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1700000004

第4章 呕心血气死申屠嘉主首谋变起吴王濞

却说太子启受了遗命,即日嗣位,是谓景帝。尊太后薄氏为太皇太后,皇后窦氏为皇太后,一面令群臣会议,恭拟先帝庙号。当由群臣复奏,上庙号为孝文皇帝。丞相申屠嘉等,又言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大于孝文皇帝,应尊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庙祀千秋,世世不绝,就是四方郡国,亦宜各立太宗庙,有诏依议。当下奉文帝遗命,令臣民短丧,且匆匆奉葬霸陵。至是年孟冬改元,就称为景帝元年。

廷尉张释之,因景帝为太子时,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曾有劾奏情事,(见前文。)至是恐景帝记恨,很是不安,时向老隐士王生问计。王生善谈黄老,名盛一时,盈廷公卿,多折节与交。释之亦尝在列。王生竟令释之结袜,释之不以为嫌,屈身长跪,替他结好,因此王生看重释之,恒与往来。及释之问计,王生谓不如面谢景帝,尚可无虞。释之依言入谢,景帝却说他守公奉法,应该如此。但口虽如此对付,心中总不能无嫌。才过半年,便将释之迁调出去,使为淮南相,另用张欧为廷尉。欧尝为东宫侍臣,治刑名学,但素性朴诚,不尚苛刻,属吏却也悦服,未敢相欺。景帝又减轻笞法,改五百为三百,三百为二百,总算是新政施仁,曲全罪犯。再加廷尉张欧,持平听讼,狱无冤滞,所以海内闻风,讴歌不息。

转眼间已是二年,太皇太后薄氏告终,出葬南陵。薄太后有侄孙女,曾选入东宫,为景帝妃,景帝不甚宠爱,只因戚谊相联,不得已立他为后。(为下文被废张本。)更立皇子德为河间王,阏为临江王,馀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彭祖为广州王,发为长沙王。长沙旧为吴氏封地,文帝末年,长沙王吴羌病殁,无子可传,撤除国籍,因把长沙地改封少子,这也不必细表。(前后交代,界划清楚。)

且说太子家人错,在文帝十五年间,对策称旨,已擢任中大夫。及景帝即位,错为旧属,自然得蒙主宠,超拜内史,屡参谋议,每有献纳,景帝无不听从。朝廷一切法令,无不变更,九卿中多半侧目。就是丞相申屠嘉,也不免嫉视,恨不得将错斥去。错不顾众怨,任意更张,擅将内史署舍,开辟角门,穿过太上皇庙的短墙。太上皇庙,就是高祖父太公庙,内史署正在庙旁,向由东门出入,欲至大道,必须绕过庙外短墙,颇觉不便。错未曾奏闻,便即擅辟,竟将短垣穿过,筑成直道。申屠嘉得了此隙,即令府史缮起奏章,弹劾错罪,说他蔑视太上皇,应以大不敬论,请即按律加诛。这道奏章尚未呈入,偏已有人闻知,向错通报。错大为失色,慌忙乘夜入宫,叩阍进见。景帝本准他随时白事,且闻他夤夜进来,还道有甚么变故,立即传入。及错奏明开门事件,景帝便向错笑说道:“这有何妨,尽管照办便了。”错得了此言,好似皇恩大赦一般,当即叩首告退。(是夕好放心安睡了。)

那申屠嘉如何得悉?一俟天明,便怀着奏章,入朝面递,好教景帝当时发落,省得悬搁起来。既入朝堂,略待须臾,便见景帝出来视朝,当下带同百官,行过常礼,就取出奏章,双手捧上。景帝启阅已毕,却淡淡的顾语道:“错因署门不便,另辟新门,只穿过太上皇庙的外墙,与庙无损,不足为罪,且系朕使他为此,丞相不要多心。”嘉碰了这个钉子,只好顿首谢过,起身退归。回至相府,懊恼得不可名状。府史等从旁惊问,嘉顿足说道:“我悔不先斩错,乃为所卖,可恨可恨!”说着,喉中作痒,吐出了一口粘痰,色如桃花。府史等相率大惊,忙令侍从扶嘉入卧,一面延医调理。俗语说得好:心病还须心药治。嘉病是因错而起,错不除去,嘉如何能痊?眼见是日日呕血。服药无灵,终致毕命。(急性子终难长寿。)景帝闻丧,总算遣人赐赙,予谥曰节,便升御史大夫陶青为丞相,且擢错为御史大夫。错暗地生欢,不消细说。

