见过张公公。”

张忠动了动身子,整理了一下衣服说道:“足下难道不是王柬一党的人了吗?为何今日来我内府局?足下不知道今日会有来无回?”

蔡瑶丝毫不畏张忠,转过头把门关上,转过身来便说:“张公公既然让我们进来就是相信我们,更何况鄙人还有要事相告。”

张忠道:“此话怎讲?”

“其实从目前的局势来看,王柬那边势力非常大,他的姑姑王氏曾经是太皇太后,他的父亲曾是晋国公,总领三省,此二人把持朝政六十余载,朝堂之上,全国各地还有不少以前的旧臣,再加上王柬是丞相,他的大儿子,二儿子王伯云,王青云是兵部尚书,骠骑将军。”

此时张忠十分不屑地哼了一声,便站了起来,立即说道:“咱家这儿不待见墙头草,足下如果说完了,便请回吧。”

蔡瑶笑了笑又说道:“王氏一族的权利日见一日的加强,朝权的兼并很快便会蔓延到内宫来,如今几位都早已焦头烂额,然而到了内宫都姓王了那一日时,几位又该如何?岂非为鱼肉,任人肆意屠之?”

“难道那王仲和对二位不好吗?怎得今日如此过河拆桥。”

“其实公公不必多虑,但是我等今日冒然来此,您有所顾虑也是应当的。其实微臣和诸公一样早已对那王仲和的所作所为有所不满,只是碍于身份一直是敢怒不敢言。如今下官是实在不愿与那厮同流合污了。可眼下放眼朝中,也只有张公公您统领禁省,可与那厮抗衡一二。所以今日下官唐突而来便是想真心依附公公。”

“若真心依附咱家,必要让咱家觉得足下对咱家有所益处,否则咱家是断断容不下尓等的。”

“公公所言甚是,我等既真心来投靠公公,便已想好了灭贼之策,只待公公应允,便可一举灭贼。”

在一旁的赵华说道:“现在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全国各地,王氏一脉根深叶茂,坚如磐石,再加上王柬的两个女儿又被封了郡主,风头正盛,此时剿杀恐是不妥,万一打草惊蛇,反而引火烧身,得不偿失啊!”

“可依下官愚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氏一族这棵大树也不是一天长成的。只可惜树大必然招风,如今这棵大树怕是摇摇欲坠了。只待用力一推,便万劫不复。”

此时张忠四下看了看自己的同僚便道:“外戚政权的现状虽和你说的一样,但也是风头正盛,而且我等势力皆居于内宫,此时硬攻只怕是以卵击石。照咱家的意思,现下还是避其锋芒,再待良机为好。”

“下官以为不然,外戚众党如今虽是锋芒正盛,可如今若与其重重一击,便会让他们自乱阵脚,若说要等良机,此时之机便是上佳。公公不必自艾,王柬现下眼瞧着是得势,可这并不意味着公公您的权利微于王柬,这一来您身处内宫离陛下最近,也就是等于若此时兵变,陛下便牢牢地掌握在您的手中。这二来无论是什么密奏,奏书之类的,待陛下批完之后,便要由您拿去送往门下省审议。这样一来,不管是什么风吹草动,都在您的掌控之中。这俗话说擒贼先擒王为今之计必先除王柬,方可彻底消灭外戚势力。只是现下臣有一计可除去那厮,不知公公是否愿意听臣道来?”

张忠此时一听有能消灭王柬的计策甚是欣喜,连忙让人搬了椅子给蔡,赵二人赐了座,又亲自递上了一杯茶水道:“二位大人如此为咱家着想,咱家必当洗耳恭听。”

