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5400000006

第6章 三 奇怪的动物之谜

双头三眼蜥蜴

一只蓝舌、双头且长着三只眼睛的蜥蜴曾在澳大利亚悉尼博物馆展出。

该蜥蜴有两只眼分别位于双头的边缘处,而最令人惊异的是,在双头的连接处居然长出了第三只眼睛。

据报道,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对这只在新南威尔士州一户人家后院发现的新奇蜥蜴充满了兴趣,但目前他们还不能确定是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亦或只是一种自然变异造成了蜥蜴现在的“怪模样”。现在,越来越多的怪异动物出现了,它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告诫人们要善待自然,善待地球。

“烂肉团”揭秘记

1992年8月22日,陕西省周至县尚村乡张寨村25岁的村民杜某,拿着砍刀和扁担等工具,匆匆赶往临近的户县涝店乡永守村北的渭河中打捞浮柴。在一米多深的河里,他东摸摸西找找半个多小时,连一根树枝都没摸到。

坐在岸边抽了一支烟,杜某又下河摸浮柴了。谁料,他刚下河没出几米,就感到左脚踩到了一块肉乎乎的东西。

“什么东西?莫非是这几天连降大暴雨,洪水把秦岭山中的野猪冲到河里了。”杜某暗自高兴起来。他稳稳地踩住脚下的“肉团”,弯腰下来,双手紧紧抓装“肉团”,并将其“捉”到了岸边的沙滩上。杜某定眼一看,原来是一块“烂肉”。是“肉”又不像“肉”,杜某蹲下身左看右瞧,这东西从来都没见过,杜某嘴里喃喃作语,拔腿跑回了家里。

第3天下午,杜某和村里另外两名青年又来到渭河边打捞浮柴,发现那堆被扔在沙滩上的“烂肉”还在原处。由于有几位同伴壮胆子,杜某再次凑近“烂肉”瞧了个仔细,看到旁边多了几只死鸟和死鱼,并都已经腐烂。而那堆“烂肉”却始终没有苍蝇去骚扰,也闻不到异味。这就奇怪了,莫非是“宝”?杜某转忧为喜,抛下家伙不干活了,在两个伙伴的帮助下,把“烂肉”提回了家。

如何处理它?既然像“肉团”,杜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吃?于是,他挥起菜刀,从“烂肉”上割下一块放入锅中煮了起来。约煮了个把小时,好像熟透了,小杜叫来家人尝鲜,家人都感到没吃出什么味道,不好吃。煮着吃的味道差点儿,用油煎的味道怎么样?随即杜某又咔嚓切割下一块抛入油锅中煎着吃了。当天晚上,杜某与家人出于好奇称量了“肉团”,重量为23.5公斤。3天后,当再次称量时,此物已经变成了35公斤。会活的“肉团”,令杜某全家人惊慌失措。

“肉团怪物”的特大新闻迅速飞出,传遍了十乡八里,传到了北京。

经过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专家认为,不明生物体既有原生动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是世界罕见的大型粘菌复合体,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珍稀生物。

据专家介绍,粘菌是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之间可蠕行的一种很古老的原质体生物,即具有原生动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

据了解:该生物体现在仍活着,研究人员把它放进一个玻璃缸中,并倒入一般的自来水,它仍然以3%的增长速度生长,这实在是世界生物史上的一大奇迹。因为水的成分很简单,至今,科学家们还没有发现哪种生物能像粘菌这样在水中生长得这么快。

会讲人话的猫

这只会说话的猫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唐斯科将军,它20多年来一直陪伴着主人伊凡露娃女士。它在10年前突然开始讲俄语,并逐步可以说100多个不同的俄语单词,而且还可以说一些简单句子。

莫斯科大学的动物行为心理学家杜巴切科医生说:“这是我所遇到的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最初,我是抱着极度怀疑的态度的,但后来我完全相信这只猫真的懂得讲话,可与人类沟通。”这只猫讲得最多的是“我想吃东西”、“多谢”、“我要出去走走”等。

