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2700000038

第38章 美梦(2)

选拔委员会让主教练戴利先出一份大名单,按照位置划分,列出他想要的球员,每个位置可以有6个左右的候选人。不过相比大名单,更有趣的是戴利自己的心愿单,那上面列出的,是戴利认为要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些球员。

直到2009年5月去世,戴利始终没有真正公开过自己的心愿单,但据《体育画报》记者杰克·麦卡伦打探,这份小名单上首当其冲的几个名字依次是:乔丹、“魔术师”、皮蓬、大卫·罗宾逊、克里斯·穆林、卡尔·马龙、尤因。

没有艾塞亚·托马斯,没有戴利自己球队里的王牌。

“微笑刺客”托马斯的落选,是1992年美国队人员构成中争议最大的话题。为什么戴利不保他自己的球员?后来,戴利不停地向外界兜售他的说辞:我只是教练而已,“是选拔委员会在挑选球员”,这跟NBA一样,球员是总经理弄来的,教练只负责执教的部分。这样说当然也算事实,但如果戴利态度强硬地告诉选拔委员会“我要艾塞亚”,难道委员们不会更加认真地考虑?

《纽约日报》记者简·哈巴德(Jan Hubbard),在那届国家队选拔过程的报道中极其尖锐,富有侵略性,他就说:“查克是那个真正在艾塞亚问题上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的人。”

在选拔委员会里,托马斯还有一个理所应当的支持者,活塞总经理麦克洛斯基。如果托马斯不乐意去说服戴利,他完全可以告诉麦克洛斯基他想进这个队。据美国篮协官员戴夫·加维特(Dave Gavitt)透露:“艾塞亚感觉自己没法向查克施压,但他给杰克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最终,托马斯还是未能如愿,1992年那支历史性的国家队里,没有他的容身之地。比尔·兰比尔认为,托马斯的落选跟天时不无关系。兰比尔说:“在那个特定的时间,我们已经成为过去。如果那届奥运早个两年,在我们最强盛的时候,我很有兴趣看看会发生什么。奥运队就是一场政治斗争。如果有一支球队,有一名球员,赢不了政治斗争,那一定是底特律活塞和艾塞亚·托马斯。”

其实,托马斯本不应该缺少政治资本。他从小就是同年龄段全美国最好的篮球运动员之一,进入NBA以后也迅速成为一线明星。如果托马斯有“魔术师”和伯德那么高,或者哪怕有乔丹那么高,他可能就是联盟第四巨头,就跟那三位是一个级别的。可是后来,一场又一场风波,让托马斯的资本一点一点流失。1985年全明星赛,托马斯主导了针对乔丹的“冰冻事件”,和乔丹结怨。过了两年,他又在1987年东部决赛中冒犯了伯德。

1987年东部决赛第五场,天王山之战,比赛时间还剩五秒,活塞队领先1分并掌控球权,托马斯只要成功把界外球发到队友手里,基本就能让活塞客场战胜凯尔特人,但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托马斯的传球意图被伯德识破,只见伯德一个箭步冲向接球的兰比尔,“啪”地把球断掉,随即在快冲出界的一瞬间助攻队友得分,凯尔特人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反败为胜。这个球,虽然是托马斯的重大失误,却还不至于对他的公众形象造成重大伤害,真正恶劣的还在后面。

赛后,波士顿花园客队更衣室,当时还是新秀的罗德曼出言不逊,说伯德“被高估了”。罗德曼表示,伯德之所以连续三次当选年度MVP,“只是因为他是白人”。随即就有人拿罗德曼这话来问托马斯,托马斯明显在那一瞬间大脑短路,他说自己“不得不同意罗德曼”,并且补充道:“拉里·伯德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篮球运动员,但如果他是黑人,那他只是另一个普通球员罢了。”说完,脸上露出那种极具个人特色的半天使半魔鬼的微笑。

冰冻乔丹,冒犯伯德,加上多年来底特律坏小子军团的粗野球风,让托马斯在人们心目中并不那么正面。正如加维特所说:“艾塞亚不是最受欢迎的家伙,这点很快就显而易见了。”

1991年春夏那几个月,美国篮协的选拔过程备受关注,不时有内幕消息泄露出来,却往往与事实不符,比如《芝加哥论坛报》曾经报道说托马斯获得了一个入队名额,但实际上并没有。

美国篮协这次奥运选拔,和大学女生开派对没什么不同。她们想请最帅的男生来参加,但如果最帅的那几个来不了,就得把稍逊一筹的第二档男生叫来凑数。可有时候,最帅的那几个态度暧昧,含糊其辞,不肯明说自己到底来不来,于是女生们只好让第二档的男生不要期望过高,同时又让他们知道还有机会。

