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55800000005

第5章 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三国演义》位居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雄奇瑰丽的艺术成就而闻名于世。《三国演义》历久不衰的魅力,虽然取决于许多因素,但主要地却是来自它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国演义》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出博大深厚的思想内涵。《三国演义》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就是擅长战争描写。

全书以黄巾起义开端,以西晋灭吴收尾,反映了从汉代末期失政至三分归晋这100年间的全部战争生活,描写了这一时期的所有重要战役和许多著名战斗,大大小小,数以百计。

接连不断的战争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占了全书的大部分篇幅。而在战争描写中,作者信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崇尚“斗智优于斗力”的思想,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对制胜之道的寻绎上。因此,虽写战争,却不见满篇打斗。

相反,书中随处可见智慧的碰撞、谋略的较量,而战场厮杀则往往只用粗笔勾勒。可以说,千变万化的谋略确实是全书精华的重要部分。

然而,谋略并非《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更非书中精华的全部。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高层次的东西。“道”有多义,首先是指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通常指正义的事业,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因此,它也是处事为人的基本原则。谋略则属于“术”,是第二层次的东西,是为“道”服务的,必须受“道”的指导和制约。

作为一位杰出的进步作家,罗贯中认为,符合正义原则,有利于国家统一、民生安定的谋略才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而不义之徒害国残民的谋略只能叫做“阴谋诡计”。因此,只有代表作者理想的诸葛亮才被塑造为妙计无穷的谋略大师、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综观全书,罗贯中从未放弃道义的旗帜,从未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谋略;对于那些野心家、阴谋家的各种阴谋权术,他总是加以揭露和批判;对于那些愚而自用者耍的小聪明,他往往加以嘲笑。《三国演义》写谋略,具有鲜明的道德倾向,而以民本思想为准绳。

《三国演义》丰厚的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对国家统一的强烈向往。《三国演义》的思想精华,居于首位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向往,这是《三国演义》思想价值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在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汉代末期大动乱时期,以及罗贯中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元代末期,百姓对国家安定统一的向往更是特别强烈。罗贯中敏锐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通过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鲜明地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在小说中,当天下大乱以后,曹、刘、孙三方为代表的英雄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民众的愿望,力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重新实现国家的统一。这是《三国演义》的政治理想,也是其人民性的突出表现。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还表现在对封建政治和政治家的评判选择。《三国演义》具有“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即“贬低”或者“丑化”了曹操形象。其实,“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早在宋代就已成为有关三国的各种文艺作品的基调。

在北宋时期诗人苏轼的《东坡志林》卷一“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话”中也有记录:

涂巷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之泽,百世不斩。

这说明三国故事在宋代民间不仅流传很广,而且普遍具有鲜明的“尊刘贬曹”的倾向。并得到广大群众,包括儿童的共鸣。

在元杂剧的三国戏中,以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等人物为主角的剧目占了一半以上;即使是写其他人物的,也普遍表现出“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罗贯中只是顺应广大民众的意愿,继承了这种倾向。罗贯中之所以“尊刘”,并非简单地因为刘备姓刘,而是由于刘备一生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的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

《三国演义》多方表现了刘备的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在第一回,写刘关张桃园结义,其誓词便赫然标出“上报国家,下安黎庶”8个大字。这既是他们的政治目标,又是他们高高举起的一面道德旗帜。

从此,宽仁爱民,深得人心就成了刘备区别于其他政治集团领袖的显著标志。他第一次担任官职“安喜县尉”,便“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督邮索贿不成,欲陷害他,百姓纷纷为之苦告。此后他任平原相,已被誉为“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

这表明他占据徐州的时间虽不长,却已深得民心。在他又一次遭到严重挫折,不得不到荆州投奔刘表,受命屯驻新野时,他仍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之时,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对于新野和樊城的百姓有这样的描写:“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

就这样,在秋天的江汉大地上,刘备带领10余万军民,扶老携幼,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对保存实力、避免曹军追击十分不利。故众将皆说:“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刘备明知此言有理,却泣而拒之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行至当阳,果然被曹操亲自率领的精兵赶上。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赢得了极大的胜利。这种生死关头的选择,决非一般乱世英雄的惺惺作态所能比拟。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人心,并成为他迥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的政治优势。

