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9700000010

第10章 张中行(2)

还可以再往深处追。梁先生以治佛学入北大,出入红楼,所讲仍是佛学。与熊十力先生相似,梁先生也是由释而儒。但改变程度有深浅之别。熊先生张口闭口大《易》,却没有丢掉唯识。梁先生年轻时候信佛,曾想出家,“从”政以后,虽然仍旧茹素,却像是不再想常乐我净方面的妙境,而成为纯粹的儒。与法家相比,儒家是理想主义者,相信人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善。而世间确是有不善,怎么办?办法还是理想主义,比如希望君主都成为尧、舜,臣子都成为诸葛亮、魏征。希望多半落空,怎么办?理想主义者一贯是坚信,暂时可以落空,最终必不落空。理想主义者总是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我呢,也许中了老庄和《资治通鉴》两类书的毒,虽然不敢轻视理想主义,却又不能放弃怀疑主义,甚至悲观主义。也渴望治平,而对于如何如何便可以鸡犬超升的妙论,则始终至多是半信半疑。这里,显然,我和梁先生就有了不小的距离。恕我狂妄,在梁先生作古之后还吹毛求疵。我总是认为,梁先生的眼镜是从Good公司买的,于是看孔、孟,好,看人心不古的今人,还是好,直到看所有的人心,都是好。可是就是这样的他眼镜中的好人,集会批判他了,因为他是不隐蔽的孔子的门徒;孔早死了,抓不着,只好批其徒。他不愧为梁先生,恭聆种种殊途而同归的高论之后,照规定说所受教益,还是老一套,就是大家熟知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事过境迁,现在有不少人赞叹了,我则认为梁先生明志,引《论语》还引得不够。应该加什么?显然应该加上另外两句:一句是“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另一句是“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也就可证,梁先生是地道的理想主义者,甚至空想主义者,我则加上不少的怀疑主义甚至悲观主义了。梁先生的地道,可敬,也可怜;我的杂七杂八,大概只是可怜了。

还是专说梁先生。说可怜,是来于同情。因为梁先生是北大的前辈,我的同情心就更盛,有时闭户凝思,甚至还会落一滴两滴同情之泪。落泪,主要不是为他受了屈,是为他迂阔,以至于“滞”的可怜。至于开了门,面前有了别人,那就应该专说可敬。可敬之处不少。

有悲天悯人之怀,一也。忠于理想,碰钉子不退,二也。直,有一句说一句,心口如一,三也。受大而众之力压,不低头,为士林保存一点点元气,四也。不作歌颂八股,阿谀奉承,以换取絮驾的享受,五也。五项归一,我觉得,今日,无论是讲尊崇个性还是讲继承北大精神,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梁先生,因为他是这方面的拔尖儿人物。

张中行药王庙药王庙也许由于有较深的贵远贱近的陋习吧,我常常想到过去。舍不得,但时间铁面无私,终于都过去了。补救之道是以记忆为资本,想想,如果有人肯听就进一步,说说,以争取阿Q式的胜利。所想或所说,当然最好是比较远的,于是就想到药王庙。

药王庙是我的家乡镇立小学的所在地,在镇的西北角。我们村在镇西一里,人家不多,没有学校。民国初年,我六七岁的时候,到那里上小学。一天往返两次,都是取道村北。大概有一里多路吧,出村向东北望,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庙门和钟鼓二楼。在我们那一带,药王庙是个大建筑,坐北向南,有三层殿。前殿供着大肚子嘻嘻笑的弥勒佛。走过前殿是个大大的院落,我们称为前院,东西对立着两层的钟鼓二楼。中层正殿是全庙的中心,高大宽敞,前面还有方广的砖陛。殿内坐着药王的金面塑像。塑像背后,隔一层板壁,面北立着韦驮的塑像。正殿之后是后院,左右有两棵很老的槐树,夏日浓荫遮天,常由上面垂下俗名“吊死鬼”的槐蚕来。后殿三间,正中供着坐在大莲花里的菩萨。后院有东西厢房,改作小学的教室。后殿西侧有北房两间,是老师的宿舍。正殿西侧有南房两间,是看庙道士的住所,兼作烧开水的茶炉。

