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5100000025

第25章

震川集之十

赠送序

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

凡进士,同年相善,而同门尤加善焉。同门者,主司分经考校,同为一人之所取者。既于主司有师生之分谊,视他同年,会聚尤数,亦时以德业相考,而知其志意之所极。如吾李君者,恂恂焉,可以知其器识之远大矣。于是受命为江浦令。故事,同门外补,其留京及未选者,例当分撰文字以送之,而予得李君。夫为文以送行者,必有芬芳之辞,余固拙者之尤,且不能为世俗之语,而于情终不能自已,乃遂勉为之。

唯江浦为京县,然在大江以西。故时,六合隶于淮阳,高皇帝定鼎,特以六合分为江浦,以为两县,而属之京兆,盖以畿辅重地,不当为一衣带水所隔。而凡为其令与其民者,朝夕有事京兆,渡江以为常。余尝北上,出龙江关渡,经行其县。县朴陋,不类江以南。然自此而西北行,至滁州,涉清流关,为建康要道。而神州赤县,其地固不为轻矣。独以君之才,宜得望剧,顾屈就于此。盖今选人之法,有与之难地以观其才,亦有以其地之难而择才之优者以畀之,则今江浦之命以及君者,岂不谓荒莱之土之所当垦治欤?雕瘵之民之所当妪拊欤?京辅之邑之所当封固欤?夫今天下,所在独患民贫而上不之恤,财力大屈而敛之不已。能知所以生之之道,与其取之之方,虽俭陋之邦,亦足以收富庶之效。

如江浦者,尤宜休养生息之者也。当天下初定之时,尝徙民屯种和州等田矣,又数赐民田租矣,其意未尝不在壮畿辅以重根本也。顾今天下县邑疲病,何独江浦?即江以南,号为天下膏腴,今亦近贫瘠矣。又将数年,殆不可为。此今日守令者之责也,李君勉之!吾见三年报政,以治行征为天下最者,其在君矣。

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

进士同榜者,其始数百人常相聚。自春官进于冢宰,而后分送诸曹,各随所隶以去,谓之办事。今年赐第者三百九十有四人,既分曹,则余所同工部办事者四十有六人,而五人者选入史馆。今夏首选,凡若干人,皆得外补。夫同年而又同部,宜日相聚以观其德业。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而当选者亡何又各得官以去,是所谓同榜者,亦若率相值而已。此余于诸同年,未尝不叹其相聚之难也。是选也,龙阳丁君得嘉兴之平湖。故事,同部送行,余次当为序,故余道其于同年之情如此。

嘉兴本古会稽吴郡之地,唐时犹隶苏州为县,其后乃割于吴,然风土民俗犹一也。余故吴人,敢以其所知者告之。凡今之选为令吴中者,人之忧之,未尝不以赋税之难。夫以天下财赋,悉在东南,欲其办集,诚难矣。田租之入,率数十倍于天下。然父子祖孙二百年来以为当然,固无望其减,而独畏其日加也。历三纪以来,民间未尝放赦,而水旱之灾,蠲贷之令亦少矣。又经岛夷焚剽之后,海上之戍不彻,而加编海防,岁增月益,江、淮以南,益骚然矣。军府之乾没,动数百万,此皆生民之膏脂也。凡为大吏,其势与民日远,一切以趋办为能。民之疾苦,非有关于其心也。若为令者,则民皆吾之赤子,朝夕见之,亦何忍使之逮系鞭笞、流离僵仆而不之恤也?夫额供之数,固民之所乐输者。其他水旱流冗,荒莱奸蠹之所积逋,与今权宜一切之征求,谓宜有调停委曲于其间,此令宰之所宜留意者也。

余历观前政,有不以催科为事,而事亦未尝不办集,往往为大官以去者。而其急于催科者,其功名反或不逮。然则独以催科为东南之吏告者,其流祸于生民多矣。传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庄子论解牛曰:“彼节者有间,而刀刃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夫如是,天下事夫何忧其难?余固为吾丁君告,亦并以为诸同年之吏于东南者告也。