《三国演义》竭力渲染了刘备的敬贤爱士,知人善任。其中,他对徐庶、诸葛亮、庞统的敬重和信任,都超越史书记载,写得十分生动感人;尤其是对他不辞辛苦,三顾茅庐的求贤佳话,对他与诸葛亮的鱼水关系的描写,更是具有典范意义。

总之,宽仁爱民和敬贤爱士这两大品格的充分表现,使《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摆脱了以往三国题材通俗文艺中刘备形象的草莽气息,成了古代文学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范型。

罗贯中尊重历史,博采史料,以许劭称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为基调,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并未随意“贬低”,更未故意“丑化”。这里所说的“奸雄”,是指曹操既是远见卓识、才智过人、具有强烈功业心的英雄,又具有极端自私、奸诈残忍的性格特征。

在小说中,曹操第一次出场,就写得有声有色:

见一彪人马,尽行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为首闪出一个好英雄: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胆量过人,机谋出众,笑齐桓、晋文无匡扶之才,论赵高、王莽少纵横之策;用兵仿佛孙、吴,胸内熟谙韬略。

对比一下小说对刘备出场的描写:

时榜文到涿县张挂去,涿县楼桑村引出一个英雄。那人平生不甚乐读书,喜犬马,爱音乐,美衣服;少言语,礼下于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游天下豪杰,素有大志。

两相对照,曹操形象显然高出刘备一头。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代末期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对于曹操统一北方的巨大功绩,对他在讨董卓、擒吕布、扫袁术、灭袁绍、击乌桓等重大战役中所表现的非凡胆略和智谋,罗贯中都作了肯定性的描写,并没有随意贬低。

同时,罗贯中又不断地揭露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格和恶劣的情欲,批判曹操丑恶的一面。曹操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在接受张绣投降后,得意忘形,居然霸占了张绣的婶娘邹氏。

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曹操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杀了一批又一批,包括怀孕已经5个月的董贵妃和伏皇后全家,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

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触目惊心,曹操这种种残忍狡诈的行为,使人反感和憎恶。由此可见,“尊刘贬曹”主要反映了广大民众按照“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的标准,对封建政治和封建政治家的评判和选择,具有历史的合理性。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涵还表现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三国演义》以很大篇幅描写了三国时期变幻莫测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总结了各个集团成败兴衰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了争取人心、延揽人才、重视谋略这三大要素的极端重要性。

董卓集团败坏朝纲,残害百姓,荒淫腐朽,导致天下大乱,完全是一伙狐群狗党,混世魔王,作品便不遗余力地予以鞭挞。袁术狂妄自大,轻薄无能,既不注意延揽人才,又无明确的战略目标,更不顾百姓死活,却急于过皇帝瘾,大失人心,作品也予以严厉批判。

袁绍虽然颇有雄心,其集团一度声势赫赫,实力雄厚,但由于袁绍胸无大略,见事迟缓,坐失战机;不辨贤愚,用人不当,以致关键时刻内讧不已;心胸狭隘,文过饰非,甚至害贤掩过,终于只能成为曹操的手下败将,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

相比之下,刘备、曹操、孙权三大集团在这三方面各有所长。刘备历经磨难,却始终坚持“举大事必以人为本”的信念,深得民心;求贤若渴,“三顾茅庐”堪称千秋佳话;倾心信任诸葛亮,既有正确的战略方针,又有灵活多变的谋略战术。

曹操虽然心术不正,却也十分注意争取人心,延揽人才,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在战略战术上,他也高出同时诸雄。

孙权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统帅均为一时之杰,而且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因此,在众多政治军事集团中,刘、曹、孙三大集团得以脱颖而出,形成三分鼎立的局面。