伊凡露娃说:“每当它感到肚子饿或想上街时,都会说话。如果不如它的意,就会大发脾气。”“将军”是一只脾气很怪的雄猫,加上它讲话时声音粗哑,做它的主人也不容易。但伊凡露娃颇懂得欣赏“将军”的优点,她讲:“它很有礼貌,喂它吃饱后就会讲‘多谢’,自己逛街回来,就会对我说‘我回来了’。”

10年前的一天,伊凡露娃准备带“将军”去坐火车,把它放入一个密封的篮子里,“将军”表现得很不高兴,突然讲了一句:“你小心点!”把伊凡露娃吓得连呼吸也差点儿停止,甚至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从那日起,“将军”便开始讲话,后来学会了越来越多的词语。据杜巴切科医生分析,有些语言是它从伊凡露娃及她的孩子处学到的,另一些则是跟电视学的。“将军”很喜欢看电视,而且,当它看得闷时,会对伊凡露娃说“转台!”每日,它都会多次讲“再见”、“你好”。

伊凡露娃打算在“将军”离开这个世界后,把它捐给科学家,让他们去解剖研究这只怪猫,希望能解开猫会讲人话的谜团。

生命力极强的动物

日本科学家研究表明,一种仅半毫米长、生存于石缝等环境中的熊虫能承受极端的温度和压力,它很可能是迄今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

日本神奈川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熊虫能身处6亿帕斯卡的压力下而安然无恙,这一压力为大气压的6000倍,是绝大多数生物,包括细菌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的两倍。研究同时发现,熊虫在零下253℃至零上151℃的温度范围内都可生存,将其放置于真空或X射线环境下也不会伤及它的生命。

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上介绍说,熊虫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生存,与它们身体可自动进行脱水有很大关系。科学家们发现,熊虫在自行脱水后,身体体积可比正常情况下缩小一半,同时,它的八条腿也会收缩,从而进入一种静止的蛰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熊虫可“扛”过各种极端条件。

但是,熊虫能承受各种极端条件下的机理依然成谜。而且科学家们指出,进一步弄清熊虫承受各种极端条件的机理,将有助于找到保存用于移植的人体器官的新方法。科学家们正在为此努力。

能说人话的黑猩猩“坎兹”

据《新科学家》报道,一只名为“坎兹”的非洲倭黑猩猩在实验室中令人惊奇地发声说话,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猩猩能像婴儿一样、用不同的发声表达不同的意义,“动物没有语言能力”这一科学论断由此遭到巨大挑战。

“坎兹”是一只成年倭黑猩猩,它从小便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熟悉各种人类社会相互沟通的符号用语。它能够说一些英语,还能对一些诸如“从笼子里出来”、“你想吃香蕉吗”等短语立即做出反应。

负责“坎兹”研究工作的科学家杰德·塔克里特拉和瑟勒·斯威吉·若班思观察到,当她们和“坎兹”交流时,“坎兹”能发出一些起伏有异的音调。塔克里特拉说:“我们正在研究产生这些极有韵律感的声音的原因。”

在一份长达100小时的录像带中,可以看到“坎兹”不同时期与人沟通的情形,能分析出“坎兹”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声也是各不相同的。科学家精选了其中一些典型片断,确切地记录了猩猩“坎兹”一些表达清晰的举止,比如,当“坎兹”想吃香蕉的时候,它会做出“banana”的表示;或者当听到让它出笼的要求后,它自觉地爬出笼子。

据塔克里特拉和若班思证实,“坎兹”能够说出四个不同意义的单词:banana(香蕉)、grapes(葡萄)、juice(果汁)和yes(是)。在说出这些单词时,“坎兹”声音的音调趋于一致。塔克里特拉对此表示:“我们没有教它这些单词的发音,它是自己‘领悟’到的。”

塔克里特拉的实验室里有至少7只供研究的倭黑猩猩,其中一些根本得不到专门的语言训练。科学家在研究“坎兹”时注意到,它看来有意识地模仿人类的发声。

“坎兹”被称为懂得语言,而“语言”在不同情况下是有多种解释的。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坎兹”仍然还是第一位能够确切证明猿类能够“说话”的猩猩。沃勒说:“‘坎兹’的发声明确地表示具体事物和意义,这一点非常罕见。”

此外,“坎兹”现象为研究动物的语言提供了重要线索,启迪科学家思考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米特里对此表示:“动物的语言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对于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因而显得格外重要。”

