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21600000002

第2章

第一具六缘者(一法缘。二善知识。三前方便。四办衣。五行法。六供养)

一法缘者。依经有总有别。总法者。如第一卷末。七众通行。七日要心行法。诵三篇咒。经云。尔时上首告恒伽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愿欲闻者。汝当梦中住其人前。当现汝身。是人若见汝身。当教行如是实法。若欲行时。七日长斋。日三时洗浴。著净洁衣。坐佛形像作五色盖。用月八日十五日。行此法时。若众生犯五逆罪。身有白癞。若不除差。无有是处。若菩萨二十四戒。沙弥十戒。式叉摩那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如是诸戒。若犯一一诸戒。当一心忏悔。若不还生。无有是处。除不至心。是名总相法也。言别相法者。如第四卷初。七众行法阶节各别。诵咒亦别。如经若有比丘。毁四重禁。至心忆念此陀罗尼咒。请一比丘为忏悔主。如经诵咒一千四百遍已。乃一忏悔。经八十七日。忏悔已。是诸戒根。若不还生。无有是处。若见比丘尼毁八重禁者。若欲灭八重禁罪。请一比丘为忏悔主。修行九十七日。诵咒四十九遍。乃一忏悔。随师修行。是诸恶业若不除灭。无有是处。若有菩萨受八重禁然后毁德者。诵咒六百遍。乃一忏悔。当忏悔时应请一比丘。在前立口自陈罪。经六十七日。于其梦想如上所说。若下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亦请一比丘。诵咒四百遍。乃一忏悔。如是次第四十七日已。如上所说。梦中得见二事者。当知是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住清净戒。是名别相行法。问第一卷末。上首七日要心通于七众。十恶五逆并得消除。何故第四卷初。乃各别行法。日有延促。诵咒亦别。答文殊大悲重请世尊。佛去世后。若有比丘犯于四重。比丘尼犯八重乃至菩萨戒。又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犯重禁者。如是等罪当云何灭。佛言。因汝问故我今当说。汝若不问我终不说。今既明忏法各异。日数不同。故知上首七日要心。不可令犯重过者。修行此实法也。何以故。现生所犯业障尤重。若不加其功行。灭罪无由。是以世尊哀愍。文殊致问。浊恶世时救于七众地狱衰恼。故立别相忏悔。

八十七日忏悔法者(此法唯大比丘应行)

咒曰。

离婆离婆帝 仇呵仇呵帝 陀罗离帝 尼呵罗帝 毗摩离帝 莎诃(忏四重禁诵。一千四百遍已乃一忏悔)

九十七日忏悔法(此唯大比丘尼应行忏八禁)

咒曰。

阿隶离婆其罗帝 罗帝婆摩罗帝 阿摩罗帝 莎诃(如上忏八重禁诵咒四十九遍乃一忏悔)

六十七日忏悔法(此唯受菩萨戒者应修行之)

咒曰。

婆罗隶 仇那罗隶 其那罗隶 伽那隶阿隶那隶 阿帝那帝 阿帝那隶 莎诃(忏八重禁诵咒六百遍。已乃一忏悔)

四十七日忏法(此唯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行。式又经虽不说。义亦应行)

咒曰。

律伽罗帝 慕伽罗帝 阿帝摩罗帝 郁伽罗帝 婆罗帝婆座罗蝎帝 座罗蝎帝豆罗奢蝎帝 毗奢蝎帝 离婆蝎帝 婆罗隶阿隶 其罗隶阿隶持罗隶阿隶提兰隶阿隶 毗罗阿隶莎诃(如上忏犯重禁诵咒四百遍乃一忏悔)

如上忏悔。并请一比丘解内外律仪者(谓大小乘律。及男女二部为忏悔。主也)应自陈罪。向形像前令彼了闻。所求境界如经文说。道场之法。衣服道具。护净洗浴。一依七日行法不求梦王相。不限人数多少。入道场亦无定曰。力办即作。若有行者。自检经文。此略不载(如上所犯。各别行已。然始得行上首忏)。

七日要心上首悔忏法(亦名总相忏法)

咒曰。

南无啒啒[口*姪]写 嚏提易勤 那伽栘弥莎诃 哆[口*姪]咃 蒱耆廪婆 郁婆多毗耶 蒱耆廪婆 劣破罗 阿[少/兔]那多[口*姪]咃 复得究追 蒱廪耆婆莎诃

南无摩呵浮陀婢 南无摩呵离波浮陀呵 南无华聚陀罗尼 毗舍阇窒收 郁伽林 袒吒林 穷伽林 怛伽噤 阿隶 那隶那罗隶莎诃(此咒不得用治病患。及为所求)

