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94100000004

第4章

第四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便者。即于上空有两门离诸言论心行之境。唯有真如及真如智独存。何以故。圆融全夺离诸相故。随一切动念即皆如故。竟无能所为彼此故。独夺显示染不拘故。此云何知。按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等。又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等。维摩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等。问。若云空有圆融语观咸绝者既离言观。云何证入耶。答。非是无语不言。但以语即如故不异于真是以无言。观行亦尔。准上可知。此云何知。按维摩经中三十二菩萨各说二而不二。各入不二法门。次至维摩。维摩默答。寂无言说名入不二法门。文殊叹曰。善哉善哉当知无有言说名字名入不二法门等。解云。何故显默不二者。心法本自不二更不待言而方不二也。又但默然无言即是说入不二法门。何者以诸菩萨解得无言是真不二以语说观行即是法故。亦即思益经中圣默然是此意也。问。空有无二遂令大士无言性相镕融。致使观心无措者信如其说。今修学者未审。以何等方便而得入耶。答。即于空有之上消息取之。何者以空全夺有有空而无有。有见荡尽也。以有全夺空空有而无空。空执都亡也。空有即入全体交彻。一相无二双见俱离也。即以交彻无碍而不坏两相双存。非见咸泯也。得是方便而入法者是即契圆珠于掌内诸见不拘。证性海于心端逍然物外。超情离念迥越拟议顿塞百非。语观双绝。故既妄心永灭诸见云披唯证相应。岂关言论。有相应者当自思之。故论云。如人饮冷水。唯证者自知等。楞伽经云。真实自悟处觉想所觉离。结意在言外。勿执言思。理不出言。莫捐言解。审谛研窍后渐分明。行坐卧中无令暂替。久作不已当自显然。深可信矣。此云何知。按法华经云。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由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毕近等。又十地经云。如人梦渡河水因勇猛中而得觉等。若也用功间断才作还休求悟终自难明。望解虚盈岁月。何者无始习业厚重难穿。虽有觉心随见随灭。若不翘勤恳切无以彰于行心。随日过以为怀徒自疲于筋力。是故行者存意思之也。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譬如人攒火未热数休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等。问。作是观者治何等病。答。治诸法观行之病。何者凡所动念皆是妄也。此云何知。按维摩经云。法离一切观行等。智论云。动即魔网。不动是法印等。如上诸义并是入法界之妙轨。忘诸见之良规。俱陈入理之方并述蠲痾之法。若据其自位尽究竟无余。论其一切归即权实有异也。此云何知。按法华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等。解云。开方便门者即前权教也。示真实相者即后所入一也。又释。以上教义但以除非显理为功。长养机缘为德。是故名为方便也。法华经云。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等。问。云前之四说皆是方便。后法界无碍门即为究竟说者此云何知。答。此据圣教非寄愚情也。故华严经贤首品偈云。一切世界群生类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由为易。能信此法甚为难等是也。九地初偈云。若众生下劣其心厌没者示以声闻道令出于众苦。若复有众生诸根少明利乐于因缘法为说辟支佛。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饶益于众生为说菩萨道。若有无上心决定乐大事为示于佛身说无尽佛法。今按此文故知前之三教是开方便门后之一说为示真实相。定无疑也。何者以贤首品中明信终菩萨化用自在与十地不殊。为欲简教有权实两教故作是说也。又九地菩萨为说法师。先知教之权实不等机有利钝不同。是故于九地之初先明教有差别也问。若后之一说独为究竟前前诸说皆是方便者。何故法华经中不言止息故说三而但言说二耶。