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20400000004

第4章 秦始皇帝陵——中国的“金字塔”

从临潼沿骊山北麓东行,地势逐渐上升,直到秦始皇陵为最高点。过了陵墓封土,地势义逐渐下降。而从这陵土堆的高点向南直到骊…又呈现为北低南高的鱼脊地形,因此把陵建在这段高地上,方圆数十里外,举日可见。讲究高大、气派,崇尚富丽、豪华,这木是秦女厶皇的秉性,再加上他又特别地看重自己是第一位皇帝,自然陵墓的建筑也应该与这“第一”的尊荣与权威相符合才是。像咸阳的阿房宫、北疆的长城一样,“穿治骊山”的浩大工程,从秦始皇刚刚即位时便开始了,整整37年,贯穿了他统治的始终。若不是他暴死沙丘,若不是“戍卒叫,函谷举”(唐·杜牧《阿房宫赋》),这工程真不知还要继续多久。仪从这旷日持久的时间上,就已经能想象得出这座中国的“金字塔”的规模该是怎样的空前。

依据史料记载,始阜陵冢高50余丈(约合今115米)。经过两千余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切削,高大的封十已多有流失。虽然如此,今天的实测高度仍然有76米,比两安城南的地标性建筑——唐代的大雁塔还要高。民间传说此陵的高度是以南向骊…望峰的高度为准,看来是一种附会和夸张。始皇帝的这座巨大的山陵,整体呈覆斗状,全部为人工夯筑,外形作3层波浪式起伏,似3座山岗叠压在一起。说女厶皇陵是一座巨大的山陵,完全不过分,因为像如此规模的人工巨冢,的确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如此,即使是汉唐以来采用人工封土的各代君主的陵冢,似乎也没有能超过它的。想当年商周墓葬皆不封不树,后来孔子为父母的坟垄加了4尺封上,也不过是作个勿忘和找寻的标记,而这骊山巨冢则在古代冢墓制度上成就了以封十为山陵的人变节,并成为空前的皇权帝力的至上象征。也正因为秦始皇的这种骄奢恣肆,再加上他暴殄天物的秉性,无所不用其极的挥霍,旱现在我们眼前的竟是这样一幅修筑陵墓的浩大而悲怆的画面:72万徒隶,数十年的劳作,血汗如注,夕匕伤无数,圹穴的进度已经是“已深已极”到了“凿之不入,烧之不然”的地步,却仍然要求“其旁行三百丈乃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24《工礼考》“山陵”引东汉卫宏《汉旧仪》)封土从陵北五里之外挖耳义,木材从千里迢迢的荆、蜀地区运来,石料从渭北百里之遥的北山开采,“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昌,万人钩,今陵余石,大如覆上屋”(晋·张华《博物志》卷6“地理考”),这民歌就是真实的写照。据说那块“人如覆上屋”的“余石”,凶搬运困难而遗留在了秦陵以东数里之远的地方,后人称之为“佷石”,意思是残忍之石、狠毒之石,唐代的皇市浞还为此写了篇《狠石铭》日:“狠石苍苍,骊山之傍。锾朴砻瘢,嶷然四方。”《太平寰宇记·雍州》也记载道:“佷石,在县东一十里。初,秦始皇之葬,远采此石,将致之骊山,在此不复动。石高一丈八尺,周回一十八步。”直到元代,因为重修灞桥,才把这“佷石”斫开做了桥基。骊山巨冢劳役的残酷和消耗功役之大于此可见一斑。

秦陵巨冢实在是空前的,它在中国现存的帝王陵冢中,可谓是最雄伟的一座,并且它的陵同建筑格局也为后代帝王的陵寝葬制规划了基本蓝图。日前所能勘查发现的迹象表明:

整个陵园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陵同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约3800米,外城周长约6200米。内外城四面都辟有城门,每个门上都有阙楼建筑,内城的四角亦建有角楼。内城分为南北两区,始皇陵占据南区,坐两面东,陵的北侧是大型寝殿以及府藏坑,两侧、南侧都是陪葬坑,如铜车马坑和文官俑坑。内城北区是陪葬墓地,北区的西部是密集的便殿建筑群。

