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0600000050

第50章 光绪慈禧 共赴黄泉路

在一般情况下,除了举办重大的庆典活动或着接见外国的重要使臣,大臣们是见不到皇上的,西太后依然自己独揽朝政,在她的手中掌握着很多光绪末年的实施新政,光绪皇帝对这些新政甚至听都没有听过。

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初三,西太后下令要成立督办政务处,推行变法。听到刚刚颁布的招数,一些朝廷的老臣开始对皇太后推行的这些政策大加称赞。可笑的是,当年光绪皇帝推行戊戌变法时,这些老臣一致反对。如今西太后要推行变法,这些老臣却举双手赞成。

有些老臣甚至说当年的戊戌变法与这次实行的新政完全不同,而且太后本就没有法对变法,她反对的只是乱了国法。

最后在一片议论声中,新政开始实施了。

新政的第一步措施就是要兴办学堂,改科举。在西太后的明谕之下,张百熙兴建起了新式学堂,并在光绪二十八时将科举制度废除,以此来变革中国的新文化。

之后,有对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西太后认为旧式军队过于腐败落后,因此,对兵制进行了改革,兴办起了武备学堂。然后又推行了法律制度的改革。因为同治、光绪年间,中国萌发了近代资本主义,以前的那些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是西太后谕令制订《大清商律》、《公司注册章程》,又模仿西方法律,制订了《大清律例》。最后是游学西方,考查西方政治。一次次的惨痛教训告诉西太后必须“以夷之长技”抵制夷人。于是,她派出五大臣,即端方、戴鸿慈、载泽、尚其亨、李盛铎到英、美、法、德、丹麦、挪威、奥地利、俄、意等十几个国家考察,希望他们带回先进的经验。此次的西太后仿佛回到了四十年前,她雄心勃勃,希望能挽救垂死的大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当五大臣各国考察回国后,他们纷纷向西太后讲述了在外见闻,并主张中国也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一年,拉开了君主立宪制的序幕。叶赫那拉氏是一位权欲极大的女人,她已掌握大清的政权四十多年,此次,若让她主动放弃皇权,等于说是“抹她的脖子”。可是,历史的洪流势不可挡,西太后企图一手遮天的日子似乎已经过去。南方各种学派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南洋一带爱国华侨不断反对独裁主义者西太后。西太后感到岌岌可危!闽浙总督端方上奏朝廷:“宪法所以安国内、御外侮、固邦基、保人民。”西太后似信非信,犹豫不决。山东布政使尚其亨又奏一折:“立宪政体,利君利民。”西太后惶恐不安。镇国公载泽耐心地劝导她:“老佛爷,君主立宪乃世界之共同趋势,我大清也应顺应天意,这样才能赢得民心。”西太后长叹了一口气,问:“如何立宪呢?”载泽胸有成竹地说:“立宪必做三件事情:一日宣示宗旨;二日实行地方自治;三日允许集会、言论、出版自由。”西太后经过一番思考,最后,召见了光绪皇帝的亲弟弟载沣以及北洋大臣袁世凯。“端方等人出洋考察,他们都认为大清国也应实行君主立宪制,哀家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此举可行。从今日起,载沣会同袁爱卿与军机处、政务处大臣议定立宪原则。”载沣慑于西太后的威严,一口答应了。袁世凯自从戊戌政变后,一路扶摇直上,今日是奉迎西太后的最佳时机,他岂能错过!袁世凯说:“老佛爷英明之举,臣佩服至极。臣一定不遗余力地拟订立宪章程。”西太后说:“中国帝王制度已绵延两千年,如果突然间改变政体,恐怕人们难以接受。”袁世凯马上意识到了她将要说出的话,他抢先一步说出:“臣认为二十年后再正式实行君主立宪制为好。”西太后沉吟着,过了一会儿,才吞吞吐吐地说:“十年以后实行吧!二十年,似乎时间太长了。端方等五大臣建议五年内实行君主立宪制,哀家觉得有些太仓促。”袁世凯马上说:“就是嘛!欲速则不达,这等大事岂能求快。”西太后微笑了一下,心想:“袁世凯这个人,外表看起来样子笨笨的,其实,他精明得很。哀家没有看错人!”光绪三十二年,经军机处、政务处众臣商议,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出来一、因民智未开,十年后实行君主立宪制;二、废现行督抚制,改革官制;三、财权、军权归朝廷。接着,预备立宪诏书颁发,这个诏书依然是以天子的名义发出的,内容大致如下: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我朝自开国以来,列圣相承,漠烈昭垂,无不因时损益,着为宪典。现在各国交通,政治法度,皆有彼此相因之势,而我国政令积久相仍,日处阽险,忧患迫切,非广求知识,更订法制,上无以承祖宗缔造之心,下无以慰臣庶治平之望,是以前派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现载泽等回国陈奏,皆以国势不振,实由于上下相睽,内外隔阂,官不知所以保民,民不知所以卫国,而各国之所以宫强者,实由于实行宪法,取决公论,君民一体,呼吸相通,博采众长,明定权限,以及筹备财用,经画政务,无不公之于黎庶。