对选拔委员会来说,幸运的是,“魔术师”约翰逊一点都不含糊。魔术师一早接到NBA副总裁格兰尼克的电话,就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要加入,这样一来,他也变成了招募者之一。“魔术师真的帮了我们,”加维特说,“他定了个基调,参加奥运队是值得一做的事情。”

最重要的任务交给罗德·索恩:争取乔丹加入。乔丹当年是索恩选进公牛队的,两人有交情。1991年夏天,公牛首夺总冠军后,索恩给乔丹本人打了电话。

第一通电话里,乔丹说了些什么?

乔丹当时就说:“罗德,如果艾塞亚在这个队的话,我可不想打。”

后来很长时间,乔丹总或多或少否认托马斯的落选跟自己有关,但二十年后,2011年的夏天,他亲口向《体育画报》记者麦卡伦承认:“我告诉罗德,如果艾塞亚在这个队的话,那我就不打。”

索恩明白乔丹的立场。他或许没有挑明,但他心中再清楚不过:如果乔丹不想让谁进这个队,那人就一定进不了这个队。

这一点,选拔委员会没必要和戴利沟通,因为戴利心中有数。乔丹老早就在电话里告诉戴利:艾塞亚打,我就不打。而戴利也向乔丹明确,我不会为艾塞亚而斗争。

1991年东部决赛第四场,托马斯领着几名队友提前走回更衣室,没有向公牛队表示祝贺。那正是奥运选拔的关键时期,托马斯毫无风度的表现给了选拔委员会最后一个将他剔除在外的理由。

尽管确保了托马斯不会进队,乔丹还是迟迟不肯给出肯定答复。美国篮协想在1991年9月公布球队阵容,但直到8月19日,乔丹去参加魔术师的夏季慈善明星赛,依旧态度暧昧。据麦卡伦说,其实乔丹早就知道自己会加入—自从确认了托马斯不会被邀请,又确认了戴利会给他留够时间打高尔夫后,乔丹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加入。

另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伯德。这个任务,不像招引乔丹那么重要,却同样意义重大。选拔委员会并不像“需要”乔丹那样“需要”伯德,但他们的确“想要”伯德,这和他们“想要”乔丹是一样的。乔丹28岁,伯德34岁;乔丹正在巅峰,伯德已过巅峰—选拔委员会需要乔丹,需要他去重振美国篮球的雄风,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并不一定需要伯德。不过,魔术师、伯德和乔丹,是当时NBA江湖地位最高的“黄金三人组”,没人能取代他们当中任何一个。因此,把伯德招进队来,让他和魔术师、乔丹并肩作战,象征性意义远远大过实战价值。

邀请伯德的任务主要落到戴夫·加维特肩上。加维特当时正是凯尔特人的C E O,在这个位置上刚坐了一年,和伯德处得不错。他第一次跟伯德谈起巴塞罗那奥运会,是在伯德家里。

“拉里,我们想要你加入奥运队。”加维特说。

“我已经过气了,这是年轻人的事儿。”伯德答。

加维特没有强求。还有的是时间。

伯德不想到国家队只充当一个摆设,而那个时候,他背伤缠身,正担心自己职业生涯行将终结,如果进了国家队,很可能就是个摆设。

1990—1991赛季中期,《体育画报》杂志要做美国国家队的封面文章,魔术师知会麦卡伦说:如果没有伯德一块儿,我可不上这期杂志封面。麦卡伦告诉魔术师:“但是拉里说他不打。”魔术师回答:“我会自己去确认的。”后来经过多次电话沟通,魔术师终于同意上封面,因为他确认了,伯德确实不去巴塞罗那。

“黄金三人组”之外,选拔委员会有几个轻松确定的人选。大卫·罗宾逊和尤因是铁定的,因为优秀中锋稀缺;马龙、皮蓬也是铁定的;选拔委员会里的一些人不像戴利那么喜欢穆林,可穆林的头脑和他能打两个位置的属性,还是锁定了一个名额。巴克利是个麻烦人物,针对他的入选资格,展开过许多讨论,最终选拔委员会更看重巴克利球场上的能力,还是接纳了他。

到最后,乔丹和伯德都说了“Yes”。1991年9月21日,NBC电视台播出特别节目《梦之队:美国篮球选拔秀》,选拔委员会在节目中公布了10名入选的NBA球员,另留两个名额暂时空缺。10个人是按这个顺序公布的:“魔术师”约翰逊、查尔斯·巴克利、卡尔·马龙、约翰·斯托克顿、帕特里克·尤因、大卫·罗宾逊、拉里·伯德、克里斯·穆林、斯科蒂·皮蓬、最后是终极悬念—迈克尔·乔丹。