在内外城之间又有东西南北四区,其中仅在西区可以确知有大型陪葬坑,如马厩坑、珍禽异兽坑,以及园寺吏舍与猷官建筑群。东区则有百戏俑坑和石铠甲坑。外城之外的从葬区域范围最广,如果也以东西南北四区划分,则南区呈鱼脊形地势依连骊山,被称为“五岭”的3000多米防水堤坎残基犹存;北区有因取土筑陵形成的方圆数里的洼地——鱼池,以及大型的宫殿建筑;西区是密集的修陵人墓地与石料、木材加工场等;东区便是大型的兵马俑坑等陪葬坑群。由此看来,秦始皇陵园确是一个极为庞大而又规划有致的都城式陵园,它的总占地面积如果包括从葬区域差不多有近60平方公里。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帝工陵园设邑管理,有众多的管理与守护人员,这种制度应该是从此时开始的,并为斤代多所承袭。而在陵墓的一侧建置寝殿,这也是以秦始皇陵为开端的,同样也为斤代帝王的陵园格局所继承。

《吕氏春秋·安死》所谓“世之为丘垄也,其高人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以此观世示富则可矣,以此为死则不可也”,正是针对当时的厚葬制度而提出的批评。《后汉书·祭祀志》也说:“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秦始山寝,起于墓侧,汉囚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其亲陵所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阵严具。”可见陵寝的一切制度皆如生前一般。这些确凿的史料依据,人多已为今日的实地发掘和勘查结果所证实。

有偌大的陵冢,有偌大的陵园,那些已经灰飞烟灭的陵园建筑物也必定是十分高大而雄伟的。晋代葛洪《两京杂记》就曾记载始皇骊山墓上有一对麒麟,“头高一丈三尺”,其高大程度似乎并不亚于茂陵的汉代石马与乾陵的唐代石狮。1977年清理的二号便殿建筑基址的主体部分,面积有64平方米;陵北40米处的大型寝殿建筑遗址,面积达3575平方米;1981年发掘的园寺史舍建筑群遗址的一部分,面积已达2000多平方米。建筑用的大砖,长41厘米,宽20厘米,厚9厘米;木檀大都长10米左右,直径30厘米左右,最粗的达60厘米。特别是所发现的夔纹半圆形大瓦当,直径达61厘米,高48厘米,比一般瓦当高山四倍,被称为“瓦当之千”。通过这些现实文物足以推想当年陵园建构该是如何的辉煌壮伟了。白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40年来,在陵区内外已发现陪葬坑180余座,墓葬数百座,陵园建筑基址更超过了数百万平方米。试举《西安秦始阜陵园的考古新发现》(《考古》2002年第7期)所介绍的一个考古勘查的数据:在秦始皇陵周围分布有一地下阻排水系统,已究明长度1303米,其中阻水渠长778米,渠上口宽8.4米,底部宽9.4米,距地表最深处39.4米。阻水渠基本包围在陵墓南半部。排水渠长525米,由明井和暗渠组成,共有8段明井、7段暗渠,最深处距地表23米。这一基本绕陵墓一周的大型地宫阻排水系统,是为了阻挡地宫以外的潜水进入地宫的。此外,在陵墓以南2公里有防洪堤坝,长1500米,宽80米,残高4米至8米。有如此广阔且讲究的阻排水系统的建设,足以突显秦女厶皇陵建置的营造之宏伟、设计之缜密与施工之精微。

死者兀终极,国家有废兴。面对空前规模的秦始皇陵墓,我们不能小感慨万分。葬制俭薄,本是上古的淳朴礼俗;商周时虽已有厚葬的殉葬置俑,考古发掘中也偶有发现,但春秋战国后似乎更为普遍。《左传·成公二年》说:

“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益车马,始用殉。”

这便是厚葬的例子,如今发现的人量战同时期墓葬中的车马坑(即以车马殉葬)更是明证。继之而有齐景公、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再继之而有秦惠文、武、昭、孝文、庄襄五王,无不“大作丘陇,多其瘗藏”(《汉书·刘向传》)。直到秦始皇帝,更将厚葬之制推向奢侈的巅峰,不仅空前,亦堪称绝后。难道始皇帝不知道圣人如孔了有身处右椁“不如速朽”的激词?难道始皇帝不明白“虽铜南山犹有隙,虽无石椁又何戚”(《汉书·刘向传》)的道理?难道始皇帝没有听说吴王阖闾厚葬10年之后即被越人发掘的前辙?难道始皇帝没有看见秦围列祖多遭暴冢、甚足悲也的殷鉴?然而事实毕竟是“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汉书·刘向传》)。时代的发展,身处的地位,君主的欲望,世俗的观念,想想这诸多的凶素,我们对秦始阜的厚葬也就不足为怪了。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唐·杜牧《阿房宫赋》),一人之陵,也是千万人之陵。有谁不承认,这规模空前的帝王陵墓——中国的“金字塔”,正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以血汗身躯与智慧凝铸而成?它是大一统帝国的象征,也是大一统文化的聚焦。一座始皇陵地上、地下所发现的无数文物资源,正是一部秦帝国历史的最真实和最丰富的写照。