这庙是什么时候创建的,也许有碑文可查,可惜那时候我还没读过《碑板广例》之类的书,对于石刻等等不怎么热心,以致视而不见。但它是一座古庙却是无可置疑的,残旧且不说,就是传说也很有出色的。譬如说,正殿前有个铁钟,坐在泥地上,不很大,样子也没什么希奇,可是据说,这是很早很早以前,发大水,菩萨骑着它来的。另一个传说,庙里住着一条大蛇,左近的人不只一次,看见它身子缠在钟鼓二楼之上,伸出头,到庙前的水池里去喝水。我那时想,这样的蛇,身子总当有大缸那么粗吧,很怕,却又颇想看见一次。但是不凑巧,始终没有遇见。蛇,庙里确是有,几年之间,也见过几次,但都不过二三尺长,像大指那样粗,而且并不胆大,看见人,总是惶惶然地钻到洞里。可怕的小动物之中,最多的是蝎,记得一个夏夜,我们几个学生提着铁桶,沿着墙根走,只是在后院转了一圈就捉到五十多只。

我的启蒙老师姓刘,是镇北五十多里县城以东某镇的人。听说中过秀才,所以在农民的眼里,是比“白丁”高贵得多的。也许就因为这个资历,所以身量虽不雄伟,态度却非常严肃,即所谓不苟言笑的。秀才到“洋”学堂讲共和国教科书,这是大材小用,有点类乎公主下嫁蛮夷,推想心里总该有些不释然。果然,我们上学不久,他就劝我们一些人搬到学校里住,夜里他可以给我们讲点四书。我们不知道四书中还有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反正老师既然要发愤忘睡,总当是好的,我们有些人就搬去了,住在菩萨大士的东隔壁。此后,老师吃过晚饭,就在西厢的教室里给我们讲四书。现在想,老师的教法颇为奇怪,一是不从《大学》开始而从《孟子》开始,二是不先背诵而先开讲,这或者就是维新吧?这样,从“孟子见梁惠王”起,老师一章一章地讲下去,我们一章一章地读下去。很抱歉,我们竟不像老师那样感兴趣,有时反而觉得有些厌烦。这倒不是对孟老夫子有什么意见,——说实在的,孟老夫子的话,我们觉得有些是很有风趣的。譬如“寡人好色”,我们当时眼中的大人都不肯说,而孟子说了。又如滕文公的爸爸死了,听了孟子的话,如此如彼一番,结果是“吊者大悦”,这就使我们像是看到一个戏剧的场面,觉得很好玩。我们感到厌烦,原因很简单,是发困而不得睡。老师讲书,正颜厉色,何况又是出于尽责之外的好心,我们当然不愿也不敢显出困倦的样子。但是睡魔偏偏不留情,常常是老师讲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我们的上眼皮就慢慢垂下来,说不定头还会突然地点下去。这很怕被老师发现,于是就想个主意,隔一会儿用墨盒向眼皮部分擦一擦,希望借此可以清醒一下。这个办法有些功效,但是作用不大,所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情还是难免的。我们最希望晚上老师来客人,那是镇西边不远另一个小学的老师,他一来,晚上就不上课了,我们如鸟出笼,皆大欢喜。“《孟子》者,七篇止”,我们读了一半或多一点,不记得为什么停了。四书读了不到一书!说到收获,却也不是一点没有,譬如考大学的时候,作文题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试申其义”,我就利用当年的窖藏,写上“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云云,没有曳白出场,想起来是应该归功于秀才老师的。

这位秀才老师,借讲《孟子》宣扬圣贤之道;我们觉得,代圣贤立言的人当然是圣贤,至少必是躬行君子,所以对他总是怀有深深的敬意。但是有些事又颇使我们起疑心。主要的一件是对娶妻过于热心。也许是因为新丧了妻吧,老师鳏居了,不记得听谁说,正在有人给他作媒。这传说大概不假,因为看得出来,老师的心情是兴奋加一点点焦虑。不久,听说东邻的临时洞房找定了,接着是迎娶。据说女方是个寡妇,照当时的习俗,娶寡妇,行婚礼,男方要用秤钩把女方的蒙头红巾勾下来,然后第一次见面。结婚的时候不许我们去看,我们不上课,坐在屋子里想像老师迈着方步,举起秤钩去勾掉红巾,然后定睛相看旧新娘的样子,心里有些不自在。这是因为,那时候还听到过“关睢,后妃之德”一类的大道理,以致认为这是男女之事,同老师的尊严很不调和。这怎么解释呢?总算勉强找到为老师辩解的理由,是“可一而不可再”。但是偏偏又不凑巧,老师的这个妻子,结婚不久就死了,接着找了另一个寡妇,很遗憾,那兴奋而焦急的样子,似乎比第一次更厉害。这使我们很惶惑,怎么也想不到,老师也会未能免俗。