选拔秀结束后,魔术师很快通过湖人公关发表了一份声明,表达他对托马斯未能入选的“失望”。活塞总经理麦克洛斯基直接从选拔委员会辞职,以表示“抗议”,但《纽约日报》的哈巴德随后揭示了事实:麦克洛斯基从来没为托马斯强烈呼吁过。

托马斯本人倒没有公开表示过强烈抗议,但他内心很受伤。那年夏天,当他在一个婚礼上见到活塞队公关麦特·多贝克时,托马斯说:“你的伙计查克把我给甩了。”

戴利从来不喜欢谈论这个话题,但他承认:“我能保证这不会在赛季当中影响他们吗?我不这么认为。我知道艾塞亚很受伤,这是不会说没就没的。”

很多年后我们发现,就连魔术师对托马斯的支持,也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罢了。2009年,魔术师和伯德联合写了一本书,由著名记者杰姬·麦克穆兰(Jackie MacMullan)执笔,书名叫《当比赛属于我们》。那本书里,魔术师透露:“说到奥运,艾塞亚谋杀了他自己的机会。那支球队,没人想和他一起打球……迈克尔不想跟他一起打,斯科蒂不想跟他一起打,伯德不会为他争取,卡尔·马龙不想要他。谁会说‘我们需要这家伙’呢?谁都不会。”

同是在那本书里,魔术师还揭示了他和托马斯友谊破裂的缘由。80年代,他俩一直是很要好的朋友,甚至到1988年,他们率领各自球队在NBA总决赛相遇,跳球之前,两人还公开亲吻示好。然而,当魔术师告诉全世界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以后,托马斯就开始质疑他的性取向,这大大伤害了两人之间的感情。魔术师在书中说:“当我拿到我的HIV诊断结果时,他质疑我。一个所谓的朋友,怎么能那样质疑你的性取向呢?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过去常在赛前亲吻,现在,如果人们对我好奇,那就意味着,他们也对他好奇。”

10人名单公布后,还有人揣测托马斯会在九个月后成为第11名入选的球员。但那些真正了解内情的人都清楚,到此为止,托马斯已经彻底没机会了。托马斯的失败,不仅是败在他的敌人手里,也败在那些本该是他朋友的人手里。

1992年5月11日,选拔委员会公布了最后两名入选者的名字:开拓者队的克莱德·德雷克斯勒,以及杜克大学的克里斯蒂安·莱特纳(Christian Laettner)。这样一来,名单完整了,德雷克斯勒在名义上是第11个入选的。

当时,要不要吸收德雷克斯勒,主要争议在于:他实在太像乔丹了。当然,这可能也是吸收他入队最好的理由,因为打球像乔丹绝不是坏事。事实上,到这个时候,要吸收什么样风格的球员,要增添哪个位置上的球员,已经完全不重要,一切都落定了:要控球,有魔术师、斯托克顿、乔丹和皮蓬;要篮板,有大卫·罗宾逊、尤因、巴克利和马龙;要外围投射,有穆林、乔丹和伯德;要单兵防守,有皮蓬和乔丹;要得分,人人都能得分;要娱乐,巴克利一个人就够娱乐了;要买咖啡和甜甜圈?有莱特纳。所以,只需要选剩下球员当中最好的那一个。或者说,只需要选剩下球员当中除了艾塞亚·托马斯之外最好的那一个。

多年来,媒体总是把乔丹和德雷克斯勒拿来比较,德雷克斯勒尽可能躲避这样的比较,但他同时又很自负。他有时会私下这样问记者:有什么是迈克尔能做而我做不了的?这个问题,有两种答案。一种是:没有!乔丹能做的,你德雷克斯勒都能做。另一种则是:没有……只不过,乔丹每一件事都做得比你德雷克斯勒更好。乔丹的跳投更好,突破更好,传球更好,防守更好,篮板更好,甚至,即便德雷克斯勒的腾空高度似乎更高一些,乔丹的扣篮也比他更好。

不管怎么样,1992年,德雷克斯勒率领开拓者队打出NBA西部最佳战绩,后来也闯进了总决赛,在许多人看来,他的确是当时全联盟除乔丹之外最好的球员。1992年总决赛第一场,乔丹半场投进6个三分球,并附赠了那次著名的摊手耸肩,赛后被问及乔丹的三分球盛宴,德雷克斯勒是这么说的:“这个系列赛之前我曾说过,他有两千招。我错了。他有三千招。我可以这么跟你说:我很高兴我去巴塞罗那,是跟他一个队。”

