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6400000030

第30章

山家教典志第十一

智者高座以纵辩。章安直笔以载书。所谓以文字广第一义谛。是犹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荆溪有云。文即门也。即文以通其理。岂非门乎。至若后世发挥祖道粲然有述。虽各出义章互形废立。所以归宗之诚。则无乎不同也。今故并陈篇目。以贻好古者之求。述山家教典志。

南岳

大乘止观(二卷)

唐末教典流散海外。本朝咸平三年。日本国寂照持此本至四明。慈云得之为作序云。初卷开止观之解。次卷示止观之行。

四十二字门(二卷) 大品四十二字。初阿后荼。南岳用对四十二位。

安乐行义(一卷) 四明行皎。游方至南岳福严。于藏中得此本。归以示圆辩。其后北峰石芝始获开板。

南岳愿文(一卷) 无诤行门(二卷) 三智观门次第禅要。

释论玄(已上各一卷) 右止观。安乐行义。愿文。有见本。余不复见。惜哉。

天台

法华玄义(十卷) 法华文句(十卷) 摩诃止观(十卷名圆顿止观) 禅波罗蜜(十卷名渐次止观)

修禅六妙门(一卷名不定止观。智者为陈尚书令毛喜撰) 光明玄义(一卷。解昙无谶译四卷别行之本)

光明文句(三卷) 菩萨戒疏(二卷) 观音别行玄义(二卷。释法华普门一品。别行部外。昔昙无谶劝河西王诵持愈疾。故智者特释) 观音别行义疏(五卷) 请观音经疏(一卷)

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 观心论(一卷) 金刚般若经疏(一卷。建炎二年。武林修悟将此疏入经为注咸渟元年。南湖行靖等。将天台法轮院科金刚经并疏。刊板于寺) 四念处(四卷)

弥陀经义疏(一卷。金刚弥陀二疏。虽曾入藏。而孤山净觉。谓是附托之文。唯神照法师。尝于法轮用此疏。讲有宣赐本在东山藏中)

禅门口诀(一卷) 觉意三昧(一卷智者亲撰) 方等三昧仪(一卷) 法华三昧仪(一卷)

法界次第(三卷已上皆亲撰) 维摩玄疏(六卷) 四教义(四卷维摩玄疏离出之文)

右七十六卷。天圣二年。慈云奏入大藏。

维摩文疏(二十八卷为炀帝撰。荆溪略为十卷。但称略疏。与前玄疏各行) 净土十疑论

观心食法 观心诵经法 观心十二部经义 小止观(智者为兄陈针参军亲撰)

右共三十三卷。未入藏。

智度论疏(二十卷) 弥勒成佛经疏(五卷) 观心释一切经义(一卷) 弥勒上生经疏(一卷)

释一经玄义(一卷) 坐禅止观(一卷) 仁王般若经疏(二卷○天竺别集云元礼初得之海贾) 禅门章 般舟行法 杂观行

入道大旨 五方便门 七方便义 七学人义

一二三四身义 法门仪 禅门要略(已上各一卷)

右四十一卷阙本。

慈云随函录云。法华玄义者。唯解首题。统明五时广辩八教。出世大意蕰在其中。文句者。以疏句分节经文。荆溪云。以由释题大义委悉。故至经文。粗分章段。随部各有荆溪之记犹五经之有正义也。止观者。定慧之异名。法华之行门也。前玄义文句。皆明佛世当机得益之事。纵有托事附法观心之文非部正意。今止观正是智者说己心中所行法道。自行因果化他能所无不具焉。荆溪以辅行释之○目录云。今家有三种止观。一曰渐次。谓解顿行渐。即禅波罗蜜是也。二曰不定。谓解顿。行或顿或渐。即六妙门是也。三曰圆顿。谓解行俱顿。即摩诃止观是也。此三止观对根不同。行相虽殊俱依圆理而为宗本。唐梁肃删止观为六卷。文虽简要而修相多阙。览者宜知。除智者亲笔。余皆章安于法轮之下。述为疏论也○唐书艺文志云。灌顶私记智者词旨一卷。义记一卷。今未详何文○释签云。止观禅门净名疏等。各有余分说未终者。文。案止观云。智者于玉泉寺一夏敷扬。二时慈霔。虽乐说不穷才至见境。法轮停转后分弗宣。辅行云。大章第七。开为十境。至第七境余不复宣。后三大章及余三境。时逼夏终于兹罢唱(此释止观)次第禅门。即禅波罗密。亦列十大章。于第六方便文中。注云。若论初禅已后。发诸禅定深妙境界。并在第七修证中说。此文皆悉不流通也(此释禅门)净名经十四品。大师疏解。止佛道品。第八后诸品疏。乃是章安述而续之(此释净名见补注)。