二者善知识缘。有其三种。一者外护善知识。所谓能荷负众事供给所须。将护行人加以善事。犹如慈母养护婴儿。勿令行人心有所念。二者同行善知识。谓是旧行道人。同行一道。互相劝发离彼我人。若见同行者有情念过生。即应当起悲愍之心如法教导。如人被火烧头烧衣。救令速灭火。若未灭心不得安。亦如自身为毒所害。更无余念。但为利益安乐行人。资长法身策勤修进。善和诤讼如水乳合。如同一船得失共之。行者亦尔。劝发未闻同得甘露。乘方便船至萨婆若海。三教授善知识者。谓行道日久亲行分明。胜人所印。解内外律相。识遮障知通塞。奉请为道场主。迎来送去日三时礼拜。百味饮食而供养之。当于此人如医王想。于自己身作癕疮想。当于此人作天人想。于自己身如三恶道想。当于此人如桥梁想。于自己身如堕溺想。当于此人如正路想。于自己身如迷路想。当于此人生安乐国想。于自己身如牢狱人想。以生重心故。令一切障道罪灭。若无如上之人。但使戒根清净。浮囊所护。虽不能言词辩了广明法相。亦得为次善知识也。

三前方便缘者。七日行道。诵咒令利。至诚礼忏。请十二梦王。求乞见其形相。若感一一相者。方可得行如是忏法。经云。

若有男女。于其梦中修通能飞。悬缯幡盖从此人后。如是见者。即名祖茶罗。

若有男女于其梦中若见形像舍利塔庙大众僧聚。如是见者。即是筋持罗。

若有男女。于其梦中见国王大臣。著净洁衣单乘白马。如是见者。即是茂持罗。

若有男女。于其梦中若见乘象渡于大江。如是见者。即是乾基罗。

若有男女。于其梦中乘于骼驼上于高山。如是见者。即是多林罗(此上五相。是家人相)。

若有比丘。求于此法。于其梦中上于高座转于般若。如是见者。即是波林罗。

若有比丘。于其梦中到一树下。上于戒坛授具足戒。如是见者。即是檀林罗。

若有比丘。于其梦中坐佛形像。请召众僧施设供具。如是见者。即是禅多林罗。

若有比丘。于其梦中见有一树华果茂盛。于其树下入禅三昧。如是见者。即是穷伽林罗(此上四相。即是出家比丘相)。

若有大王。于其梦中带持刀剑游行四方。见如是者。即是迦林罗(此是国王相)。

若有大臣。于其梦中见有诸人。持诸水瓶洗浴其身。坌种种香著净洁衣。见如是者。即是穷伽林罗(此是大臣相)。

若有夫人。于其梦中乘于白羊入于深水。于其水中有诸毒蛇。见如是者。即是波林罗(此一国王大臣夫人之相也。问曰。经中但言是夫人相。据何得知是王大臣夫人之相。答曰。上初五相。但言男子女人。即摄一切俗人尽。然经中更别说。国王大臣之相。故知非前男子摄。今经既别言夫人。非前女人所摄理是国王大臣夫人也。又夫既别举妻。亦应尔也。又此祖茶罗等十二梦。即魔王发心。护助受持大方等陀罗尼者。是大菩萨也)。

如是见者乃可为说七日行法。

四办衣缘者。出家在家皆须具备三种衣服。悉须新净。若无新者。浣故令净。以香汤渡之。亦得以布衣为上服。若三衣不具足者。应请一知法比丘。作舍堕忏悔。如法受持三衣六物。乃至突吉罗罪。皆须发露。则行成就。如上三种净衣。一最上净者。拟入道场中著。一衣次净。拟从浴处趣道场时著。一衣拟常坐起时著。问在家人三衣。为是俗衣。为是出家衣耶。答经云。一是出家衣(但单缝者为异)此衣拟入道场时著。作三世诸佛法式。虽著出家衣服。然不应剃发。亦须具杨枝澡豆水瓶食器坐具。如比丘法。将至道场。余二是俗衣。用同前法。又须办革屣两量软细者。又要须新作大小两厕。与旧令别。