送同年光子英之任真定序

余读史,观项羽救赵,诸侯兵军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韩信以兵数万东下井陉,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与赵大战,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楚威振天下。及汉破楚垓下,以得淮阴侯,而淮阴之功始此,皆在今真定之境。尝欲一至观其战处,而不可得。

真定本古中山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北略地,其事固已伟矣。典午之南,刘、石、慕容、苻秦继起燕、赵,而慕容道明建国都于此,固亦一代之雄也。唐自大历、贞元以后,强藩不制,而成德一军,尤为骁悍,天下视河北若回鹘、吐蕃然,盖不为王土者百年。宋因石晋,失山后诸州,则真定遂与契丹为境。其后金人陷两河,二路寻亦不守,而国事不可为矣。

国家今为畿辅重地,而太平二百年,议者以为其悲歌慷慨之习已大变于古,而不知燕、赵之人出于其性然者,独以朝廷威灵,有所俯首畏伏,而终不能以帖然也。盖古所谓骁悍不可制者,其平时未尝不俯首畏伏,及其一旦激于其所不可忍,而骁悍之性乃得而见耳。

夫以中山之地,为古豪杰力战之区,而奸雄窃据之所都。唐失河北,势日陵夷。宋没两路,国遂南渡。况今翼卫神京,为万世帝王之业,比古京兆、冯翊、扶风之地,非得良有司拊循教化,无以使之安土乐业而壮国家之藩卫也。今使驿之所出,兵调之所加,坐派日增,民生蹙耗甚矣。而议者徒思重三关之戍守,烦边徼之供亿,谓燕、赵之民荏弱屏息而可怵者,亦未之思也。栾城韩山童之事,可以鉴矣。今制,推府佐郡治狱,然常为监御史之所委寄,而监御史实能制一方之命,余以是为光君告焉。君与余同年进士,今选为真定府推官者也。奥学通才,为人聪明仁恕,犴狱之事,余无足以为君赘矣。

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

安定孟与时,与余同年进士,而以余年差长,常兄事之。余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与时独心推让之,出于其意诚然也。与时以选为成都推官,余亦为令越中,将别,无以为与时赠者。惟推府为郡司理,儒者能道,前世论刑之说详矣。余读《尚书》古文:“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此今世所用孔氏书语也。而伏生今文,以“恤”为“谧”,汉儒传之,而太史公《本纪》云“惟刑之静哉”。“静”即“谧”也。自古论刑取其要,未有“静”之一言为至,此真圣人之语,余以是为与时告焉。

余生吴中,独以应试,经行齐、鲁、燕、赵之郊。尝慕游西北,顾无繇而至。与时自安定往来长安中,又从太行山以来京师,今又官蜀中,行邛郲九折坂,览剑阁、石门之胜,岂不亦壮哉!昔王介甫初仕大名为司理,而韩魏公为守,尝告以“君年少,当读书,不宜专以吏事”。而介甫实未尝不读书也,以此恨韩公为不知己,而韩公之意则美矣。故余于与时,尤望于吏治之暇,无忘学古之功。

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往时张文隐公尝为余言,今时人材,惟赵孟静在史馆难得。嘉靖二十九年,虏骑薄都城,公卿会内廷,赵先生独申大议,至廷骂阿党,风节凛然,有汲长孺所不及者,京师人至今能道之。赵先生,成都人也。余故为文隐公所知,而赵先生以是亦知余,顾无繇一见之。士之相知,岂在于见不见哉?然余怀之久矣,而羡与时之获见先生也,而又以喜与时之得师也。

