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势能思维是塔势能到浪势能,一个品牌,一个企业,不管是产品、营销都要不断造浪,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关注,社会的关注。
那么,何谓浪的思维呢?就是一浪造一浪,造浪很重要。只要有资源,就能造浪,没有势能,跨界协作也很难发生。不过,想一个营销点子不难,但持续造浪就有难度了。在这里做到最好的企业是阿里巴巴和苹果公司,他们的浪,造的很好,引起了消费者高度的关注。
讲到势能思维兵法,我们再讲一个有关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总统的故事。
奥巴马没有背景,更没有大财团的鼎力支持,完全是一个草根出身的总统候选人,他唯一能够仰仗的只有广大的选民。所以,运用营销策略进行造势,借助网络与多媒体的手段宣扬自己的优势,取得广大选民的支持,成了奥巴马赢得大选的关键点之一。
我们知道,品牌建设要真正地由消费者从下至上发起,而不是自上而下进行品牌推广。奥巴马就是运用这个打造强势品牌的杀手锏,在各大网站上、在博客上、在MSN上,借助各种营销传播渠道向全国选民清晰地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口号:“我们能够相信的变革”以及“Yes,we can”(我们能够)。
在充分造势的推动下,奥巴马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竞选,而是千千万万个“奥巴马”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已经转变成美国人追求梦想的一场运动。结果,成千上万的选民们借助各种网络媒体表达对奥巴马的支持。
《纽约日报》称:“2008年,决定总统大选结果的关键因素不是谁更懂政治,而是谁更懂网络。”奥巴马借助多元化的网络传播手段,为自己造势,让自己的品牌价值得到广泛传播加速扩散,最终赢得美国人民的支持,顺利出任美国总统。
无论是政治营销还是商业领域的营销,谁掌握了营销造势的策略,引爆媒体与消费者的关注点,谁最终必然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总有一些企业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脚步很小,循序渐进,这是塔的思维模式,这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落伍了。
网络社会的全面普及、营销传播新技术的出现,改变着消费者的认知习惯,改变着市场竞争的法则,也改变了品牌的打造路径。企业若想谋得市场之势,就不能什么事都按部就班地去做,必须洞察到正在被改变的一切,学会造势,学会用浪的思维模式来经营企业。
我在做一膜就靓时,就运用势能思维兵法,不断造浪:从精品班,总裁班,明星演唱会,做慈善,1.0的VCR,去韩国,杭州O2O城市运营中心启动发布会,到走进CCTV奋斗栏目现场,双“十一”活动,去迪拜……一波又一波,不断造浪,让所有的经销商、消费者,跟上变换的节奏,让品牌不断升值。
在这里,我举例说一下公司策划的双“十一”活动。
每年的双“十一”都那么让人激动,都那么让人兴奋,双“十一”不仅仅是PC端的双“十一”,也是移动电商的双“十一”;不仅是淘宝的双“十一”,也是世界所有人的双“十一”。移动电商O2O更要借力,顺势而上。
作为一家做移动电商、做快消品的公司,要通过移动O2O的模式来销售一膜就靓,我们要运用好这个力量。我们知道,销售的六步曲是关注、引流、体验、锁客、留客、绩效,线上与线下如何打通,就需要做引流。
双“十一”的活动应如何做引流,引流的核心是什么,文案是否吸引人,图片是否吸引人,这都是公司策划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主题是“全国人民在消费,一膜就靓再买单”——凡是在双“十一”活动当日,全国人民(含港澳台地区)在任何地区购买任何物品,家电、汽车、旅游、服装、餐饮、化妆品、手机、生活用品、美容美发等行业,且保留当地购物的电子小票或发票均可参加活动。
凭票免费换取消费金额10%的“一膜就靓”面膜,换取地点在“一膜就靓”全国任意线上线下代理商处,最高可以免费换取596元。不管你人在哪里,都可以引流到你的手机里,从线上引流到线下,或者从线下引流到线上。
活动一经推出,就受到全球代理商和同行业的轰动,成功推广并做了引流,让客户线下体验,真正让线上与线下实现一体化。
当然,活动可以多样化,要有噱头,能够吸引眼球,但文化不能变,品质不能变。所有的企业家要明白不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你的企业的愿景,企业的品质,企业的灵魂,所有员工积极向上的心;变的是如何满足市场的需求,如何满足消费者的视觉。
因为消费者会产生视觉疲劳,所以营销要有势能思维,学会造浪。一膜就靓由1.0版本到2.0到3.0……这也是一种造浪。企业家一定要明白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造浪,满足消费者的胃口与需求。比如苹果、小米、微信都在不断升级产品,不断造浪,从而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