于是蔡瑶又给张忠赵华等人出谋划策,意在除去王氏一脉。听完之后,张忠对此计甚是满意。王柬是飞扬跋扈,藐视国法,藐视天子。张忠一干人等虽不是极凶极恶,但也绝非是善良之辈。为了不担心蔡瑶赵安又耍出什么花样,所以张忠便把此二人关了起来,以免走漏风声。被关在暗牢里的蔡正荣忽然对着门诡异地一笑,令人不寒而栗,此时的张忠等人还在自以为天下之权很快将要被自己掌握,却不知早已深陷在蔡赵二人的算计之中。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虽说时逢月半,却不见月圆,中秋本是追月团圆佳节,现在应该璀璨的明月却被厚厚的乌云遮住,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此时已是戌时二刻,宫中举行的中秋宴饮已经结束,只知寻欢作乐的宋幽宗如今已是烂醉如泥。只瞧他瘫睡在龙辇上,周围是乌泱泱一大堆人,可虽是仪仗众多但身边的内监宫女竟全都无精打采,丝毫也不管辇上的皇帝,只是低着头漫不经心地往前走着。

这条长街是通向长乐宫中的长秋殿的,长秋殿乃洛阳宫禁中的天子寝宫。走了半刻中就到了,正殿飞檐下挂一块大匾,上题三个大字:长秋殿。但由于宦官和外戚的把持朝政,明争暗斗,天子皇权日渐衰落,昔日华丽肃穆的长秋殿早已是疲惫不堪。殿内的陈设上已是布满灰尘,所有的角落里更是蛛丝遍布,偶尔还能听到鼠虫的叫声,当真是与普通官员的府邸相比还不如。

此时,从远方的黑幕中出现一位面生的内监,他急急忙忙地快步走进长秋殿,此人便是张忠心腹。只听从殿内传来私语声,附耳细听,是张忠对那心腹说:“去传周太医来长秋殿,再去东西南北四道宫门命令禁军严守,无咱家命令,不得让任何人出入皇宫。”

那心腹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很快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不大会,周太医便来了。进了长秋殿见了张忠便行礼,张忠冷笑了一声,阴森森地说道:“周大人不必多礼,快瞅瞅皇上怎么样了。”

周太医连忙跪倒在御榻前,给幽宗搭脉,过了半刻,周太医才起身,向张忠试探道:“回公公,陛下不过是多喝了些酒,才引发了中风,待微臣施个方子,过个十天半月的也就好了。”说着便拿着东西赶快往门外走。

这时突然一个阴森可怕的声音从大殿深处传来“站住!”这一声“站住”可把原本就吓得要命的周太医的魂都要惊出来了。只瞧他眼珠子瞪得老大,拖着已经僵硬的身子,慢慢地转过身来。

只见张忠从深处缓缓走了过来,原本眯着的眼睛,突然朝周太医瞪得老大,目中尽现阴柔奸险之态,一贯胆小的周太医顿时乱了神,一下子扑倒在地上。嘴中舌头像是被打了结似的,说:“张公公,天色已晚,若无旁事,下官先行告辞。”

此时,张忠早以为胜券在握,微微垂目,皮笑肉不笑地哼道:“周大人且留步,大人妻儿老小,咱家已经接到内府局,好生照料着了。”

伏在地上的周太医原本早已猜透了张忠心思,如今不料想家眷又被控制,更是惊慌失措,只知一个劲地猛磕,口中不停地说:“公公饶命,公公饶命,下官必以公公唯命是从。公公饶命啊……”

张忠不答,只是盯着周太医,过了好一会儿,才假意扶起周太医,打了打衣袍上的灰尘,才开口说道:“大人应早就知晓咱家本意,却要到如此地步,才要服软,难免失了和气。”随之又轻哼一声,说:“闲话少叙,周大人快给皇上治病,要是治好了,不仅咱家满意了,而大人您也可与家眷团聚,永享安乐。”说罢便将紫黑衣袍向后一甩,快步走出长秋殿,命一干人等守在门外。

还站在原地的周太医已是汗如雨下,紧裹的衣袍里里外外冷汗直冒,脸色更是煞白无比,如久病初愈般。呆了好不一会儿,方才缓过神色来,刚醒神的周太医心系家人,虽方才惊心动魄,如今却清澈如水,毫无顾虑地布了药,服侍幽宗饮下,直至断气西去。才拾了东西出了长秋殿,来到门外,看见张忠便慌忙上前道:“张公公,陛下的病已好,祝公公早日心愿达成,永得安乐。”

