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16200000008

第8章 引言(5)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文本细读法

文本细读是研究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方法,是20世纪初伴随着“新批评”这一文学派别的诞生而确立的,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包括约翰·克劳·兰塞姆( John Crowe Ransom)、克林思·布鲁克斯( Cleanth Brooks)和罗伯特·佩恩·沃伦( Robert Penn Warren)等人。新批评视域内的文本细读的主要特点就是确立了文本的主体性,从而对作品进行“内部研究”。这种方法强调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意义。文本细读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对作品中的“意象”和“隐喻”进行解读。其次,另一种文本细读类型是探讨文本内的含混、反讽、悖论等修辞功能。在新批评之后,文本细读演变为一种文本阐释,根据意义生成的不同模式从不同角度去寻找文本的意义,突破了“内部研究”的界限,因此,细读过程中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心理分析等各种文学批评方法被大量采用来进行作品的阐释。品特在戏剧创作中拒绝给自己的作品进行解释性说明,坚持让人物自己说话,这是注重于文本本身的表现,他的这种写作姿态赋予了作品一定的文本主体性,作品本身成为一个有机体,其文本内部呈现出语言内涵的形象性、丰富性和语义的隐晦性、不确定性与简单背后的复杂性,为文本细读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正是基于品特戏剧的这一特点,本书力图深入品特戏剧文本的肌理,探索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将细致分析、详细论证,以期获得准确充分、科学严密的论证结论。

二、文化研究法

文化研究是20 世纪50 年代以来英美学界兴起的一股学术思潮。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 Richard Hoggart)在伯明翰大学建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研究的发展。文化研究拒绝传统的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二分论的研究方法,而将社会底层文化生活中的性别问题、种族问题、殖民主义问题等纳入了学术研究视野。文化研究并非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它借鉴了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策略,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批评实践。其次,文化研究有着浓厚的政治意识,呈现出明显的政治价值取向。1957年,霍加特发表了《文化的用途》,文化研究年代初露端倪。在20世纪60年代,文化研究主要聚集于社会底层的文化生活方式;70 年代开始关注媒体文化和青年亚文化;自80年代以来,种族问题和女性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由其所存在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反映了人类的社会物质生活。伯明翰学派的灵魂人物雷蒙·威廉斯则指出,“文化”是精神、物质、知识所构成的特定社会整体生活方式的表现,“文化分析”的目的在于要重建特定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要重建特定的“情感结构”,而作为文化生活之主体的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必须在物质生产和物质条件的背景下,通过文本和日常生活实践的不断互动展现出来。因此,文化始终都是在不断形成的过程中,而“情感结构”也处于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它集中反映了一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意义与价值。所谓的“情感结构”始终都是一种处于“溶解状态的社会经验”,是一种在特殊地点和时间之中对生活特质的感受,是一种特殊的思考和生活的方式。而疾病虽作用于人的身体,却也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而既是身体的体验,也是心理的体验,既是一种生活体验,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人类历史、宗教、政治、哲学、科学等息息相关,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宗教、伦理等文化内涵。品特戏剧中的疾病种类繁多、症状不一、患病原因各异,隐喻着特定的社会状况及个人价值观念,对于疾病的研究是一把打开英国社会万花筒的钥匙,能把品特时代英国政治、宗教、种族及社会个体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充分地展示。

三、叙事学研究

“叙事学”一词最早可能见之于托多洛夫( Tzvetan Todorov )的“《〈十日谈〉的文法》,他在该文中提到:“……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然而,学者们对叙事的研讨却是在古希腊时代就已开始了。柏拉图的“模仿( Mimesis)/叙事( Diegesis)的著名二分说”通常被视为这一学说的发端。到了18世纪,叙事学范畴的许多专业术语如“叙述声音”“叙述视角”“叙述距离”等已经形成。但是,叙事真正作为一门学科予以研究却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1966年,罗兰·巴特在《交流》杂志上发表了《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一文,为叙事学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理论指导,标志着现代叙事学的诞生。这一时期的叙事学主要是研究小说内部的叙事结构成分及成分之间的关系,因而称为结构主义叙事学,又称为经典叙事学。80年代以后,叙事的发展进入异彩纷呈的阶段,在西方出现了“女性主义叙事学”“修辞性叙事学”“认知叙事学”等各种跨学科流派,称之为后经典叙事学。结构主义叙事学以文本为中心,将叙事作品作为独立的体系进行研究,隔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而80年代以后的叙事学则是要“将叙事作品作为文化语境中的产物,关注作品与其创作语境与接受语境的关联”。[58]相对于其他荒诞派剧作家,品特的戏剧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注重情节发展的一致性,同时,荒诞戏剧强调生活的体验,而体验当然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再有,荒诞戏剧通常采用“直喻”手法,以便能在观众中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因而观众的接受语境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点,这就为运用后经典叙事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后经典叙事理论下的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在推动剧情发展、彰显戏剧主题及强化人物塑造上作用显著。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难点

