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7800000034

第34章

法师悟恩。字修已。路氏常熟人。年十三。闻诵弥陀经心有所感。遂投破山兴福寺求度。初学毗尼。闻天台三观六即之说深符其意。晋开运初。造钱唐慈光因师室。因讲次覆述剖析幽微。时称义虎。及继踵开法。道名大播。初是一家教典。自会昌毁废文义残阙。师寻绎十妙研核五重。讲演大部二十余过。法华大意昭着于世。师之力也。与人言。不问贤愚悉示一乘圆意。或疑不善逗机。师曰。与作毒鼓之缘耳。平时一食。不离衣钵。不畜财货卧必右胁。坐必加趺。晨粥亲视明相。每布萨(此云净住)大众云集。潜然泪下。盖思大集有无戒满阎浮之言也。每以净业诲人。往生者多感瑞相。雍熙三年八月朔。中夜有白光自井而出。谓门人曰。吾报缘尽矣。乃绝粒禁言一心念佛。忽梦拥纳沙门。执金罏焚香。三绕其室。自称灌顶。吾已生净土。嘉汝所修。故来相迎。梦觉语其徒。犹闻异香。二十五日。为众说止观指归及观心大义。即端坐面西而逝。寺众文偃。闻空中丝竹铃铎之音。久而渐远。荼毗得舍利无算。后三十一年。法孙智圆。获遗骨于学众。乃凿石为塔。葬于马脑坡

法师文备。字昭本。福之侯官郑氏诵法华维摩圆觉十六观小般若等。精练不忘。晋天福间。至会稽传百法论。闻天台三观为学者指南。遂来谒因师昼夜研心。凡法华净名光明疏句止观诸文。悉洞其旨。每与同门恩师。覆述观法莫逆于心。恩谓人曰。备虽后进。已与吾并驱于义解之途矣。恩师既没。复北面事恩以卒其业。师气度深靖终日如愚。或劝其诲人。师曰。讲授满门祖风未坠。抗迹开居从吾所好。于是陶神妙观。坐忘一室者。三十余秋。雍熙二年八月。微疾凭几三出圆相谓侍人曰。此吾所见净土事也。言讫累足而逝

法师庆昭。字子文。钱唐胡氏。幼依开化院出家。十三受具戒。学天台之道。于奉先清师用力十七年。奉先谢世。众请师嗣讲。宛有父师之风。未几徙居石壁。属城南梵天。遇明舍所居为讲院。师徇请来居。讲风大振。天禧元年四月。无疾而化。平时讲说法华止观诸部。共百余周。传教弟子。自咸润而下九十七人。先是光明玄义有广略二本。恩师制发挥记解释略本。弟子清敏二师。共结难辞辅成师义。于是法智大师撰扶宗释难。力救广本十种观心。师与孤山亦撰辨讹。以救发挥之说。法智乃复备引前后之文详而论之。号十义书。而四明之学者。始指恩清昭圆之学。称为山外。盖贬之之辞云

