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0300000024

第24章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花儿已经凋谢,杏子又青又小。燕子掠水低飞,村上人家绿水环抱。枝上的柳絮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可是无边无际的到处都是茂盛的芳草。

谁家的秋千在春风里飘摇,小径上行走的诗人禁不住驻足,听青春少女发出的阵阵欢笑。笑声渐远不再听到,只剩下多情的行人徘徊懊恼。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属“唐宋八大家”。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散文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一起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一起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京(后为蔡襄)并称“苏黄米蔡”。苏轼继承韩愈“以文为诗”,别开生面,“以诗为词”,将在当时被普遍视为“小道”、“诗余”的词,提高到与诗相等的地位。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对新法进行了全面批评,随后被外放出任杭州(今浙江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今江苏徐州)、湖州(今浙江湖州)、登州(今山东蓬莱)等地地方官。他兴修水利,救济灾民,为老百姓做了大量好事。

出任密州知府时,父、母、妻俱已过世,苏轼为去世多年的妻子作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绝唱。当时亲人中只有弟弟苏辙任职历城(今山东济南),中秋夜苏轼作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兼怀子由”,主要是怀念谁不言自明。宋神宗明白苏轼的心意,赦免了苏轼。

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人弹劾投入狱中,这就是“乌台诗案”。苏轼以为自己必死,就写了绝命诗给苏辙:“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前生未了因。”这首诗再次打动宋神宗,苏轼被赦免,次年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近于流放,“亲友绝交,疾病连年,饥寒并日,人皆相传已死”、“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初到黄州暂居定惠禅院:“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后来他在黄州开垦荒地,自号“东坡”,有归隐之意,准备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下去:“只渊明,是前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后从黄州迁汝州,途经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王安石亲自到江边迎接,并劝苏轼在江宁买田。苏轼素有经世济民之心,虽然政治上屡受打击,但要归隐山林,仍难下决心。

元丰八年(1085),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继位,反对新法的高太后听政,起用司马光为相,苏轼被召还朝,相继担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并做过短期的吏部、兵部、礼部尚书。

苏轼反对王安石激进的革新主张,但是经过多年地方历练,也看到了新法的可取之处。现在回朝后又坚决反对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甚至当面斥责司马光为“司马牛”。随后再次被贬出任杭州、颍州(今安徽阜阳)、扬州(今江苏扬州)、定州(今河北定县)等地地方官。

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苏轼又先后被贬往惠州(今广东惠州)、儋州(今海南儋州)。在惠州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出随遇而安的旷达。

建中靖国元年(1101),宋徽宗继位,苏轼遇赦北归,途经琼州海峡,连日风雨突然停止:“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为自己画像题诗:“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回京途中病逝于常州(今江苏常州),终年六十六岁。

这首词作于何时何地,已不可详考,有密州、黄州、定州、惠州时期等诸多说法。只知苏轼晚年在惠州时,曾叫随行的侍妾王朝云唱这首词。

《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政悲秋,而汝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北宋惠洪《冷斋夜话》:“东坡渡海,惟朝云王氏随行,日诵枝上柳绵二句,病极,犹不释口,东坡作西江月悼之。”朝云在惠州时已去世,此处“渡海”有误,但朝云与这首词的关系大概是真实的。

十二岁就追随苏轼的朝云,曾谓“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而获苏轼称赞:“知我者,唯有朝云也。”朝云深知苏轼心意,对柳絮随风漂泊的无可奈何之情有深刻的理解,所以“病极犹不释口”。

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不像是南方惠州的景象,倒似是北方景象。早在几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就知道燕子秋去春回的飞迁规律。《淮南子》中有“燕雁代飞”之说,认为燕、雁的季节迁移是先后相继的:大雁9—10月南飞,小燕10—11月飞向南方;来年春天,大雁1—2月北飞,小燕3—4月从南方飞向北方。黄河流域民谚:“大雁不过三月三,小燕不过九月九。”也就是燕子在北方有六个月时间。燕子无论迁飞多远,也能够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青杏”,是未成熟的杏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唯州南清风楼最宜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佳宾,觥筹交作。”

“绕”,绿水人家,是燕子在绕,也是绿水在绕。

“又”,表明絮飞花落,非止一次,有思乡之感。

“行人”,就是作者自己。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悄”,寂静无声的意思。少女荡罢秋千离去,欢笑声也随之而去。

“多情”,行人驻足多时,自是多情。

这首词描写的花褪残红、青杏初结、燕子飞回、柳絮吹尽等,都是北方暮春景象。苏轼由此词风吹柳絮起兴,想到其他花草也同样会被风吹播种,所以处处自然会有花草。自己屡遭贬谪,迁徙各地,而不能像燕子一样返回故乡,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这种心境与自己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不辞长作岭南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心境是一脉的。

花褪残红的衰败与青杏的生长,是一种对比;枝上柳绵的渐少与绵绵不绝的芳草,又是一种对比;墙里佳人的无情与墙外行人的多情,更是一种对比。而燕子回来,一是喜悦,一是感伤,见出生命的短暂与长久。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饱经沧桑,有惜春迟暮之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报国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等等。仍“多情”地追求理想,执着人生,因此勾起他对美好华年的向往,或者是对君臣关系的联想。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的官员王定国,被贬“海上”(今属广西)五年,侍妾柔奴随行。归来后,王定国气度从容,柔奴更加清秀美丽。“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为此作了一首词:“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在经历一生颠簸后说:“九死南荒吾不悔”,这是继承屈原志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天涯何处无芳草”也是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天人之“隔”,人在彼岸。“不知天上宫阙”,是与皇帝之“隔”。“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是与旧友“隔”,与旧题“隔”。