惟大中大夫邓通,时已免官,他还疑是申屠嘉反对,把他劾去。及嘉已病死,又想运动起复,那知免官的原因,是为了吮痈遗嫌,结怨景帝,景帝把他黜免,他却还想做官,岂不是求福得祸么?一道诏下,竟把他拘系狱中,饬吏审讯。通尚未识何因,至当堂对簿,方知有人告讦,说他盗出徼外铸钱。这种罪名,全是捕风捉影,怎得不极口呼冤?偏问官隐承上意,将假成真,一番诱迫,硬要邓通自诬。通偷生怕死,只好依言直认。及问官复奏上去,又得了一道严诏,收回严道铜山,且将家产抄没,还要令他交清官债。通已做了面团团的富翁,何至官款未还?这显是罗织成文,砌成此罪。通虽得出狱,已是家破人空,无从居食。还是馆陶长公主,记着文帝遗言,不使饿死,特遣人赍给钱物,作为济。怎晓得一班虎吏,专知逢迎天子,竟把通所得赏赐,悉数夺去,甚至浑身搜检,连一簪都不能收藏。可怜邓通得而复失,仍变做两手空空。长公主得知此事,又私下给与衣食,叫他托词借贷,免为吏取。通遵着密嘱,用言搪塞,还算活了一两年。后来长公主无暇顾及,通不名一钱,寄食人家,有朝餐,无晚餐,终落得奄奄饿死,应了相士的前言。(大数难逃,吮痈何益?)

惟错接连升任,气焰愈张,尝与景帝计议,请减削诸侯王土地,第一着应从吴国开手。所上议案,大略说是:

前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半有天下。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不忍,因赐几杖,德至厚也。当改过自新,反益骄恣,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亡人,潜谋作乱。今削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则反迟,祸大。(末二语未尝无识。)

景帝平日,也是怀着此念,欲削王侯。既得错议,便令公卿等复议朝堂,大众莫敢驳斥。独詹事窦婴,力言不可,乃将错议暂行搁起。窦婴字王孙,系窦太后从侄,官虽不过詹事,未列九卿,但为太后亲属,却是有此权力,所以不畏错,放胆力争。错当然恨婴,惟因婴有内援,却也未便强辩,只得暂从含忍,留作后图。

景帝三年冬十月,梁王武由镇入朝,武系窦太后少子,由淮阳徙梁,(事见前文。)统辖四十余城,地皆膏腴,收入甚富,历年得朝廷赏赐,不可胜计,府库金钱,积至亿万,珠玉宝器,比京师为多。景帝即位,武已入觐二次,此番复来朝见,当由景帝派使持节,用了乘车驷马,出郊迎接。待至阙下,由武下车拜谒,景帝即起座降殿,亲为扶起,携手入宫。窦太后素爱少子,景帝又只有这个母弟,自然曲体亲心,格外优待。既已谒过太后,当即开宴接风,太后上座,景帝与武左右分坐,一母两儿,聚首同堂,端的是天伦乐事,喜气融融。景帝酒后忘情,对着幼弟欢欣与语道:“千秋万岁后,当将帝位传王。”武听了此言,且喜且惊,明知是一句醉话,不便作真,但既有此一言,将来总好援为话柄,所以表面上虽然谦谢,心意中却甚欢愉。窦太后越加快慰,正要申说数语,使景帝订定密约,不料有一人趋至席前,引进言道:“天下乃高皇帝的天下,父子相传,立有定例,皇上怎得传位梁王?”说着,即将酒捧呈景帝,朗声说道:“陛下今日失言,请饮此酒!”景帝瞧着,乃是詹事窦婴,也自觉出言冒昧,应该受罚,便将酒接受,一饮而尽。独梁王武横目睨婴,面有愠色,更着急的乃是窦太后,好好的一场美事,偏被那侄儿打断,真是满怀郁愤,无处可伸。随即罢席不欢,怅然入内。景帝也率弟出宫,婴亦退去。翌日,即由婴上书辞职,告病回家。窦太后余怒未平,且将婴门籍除去,此后不准入见。(门籍谓出入殿门户籍。)梁王武住了数日,也辞行回国去了。