法师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名潜夫。钱唐徐氏。学语即知孝悌。稍长常析木濡水。就石书字。列花卉若绵蕝(租曰反。汉书叔孙通治朝仪。为绵蕝野外习之。注云绵蕝者。束茅表位也)戏为讲训之状。父母异之令入空门。八岁即受具戒。二十一闻奉先清师传天台三观之道。负笈造焉。抠衣问辨。凡二年而清亡。遂往居西湖孤山。学者如市。杜门乐道。与处士林通为邻友。王钦若出抚钱唐。慈云遣使邀师。同往迓之。师笑谓使人曰。钱唐境上。且驻却一僧。师早瘿瘵疾。故又号病夫。讲道吟哦未尝少倦。预戒门人曰。吾殁后毋厚葬以罪我。毋建塔以诬我。毋谒有位求铭以虚美我。宜以陶器二合而瘗立石志名字年月而已。及亡门人如所戒。敛以陶器[(尸@禹)*斤]所居岩以藏之。不屋而坛。时乾兴元年二月也。得年四十有七。后十五年。积雨山颓。门人开视陶器。肉身不坏爪[髟/火]俱长。唇微开露齿若珂玉。乃更袭新衣。屑众香散其上。而重瘗之(重音仲再也)崇宁三年。赐谥法慧大师。其所撰述文殊般若经疏。遗教经疏各二卷(净觉撰助宣记)般若心经疏。瑞应经疏。四十二章经注。不思议法门经疏。无量义经疏(玉慧觉撰杂珠记)普贤行法经疏。弥陀经疏各一卷。首楞严经疏十卷。世号十本疏主。又撰阐义钞三卷(释请观音经疏)索隐记四卷(释光明句)刊正记二卷(释观经疏)表微记一卷(释光明玄)垂裕记十卷(释净名略疏)发源机要记二卷(释涅盘玄)百非钞一卷(释涅盘疏金刚身品百非之义)三德指归二十卷(释涅盘疏)显性录四卷(释金錍)摭华钞二卷(释圭峰兰盆疏)西资钞一卷(释自造弥陀疏)诒谋钞一卷(释自造心经疏)谷响钞五卷(释自造楞严疏)析重钞一卷(释自造文殊般若疏。大论云析重令轻)正义一卷(释十不二门)闲居编五十一卷(杂着诗文)皆假道适情为法行化之。旁赞云。尝谓楞严一经。剧谈常住真心。的示一乘修证。为最后垂范之典。门人有以撰疏为请曰。此经解者。已二三家。学者未安其说。师胡不以三观四教约文申义以启后人。师从之。研核大义。以为智者三止之说。与经悬契。净觉谓其得经之深非诸师所可及也(林间录。天台闻西天有首楞严。以世主秘严不肯传布。天台常遥礼愿。早至此土。又清凉云。此经吾不得而见之矣。当有宰官菩萨以文章翻译佛语。又数百年。当有肉身比丘。以吾教释此经)其疏四十二章经云。佛教东传。与仲尼伯阳之说为三。然孔老之训。谈性命未极于唯心。言报应未臻于三世。至于治天下安国家不可一日无也。至若释氏之为教。指虚空界悉我自心。非止言太极生两仪玄牝为天地根而已。考善恶报应悉我自业。非止言上帝无常天网恢恢而已。有以见仲尼伯阳。虽广大悉备。其于齐神明研至理者。略指其趣耳。大畅其妙者。则存乎释氏之教欤。又曰。复性有浅深。言事有远近。不得不异也。至于迁善远恶胜残去杀。不得不同也

梵天昭法师法嗣

法师咸润字巨源。越上虞郑氏。七岁事等慈子明。进受具戒精究毗尼。因入天台读智者三观文有所省。遂诣钱唐开化昭师学。博通法华净名涅盘楞严之旨。昭师敬其夙成俾之分座。及昭师赴梵天。复令自代。景德四年。上虞宰裴焕。与里中缁素。迎还等慈宣演大教。天喜初。徙讲郡之隆教。述签疑以三种消伏。俱约圆论。为净觉所破。昭师示寂。复授以罏拂。嗣居梵天。讲演无虚日。天圣三年。徙居会稽永福。聚徒五百。日遣众行化以供二时。尝造普贤像率众行道。大士放光证明。时人尊之。曰忏主。谓可亚慈云也。门人述其德曰。师踞猊床挥麈柄。时渐三纪。五舍百讲。业成名立无愧古人。乃请李淑。撰传教弟子题名记。善朋为之首云

孤山圆法师法嗣

法师惟雅。久依孤山悉得其旨。孤山制西资钞以解弥陀疏。扶病隐几口占其文。使雅师笔之。初日午后染毫。翌日初夜绝笔云

镜庵曰。孤山以高世之才弥天之笔。着十疏以通经。述诸钞以解疏。其于翼赞教门厥功茂矣。但其相承所说法门。言境观则以真心为境。论总别则以理性为总。判事法二观不许修证。废光明广本。不用观心。唯论心具心造不许色具色造。如是等义布诸简策。于是义学之士有习其说者。世必指为山外诸师之见。惜哉。夫称宗师者须具三眼。一曰教眼。明识权实大小之法也。二曰道眼。亲践诸行修证之门也。三曰宗眼。深穷圆顿即具之旨也。往往山外诸师宗眼未明。以故所见未臻圆极耳。别教菩萨。神通智慧岂容思议。以由未证圆位被斥为权。又初地不知二地举足下足。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然则议山外者。请以此意恕之

