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1000000026

第26章 渔夫从中助 施琅收澎湖

因为澎湖列岛上的百姓几乎人人都切齿痛恨刘氏兄弟,所以施琅与这个渔夫谈得很投机。待听说施琅正为无法登陆去突袭刘国轩的火炮阵地而一筹莫展之后,那渔夫却悠悠然言道:“峭壁虽难攀登,但并不等于就无法攀登……不瞒施大人,小人经常从那儿攀上大岛去……”

“那儿”,指的便是刘国轩的火炮阵地与城堡之间的岛壁。施琅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竟一把抓住那个渔夫,急急地问道:“你是说,你能从那儿攀上去?”

“大人,就在前几天,小人还从那儿上去又下来过一回……”

施琅的双手慢慢地松开了那渔夫,只一对灼热无比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渔夫的脸:“那儿峭壁异常陡滑,你如何能攀得上去?”

渔夫从脚下的地上提起一个像船锚一样形状的铁爪子,只是比船锚要小得多,铁爪子的尾端,拖着一条长长的绳索。

渔夫向施琅解释道:“这叫抓钩,是小人用来攀援的工具。”

施琅还是不甚明白:“抓钩又如何攀援?”

渔夫也没说话,领着施琅来到一个几乎是直立的大岩石旁。渔夫指着岩石问施琅道:“大人,这石壁比那岛壁如何?”

施琅看看石壁道:“这石壁似乎比那岛壁还要陡峭、光滑……”

渔夫低低地叫了一声“大人请看好了……”,说话的当口,他右手一摆,那抓钩“呼”地一声就朝着岩石的顶端飞去。施琅似乎听到“当”的一声,那抓钩竟稳稳地钩住了岩石的顶端。一条绳索,模模糊糊地在施琅的眼前晃荡。

那渔夫也不答话,双手抄起绳索,身体就像一只猿猴般,轻盈地向着岩石的顶端攀去。转眼间,他就攀到了岩石的顶端,又一松手,身体便“呼”地落回地面,站在了施琅的面前。好个渔夫,做完这一连串的动作后,竟然连大气都不喘。

施琅这回算是彻底地明白了。他高兴地言道:“船家,用你这种办法,再找些善于攀援的士兵,便能攀上那处岛壁。不知那峭壁之上,可有郑匪士兵把守?”

渔夫摇了摇头:“从来没有。不然,小人何以能在那儿来去自由?”

施琅沉吟道:“郑匪的炮兵阵地与城堡之间只相距二里路程,如果船家领我的士兵攀上峭壁之后便被郑匪发觉,岂不是前功尽弃?”

渔夫却胸有成竹地回道:“大人不必为此多虑。那峭壁之上,有一处很大的凹坑。小人会领大人的士兵在那凹坑里隐蔽的。”

施琅眉梢一动:“凹坑?那凹坑有多大?能伏多少人?”

渔夫思忖道:“如果挤得紧一些,大约能伏两千人左右。”

施琅不禁叫了一声:“太好了!待两千人都攀上了峭壁,伏在那凹坑里,便可以对郑匪的炮兵阵地发动突袭了!”

渔夫言道:“只是,那处峭壁只有十来个地方可以挂抓钩。十几条绳索要攀上去两千人,恐会费去很长一段时间。”

施琅问道:“一夜时间够不够?”

“从天黑开始,到黎明……如果速度快,大概差不多了。”

“那就好,”施琅看了看夜空,“如果明天晚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那就更好了!”

渔夫却肯定地道:“大人,依小人经验来看,明晚该是阴天。”

施琅算是彻底地放心了:“船家,时间就定在明晚。现在我们来详细地商议一下具体的方法和步骤……”

天亮之后,施琅一边派出少许人对刘国轩的炮兵阵地佯攻以麻痹敌人,一边与哈啰紧张有序地挑选善于攀援的士兵。至中午,共挑出一千九百九十九名官兵。施琅喃喃自语道:“只差一名,就凑足两千人了……”

哈啰轻轻言道:“大人,下官在福州时,曾徒手攀上过城墙……”

施琅一怔:“哈将军,你想去参加突击队?”

