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9700000033

第33章 苏叶(2)

记得那天上英语课,班长叫“Stand up!”(起立!)大家七歪八倒地站起来,与此同时,听见前后教室里的男生吼一样地说:“老师好!”“坐下!”一片板凳响。

但是我们用英语问了老师好,他却不叫我们坐下,几个自说自话落了座的人,只好再站起来,很不满意地盯着这个代课老师。“看看看,他头梳得多光哟!”“咦哟喂,看他严肃的!”“哎,没得胡子!他没得胡子!”嘁嘁喳喳的耳语在教室里嗡嗡地传染,时不时夹杂着一两声鬼头鬼脑的笑。代课老师的脸,耳朵,脖子,渐渐地红起来,年轻端正的脸上显出竭力克制的羞恼。他说:“站起来一个一个都不小了,考试成绩有百分之六十不及格!有的人至今连字母都搞不清,把b写成d把d写成b,像什么话?自己的辫子倒蛮会梳的,可惜一辈子就去梳辫子吧!站好!”他怒喝一声,把严美琴的膀子一扯,没得个站相的严美琴顿时一尖叫,一把掸开他的手:“男娃不要碰我哎!”说着连连拍打被拉过的地方,又吹吹自己的手指。哄!全班大笑起来,又急刹车似地顿住,老师的脸涨得血红,憋了半天,憋出一串你你你你你……,这下把我们开心得要死,笑声重新进发,个个龇牙咧嘴,前仰后合,状如女鬼。

直到这年轻的代课老师奔出教室,我们才长一声短一声地歇下来。

后来大家归了座,可老师再没回来。教室里闷闷的,谁也不说话。天阴下来,空气中有了雨腥味儿。走过我们教室的老师又回头看了看,诧异初三(五)今天安份得好奇怪。

于是校园里有歌谣说:初三(五),二百五。又说:女生班,两大怪,哭哭笑笑地上赖。

我们听见了只当没听见一样。女儿国里也吵也闹,可是哪个班有我们女儿国的芬芳?歌咏比赛,文娱演出,连年拿头奖不说,最有趣的是临近端午节的时候,每个人抽屉里有小剪子,五彩丝线,各色珠子。我们用纸折成一系列大小不等的棕子,用彩色线裹出各色斑斓花纹,再用珠子串起来,玲珑夺目。有编鸭蛋网的。细巧一点的人,还会用零碎缎子做香袋。每当此时,语文老师又要讲屈原了。

语文老师姓刘,五十几岁的年纪。他古典文学的功底极好,特别偏重诗词,做派举止都有名士之风。他常常穿一套飘飘的纺绸裤褂,翘着小指头翻书,着青帮粉底千层布鞋,走起路来,必先抬脚停半拍,然后移步,和我们想象中的孔夫子一样。

我们都喜欢他,和他没大没小,跑到他的小操场的房间,指着满墙抖抖的毛笔字(都是他自作的诗词)问他:“这是什么体呀?”他说:“人各一体,又何必竟仿前人之体?”我们又指着那宣纸上的红印,问他“白下隽甫”是什么意思?他说是他的号。我们又问他,号是什么?他就不答了,拿扇柄点着我们说:“顽皮呀顽皮呀顽皮呀……”我们就大笑起来,同时就把他的镇纸塞到床下,毛笔挂上帐钩,拂床的大掸子插到漱口杯中,一边乱翻作文本,看那上面长长的红笔朱批又写了些什么好玩的话。

上他的课,大家总是很振奋。一篇篇中外佳作,今古妙文,在他的讲授下,带着声、色、形、味,悄悄地渗进了我们的骨肉。高兴起来,刘老师要吟一段诗:“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我们乱叫着:“再唱一个!再唱一个!”他抹抹脸,慈爱地笑着,说:“这是唱吗?这叫吟哦!”更多的时候,是叫我们全班诵读。“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我们摇头晃脑,一片女孩子清脆的琅琅的书声,仿佛五十四台织布机,在木兰的家院中齐奏。刘老师微闭了双目,反绞双手,醺醺然徜徉于课桌之间,直到前后两个班的老师依次跑到窗口来打手势,我们的声音才渐渐小下去,小下去,不一会儿,又大起来,念到慷慨处,我们干脆手拍桌子助铿锵。霎时间,书声如令,掌声如蹄,宛如花木壮盖世无双的骑兵队,乘雷挟电掠过了课堂。