许多人也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坎兹”发音有认知成分

有人对猩猩“说话”提出疑问,称“坎兹”的各种发声都是由于其情绪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塔克里特拉则表示,情绪的不同虽然能造成发音的差异,但这并不是造成“坎兹”发音差异的惟一原因,“坎兹”在不同情绪状况下都能说“是”就可以作为例证。

观点二:人类干扰猩猩学语言

按照通常的说法,语言是人类交流的符号,“坎兹”发音说话的举动挑战了“动物没有自己的语言能力”的科学观点。此前,另一只非洲黑猩猩Washoe也被报道能学习手语。

有科学家表示,多数语言学家都认同一点:语言的语法比词汇构造更为重要。有时我们干扰了猩猩学习人类语言——我们常常只着重灌输词汇而避而不谈语法问题。

观点三:动物语言之谜仍难解

最近对生活在非洲象牙海岸的猿猴研究表明,有明显的证据证明猴子有着自己的语法规范。科学家也观察到,当一只非洲黑猩猩见到食物时,它会发出高、低、不高不低等三种音,其他的猩猩都能明白。

猩猩“说话”的事实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约翰·米特里表示:“这个事实给关于猿类的研究带来了一线阳光,不过,我们距离彻底揭示动物的语言问题的奥秘还有很长的距离。”

靠鼻子行走的奇异动物

除鲸等少数动物外,哺乳动物一般都有4条腿,靠这4条腿奔跑觅食,逃避敌害。可是想不到世界上竟还有一类不用腿走路却用鼻子步行,大头朝下尾巴朝天的怪兽,在动物学上把它们叫做“鼻行动物”。

鼻行动物栖息于南太平洋的一群古岛——哈伊艾爱群岛上。这片群岛是由瑞典人谕姆维斯特于1941年发现的。谕姆维斯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军队的战俘收容所里逃脱出来,辗转漂泊来到这片群岛当中的哈伊达太菲岛上的。这是一个南北长32千米,东西宽16千米的小岛,由石灰岩和粘板岩构成,岛上有一座高为1752米的活火山。这个总面积为1690平方千米的群岛,有大小20多个岛屿,遍生热带植物,分布着固有的特异生物群落。岛上曾有土著居民700多人。居民们称这个群岛为“太古之岛”。现在群岛的海岸边建有一座哈伊艾爱达尔文研究所,有国际生物考察团住在那里考察鼻行动物。他们在那里获得了大量的鼻行动物生态观察资料和记录。鼻行动物的发现及其科研成果,轰动了国际动物学界,动物学家一致认为这是20世纪动物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

鼻行动物是胎生哺乳动物,共有14科189种。它们拥有一个很大的家族,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它们的祖先很可能是食虫类动物,在特殊地理环境下,走了一条超进化的道路。鼻行类动物的最大特征是它们的鼻子构造极为特殊,有的只有1个奇形怪状的鼻子,有的有4个鼻子或更多的鼻子。它们的鼻子千姿百态,有的像根柱子,有的像个喇叭,有的像只蜗牛。其鼻子也有多种功能,不但可用鼻子爬行、跳跃,甚至能用鼻子捕捉虫子。鼻子在它们的生活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动物学家给它们的鼻子起了个名字叫“鼻性步行器官”,简称“鼻器”。所谓鼻器只是一种功能性的概念,并不是形态学上的概念。它们的鼻子决不可与象、猪或其他动物鼻子同日而语。

鼻行类动物的另一个特征是四肢逐渐退化。它们的四肢作为移动器官,早已失去了它本来的功能,已由鼻子取而代之。鼻行类动物的后腿有的退化成两条短小的赘物,有的干脆就没有后腿。前腿作为一种把握器官,依然存在,但很少使用。

鼻行类动物的第三个特征是大部分体表有毛,皮毛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身上还长有硬鳞。它们的皮毛很细,有光泽,很漂亮。足尖、耳朵、尾、鼻端一般都没有毛。

鼻行类动物是怎样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引起了广大动物学家的兴趣,但至今为止仍没有破译出来。