答。大乘自有二种。一者实教。二者权教。若以开权异实许二入灭即三乘名殊。小不向大皆为究竟。不言止息。今就泯权归实实教大乘即真不待回故。所以但言息处说二。不言说三也。此云何知。按法华经云。菩萨乘者即佛乘也等。此就泯权说也。若言大乘无权实者。何故华严经云无量亿那由他劫修习道品善根行六波罗蜜。不闻此经虽闻不信此等由为假名菩萨等。今按此文故知权实分耳。又解。若权教大乘即是实教一乘者。既于无量亿那由他劫行菩萨道。不闻此经是何人也。既云行菩萨道不可名曰小乘。权教即是实教一乘如何现行不信。既不闻不信一大乘经。谓殊分。岂愚智之能裁圣自无施有异。纵无经文可证据义悬别不同。守株之类可恐。陈己非于圣说。权教定非实教弃情随法信焉。更有文义不同。广如余经论说。今欲入法界无碍者要先发得彻到信心。何者以信为初基。众行之本。一切诸行皆藉信生。是故最初举信为始也。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乃至信为宝藏第一法。为清净手。受众行等也。是故欲入法界无碍要须发此彻到信心。若不发得如是之信心无以入于法界无碍也。何以故。器不堪受无碍法故。若得此心现前能堪受无碍法也。此云何知。按涅槃经纯陀请辞云。吾有调牛良田除去株杭。唯希如来甘露法雨雨我身田令生法牙。解云。此是纯陀已发彻到信心希佛为说大般涅槃也。言有调牛者。纯陀自述发信心已得身口等七处调柔也。良田者。即此彻到之信唯在于法。更无名利等念也。唯希如来甘露法雨者。信心坚实堪受法也。雨我身田令生法牙者。一闻不退。菩萨万行皆解行也。又华严经云。皆由直心精进力故等。若能发得如上心者即见烦恼能除无行不成也。何以故。是坚信力能破诸见成大事故。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信力坚固不可坏等。又言。譬如水精珠能清诸浊水等。即其事也。问。今令发此信心未委。云何是信而言发耶。答。令以事求。是即可见。何者且如于一众僧所发至信心是时得僧。日时既至发于信者求索饭食是时信者一切皆无。又复量有所求之乐时中极促不得久屡。当尔时间具有六种难事。言六者何。一日时催促难。二迥无资产难。三外求不得难。四信心不动难。五能舍身命难。六欢喜庆悦难。第一日时催促难者。日至时到心无异相。唯求供养百味无厌。第二迥无资产难者。是时信者随身资产一切皆无唯求妙馔种种供养。无有少念犹豫之心也。第三外求不得难者。自己迥无又外求不得。于如是际勇猛无疲。第四信心不动难者。虽遇逼恼心定如初。纵有众苦集身念无改易也。第五能舍身命难者。既求不得。又内尽资缘。唯在于身脔割供养。第六欢喜庆悦难者。舍此身命心竟无身由自难言。何期三宝甚为易遇。舍此身命如恒河沙由未称我一念供养之心。云何今日忽遇宝聚发此坚信一向无回。如堕高岩中无有息。如童子舍命亦是此意也。若能如是佛说此人皆堪受法界究竟三昧。何以故。于法苦行不怯怖故。如说能行教相应故。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此经不入一切众生之手。唯除菩萨即其事也。解云。手者信手也。不入者若无此信不能解置法界无碍之法。是故华严不入手也。何以故。信心虚伪不应教故。于是人所而不要故。唯除菩萨者。以菩萨心口相应毕竟无谬。于菩萨行勇猛能为堪可进修诸余行等。华严妙典玄挈手中。何以故。法界无碍此人要故。若无如是信者虽有众解悉皆颠倒。何以故。无信之解不应行故。颠倒之解即非解故。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譬如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不能如说行多闻亦如是。又云。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等。即其事也。若能具上坚信现前方可入于法界三昧。何者以机感所宜性相应也。此云何知。按法华经云。乃至深信坚固。如是之人乃可为说。又云。常修慈心不惜身命乃可为说等。是故行者将欲求入法界无碍者。先自捡知信虚实不可妄说即以为真。岂可在他能为苦事自己取乐而不饶他。此乃为人上不能成。何得妄言生信。然今法灯渐灭邪见繁兴。唯浊害以为怀。乃曰大乘令尔听学。唯高于口而竟不润于心。用陵蔑以为功。将是非为确理。此但苟求名利指斥贤良。乃言。但自识心何假妄修诸行。幸愿有心君子勿执见而怀。当自废坏羚羊缘崖之涉小径翘企自励若履冰而蹈火。请察斯言。仰据圣教业果不失诸佛同云。如影随形。岂为乌有。要心真实万行拟宜也