校长也摇头:“今后,再也不招女生班了。”这些事情,我不知道张月素还记不记得?张月素还记不记得我?”她和我在小学同班,上了四中,她当了我们的班长,我做文娱委员。

张月素的家和我们大院隔一条马路。一条黑泥巴路的小巷,两边的屋顶多是茅草,伸手就能摸着。这里比肩住着裁缝,烧老虎灶的,炸油条的好些人家。张月素和她妈、妹妹住的一间屋,光线很暗。墙上糊着报纸,床腿用砖垫得很高,怕潮湿。张月素的妈妈是小脚,打绑褪,讲侉子话(徐州方言)。她梳个巴巴头,整天系一条半截子蓝布围裙(总是湿的),过马路这边,进一道密实的竹篱笆围墙,到我们大院来帮人烧饭洗衣服。她人很和气,大家叫她二嫂。

母亲不请二嫂给我们洗衣,母亲要我带张月素到家里来玩。她脾气很古怪,到我家不肯喝水,不肯吃东西,好一点的椅子也不肯坐。我教她下象棋,没有多久,我就再也下不赢她了。她借书,借《呐喊》、《唐诗三百首》……我常常跳过地上的黑水洼,走进那条小巷,走到她们家。坐在磨得光亮了的小板凳上,就着门口射进来的一方阳光,十分自在。关于银河,拿破仑,居里夫人,长安街,李大钊,都江堰……都有过讨论。有时争得“反目成仇”,可是过了一天,又是我先去找她。我在那矮小的茅屋里学会了区分野菜“马兰头”和“母鸡头”,品尝了炒米粉冲开水是何等香甜。

我生平第一次听到“遗腹子”这个词,这是指张月素的妹妹。她妹妹地眼睛很“猫”(近视),看起人来老远就眯成一条线。后来,张月素也越眯越厉害,配了一副黄框架廉价眼镜,座位从第七排换到第二排,又从第二排换到第一排。再后来,老师允许她看不清时,可以走到黑板前面。

她衣服的领口总是嫌紧,扣不上。袖子嫌短,前襟后片只齐到腰。她走路快,吃饭快,讲话也快。她不跟男人讲话,回答男老师的提问也是侧着身子昂着头,一副英勇就义的英雄气,显得很滑稽。老师不笑也不生气,她能写出老师没教过的演算式。

初中毕业的时候,张月素报考志愿上填的是中专。学校觉得可惜,劝她,她不听。那天她妈到我家,浅浅地坐地藤椅,要我动员张月素升高中,今后上大学,她说她养得起。我刚给她倒了杯热茶,张月素一脚抢进房来,不由分说,侧了身子拖了她妈就走,在楼梯上忿忿地叫着“妈!”又回头瞪了我一眼。

她终于去上无线电专科学校了。中等专科技校,学杂费免收,吃伙食也不用交钱。

分手的时候,她来还书。一本一本,都用崭新漂亮的画报纸包好。她像个男人一样劈手和我握了一下,手板又薄又硬,很有力。又像个大人一样,说:“再见!”我恨死了,恨得几乎要踹她一脚!我回到房间,把书上的包装纸一张一张地撕下来,撕下来,忽然从书页里飘下张纸片,上面写着:“无论我走到什么地方,你都在我心上!”我一屁股坐到地板上,抱着那堆书,哇哇大哭起来。

春天,秋天;秋天,春天。教室两边的白杨树沙沙地响。高墙外,龙蟠里,常常传来小贩们苍老而漫长的吆喝:“旧——皮鞋、跑鞋拿来卖——钱!”“破布烂棉花儿——拿来卖——啵——”有时夹着一阵呜哩呜哩的竹笛声,很忧伤。有时,风把音乐教室的歌唱一阵一阵地吹过来:“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青年的先锋……”那略带哀悼的歌声在深深的校园悠悠回荡。某个教室的老师正在大声讲文天祥;另一个教室的女老师的尖声却在说:“爱克斯加娃艾,括弧,平方……”这时菠萝山上的槐花开了,清香四溢,蜜蜂在采蜜;这时,乌龙潭里的秋水凉了,微波轻拍,小鱼儿在水草间戏水。这时,我就走神了,“汉姆莱脱”、“李尔王”、“名优之死”、“孔雀胆”、“娜拉”……在我眼前大会串起来。这都是从校文工团话剧队辅导老师那里听来的。