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

余始五六岁,即知有紫阳先生,而能读其书。迨长,习进士业,于朱氏之书,颇能精诵之。然时虚心反覆于圣人之本旨,则于当时之论,亦未必一一符合,而或时有过于离析附会者。然其大义,固不谬于圣人矣。其于金豨,往来论辩,终不能有同。后之学者,分门异户,自此而始。顾二先生一时所争,亦在于言语文字之间,而根本节目之大,未尝不同也。朱子既没,其言大行于世,而世主方主张之。自九儒从祀天下,以为正学之源流,而国家取士,稍因前代,遂以其书立之学官,莫有异议。而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争自为说,创为独得之见。天下学者相与立为标帜,号为讲道,而同时海内鼎立,迄不相下。余姚之说尤盛。中间暂息,而复大昌。其为之倡者,固聪明绝世之姿,其中亦必独有所见。而至于为其徒者,则皆倡一而和十,剿其成言,而莫知其所以然。独以先有当世贵显高名者为之宗,自足以鼓舞气势,相与踊跃于其间。此则一时士习好名高,而不知求其本心,为“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之学,则流风之弊也。

夫孔氏之门,学者所为终身孜孜不怠者,求仁而已。其后子思为尊德性、道问学之说,而高明、广大、精微、中庸、新故之目,皆示学者为仁之功,欲其全体不偏,语意如皋陶所称直温宽栗之类也。独用揭此以立门户,谓之讲学,朱、陆之辩,固已启后世之纷纷矣。至孟子所谓“良知良能”者,特言孩提之童,自然之知能。如此,即孟子之言“性善”已尽之,又何必偏揭“良知”以为标的耶?今世不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之实,而嚣然以求名于天下。聚徒数千人谓之讲学,以为名高,岂非庄子所谓“圣质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者也?夫今欲以讲学求胜朱子,而朱子平生立心行事,与其在朝居官,无不可与天地对者。讲学之徒,考其行事,果能有及于朱子万分之一否也?奈何欲以区区空言胜之?

余友王子敬举进士,得建宁推官。余固慕游朱子之乡而未获者,忻忻然愿从之而不可得,因告之以凡为吏,取法于朱子足矣。间谒紫阳之祠,以瓣香为余默致其祝,俾先生有神,知数百载之后,亦有余之自信不惑者也。(此文系昆山刻本。常熟本另是一篇,盖既作论道之文,临饯别时,又叙情款耳。今并存于后。)

送王子敬还吴奉母之建宁序

嘉靖乙丑,吾昆山之士试南宫,得荐者四人。余与王子敬、陈敬甫皆赐第,而王明德请告以去。余为都水试吏,与敬甫同待选。而子敬先有建宁之命,便道还家,迎太夫人之任。敬甫当得内署,而余官内外未定。然留京师已半载,忽当秋候,凉风萧飒,起视中庭明月,悄然不寐。余与敬甫同有思家之感,羡子敬之早还也。昔潘安仁作《闲居赋》,以太夫人在堂,不能违膝下而远从役,意以为官者妨于养也。今子敬荣还,又得侍养,人子遂志,无如此者。

初,子敬辞太夫人,尝奉教不欲其在北,云:“吾少生长京师,北地风土,尚能识之。汝即官南方,吾虽老,当从汝行。”而子敬果得今官。又子敬之舅雍里公持宪八闽,尝为女兄道粤中山水之胜,太夫人所熟闻。今遂南行之志,将徜徉武夷山水之间,不减安仁版舆轻轩之奉也。汉隽曼倩为京兆尹,每行县录囚徒还,其母辄问所平反几何?其子多有所平反,母喜笑为饮食,言语异于他时;亡所出,即怒,为之不食。故隽京兆为吏,严而不残。子敬之奉太夫人,以孝道率先闽人。而其治狱,内奉慈训,必能不愧古人,而太夫人亦将远与隽母流芳名于百世矣。