另外,《三国演义》让人感到魅力无穷的一个重要方面,乃是积淀在其中的中华智慧,是这种智慧的多彩展现。

政治智慧。文中有把握天下大势,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的智慧。如荀彧的奉迎献帝之策,诸葛亮的《隆中对》,鲁肃的“江东对”。文中的人物蕴含了对于处理君臣关系,推心置腹,善始善终的智慧。如诸葛亮与刘备鱼水相谐的关系。善于治国,遗爱千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作为全书灵魂人物,也是中华民族无比智慧的化身。《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此作了形象的再现。他有善于识才,后继有人的智慧。如诸葛亮选拔蒋琬、费祎、董允。

然后,是军事智慧。以诸葛亮为代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虚虚实实,兵不厌诈。出奇制胜,用兵如神。《孙子兵法》写道:“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诸葛亮正是体现这些军事原则的光辉典范。

科技智慧。如华佗的麻沸散和外科术,诸葛亮的连弩和木牛流马。

人生智慧。例如司马徽“水镜”雅号,传播遐迩,曾有名言:“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和“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但是司马徽本身却终身不仕,甘当闲云野鹤。又如管宁。年轻时不热衷利禄,与之割席分坐;魏文帝下诏以其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明帝即位,征他为光禄勋,仍不应命,白衣终身。

再如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格言,垂范千秋。《三国演义》展现的中华智慧,真是绚丽多彩,熠熠生辉,博大深厚。

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在艺术地再现汉代末期三国的历史,描绘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时候,罗贯中不仅表现了对国家统一、清平政治的强烈向往,而且表现了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

在这里,他打起了“忠义”的旗号,把它作为臧评判是非的主要道德标准。通观全书,有许多讴歌理想道德的动人故事。为了忠于“桃园之义”,关羽不为曹操的优礼相待所动,毅然挂印封金,千里跋涉,寻访兄长;为了维护兄弟情义,刘备不顾一切地要为关羽报仇,甚至宁可抛弃万里江山;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殚精竭虑,南征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演义》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

[旁注]

西晋(265年~316年),我国一个朝代名。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与东晋合称“两晋”。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知识渊博。他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县尉 古代官名,位在县令或县长之下,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一般大县两人,小县一人。西汉时期长安与东汉时期洛阳,各有四尉。魏、晋、南北朝沿设。西晋时期洛阳与东晋时期建康各有六部尉。宋代县尉以阅羽弓手、禁止奸暴为职责。辽、金、元时期均沿设,明代废除。

皇叔 皇帝的叔叔、叔父,即太上皇的兄弟,也称“王叔”。正式场合根据封号叫“某某皇叔”。不过在古代皇帝鲜少管那位王爷叫皇叔,一般按行称“几叔”,也有称“爵位”的,叫皇叔的是恩典。或者直称他的封号,如淮南王,可以叫王爷,也可以前加排行,如三王爷、六王爷。

士 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时期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隆中对》也称《草庐对》,是东汉代末期年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卧龙岗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标题是后人加的。但《隆中对》提法并非由作者陈寿提出,而是由后人添加。

鲁肃(172年~217年),东汉末期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4000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至万余人。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和《孙武兵书》等,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盛典”,是我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汉族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吴国将军孙武。

华佗(145年~208年)东汉末期年著名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

曹丕(187年~226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他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去世后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光禄勋 古代官名。秦汉时期负责守卫宫殿门户的宿卫之臣,后逐渐演变为专掌宫廷杂务之官。本名郎中令,秦代已设置。公元前104年,改名“光禄勋”,由郎中令改置,为九卿之一,掌守卫宫殿门户。汉代末期曾改称“郎中令”。东晋时期停置。南朝梁时期改称“光禄卿”。

[阅读链接]

《三国演义》中,曹操忌才害贤的一面更是事实。鲁迅先生在其名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曾经写道:“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但后面鲁迅又说:“倘若曹操在世,我们可以问他,当初求才时就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然而事实上纵使曹操再生,也没人敢问他,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

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

同类推荐
  • 精忠岳飞

    精忠岳飞

    本书讲述了一个最热血、最青春、最壮志飞扬的“致青春版岳飞”的故事。年轻读者最喜欢的极具现代感的小说,既保留了原作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又融入了作者新的解读和丰富内涵。大型热播电视剧《精忠岳飞》同名小说,著名导演唐季礼、丁善玺原创剧本小说,黄晓明、吴秀波 、刘诗诗众主创推荐唯一官方小说!
  • 野情物语