净光法师旁出世家

法师行靖与行绍。皆钱唐人。同依寿禅师出家。通练律部。同居石壁寺(去杭二十里在龙山之西)时韶国师法道大振。初往从之。国师观其法器。即使往学三观于螺溪之席。二师既偕往。讲求大义旦夜不息。未几所学已成乃复回石壁为众讲说。前后五十年。确守山林之操。未尝出游闾里。吴中宿学皆服其高洁。嵩明教论之曰。出家于寿公。学法于寂公。见知于韶公。三皆奇节异行不测人也。二师皆得以亲事之岂不伟欤

法师知廉。赐号通鉴。久学螺溪。以其师崇建殿宇。将永岁寒之绩为请彭城公钱俨(忠懿王弟)作传教院碑于螺溪。时太宗雍熙三年也

法师愿齐。钱唐人。吴越国时。赐号崇法。初传净光之道精研止观。后参韶国师发明玄奥。周显德初。螺溪居民张彦安诣净光曰。家居东南里所。阴晦之夕。必有鬼神吟啸考击钟鼓之声。又尝梦龙游其地。非愚民所居。愿以奉师。师往视之。见山水秀异谓众曰。此伽蓝地也。梦龙游者。岂龙树之道将兴此地耶。因纳之。愿齐初为法华绍岩弟子。闻其事以白师。辍众施三万为建法堂厨屋。覆苫累块悉尚朴素。盖禀师之诫也。既成。净光与学徒二十人俱往。既而云居韶禅师(寺在天台)为疏于汉南王(忠懿王子。吴越亦尝改元称帝。有宝正宝泰之号。其诸子多封王。有汉南邓许秦陈诸王之称。见临安志)即施财。架忏堂诸屋以广之(见钱俨撰传教院碑及传灯

法师谛观。高丽国人。初吴越王因览永嘉集同除四住之语以问韶国师。韶曰。此是教义可问天台羲寂。即召问之。对曰。此智者妙玄位妙中文(妙玄既散失不存。未审何缘知之。必寂师先曾见残编耳)唐末教籍流散海外。今不复存。于是吴越王遣使致书。以五十种宝往高丽求之。其国令谛观来奉教乘。而智论疏。仁王疏。华严骨目。五百门等。禁不令传。且戒观师。于中国求师问难。若不能答。则夺教文以回。观师既至。闻螺溪善讲授即往参谒。一见心服遂礼为师。尝以所制四教仪藏于箧。人无知者。师留螺溪十年。一日坐亡。后人见故箧放光。开视之唯此书而已。由是盛传诸方。大为初学发蒙之助云

述曰。吴越王杭海取教。实基于同除四住之语。及观师制四教仪。至明圆教中故特标永嘉云者。所以寓当时之意。俾后人无忘发起也。此书即荆溪八教大意。观师略加修治。易以今名。没前人之功。深所不可

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字文明。世为杭之临安人。祖武肃王镠(音流)唐僖宗时。率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复以八都兵讨刘汉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昭宗时。昌以越叛。镠遗书。切责不听。乃悉兵诛之。自是尽有浙东西之地。乾宁四年。始封吴越王。梁开平初。加封尚父淮海节度使。传子文穆王元瓘。瓘子忠献王仁佐。忠献破李景兵。取福州。既卒弟倧嗣位。明敏严毅。为大将胡进思所忌逐之(子孙私谥为逊王)。乃迎立俶。即文穆第九子。俶始于晋开运中为台州刺史

本朝太祖建隆元年。授天下兵马大元帅。乾德元年冬。郊礼遣子惟浚入贡。开宝八年。随王师克金陵(南唐李后主)九年二月入朝。诏赐剑履上殿。诏书不名封。其妻孙氏。为吴越国王妃。四月归国。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三月入朝。乞以所管十三州版籍归天府。诏许之。改封淮海国王。赐玉册金印。居京师礼贤宅。子惟[泳-永+(虍-七+(一/八/八/目))]。惟治。皆以节度领郡事。忠懿居京师。十二年而薨。富贵荣盛莫与为比。忠懿天性诚厚。夙知敬佛。慕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金铜精钢冶铸甚工。中藏宝箧印心咒经。亦及八万四千数。布散部内以为填宝镇。镇钱唐诸邑。西湖南北山诸刹相望。皆忠懿之创立也。尊事沙门。若天台韶国师。永明寿禅师。皆待以师礼。又尝召螺溪寂法师。至金门建讲。问智者教义。以典籍不全。慨然遣使赍重宝。求遗书于高丽日本。于是一家教卷复见全盛。螺溪得以授之宝云。宝云得以传之四明。而法智遂专中兴之名。推原其自实忠懿护教之功为多也。王尝造金字法华经二十部。散施名山(今国清所藏是其一