驴头狼之谜

在我国湖北省神农架的原始森林中,有一种驴头狼身的奇异动物,被当地人称为“驴头狼”。这种动物机警而狡猾,以动物为食。

20世纪70年代以前,驴头狼在林区的21个乡镇都有发现,并被人们打死。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数量下降,因此就很少见到或猎获到了。1982年8月的一天,林区的李学银在草坪垭发现一只驴头狼静静地站在高大的松树下,他悄悄地端起枪,一枪就击中了驴头狼的脑袋。随后,有40多人赶来亲眼目睹了这种动物。这只驴头狼高约1.5米,长约2米,重近100公斤,四条腿细高,尾巴粗长,除腹部有少量白毛外,一身灰毛,头像驴,身子像大灰狼,但比狼大得多如同一只大灰狼被截去狼头后换上了驴头。据竹山县新华乡党委书记田思海说,前些年他当乡长时,苗儿观村农民刘光美哭着对他说了一件事。那天早晨,刘光美去给猪添食,突然见一只驴头狼正在她家的猪圈里吃小猪。她急了,跺脚大喊,驴头狼才慌忙逃走,可8头小猪一头也没剩下。

1981年冬,石屋村青年农民田产坤路过河边时,看见一只驴头狼正在喝水,见人后迅速逃走。他回忆说,这只驴头狼高1米多,长约2米,颈后有鬃毛,嘴很像马嘴。东溪乡的农民龚正国也反映,他在1968年时见到的一只驴头狼,跟牛一样大,叫声像驴叫,而且一连几天在村子附近转悠,山民们吓得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驴头狼是神农架的一种较为罕见的动物。有人还发现过珍贵无比的白化驴头狼,因当地人不懂其科研价值,打死后就煮着吃了,所以至今还没有一只驴头狼标本。这种动物到底是驴还是狼,至今仍是一个谜。

会飞的狗

会飞的狗和普通的狗十分相似:有着长长的脸,深棕色的大眼睛,长长的耳朵和经常保持湿润的鼻子。它的个子不大,头几乎占全身的1/3。身上的毛又亮又软,但不太长,全身均为浅灰色。公狗与母狗的区别在于,前者头部的毛为鲜黄色。

然而,会飞的狗毕竟又不同于普通的狗。它喜欢用两只后肢(或者用一只后肢)抓住某一突出的物体,从而使头朝下,并使头与身体呈垂直状态。在动物园里,会飞的狗很少飞翔,但经常活动翅膀,其翼展可达0.5米。会飞的狗是非常爱清洁的动物,它们经常长时间地去舔自己身上的毛;大小便时,总是头向上,用两只前肢的爪趾抓住某一物体。

会飞的狗有敏锐的听觉和嗅觉。它们只吃植物性食物——许多热带植物的花蜜和果汁。它们把食物放在嘴里,仔细地反复咀嚼,用舌头挤出汁来,然后吐出残渣。当它们感到饥饿时,就会发出响亮的尖叫声。在动物园里,会飞的狗同时还吃搓碎的胡萝卜、苹果、黄瓜、甜菜等。它们特别喜欢吃芒果汁、隽梨(热带产的一种果实)汁和番木瓜汁。在自然界,会飞的狗有时会袭击果园,从而成为果园的大患。

科学家认为,这种似狗非狗的动物属于现代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目——翼手目。

按某些特征而言(例如它们的食物,以及一系列解剖学特征等),某些翼手目,其中包括会飞的狗,又可以划出一个大蝙蝠亚目。从近东到非洲(从埃及北部到安哥拉南部)均可见到会飞的埃及狗。在那里,这种动物十分平常,而在别的地方就较为罕见了。目前,只有在欧洲和美洲的9个动物园里饲养着它们的幼畜。

刚生下来的会飞的埃及小狗,眼睛和耳道尚半开半合,翼上有皱纹,完全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小狗一生下来,就用爪趾抓住母亲的毛,挂在它的翅膀下面。到第三天,小狗就能张开眼睛、展开翅膀,变得和大狗一模一样,如同大狗的小型复制品。到第四天,小狗已经能活动翅膀,这时,它们不再挂在母亲的翅膀下面了。2个星期以后,小狗便能独立生活。有时,它们离开母亲,倒挂在某一物体下面,测试一下自己的体力。会飞的埃及母狗对子女是十分关心的,当有危险时,它们让自己的孩子躲在翅膀里面;平时它们还仔细地把小狗的毛舔干净,这种卫生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前5个星期,小狗只会头朝下倒挂着,它们不会像双亲那样大小便。

