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45800000017

第17章 府院之争和直皖之争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反对声中死去。彼时南方由蔡锷发起并得到革命党人广泛支持的护国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袁世凯一死,这护国战争的目标顿时就没有了,下一步该怎么走?南方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北方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谁继任袁世凯之后留下的大总统空缺?

南方的意见不统一,革命党人希望孙中山继任,因为民国开国总统就是孙中山,由孙中山来继任那是名正言顺的;但南方的军事实力其实是掌握在唐继尧和陆荣廷等地方实力派手中,他们暗地里并不希望孙中山上台,况且孙中山上台北方也不会同意。南方的意见不统一,北方的意见也不统一,原因是袁世凯留下的北洋军阀分成了两大派系,即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谁上台另外一方必然不服。这样一来,总统继任问题就难产了。

关键时候,福将黎元洪的好运气来了。南方北方一合计,大家都能接受的就是时任副总统的黎元洪,对南方来说,他是武昌起义的都督,可以代表南方的利益;对北方来说,他是袁世凯指定的接班人,且黎是前清重臣,与革命党人离心离德,又无兵权,利于掌控。就这样,黎元洪糊里糊涂地就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他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7月14日唐继尧通电撤销护国战争南方所组织的领导机构军务院,7月25日孙中山所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也发出通告,宣布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护国战争宣告结束。

书至此处,不得不提一下黎元洪,这个人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想想有些人为了当个督军那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到最后仍不可得,比如前文说过的冯德麟、许兰洲等人。而这个黎元洪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当督军,但却在1911年10月的辛亥革命中被革命党人强行扶上了湖北军政府都督的大位。他不想当这个都督,还躲到了床底下,结果愣是被人从床底下拖出来,拿枪逼着才只好苦恼不堪地当了。革命党人当时的意思是借他的名头,毕竟那时他是前清驻扎在武汉的新军协统,把他抬出来有利于策反更多的湖北新军倒向革命,也对坚决镇压革命的反动势力造成很重的打击。果然,当时的湖广总督瑞澂本来准备组织兵力反扑的,一看新军协统黎元洪都起义了,以为大势已去,遂仓皇逃走,从而为武昌起义巩固胜利成果赢得了时间。因此,可以说黎元洪被推为武昌首义的都督既有戏剧性的一面又有必然性的一面。

黎元洪糊里糊涂地参加了举世震惊的武昌起义并成为革命党的都督,之后又在南北和谈袁世凯当总统时糊里糊涂地当上了副总统,用迷信的说法那是祖上烧了高香几辈子修来的福气。这还不算完,接下来袁世凯死了,让无数人觊觎的总统宝座居然也要他来当了,而且当时的民国还只有他能来当,别人当都不行,看来运气来了那是挡也挡不住。

不过黎元洪的这个总统当得并不舒服,原因是实权被国务总理段祺瑞控制着。段祺瑞自认是袁世凯之后北洋军阀的继承人,只是因为自己资历不够,才推了个黎元洪来过渡过渡的,岂会给他真正实权。黎元洪很郁闷,决定不能只是当个盖盖章的总统,一定要起到实际作用,这就引起了府院之争。府院之争持续了差不多一年左右,张勋率领辫子军5000余人以调停的身份进京,驱逐了黎元洪,宣布清帝复位,但是复辟只维持了12天即被段祺瑞率兵镇压。

1917年7月17日段祺瑞恢复国务总理之职。段借用张勋的力量把黎元洪赶走后就不愿意让他再回来了,此时为了收拾局面,段拉拢直系的冯国璋,选举冯为大总统。府院之争由此转为直皖之争。

1918年10月冯国璋总统任期期满,由于冯有直系军事实力,在总统任期内并不满足于做一个盖章总统,直接与段就解决南北分裂方式等问题上作对,段不想让冯继续出任总统,于是以解决直奉争端为由,约定两人共同下野。冯国璋下野后老老实实地返回了河间故里,并于1919年12月28日病逝;而段祺瑞下野后通过安福系继续操纵国会,选举徐世昌继任大总统。在段看来,徐是北洋大佬,资格在冯和段之上,易于为大家接受。最主要的是,徐世昌无兵权,掌控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徐世昌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是个老官僚,虽无兵权,却很懂得在直皖之间找平衡,同时也着意扶持第三方势力,即张作霖的奉系。诸君知道,徐世昌在东北主政期间,对张作霖有知遇之恩。在徐世昌或明或暗的支持下,东北的奉系迅速成长为直、皖之外北洋军阀的又一支重要力量。

时间到了1920年,直皖之争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当时徐世昌提名的国务总理为靳云鹏,但是靳在直皖两系斗争中,处境艰难,左右不是,被迫提出辞职。1920年5月,直系吴佩孚率兵北上,威逼京师;6月,皖系徐树铮从西北边防返京,调动皖军积极备战。直皖双方摩拳擦掌,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手无尺寸之兵的徐大总统只好电召张作霖入京调停。

1920年6月19日,张作霖春风满面地出现在北京东车站。张的到来,引起了直皖两系的争相邀好,谁都知道张作霖倒向谁谁就有可能在战争中取胜。张作霖表面装作调停人身份,其实心中早就打好了算盘,他的选择是支持直系反对皖系。前文已经说过,段祺瑞在张作霖统一东北、驱逐吉林督军孟恩远的过程中支持了张作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那为什么张还要舍段而支持直系?