言华严三昧者。解云。华者菩萨万行也。何者以华有生实之用。行有感果之能。虽复内外两殊生感力有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华也。严者行成果满契合相应。垢障永消证理圆洁。随用赞德故称曰严也。三昧者理智无二交彻镕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绝。故云三昧也。亦可华即严。以理智无碍故。华严即三昧以行融离见故。亦可华即严。以一行顿修一切行故。华严即三昧。一行即多而不碍一多故。亦可华严即三昧。以定乱双融故。亦可三昧即华严。以理智如如故。如是自在无有障碍。或定或乱。或即或入。或智或理。或因或果。或一或异。性海实德法尔圆明。应如理思绝于见也。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一切自在难思议华严三昧势力故如是如是。广如经辨。此解行为言名为华严三昧。如其据果亦名海印三昧。此即同时前后为名。顿现互融为目。犹如大海现四兵像像类各差顿现前后。然即像形非一水竟不殊。像即水而湛然水即像而繁杂。历然前后。终始难源。宛尔繁兴寂然无相。齐头顿现。隐显难知。互入无羁。镕融绝虑。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如是不思议思议不可得。深入不思议。思非思寂灭等。广如经辨。又海者即诸像重重无尽际限难源。穷一竟无有穷。随一宛然齐现。是故云海也。印者众像非前后。同时品类万差。即入无碍一多两现。彼此无违。相状不同。异而非异。故云印也。定者类多差别唯一不殊。万像竞兴廓然无作。故名为定也。亦可海即印。四像宛然故。海印即三昧。作即不作故。亦可为四句。一唯海而非印。不坏像而即水故。二唯印而非海。不隐水而即像故。三亦海亦印。以像海圆融一而异故。四非海非印。以海像镕融互形夺故。亦可海即印。自在无碍故。乃至亦即亦不即非即非不即。无二性故。准思之。如是之义后文当显。准彼知此。按此义边故名法界无碍也。将欲入此三昧方便非一。总而言之不过二门。一者解。二者行。就前门中复有二门。一者缘起相由门。二者理性融通门。所以有此二门者以诸有法无自性故。无自性者空有圆融成幻有也。是故于此开作二门。就初门中复有二说。一者开说。二者合说。初者一切诸法有力无力也。言有力无力者且如缘起之法。若无此彼不成。何者以彼有力能成此也。既彼能成此。以能成他故。是有力此不自有故依他。是无力以彼有力故能摄此。以此无力故能入彼。是故一切皆在彼中隐。复彼有一切。一切不即彼。何以故。此但是力用互无非空有互夺故。是故一成即一切成。一坏即一切坏。故下文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等。又云。一一微尘中各示那由他无数亿诸佛于中而说法等云云。广如经辨。良以方力无力故然。是故得一即得一切者由此门也。如是自在法尔。如斯亦非神力变化故尔。此云何知。按华严经云。法自尔故。又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展转生非实。智者无所畏等。即其事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只要敢想你就行:出人头地的11条人生经验

    只要敢想你就行:出人头地的11条人生经验

    本书旨在探求如何塑造“敢想”的思维,积极寻求某种新的设想,有意识在抛弃头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式,警惕和排除它对形成新的思路可能产生的束缚作用,始终将突破思维定式、进行创新思考,作为人生路上不断获得成功制胜的重要法宝。
  • 男人家