话剧队有个比我高一班的积极分子,叫王悦雅。

有时,下课铃刚一响,她就把笑脸伸进来冲我喊:“喂!今天下午话剧队活动!”有时,课还没下,邻座的同学碰碰我:“哎,王悦雅又来找你啰!”我抬头一看,果然她在教室外,冲我又是勾手,又是捂着嘴笑。

于是下午自习课我就不上了,到礼堂和小饭厅去找话剧队的人。

话剧队的师生正在排练《年青的一代》,林育生痛哭流涕地读母亲在狱中写给他的遗书。扮演林育生妹妹的王悦雅老是笑场,她说林育生光哭没泪,不像。老师只好把王悦雅撤下来,准备诗朗诵。

她太爱笑。我常常在排练场门外就听到她快活的声音:“该死,该死,老师,对不起,我再来一遍……”可是又笑。老师说:“王悦雅,你是不是喝过笑婆婆尿啦?重来!”“好,重来!”王悦雅将脸一抹,终于进入角色,向前跨一步,把右手从胸前划向前方:“我的理想啊,像骏马奔驰……”我坐在方桌后面,我喜欢看她那朝气蓬勃的脸,好像老是有阳光在那上面跳跃。她的头发剪成卓娅式。因为爱体育,脚上总穿一双白球鞋。夏天,也不怕人说她露大腿,爱穿一条天蓝色西装短裤,小腿圆滚滚的,皮肤像棕色缎子般发亮。她一笑一甩头发,走起路来,挺着健康的胸脯。最看不得我窝胸,每次排练,她就拣一根小棍在我后面蹲着,我一哈肩塌胸,她就在后头用小棍儿一戳。她一戳我就忘词,气得老师大叫王悦雅滚蛋!她就咯咯地笑着跳起来逃掉了。老师摇着头对我们说:“这个王悦雅呵,还想当演员呢!一点控制力都没有。要是给她演个林黛玉,她连眉毛都皱不起来!”谁说的?谁说的!”王悦雅“呼”地一声从老师背后的窗口钻出来,一把扯住他的袖子:“我马上哭给你看!”老师只好点着她来教训我:“你呀,把王悦雅假小子性格分一点走吧,你要放得开一点才行呀!”于是每逢星期四,每逢校墙外又飘来小贩悠长的叫卖,每逢舞台精灵们又在我脑中浮动的时候,我就又等着王悦雅把脸伸进窗口来嚷嚷:“喂,今天下午话剧队活动啊!”我最后和她见面的时间,情景,我已不记得了。我六五年离开四中,在别校就学,六六年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每个人都东倒西歪,或亢奋,或遭殃,自顾不暇,我又怎么可能及时知道我那母校发生的种种事情?许多年过去了。那天,下着雨,在路上,我碰见原先话剧队的辅导老师。我向他问起“喝过笑婆婆尿”的王悦雅,他奇怪地瞪住我:“你不知道王悦雅的事?”我说:“不知道。怎么了?我不知道。”……我永远记得那天的情景:在马路转弯处,雨水不停地倾泻着,行人从我们身边走过又走过,地上满是新落的黄叶,脚下的阴沟里流淌着淙淙的水声。我们站着,老师撑着一把黑伞,我撑着一把红伞,雨水冷冷地打在我脸上,流进我眼里,嘴里,老师告诉:王悦雅已经死了!王悦雅已经死了?!她是哪一年死的,我问了,又不记得了。我只记得老师说她和千百万知青一样,去农村插队,在乡下爱上个南京知青。那人会唱歌,唱“知青之歌”,还说了,写了一些不满现实的话。后来,当现行反革命抓起来,押回南京,在五台山体育场召开了声势浩大的万人批判大会,会后就枪毙了。