在出生以后头2个月,小狗一昼夜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只有进食时才醒来,以便活动一下翅膀。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它的住所十分宽敞,但小狗仅仅沿着窗框爬行,而从不飞起来。小狗满1个月后,身长为7.5厘米,头为4.2厘米,翼展开可达50厘米,与大狗差不多。同时,小狗已经长出几颗牙齿。

被驯服的会飞的狗很喜欢与人接近。目前,对这种动物的考察研究还在继续进行。

无法命名的动物

一般情况下,动物都会有一个名字作为代号,但自然界中有一种动物却难以命名。

这种奇怪的动物生活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它体大如猫,但又不像猫,其后肢间有一张皮膜沿着体侧相连,宽度可达1.2米。凭借这张皮膜它能在树枝间滑翔60米远,活像一只巨鸟。但怎样给这种动物取个适当的名字,迄今仍争论不休,正如美国国立博物馆的哺乳动物馆长汉特莱所描述的那样,“它的体型太奇异了,使我们难以为它取名,它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历程,而且在这条道路上变得越来越奇形怪状。”

法国里昂大学动物学家R·伦德尔,根据当地土著居民的反映,将它取名为“死者的幽灵”,因为它平时倒悬在树枝上,一旦它的栖息之地——热带雨林被砍伐以后,这种动物并不会迁徒到别处另行安身,而是仍停栖在原林区无人居住的屋顶上。每当夜幕降临时,它会从身上发出一道阴森森的光泽,加上它奇特的鸣叫声,使人感到毛骨悚然。由于这种人为的恐怖感,却挽救了一部分热带雨林。例如,菲律宾保和岛上的土著居民以树木为燃料和做独木舟之类的交通工具,但又不得不尽可能地少伐森林,因为他们认为一旦这种动物失去固有热带雨林的栖息地而改栖住宅区附近的空房屋顶,会像死者幽灵一样的报仇雪耻,令人恐惧。以上这些宗教迷信色彩的观念不能代替科学的取名,“死者的幽灵”一名已在几年前被否定。

多年来,世界各国动物学家已伤透脑筋地为它取了3个名字。一是英国动物学家B·麦克尤恩,为它定名为类地鼠或类鼹鼠。但很快被否定,因为前者是食虫动物,而它纯粹以植物为生,而且身上带有皮膜,没有体现出这个特点。二是美国耶鲁大学C·亨迪,为它取名为大蝙蝠。因为它与蝙蝠一样身上有皮膜,只是体型与皮膜比蝙蝠大一些而已,但它的习性与蝙蝠不同,动物学界仍然难接受。三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热带动物保护协会的学者普拉斯,根据当地的飞狐猿名字,也将其命名为飞狐猿。不过飞狐猿属灵长类,而它是较低等的哺乳动物,又不适宜。但是,汉莱特博士却倾向于几十年前人们别出心裁地把它称为皮鸟这一名称,认为这种动物倒是有点儿像。不过,有人认为将其称为皮鸟也欠妥,不然的话蝙蝠就可以称为蝙鸟了。迄今为止,整个动物学界对这种动物的定名尚未取得统一意见。

这种动物太奇异了,好长时间内考古学家和动物学家、生物学家一直没发现它在100万年前的化石,当然也无法考证它的过去。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在北极地区发现了这种动物的许多化石,据考证其年代在200万年~300万年前。由此推测,当时的北极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绿波浩瀚,而不是如今冰天雪地的严寒世界。但是,通过这些化石仍然无法分析它是如何进化的,所以如何为其取名,仍是一个悬案。

流血的巨虾

在印度尼亚加里曼丹岛北部生活着一种鲜为人知的两栖类怪虾,它们活动在那密密层层的红树和沼泽地里,饿了就爬到树上捉鸟为食,饱了就隐身于沼泽地休息。

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位华侨海员在一位当地居民引导下来到这里。他们正要穿过一片茂密的红树林。忽然听到从前面一棵大树上传来一阵嘶嘶的声响,好像一只动物在树干上爬行似的。他们原以为是一只吃人的野兽或一条大蟒蛇,连忙端起猎枪,小心翼翼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庞大的怪虾。