一个原因是1920年的大总统是徐世昌,徐世昌很不满意皖系操纵政府的做法,有意让直系把皖系赶走,以便恢复大总统的实权。而徐世昌此人对张作霖是有知遇之恩的,如果排除其他因素,仅从个人感情上进行选择,张作霖当然是选择徐世昌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皖系实力太强了,直接掌控着中央政权。当时的总体实力是皖系老大、直系老二、奉系老三。老三如果支持老大,那老二灭了后下一个就是自己,唇亡齿寒的道理张作霖还是懂的;但如果老二老三联手把老大推翻了?由于老二和老三实力相近,那么双方共管局面就会出现。历史也确实是按照后一种模式进行的。

可惜皖系始终没有明白这个道理,刚开始他们还真的以为张作霖会保持中立。皖系重臣徐树铮亲到廊坊车站欢迎,并建奉天会馆作为张作霖的行馆,张作霖不买面子,住自己的北京奉军司令部。张在北京见人的顺序先后是徐世昌、靳云鹏、段祺瑞,而对于段祺瑞的灵魂人物徐树铮,即使是徐树铮亲自前去拜访,他竟然也避而不见。

徐树铮,字又铮,号铁栅,人称“小扇子”。安徽省萧县官桥镇醴泉村人,自幼聪颖过人,才气横溢。3岁识字,7岁能诗,13岁中秀才,17岁补廪生,有神童之称。1901年,徐树铮弃文从武,到济南上书山东巡抚袁世凯,陈述经武之道,未得赏识。后被荐为段祺瑞记室。1905年,被保送至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就学。1910年,学成回国,在段祺瑞的部队任清朝第六镇军事参议。1911年任第一军总参谋。

1914年5月,徐树铮任陆军部次长,年仅34岁,成为次长中最年轻的。袁世凯称帝时,徐看清形势而力劝段祺瑞抵制,从而为段在袁死后出任国务总理打下了基础。1917年,徐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的“张勋复辟”事件,随后又策划了讨伐张勋的“讨逆军”行动,两次策划,均显现出了其高超的掌控能力。第二次府院之争中,徐树铮出任陆军次长兼西北筹边使,他假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向日本借得巨款,编练“参战军”,为皖系扩兵争雄。

从以上可以看出,徐树铮这个人的确很有才气,但他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恃才傲物,胸襟也不太宽广,加上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正在积极编练军队,让直系非常恐慌。此时直系的首领是曹锟,其灵魂人物为吴佩孚。吴佩孚主张要反段祺瑞,必先反徐树铮,而要反徐树铮,需先夺其兵权。因此于1920年7月1日发布了《直军将士告边防军、西北边防军将士书》,将矛头直指安福系和徐树铮,而没有把段祺瑞及西北广大将士列为目标,缩小了打击面。这一计策收到了奇效,全国舆论居然一边倒地反对徐树铮。

全国反对,舆论成熟,徐世昌也就顺坡下驴,利用这个机会发布命令,调徐树铮为威远将军,免去西北筹边使一职,所部归陆军部接收。

表面上看动的只是徐树铮,与段祺瑞无关,但是段祺瑞不傻,没了军队,仅靠地方上的皖系势力支持,在这么多反对力量面前那是很难玩得转的。1920年7月5日,段祺瑞以边防督办的名义,命令边防军紧急动员,做好开战准备。

在开战之前,有一个人还需要解决,这个人就是张作霖。前文说过,皖系一直以为张作霖立场中立,进京只是为了调停。张作霖也确实为调停做了努力,但这个努力的结果就是要裁撤徐树铮,撤消边防军。这样的结果有等于无,而且由张作霖说出来那就是形同逼宫。再加上张作霖对徐树铮态度也不太好,徐树铮已经起了疑心,认为张作霖已经与曹锟等走到了一起。事实上徐树铮的判断是对的,此时的张作霖已经决定跟直系站在同一战线了。

