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35900000014

第14章 暗流

高超的平衡

回想起来,从李世民即位之初一直到贞观十年(636年)这段时间里,大唐官场总体呈现出一派励精图治、欣欣向荣的景象。

许多让后世争相传颂的典故和美谈,也都出自这一时期。

贞观元年(627年),废除肉刑,宽简刑罚;在武德年间的改革基础上继续并省州县,将全国分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废郡为州。同时命房玄龄精简中央官员,将两千多名京官裁撤为定员六百四十三人,大大减轻了百姓供养“肉食者”的负担。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下诏由府库出资,赎回百姓因旱灾而被迫卖掉的子女,同时因连年水旱蝗灾大赦天下。当年京师大旱,飞蝗四起,心急如焚的李世民竟然当众抓起蝗虫吞入口中,对天祷告:“假如你真的有灵,请不要再去残害百姓,就来吃我的心肺吧。”此举自然在青史上传为美谈。

也是在这一年,李世民接受李百药等人的谏言,前后放出宫内宫女三千多人。朝廷官员在李世民的鼓励下以直言敢谏为风尚。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李世民得到了一只上等的鹞鹰,正在爱不释手地把玩之际,魏徵前来奏事。李世民怕魏徵看见这只鹞鹰,于是一把将鹞鹰藏在怀里,没想到这一举动早就被魏徵看见了。他担心李世民玩物丧志,于是故意喋喋不休地进谏了很久,直到鹞鹰被闷死。这个故事旨在颂扬当时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听上去颇有几分喜剧色彩。

贞观四年(630年),李靖大破突厥,彻底清除了大唐的北部边患。各部酋长纷纷前往长安请求李世民上“天可汗”尊号。日本遣唐使也自海外来朝,从此,大唐国威远播异域。还是在这一年,全国获得了久违的大丰收,米每斗不超过三四钱。这一年仅判决死刑犯二十九人。

贞观五年(631年),重申了判决死罪的五复奏制度,以示慎重。

贞观六年(632年),三百九十名死囚在被放出京师牢房,与家人团聚之后,于次年自动前来归狱。这件事情在当时震动天下,被传为千古未见的奇闻和美谈。

贞观九年(635年),大破吐谷浑,扫清了大唐的西部边患,大唐国威再一次远震宇内。

从以上这些一鳞半爪的图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李世民治下的大唐国势蒸蒸日上,开国之初,百姓们流离失所,而如今仓廪丰实,安居乐业。开国之初,国家还要忍气吞声地向突厥示弱求和,而如今李世民已成为四方君长所推戴的共主。君王与百官和衷共济,推诚相待,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一幅景象!

如果你过分陶醉于此,你就永远也不可能看到,在这朝廷之下,官场之上,其实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时期的大唐官场,那就是“折腾”。

李世民折腾朝官,官员间也互相折腾。此起彼伏,不亦乐乎。朝堂上明枪暗箭,你来我往,实在是热闹非凡。

可能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有内耗、有政争的朝堂,能打造出“贞观盛世”的黄金年代来吗?

其实,一个没有纷争的国家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如何能强求所有人都能团结和谐得好像一个人?有差异,就有政见上的分歧,做君主的才能在不同的意见中权衡取舍,择其善者而从之。否则的话,李世民要这么多的文武百官做什么?

然而,有了差异,有了政见上的分歧,自然会带来矛盾和冲突。这还是一心为公的情况,更不要提不同派系、不同集团之间在私利上的激烈斗争了。

私怨暂且不论,彼此都是一心为公,难道不能求同存异、顾全大局吗?

有人确实可以做到,但这不代表朝堂上所有人都能做到,也不代表朝堂上的官员们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其实,出自于利益上的冲突,有时候可以通过谈判妥协的方式来加以调和。而若是出自于理想公义、信念价值方面的冲突,往往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找不到调和的余地,因为,那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底线。越是大公无私、忠心为国的人越不可能在这个层面上做到妥协退让。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求做臣下的不折腾,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在李世民的立场上又会怎么想呢?其实,官场就好像一潭深水。古人云:流水不腐,若不能时不时地拿根棍子把这潭水搅上一搅,及时补充新鲜水源的话,它很快就会变得臭气熏天,蚊蚁横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求做君主的不折腾,非不愿也,实无奈也。

贞观元年(627年)十二月,作为官场折腾的第一个出局者,萧瑀落寞地离开了他不久前才再次得到的相位,被贬为太常卿。这次出局,当然跟他与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新贵搞不好关系有很大的原因。可以说,他是大唐官场上最别扭的一个人,永远不会像封德彝、裴矩那样放低身段去靠迎合谁来巩固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主张或利益。

萧瑀,就是官场当中的刺猬!