这只怪虾,确实使跑遍世界的海员们吓了一跳!它足有二十三四米长,3米多宽,青背黄须,硬腿尖爪,爬伏在一棵合抱的大树干上,一看,样子很可怕。当大虾发现人们走近它身边的时候,便猛地伸开一双斗大的双螯,好像是摆开战斗的姿态,向来人示威。这一来,倒也把他们吓住了,不敢再向前走去。这时,那个青年华侨海员端枪瞄准虾背,“砰”一声响,一下就把怪虾打死了,跌在大树下面。更令人惊奇的是它还流出许多猩红的鲜血,把草地都染红了,肚子里还露出一只未消化完的小鸟。那个当地向导,忙拉来一条葛藤将大虾捆缚好,准备背回去。向导告诉海员:“在这里,尤其是晚上,经常有这种两栖大虾爬到树上捕捉小鸟当食物,我们管它叫食鸟虾,虾肉可以吃,非常鲜美,还可以烤干,它的血还能治病。”

上面所谓的两栖怪虾到底属于动物界的哪一种呢?为什么它生为虾形却有红色的血液?这可真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谜。

关于虾还有一个谜,那就是百岁巨虾之谜了。

挪威一位渔民出海作业,在北海中捕到一只超级巨虾,重达15公斤,两只大螯每只都大过人的头部,触角伸直超过1米。据有关专家的鉴定,这只超级巨虾已足有100岁。至于这只虾为什么如此巨大而高寿,还是一个正在研究中待解的谜。

“天降”怪动物——鳄龟

这种动物长相奇特,粗看酷似鳄鱼,但背上又多了个“乌龟盖”。这个“盖”很大,上面有3条纵行的背棱,边缘有许多尖齿突起,像锯子似的,它的头、颏和颈部长着许多疙瘩。这种奇异的小动物名叫“鳄龟”,性情凶猛,行动缓慢,主要食用鱼虾等肉类。在水中,“鳄龟”的嘴大张着,一根红色线状物在抖动。这是它捕食时独有的诱饵。“鳄龟”生性较“懒”,平时很少主动捕食,就趴在水底,大张着嘴,鱼虾很容易被它红色的舌头迷惑,误以为那是鱼虫而自投罗网。

这种动物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属于乌龟类,以攻击来保护自己,头和四肢无法伸进壳内,几乎都在水中生活。

奇异的双头蛇

近几年来,在山西省稷山县翟店镇西小宁村,有人在村前果园发现过一条奇特的双头蛇。这一稀世珍宝的双头“蛇神”,却和老实的村民张培武有缘。一天中午,年近六旬的村民张培武往村前的果园送粪,车至园边的南崖根下,他发现地下有截“草绳”。他随意用脚踢了一下,不想落地的一瞬使他心头一惊:哎呀,这不是村里传说的那条双头“蛇神”吗?

张培武小心翼翼地拎起蛇尾,眯眼仔细端详:双头蛇长约尺许,粗如食指,浑体金黄已冻僵成一根“冰棍儿”了。

张培武决定收养起这条怪物。但要做好“保护”却难坏了张培武老俩口,因为双头蛇在炉边苏醒后,当张培武将它放进一个敞口大玻璃瓶中时,发现两张蛇嘴吐着黑亮的芯子左右闪动,似乎在空瓶中觅寻食物。张培武自言自语道:“这野物吃啥呀?”老伴连想也不想地立马回答:“挑咱家最好的给吧!”