哈啰又轻轻一笑:“大人,这么重要的任务,应该去个将军统率。”

施琅默然,尔后低低问道:“哈将军,你知道此去会有什么后果吗?”

哈啰点点头:“下官明白。此一去,恐怕就再也见不到大人了……”

施琅一时大受感动。施琅早就从姚启圣那里得知,哈啰是一个只要能取得战斗胜利就会不惜任何代价的人。由他去统率突击队,当是最恰当的人选。施琅也正是看中了哈啰敢打敢冲、不怕牺牲的特点,才会命他率两万清军从澎湖大岛北端强行登陆的。

施琅重重地对哈啰言道:“哈将军,施某同意你去统率突击队!”

哈啰咧嘴笑了:“谢大人成全!”

下午,施琅继续命人佯攻刘国轩的炮兵阵地。哈啰则带着两千手下选了一处峭壁进行攀援训练。黄昏时分,哈啰率众登上了十艘战船。施琅赶到海边为哈啰送行。哈啰问道:“大人对下官还有什么吩咐?”

“将军去了之后,一切听那个船家的吩咐,切莫与他发生争执。”

“这是自然。下官脾气虽暴,却也知轻重缓急。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施琅慢慢地握住了哈啰的手:“有将军前去,施某一百个放心。只要将军在敌人的背后动了手,施某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去。只希望将军万万保重,因为,台湾还等着将军与施某一同去收复呢!”

哈啰勉力地笑了笑:“大人放心,只要有一点点可能,下官就不会轻易地死去。不瞒大人,与大人在一起并肩作战,下官实在称心如意!”

蓦地,他几乎是附在施琅的耳边道:“大人,下官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施琅忙道:“哈将军有任何话,尽可以对施某言出。”

哈啰顿了一下,然后言道:“大人,如果下官不幸战死,请大人将下官就埋在澎湖大岛上……下官即使死了,也要为大清国镇守这澎湖列岛!”

施琅一时无言。许久,他才缓缓地言道:“如果真的发生了这样不幸的事,施某一定会满足哈将军的心愿!”

哈啰终于离施琅而去了。他挺立在船头,频频向施琅招手。施琅看见,在如血的残阳映照下,哈啰那一向坚毅果敢的脸庞,竟然显得无比的温柔。施琅默默念叨道:“哈将军,放心地去吧,如果皇上知道大清国有你这样忠心耿耿的将军,他就不会再为收复台湾而忧虑了。”

天黑了下来,为配合哈啰,施琅命千余手下在刘国轩的炮兵阵地前一会儿呐喊呼叫,一会儿又煽风点火,做出一副要强攻的模样。果然,刘国轩的炮兵不知虚实,只胡乱地向着有动静的地方开炮。而与此同时,施琅组织了一万精兵,埋伏在敌人炮火打不着的地方。施琅给这一万人下达的命令是:待敌人的炮兵阵地上发生混乱的时候,就不要命地向上攻,率先冲上郑匪炮兵阵地的,当官的连升两级,当兵的赏银子一百两。

由于施琅的手下老是在阵地前折腾,刘国轩的炮兵便开始疲倦了,也不朝下面开炮了。而施琅却不肯罢休。他命手下仨人俩人一组的,干脆朝着炮兵阵地的附近摸去,有几组士兵,甚至摸到了一尊大炮的炮口下,慌得刘国轩的炮兵又赶紧连连开炮,还用火枪和弓箭向下射击。这样,一直到黎明前,刘国轩的炮兵阵地前才悄然安静下来。

黎明前是一天当中最为黑暗的时刻。而这么一个黎明前,又无疑是施琅最为紧张的时刻。他的大脑里只在想着一个问题:哈啰的两千人马,都顺利地攀上峭壁了吗?他一遍又一遍地催问观察的哨兵:“哈将军开始攻击了吗?”然而得到的回答却都是否定的。

施琅不无担忧地思忖道:“难道,哈啰攀援峭壁不顺利?”