一是疾病的表征梳理与文化内涵再现。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有生理疾病、精神疾病及损伤性疾病等。各类症状有时表现出共性,又表现出细微的差别,相互交叉。给这些疾病诊断本是医生的职责,涉及医学知识及心理学知识,对这些疾病进行正确甄别具有挑战性。同时,从疾病表征中找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将疾病与社会历史语境相关联,揭示出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意义,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是多学科有机整合。本论文的研究跨越了医学、心理学、文学等多个领域,以医学作为基础分析疾病的症状,以心理学作为基础分析疾病产生的动因,并将医学、心理学与文学融会贯通。在文学中,虽然主要聚焦于文化的研究,但涉及了女性主义、隐喻学、叙事学等多方面的领域,体系庞杂,将其整合具有挑战性。

三是作品及医学专有名词的翻译。本文研究所涉及品特作品范围不仅包括他的17部剧作,还包括他创作的诗歌与散文。虽然目前在国内已能找到品特的部分译作,但大多数作品仍然没有译作可以参考,或是本人对部分译作持有不同看法。同时,研究中还涉及了医学专用名词的翻译,因而,对这些作品及专有名词进行翻译转化也是一项挑战。

二、研究创新

一是对品特戏剧中疾病进行梳理并将疾病作为文本本身的叙述动力进行研究。品特戏剧的艺术价值越来越被世人所认知,对其研究发掘处于高涨时期,然而,综观这些研究,学者们对品特戏剧中频繁出现的疾病意象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梳理是较前沿的工作。同时,学者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品特戏剧的主题效应,鲜有从作家的背景及文本本身出发,探索疾病作为叙述动力的研究。本文探索了品特的疾病创作的生发动力,以及疾病作为文本构件推动剧情的动力。研究对品特戏剧的独特形式提供了独到的见解,为观众与读者更好地欣赏品特戏剧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是从疾病入手探讨品特戏剧的诗学构建。作为具有国际声望的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之一,品特的戏剧艺术既是荒诞戏剧艺术的组成部分,又显示出自身的独特风格。本文在通过对疾病意象的分析梳理后,考察疾病在品特戏剧中的叙述、象征隐喻、戏剧美学等各种功能,通过纵向及横向对比认知品特戏剧中疾病的独特之处,阐明疾病在构建品特戏剧风格和荒诞戏剧诗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疾病的叙述、隐喻、美学的综合考察,既展现了品特的诗学思想和哲学思维,又将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形式予以全面发掘展现。

三是跨学科研究整合。本文试图将医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有机整合,以医学作为基础梳理品特戏剧中疾病的意象,并以精神分析学、变态心理学及福柯的身体理论、修辞叙事学等理论作为工具分析这些疾病意象的动因和文化内涵,总结归纳出品特戏剧中疾病在叙事、隐喻及美学上的强大功能。

四是品特戏剧的疾病隐喻研究。迄今为止,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尚未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而从疾病入手,将疾病作为介质,解读其背后隐藏的种族、宗教、政治、战争符码,并从中探寻剧作家时代的政治、历史、文化环境及作家的哲学思维,是一项较前沿的工作,有助于加强学界在此方面研究的薄弱之处。

注 释

[1].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史研究所学者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指出:“疾病不仅遍及整个文明史,而且早在人类出现很久之前就已普遍存在,动物有机体也存在着炎症、肿瘤等。因而,疾病就像生命的历史一样古老。”详见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疾病的文化史》,秦传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第2页。

[2]. 弗·沃尔夫,《论生病》,选自林石编:《疾病的隐喻》。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第60页。

[3].罗明洲,《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第113页。

[4].Martin Esslin. Pinter,the Playwright. London:Methuen Ltd.,1982,p. 261.

[5].Harold Pinter. http://www. haroldpinter. org/home/index. shtml. Web. 1 Jan. 2012.

[6].John Louis Digaetani. Stage of Struggle: Modern Playwrights and Their Psychological Inspirations. London:Mcfarland Company,Inc.,2008,p. 94.

[7].R. Thomas Johnson. Harold Pinter:Poet of Anxiety. Diss. University of Delaware,1985,p. 259.