这支汇聚了当时美国篮球几乎全部顶级精英的男篮国家队,得到了一个响亮而伟大的名称:梦之队(The Dream Team)。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

    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热门推荐
  • 成语故事·第一辑

    成语故事·第一辑

    该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具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采取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套图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本套图书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诱情:总裁的极品妻

    诱情:总裁的极品妻

    “我为什么要放开你,你怎么说也是我的妻子,不应该尽一下妻子的义务吗?”他狠狠地撕裂了她的睡衣,露出了她洁白的肌肤的时候,他的身体竟然很自然的就发生了反映,他根本就没想到会这样,他只是想吓唬她一下,只是,—他的唇狠狠地吻上她的唇,即使她一直在固执的想要回避,当他的大手摸上她柔软的肌肤,他才知道,原来这个女人的身体有让男人窒息的优势,她不仅是一个极品妻子,还是一个极品女人。
  • 独宠娇俏娇妻

    独宠娇俏娇妻

    世界上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对你好,除了对你另有所图的人,这是夏霜蕾的世界观。可是,从邂逅了那个男的之后,她的世界观却被颠覆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丹魔

    重生丹魔

    作为史上最弱不禁风的丹道傀儡宗师,杨柯重生了,回到初入魔门当杂役的日子。以小博大却被认为扮猪吃虎,杨柯只好顺势而为,高调踩人。——————“如果我是废物,那天下人更是废物不如!”杨柯睥睨天下,掷地有声。“炼体不通,我便炼血。化四亿八千万血神子,成就无上丹魔。执掌丹道,让别人无丹可炼!”
  • 庶女攻略:认个师父嫁一嫁

    庶女攻略:认个师父嫁一嫁

    如清是庶女,却有着非庶女的命运。阴差阳错却又命中注定的认了个王爷世子做师父。这个师父虽然爱她,却不敢要她;这个师父虽然惜她,却没有娶她。面对着对自己三年如一日念念不忘的他国皇子,面对自己暗自倾心的同门师兄,她到底该如何选择?要不就…选了这个疼她、爱她、惜她、怜她的师父,嫁了吧!
  • 别说你懂通货膨胀

    别说你懂通货膨胀

    本书分为通货膨胀基础知识、通货膨胀与生活、通货膨胀与理财三部分,内容包括:通货膨胀进行时——谁动了我的生活、通货膨胀预期:临渴掘井还是未雨绸缪、私企是通货膨胀的“替罪羊”、谁将是房地产泡沫的终结者、通货膨胀对养老金有什么作用等。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本书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这些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比目鱼

    比目鱼

    丧事后,芹芹本想关掉一个卫生间——节省点打扫的时间,当然,还有体力。可女儿说她已经习惯自己的卫生间了,夜里起来闭着眼睛也能上厕所,芹芹想想,自己跑到女儿的小卫生间去,会习惯吗?那里到处都是粉嘟嘟的,地砖与墙砖一色,都是撒着碎金粉的玫瑰花图案,抽水马桶,也是淡淡的蔷薇红,有那么几回,她蹲在那里擦洗地砖和马桶,胳膊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把女儿宠成这样,合适吗?既然女儿反对,那么,就维持现状吧,这一年,关于他的一切东西,她都维持“现状”,衣橱里,在他的蓝色羊绒衫和黑色短棉衣旁边,她的衣服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
  • 暴力仙姬:横扫三界帅哥

    暴力仙姬:横扫三界帅哥

    她想当个普通人的愿望,因为一次意外,彻底破产了!老天一声招呼不打就把她扔回了原产地:一个凡人、神仙、妖魔并存的古老世界。她成为了高高在上的仙族族长继承人!她的另一个愿望:交很多很多男朋友,挑个最喜欢的做老公,却意外地“超标”实现了。她不但莫名其妙多了一个帅得掉渣的未婚夫,还多了一屁股赖都赖不掉的桃花债!更可怕的是,她的桃花之旺横扫仙、魔、人三界,涵盖老、中、青各年龄段!虽然年龄不是问题,身份不是距离,但是也不用来得这么猛烈吧!小女王征服神仙世界的传奇,保证故事快乐轻松,结局幸福美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店必赚金点子

    开店必赚金点子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开店前的必备事项、雅致的店面布局与设计、商品的采购与运输、巧妙提升销量、找准市场定位盈万利、开店必赚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