岂料,煮熟的鸡蛋,不吃;香喷喷的肉馅饺子,拒食;就连老汉下酒的卤鸡腿,双头蛇连闻也不闻。惟只有倒进点儿清水,那两张蛇嘴才懒洋洋地舔上两口。

这时候,张培武突然想到蛇吞活鼠的情景,抬手一拍大腿叫道:“这野物最喜欢吃活物!”因此,张培武在照料果园之余,满村地扒墙根,翻瓦堆,挖泥土,终于找到不少簸箕虫(土元)和蚯蚓。这些活物一放进瓶子,双头蛇便张嘴抢食。

斗转星移,春夏交替。4个月之后的仲夏,双头蛇在张培武夫妇的精心呵护之下,竟长得浑体光溜,活泼可爱。若遇见生人,它会双头昂起,吐着芯子“示威”;而当张培武在场时干咳一声,它又会伏下双头贴着瓶底,乖巧地盘起来。不久之后,张培武还根据双头蛇的表现来判断天象。如果来日是个好天气,那蛇便显得很温顺;而如果明天是个风雨天,那蛇便躁动地昂起双头绕圈儿溜。从其躁动的急缓,便会判断出来日的风雨大小了。

无独有偶,不久前在昆明动物园的蛇园中也新添了一条罕见的双头蛇,然而它不足半岁,无法自己进食,管理人员为此不知所措。

这条蛇是一小男孩儿在市府东街路面上发现的,后由盘龙巡警大队巡警帮忙送到动物园安家。这条蛇体长约30厘米,有成年人小姆指般粗细。其体背布满细密的棕色条纹,肚皮为黄色,没有尾巴,替代尾巴的是一个头。这个头被管理人员称作“死头”,因为它对外界没有反应,虽有嘴,但不会张开,眼睛则一直闭着,这个“死头”比真头大一些,蛇爬行时,“死头”像蛇的尾巴拖在后面。这条蛇的真头非常灵活,嘴中不时吐出细长的蛇芯。

据蛇园管理员周维文介绍,动物园从未出现过这种双头蛇;该蛇无毒,因为还不足半岁,所以目前看不出是什么蛇;这条蛇被孵出前,蛋里可能有两个蛋黄。

据一位蛇类专家讲,双头蛇与“连体人”同理,亦属“一卵双胎”。不过,因双头蛇属野生,稀世罕见。据说,百年来虽有风传有人发现过双头蛇,而目前为止国内捉到的活物仅仅几例而已。

用尾巴呼吸的弹涂鱼

在印度生长着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弹涂鱼。它长期生活在淤泥里,离不了水,但又可以在陆地上行动自由,还能爬树、捕食昆虫。它用尾巴呼吸的独特生存方式更让人着迷。

弹涂鱼的尾部皮肤上布满了血管分支,人们发现,它上岸捉虫时,总是将尾巴连同尾鳍伸进水里,再腾空捕食飞虫、身体着地后,尾巴仍然会留在水中。弹涂鱼将尾巴伸进水里并非吸氧而是吸水。吸水的目的在于保持身体各部位的潮湿润泽状态,进而满足用体表分泌大量粘液,从而获取空气中的氧的需要,而经由尾巴得到的氧是微乎其微的。弹涂鱼之所以能长时间脱离水,是因为它的尾巴可向身体供水,使之能用身体表面来呼吸,这样,它的尾巴竟演绎成了非同小可的呼吸器官。

大小悬殊的爬行动物

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这种巨蟒身长10米,以鱼类、鸟类和刺鼠、海狸鼠为食。世界上最小的蛇是身长为20厘米~30厘米、粗8毫米左右的盲蛇。它们生活在外高加索和中亚南部,以蚂蚁和其他小昆虫为食。

世界上最长的鳄鱼是湾鳄,它们中的老年雄性鳄身长达10米,善于游泳,生活在东南亚、澳洲北部和新几内亚的某些河口和沿海水域。根据在印度和美洲的第三纪地层的考古发掘,现已灭绝的一种古代鳄鱼竟有20米长的身躯。

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域的棱皮龟是世界上最大的龟类动物。它的龟背长2米,体重约500千克。生长在南美洲西海岸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群岛和印度洋一些岛屿的象龟是陆地上最大的龟类动物,身长达1.5米、重约200千克。

马来群岛中的一个叫做科摩特的岛屿上,生长一种巨形蜥,身长几乎达4米。很难想像如此笨拙的庞然大物居然会身手敏捷、活动自如。而生活在中亚沙漠中的沙蜥身长只有8厘米。美洲中部一种世界上最小的蜥蜴重不过5克,身长为5厘米。这一组蜥蜴世界之最的两个极端,其体形长度差异几乎有100倍之多。