眼看着,天就要亮了。施琅心中的担忧越来越沉重。如果,哈啰等人攀援不成,那么,待天亮了之后,哈啰等人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就在施琅忧心忡忡的当口,确切讲,就在天亮之前的那一瞬间,负责观察敌人炮兵阵地的哨兵突然朝着施琅喊道:“大人,郑匪炮兵阵地上开始骚乱了”施琅闻言,立即就从地面上弹了起来,并迅即振臂高呼道:“弟兄们,向上冲啊!哈将军已经在郑匪的背后动手了!”

一万名士兵,几乎在地上趴了一夜,此时此刻,他们全部的精力都凝聚在了双腿上。他们哪里是在跑,他们简直是在飞。他们知道,他们早冲上去一刻,哈啰和那两千名弟兄就多了一点生还的可能。所以,这一万名士兵,在施琅的率领下,汇成一股巨大的旋风,直向刘国轩的炮兵阵地上卷去。

有炮弹在施琅的身边爆炸,有火枪和弓箭从施琅的身边射过。但施琅全然不顾,依然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头。

近了,更近了。刘国轩的炮兵阵地就在眼前。施琅看见,数不清的人正在面对面地厮杀。显然,刘国轩的三千炮兵已经被哈啰等人死死地缠住了。他们已经腾不出多少人手和时间来阻止施琅等人的进攻了。

但施琅同时也看见,哈啰等人已经被郑军团团围住。不仅有刘国轩的三千炮兵,而且还有从刘国轩城堡里赶来的数千人马。施琅急对身后的手下喊道:“快上啊!快杀啊!”

施琅的一万清军杀人炮兵阵地,阵地上的情形顿时改观。毕竟施琅的清军在人数上占优,而且施琅还有三千人马在后面赶来,所以清军最后取胜似乎只是个时间上的问题。

厮杀至正午,战场的形势已经明朗。刘国轩的人马再也抵挡不住,向城堡节节败退。有手下建议乘胜追击,一举攻下城堡,但施琅没有同意。施琅的命令是:速速打扫战场,原地休息待命。

施琅为何不对刘国轩的人马乘胜追击?原来,刘国轩盘踞的那个城堡地势非常险要。这城堡位于澎湖大岛的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朝着施琅的方向。城堡内的房屋依地势而建,高低不平,参差不齐,房屋与房屋间的道路,时而宽,时而窄,时而长,时而短,时而笔直时而又弯曲,活像是一座座迷宫,确实易守难攻。刘国轩又有不少火枪和弓箭,如果清军冒冒失失地追过去,摸不清城堡里的道路,岂不都成了刘国轩火枪和弓箭的活靶子?

施琅下令停止追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炮兵阵地上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可施琅却始终没有看见哈啰的身影。所以,他在下达了“打扫战场,原地待命”的命令后,紧接着又下达了第二个命令:打扫战场的同时,全力以赴寻找哈啰将军。施琅还重重地强调:寻找哈啰将军,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终于,一个时辰之后,几个士兵找到了哈啰。只是,哈啰已经死了。

哈啰死时的情景很独特。他的身体呈一种前扑的姿式,他的右手是向前伸着的,右手中的长剑洞穿了一个郑兵的脊背,而哈啰自己的脊背上,却扎着一把致命的长剑。

哈啰死时的情形大概是这样的:一个郑兵想要逃跑,被哈啰发现了,哈啰一个鱼跃,用剑刺死了想要逃跑的郑兵,而与此同时,另一个郑兵却把一支长剑刺进了哈啰的脊背。因为这一切来得太突然,所以哈啰的双目不仅大睁着,而且脸上还呈现出一种非常兴奋的表情,似乎他鱼跃刺死的那个郑兵,正是刘国轩。

不过,哈啰刺死的虽然不是刘国轩,却也是个在郑军中很有地位和影响的人物。为哈啰等人引路的那个渔夫认出了那个郑兵。他指着那个郑兵,声音有些异样地对着施琅言道:“大人,哈将军把刘国辕给刺死了……”

施琅双膝跪在哈啰的跟前,轻轻地慢慢地合上哈啰的双眼,噙着热泪,哽咽着言道:“哈将军,你可以瞑目了……”

施琅唏嘘片刻,重新站直了身子:“待施某攻下澎湖,收复台湾之后,定禀明当今圣上,为哈将军在此树碑立传!”