同类推荐
  • 双节堂庸训

    双节堂庸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隋书

    隋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枢

    道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尾龟

    十尾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Love-Chase

    The Love-Cha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阔少的冷血娇妻

    阔少的冷血娇妻

    她,从小被父母遗弃,与外婆相依为命,为了证明自己的幸福,她将自己嫁给了一个男人,让病重的外婆毫无牵挂的离世。然而,没有爱情的婚姻如何能长久,当怀疑,质疑,不信任出现,她要如何维持这桩被外婆祝福过的婚姻?
  •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傲剑封天

    傲剑封天

    手握重宝重生,一代剑仙再次踏上逆天改命的征途,必定要叫神魔臣服……
  • 星际战

    星际战

    星空纪9876年,为了对抗虫族和贝塔文明联手发动的战争,逆转战争的形式,阿尔法文明派遣了一艘名为“亚特兰蒂斯”的宇航舰,在银河系第五象限寻找太阳系的古人类。古人类是人类联盟的最高长官耶和华,在星空纪8994年创造的。古人类的身体里蕴藏着这个宇宙最强大的生命奥义!可是,当“亚特兰蒂斯”宇航舰到达地球的时候,人类已经在之前的某一时刻灭亡。不得以,阿尔法文明利用“考古专用”的时空机器,让一个叫慕峰云的地球人,来到了星空纪9876年,他将肩负起重建人类联盟,恢复宇宙势力平衡的重担......本书,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谢谢支持!
  • 欧阳启示录

    欧阳启示录

    同一个世界,如何由熟悉到陌生。追本溯源,又是如何变得陌生?平静的生活被什么所打破?只是一个幸运的孤儿,却因为同事的离奇死亡卷入一场又一场的风波,真相与假象的角逐,神秘的上古部落氏族,他们是在保护什么,又是在对抗什么?千年劫,万世患。蛇患风波再起,除魔卫道,大谈天下于我启示……
  • 促销36忌

    促销36忌

    现在的时代,生意难做,市场更难做。现在的市场,不缺产品,而缺少能把产品卖给顾客的促销员。对促销员来说,哪个不想快速拥有更多客户,迅速掌握促销技巧,尽快与顾客成交呢?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促销中不尽如人意之处十有八九,促销活动中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且,问题总是重复出现,禁忌总是重复地犯。一旦犯错触禁,就会使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因此,了解促销活动中最可能犯的种种禁忌,掌握规避促销禁忌的方法,是任何一个企业及其促销员必须要懂、要会的知识和能。
  • 晗情骁骁

    晗情骁骁

    相遇是缘,再相见是注定。你好,再见。一个声音让她记了很久,一个背影让他一见钟情。
  • 怨灵普渡

    怨灵普渡

    你以为死后就可以投胎重新轮回么?你错了,对于清除者而言,投胎成了一件奢侈品。因为灵魂强韧,夏桐被选做清除者,他们穿梭位面为怨灵服务,继续一个又一个无止境的任务,你以为你听话的完成所有任务你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你又错了!夏桐用她的故事告诉你这一切只是一个可笑的阴谋!无止境的任务只是又一个轮回而已……
  • 网王之轻羽若安

    网王之轻羽若安

    “我什么都没有了,难道你还要逼我吗?!”那一天,那么的歇斯底里,大雨滂沱了灵魂,模糊了一切。“这不就是你想要的吗?”她居高临下,目空一切,空洞的眸子里只有复仇。从那一刻开始,她从天使又沦为恶魔,却笑着开口,“恶魔?抱歉,就算是恶魔,那也是你们造成的!”
  • 幽冥转主

    幽冥转主

    他来自地低深处,那难以捉摸的地界,他难以轮回,满身幽怨,却可以操控命运的轮盘,瞻仰人类的丑陋,同时也会感叹人类的美好。究竟是什么,让他排除了那恐怖的幽怨,让死神同意他的轮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