同类推荐
  • 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以建国初期五万女兵进军新疆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全景式长篇纪实文学。有评论家称:“是一部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白皮书”;也有人说:“是一部当代女兵屯垦戌边史”……作者说:“是一座当代新疆母亲的纪念碑。”
  •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

    《雨是乌云的花:他们曾和你一样平凡》所收录的文章,皆为古保祥创作的名人励志故事,读了此书,会让你醍醐灌顶,原来那些成功者曾经和你一样的平凡。
  •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散文

    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如果你正青春,或者你曾经青春,《郁达夫散文》你怎能错过!郁达夫散文的思想倾向,确实是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个性,他对于旧中国那种阴暗发霉的生活,充满着一种强烈的愤懑情绪,用一种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的心态,大声疾呼地去痛斥它,揭露它。
  •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本书是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编辑的人文丛刊,书中汇聚了宋耀如的《1885年7月18日写给安妮的信》、周伟民的《唐玲玲在斯坦福探秘“宋子文档案”》、张江南的《东瀛问学记》、野叟的《夜游岳麓山(外二章)》、韩少功的《空谈比无知更糟(外一章)》等诸多知名学者的文章。辑中文章一改往日学术刊物中“学院式”写作的冰冷面孔,篇篇见情见性,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可触可摸,同时又不减损文章内在的思想学术深度。
  • 幼儿文学鉴赏

    幼儿文学鉴赏

    本书从审美的角度介绍了幼儿文学鉴赏的独特之处,阐述了幼儿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寓言和幼儿戏剧等文体如何进行艺术鉴赏进行了系统介绍。
热门推荐
  • 小农民逍遥修真

    小农民逍遥修真

    岳中海本来是准备做一辈子的屌丝,没有想到捡到一块玉佩。让他有了翻身机会,种田发家笑傲人生不再是梦想。当然了,美女在人生中是不能少的!
  • 神道天印

    神道天印

    本文属于文风派,故事情节越往后越精彩,环环相扣。
  • 风雨已霁

    风雨已霁

    “乱世里,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独善其身,但幸好我还有你。”“我以前觉得,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死去,留下无数已经不可能的可能性,供后人凭吊唏嘘。可是,因为你,我愿意在佛前虔诚的叩首,求它赐我一份伴你终老的运气。”
  • 疯子的妖孽人生

    疯子的妖孽人生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疯子的妖孽人生,吊丝的奋斗历程。何为疯子?何为妖孽?自然是不走寻常路。‘只要结果是好的,不违背道义,那我用的手段千奇百怪,又有何关系?’
  • 一不小心出了名

    一不小心出了名

    班上转来了一个贫困地区小姑娘二丫,与她成为朋友后,牛皮皮他们逐渐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无忧无虑,贫困山区的同龄伙伴随时面临失学的危险,快乐小子这下有点快乐不起来了。不过,牛皮皮的“鬼主意”总是一个接一个,他们成立了“一分钱小队”帮助小伙伴,还一不小心成了名人,出门都有人找他签名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冷魅公主的复仇计划

    冷魅公主的复仇计划

    她们冷血无情,她们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她们要复仇,她们是杀人不眨眼的黑道至尊,直到遇到了他们,公主们的平静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王子和公主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呢?
  • 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女人一生最应珍视的110种心情

    女人的漂亮不是因为她穿的衣服、她保持的体型或者她梳头的方式。女人的漂亮,必须从她的眼睛中去看,因为那是她心灵的窗户和爱居住的地方。还生活一个微笑、爱一转身就是痛、感悟幸福,感悟爱、女人,很特别、天使在人间、妇人的幸福……本书为您讲述女人的心境,探微新女性的精神界,追索新女性的幸福法则。女人,是很特别的,她们的肩膀能挑起整个世界的重担;她们的内心很坚强,能够承受分娩的痛苦和忍受自己孩子多次的拒绝;她们有耐心,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她会继续坚持,并且无怨无悔地照顾自己的家人;她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爱孩子;她们非常有智慧,知道一个好丈夫是绝不会伤害他的妻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场:浪涌烽烟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战场:浪涌烽烟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还好在青春遇见你

    还好在青春遇见你

    信任、误会、让彼此相爱的两个人越走越远,友谊?亲情?爱情?当这些失去时,我还剩下什么?还好,在青春时遇见你,便不负这一生
  • 另结新欢

    另结新欢

    结婚三年,她万般体贴,终抵不过他初恋情人的一颦一笑。他是她最强劲的对手,商场上处处针锋相对,却不知为何对她倍加关心。最终她到底是会选择破镜重圆还是另结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