施琅安葬了哈啰的遗体之后,便开始部署对刘国轩进行最后一击了。施琅尚有一万左右人马,除去伤号和其他,至少还有八九千人可以投入战斗。而刘国轩满打满算,也至多还有五千兵力。也就是说,从军队的人数上看,施琅几乎是刘国轩的二倍。更主要的,施琅夺得了刘国轩的近五十门火炮,且足足有数千发炮弹可供发射。看来,刘国轩将这么多的炮弹囤积于此,是早就做好了与清军在此决一雌雄的准备。但刘国轩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精心的准备,居然帮了施琅的忙。

施琅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又拥有威力巨大的火炮,攻下刘国轩的城堡,当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施琅并没有急于向城堡发功进攻。原因除了城堡地形太过复杂,纵然有几十门火炮支援,若强攻进去,也必将招致重大损失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刘国轩已将澎湖大岛上的万余百姓赶进了城堡。刘国轩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不让岛上的百姓为清军引路,二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拿这些百姓做挡箭牌。如果施琅用火炮猛轰城堡,则城堡内的百姓也必然会有重大伤亡。

施琅想用一种比较和平的方式解决澎湖大岛上的这最后的战斗。他以为,清军已大兵压境,这种和平的方式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所以,他就找来一个俘虏,让这俘虏捎了一封信给城堡里的刘国轩。施琅在信中,先分析了一下目前的形势,然后称,只要刘国轩将军率众投诚,他施琅就绝对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施琅在信中甚至还言称,如果刘国轩愿意协助清军收复台湾,那他施琅就一定在康熙皇帝的面前为刘国轩请功。

那个俘虏带着施琅的亲笔信走进城堡的时候是正午。施琅耐心地等待,至下午,那个俘虏也没有出来。施琅并没有灰心,又写了一封信,又打发一个俘虏走进城堡。至黄昏,杳无音信。施琅有些失望了,但还是写了第三封信,派了第三个俘虏再次走入城堡。这一回,天黑的时候,第三个俘虏走出了城堡。施琅喜滋滋地迎了上去。那俘虏给施琅带回了一封刘国轩的亲笔信。刘国轩的亲笔信很简短,也很扼要,只有四个字:少说废话。

施琅怒了。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得仁至义尽,既然刘国轩不想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此事,那就不能怪他施琅不客气了。当然,既要开战,他施琅也就顾不得城堡里的什么百姓苍生了。

施琅虽然非常生气,怒发冲冠,但是依然表现的非常冷静。他没有连夜向刘国轩的城堡发起猛烈的进攻,相反,施琅让军队好好地休整了一夜,养精蓄锐,等待明天凌晨的时候,再一次向刘国轩的城堡发起猛攻。施琅对官兵们言道:“只需要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彻底结束这场战斗!”

第二天早上,施琅就已经行动了。他将九千人分成了三队,每一队都配有五十门火炮和一千发炮弹。施琅对着自己的手下说道:“要不计一切代价,将这个城给我攻陷,一步步地将刘国轩吞噬掉!”