章安

涅槃玄义(二卷) 涅槃经疏(一十卷荆溪治定十五卷今十八卷) 观心论疏(二卷慈云目录云考其所说知入品位然江浙名流或云疑伪) 智者别传(一卷) 国清百录(五卷别传百录是大师始终化迹) 八教大意(一卷) 南岳记(一卷亡) 真观法师传(一卷亡○除亡本外有二十卷入藏)

荆溪

玄义释签(十卷) 文句记(十卷) 止观辅行(十卷今开二十卷) 止观义例(一卷慈云云为初学难解及破异论) 止观大意(一卷为司封李华出) 维摩略疏(十卷略智者维摩文疏) 维摩广疏记(六卷。慈云云。对广文虽少殊亦释义宛合) 金刚錍论(一卷。明涅槃佛性义。已上四十九卷。同入大藏) 始终心要 十不二门(释签部外别行) 止观搜要记(十卷) 涅槃后分疏(一卷亡) 观心诵经记(一卷亡) 三观义 授菩萨戒文(亡) 止观文句(一卷亡) 华严骨目(亡。今东山有板。二卷是海东复还者) 法华补助仪方等补阙仪

龙兴(皓师) 涅槃经注

天台(旷师) 心经疏

华顶(满师) 涅槃记(十二卷)

灵光(敏师) 光明玄义记

广教(彧师) 光明玄金鼓记 十疑论注

石壁(靖师) 观经疏记

奉先(清师) 发挥记(释光明玄略本) 示珠指(释十不二门)

孤山(圆师) 首楞严经疏(十卷) 文殊般若经疏(二卷) 不思议法门经疏 阿弥陀经疏(小本)

四十二章经疏 瑞应经疏 普贤行法经疏 无量义经疏 般若心经疏(上各一卷) 遗教经疏(二卷) 阐义钞(二卷释请观音经疏) 索隐记(四卷释光明文句) 刊正记(二卷释观经疏) 表微记(一卷释光明玄) 垂裕记(十卷释净名略疏) 发源机要记(一卷释涅槃玄义) 百非钞(一卷释涅槃疏金刚身百非义) 三德指归(十卷释涅槃疏) 显性录(四卷释金錍) 正义(一卷释十不二门) 摭华钞(二卷释圭峰兰盆疏) 西资钞(二卷释自撰弥陀疏) 谷响钞(五卷释自撰楞严疏) 诒谋钞(一卷释自撰卷经疏) 析重钞(一卷释自撰文殊般若经疏大论析重令经取此义) 间居编(五十一卷) 孤山。年二十一。始学于奉先清师。及二年奉先亡。遂往孤山杜门养病。年四十七而化。于二十四年。著书百二十卷。勤矣。

宝云

观经疏记(石芝云。四明承用其义于妙宗钞中。故无可传之文) 光明玄赞释 光明句备急钞(指南云请寻宝云备急钞)

四明

观音别行玄记(二卷) 观音别行疏记(二卷) 光明玄续遗记(三卷) 光明文句记(六卷广智续记赞佛品) 观经疏妙宗钞(三卷) 十不二门指要钞(二卷) 扶宗记(二卷) 十义书(三卷) 观心二百问(一卷) 解谤书(三卷) 修忏要旨(一卷) 光明忏仪(一卷) 大悲忏仪(一卷) 石芝。撰四明教行录。备载别理随缘。融心解。消伏三用。起信论融会章。义例境观及问答等文。

慈云(式师) 金光明护国仪(依百录本) 请观音忏仪 往生净土忏仪 炽盛光忏仪 小弥陀忏仪 法华三昧忏仪 天竺别集 金园集(灵苑集采遗集附)