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涂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荫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使绅民明悉国政,以预备立宪基础……俟数年后规模初具,查看情形,参用各国成法,妥议立宪实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视进步之迟速,定期限之远近……当群臣齐呼“皇上圣明!皇太后圣明!”之时,西太后心想:“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啊!不过,‘数年后查看情形’,这句话有很大的余地。数年后,若情形不错,当然可以实行君主立宪制;若情形不好,则仍实行旧制。”

光绪三十四年春,被关在瀛台涵元殿的光绪皇帝病情迅速加重。十年前,因为戊戌变法的失败,这位大清天子自此失去了自由,在加上身处瀛台与外界完全隔离,让他多梦厌食、肾虚遗精,特别是光绪二十六年,自己心爱的珍妃被害死之后,他的心也随之死去,病情不断加重。西太后对皇上的病情也颇为不关心,因为年纪大了,她也担心自己会活不过皇上。但是因为光绪毕竟是大清的皇帝,因此表面上,西太后对皇上颇为关心,不断为他找太医诊治。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固定的太医,今天一个太医开了一个方子,明天另一个太医开了另一个方子。皇上经常换药喝,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益严重。三十六七岁的天子到现在已经百病缠身。到了光绪三十四年春,西太后已经是七十三岁的老妪了,她已经要走进死亡的深渊了。她看到皇上病情加重,慢吞吞地对李莲英说:“皇上恐怕熬不过今年冬天了,你看他连说话都没了力气,才三十六七岁的人,看起来却像个老头子,看来要把天下的名医都召进宫为他诊治了。”“可是……”看李莲英吞吞吐吐的,慈禧心中也明白,万一自己故去了,皇上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李莲英。于是她白了李莲英一眼,说:“狗奴才,你是担心皇上治你的罪吧?自从珍儿死后,皇上可恨透了你。”

“老佛爷,奴才的命贱,奴才是为老佛爷活的。”

西太后拍着李莲英的手说:“放心吧!老佛爷会保护你的。”

主奴二人正说着,内务府一位太监报:“老佛爷,应召入宫的各地名医全到了,如何安排呀?”

西太后想了一会儿说:“来了几个人?”

“六个人。”

“都有谁呀?”

“有江苏名医陈秉钧、曹元桓,浙江人杜钟骏,还有周景涛、施焕、吕用宾三人。”

西太后拖着长长的腔调说:“把他们分为三班吧,每班两个人,一天换一个班。”

“嗻。”

六位地方名医进了京,他们仔细为光绪皇帝诊治,可是,病入膏肓的大清天子一天不如一天。

爱新觉罗·载湉如秋叶一般凋零了。

整个酷热的夏天,光绪皇帝几乎难以下咽食物,他靠西瓜汁、人参汤、银耳茶等补品维持生命。

九月初,天气已凉,光绪皇帝不断咳嗽,他竟有些浑身发抖,连西太后七十三岁寿辰庆典,都不愿露面。

十月初十日,西太后七十三岁大寿,她要好好庆贺一番。

暗地里,她对心腹太监小李子说:“民间有个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老爷不召自己去。”

小李子宽劝主子:“老佛爷,这一年,您不是平平安安的吗?再过三天,老佛爷就七十四岁了。老佛爷一定会万寿无疆!”