总攻开始了。清军的数十门火炮,分上、中、下三路,对着刘国轩的城堡狂轰滥炸。火炮打到哪里,清军就冲到哪里。然后炮火再向前延伸,清军再接着往前冲。这种进攻,虽然进展较慢,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清军的伤亡。因为清军猛烈的炮火,的确摧毁了刘国轩多年苦心经营的工事。

然而,清军炮火再猛,终也不能将刘国轩所有的工事都摧毁。刘国轩手下许多火枪手和弓箭手都隐藏在石洞里或由岩石垒成的房屋里。清军的火炮很难将那些石洞和石屋毁坏。待清军炮击停止之后,那些火枪手和弓箭手便开始朝着冲上来的清军射击。这样一来,清军就必须逐洞逐房地与刘国轩的手下争夺。如此,不仅进攻的速度慢,伤亡也着实很大。

激战了两天两夜后,三路清军终于占领了大部分城堡。刘国轩的残兵败将被迫龟缩在城堡的东南角上。清军的最后胜利,已经触手可及了。

激战了两天两夜,死了的人倒还罢了,还活着的人也着实疲惫不堪。所以,在攻打城堡的第三天,施琅让自己的军队休息了一上午。反正,刘国轩和他的残兵败将龟缩在城堡的东南一角,已是插翅难飞。

下午,施琅把所有还能参加战斗的清军将士都集中起来,先用数十门火炮把剩下的炮弹都打出去,然后便指挥将士对刘国轩发动了最后一击。

清军的这最后一击,虽然打得很艰难,却也顺利。至黄昏时分,仅剩的刘国轩的数百名残兵败将被迫投降。澎湖之战从此宣告结束。

然而,刘国轩却逃跑了。据俘虏交待,刘国轩是在清军就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前一刻,乘一只小船向台湾方向逃去的。不过,施琅暂时是无力再继续进攻台湾了。经澎湖一役,施琅的身边,连伤者在内,也只还有五千余众。凭这么一点兵力去收复台湾,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施琅就命清军暂在澎湖大岛上安顿了下来,自己则带着伤病员回到了福州,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共商收复台湾大计。

姚启圣见施琅平安归来,很是高兴。他给施琅接风洗尘,殷勤得不亦乐乎。施琅笑谓姚启圣道:“姚大人对施某如此盛情,定有他图。”

姚启圣也不隐瞒:“姚某只图与钦差大人一起去收复台湾!”

澎湖既克,台湾的郑氏政权已无实力再与清军抗衡,换句话说,去收复台湾,已没有什么风险可言了。所以,施琅就这样回答姚启圣道:“总督大人之言,施某敢不从命?”

姚启圣一听,竟然高兴得跳了起来。是呀,收复台湾,完成国家的统一,像这等彪炳史册的光荣之事,一个人的一生,又能遇到几回?

要去收复台湾,兵力不成什么问题。福建陆军提督万正色早按施琅的指令训练成了一支两万人的精锐部队。虽然施琅去攻打澎湖时所带的两万多人已寥寥无几,但有万正色的那两万生力军去收取台湾,当绰绰有余。

一个多月后,也即公元1683年的八月初,施琅和姚启圣二人,率战船二百艘、大炮二百门并官兵两万,浩浩荡荡地离开福建,径向台湾岛而去。途经澎湖,又有三千多人登上战船。姚启圣信心十足地对施琅言道:“此一去,台湾必克!”

施琅却悠悠然言道:“施某现在最关心的是,此去定要抓获刘国轩!”

姚启圣会意地一笑道:“钦差大人说的是,刘国轩在澎湖跑了一回,这一回,决不能让他在台湾又跑了!”

施琅轻松地一笑道:“姚大人放心,那刘国轩从澎湖可以跑到台湾,可他从台湾,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姚启圣大笑道:“我看,那刘国轩只能往大海里面跑了!”