    野情物语

    山东籍实力派作家周蓬桦近年来创作甚为活跃,无论是小说、散文都能在文坛掀起不小的波澜。周蓬桦在他的小说世界里以思考者的姿态,向我们敞开了一个个源于乡野回归大地的表象虚妄而内心真实的世界,并以真诚充满灵性与哲思的笔触,讲述了众多“貌似荒诞不经,实则令人震惊的故事”。阅读周蓬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你从他的作品中获取的不是那种清晰而短暂的愉悦,却是深刻又持久的痛苦——这种痛,远比快乐更接近生之真实。
  •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摸金传人4:史前斧冢

    陶城朱家是沿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彻底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千年楼兰,香妃为何与小和卓同眠于此?百年活尸、摄魂珠、迷宫鬼火……楼兰古城到底还有多少谜团?大清祖穴,长白龙脉,神出鬼没的守护部族,冰封千里之地的世外桃源,清朝早已成为历史,他们还在守护什么?盗墓者、收藏家、雇佣兵、黑势力各藏机心,闯入生命禁地。巫王墓前,七宝现世,千古疑云是否能够揭晓?
  • 钱多多嫁人记

    钱多多嫁人记

    她从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为了什么?经历黑色七月挣扎到一流大学是为了什么?好不容易一路拼杀进了现在的公司,肉搏战似的腥风血雨做到现在这个职位又是为了什么?钱多多年近三十,已经是跨国公司最年轻的市场部高级经理,但是在升任总监的最后关头被海外空降来的管理培训生许飞抢走这一职位,事业上遭遇瓶颈……
  • 简爱(青少版)

    简爱(青少版)

    《简·爱》主要通过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生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人平等、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女性形象。 女主人公简·爱,幼失父母,从小寄养在舅舅家,因备受虐待而萌发反抗意识,进了罗沃德学校。毕业后,应聘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罗切斯特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但因发现罗切斯特早有妻室——一直被囚禁在庄园一间阁楼里的疯女人,简爱便只身逃离庄园,四处流浪,最后,因心中一直恋念罗切期她重又反回到他身边。这时,庄园已被烧毁,罗切斯特双目失明,手也残疾。简爱毅然和他结了婚,使他再度获得幸福。
热门推荐
  •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作者孙智慧用自己平实的笔触为读者勾描了一幅社会百态图。读后启人心智,引人深思,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可以开阔视野,认识社会,给自己的写作以及日常生活带来帮助,是本值得一读的课外读物。
  • 网游之神圣翡翠巨龙

    网游之神圣翡翠巨龙

    本书又名《龙焰觉醒》。神圣翡翠巨龙.伊莫拉斯,位列五大至高龙神之一,司掌生命和自然,支配海洋和森林,真名为耶梦加得.约尔曼冈德.尘世巨蟒,所居神国环绕世界中庭,最著名的后裔有潮汐娜迦(海洋)、羽蛇(森林)......上古时期,艾欧迪亚遭遇域外诸神入侵,固有法则崩坏,伊莫拉斯身受重创,最后永久深眠于翡翠梦境,唯一可以沟通其意志,便是银月王庭铸造的精灵圣戒【深邃幽梦】。陈幕一路追寻第三块亡语石板,偶获圣戒碎片,闯过层层试炼,最终继承伊拉莫斯的血脉和遗产。但是,在这个人人都想屠龙的年代,偶尔需要化身成翡翠巨龙(龙首、蛇身,绿鳞,连爪膜翼)的陈幕表示压力很大......
  • 血脉机师

    血脉机师

    曾经女孩儿不经意的一句“机师很帅”,机师便成了主角的梦想。当这梦想成真的时候,才发觉一切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亲情,友情,爱情,种种感情的交织,机甲,学院,国家,甚至战争……固然有同生共死的激昂豪迈,但也不可避免的遇到种种挫折,甚至丑陋至极的无耻背叛。是随波逐流于一股股钢铁洪流中?还是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小机师之路?一个关于机师喜怒哀乐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倾城绝爱

