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78200000003

第3章

皇明天台山慈云禅寺沙门释 如惺 撰

解义第二之二(正传十三人附见九人)

松江延庆寺沙门释融照传一

释融照字慧光。世家越之南明。早岁受业于华藏。刻意修习天台教观于台之安国山及杭之天竺。后从渊叟湛法师居华亭延庆寺。力精教乘勤修禅定。燃膏继晷旦夕无间。故学由志臻。表于丛席职跻众右。四十祀矣名闻京师。诏嘉奖赐师号。每岁元日率众修金光明忏祝厘君上。说法之外力事忏摩。与诸众生扫除尘翳摄入善根。既老而弥勤。得其法者三人。曰居简曰宗矩曰宗权。皆法门之龙象也

杭州普福寺沙门释弘济传二(舜田满)

释弘济字同舟别号天岸。越之余姚人。姓姚氏。幼孤。从里之宝积寺舜田满和尚出家。丱时骏发绝伦。满授以法华经辄成诵。年十六为大僧。日持四分律。踬步之间不敢违越绳尺。已而叹曰。戒固不可缓。而精研教乘以资行解。又可后乎。于是往鄞依半山全法师习台教。久之悉通其旨。尝修法华金光明净土等忏。一日于定中仿佛睹四明尊者。付以犀角如意。自是谈辩日溢若河悬泉涌。而了无留滞。元泰定元年出世住万寿圆觉。明年盐官海岸毁。居民朝夕惴惴恐为鱼鳖之宅。元丞相脱欢甚忧之。乃祷观音大士于上竺。命济即海岸建水陆大齐入慈心三昧。取海沙诵大悲陀罗尼。帅众遍撒其处。凡足迹所及岸皆复固。人称神焉。天历迁集庆显慈二寺。适当岁俭退处别室。苏人聘兴大德万寿寺。阅六寒暑寺告成。至正五年宣政请主会稽之圆通。居四载。还宝积专修念佛三昧。七年济以年高八十。元主降旨命主杭之普福。济坚卧不起。门人法航等进曰。和尚自为固善。其如斯道何。济不得已遂强起受诏赴之。无何竟拂衣复归旧隐。开清镜阁以蛰焉。因楞严经诸注繁简失当。将欲折衷其说为之疏解。俄疾作即召弟子。以唯心净土之旨惓惓为勉间有未解其意。济乃厉声曰。生死难处生死难处。遂书偈而逝。时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阅世八十有六。坐七十有一夏。越七日颜如生。众以陶器葬里之蛾眉山松花坞。亦济自卜之所。嗣法弟子有上竺道臻雍熙净琛普光允中圆通有传天宫明静五人。所着有四教仪纪正天岸外集各若干卷。行于世

系曰。济有大过人者三焉。内外书史过目则终身不忘一也。有高昌僧般若室利。学兼华梵世无敌者。请济用高昌语译小止观。而顿见文彩焕发室利郝然自失二也。生平以流通教法为己任。凡讲法华一百十会。而感天雨宝花缤纷者再三也。呜呼人或有一不愧于生。济备此三。可谓世之优昙也欤

四明延庆寺沙门释本无传三

释本无号我庵台州黄岩人。幼从方山宝禅师于瑞岩薙发进具戒。次依寂照禅师于中天竺命司笺翰。寂照每深加锥劄亦有省处。后有舅氏。本习天台教。挽之更衣。见湛堂澄于演福精研教部。寂照惜其去遂作偈寄之云。从教入禅今古有。从禅入教古今无。一心三观门虽别。水满千江月自孤。师后出世既为澄公法嗣。仍爇一香以报寂照。盖不以迹异二其心也。寂照将入灭时师方主延庆。照乃遗书嘱其力弘大苏少林二宗。余无他说。师因奠寂照乃拈香云。妙喜五传最光焰。寂照一代甘露门。等闲触着肝胆裂。冰雪忽作阳春温。我思打失鼻孔日是何气息今犹存。天风北来岁云暮。掣电讨甚空中痕。师后晚年迁杭之上天竺最久。一日无疾端坐而蜕于白云堂。谥曰佛护宣觉宪慈匡道大师

天台佛陇修禅寺沙门释行可传四

释行可号宜行。博综台宗精修止观。履践确实悟理圆融。一夕因听雨述偈曰。檐前滴滴甚分明。迷处众生唤作声。我亦年来多逐物。春宵一枕梦难成。未详其所终

五台山佑国寺沙门释文才传五(迦罗斯巴)