是呀,清军一攻入台湾,那刘国轩就将无路可逃了。然而,令施琅和姚启圣没有想到的是,清军于八月十一日登陆台湾岛,于八月十二日向台湾城进发,八月十三日郑克塽便带着数千人马弃城投降。施琅和姚启圣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就收取了台湾岛。只不过,施琅和姚启圣一心想抓获的那个刘国轩,却在这之前,就已经死了。杀死刘国轩的人,便是那个郑克塽。

却原来,刘国轩兵败澎湖,逃到台湾之后,脾气变得更加暴戾起来。也许是他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了吧,动辄就骂人、打人甚至杀人。连郑克塽也常常遭到刘国轩的呵斥甚至辱骂。郑克塽心中自是极为不满。

刘国轩在台湾城内尚有数千兵马,在赤嵌城等地也还有三千多军队。但仅靠这几千人马是远不足以抵御清军的。所以,刘国轩就想大力地扩充军队。可是由于刘国轩一向虐民,老百姓不但不应征入伍,反而自发地组织起来,袭击刘国轩的军队。这样一来,刘国轩的军队不仅没有得到扩充,反而逐渐地减少。到得最后,刘国轩的军队只能龟缩在台湾府城里,不敢轻易出城一步。其他的地方,似乎都已不太安全。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清军不大举攻入台湾,刘国轩在台湾的暴力统治也会被愤怒的老百姓推翻。

刘国轩似乎还在强作镇定,但郑克塽却感到了极大的恐惧。不管是清军还是台湾岛上的老百姓,只要他们一攻进台湾府城,他郑克塽花天酒地的生活就要宣告彻底结束。所以,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郑克塽几乎都是在一种提心吊胆又惶惶不安的状态下度过的。

刘国轩情知自己难以在清军的攻击下保住台湾府城,所以就早早地做好了“与台湾共存亡”的准备。他命人在偌大的台湾府城内到处都埋下了炸药,这些炸药的威力,足以将整个台湾府城都夷为平地。刘国轩的意图是,待清军大举攻入台湾府城后,就点燃预先埋下的炸药。

郑克塽得知“与台湾共存亡”的含义后吓出了一声冷汗,如果刘国轩的这一计划得以实现,他郑克塽十有八九要葬身台湾府城。

但郑克塽不想死。既然不想死,那就会去想出一个不会死的法子。

同类推荐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他是精明的政治家,奠定了日本百年兴盛之根基;他是冷静的军事家,幕府最激烈的农民暴乱由他一手平定;他是无敌的海上霸主,即便是雄霸一时的葡军海舰也闻风丧胆;他的功业震撼了日本百年,是一代代精英竞相效仿的王者典范。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天下动荡。为了匡复汉室,刘秀兄弟二人走上革命征程,并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然而,功高震主的他们很快遭到打压,处于绝境中的刘秀只好韬光养晦。王莽被灭后,刘秀趁机逃出虎口,不断壮大实力,先后消灭了王朗等势力,逼降了铜马等义军,推翻了更始政权,扫清了残余障碍,一统天下,开启了东汉新局面。刘秀以柔治国,很快东汉便国富民强。飘雪楼主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整个故事始终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散发着引人入胜的光和热。刘秀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真的是个近乎完美的帝王吗?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法拉第

    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他的-生在化学、电化学、电磁学等领域都作出过杰出贡献。1791年9月22日,法拉第降生在英国萨里郡纽因顿一个贫苦的铁匠家庭,他的童年是十分凄苦的。但是,小法拉第不畏贫穷,不惧清苦,他十分勤奋好学……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已婚妇女的逆袭

    重生之已婚妇女的逆袭

    26岁已婚妇女苏乐重生回到了15岁,变成了花季美少女,见到了已故的父亲,与曾经暗恋的冷酷长腿欧巴谈起了恋爱,更赚了大钱考上了好学校,被绝色大明星倒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再次遇见前世的老公,她就慌了神了,天啊,老天爷,可不可以都收了?
  • 是什么吹散了你我的青春

    是什么吹散了你我的青春

    我转过头静静的看着她,只见她小心翼翼地看着我,眼睛水汪汪的,一如既往的清澈见底,我在心里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我还能拿你怎么办呢?一个天真烂漫,一个柔情似水,她们在最美好的年华中遇到了对方,然而她们却最终天各一方。李佳:“萧碧,我恨你,你怎么就可以这么轻易就放弃了,你让我怎么办啊。”李佳看着眼前墓碑上温柔注视着她的女子,眸中却满是绝望与死寂,话毕,只见站着的女子手中拿着的白菊掉在了地上的那一滩炙红的血泊中,白色的菊花整个的被染红了,那么妖艳和刺眼。。。
  • 能界