子敬之行,敬甫与余出饯崇文门,别而为书此。是岁八月朔日也。

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

张子忠之令南昌也,孙子奇、赵元和与凡同事于礼部者二十有六人,于其将行,相与饯之,而属序于予。凡序之为,处者送行者之词也,予又辱与子忠善,因不敢辞。

盖昔夫子与其门人论政,载于《论语》之书甚详,虽其为言不一,然皆为政之道,而于为政之事,未尝及之。而求其一言以尽之者,曰“君子学道则爱人”而已。今世之所患,不知道而不能爱人。夫不知道而不能爱人,其为嵬琐恣睢之徒,固不足言。至其有所树立,号为能吏者,不过徒事声迹之间,一时赫然烨然,众人以为美,而天下之元气日以耗,而有不自知者,世亦何赖于此?故学道而能爱人,不当复论其水土之风气,与夫时之变化,而无所不可。辟之水,能流而已,至于为,为濋,为澜,为波,为潜,为浒,为沱,为洵,为沙,为濆,为沠,为汜,为沦,为泾,惟其流之所至,不能预期也。君子能为道而已,至于为栗,为立,为恭,为敬,为毅,为温,为廉,为塞,为义,为平康正直,为强弗友之刚克,为燮友之柔克,为沉潜之刚克,为高明之柔克,惟其道之所至,不能预期也。夫非特令于杨、粤之间宜也,令于齐、鲁、燕、赵、秦、晋之间,亦宜也。虽至于入为九卿,为天子之宰相,宜也。

今南昌,三司治所,大吏镇压于其上,可以抗而或有所当承,可以随而或有所当执,且又独无所以感动讽谕之乎?士大夫登朝著,与其居于乡者,继踵接武。裁以法,逆于情,通以情,骫于法,又独无至公大义,且于道德之重者,不可隆南州高士之礼乎?其民好讦以讼,惩其狡猾矣,独不可使吏治蒸蒸不至于奸乎?财赋不若吾吴之繁重,而上供之不可废,搜其隐匿矣,独不可恤其灾害而蠲以与民乎?地介江湖,盗贼多有,歼其魁杰矣,又独不可使闻教令而解散,安土乐业如渤海之政乎?昔太祖高皇帝建都金陵,与伪汉争天下,诸将血战,坚守豫章,以挫其锋,迄成底定之功,今忠臣庙在焉。然二百年来,强藩不轨,蛮夷窃发,江湖之盗,无处不有,而议者以今日三陲多警,唯江右晏然。以是为子忠喜,是犹以剧易利害言也。吾所言者,道而已矣。

吾闻安成有邹祭酒,吉水有罗谕德,方居深山,讲明圣贤之学。子忠试往而质之,必以吾言为然也。(昆山刻本,篇首作序之由三十三字皆削去,篇中遂无照应。今从常熟本。)

送陈子达之任元城序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交谊典世谊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世谊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

    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吴彦融赴举

    送吴彦融赴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眉

    青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炀帝开河记

    炀帝开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契约2

    契约2

    这是一个人族、精灵、兽人、侏儒、矮人、地精等各大种族并存的世界,这是一个诸神黄昏的纪元,这也是身份诡异的少年苏可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名伟大战士的故事!《契约2》手游已经内测,即将公测,顽石出品,大家可以一边看书一边游戏。
  • 绫南乱之人间劫

    绫南乱之人间劫

    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以为自己只是为了寻找爹爹才踏上旅途的,以为平静逍遥的山野生活马上就会恢复,南城以为了好多。可是这些都不是真的,因为她根本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也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女孩子。不知道真相的时候她单纯美好如天上的仙子,但是当真相浮现在眼前的时候,她,怎么办?
  • 狐妃乱天下