辩才(净师) 圆事理说

天竺(杲师) 指源集

净觉(岳师) 金刚般若疏(二卷) 发轸钞(三卷释自撰金刚般若疏) 弥陀经新疏(二卷) 指归记(二卷释自撰弥陀疏) 楞严文句(三卷) 熏闻记(五卷释自撰楞严文句) 楞严集解(十卷) 楞严说题 还源记(二卷释孤山四十二章经疏) 助宣记(二卷释孤山遗教经疏) 文心解(二卷释十不二门) 智论枢(节大论之文) 净名精英 禅门枢要 杂录名义(二卷) 义学杂编(六卷) 毗昙贤圣图 起信梨邪生法图 抉膜书 止疑书 十谏书 雪谤书 施食须知 诸经义题 如意轮课法 涅槃礼赞文 楞严礼忏仪 罗汉礼赞文 南山礼赞文 苕溪讲外集(二卷)

广智(贤师) 遗编(一卷) 阐幽志(释光明玄)

神照(如师) 普贤行法经疏(二卷) 仁王忏仪

扶宗(忠师) 扶宗集(五十卷) 二师口义(十五卷)

法真(咸师) 光明十愿王 三慧论

樝庵(严师) 龙王法印经疏(一卷) 安乐行注 空品注 心经注 玄签备检(四卷) 文句笺难(四卷) 止观助览(四卷) 或对

慈辩(谏师) 议方便品题

神智(义师)

顺正记(三卷释光明玄义) 新记(七卷释光明文句) 往生记(四卷释观经疏) 圆通记(三卷释十不二门) 寓言记(四卷释金錍) 集解(三卷释四教仪) 纂要(六卷释义例) 三部补注(十四卷) 搜玄(三卷杂出教义)

车溪(卿师) 秘密五章

慧觉(玉师) 行法经疏(二卷) 祖源记(三卷释自撰行法经疏) 杂珠记(二卷释孤山无量义经疏) 尊胜忏法

智涌(然师) 宗圆记(四卷释南岳止观) 枢要记(二卷释十不二门) 虎溪集(八卷) 功德天忏仪

假名(湛师) 净业记(四卷释观经疏) 护国记(四卷释光明玄义) 金刚集解(二卷) 假名集(十卷)

思溪(焕师) 圆觉疏(二释) 安乐记(一卷) 百章(教义) 诸天传(一卷)

竹庵(观师) 楞严集解 楞严补注 兰盆补注 圆觉手鉴 金刚通论 金刚事苑 山家义苑 竹庵草录

清辩(齐师) 顶山记(释戒疏)

泽山(咸师) 菩萨戒疏注(三卷破顶山记) 金刚辩惑(一卷) 法华撮要(一卷经音训) 复宗集(二卷)

山堂(性师) 山堂集(五卷)

高丽(观师) 四教仪(一卷依章安八教大意删补)

四明(吉师) 金錍注

神悟(谦师) 显妙解(释十不二门)

妙悟(最师) 评谤(评净觉雪谤之谬)

桐江(瑛师) 注心经 三珠论 净土修证仪(世人念阿弥陀佛真金色之偈即此仪文)

圆通(梵师) 会宗集

景德(云师) 翻译名义(七卷)

证悟(智师) 攻瑛集(追破桐江之说) 十种境界义

车溪(荣师) 大部决疑(四卷)

仙潭(伦师) 精微集(四卷) 金刚经疏(四卷)

浮石(闵师) 宪章集(五卷)

佛照(坚师) 大云请雨经疏(一卷)

草堂(元师) 义例随释(六卷破神智纂要之说) 辅赞记(一卷教义)

吴兴(颖师) 宗元录

月堂(询师) 圆宗解(一卷破虎溪集并一书与赤城益师议其事)

四明(照师) 注天台别传

梓庵(伦师) 教义

虚堂(空师) 宗极论

南湖(因师) 草庵缘

止庵(莲师) 教义

宝严(韶师) 指南集

镜庵(迁师) 随录(教义) 宗源录

环庵(枢师) 教义

慈室(云师) 圆觉直解(三卷)