    能界

    玄幻结合科幻。主角禁忌之力的拥有者,背负着预言带与无数谜团着希望光环降世在能界......却因掌控者提早降临,被暗神将打回原形,被迫穿越到地球上,但不久战火同样蔓延到地球上,看靖宸如何一步步强大起来重返能界。
  • 双重界

    双重界

    古城,为现世的武主,因命运的召唤让他来到另一个世界。他的意识已然回归。作为一个回归者,这个世界与自己的世界格格不入。这里的人,可上天,可入地,可跨海,可平山。这不符合常理,却真实存在,于千里之外,取其之首级。如百万雄师,挥手间覆灭。命运,将他绑在了这个世界,他的命运又该怎样?他在寻找回家的路,需要成为这个世界最强之人。
  • 绝色召唤师,妖孽魔君哪里逃

    绝色召唤师,妖孽魔君哪里逃

    她,暗夜女王。她,废材一个。当她成她,注定颠覆一切!她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世人谤她、欺她、辱她、笑她、轻她,她就忍忍忍!是在忍无可忍,大开杀戒,让世人用血来祭奠她所受过的苦累。一双异色双瞳让她莅临巅峰!小剧场(唯爱男主):这天夜晚,夜黑风高,最适合做坏事了。这无疑是某男心中的想法。于是乎,某女闺房内出现了一只妖孽。某女淡定脸上终于涌现出几丝愤怒,某女低吼道:“你个死妖孽,怎么又来了,快给我滚出去!”某男一脸无辜,笑着说:“小烯烯,我想你了。而且,你看了我,摸了我,还亲了我,要对我负责。”说完,幽怨地看了眼某女。某女暴走,说道:“你要怎样?”某男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说:”.....“还有请看内容。
  • 小公主

    小公主

    是一部灰姑娘式的儿童小说,写的是19世纪的故事。既刻画了心地善良、不怕困苦的萨拉,使人对她又是同情又是佩服,又对明卿女士那种势利小人作了淋漓尽致的讽刺。
  • 纳兹传

    纳兹传

    一位叱咤风云,有各种女神知己陪伴,壮志豪情充满正义感的魔法世界枭雄。
  • 邪王霸宠:丑颜倾天下

    邪王霸宠:丑颜倾天下

    前世,她在冷宫度过十六载,忍气吞声却被活埋致死。她发誓要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却发现自己竟重生成一个人人厌恶的丑女!易容术、羽衣曲,她用尽全身解数复仇,却不知不觉间早已落入某人的圈套。重生一次,她再不会重蹈覆辙。这辈子的她只要做一个足够恶毒的女人就够了。至于什么以德报怨?抱歉,她从来就不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你不爱你

    爱你不爱你

    如何从道别后证实缠绵?如何从梦话内印证谎言?爱你不爱你,遗憾与完美,答案在旁等待你……
  • 轮回之诸神

    轮回之诸神

    他日,我将手持圣剑征战诸天神魔;他日,我将化身修罗扫平神界叛逆;他日,我将重临地狱登上死神王座!——修禹在我眼中你就是整个世界,若你征战神魔我便陪你浴血杀敌,若你君临天下我便与你四海为家!——恒水晨吾统御神族,神界归一,筑光明剑以镇神界龙脉,卫我神族、护我子民。吾以光明神位在此立誓!吾在,当护佑亿万生灵,扫平魔族,扬我众神之威!吾亡,亦将身化光魂,佑我神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四方诸神共听之!——光明神王神格破碎又怎样,我不为神,但我已凌驾于诸神之上!——修罗你若离去,我要这地狱之主又有何用。你已是我的全部,今日随你而去,再不管他神界风云万千!——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