李世民把这个人的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中,不仅是因为他在玄武门之变前有恩于李世民,李世民对其有更深远的考量,当然,这是后话了,这里暂且不提。

不过,当时在官场上招人忌恨的,倒还不是“刺猬”萧瑀,而是魏徵。在许多人看来,这个当初在李建成身边的重要僚属今天竟然能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和重用,实在让人难以忍受。他们心中不平衡,有怨气,这股怨气当然不可能冲着李世民,那就只能朝魏徵发作了。很快,一份举报魏徵任人唯亲,私下里提拔亲信官职的密奏送到了李世民的眼前。

对这个情况,李世民是非常在意的。要知道,魏徵当时担任的职务乃是尚书右丞。虽然名位在尚书左右仆射之下,然而尚书省内的一切日常政务,都归由尚书左、右丞分别处理。尚书左丞掌管吏、户、礼三部,而魏徵作为右丞,掌管兵、刑、工三部,都是十分重要的职务。如果他真像密告者说的那样,任人唯亲,那是大大不妥的。

为了慎重起见,李世民委托御史大夫温彦博前去调查此事。温彦博与魏徵一样,都不能算是李世民的嫡系,而是燕郡王李艺的老部下。再加上他办事稳重谨慎,应该可以避免党派利益的成见,秉公处理。

很快,温彦博反馈了自己的调查结论:要说魏徵任人唯亲,实际上并没有密告者说的那么夸张。然而无风不起浪,魏徵不知道远避嫌疑,虽然是抱着一颗大公无私的心在做事,但也应该加以批评提醒。

那么说,魏徵毕竟还是有做得不妥当的地方嘛。于是,李世民顺手把这个批评任务交给了温彦博,并且还当面警醒魏徵:“从今以后,你还是要注意一下瓜田李下啊。”

当时,魏徵没有表态,看上去是接受了批评,认识了错误。然而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几天之后,魏徵借机在朝堂上回击了李世民。他一本正经地说:“陛下,关于您那天说的话,微臣仔细琢磨了很久,臣认为,君臣之间本来该以诚相待,就像陛下对微臣那样。若是成天都把避讳嫌疑放在心上,该说的话不说,该做的事不做,第一时间想的都是会不会沾染嫌疑的话,国家兴亡可就不好说了,因此,微臣对陛下的批评持保留态度。”

这一席话一时还真让李世民有点意外,听上去似乎还有些道理。再加上魏徵又是李世民为了鼓励纳谏而亲自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望着满朝文武,李世民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大度地表态:“是朕当时没考虑周全,你说得有理。”

听了这句话,魏徵似乎更加来了精神,朗声道:“辅佐陛下是微臣的荣幸,希望陛下能够让微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

哦?在场的各位还都是第一次听见有人公然声称自己不愿做忠臣的,魏徵是得意昏头了吗?李世民大感意外,追问道:“难道良臣跟忠臣还有区别吗?”

“当然有,后稷、契、皋陶,他们能与君王同心同德,用自己的智谋来辅佐主上,共享殊荣,这就是我所说的良臣。龙逢、比干抗言谏上,不惜拼得一死来换取好名声,可是却弃自己的君王于不顾,最终身死国灭,这就是我所说的忠臣!”

这番话说得深获圣心啊。李世民意味深长地扫了一眼群臣:“你们都听听,协助我管理国家,可不是只图一时意气、沽名钓誉就可以做到的啊。不管是对我这位君王,还是对手中的政务,都要讲究方式方法,只要能达到良好的目的,哪怕是采用变通的手段也是可行的。千万不要效仿那些意气用事的书生,满脑子都是圣贤的条条框框,真的处理起实际事务来,迂腐又过激,倒把做君主的弄得左右为难,这可就不行了!”

一时高兴,李世民当众赏赐了魏徵五百匹绢缎,以示嘉奖。

不过,李世民的心中,却再一次翻起了波澜。

老实说,这是一次传扬千古的君臣对话。魏徵一心为公、讲求实用的性格,李世民宽容大度、有过能改的气局,都毫不掩饰地展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心为公的魏徵,在还不到两年之后,被李世民免去了尚书右丞之职,调出尚书省,前往秘书省担任首长——秘书监。

秘书监,从品级上来看,为从三品,高于尚书右丞。然而从职能上看,却只不过相当于皇家图书馆馆长,与直接负责中央行政工作的尚书右丞相比,可谓明升暗降。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人事安排呢?恐怕许多人会想不通。不过,在李世民的心里,自然有一番称量。

表面上来看,魏徵朝堂上的那番话堂堂皇皇,无可指摘,就连李世民也不得不佩服。要知道,李世民一向是以辩论高手自居的,然而放眼满朝文武,唯一能够跟李世民过招且还不落下风的,也就只有这个魏徵了。

魏徵的立论很清楚: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而这两句话,也确实被许多为官者奉为圭臬。可是,皇帝真的也这么想吗?