西太后笑了一下:“就你的嘴巴甜,老佛爷我不求万寿无疆,但求百岁安康!”

“老佛爷,宫中已准备了各种庆典活动,奴才特意请了两个戏班子进宫,让伶人们唱它个几天几夜,好好热闹热闹。”

西太后问:“皇上这几日好些了没有?过两天,请皇上一同来听戏。”

西太后已囚禁了大清的天子十年,她深信光绪皇帝早已震慑于她的淫威。

十月初十日早上,西太后穿上崭新的太后服,正津津有味地听戏,忽见内务府一位太监匆匆而至。

他贴在西太后耳边说了几句,西太后脸色一变,口谕:“快请太医及三班名医会诊。”

“嗻。”

听完戏回到寝宫,小李子凑上前问:“皇上有事儿吗?”

“对,皇上病情加重。”

“奴才去问安,行吗?”“快去吧。”

约两个时辰后,小李子回来了,他低声说:“皇上气息微弱、肾元不纳,已八日无出宫(大便),三日未进食。”西太后说:“召内务府大臣!”“何处召见?”“让他们来这儿吧!哀家连日来甚感劳累,就不上大殿了。”十月十二日,内务府大臣来到了西太后寝宫,西太后问:“皇上龙体如何?”“回老佛爷,皇上情况很不好,太医及各地名医说皇上身体太虚弱,不是一剂方子或两剂方子能医好的。”“那就多换几个方子,一个人医不好皇上的病就多换几个人医。”“老佛爷,臣以为,颇繁换大夫或多方治病并不好,还不如只指定一个人为皇上治病。”西太后低声责斥道:“你敢顶撞哀家!”那大臣连忙下跪:“臣不敢!臣遵太后懿旨。”“下去吧!及时向哀家报告皇上的病情。”“嘛。”这一切,李莲英全看在了眼里,他暗自佩服西太后:“老佛爷,您真圣明!您知道皇上恨您,所以唯求皇上先您而去。今天,您来这么一手,让皇上有病得不到有效地医治,自己又不落骂名。您真厉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光绪皇帝神志不清、牙关紧闭,正处于弥留之际。隆裕皇后坐在他身边,泪水涟涟,连声呼唤:“皇上、皇上!”可是,光绪皇帝喘逆气短、呛逆作恶,其势岌岌可危。隆裕皇后哭哭啼啼地来到了西太后面前,哽咽着说:“亲爸爸,皇上不行了,太医说趁早准备后事吧!”西太后落了几滴眼泪,安慰着皇后:“别笑!太医有起死回生之术,皇上不会有事的。”“不,太医说恐怕熬不过两天了,呜——”“别哭、别哭!快去陪一陪皇上吧!”皇后走后,西太后不能不想到立嗣问题了。自她登上政坛以来,她亲自缔造了同治皇帝、光绪皇帝,今天,她要钦定另一个新君王。“立谁为嗣皇子呢?”西太后冥思苦想,她并未意识到自己也只有两天的生命了,她想:“从大阿哥失败的教训看:立长不如立幼!从小抱进宫的孩子好管教。”基于这一点,西太后首先想到了妹妹的孙子——载沣之子溥仪。再者,溥仪也是光绪皇帝的亲侄子,立溥仪为皇嗣子合情又合理。

西太后当机立断,十月二十日,她连发三道谕旨:上不豫。谕内阁。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座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着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又谕。朕钦奉皇太后懿旨: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谕军机大臣等。朝会大典、常朝班次,摄政王着在诸王之前。

当天夜里,三岁的爱新觉罗·溥仪进宫,他大哭不止。

西太后眉头一皱,她不愿多看小儿一眼,冷冷地说:“抱下去吧!”