释文才号仲华。清水杨氏子。其先弘农人世官垄坻。父静义为清水主簿遂家焉。师少孤。事母尽孝。性敏捷慧悟生知。而于古今坟典史籍无不精究。尤邃于理学。好古作善吟咏。然所禀敦朴若无所知。或对客讨论。如河汉莫窥其涯涘。自受具后遍游讲肆尽得贤首之学。尝曰。学贵宗通。言必会意。以意逆志则得之矣。其语言文字糟粕耳。岂能开人之慧目乎。初隐成纪筑室树松将欲终焉。故人称曰松堂和尚。元世祖特降旨命主洛阳白马寺。学者川奔海会。声誉日驰。成宗建万圣寺于五台。诏求开山第一代住持。时帝师迦罗斯巴荐之。成宗即铸金印署为真觉国师总释源宗兼佑国住持事。帝师赍旨起师。师辞曰。山僧荷蒙国恩居白马寺亦过矣。何德敢主佑国。越分以居不祥。不省而行不明。吾坐此二烦。为我辞。帝师曰。此上命也。上于是寺心亦勤且至矣。非师孰与。此系教门事。师善为之。于是不得已而行。既被命以来而大弘清凉之道。虽至老无怠。大德六年壬寅九月朔日示微疾。乃说法辞众端坐而寂。年六十有二。阇维舍利数百粒塔于东台之麓。嗣法有普宁之弘教普庵之幻堂

秦州景福寺沙门释英辩传六(柏林潭)

释英辩号普觉。俗姓赵。垂髫为驱乌沙弥。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传于柏林潭法师之学。未三[禾*冀]出世于秦州景福寺。其道大震声驰四表。摧伏异见树正法幢。辩之资性真纯如玉含璞。不加雕绘人爱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为无佛世之佛也。每得衬币悉以创梵刹食僧伽施贫乏。元世祖闻其高风降旨旌异。至延佑元年六月庚戌无疾辞众坐寂。焕异景于易箦之夕。标于迹于火葬之余。塔于普觉寺之后。阅世六十有八。腊六十有一

京都崇恩寺沙门释德谦传七

释德谦号福元。姓杨氏。宁州定平人也。幼为勤策嗜诵佛书。稍长即游秦洛汴汝。逾河北齐魏燕赵之邦咨访先德。初受般若于邠州宁公。习瑞应于原州忠公。受幽赞于好畤仙公。学圆觉于乾陵一公。究唯识俱舍等论于陕州頙公。听楞严四分律疏于阳夏闻公。凡六经四论一律皆辞宏旨奥穷三藏之蕴。而数公并以识法解义声名远闻。谦皆亲熏炙之而必臻其道。后至京都受华严于大司徒万安坛主。初诏居万宁寺。迁崇恩前后十纪。道德简于宸衷。流声扬于海外未尝以荣显宠遇改其志。尝曰。畦衣之士抗于世表。苟不愧于朝闻夕死。尚何慕焉。自以重居巨刹久佩恩荣。唯恬退为高尚。乃让师席与弟子。自居幽僻谢绝人事括囊一室。以明其明乐其乐。处世而遗世者也。元延佑四年正月二十有六日示寂。帝赐镃五十缗赙葬。敕有司备仪卫。旛幢音乐津送荼毗。获舍利数十颗建塔于城之南隅。世寿五十有一。腊四十有三

京都庆寿寺沙门释达益巴传八(绰思吉)

释达益巴未知何国人。少为苾刍事帝师。十有三年侍听言论。陶熏滋久郁成美器。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部皆得乎理之所归。帝师西还。送至临洮命依绰思吉大士。十有九年闻所未闻。道益精萃。秦人请居古佛寺。其六波罗蜜靡所不修。兼通贤首之教。于是名誉四表道重三朝。元武宗践祚召问法要称旨所赐虽厚辞不受。未久乞归许之。将谋以终自许。俄而复召还京。大宣法化。帝亲临听特赐弘法普济三藏之号。命铸金印及紫方袍以旌异之。敕王公大臣皆咨决心要。延佑五年八月十有六日无疾端坐而化。寿七十有三。帝命两宫赐币助葬。皇太子宰辅致奠敕有司卫送全身建塔。谥曰佑圣国师

京都宝集寺沙门释妙文传九(大德明)

