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2000000101

第101章 举总统孙文就职逊帝位清祚告终

却说黄兴既受了大元帅的职任,正拟派兵援鄂,忽闻清廷降旨,命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料知停战在即,因此从缓。这袁大臣恰委任尚书唐绍仪,作为代表,南下议和。唐奉命至汉口,先由驻汉英领事,转告黎都督,黎不便力拒,允与熟商,当由双方暂时停战。唐绍仪进见黎都督,交换意见,议了两天,黎以黄兴在沪,已任为大元帅,一切取决,当就上海开议。于是唐绍仪又从汉口乘轮到上海来,是时,上海各代表,已公推博士伍廷芳为外交总长,议和事亦委他主持。会议地点,就在上海英租界的市政厅。两下列座,除两大代表外,尚有参赞数员。晤谈后,各取委任书交阅,互验属实,然后讨论和议。议至四点多钟,伍代表提出四事:一、清帝退位。二、改行民主政体。三、给清帝年金。四、量恤旗民。唐代表瞧这四条,不便承认,只答称须电达内阁,方可定夺,当下散会。

看官!你想“清帝退位”四字,简直是要将清室河山,归还民国,清廷王大臣,焉肯即日允从?袁大臣自然不能代允,但欲峻词拒却,必致决裂,弄得战祸绵延,终非良策。(恰是两难。)想了又想,只好把君主民主两问题,熟详利害,复电唐代表,令他再行辩驳。唐绍仪乃续约伍廷芳,申议两次,伍廷芳决立民主政体,方可休兵,彼此几至决裂。当由德领事出为调停。德领事名婆黎,系上海各领事的领袖,他奉驻京德使命,有意排解。遇开领事团会议,招集英、美、法、日、俄五领事,详述意旨,五领事自然乐从。那时德领事即将意见书,交与伍、唐两代表,其文云:

驻扎北京德国公使馆,曾奉本国政府训令,向各议和使陈述私见。德国政府,以为中国如果继续战争,不特有危于本国,并有危于外人之利益安宁。现德国政府,依旧严守中立,但不得不尽义,为私交上之忠告。愿两议和使设法将战事早日消灭,从两造之所自愿者,办理一切事宜,有厚望焉。

伍、唐两代表接书后,只得共表同情,再事磋商。会闻山东都督孙宝琦,取消独立,山西省城太原府,又由清军占领。清廷一方面,似乎有些生色。嗣由革命党大首领孙文,航海归来,沪上各民军代表,个个欢迎,一片歌舞声,欢呼声,与吴淞江水声相应,热闹的了不得,过了两三天,各代表遂开选举大总统会,投票选举。启箱后,孙文票数最多,应任为大总统。续举副总统,是黎元洪当眩大众遂欢呼“中华共和万岁”三声,随由各代表通电各处,于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即西历一千九百十二年一月一号,组织中华临时政府于上海,建号中华民国,即以此日为民国元年元月元日。(是民国一大纪念,故大书特书。)

孙文赴南京受任,火车上面,遍插国旗,站旁军队林立,专送孙总统上车。由沪至宁,每到一站,两旁皆列队呼万岁。午后抵南京,国旗招,军乐悠扬,政、学、军、商各界,统来站相迎。驻宁各国领事。亦到来迎接。各炮台,各军舰,各鸣炮二十一响,表示欢忱。(别开生面。)孙总统下车后,改坐马车至临时总统府,早有黄兴、徐绍桢等,站着左右,迎迓入内。是晚即在公堂行接任礼,各省代表,与海、陆军代表,齐呼“中华民国万岁!”声震屋瓦。代表团报告选举情形,请临时大总统宣读誓词。孙文即朗声宣诵道: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读毕,由代表团推举景帝召,捧呈大总统印信,由孙总统接受如仪。各代表又推徐绍桢读颂词,读后,孙总统答称:“誓竭心力,勉副国民公意。”大众更欢呼而散。孙总统遂立中央政府,为行政总机关。中央设参议院,各省设省议会,为立法机关。并提议改用阳历,交参议院公决。参议院议员,暂以各省代表充选,即日通过改历议案,以十一月十三日为正月一日,并为中华民国纪元,通电各省公布。又议定政府制度,暂仿美国成制,不设总理,但设各部总次长如下:

陆军总长黄兴次长蒋作宾,海军总长黄钟瑛次长汤芗铭,司法总长伍廷芳次长吕志伊,财政总长陈锦涛次长王鸿猷,外交总长王宠惠次长魏宸组,内务总长程德全次长居正,教育总长蔡元培次长景耀月,实业总长张謇次长马和,交通总长汤寿潜次长于右任。

南京政府成立,民军声焰愈张,遂创议北伐,传檄远迩。各省踊跃起应,连一班女学生,也想大出风头,组织北伐队。上海名优阔妓,都借着色艺,募捐助饷,似乎直捣黄龙,指顾间事。各洋商见时势危急,恐碍商务,遂联名发电,直致清廷,要求早日改建国体,妥定大局。先是摄政王载澧,因袁大臣已任内阁总理,自己无权无勇,正好借此下台,辞退监国重任。经隆裕太后允准,令他仍醇王爵号,退归藩邸,不再预政。此后一切政务,都责成总理大臣。至保护幼帝的责任,归太保世续、徐世昌。此旨颁后,全副重担,都肩在袁总理身上。袁总理倒也不怕。(有大受才。)惟南北和战事宜,所关重大,且迭接南方各电,不得不与清皇族会商,遂奏请隆裕太后,开御前会议,把民军提出各条,令皇族自行酌夺。皇族多半反对,袁总理再电唐绍仪,征求意见。绍仪复称应速开临时国会,解决政体。袁总理复转达皇族,皇族仍是不从。唐遂辞职,议和事由袁总理直接处置。

会四川省杀了总督赵尔丰,新疆省杀了将军志锐,甘肃省杀了总督长庚,蒙古、西藏,也居然独立起来。袁总理未免着急,仍奏请隆裕太后,如前代表唐绍仪议。太后踌躇未决,袁总理也奏请辞职,愿退居间地。急得太后束手无策,只好温词慰留。袁总理仍是固辞,太后复封他一等侯爵。(清已不腊,还有什么虚名虚位,可以笼络袁总理。)袁复恳切上表,不愿就封。(做作耶?真心耶?)太后只得再与老庆商议,要他至袁总理邸第,竭力挽留。袁乃就职,再与伍廷芳往返电商。奈民军得步进步,先争论国会地点,两方辩驳的电文,差不多有数十通。至南方政府成立,竟将国会一说搁起,定要清帝退位,才肯干休。(山穷水尽,奈何奈何?)

斯时,清廷已无兵无饷,势难再战,只得由隆裕太后出场,再开御前会议。皇族等统已垂头丧气,隆裕太后也垂着两行酸泪,毫无主见。独军谘使良弼抗声道:“太后万不能俯允民军,愚见决计主战。”(只你一人主战,如何成事?)太后道:“兵不效力。饷无从出,奈何?”良弼道:“宁可一战而亡,免受汉人荼毒。”皇族见良弼非常坚决,恰也胆大起来,随声附和,会议仍然无效。

过了两三日,袁大臣出东华门,遇着炸弹,未被击中,恰拿着刺客三名,偏偏这良弼从外归家,突被炸弹击毙。拿住刺客,据供是民党彭家珍,也不知是真是假,家珍当时受戮,无从细询。自是清皇族个个惊慌,逃的逃,躲的躲,那个还敢来反对逊位?在鄂统领段祺瑞,复联合北方将弁四十二人,电请逊位。隆裕太后不得已,授总理大臣袁世凯特权,电告民国代表伍廷芳,商议优待清室条件。彼此又辩论数日,适值汪兆铭等,释放回南,参赞和议,于优待清室事,恰主张从厚,才得磋商定局。袁总理禀明隆裕太后,且再请皇族议定。隆裕太后含泪道:“他们都已拥资走避了,剩我母子两人,还有何说?你去拟旨便是。”言毕,痛哭一常(袁大臣却要暗笑。)还是袁总理劝慰数语才行退出。随即拟定三道谕旨,入呈太后瞧阅。太后只得钤印御宝,钤宝时,两手乱颤,一行一行的泪珠儿,流个不休,随把谕旨交与袁总理。袁总理也即署名,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中华民国元年二月十二日颁布天下。