五行法缘者。月八日十五日可入道场。行人极多数可至十人已还。不应过数。则违教法。行者若多即须别作道场。应作圆坛。纵广一丈六尺。以香泥涂地。高座置上。请二十四像并座。各高一尺。缯幡二十四口。古镜一面以镇道场。作五色圆盖悬于坛上。行人可作五寸下脚床。面向佛坐。毡褥荐席皆须新净。尽世珍妙严饰道场。烧香散华如法供养。日日扫洒。以种种香熏陆栈沈涂末海渚岸香。及以香汤常置一盆。于其板上洗秽入净。脱故衣及革屣远置于外。必以新净之衣入于内净。无令净触混杂。

六供养缘者。随力所办。种种饮食一切器物皆以香汤净之。若如山间不可得处故。须初日一供养。后七日满一供养。解道场日。请众僧不限多少。随力堪能并无妨也。若能广设悲敬二田最为胜益。若有施主每日供养。故须别设随有充供。

同类推荐
  • 鸣机夜课图记

    鸣机夜课图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郢州郎使君

    送郢州郎使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

    正一殟司辟毒神灯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HOUSE OF MIRTH

    THE HOUSE OF MIR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easts, Men and Gods

    Beasts, Men and Go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明天该怎样

    明天该怎样

    追逐梦想就不要怕失败,失败就不要怕伤害,拿出一点青春气概,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
  • 老李探案笔记(第二部)

    老李探案笔记(第二部)

    老李是个老警察,老李一辈子只会破案,案子就偏偏一件接着一件地来找他,老李对付案子的同时还要对付脾气暴躁的前妻、按部就班的上司……
  • 落跑千金:总裁别嚣张

    落跑千金:总裁别嚣张

    候机厅内人山人海,挤得像下饺子一样,唯独一个地方周围没有人坐,一名女子大大咧咧的仰着头坐在那里”呼、呼——呼——“
  • 爱在未嫁时

    爱在未嫁时

    他——温润如玉、俊朗清秀,他——邪恶神秘、性感冷峻,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呢?在爱情、事业、梦想里流离的单身青年们,怎样渡甜蜜、苦痛、孤独、失败?宠溺的百媚里,你给的都太突然,幸福总是嘴上说的——不要不要的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盖世魔徒

    盖世魔徒

    造化弄人,伏魔令、诛仙符这两件由魔帝与仙王亲手炼制,并传了下去,作为培养代表自己参战门徒的传承宝物,均被主角一人所得,全都被奇门吞噬,……后期剧透:渡化女仆,达到天仙境,才够资格在奇门上留下烙印,变成她寄托元神之所,即便是在外面被杀,也能够通过寄托的元神复活,女仆人越多,全部归位,念诵经文,宝物释放出的力量,更加强大恐怖……
  • 魔又怎样

    魔又怎样

    简介何为正,何谓魔,不过是那些自诩为正义人士的一种偏执的见解,是他们高人一等的寄托而已。世间人情冷淡,草菅人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我苏韩即便为魔又如何……
  • 浪漫高中

    浪漫高中

    这篇文章是我在查找过去的日记资料时,翻到的。是我岁时写的,我一直以为没有完成,所以想作些补充。大致翻阅后,发现基本已经成稿,没做任何的修改,就以原形发表吧,免得破坏原作品的情怀。我把初中的经历改变而成,其中也是真假参半。它的人物与魂游花季中有些相似,不过又有诸多不同,各位朋友可以给我一个比较,看看哪个时期的我,写得更精彩。请给我提些建议,我想更好地修改我的作品,让我的作家梦更圆满。在这里我先感谢
  • 胃肠病辨治心法

    胃肠病辨治心法

    本书从胃肠病辨证心法、胃食管病辨治心法、肠病辨治心法、胃肠同治心法、胃肠病调护心法五个方面,深入研究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及药后调理,全方位、多层次、多靶点、多角度的给予科学的探索。
  • 三生叹.陌上轻尘

    三生叹.陌上轻尘

    石头,本无心...若能唤起她的情,夺去所有人的心又如何!可是,姻缘无根,待那轻尘落定,谁先情起,谁又独饮相思?玄界令牌显世,纠缠三生姻缘。她与他相隔两界,也不是他的错。姻缘没有注定,最先相遇,等来的不是最后相守,他赢了前头却输了结局,待他灰飞烟灭:“就算你心里没我,我也要让你的记忆里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