同类推荐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美不胜收:九寨沟

    美不胜收:九寨沟

    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域人文历史。随着九寨沟名气一天天增加,世世代代隐藏于这里的藏民族和羌民族的人文历史,也逐步向世人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热门推荐
  • 破碎潜能

    破碎潜能

    潜能的开发与利用一直是各国的目标,但当它实现之时,世界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意外出现时,那又是何等的灾难。
  • 清花翠——一日皇后

    清花翠——一日皇后

    一本不会让你后悔的小说。一个人会为了谁念念不忘?你看他高高在上。谁也不是谁的主宰,命运眷恋每一个人,偷偷的带走了最美的年少时光。你听陌上人如玉,君子世无双。最贴切的诗词,抒写的好像不止这一生的过往。“来生,嫁给我?”你怨“你的誓言,好不经用啊。”谁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谁说‘要好好的’。转啊转,回到了远点,转啊转,西风乍起,人间天上,几多过往,几多思量。
  • 极道圣修

    极道圣修

    他生来不曾犯错却要背负起不该属于自己的罪名。他心有冲天之志,却无奈被命运钳制。意料之外的遭遇,造成一段流传的故事。凌驾于天之上的人,从来不吝啬于传奇的铸造。
  • 罪生梦死:边缘人

    罪生梦死:边缘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梦成了人类的终结。为了解救那些深陷梦中而无法醒来的人们,民间组织“解梦”诞生。然而被黑暗统治的各国政权却不希望那些陷入沉睡人们不付出任何代价的苏醒,“破梦”组织就此诞生,开始不断追杀“解梦”。一次机缘巧合,公冶连城加入了“解梦”。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解梦”不仅要面对“破梦”的追杀,同时为了唤醒沉睡的人们,还要在梦中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负责解梦的人不仅要锻炼自己的精神力,同时还要精通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并能不断在梦中释放远超普通人的力量。在梦中,我们就是超人!
  • 大神尊

    大神尊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然而神界流落下来的上古功法被他偶然习得、一部专修灵魂的绝世功法!异界穿越,他仰望星空,悠然自叹了一句:没办法啊…要成神啊……
  •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览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
  • 嫁个酷王爷:王妃七岁了

    嫁个酷王爷:王妃七岁了

    七岁那年,人小鬼大的她跑到瑞王府的厨房,放了一把火,将瑞王府弄了个乌烟瘴气。由于皇上的一句君无戏言,她成了瑞王妃。十五岁的瑞王爷开始了他痛苦的生活历程。他的三哥,宁王的儿子前来告状,说小叔母打歪了他的鼻子。诸如此类的种种,还有很多比如,她带着她的两个跟屁虫上酒楼为了抓住她的宠物而将酒楼闹了个人仰马翻酒楼老板诚徨诚恐的跪在瑞王府大门口索要赔偿一次意外,小王妃被毒蛇咬伤尔后被一外世外高人所救,并收她为入室弟子。
  • 法界名妈:为人后母

    法界名妈:为人后母

    她,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法医界第一异人。他,时而痴傻疯癫,时而暴戾无常,当二十一世纪的法医界第一异人,成为权倾国野的老王爷最后一个冲喜妾室,成为他这个妖孽小王爷的“后母”。当妖孽王爷迷失心智,却死死的缠上了现代的第一人法医。究竟是谁利用了谁,是谁伤害了谁又是谁毁灭了谁?
  • 寻妖途

    寻妖途

    妖魔、妖兽、妖仙、修仙、成神,寻一途。寻寻觅觅,迷雾总遮眼。可否看清道路?
  • 穿越火线之瞬神

    穿越火线之瞬神

    狙击的巅峰是什么?是瞬狙!我的巅峰是什么?就是用瞬狙碾压前方的敌人。看关鹏飞如何从一名菜鸟狙击手一步步成为统治穿越火线的瞬神。我的格言是:狙击奔放才是王道,杀你只需一枪,只花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