我不知道他是否被押到汉中门外(记得凤凰街同学说那里是枪毙人的地方,子弹打出来……),我只记得老师说,王悦雅做为他的女友和知情人,也被押在台上。他们要她检举揭发!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开口,只听得老师说她不久就疯了,时好时坏,又过了一些日子,她死了。自杀。是时,二十二岁。

二十二岁的王悦雅脸色是苍白的吗?眼神是枯干的吗?呼吸是停止的吗?身躯是僵硬的吗?不。她老是笑,她老是张开红红的嘴,从窗口探进头来,兴高彩烈地大喊:“今天下午话剧队活动啊!”要是王悦雅还活着,今天,她该会跳迪斯科吧?她会唱“阿里巴巴”?她肯定有牛仔裤!肯定在五彩灯光与鼓点中快活地大笑,露出雪白结实的牙齿,把头发疯甩得像一道波浪!然而王悦雅不在了,永远留在那个可怖的年代,身上压着许多像链条一样沉重的红色、黑色、白色的标语……每想到此,我的眼睛便泪湿,写字的手抖动不止,对四中的忆念便被一幅黑色的帷幕隔断了。

我离开四中十年,又是十年……我明明知道过去的已不可追,未来的则正不可阻挡地滚滚前来,生活需要我们有坚强的神经和意志,可是我,却总是被去的和来的时时触痛。

去年夏天,我应老师之邀,回四中去谈谈文学。但见乌龙潭做为古迹,已围着一圈短墙。龙蟠里巷口仍是寂寥。火葬场早已搬家。扫叶楼整饬一新。俯身在清凉寺的石山前,见城西大道霍然贯通,卡车、汽车,带着尘土呼啸而过。新植的梧桐张开了幼小的枝叶……我走进教室,宛若当年。仿佛我那久别了的伙伴,疯疯傻傻,甩着长辫子,呼啦啦一齐扑上来抱住我;我那端庄的,严肃的,风趣的,正直的老师,一齐微笑着走上前来围住我!但是,但是我水光朦胧的眼睛,只见到拔地而起的高楼,只见到新一代学生身上的旅游鞋,电子表,幸子服,日本签字笔……只见到他们那又自负又稚气的神色……我什么也说不出了。他们有他们的道路。我那烂漫的少女时代已经关闭。我听到沉重的脚步声,从过去一直捶响到未来。

同类推荐
  • 黄河金岸

    黄河金岸

    黄河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黄河文化广纳百家,兼收并蓄;黄河文化内涵深广,意蕴深邃。作为中华民族母体文化、本源文化的黄河文化,融入了各民族的血脉,成为连接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黄河金岸”具有强烈的文化启示意义和高度实践价值。“黄河金岸”是大自然的启示,是历史进步的启示,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启示。“黄河金岸”是宁夏迎接一个伟大时代的厚礼。《黄河金岸》讲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以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千百年来,历代诗人留下关于黄河的千古诗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
  • 听李敖讲学问

    听李敖讲学问

    李敖大师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且著作等身,“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康藏谜境

    康藏谜境

    青藏高原从西往东,横断山从北朝南。两大自然实体相遇,形成了举世瞩目的康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再加上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南来北往,东去西迁的走廊。于是,留下了无数与自然有关的、与人文有关的众多谜一样的问题,从古到今,人们都在努力解释、回答,但是,依然有好多谜团期望得到科学合理的解答。康藏谜境集中了几十个人们接触到的、或没有接触到的问题,希望引起人们的兴趣,让这些谜一样的问题能够有人站出来给出答案。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热门推荐
  • 逐风纪

    逐风纪

    纪如风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一个被称为“侠探”的少年。围绕在他身边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人,发生在他身边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事。来杀他的美女,却上了他的床;想陷害他的人,最后却被扣上淫贼的帽子;别人来抢他的钱,却把自己的钱都送给了他;大伙为了争夺宝藏图,拼个你死我活,最后他却烧掉秘籍来取暖;仇敌都想来杀他,可这些仇敌,一个个都变成了他的小弟……大伙都叫他恶魔,聪明绝顶的恶魔。纪如风的怪事,也许比你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听说过的都奇怪,都不可思议。(本书走的是悬念流,悬念迭生,波澜起伏,柳暗花明又一村,故事是很好看的。想打怪升级的朋友,请把这个网页缩小,打完你们的游戏,再来看这个小说,书中也有升级体系的,但,是一条隐秘的升级体系,在第二十九章提到,由于是新书,大家多给几个推荐吧。)
  • 娇妻,狠狠爱