庙里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看庙的刘道士,那时候总不少于七十岁吧,我们都尊称他为“道爷”。他大概不是真正的道士,短短的白发垂在脑后而不束在头顶,也没见他戴过道冠,穿过道袍。这位干瘦的老人,态度是和善的,却不大喜欢说话,也许是不屑于同我们说话。只是有一次,我们在厕所的院里流连得太久,他有些不耐烦,就说:“你们知道吗?县长拉屎都有急地,坐着轿,忽然让停住,下轿,噗哧,完了,即刻上轿,仍旧赶路。看你们,你们!”我们认为他的话是确实的。但我们不是县长,没有县长那样的要务,在厕所院里说说闲话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县长因忙而择急地的推测,不久就得到证实,有一天,县长因公务下乡,到学校来休息了。老师率领我们列队迎接。在后院,我们看见一个中年人,白面长身,穿着绸袍,在正中走,左右簇拥着一些人。我们想,这当然就是县长了。他走得确是相当急促,但是走到屋门外却忽然停住,很轻捷地伸起一只脚,旁边一个人,想当是随从了,用布甩子熟练地抽了几下,然后伸起另一只脚,照样抽一遍,进屋去了。

在药王庙看庙是个美差。庙前后有一些田地,由道士自种自收,代价只是给老师做三顿饭。另一项收入是每月初一、十五,病家到庙里烧香时供献的供品和香火钱。再一项收入是卖秘方膏药的专利。这秘方膏药,其中一种药料是乌龟。每次制膏药的前几天,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道士就弄来一只乌龟,大约有碗口那样大,拴在后院西北角的墙根下。乌龟静静地伏在地上,两只小眼睛圆睁着看人。我们有工夫就围着它看。有的人还直立在它的脊背上,它坚忍地挣扎着。不知道谁从什么地方听来的,说乌龟可以用作柱础,只要让它面向西北,它就可以靠吸气而生长不死。我们不知道这是否确实,很想试验一下。可惜庙里没有修建房屋,而那个小乌龟,在院里瑟缩不了几天,就死于刀下,烂在药锅里了。熬膏药时候,一种奇怪的臭气使人欲呕,要多半日才能过去,我想,这或者就是乌龟对人类的无可奈何的抗议吧。药王庙的生活是单调的。我们也看见过所谓“闹学”,年画上印着的,老师坐着打瞌睡,学生用墨笔在老师脸上画眼镜。但是我们的老师太严肃了,我们不敢。课堂里书声琅琅,空气却是沉闷的。破闷的唯一妙法是抢到出恭牌,到东小院的露天厕所去游荡一下。但是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后边总有不少人等着,还有,也可能被老师指出名来申斥一番。有个时期,不知道由谁发明,有不少人到厕所偷偷地吸起香烟来。烟是小鸡牌,盒子上印着一只大公鸡,一包十支,价钱最便宜。略贵一些的是海盗牌,盒子上印着一个西方武士,拄着一把军刀,我们称它为单刀牌。白白的一根纸棍,用火柴一点,一端就变红,用力一吸,向上一喷,一缕白烟就悠悠荡荡地飘上天空,很好玩。但是欢乐不久,扫兴的事来了,老师到厕所去,看见谁正在喷烟了。接着是老师怒气冲冲地坐在讲桌旁,大声呵斥:“谁吸烟了?快说!”那个被看到的学生赶紧站起来声明:“老师,我没吸。”老师冷笑了一声,说:“就是你,过来!”其后是用戒尺惩罚一番。这戒尺,是约一尺长的一根木板,光光的,平拍下去,打左手的手心,声音是清脆的。平心而论,老师惩罚学生还是偏于宽的,用戒尺训诫,不过十下左右,比起有些老年人所说,当年私塾里是让跪在砖上,头顶一碗水,或者用木棒打头,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现在想,老师对于维新,也算尽了最大的力量,比如讲《孟子》在晚上而不在白天,训诫学生只用木板而并不罚跪。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还是苦于赶不上时势,有一年春季开学,他不来了。推想是被辞退。接着学校就大举革新,沿着后殿往东建了新的教室,教室前面还竖起篮球架。新请来的老师是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人,未必能讲《孟子》,却会念a、b、c、d、e;装饰也不同了,最显着的是脚上不再包一层布而头上加了油。道士也换了人。新来的一个姓宋,比旧的刘老道年岁小得多,世故却多得多。对于老师和镇上的士绅们,他当然是恭顺的,就是对于我们年级高的学生,也常常是客客气气,甚至不经意地称为“先生”。我们毕业的时候,他预言我们将大阔特阔,希望我们不要忘了他。过了一些年,我回家乡,曾经践约去看他。我没有阔,他却发了胖,听说由于很会修身齐家,已经由小贫升为小康了。