摄政王载沣怀抱小儿匆匆赶到涵元殿,他要和亲哥哥作诀别。

十月二十一日上午,光绪皇帝清醒了一会儿,他问身边坐着的皇后:“朕昏睡几日了?”

“两三日!”

“皇后,别哭了!”

光绪伸出无力的手,临终前,他想拉一拉妻子的手。

皇后连忙凑上前,抚摸着皇上消瘦的脸颊。

“皇后,苦了你了!”

“皇上,臣妾早年确有过错,还望皇上原谅。”

“说什么傻话,是朕愧对你。”

“不——”

皇后哭得很伤心,她说不下去了。

“皇后,皇嗣子立了吗?”

皇后难过地点了点头。

“是谁?”

“载沣的儿子溥仪。”

“朕想看看这个侄儿,朕从来没见过他。”

载沣抱着小儿早已候在门外,他听到皇帝的这一句,泪如雨下,大声说:“皇上,臣在此!”

载沣走到皇上跟前,他哭着跪在了龙榻前。

光绪皇帝马上吩咐着,让人把孩子抱过来看看。溥仪哪里看过这位骨瘦如柴的人,赶紧慌忙地躲到了父亲的背后。

光绪皇帝看到侄儿如此可爱,想起了刚进宫时的自己,喜悦之后不免有了些许难过。

载沣还是第一次与自己的亲哥哥挨得这么进,于是不禁叫了声“阿哥。”光绪抬头看看自己的亲弟弟失落的心情有所好转,于是握紧弟弟的手,嘱咐着让他好好当好摄政王,让溥仪能光复大清王朝。之后便让他们退下,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

光绪三是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下午,光绪皇帝殡天了。

“老佛爷,老佛爷!”李莲英匆匆来到西太后面前,他低声呼唤西太后。西太后微微睁了一下眼,懒洋洋地说了句:“什么事儿?”“皇上殡天了。”“哦!”西太后手一摆,示意小李子退下。李莲英有些担心,因为他看到“老佛爷”精神委靡。他不敢走远,只是退到卧房门外候着。小李子站在门外,听得清清楚楚。“载湉,你走在了亲爸爸的前面。唉,你太不听话了,辜负了亲爸爸的一片苦心。其实,大清宫里,我就你和皇后这两个亲人,当初你若不是几乎凌驾于亲爸爸之上,这十几年来也不会遭这么大的罪。你死在瀛台,亲爸爸心里很难过。”

接着,是低低的抽泣声。

过了一会儿,什么动静也没有。

李莲英欲转身离去,突然西太后尖叫了一声:“啊!肚子好疼!”

小李子一个箭步冲了进去:“老佛爷!老佛爷!您怎么了?”

西太后脸色蜡黄,痛苦地说:“快传太医!”

小李子又一下子冲了出去,很快,太医张仲元、戴家瑜便赶到。他们岂敢怠慢,立刻为西太后把脉。李莲英看得出来:西太后情况危急!

隆裕皇后满脸泪痕,她从涵元殿赶到了中南海仪鸾殿。

她跪在西太后的病榻前,悲悲切切:“亲爸爸、亲爸爸!”

西太后微微睁了一下眼:“是皇后吗?”

“嗯!”

“别哭了!孩子,亲爸爸刚才看到了一丝曙光,不过不是在人间,是一处我从未去过的地方。那儿真美呀!那儿有鲜花、阳光,有欢声、有笑语,不像这大清宫里这么冷清。”

皇后哽咽不能语。

西太后又闭上了眼睛,她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兰儿、兰儿!”

是谁在呼唤她?

“啊,是阿玛、额娘!怎么?蓉儿也在这里?”

“阿玛、额娘,女儿来了!”

“兰儿,是朕!”

那拉氏定睛一瞧:“怎么又变成了咸丰皇帝!”

“皇上!”

“兰儿,朕归西之后,你都做了些什么!”