第一道谕旨云: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第二道谕旨云: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饬内阁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各条件,以期和平解决。兹据复奏,民军所开优待条件,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但卸政权,不废尊号,并议定优待皇室八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览奏尚属周到。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实有厚望焉!钦此。

(甲)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政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退之后,优待条件如左:

第一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圆,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德宗陵寝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并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乙)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如其旧;(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私权及公权,与国民同等;(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一)与汉人平等;(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饷,仍旧支放。(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第三道谕旨云: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在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势必演至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惟取其轻者,正朝廷审时观变,吾民之苦衷。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筹利害,勿得挟虚乔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祸。着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于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至国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内列阁府部院,外建督府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为一人一家而设。尔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时艰,慎供职守,应即责成各长官,敦切劝诫,毋旷职守,用副夙昔爱抚庶民之至意!钦此。

清帝退位,南北统一,临时大总统孙文,因袁世凯推翻清室,有功民国,(至此点眼。)特把大总统位置,完全让与。大众亦多半赞成。于是内阁总理袁大臣,遂任民国第二次临时大总统。至若副总统位置,当南京会议时,曾推黎都督元洪,不复再选。从此“帝德皇恩”的字样,一概删除。(回应首回起笔。)这位隆裕太后,自宣布共和后,寂居宫禁,抑郁寡欢,至次年冬间,积成胀疾,奄奄而逝。上谥为孝定景皇后,清室事从此了结。全部《清史演义》,亦就此告终。

统计清自天命建号,至宣统退位,共二百九十六年。自顺治入关,至宣统退位,共二百六十八年。小子于此书告成后,拟再从各省光复起,至袁总统谢世止,把民国历年大事,演成小说,陆续出版,以供诸君续阅。但现在笔秃墨干,脑枯力敝,只好休息数天,与诸君期诸他日。诸君少待,还有几句俚词,作为全部小说的尾声。

清自摄政始,复以摄政终。顺治推早慧,宣统亦幼聪。孝庄与孝定,权位毋乃同。得国由吴力,退位本袁功。一往又一复,天道如张弓。寄语后起者,为国应效忠。努力惩覆辙,毋以私害公。皇帝不足贵,何苦效乃翁?(此诗归结全书宗旨。)

民国成立,自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始。孙中山以二十载之苦心,始得躬逢其盛,不可谓非有志竟成之举。惟推倒清室,则实自袁项城成之。袁之才具智术,实出民党诸人上。而庆王弈,摄政王载澧,以及满廷诸皇族,更无一足与袁比。袁固乱世之雄哉!若隆裕太后之决计主和,下诏逊位,虽出于中外之逼迫,不得已而使然,然较诸固执成见,贻害生灵者,殆有间焉。著书人或详或略,若抑若扬,皆斟酌有当,非漫以铺叙见长,成名为小说,实侔良史。录一代之兴亡,作后人之借鉴,是固可与列代史策,并传不朽云。

同类推荐
  • 攻克天津

    攻克天津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明末之铁血辽东

    明末之铁血辽东

    万历中兴过后的明朝本应是一帆风顺,可偏偏遇到一系列的麻烦,首辅离世导致万历怠政,明朝整体实力下滑。就在此时,在辽东悄然崛起的一支游牧民族却在自己的土地上,上演着一出出的好戏。萨尔浒战役---后金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宁远大捷---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中炮伤的皇帝。松锦大战---辽西走廊发生的一场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一片石激战,农民军如何大败,而清军因何得意入关。。。这一切的一切尽在明亡清兴之铁血辽东。
  • 三国一军师

    三国一军师

    每天一更,二更受不了本是追求完美的人,力强做到自己认可的述文碧波卷起千堆雪,浪潮褪去了无痕;万马奔腾你可见,道似冬过忽来春。
  •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所谓历史,就是意味着已经过去不会再重演的旧事时光,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扑朔迷离的真真假假,谜团传奇,却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秦始皇身世之谜?世外桃源从何而来?谁是恢弘的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谁毁掉阿房宫?……拨开历史的迷雾,破解事实的真相!
  • 君子学