御史大夫错,前次为了窦婴反对,停消议案,此次见婴免职,暗地生欢,因复提出原议,劝景帝速削诸王,毋再稽迟。议尚未决,适逢楚王戊入朝,错遂吹毛索瘢,说他生性渔色,当薄太后丧葬时,未尝守制,仍然纵淫,依律当加死罪,请景帝明正典刑。(太觉辣手。)这楚王戊系景弟从弟,乃祖就是元王刘交,(即高祖同父少弟,殁谥曰元,前文中亦曾叙过。)刘交王楚二十余年,尝用名士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敬礼不衰。穆生素不嗜酒,交与饮时,特为置醴,借示敬意。及交殁后,长子辟非先亡,由次子郢客嗣封。郢客继承先志,仍然优待三人。未几郢客又殁,子戊袭爵。起初尚勉绳祖武,后来渐耽酒色,无意礼贤,就使有时召宴穆生,也把醴酒失记,不为特设。穆生退席长叹道:“醴酒不设,王意已怠,我再若不去,恐不免受钳楚市了。”遂称疾不出。申公、白生,与穆生同事多年,闻他有疾,忙往探省。既入穆生家内,穆生虽然睡着,面上却没有甚么病容,当下瞧透隐情,便同声劝解道:“君何不念先王旧德,乃为了嗣王忘醴,小小失敬,就卧病不起呢?穆生喟然道:“古人有言: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先王待我三人,始终有礼,无非为重道起见,今嗣王礼貌衰,是明明忘道了。王既忘道,怎可与他久居?我岂但为区区醴酒么?”申公、白生也叹息而出,穆生竟谢病自去。(不愧知机。)戊不以为意,专从女色上着想,采选丽姝,终日淫乐,所以薄太后丧讣到来,并没有甚么哀戚,仍在后宫倚翠偎红,自图快活。太傅韦孟,作诗讽谏,毫不见从,孟亦辞归,戊以为距都甚远,朝廷未必察觉,乐得花天酒地,娱我少年。那知被错查悉,竟乘戊入朝时,索取性命。还亏景帝不忍从严,但削夺东海郡,仍令回国。

错既得削楚,复议削赵,也将赵王遂摘取过失,把他常山郡削去。(赵王遂即幽王友子,见前文。)又闻胶西王,(系齐王肥第五子、见前文。)私下卖爵,亦提出弹劾,削去六县。三国已皆怨错,惟一时未敢遽动,错遂以为安然无忌,就好趁势削吴。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忽来了一个苍头白发的老人,踵门直入,见了错面,即皱眉与语道:“汝莫非寻死不成?”错闻声一瞧,乃是自己的父亲,慌忙扶令入座,问他何故前来。错父说道;“我在颍川家居,却也觉得安逸。今闻汝为政用事,硬要侵削王侯,疏人骨肉,外间已怨声载道,究属何为?所以特来问汝!”错应声道:“怨声原是难免,但今不为此,恐天子不尊,宗庙不固。”错父遽起,向错长叹道:“刘氏得安,氏必危,我年已老,实不忍见祸及身,不如归去罢。”(此老却也有识。)错尚欲挽留,偏他父接连摇首,扬长自去。及错送出门外,也不见老父回顾,竟尔登车就道,一溜烟似的去了。错还入厅中,踌躇多时,总觉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违了父嘱,壹意做去。