张忠听后甚是高兴,连忙吩咐了人带周太医接家眷。肃清了四围后,张忠缕了缕头发,嘴角微微上挑,大摇大摆地进了长秋殿,来到御榻前,床上的幽宗浑身已是僵硬,嘴唇完全没了颜色,鼻息也已断多时,惨白无比,显然是早已晏驾。可周太医却说病已治好,真是言不由衷。却不料想,张忠见状也不以为奇,撇了撇幽宗,便坐到一旁的赤金龙椅上。呡了几小口盖碗龙井,轻嗯了一声笑道:“这周太医办事倒还是利索,终归也是不负咱家所望。怕是过了今晚,这江山就要由我这个阉人掌管了,哈哈……”

一旁赵华等人更是喜不自胜,乐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心腹内监向张忠问道:“公公,陛下现已晏驾,这消息只怕是一时半刻也不能传出去,以免打草惊蛇,不知您如何计算这下一步?”

“不急,你们几个先把这老鬼随便去哪个林子埋了也就是了。”张忠顿了顿,看了下外面,又接着说:“现已残月西沉,算起来已到子时,再要三个时辰,王仲和苦心经营的外戚政权就要灰飞烟灭。罢了,不多说了。那现在就有劳赵公公,按计划去到相府传旨吧!”说罢,赵华应了一声便从一旁的镀金紫檀桌上拿了一道圣旨直奔相府而去。

与相府四街之隔的是燕王的府邸。大宋朝皇姓齐,故而燕王姓齐,名国忠,字德瓴。燕王齐国忠乃是庶出,生母位份又不高,如今已是年逾四十,却还是胆小怕事,庸庸碌碌。因此燕王府并不甚华丽,规格与二品人家无异,并且燕王府上掌权的并不是燕王齐国忠,而是上任燕王的嫡夫人何氏。

就在这时,一阵大风刮来,把燕王府门前的两个大红灯笼瞬间给刮灭了。突然从四下漆黑的巷子里传来阵阵急促的脚步声,细听显然是直奔燕王府而来。果不出所料,脚步声刚响,就有一大群身着夜行服的人将燕王府团团围住。此时从人群中传来声音“秦大人来了”,说着便从中自动空出一条路来,不一会便走出来一身着三品朝服的体态中和的男子,此人乃是当朝刑部侍郎秦惟良,并且是王氏门下客卿,王仲和近臣之一。

此时秦惟良算了算时间,便对左下一人说:“你带两百人控制燕王府,今夜恐有天翻地覆的大变故,没我的喻令,谁也不许离开!”

左下人应了一声,右下又有一人向秦惟良问道:“大人时辰也快到了,咱们该去相府了吧?”秦惟良微微阴笑一声,随之带了剩下的三百人悄悄去了相府。

与此同时,赵华带圣旨去了相府。刚要进门,却被人拦住了。那人便是王柬的大儿子,兵部尚书王伯云。那赵华只是一小小内监,在人高马大的王伯云面前顿时失了强势。王伯云也是居高临下,毫不含糊的用手一拦,便道:“不知赵公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敢问公公深夜驾临我相府有何公干?”

只看赵华全不理会王伯云,只身闯入相府,喝道:“圣旨到,请丞相大人速来接旨。”

王伯云见状,自然是不满至极,快步走近赵华,顺手推了赵华一个踉跄,随之又怒到:“你一个阉人,你说圣旨便是圣旨,我偏不信。陛下又怎会此时下旨到我府上。这假传圣旨,私闯丞相府的罪过岂是你个阉人能承受起的。”

