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86900000019

第19章 评书

书总得有人来评,没有评论就没有反响,没有反响,无疑就等于婴儿一生下来就夭折了,这是写书人的悲哀。

写书人是历来重视书评的。但是他们的心态又是各不相同,有的人真诚地希望通过书评,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以期写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有的人则希望通过名人的评,把自己捧上天去,以实现名利双收。在当今社会,前一种人日渐少矣;后一种人则趋之若鹜。我认识一位老兄,国语水平大概只有初中程度,楞是出了一本书。他给某“评论家”送了一个红包,作“读书费”,请他写了一篇序。他问我,书中哪些文章最好,我说有一篇最好。他急不可耐地追问道:“哪篇?”我说是序。他一听,几乎气晕过去。评书人评书的目的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通过评书,引领文学发展的方向;有的是为了奖掖后进,培育文坛新秀;有的则是挥舞评论的大棒,去作残酷的棒杀。更多的则是沽名钓誉、大捞钱财。上面提到的给那位老兄作序的评论家就是冲钱而去的,所以,尽管文章写的不怎么样,还是说了个天花乱坠。更可悲的是,当前,又有一些人为了抬高自己,大捞钞票,不惜丧心病狂地大批大师,如批鲁迅、老舍、钱钟书;他们对已故大师可以倾巢出动,联手胡批,等到他们名扬四海、大把钞票捞到之后,不管读者怎么骂娘,他们则全然不顾了。

写书评是需要比写书人更高的修养和学识的。没有修养,会利令智昏;没有学识,就没有真知灼见。让没有修养的人来评书,要么把你“捧”杀,要么把你“棒”杀,写书人终将“死路一条”。没有学识,把你乱评一气,让你和你的作品人不是人,鬼不是鬼,惨不忍睹。宋人“方仲永”是被捧杀的,今天的“韩仲永”也难逃被捧杀厄运。被棒杀的更是不乏其人。当年,汪静之出了一本书,叫《惠的风》,一些封建的卫道士们就挥舞着评论的大棒,想致作者和作品以死地。即便“一步一回头地瞟我意中人”都被视为“轻薄”和“堕落”。汪静之是幸运的,因为有鲁迅等真正的评论家。鲁迅先生也利用书评作武器,向那些封建的卫道士发起了反攻:“我以为中国之所谓道德家的神经,自古以来,未免过敏又过敏了,看见一句‘意中人’,便即想到《金瓶梅》,看见一个‘飘,字,便即穿凿到别的事情上去。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飘‘以至于’飘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金瓶梅》了,又何有于《惠的风》?”试想,若没有鲁迅先生对青年的爱护,对优秀作品的赏识,以及对棒杀者的有力反击,中国诗坛能有汪静之这颗灿烂之星吗?

我们需要文学大师,同样也需要评论大师。没有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没有前苏联文学的繁荣;没有鲁迅,就没有中国现代文学的昌盛。他们手中没有大棒,也没有“喇叭”,他们有的是渊深的理论和战斗的勇气。他们是护花的使者,是开路的先锋,精神的斗士,他们代表了文学前进的正确方向。今天,我们迫切需要这样的书评家。

同类推荐
  • 生死乾坤扇

    生死乾坤扇

    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是一座绚丽的文学宝库,珍藏着浩如烟海的内容健康、纯朴乐观、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瑰宝。它植根于民间,融幽黙、风趣、机智、巧合等元素于一体,以其通俗易懂上口易记而得以广泛流传。它源远流长,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正史以弥补,给名著的孕育奉献了营养,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基本上都是先有零散传说而后成书。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以扬善惩恶为主,催人奋进,积极向上,并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如果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平淡……
  •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本书是一本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读物,收录了古代中国文学中关于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文学常识,大多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富有教益,既梳理了了历代的文学精华,又展现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具有一定的知识性、鉴赏性,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语文教育的有益读本。
  • 唐宋八大家(第八卷)

    唐宋八大家(第八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热门推荐
  • 金樽对月之雕花檀木镜

    金樽对月之雕花檀木镜

    “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弘治元年,吏部尚书张卓之女张若水被封皇后……”张清翻阅着手中的书卷,头中却不觉阵痛,越想挣扎,就痛得越强烈,那个女子,一袭红衣,盛装惊人,寒雪纷飞却飞不转女子心头忧伤,眉间是英勇,是无奈,是怨尤。紫禁城,金碧辉煌的帝都,看似华丽却冰冷的琉璃瓦片。皇宫,当真是她的良归么?女子回了轿子,在一片热闹喧嚣中暗自垂泪。命运使然,雕花檀木镜,背后格外夺眼的“若水青樘”四个字,是命运的牢笼多桀,还是真爱的天意使然?“我,是若水还是张清?”
  • 六兽铜匣

    六兽铜匣

    神秘的六兽铜匣,隐藏郑锡伯族一百七十年前大西迁的历史真相,锡伯族萨满预言与恐怖的寄生虫纠结,走私团伙对锡伯族人宝藏的虎视眈眈……世界上除波罗的海、多明尼加,中国抚顺之外的第四大琥珀矿藏即将现世?
  • 神秘探社

    神秘探社

    25年前的悬案牵出一场绝密的实验。我是神秘杂志社的一员,探索未知是我的工作。
  • 源本天下

    源本天下

    简介:这个世界,分为九界一域。天道崩乱,世界难安。洛泽,背负沉重命运的他,从源界出发,踏破九界一域,注定不平凡。
  •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先是对社交恐怖症有一概述,然后重点探讨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 爱因释坦

    爱因释坦

    她是大集团的私生孙女,尴尬的身份,让她从小立志低调做人。只求瘦身、立业、出国、吃天下,不知不觉把自己变成了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的女金刚。本以为可以醉情小青梅,从此两小无猜,却在这男人孩子都有了后才知道被甩包分手,当天晚上睡了幽灵总裁,又跑出来个女人来拆台。好吧,她有资本愿意从此人间蒸发,却发现已经身怀六甲?!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总裁?有什么了不起,三年留美,她摇身一变,成为美女总裁,偶遇当天被捕去了民政局?那场车祸居然是谋杀,命运的黑手,渐渐向她伸来……究竟是谁?是谁导演了一切?
  • 苍穹武圣

    苍穹武圣

    苍云大陆,强者为尊;脚踏大地,拳镇星河;横扫乾坤,傲视苍穹。只为今朝,成就武圣之名!
  • 叛逆传奇

    叛逆传奇

    躁动的青春,再次点燃!炽热的拳头,再次狂怒!
  • 幻星剑主

    幻星剑主

    人生无处不是道场,时间万物皆是修行。大浪淘沙,始见真金璀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是一名腹黑宅男兼修行废材的无声呐喊;这是一个自强不息、折腾不止的励志故事;这是一段勿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心路历程;这是一个威武不屈、战天斗地的铁血传说。当所有一切都归于平静,让我们坐下来,一杯淡茶,一本好书,如此而已!
  • 鬼眼灵魂人

    鬼眼灵魂人

    鬼怪密云,一桩桩案件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