    倾城绝爱

    她是风新城,是风国几百年才出一个的风国公主,从出生那日开始就是风国所有人心中的至宝,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公主,而是因为一个传说“风国公主,几百年得一个,只要风国得公主那么要么就是大幸,能庇护风国千百年,要么就是大不幸,会带来灭国之灾。”但是因为以前每一位公主的降临带来的都是好运,所以人们也就渐渐的忘记了那个不幸的传说。因为一段不该的爱,风新城给她的国家带来了灭国之灾,她爱上了一个叫凌昱的凌国太子,凌国是这片大陆上势力最大的,但是当她爱他的时候他却娶了别的女人,当她心碎要嫁给黎国太子黎雲的时候,凌昱却大军压境风国,逼死她的父皇母后和风国百姓,要来夺走她。为了护住她,黎国太子和新城的父母把新城藏在黎国的无人能知的密道暗室内,由风国第一将士风语暗中保护着。然而最终凌昱还是把她逼了出来。为保黎国百姓,她纵身跳入火海。奇迹却出现了,她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代,或许是上天的故意安排,让她在这一辈子把上辈子的恩怨情仇完结……
  • 良辰萦心

    良辰萦心

    从出生那天起,墨景辰就是个沉默寡言的家伙,直到一个叫做苏芊萦的萌妹子出现在他身边,摇身一变为腹黑傲娇的小老公。墨景辰对于这个小跟屁虫,心里暗自腹诽道:我就仗着你喜欢我,就想欺负你(╯3╰)。苏芊萦萌妹子不解道:为嘛我老公就那么欺负我,我不要你了,我要重新找个老公疼我^ω^。随即屁颠屁颠地爬去出轨了,墨景辰霸气侧漏,伸手将小东西一扛,微怒道:“萦儿,你敢。”——亲梅竹马甜宠文,瞳年在此以人品担保,绝不弃坑,入坑者,暖你没商量↖(^ω^)↗
  • 逍遥灵帝

    逍遥灵帝

    高中生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后,却想不起来从前的事情。他小小年纪,身负血海深仇。他大杀天下,冷酷无情。然而,机缘巧合中,他彻底回复了自己的记忆。他找到了纯真的自己,然而那个纯真的他在前世今生都受到了伤害。为了成为正义的伙伴,他不择手段。他能否直入本心,问鼎逍遥?一场血雨腥风的铁幕即将落下!镇压苍穹。
  • 美人计之杀手梅魂

    美人计之杀手梅魂

    美人如花,如花似梦。谁与我携手渡一生?狂放不羁,自由洒脱。谁与我仗剑走天涯?鲜衣怒马,红颜薄甲。谁与我定国安大业?引颈高歌,仰天长啸。谁与我一笑泯恩仇?恩情也好,仇怨也罢,当阅尽千帆舟济,看过人生百态,恩怨情仇也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梦幻泡影。
  • 总裁大人的小小娇妻

    总裁大人的小小娇妻

    她,最得宠的公主,从小身体瘦弱,但温柔大方,温良贤淑。为了她所谓的国家,以死守护。她,就是北国三公主温以汐。他,霸道的总裁大人,威名四方,黑道白道都有涉及。有权有势还有姿色,但从不近女色,世间仅有啊!他,就是A市独霸四方的总裁大人冷奕辰初次见面,惊呆别人24k眼,第一次见面,在温泉里,她看见了他。实话实说其实是她从天上掉下来砸到温泉里……第二次见面,是在床上……大家别想歪了。是她晕倒了,我们的总裁大人他好心把她带回了家里,她叫他“恩人”没有第三次见面了,因为,就这样爱上了,不过,此后,追妻路漫漫,我们的总裁大人能抱得美人归吗?这对于我们总裁大人来说,可是一件难事啊
  • 仙途如凡

    仙途如凡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君宠

    君宠

    上一世,她以为良人狼子野心才害得她命丧黄泉;重活一世,她才明白良人乃良人是她看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