释妙文蔚州孙氏子也。九岁出家十八受具。已而游学于云朔燕赵之境。二十一抵京师。依大德明和尚学圆顿教。遂陆沉于众十有一年。众请出世。始赤服升猊座。纵无碍辩若峡倒川奔。及乎闲居简默言不妄发。其涵养冲挹无欲速。不躁进大类如此。年四十八住蓟之云泉勤俭节用。老者怀其德。少者严其教。故众睦而寺治。廪有余粟以赈饥民。蓟人称之。世祖召见顾谓侍臣曰。此福德僧也诏居宝集。自尔教乘法席益盛。性相并驱僧俗溥济。斯时海内讲席纷纷方胶锢于名相凝滞于殊途。文独大弘方等振以圆宗。使守株者融通于寂默之表。龙象蹴踏竞驾一乘。年逾八十专修念佛三昧。延佑六年预知时至诫诸弟子。高声称弥陀佛名面西趺坐。手结三昧印泊然而蜕。塔于平则门外

五台山普宁寺沙门释了性传十

释讳了性号大林。武氏子也。宋武公之后以谥为姓。少即好学聪睿天启。初依安和尚薙发登具戒。历诸讲席精究三藏。后遇真觉国师启迪厥心。既而周游关陕河洛襄汉。访诸耆德从而学焉。如柏林潭关辅怀南阳慈诸公。皆以贤首之学着称一时。性悉造其门领其玄旨。及归复参真觉于垄坻乃曰。佛法司南其在兹矣。乃从真觉至五台。未几真觉化去。遂北游燕蓟晦迹魏阙之下。优游江海之上与世若将相忘。成宗征居万宁。声价振荡内外。至大间太后创寺台山曰普宁。延居为第一代。师之为人刚毅颇负气节。不能俯仰媚悦于人。故足迹不入城隍不谒权贵。人或忌之。性闻尝曰。予本以一介苾刍蒙天子处之以巨刹。惟乃夙夜弘法匪懈。图报国恩不暇。余复何求。虽有臧仓毁鬲之言。其如青蝇止棘樊耳。顾予命之不遭道之不行则纳履而去。何往而不可也。时元世因尊宠西僧其徒众甚盛。出入骑从拟若王公。或顶赤毳峨冠岸然自倨。天下名德诸师莫不为之致礼抠衣接足丐其按颅摩顶。谓之摄受。师惟长揖而已。顾谓众曰。吾敢慢于人耶。吾闻君子爱人以礼。何可屈节自取卑辱。苟为之屈。非谄则佞。吾自为道。于彼何求。识者高尚其义。至治改元九月三日示寂。塔于竹林之墟。谥曰弘教

玉山普安寺沙门释宝严传十一(大林性)

释宝严字士威。幻堂其号也。成纪康氏季子。因罹丧乱与弟同薙发为僧。后参真觉得传贤首宗旨而嗣其道为人淳朴无伪。方寸之地湛如止水。值真觉三坐道场。严与弟皆从而佐之。真觉入灭乃继其席。无何奉诏住普安佑国二寺最久。而与大林性公表里大弘清凉之教。至治二年七月入寂。世寿五十一。建塔于封谷之口

金陵天禧寺沙门释志德传十二(海闻法照禧)

释志德号云岩。山东东昌镏氏子也。十二受经于顺德开元寺海闻和尚。闻真定法照禧法师大弘慈恩宗旨于龙兴寺。径从之学而尽得其蕴。至元二十五年诏江淮诸路立御讲三十六所。务求其宗正行修者分主之。德被选世祖召见赐宴并紫方袍。命主天禧旌忠二刹。日讲法华华严金刚唯识等疏三十一年。特赐佛光大师之号。每与七众授戒。必令其父母兄弟相教无犯。至于然香然顶指为终身誓。居久尽出衣钵新其殿庑楼阁。或岁俭乃煮糜食饿殍数万人。建康流俗尚醪醴好结官吏。德独以律绳自。徒众谨饰出止。若互用常住物者误一罚百。故犯者摈之。居天禧三十余年。一衲一履终身不易。午过不食夜则危坐达旦。以苦诵丧明。忽梦梵僧迎居内院高座。空中散花如雨。因示微疾。至治二年二月七日犹诵经不辍。顷之辞众安坐而化。世寿八十八。龛留二十一日。颜貌红润如生。阇维舍利无算。会者数万人。塔江宁张家山。学士赵孟俯为铭

镇江普照寺沙门释普喜传十三(无念端)