听口气,咸丰皇帝有些责备之意。

那拉氏竭力辩解:“肃顺太猖狂,逼得我们母子无路可走!”

“朕不是说他,朕是说皇儿载淳、皇后钮祜禄氏,还有六弟、皇侄载湉,他们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皇后之死,朕为此很伤心!”

那拉氏狠狠地说:“皇上,他们处处与兰儿作对。为了大清的江山,臣妾只能那么做!”

“哼!是为了维护你自己的权力吧!”

“这……”

那拉氏无言以对。

咸丰皇帝低声说了句:“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朕也不予追究。兰儿,天国里很美,载淳、载湉、皇后、蓉儿、六弟、七弟全在这儿,快来吧,我们一家人又可以团聚了。”

说罢,咸丰皇帝飘然而去。

“皇上,等一等兰儿,等一等兰儿……”

“老佛爷、老佛爷……”

一群人在呼唤!

西太后努力睁开了眼睛。刚才,她做了一个梦!

李莲英哭肿了眼睛:“老佛爷,您想吃点什么?”

西太后无力地摇了摇头,她的声音很微弱:“小李子,快召醇亲王载沣!”

“嗻!”

载沣牵着刚刚登基的宣统皇帝溥仪的手,快步走向西太后,“老佛爷,臣载沣在此!”

西太后望了一眼宣统皇帝,她想伸手拉一拉新帝的手,溥仪吓得大哭了起来。

西太后难过地说:“哀家的气数已尽,你们瞧,小孩子见到老人放声大哭,这说明老人要走了。”

“不,不,老佛爷,臣知罪,臣以后一定好好教育皇上。皇上年龄太小,还乞老佛爷开恩!”

“没什么,把皇上抱下去吧!哀家已经不行了,别吓着他。”李莲英抱走了宣统皇帝。

西太后示意载沣坐在她的身边。

载沣听话地做到了西太后的身边,他知道,西太后要立遗嘱了。西太后看看周围,艰难地说:“从今年六七月份开始,哀家就身体不适,十月初十为了能让大家高兴一下,哀家硬撑着看了戏。哀家回眸往事问心无愧,自从咸丰爷归天之后,哀家三次垂帘听政,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朝廷。为大清王朝鞠躬尽瘁了五十多年,也算是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西太后这时在吹嘘自己的功绩,她虽办了不少有利于清朝的事,同时也害了不少人。这两代皇帝同治与光绪可以说都是她给害死的,还有东宫太后,无数平民百姓……由此可以看出,慈禧在临死钱,也在惶恐不安。

载沣想要说话,但是还是没有发出声音,太后看着载沣清楚地说道:“载沣,如今皇上年幼,你身为摄政王一定要悉心教导皇上,让他能巩固我大清基业。”

载沣领命之后,西太后有把朝廷重臣们全都召集了过来,发布了自己最后一道最后的谕令。之后就殡天了。一时间百官齐哭。

在光绪皇帝仅仅死去二十几个小时之后,叶赫那拉氏也归天了。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因为光绪皇帝的死并不是正常病死,而是被毒死。至于谁是害死光绪的凶手,就需要后人自己摸索了。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最是惊艳民国范

    最是惊艳民国范

    民国时期,古老中国根深蒂固的东西依然存在,但民主之风吹进中国,现代社会新元素登上历史舞台,社会在变革中动荡,人们在迷乱中求索,各种思想杂陈,各样异事叠现,各方奇才辈出。其中,有治世之能臣,也有乱世之枭雄;有投笔从戎赴汤蹈火以报国之书生,也有宦海失意后钻进书斋潜心治学之政客……于是乎,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风云际会,好戏连台,惊艳惊悚,沙场官场文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使得民国史比以往任何朝代的历史都更有看点。本书发掘民国奇人奇事的耀眼点,述写民国人物与事件的未解之谜,揭示民国知名人物的情感经历,品评民国往事的悲喜结局。
  •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超越百年的人生智慧:周有光自述