母猫生小狗

近段时间,到湘乡市栗山镇永安村七组村民张林松家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他家的一只猫竟生下了一只狗。

这只猫是张林松家1998年喂养的,已先后产过三胎。2001年4月27日,它又生育第4胎,一共3只小猫。没想到22天后,这只猫又一次生产,而且,这一次它生下的竟是一只狗。

这只小母狗除脚爪有点儿像猫外,其他地方跟狗一模一样。猫妈妈似乎也没觉得这个“女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哺乳、玩耍,一视同仁。

主人和邻居都觉得此事挺稀奇,因为平常并未见这只猫与狗有过亲近。那么,这只小狗的父亲到底是谁呢?猫真的能生狗吗?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需要动物学家的努力和探索。

同类推荐
  • 行星与恒星

    行星与恒星

    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却经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尽管水星很亮,人们却很难用肉眼看清它。通常人们认为水星表面没有水,但最近科学家用雷达探测水星时发现,水星极地或许有着冰块的存在。科学家们还发现水星磁场的存在。浩渺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像水星这样的行星和恒星数不胜数,天际中一闪而逝的彗星,万道金光划破天空的流星雨,从形成到陨落不断演绎着生命的轮回。当人类的触角伸向宇宙空间后,慢慢的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
  •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自然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自然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还原真实的自然

    还原真实的自然

    本书介绍了冰雹的形成和危害、雾是由水汽凝结而成、雪花的尺寸、下雪天特别安静的原因、神奇的地光、地震海啸的危害等内容。
  • 世界文化博览(第三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三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

    本书介绍了有关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方法学的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动物实验技术等内容。分为上篇实验动物和下篇动物实验方法学,包括实验动物分类、常用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等。
热门推荐
  • 行货商诡闻录

    行货商诡闻录

    我叫黄岩,是个典当行的伙计。做典当这一行无论是老的旧的还是稀罕的,只要值钱是来者不拒的。偶然一次我收到了一件残破的玉器,这件玉器和我失踪多年的父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让我卷入了一场惊人的漩涡之中!一个延续千年的惊天隐秘,一个诡异的家族诅咒!而这一切的背后竟是一个颠覆一切的弥天谎言……
  • 妖虎初生

    妖虎初生

    汲灵气锻体,步修仙之道倾一世之力,只为渡劫重生剑锋饮血,征伐四方不若尽毁于吾手人族将兴,妖虎初生
  • 噬魂人间道

    噬魂人间道

    你还在认为茅山道士弱不禁风吗?你还在认为修真者不可一世吗?当茅山宗再次崛起时,真个中州大陆将为之颤抖。
  • 双面娇妻

    双面娇妻

    她和他本是天生敌对。没有那场变故,他们或许永远失之交臂。她和她本是没有血缘的姐妹,却因为一场阴谋,成为生死敌对。她和他是青梅竹马,可是最终,他却害自己面目全非。一场阴谋毁了她的容,却成全了她和他。让原本的错失变成了相濡以沫。仇恨面前,幸福却又太单薄。究竟是放下一切爱,还是用他去搏?
  • 玄天仙帝

    玄天仙帝

    血液含星辰,骨骼蕴天河。肉身庇宝藏,神识化日月。仙帝转世,逆天法宝、超强神剑!灭魔屠圣,重建仙界秩序!附:本书交流群:242611537
  •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孔子(名人传记丛书)

    “圣人出而黄河清”,孔子带着这样的祥瑞之兆出生于山东曲阜,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敏好学,20岁时已是鲁国有名的学者。他为政之时,鲁国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百姓知礼守法,安居乐业。他盛年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虽不被当世所接纳,却不改初衷。晚年回归故乡之后,理诗书,制礼乐,著春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一生广收弟子,桃李满天下,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折疑论

    折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益州记

    益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纵横在无限世界

    纵横在无限世界

    我叫徐豪。这是我的故事。背负黑暗前行,漫步纵横诸天。
  • 为爱一眠

    为爱一眠

    本文所讲的皆是tfboys的小说,唯爱三只,奶昔店的相遇,十年后的逆袭,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