吴王濞闻楚、赵、胶西并致削地,已恐自己波及,也要坐削,忽由都中传出消息,说是错议及削吴,果然不出所料。自思束手待毙,终属不妙,不如先发制人,或可泄愤。惟独力恐难成事,总须联络各国,方好起兵。默计各国诸王,要算胶西王最有勇力,为众所惮,况曾经削地,必然怀恨,何妨遣人前往,约同起事。计划已定,即令中大夫应高,出使胶西。

胶西王,闻有吴使到来,当即召见,问明来意。应高道:“近日主上任用邪臣,听信谗贼,侵削诸侯,诛罚日甚。古语有言:刮糠及米。吴与胶西,皆著名大国,今日见削,明日便恐受诛。吴王抱病有年,不能朝请,朝廷不察,屡次加疑,甚至吴王胁肩累足,尚惧不能免祸。今闻大王因封爵小事,还且被削,罪轻罚重,后患更不堪设想了。未知大王曾预虑否?”答道:“我亦未尝不忧,但既为人臣,也是无法。君将何以教我?”应高道:“吴王与大王同忧,所以遣臣前来,请大王乘时兴兵,拚生除患。”不待说完,即瞿然惊起道:“寡人何敢如此!主上操持过急,我辈只有拚着一死,怎好造反呢?”高接说道:“御史大夫错,荧惑天子,侵夺诸侯,各国都生叛意,事变已甚;今复彗星出现,蝗虫并起,天象已见,正是万世一时的机会。吴王已整甲待命,但得大王许诺,便当合同楚国,西略函谷关,据住荥阳、敖仓的积粟,守候大王。待大王一到,并师入都,唾手成功,那时与大王中分天下,岂不甚善!”听了此言,禁不住高兴起来,便即极口称善,与高立约,使报吴王。吴王濞尚恐变卦,复扮作使臣模样,亲至胶西,与面订约章。愿纠合齐、川、胶东、济南诸国,濞愿纠合楚、赵诸国。彼此说妥,濞遂归吴,即遣使四出,与约起事。

胶西群臣,有几个见识高明,料难有成,向进谏道:“诸侯地小,不能当汉十分之二,大王无端起反,徒为太后加忧,实属非计。况今天下只有一主,尚起纷争,他日果侥幸成事,变做两头政治,岂不是越要滋扰么?”不肯从。(利令智昏。)旋得各使返报,谓齐与川、胶东、济南诸国,俱愿如约。喜如所望,飞书报吴,吴亦遣使往说楚、赵。楚王戊早已归国,正是愤恨得很,还有甚么不允?申公、白生、极言不可,反致触动戊怒,把二人连系一处,使服赭衣,就市司舂。楚相张尚、太傅赵夷吾,再加谏阻,竟被戊喝令斩首。(狂暴至此,不亡何待!)遂调动兵马,起应吴王。赵王遂也应许吴使,赵相建德内史王悍,苦谏不听,反致烧死。(比戊还要残忍。)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川、济南七国,同时举兵。

独齐王将闾,前已与胶西连谋,忽觉此事不妙,幡然变计,敛兵自守。还有济北王志,本由胶西王号召,有意相从,适值城坏未修。无暇起应,更被郎中令等将王监束,不得发兵。胶西王,因齐中途悔约,即与胶东、川、济南三国,合兵围齐,拟先把临淄攻下,然后往会吴兵。(就是失机。)惟赵王遂出兵西境,等候吴、楚兵至,一同西进,又遣使招诱匈奴,使为后援。