    狐妃乱天下

    一场灵魂的转换,纠葛三生三世不得解脱的孽缘。且看一代狐妃,如何周~旋于三国帝王的身边,倾乱天下。=======================================================================================她,名为他的女儿,数十载的守护,却为国而将她转手送人。偏她还与他产生了那最不被世人所容许的禁忌之恋,封妃封后。她,名为和亲,实为毁他山河。偏得他错爱,倾覆江山,也在所不惜。她,名为九重帝后,数万年的青梅竹马,倾心之恋。偏生误会,生生忘记,从此君郎是陌人。==================================================================“记住,你萧月璟,只能是朕的女人。除此,再无其它。”那人贵为天子,世间最尊贵的人,更是她的父皇。素来冷漠俊逸,却惟对她倾尽温柔,软声细语。是喜欢吗?还是又一次的利用??????“璟儿,前世我为你而死,今生你该是要还我的。”那一脸邪魅笑容,手执折扇的俊逸公子,小白。向来都是对她百般调笑,占尽便宜。却会对她痴情而语,神色带殇。是真情?还是又一次的耍弄??????“小七,要幸福,知道吗?即使最后,你恨我,我也要你能够幸福。”那个一袭白衣,总是在她梦中出现,挂着温润面容,美的不似凡人的国师哥哥。为何突然言辞奇异?是玩笑?还是又一次的情深不寿??????===================================================================推荐好友文文:《卿本嫡妃》多年后,谁也不知她忘却那个有着一双桃花眼的少年,甘冒天下之大不违,嫁给自己的姑父时,又是为何?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919186《妖孽殿下之谋心夺爱》http://novel.hongxiu.com/a/557224/
  • 行罚

    行罚

    宅男因不知名的意外穿越,从而展开了他替天行罚的一生。无数的恶人,你们的鲜血将是对我最好的回馈!武者修炼分境界,徒者师王尊,宗皇帝圣神。
  • 弑魔

    弑魔

    问世间何为魔。为所欲为者为魔。为仇,杀!杀千人,杀万人,杀到到尸山骨海,血雨腥风为情,杀!神挡杀神,佛挡灭佛,魔挡屠魔,为心爱之人可以杀遍天下人为义,杀!欲杀吾。
  • 圣临传说

    圣临传说

    万年之际,如同滔滔黄河,浪淘沙,千古英雄人物,竟埋于此。昔年的煞气霸绝的七煞天邪、冷血柔情的煞血修罗、妖媚英武的噬魂天妖也沉入历史的长河。但是对于亘古不变的华夏大陆来说,只是昨夜黄花一般,虽然早已凋零,可是对于人杰地灵的华夏,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必将来临。万年后的封印破碎之时一种新的开始,冷潇然等十位圣子所面临的只有更多的劫难。
  • 恶魔学生会

    恶魔学生会

    当性格强势又倔强的女主碰上邪恶又黑暗的学生会会长会发生怎样的事?由七个性格迥异的强人组成的黑暗,令人畏惧的恶魔学生会中究竟有多少故事等你来揭晓……邪恶,阴谋,幸福与泪水交织……呈现给你一个非同凡响的恶魔学生会。
  •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本书借助低碳转型的强大压力和动力,探讨了新形势下四川的产业发展战略。本书共分8章,其中第一章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四川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第三章四川能源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四章四川农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五章四川制造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六章四川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七章四川服务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八章四川交通的低碳发展战略。
  • 嗜心首席:想说爱你不容易

    嗜心首席:想说爱你不容易

    “对不起。”他满目伤痛,满面愧疚。当年是他,没有保护好她。若时间能重来就算用自己的性命为代价他也不会再让她受到那样的伤害。那年,牵手时,他说会保护她一辈子。怜她、宠她、爱她,将她小心收藏、妥善安放,护她一生周全、不受风雨。可最后,他却连退路都没有的,任她满身伤痕消失在了他的世界!七年后,她再度归来。带着骄傲和冷清站在了他的面前。看他痛,任他伤,游走在别的男人身边,不为挑衅只因伤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荒世

    荒世

    自三大家族崛起,江湖中已然安稳近百年。然而,宋仁宗嘉佑元年三月二十五日,从不失准的神卜遗言却兀然打破这平静,诅咒一般的预言令人惶恐不安,随着三大世家的渐渐失衡,命运正如无法避免的暴风雨一般袭来,将这盛世武林推入不可知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