行人与佳人一墙之隔,诚可谓咫尺天涯,“咫尺画堂深似海。”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也是“情不情”与“情情”的遭遇,这是人生的一种常境。行人的“有情”,遭遇佳人的“无情”,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心中无可奈何,所以行人“恼”了。

“墙里秋千墙外道”,那阻隔“有情”与“无情”沟通的,不仅仅是绿水环绕的围墙,而更是人们的“心墙”。

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挡住了行人的视线,却挡不住少女的青春,也挡不住行人对青春的向往。

同类推荐
  • 刘船词典

    刘船词典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十月》、《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共48篇。在书中,作者以自然、朴素、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在生活、工作、交际的点点滴滴。
  •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

    《俞平伯散文》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俞平伯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爱情是什么?萌芽时的怦然心动,成长时的炽烈奔放,成熟时的浓郁绵长,以及天下有情人终将面临的生离死别……《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作者历经十二年艰辛努力,将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爱情绝唱辑成一册,记载了有关爱的一切。如同时光流转,爱亦有四季变换,也会经历盛夏与寒冬。时光的残酷,爱情的不朽,在生死轮回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 五洲见闻

    五洲见闻

    本书作者是一位资深外交官,在外事和外交战线工作多年,足迹遍及五大洲,退休以后,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用散文的形式写了不少回忆文章。作品平实严谨,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对于多国的风土人情、风光物产、地理地貌、历史沿革,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等等,均有所介绍,其中尤其对他曾经常驻过的荷兰、英国,以及任过大使的葡萄牙的记述较为详细,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新中国的一些外交史实,也可以了解许多国家和城市的概况概貌,可称为一本有关世界知识的普及性读物。
热门推荐
  • 鬼谈实录

    鬼谈实录

    林浩一出生,左肩就有一只诡异的红眼胎记,能带给普通人神秘的震慑。它是上天的恩赐,还是惩罚?悲催的林浩因为这红眼在成长过程中吃尽了苦头。为了摆脱鬼眼,他跟着时而正经时而猥琐的道士师傅,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玄妙的三清道术,神奇的东北出马仙,还有各路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这神秘的红眼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 《剑舞天穹》

    《剑舞天穹》

    一个红色头发少年,无意中得到墨的传承,等级划界:仙气一到十阶,之后是仙侠、仙灵、仙王、仙狂、仙宗、仙尊、仙皇、仙帝、仙神、仙圣!每一个等级都分:初阶、中阶、巅峰!一起我们的旅程吧!热血拼搏,我心无限。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弱肉强食,他一人,椅剑独行,横扫苍穹,这世界,唯我独尊!
  • 崩溃原形

    崩溃原形

    以血肉之躯成就神的传说!以钢铁意志创造不朽回忆!残忍是我的传承!冷血是我的本能!在浩瀚的宇宙中狩猎!在无数的空间中进化!世界末日的结束,进化传说的开始!
  • 血脉之怒

    血脉之怒

    混沌初开,一灵明石猿破石而出,闯地府,捣龙宫,闹天庭,欺众神。被众妖推为妖王,是为齐天大圣!少年李昊,身怀废石血魂,却意外觉醒绝世血魂,从此踏上了寻父之旅,这一路,注定翻云覆雨!
  • 躲在咖啡角落的女人

    躲在咖啡角落的女人

    人的一生就等于云在夜色中漂移。像一段没有方向的旋律。或许一个人喜欢诗歌、喜欢安妮,是喜欢上了这样一种不确定的旅程,和这些在黑夜中穿行的人一起走向所有的绿灯和充满危险的森林。记得有本书上面是这样写的,行吟诗人们也许是这世上最令人羡慕的一种人,一个人,一路行走,用眼睛和手捕捉光和影,捕捉时间、以及时间在大地上刻蚀的痕迹,在深邃的黑暗和喷薄的朝阳面前,所有的记忆的细节都在这路上一一展开。也许这世界上没几个人和诗人那样活着潇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袍

    黑袍

    这个世界,看到的、摸到的或者说感受到的就算是真实了吗?这个世界我们真正了解的不过百分之十不到、、、未知的那部分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我知道一些、、、陈司宇也知道一些、、未知并不恐怖、、、残忍也不恐怖、、、陈司宇曾对我说,没有感情的世界才是最恐怖的、、、、
  • 穿越之唐家嫡女

    穿越之唐家嫡女

    她本是堂堂的唐家大小姐,却因家族要守护的云手镯惨遭灭门,为报家族之仇,学习各种技术。在夺回手镯时,不幸穿越架空的王国,遇到腹黑九王爷。她是否能够征服腹黑王爷呢?
  • 爱上无敌俏皇后

    爱上无敌俏皇后

    【纯虚构,勿模仿】别人穿越要么坐拥美男,要么锦衣玉食,为什么她一穿越就遭遇家庭暴力!这个霸道邪恶的皇上,居然敢这么对她,她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梅星甘,看她如何报复这个自大男!她频频挑战皇帝的权威,被打入冷宫,照样逍遥自在,与众不同的她勾起了皇帝的兴趣,却引来了众多嫔妃的诬陷,哼,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天庭小职员

    天庭小职员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本一心向道,奈何生活给了我太多的挫折,我是一名小职员,天庭小职员。古人云,做人就要折腾。虽然只是一名小职员,但是我也要玩个天翻地覆才好。
  •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图对话录

    本书分为人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爱与爱情、情感与心灵、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修养、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正义以及柏拉图年谱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