吴王濞已得六国响应,就遍征国中士卒,出发广陵,且下令军中道;“寡人年六十二,今自为将,少子年甫十四,亦使作前驱,将士等年齿不同,最老不过如寡人,最少不过如寡人少子,应各自努力,图功待赏,不得有违!”军中听着命令,未尽赞成,但也不能不去,只好相率西行,鱼贯而出,差不多有二十万人。濞又与闽越、东越诸国,(东越即东瓯。)通使贻书,请兵相助。闽越犹怀观望,东越却发兵万人,来会吴军。吴军渡过淮水,与楚王戊相会,势焰尤威;再由濞致书淮南诸王,诱令出兵。(淮南分为三国,事见前文。)淮南王刘安,系厉王长冢子,尚记父仇,得濞贻书,便欲发兵,偏中了淮南相的计谋,佯请为将,待至兵权到手,即不服安命,守境拒吴。(刘安不即诛死,还亏此相。)衡山王勃,不愿从吴,谢绝吴使。庐江王赐,意在观望,含糊答复。吴王濞见三国不至,又复传檄四方,托词诛错。当时诸侯王共有二十二国,除楚、赵、胶西、胶东、川、济南与吴同谋外,余皆裹足不前。(齐、燕、城阳、济北、淮南、衡山、庐江、梁、代、河间、临江、淮阳、汝南、广川、长沙共十五国,加入同叛七国,合得二十二国。)濞已势成骑虎,也顾不得祸福利害,竟与楚王戊合攻梁国。梁王武飞章入都,火急求援。景帝闻报,不觉大惊,亟召群臣入朝,会议讨逆事宜。小子有诗叹道:

封建翻成乱国媒,叛吴牵率叛兵来。

追原祸始非无自,总为时君太好猜。

景帝会议讨逆,当有一人出奏,请景帝御驾亲征。欲知此人为谁,待至下回再表。

申屠嘉虽称刚正,而性太躁急,不合为相。相道在力持大体,徒以严峻为事,非计也。观其檄召邓通,擅欲加诛,已不免失之鲁莽。幸而文帝仁柔,邓通庸劣,故不致嫁祸己身耳。彼景帝之宽,不逮文帝,错之狡,远过邓通,嘉乃欲以待邓通者待错,适见其惑也。呕血而死得保首领,其犹为申屠嘉之幸事欤。若邓通之不死嘉手,而终致饿毙,铜山无济,愈富愈穷,彼之热中富贵者,不知以通为鉴,尚营营逐逐于朝市之间,果胡为者?吴王濞首先发难,连兵叛汉,虽错之激成,终觉野心之未餍,名不正,言不顺,是而欲侥幸成功也,宁可得乎?彼楚、赵、胶西、胶东、川、济南诸王,则更为不度德、不量力之徒,以一国为孤注,其愚更不足道焉!

同类推荐
  • 曹操墓曝玄机:帝王秘葬

    曹操墓曝玄机:帝王秘葬

    苗君儒一行人到了一个奇怪的村子,名叫抬棺村。在抬棺村,苗君儒认识了一群身份各异的入,有行事奇特的八路军干事,有亦正亦邪的绑匪,有身份可疑的女肉票,有淳朴但诡异的村民……因为种种原因,各怀心思的一群人结伴同行,遭遇重重危机,一个谜团还未解开叉陷入更大的谜团之中,而这群暂时同行的人彼此之间矛盾重重……“清朝清到脚,明朝明到腰。宋元平地走,隋唐深处逃。金木水火土,掌中乾坤大……”这几句看似普通的话,却暗藏着无限玄机。苗君懦一行人发现这一次的考古如同进入了一片隐藏了千百年的迷雾。
  • 换亲

    换亲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中)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中)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的作品卷帙洁繁,包罗万象。本套书精选了凡尔纳的许多名篇,充分表现了凡尔纳的独特艺术思维,阅读这些科幻故事,有助于启发人类智慧和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 军干子弟

    军干子弟

    杨元朝是军干子弟,政治前途看好,正在提拔的关键,处处以衙内自居的哥哥却犯下命案,被绳之以法。杨元朝为此放弃升迁机会,为照顾家乡军区的父母,同时抱着自省的心理去往家乡。从市刑处到公安厅,杨元朝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与努力?还原一群真正的军干子弟……
  • 恨海