同类推荐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热门推荐
  • 破天乱神

    破天乱神

    被徐家堡收养的小少年,从小被人欺负,所以想要变得变强!只有这样才能打败敌人!
  • 商户人家

    商户人家

    暴发户之家的悲欢离和,宅斗,极品亲戚,良家小妾,后宅权柄,求子,一系列狗血天雷。身为商家大小姐,也要斗亲戚斗小妾,样样不能少~看穿越女的掐架生活~
  • 重生复仇:嫡女太腹黑

    重生复仇:嫡女太腹黑

    单颜曦,大安国最漂亮之人,也是大安国尚书的嫡女二小姐。这两个身份让她风光无限,但恶毒庶女,虚伪姨娘令他性格变得软弱,最终令她深受切手之痛。再睁眼,她已是世上武功最强之人,恶毒庶女?一巴掌拍死你,虚伪姨娘?一脚踩死你?恶心渣男?一刀砍死你!(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重生之超级大善人

    重生之超级大善人

    一个碌碌无为的富二代重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可是脑中却多了一个养成系统······做非凡善事,养成各种牛逼人、物,做别人无法做之事,行别人无法做到也想象不到之善,通天通地,替天行道!!!他所做的善事——无人可懂,无人可理解······他身边的人、物——皆非凡胎······
  • 佛祖历代通载

    佛祖历代通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王魂妃:妖孽废材七小姐

    邪王魂妃:妖孽废材七小姐

    她本是24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血王.至高无上,不想被“亲生”妹妹陷害,最终坠落生死崖.一朝穿越,她已经不再是那至高无上的王,而是一个豪门世家的废材七小姐.一个连武、魂者都成不了的废物。但是好不好的是,竟然带着24世纪创举之作的逆凤系统重生在此.从此踏上女帝传说,只是为毛不知为何后边跟来了一个甩都甩不掉的某货,谁来要啊,某女举起双手双脚拍卖......【片段一】某妖孽邪魅地一笑,一把拦着某女的腰,无良地笑道:“爱妃,给本王生个娃怎么样?”某女听都没听,直接一脚踹上去,潇洒走人.
  • 人间惆怅客

    人间惆怅客

    清朝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翩翩浊世佳公子,风流俊赏,倜傥潇洒,然而他的一生恰如烟花三月,虽华美灿烂到极致,却在最绚烂的时刻戛然而止,只留下一缕断肠的笛声,记录了他一生的惆怅。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江湖里,他却如此寂寞,如此忧伤……
  • 网游之群攻刺客

    网游之群攻刺客

    他是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刺客,却拥有了群攻的技能。于是,他靠着特殊的职业优势,在强者如云的游戏中翻云覆雨,在纷杂的战场上随意穿梭。美丽性感的美女老板,纯情可人的萝莉MM,神采飞扬的H大校花,温柔婉转的弓箭手姐姐。打装备,泡MM,人生也不过如此……
  • 词莂

    词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女乱世录

    魔女乱世录

    娇小玲珑,一双大眼充满了慧光的转校生杨环,彻底改写都门高中高三(四班)全体同学即将颓废的人生,杨环就像是一种魔力洒满教室每一个角落。漫步大千世界,开启一条乱世之路。星光璀璨,杨环妩媚一笑,漫步苍穹,一滴泪珠在脸颊溅落,倾洒于翠绿的茫茫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