    本书是当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的自述文集。包括“百岁口述传记”、 “记忆的碎片”、“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 我和语文现代化”等几部分,自述性质的序言、后记、谈话等也都一一辑录,酌情编入。本书系周有光先生自述文章在海内外的第一次系统结集。
  •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热门推荐
  • 拜仙求道

    拜仙求道

    主角宅男一个,数日沉迷网游猝死穿越到一个如同传说一样可以修仙的世界。
  • 大修真主

    大修真主

    暗夜、孤峰、剑影、风狂——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武侠的梦。。。当一地球少年意外得到一神奇怀表,灵魂分身意外穿越夺舍在一个资质平庸却不甘平凡的少年身上,将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深蓝的环宇,万千种族,谁将问鼎传说中十级的宇宙国度文明。修仙、神秘的异能。一切都变的有可能——本书境界划分:肉身、先天、神通、金丹、元婴、化虚、渡劫、大乘.....又或:武者、异能者(武者7级以上的觉醒者,拥有异能。)、行星境、宇宙境、界主、半神、神等请认准:大修真主
  • 我的女儿是天使

    我的女儿是天使

    凌远重生了。一个平行于地球的时空,唯一不同的是这个世界没了上一世,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他被誉为是21世纪最伟大的人,文学上,他那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千古,《水调歌头》,《射雕》三部曲,《老人与海》等等全世界传颂。音乐上,他被称为再世贝多芬,《天空之城》,《我心永恒》经久不衰。动画上,他被所有动画从业者称为二次元的上帝,《Clannad》,《Air》,《EVA》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若干年后,有人采访已经称为传说的凌远,探究他当时开始进行创作的动机。凌远想了想笑道:或许只是为了赚钱,养我的女儿吧。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一个穿越的宅男为了女儿,开着金手指大杀八方的故事。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n个哲理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n个哲理故事

    主宰成功命运的卓越智慧书,铸就杰出人生的优秀羊皮卷,N个故事讲述N个智慧,使你体会N个人生哲理。
  • 神级龙骑

    神级龙骑

    他是一个骑士,他是骑士中的全能王者。能当MT,能做辅助,能加血,还拥有狂暴的攻击力,近战了得,远攻不俗。最重要的是他拥有神龙为坐骑,宠物是独一无二的,装备是最好的,技能是最高阶的。稀有道具他满背包,隐藏任务他随便挑,神装神宠他有不少,帮会福利他给最高,驻地城池他建得最好。他就是神级龙骑士——李凌风!
  • 这位姑娘,请看路!

    这位姑娘,请看路!

    她以为自己的人生会一直平平淡淡的没有任何波折,却遇见了他。她以为他只是图一时新鲜,才跟她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却没想到他是认真的。她以为在被伤害后不会再轻易相信别人,可以不再受伤,却一而再再而三陷入泥沼……
  • 恶魔之眼之古屋谜团

    恶魔之眼之古屋谜团

    恶魔之眼,能带给人强大的力量,但是,也会让获得恶魔之眼的人失去最重要的东西
  • 梦空缘

    梦空缘

    五百年前,妖魔出世,扰乱人间,五大神仙携带五大神器耗尽仙力,封印了妖魔;五百年后,妖魔附身,封印解除,人间大乱,传说,只有真爱才能化解危机??
  • 剑神纵横异界

    剑神纵横异界

    什么神王,神皇,神帝,统统给我当奴仆。老头,你就是创世神?听说你的女儿很漂亮,给我当媳妇好了。什么?你这老头敢不同意?你信不信我打的你同意?别以为你是创世神我就怕了你,不是我岳父,我照k你。看蜀山万年难得一遇的绝世天才剑无尘纵横异界的彪悍战绩。
  • 末日之末世狂花

    末日之末世狂花

    被组织抛弃的女特种兵在末世求生,寻找身世之谜、末世操纵者的幕后黑手,但一件件事情都超出她所预料的范畴,不停地在死亡边缘摸爬滚打。且看女人在末世不一样的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