北峰(印师) 金刚新解 释金刚弥勒偈 教义

逸堂(登师) 圆顿宗眼 金錍十义 教义

柏庭(月师) 仁王疏记 楞严玄览 金刚会解 圆觉略释 楞伽通义 简境十策 四部格言 金錍义解 宗教玄述 十类因革论 绪余 附钞笺要(节指要情义)

同类推荐
  • 俳谐文辑佚

    俳谐文辑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雷法议玄篇

    雷法议玄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李兵曹赴河中

    送李兵曹赴河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淡新档案选录行政编初集

    淡新档案选录行政编初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isalliance

    Misalliance

    Tarleton, an ordinary young business man of thirty or less, is taking his weekly Friday to Tuesday in the house of his father, John Tarleton, who has made a great deal of money out of Tarleton is Underwear.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公主的千次之死

    公主的千次之死

    追寻小棉公主的下落,却在一个竹卷一样的东西上看见——公主的千次之死之说……公主的千次之死,究竟是什么样的死法,竟要施行在娇弱碧花的美人身上;一次又一次的追寻,他们的脚步更近了,仿佛即将揭开公主的千次之死,究竟是不是第一千零一次死法……
  • 韩娱女团梦

    韩娱女团梦

    戴小七是很喜欢韩国女团的宅男,一次偶遇让他可以深入花丛,和郑氏姐妹,泫雅软软,,,等,发生一些列让人羡慕得要死的故事!
  • 辣手警花:总裁大人不要跑

    辣手警花:总裁大人不要跑

    柳明悦不能接受六年前那夜荒唐的事实,却又不得不奉命贴身保护他。重点是那家伙有事没事就来一句:“你是猪吗?”靠,猪怎么了,猪也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别出了什么事都找猪的麻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向左向右,左右不分——记成长

    向左向右,左右不分——记成长

    新生命的到来不代表是一件喜事,生命的逝去也不算是一件悲事,存在就有其合理性。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而死,死而生,我们自始至终都是在做这一件事情,我们的灵魂在那不知曾经是谁的躯壳里停留穿梭。说不定经过了三世三生,我们又回到了原点,只是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应该说我们从未生过,抑或我们从未死过。做个自己喜欢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以世人为标准,活一世记一世,把现世过好就是对生命最大的感恩了。
  • 我乃太子妃

    我乃太子妃

    亲天啊……我不就吃了口汉堡嘛!这也能穿?不会吧……怎么一醒来还是乌漆抹黑的?居然是个瞎子?呃……这瞎子的太子老公居然说我害了他前老婆?晕……老天爷,你让不让我过了?她,程多多,二十一世纪能吃能睡丑女一枚,自认三无产品,没家境,没身材,没朋友,却努力的活着!在不同时空的她,本该是受尽恩宠的太子妃,却过着比下人都不如的人生,拥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却被一双看不见的眼睛遮盖了所有所有……包括她的心!当她变成了她,她们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又会奏出怎样的双重奏?又名《紫眸倾王心》
  • 异种之都

    异种之都

    身为异种和人类的白拓来到了异种之都。各种异种妹纸、校花老师都是我的了!但是这里不是那么好混的呵!
  •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习惯决定青少年一生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受益终生。
  • 名医

    名医

    救人?这个可以有!杀人?这个也可以有!结婚?这个不能有。于是,燕慕容逃婚了。一个年轻的中医,带着老头子的理想,宁可逃婚,也要让中医扬名。一针在手,可以救人!一针在手,也可以杀人!杀人与救人,本就在一念之间!
  • 买办之家

    买办之家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中西文化交融的京畿天津,通过对一个买办家庭及其广泛的社会关系的全情式的描写,展现了100年前的历史风云及芸芸众生的命运变迁。父慈子孝的封建伦理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下玉碎瓦倾;情深谊长的跨国之恋在商业利益的漩涡里几经沉浮;青梅竹马的昔日恋人沦落青楼,不忍相见……
  • 却邪剑

    却邪剑

    慕容子陵,魔教浩阳宫余孽,自浩阳宫灭亡后,先后屠杀近百位正道弟子,其中还包括三位长老。就在近日,剑门又一位长老被杀于北方荒原,剑门震怒:无论如何,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将这魔教余孽斩杀!……家……我的家……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既然如此,在这生命的最后一刻,就让我,在看最后一眼浩阳宫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