赵华素日在宫中也是呼风唤雨,无法无天的。呛这一鼻子灰,怎愿作罢,遂便与王伯云起了争执。这么大的争吵声很快就惊动了丞相府上下的人,也包括王柬。正当两人争吵时,丞相府正堂华隆堂的大门突然“砰”的一声打开了。走出来的正是当朝丞相王柬。王柬身着一袭黑袍,眼睛瞪得老大,眉头紧锁,怒气正盛对着赵华“吵什么吵?我丞相府可不是让尔等深更半夜吵架的。要吵去太极宫吵去,别在本相跟前撒野。”

看到王柬已经恼了,赵华不满的怒气才收了回去,整了整衣冠,和颜悦色地对王柬说:“丞相大人莫怪,奴才漏夜来访,本不敢扰了大人,只因陛下降旨,奴才乃奉旨来宣读,还请丞相见谅。”

一听赵华把话都说清了,王柬才说了句“失礼”,便带着王伯云、王青云跪在地上悉听赵华宣旨,赵华定了定神,干咳了两声,从袖袍中取出圣旨,一把将其摊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自朕登基以来,爱卿多有辅佐,爱卿家四世三公,功不可没,乃江山之重臣,社稷之功臣,朕之贤臣,奈何朕如今疾患缠身,恐要不久于世了,朕欲昭爱卿入长秋殿,密议立储一事,钦此。”

说罢,便将圣旨递于王柬,王柬领了旨,众人便站了起来,接着赵华依然含笑对王柬说:“不知丞相大人何时启程?”

王柬看了看圣旨上的字迹与玺印,轻蔑地答道:“公公连夜赶来,想必也倦了,不如请公公先行回宫,待本相更衣后便即刻入宫面圣。不知意下如何?”

赵华微微坠目,暗自计较了一番后,便允了王柬,自己先回宫。

待赵华走后,王柬拿着圣旨坐在倚上沉思,不言半语。这沉静还是由王伯云打破:“父亲大人,儿子愚见还是别入宫了,您想如果陛下真的诏您秘密入宫,又怎么会让赵华来宣旨呢?仔细其中有诈呀!”

王柬长叹了一口气道:“是呀,这个道理为父怎能不知,但皇上密诏,我若不去,张忠等便给我抗旨不尊的罪名,到时亦不好收场……”语到半截又止住。接着又用决绝的口气说:“所以我打算带兵甲前去,若不是计,我便以清君侧的名义,除去那些个阉货。是计,我照样把他们给办了,也是省着夜长梦多!”

本章完!王氏一族的命运!在下章介绍!

同类推荐
  • 铁骑争鸣

    铁骑争鸣

    当历史的失意者重新来过,他将做出怎样的抉择,争霸天下还是平淡一生?当来自秦汉时期和来自未来的两个人相遇在宋末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当亲情、爱情、友情与政治、利益、阴谋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他,她,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是一部关于秦汉时期的故事,更是一部发生在宋朝的故事。一切尽在本书之中,敬请期待!
  • 纨绔公子爷

    纨绔公子爷

    他是嚣张跋扈的帅气公子,更是热血沸腾的傲骨男儿,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心中女子,一步一步走向属于他的一切。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
  • 笑谈三国之张飞笔录

    笑谈三国之张飞笔录

    本书采用回忆形式讲述从张飞出生开始,先是在平民的生活中努力奋斗创业,后遇刘备和关羽便一点点逐步卷入三国争霸的形形色色的斗争。起初他还以为斗的是黄金军,抱的是发财的目的。然而现实改变了他最初的小农意识,在诸多悲喜交替的战争中,他明白了人生还有更高的追求,他很重情重义,对爱情勇于追求。无数次的磨难让他和他的周围人等一同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最后随同大哥开始创建了蜀国大业时,他也完全丰富了自我,并在和孔明军师打赌入川时利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忍耐性夺取了第一功。全书顺着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条主线,通过张飞的视觉,经历和报纸等媒体见闻开展,同时结合民间笑料及三国人物美丽的传说一气呵成,从而达到正史,传闻,笑料以及作者自我想象的场景相结合涂抹成一幅原本是具有很大悲剧色彩的名著现在读来就像是一本笑话百科全书,让人在不断的悲喜交替中遥想历史的真正内涵,也可作为茶余饭后的一道精神食粮。
  • 盛唐雪