    君子学

    秦风:读书人应该先做好自我,进而管理好一个家族,方有能力管好一个国家,终而能消除天下不平,达到公平公正,世道太平。所以,只有从最基本的做起,多读书,明道义,识大体,修缮自躯。此诚为人大道。
热门推荐
  • 九龙帝纪

    九龙帝纪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主角穿越到一个万宗林立,强者为尊异界里。一次红尘历练邂逅相遇一位红颜知已,两情相悦,幸福日子还没有来得及过,即被强者夺走。为了从强者手中抢回爱人,主角身怀九龙苍穹神令,手持太古神兵,踏着尸山血海以万宗为敌,遇神杀神,遇佛诛佛……
  • 微笑背后的离弃

    微笑背后的离弃

    这部小说很悲催,虽然她们是好姐妹,但是她们因为一些原因离弃了彼此但是她们最后和好了
  • 伴敌飞仙

    伴敌飞仙

    成神也癫狂,无奈亲友殇:飞仙不逍遥,只因仇敌笑。生死大敌也许可以成为生死之交,若是仇敌、情敌、与生俱来的宿命之敌汇聚于一人之身时,不死不休,恨入骨髓,几成梦魇,接近疯狂!
  • 小小刁民

    小小刁民

    这是两个刁民和一个准刁民的故事。一个从小小刁民一路玩官、考官、做贤官,官运亨通。一个从小小刁民一路佐官、经商、掌兵权,玩个自在。还有一个跟着刁民们练兵、救急、当幕僚,累的要死。三个娃娃一台戏,何况刁民。各位,好戏即将开台……
  • 男宠别跑:傲娇小姐要倒追

    男宠别跑:傲娇小姐要倒追

    咖啡店的初遇,激起的是她情窦的初开。她,身价万千的凌家大小姐,自从与他相遇以来,每天就想着怎么收了这只处处惹桃花的高冷男。他,叶家遗留在外多年的孩子,自从与她相遇以来,每天就想着怎么躲傲娇千金对他的恋爱追击。“小子,本小姐看上你了,做我的男宠吧。”第一次见面,她就在他身上打上了标签,豪放的对她姐妹宣言要追到这只咖啡店打工的服务生。她自作主张的把他调到自己的贵族学院又大庭广众之下强吻他,这样就算了,就这自大的凌大小姐竟是个男女通吃的娃,这可让他够受罪的。怎么追个人就那么难说好的女追男隔层纱呢,这分明就是隔着条鸿沟啊!(看傲娇LOLI狂追高冷男,分分钟教会你怎么玩倒追/大笑)
  • 与拽校草同居的日子

    与拽校草同居的日子

    男朋友?未婚夫?老公?同居?培养感情?OMG!!开什么国际大玩笑?我怎么可能为了了一棵树放弃大片森林,但是父母之命不可违抗,不得已之下我只得勉强与这个每天端着一张扑克牌脸的大帅哥展开同居生活,但是明明说好的规则为什么最后全变了,喂!混蛋帅哥,你为什么要摸我?为什么要亲我?为什么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继承者

    超级继承者

    他是含着镶钻的金汤匙长大的孤儿,他接受正宗英式教育却无名于上流社会,二十岁那年,他被送入一所权贵土豪子弟云集的大学,在这里,他将接受一项在他看来很没有意义的使命:成为这所大学的巅峰人物,而这,仅仅是所有一切的开始。
  • 天机神鉴

    天机神鉴

    他,原本是一个杀手。他,却在混战中逆火重生。他,是被迫的。看一代冷血杀手随着时间的穿梭在那些剑锋情侠中所展现的唯美帅气、阳光真诚。
  • 桃运小神农

    桃运小神农

    药植学毕业生弈锋因为得罪大人物就业无门,只能回山村种药,种出几百亩药材,却因气候原因颗粒无收,负债百万,就在他绝望之时,得神秘传承,从此财源滚滚,桃运不断,美丽村花,娇媚寡妇,美艳医生,清纯校花,高冷女神都走进他的生活。
  • 常幕帖

    常幕帖

    以三人为不同视角,从不同的方面解决各种异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