徐树铮对张作霖起了杀心,表面上还装作若无其事,邀请张作霖去段祺瑞的驻地团河开会,张作霖不知是计,欣然前往。会议进行中,徐树铮以接电话的名义,把段祺瑞叫出来,要他下令把张作霖扣起来,但是段祺瑞不忍下手,十分犹豫,回去开会时被张作霖看了出来。张作霖直感到大难临头,于是借出恭的机会偷偷溜走。到达车站时,已是半夜一点,此时又得到靳云鹏密报,知道乘火车走会被人半途截下,于是改乘货车赶往天津,这才幸免于难。

张作霖逃脱后,徐树铮顿足长叹说:“大事去矣!”大约此时他已感觉到直皖交战凶多吉少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中国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本书精选了近百位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传颂最广的名人,分为先贤圣哲、帝王风骚、治世名臣、传奇名将、科学巨匠、文学泰斗、艺术宗师、民族先驱、巾帼红颜九大类,以最精练的文字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见解、丰功伟绩等,同时配以“名人名言”栏目和精美的图片,点面结合,图文并茂,使读者朋友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名人成长经历和成功历程,更加清楚、细致地了解名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进而达到了解名人、学习名人,用名人的事迹激励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指导自己。实现成功人生的最终目的。
  •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罗斯福 尼克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政治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毛泽东瞩目的著名将帅

    19世纪末,中国韶山诞生了一代伟人毛泽东。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与世长辞,告别了热爱他的人民和他热爱的革命事业。今天,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其目的在于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曾从事过的革命业绩,鼓励人民学习、继承毛泽东思想,将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变成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优良传统和聪明才智,使新中国的航船迎着新世纪的曙光,顺利到达四个现代化的辉煌彼岸。这既是本书作者的意愿,也是本书主编的意愿。
  • 东坡诗话

    东坡诗话

    本文围绕一代文豪苏东坡的一生展开论述,夹有诗词的点缀,把苏东坡的故事娓娓道来,里面有耳熟能详的关于苏东坡的轶事,通俗易懂。
  •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艺术家的故事》艺术可以再现历史,概括生活,表现人类的内心世界。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集中、高度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达·芬奇便是这一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哲学家。贝多芬的名字是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音乐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震撼了世界乐坛,因此,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梵高的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一生,也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在短短的十年绘画生涯中,为世界留下了《向日葵》、《鸢尾花》、《加歇夫人》等作品······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唯一强者

    网游之唯一强者

    哈?有没有搞错?就算我受伤退役,也不能打发我去和一群小孩玩游戏吧!还有你,作为我的老婆能不能不要怎么损我。Boss大人,我不是有意推到你妹妹的,不知道是谁给我下了**药啊!!
  • 遭遇外星文明

    遭遇外星文明

    偶然脑洞的产物,全部放在这里,个人觉得喜欢的话可以宣传一下。当然更新不定,时间不定,字数不定。
  • 磨骨神通

    磨骨神通

    好看的小说,绝对不一样的小说,看看看,,,,,,,
  • 曲目新编

    曲目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绝恋

    TFboys之绝恋

    他们是全亚洲的天团-TFboys,当冷静帅气的王俊凯遇上冷酷绝美的她;当可爱的萌王源遇上毒舌活泼的她;当易祥千玺遇上聪明绝顶的她,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因为一场阴谋,她们离开中国,在法国创业,回来时,带着多重身份,变成了他们最强大的敌人。“对不起,在你不相信我时,我就已经不抱有希望了。我不需要廉价到连信任都没有的爱情。”
  • 大大大大大大

    大大大大大大

    人类即将殖民各星球,银河系却在一次某巨恒星的爆炸中被改变了结构……
  •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太上玉晨郁仪结璘奔日月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妖纪

    千妖纪

    你也知道的,偶遇也会发生在某人身上。“来吧,玖。”“这是你的不归路了。”一旁的暗影蠢蠢欲动:我们也有尊严,怎可能被这只旁妖践踏?我们不甘心!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扼杀你们所谓的“恶魔”?”“你们错了哟,灵魂碎片,有什么可反击的资格?”重生的玖,才是我能辅助一统天下的王者!2016.6.16,千妖纪拉开帷幕
  • 相遇告别

    相遇告别

    回忆青春总会有那么一些人,陪伴自己。相遇总是简单而美好的,正如那时的友谊与爱情。在回忆中一层层剥掉自己伪装的外壳,找到最本质的模样。我们憧憬爱情,追逐梦想,正如林荼与辜姜亦的牵手,夏戚戚的执着,陆坦的守护,木静的不顾一切,还有许多路过他们身边的人。如果是无可逃避的成长,他们在命运的重击下又能否保持初心,经得住那一声轻轻的告别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绝世荣华:后宫无妃

    【纯虚构,勿模仿】新婚之夜,他轻轻将她拥在怀中,说,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天上的星辰,即便陨落,也只能落在我的心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