    盛唐雪

    李青风一直以为自己在大唐就这样过去,但是没有想到历史一步步把他推到巅峰,杨贵妃的回眸一笑,李白的謫仙风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李青风说:“我来了,盛唐。”
热门推荐
  • 草包小姐不好惹

    草包小姐不好惹

    她只是三五年不练身手而已,老天就来惩罚她的偷懒,从天而降一个人将她砸晕掉,高空砸物,她一定要告到对方坐牢的,可一觉醒来,她怎么会变成了为情自杀的女人了,老天,你不要这样玩的好不好?
  • 我想,好好的

    我想,好好的

    如今社会发展飞速,网恋已经是很寻常的事情了,下面我说的事情,很平淡,很无聊,但是那是我的故事,但是也有人说是编的,不过真假由你辩。
  • 清微元降大法

    清微元降大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命孤独

    本命孤独

    他曾浸泡在化学液体里笑得意味不明,他曾因恐惧和压迫而发出屈辱的狗叫,他的骨头曾被一次又一次细细地敲碎,他的指甲曾一遍遍血流成河。最后,他面目全非地渴求死亡,当一切被新生掩埋,血红的彼岸花染红他冰冷的眸,他在万千炎凉中寻到一对不同的眼睛,一双点亮他灵魂的眼睛。终于他以为可以卸下所有,可是,当希望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才明白。原来,他,本命孤独。
  • 热血校园之我在城西的日子

    热血校园之我在城西的日子

    记录一段真实的往事;几年前我上初中,不小心惹上了初二的混子,面对众多混子的围攻,我将用拳头捍卫自己的尊严。那一年我和兄弟一起喝酒,一起睡觉,一起打架,一起挨揍,一起追女孩......这些岁月的点点滴滴,我将用键盘敲击出文字记录下来。
  • 诛神噬仙

    诛神噬仙

    站在人世间巅峰,俯视八方,手拿一杆神仙鞭,横扫漫天神与仙,创造一个属于凡人的乐土。从此不被神愚弄,不被仙奴役!(ps,新书需要大家支持,望每一个前来的兄弟姐妹们都能点击收藏推荐一下,多多宣传,小生在这里拜谢诸位大侠!)
  • 冷血杀手异世行

    冷血杀手异世行

    “仙?这世界真的有仙?”“仙又如何?那种仙我也当不来,我是杀手,只会杀人的杀手!如果你要惹我,仙又如何?仙就不会死么!”“......”
  • 吴萌萌的病娇小明

    吴萌萌的病娇小明

    身为一个娱乐小透明,吴萌萌表示我真的不懂。(无奈脸)我只是突然善良心爆棚,把这只比流浪的野猫还要可怜的小年青捡回家。为什么他要管这管那,为什么我又无可奈何,为什么我总是会拜倒在他的可怜兮兮的小眼神下,明明知道他是一个多么可恶的人。从此,吴萌萌踏上被黑化病娇囚禁,囚禁,再囚禁,治愈,治愈,再治愈的攻略病娇的征程。
  • 我青春我叛逆

    我青春我叛逆

    美艳义气的“幽灵”、帅气低调的“耗子”、不羁狂放的“公公”、正统耿直的“可乐”、胆小如鼠的“冰激凌”、泼辣好嫉的“师爷”……初三,一群青春逼人的花季少男少女,在青春的校园里,在社会这个大染缸边缘,演绎着一个个属于自己和他人的故事……或成熟、或青涩、或坦诚、或阴暗、或朝气、或颓废……这里正在发生着所有当代青春期学生所面临的所有困惑……这里正在发生着所有老师和家长所面临的煎熬和束手无策……慨叹……青春无敌……
  • 带笑的匕首

    带笑的匕首

    本书收录了作者30多篇作品,内容包括:欧洲人晒骄傲、司马迁三回邮件、李真阎王殿争辩、局长的背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