    娇妻,狠狠爱

    初见,她把他坑了,让他成为“抛妻弃子的负心汉!”再遇,他把她吃了!频频交手,究竟谁更略胜一筹?他是MG冰山boss,唯独对她,百般疼爱。他说,“她的笑,让我想用一生去交换!”有人采访她与夜少的关系,某女装傻摇头,“夜少我高不可攀。”谁知某男的脸立即出现在镜头面前,“宝贝,你不诚实,昨夜你还攀上我的……”
  • 龙武战帝

    龙武战帝

    【玄幻经典】新书《龙剑神帝》6.10发布。至尊九龙遭众多始神算计,与女友九凰一同陨落。两人的残魂,经万般难,千世劫,始终无法冲破宿命的罗网。亿万年后,九龙一道弱小的分魂,在小国摩云国重生。他煅圣体,铸龙魂,破险阻,得奇缘,揽众美,灭强敌,终于登上至高武神之位。到此时,他才渐渐恢复本尊的记忆……QQ群:7962772
  • CS乱世巨星

    CS乱世巨星

    每一把枪,上面都刻着一个英雄的名字。每一颗子弹,上面都沾满热血男儿的汗水和泪水。每一片枪火,绽放的都是破空灿烂的友谊之花。每一次战斗,都是生命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 蛮王传说

    蛮王传说

    都市宅男穿越异世,带领蛮族崛起!一匹低阶蛮狼,一把犀利菜刀……他的故事从此开始……
  • 纵横洪荒之虚无之路

    纵横洪荒之虚无之路

    开辟穿越史的奇迹,打破穿越文的规律看他如何的带领家族躲过万物毁灭之劫后如何游历鸿蒙纪、争霸洪荒、践踏伪神族、探索神秘的虚无空间...
  • 众星传说

    众星传说

    “你有道心么?有佛性么?”“都没有!”林风笑道。“众生皆有道心、佛性!为何……”“因为我不是众生。”林风淡然。碧澜古星,天闲星,地球,灿炫星,水沐天星……一个个修真星球留下了他的传说。漫漫宇宙,百万年不过弹指一挥;煌煌天威,威权抵不过桃花一谢;我的道心,和佛性又在哪儿呢?读者群(23952831)(10415408)(80782226)(80781580VIP群)
  • 三五万元当老板

    三五万元当老板

    本书所描述的这数十个创业者便称得上是“小小企业家”。尽管他们的创业资本仅为区区的三五万元,尽管他们现在的店铺在城市中还微不足道。可是,他们创业的起点离彼得·德鲁克的要求却并不远了:他们研究了市场,发现了全新的消费空间,并形成了独特的经营内容和技巧。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业开始于一次创新。在“创业家精神”里面,创新是最重要的“考量之尺”。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制度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市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资本的创新,那么,它的经营者就当然不算是企业家,即使他们建立的是所谓的新企业,或者说从事的是比快餐店更先进的高科技企业。
  • 宇宙玄界

    宇宙玄界

    在远离地球遥远的宇宙星空之中,有一座巨大无边的大陆静静悬浮,它的体积比之恒星还要大上几百倍不止,它就是玄界。而在地球之上一位宿命少年正在慢慢崛起,搅动风云。。。在古代本是极度辉煌盛世的修道者文明,由于灵气的骤然消失渐渐在岁月长河中衰败,到如今已是几乎不可见了。完全被另一种科技文明所替代。而当未来某一天,天空炸裂,大地崩塌,有未知的天外来客降临地球,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他们自称来自玄界,人类的最初原始之地。
  • 月下撩妻:boss求放过

    月下撩妻:boss求放过

    八年前救了的落魄少年,摇身一变成了霸道总裁。八年后,父亲以母亲的性命为威胁,亲手把她作为商业联姻的牺牲品送给了他,婚后多次逃跑未果……她本以为自己只想逃离他的掌控,却没想到沦落进他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