释普喜号吉祥。山东人也。身伟面黑而瘠脱类梵僧。早岁恳父母出家。父母责以无后为大。因娶育二子。已而始得为沙门。精究慈恩相宗研习唯识师地因明等论。元至元二十五年薛禅皇帝创立江淮御讲之所。普照居其一也。诏师主之。升座外日诵华严大经。以十卷为常课。而素与云南端无念相善。端为唯识之巨魁。天下无出其右。每与师论辩理趣。或有少失师以正言救之。端亦为诚服而称之。入灭荼毗舍利甚伙。其门人留其灵骨。贮以髹函奉藏二十余年。始建塔于丹徒雩山。逮入塔之际启视之。但见舍利沾缀函袱若蜂屯蚁聚。触之熠熠然也。镇江之民多有图像。随处祠之。称为吉祥佛云

同类推荐
  • 服气精义论

    服气精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八佛名号经

    佛说八佛名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演道俗业经

    演道俗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辨症玉函

    辨症玉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奥运励志故事

    奥运励志故事

    细细地品,从一滴汗水到一滴泪水。是什么让我们记下奥运冠军们光芒四射的名字?他们的身后有多少无法细列的困难被战胜,无法想象的寂寞被忍受? 阅读它,赶紧阅读它—— 你总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奥运偶像。 你总能读到你无法获知的激情人生。
  • 樱花街21号

    樱花街21号

    一群少年少女是这个时代青春的代言,总有一份爱情是属于你们。虽然结局是不可预测的。可只要我们爱过,就会留下痕迹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 卡神志

    卡神志

    这是一个神奇的卡牌世界。神秘莫测的神言卡、文明卡又有怎样的力量?制偶师、天姿者又有怎样的能力?米族、怪族又有怎样的故事?一个现代少年,他将怎么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 无限杀场

    无限杀场

    不一样的杀场,不一样的主神空间。剧情杀场、对决杀场、英雄杀场、隐藏杀场、狩猎杀场、惩罚杀场......你好,这里是无限杀场,让你繁衍到巅峰的杀场!群号:147837113,谢谢。·······西瓜新书《亡魂降临》,书号:2402199,是末日危机类。新书就像是婴儿,需要奶水才可以长大,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 狂妻你别跑

    狂妻你别跑

    她本淡然于世,孤身一人也只是孤单一点而已,她不在乎所谓的亲人对她的不喜和厌恶,他们完全当她不存在,但为什么这样都容不下她。被下毒致死,魂归架空时代,却不料还是相同命运,人不欺我,我自欺.两世一味退让,只换来欺凌,今世她誓不让人欺,自强自不让人欺。
  • 末世拯救计划

    末世拯救计划

    地球遭遇末世,人类千年文明毁于一旦;地球生命遭到未知生物无情吞噬,濒临灭绝边缘;赵宇,一名在末世两年后醒来的少年,在因缘巧合下得知了一个关于末世的惊天秘密,从此走上拯救地球之路……
  • 灵化纪元

    灵化纪元

    “主人,这个怪物怎么办?是砍掉左腿,再砍掉右腿吗?”“不,并不用那么麻烦。那只是只蟑螂,顾茜茜。”
  • 天昊

    天昊

    在这片大路上,各大帝国鼎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战争,为了土地、资源在战争。由此也有无数的将军元帅在浴血奋战,中州秦国白起杀神,南部宋国一门一龙七虎,唐国九大战神都是站在这个世界顶端的人。刘昊,一个杀神白起部下的小兵,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巅峰之路,也见证了各大帝国的起伏更替,最终该如何面对强敌......
  • 嫡女毒医

    嫡女毒医

    她,沈家嫡女,为了他,出生入死,素手染鲜血,助他争夺天下。十年结发情,敌不过庶妹一个笑。却不想,时光倒流,侯府嫡女重生,再世为人,她翻云覆雨,步步为营,护弱弟保亲爹夺家业,斗得仇人哀嚎一片,胆颤心惊。祖母别有用心,那就让她无心可用,成为失心疯人。继母假充好人,那就让她无人可做,成为烂泥猪狗。堂姐歹毒暗算,那就让她毒气攻心烂了美人脸,再无脸见人。庶妹口蜜腹剑,那就扒下她的画皮面具,扔进籍坊。叔父无良,她金针在手,让他从此胆颤心惊。负心人虚情假意,她将计就计,毁尽他万里江山。她狠毒如蛇蝎,她说;“这一世,宁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她势必践踏成泥。”她本以为仇已报心已死,独自泛舟清静一生,却不想桃花不断。原来想清静也是一件不甚简单的事…
  • 人生若是初见

    人生若是初见

    呵呵,等我什么时候想好了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