    恨海

    “好姻缘是恶姻缘,说是牵来一线!”小说的艺术技巧比较圆熟,结构上采取二线并进式方式,两对情侣的故事衔接严谨,富于创造性。描写细腻,委婉含情,全篇充满感人的悲剧气氛,把爱情悲剧和社会悲剧巧妙统一起来。
热门推荐
  • 异界邪神

    异界邪神

    本应继续维持百年和平的普拉大陆世界,却被莽撞草根人物罗雷,机缘巧合之下打破了!更可怕的是,这凌弱似蝼蚁般的罗雷,已经惹上了神圣教堂这个庞然大物!当无法修炼魔法的罗雷,遇到魔法师组成的光明教会,生死抉择之下,他又将展现出何等的奇迹……
  • 逐鹿元末

    逐鹿元末

    烽火连天,群雄并起,反元起义如火如荼!风起云涌,诡计阳谋,汉统之争厮杀正猛!重生元末,杀鞑子,灭棒子,定要与朱元璋一争天下!
  • 情定幸福的时光

    情定幸福的时光

    她是大毒枭柳天霸唯一的女儿,他是名声响彻军界的A级特种兵,他为了执行任务,偷了她的心。任务完成,她从千金小姐变成了普通女孩,他成了她不共戴天的仇人。她彻底离开他,穿上洁白的婚纱要嫁给他并肩作战的兄弟时,他却闯进教堂,放出狠话:“现在外面停着两排坦克,你若是敢点头,我就杀你们个措手不及!”
  • 人择Anthropic

    人择Anthropic

    作者自己绘制全彩插画,自己写小说,请大家多多支持!当生命消逝,他意外的获得了选择下一世人生的能力。为了不再重蹈曾经的痛苦,他渴望能在今生决定自身的命运,抱持着信念,他进入了第二次的人生。当今生结束,命运却没有放过他,第三次的人生无情的宣告开始。他陷入了恐慌中,才明白以前的痛苦是多么微不足道。不断的死亡,不断的出生,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与挚爱的人不可避免的分开,熟悉的世界也终究会远去。他逐渐在永无止境的人生中迷失了自己,当一切疑团指向最开始的人生,他为了找回自我,最终踏上了最初的起点,第一世的世界。
  • 雪魂契约

    雪魂契约

    林奇为了封印地下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让D活下去,她却意外的成了主神,‘D,你是最后一个主神,我们等着你’一个模糊的身影喃喃自语...
  • 武道战天下

    武道战天下

    在2500年这个人类已经征服银河系,基本上靠着机器生活大多人类只知道玩乐的年代,在联盟意外得到一个神奇之物,由联盟推出武道。
  • 女皇血玲妖

    女皇血玲妖

    “血玲妖”现代世家继承人,因爱错人,弄的遍体鳞伤,此生恨透男人,悬崖边上。“如有来生,吾愿天下男儿为我伤。”一朝穿越女尊国,真如前世说:无数男儿为她伤,这世在她主宰的世界里,她还有勇气再找一份真爱吗《我为妖狂,你为我狂吗,本文虐文》
  • 第七次穿越之旅

    第七次穿越之旅

    时光真有间隙吗?沈诗清七次穿越过去,揭开隐藏多年前的秘辛,并设法拯救自己的爱人,她能否成功呢?步步为营之下竟是恐怖连连。。。
  • 人族血屠

    人族血屠

    世界上六个获得内测激活码的少年少女先行到了“游戏”里面参观了一番,获得了神秘刺客职业的夜雨,将会带着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这个充满迷雾与恐怖怪物的异世界,努力地.....活下去!
  • 咒使

    咒使

    世间万物皆分阴阳。阴,即代表物质;相反,阳即代表能量,阴阳之间相生相克。阴之次元,顾名思义,就是由物质为主,能量为辅的空间这便是人类所生活的空间,在物质资源丰富的阴之次元里,人们选择了科技的发展。阳之次元则反之,在那里人们善于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能量,将其化为自己的能力……世界分为三大空间:虚无、阴和阳上古时期,阴阳空间并存,由于特殊原因在几千年前分离,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