    男人家

    《男人·家》是一本关于秋洋的亲情故事集。真挚,温暖,感动!是一本召唤男人回家的书。秋洋,专栏作家,文化旅游人士。生于湖南岳阳,现居广东深圳。热爱写作、旅行、摄影,奉行“修身、齐家、立业、写天下”。(微信:iqiuyang;微博:weibo。com/qiuyang;博客:blog。sina。com。cn/xqy)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车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火车

    本书从火车的“前缘今生”,到火车的未来发展之路,火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等,这里展示的内容如同一座充满丰富知识的“火车博物馆”。在介绍火车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火车的发展变迁做了详细的梳理,并对火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 20岁以后,懂点金融学

    20岁以后,懂点金融学

    20岁以前,你毫无计划,贪图玩乐,那没什么;但是,20岁以后贪图玩乐,30岁时必将疲于奔命!20岁以后未曾增长本领,那么你的一生都可能从此碌碌无为!20岁以后,你以一个成人的身份踏入社会,从此将没有谁会同情你,而且你也不应该哀求同情!20岁以后,你能做的只有完善自己,提升自己。20岁以后,你应该懂点金融学,因为你在发展自己,追求更高的成就时,必将用到它。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金融学原理中有些比较深奥,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加以描述,读者既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又会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小人物归来

    小人物归来

    当金鹏带着记忆回归的那一刻誓要将以往的遗憾统统消除,但是在没有了前世的遗憾之后就能完美的享受现在的成果吗?当金鹏看到意识中的那个球体的时候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极限,但是又在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极限。当金鹏再回首看看过往的时候,又看到了数之不清的遗憾。当金鹏再次面对自己极限的时候,又想到了永远没有的极限。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重生之官路求索

    重生之官路求索

    莫名的重生,作为前世金钱极度匮乏的郭言,唯一的想法就是改变自己家庭在社会大变革时代家境不断衰败的状况.在自己自觉不自觉的改变原有的事件发展轨迹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的变化,自己的理想也在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一个不成熟的官场菜鸟,凭借着自己对未来的不怎么熟悉的预知,开始走进了共和国的官场……
  • 寻世记·七遇

    寻世记·七遇

    黄昏时分,逢魔时刻。福利院长大的女孩月见悠患有一种奇怪的嗜睡症,在十八岁生日黄昏误入一家名为“寻世”的神秘店铺。美若绝伦的店长大人告诉了她嗜睡症的办法——去往七大古老奇迹所在的时空,在特定的人身上寻回一种特殊的灵光碎片。七芒星的魔法阵开启,少女的时空之旅打开。在拥有金字塔的古老埃及,在亚历山大灯塔凝望的马其顿,在空中花园的诞生地古巴比伦……坚韧勇敢的少女,浪漫的古国风情,或冷酷霸道或深情无匹的帝王……一次次意外的相遇、注定的离别,现实的蝴蝶扰乱了无数命运之线。然而在后的奇迹古国,月见悠发现了让自己心碎的真相——原来曾有人付出了无可想象的代价,辗转时光数千年,只为与她再一次的相逢。
  • 樱花季:谁的承诺

    樱花季:谁的承诺

    他们在树下承诺:不能忘记对方。这么一个承诺却成了他们一生的羁绊。十年后,他们如承诺,没有忘记对方,却因一场车祸,改变了他们整个人生……“同学们,我们班转来两位新同学。进来吧。”老班班躲着门口点点头,“大家好,我是景殇。”一个粉色头发的男生微微一笑,全班的女生尖叫起来,雨泽、辰逸和婷不禁皱眉,“安诺空。”诺空低着头走进教室,三人抬起头看到的是一年前的那个身影,三人一起跑向诺空。“小空,你去哪里了,我好想你啊!”婷扑到诺空身上,诺空嫌弃的看了她一眼,慢慢出口:“对不起小姐,你能走开点吗?我不认识你。”“!”婷放开诺空:“你就是小空啊,我不可能认错的。”“殇。”诺空拽拽景殇。
  • 大山作证

    大山作证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