外举不避仇,这一点对李世民来说倒是没有什么异议,问题就出在这个“内举不避亲”上面。

要知道,在政治上,通往政局紊乱之道路,常常是由所谓的“善意”所铺就的。所谓“内举不避亲”确实是一个崇高的理想,然而,由谁来执行呢?

当然得由人来实行,既然是人治,就免不了有自己的利益选择,好恶标准,价值取向。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杆秤。魏徵也许自以为是在公忠体国,一心为公。然而其他的人对这样的行为又作何感想?

这不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么?既然你能够以权谋私,别人又为何不可效仿呢?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避嫌的规定。这是一种制度。这一制度的存在,也许妨碍了像魏徵这样的人办好事,然而,却能够防止更多的人办坏事!上下效尤,风气因袭。那么谁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将自己的徇私舞弊之举美其名曰“为国求贤”、“大道无私”!作为帝王,又该如何一一鉴别明辨,去伪存真?

还是那句话,帝王至尊永远是孤独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与千百个人斗智斗勇。

用制度来堵死这条歧路,也许李世民会与几位由魏徵或别人所举荐上来的贤才失之交臂,但这样的损失与日后将会出现的政治乱局比起来,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自然,没有谁比李世民更熟悉魏徵了,他是不可能被李世民说服的。这是一个执著于自己理念的人,他会用尽一切手段来践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目标,甚至于连李世民都有可能只是他实现理想的“工具”而已。

关于这一点,李世民应该很敬佩他。因为他和李世民一样,都是为了“求治”。然而,当两人的施政理念出现冲突之时,就只能“挥泪斩马谡”了,于是才发生了魏徵被调出尚书省的一幕。

当然,实际情况也并没有“挥泪斩马谡”那样无奈和夸张。因为魏徵升任秘书监后,同时还拥有了另一个极为重要的身份——以本官参与朝政。熟知李世民治政手段的人都知道,这实际上表明,从此以后,魏徵就是当朝宰相之一,可以直接影响大唐政治中枢的决策过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李世民用人一向坚持这个原则。不错,魏徵的毛病是专擅、揽权,然而说到见识谋略,当朝却少有能出其右者。用他为相,正是重用他的眼光和见识。但李世民要剥夺他的具体行政权力,只要将决策权和执行权分开,即便魏徵是有天大的能耐,也得老老实实地为李世民所用。

这就是君臣佳话背后的思量。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

    本书为你解密中国女CEO董明珠的传奇人生,内容包括:奠斯科不相信哏泪、优秀的领导老是怎样炼成的、辉煌营销的凿后、叱咤商诲的“明珠”等。
  • 军事家成长故事

    军事家成长故事

    编者精选了著名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谋略家、外交家、发明家、科学家等重要人物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纵横古今,包罗中外,蕴含着文化的力量,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相信孩子们会在轻松的阅读旅程中,收获快乐,接受启迪,让心智得到充分的滋养。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言:用伟人的事迹来激励孩子,远胜于一切教育。该书就是遵循这一教育理念,遴选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以生动的故事娓娓讲述了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孩子们读这些军事家的故事,依循他们的成长路径前行,“名人”的桂冠就有可能在前面。
  •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爱因斯坦 富兰克林(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侧重讲述爱因斯坦和富兰克林两位科学家青少年时代的家世及对其一生产生影响的人和事,有童趣,有苦难。希望这些影响人类文明史的科学家对科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绝世武域

    绝世武域

    一缕神秘的强大残魂,一股永不言弃的执念。拥有逆天天赋的他,注定成就一生传奇。“敢打我脸,必毁他容……”这是萧云的人生格言……
  • 云亦方知深浅

    云亦方知深浅

    我的人生,只不过是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希望长久的安乐之后而又来的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最后我经过‘人生’的洗礼,凯旋而归,结局是如何,我不知道。我平凡却又不平凡,我的存在兴许本身就是某种错误,从开始带到结尾,一切一切都在人掌控之中,我失去了一切,又拥有了一切。我的一生对待挚爱的人,三次挽留,两次心软,到最后哪怕我再不舍,我也会狠心的放弃,最终这个原本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也只是成为了我人生的过客。苏莫深,一如既往的站在我的心房前,微笑的拥抱我,带我离开了深渊,拥有他等于拥有了全世界。云亦,方知,深浅。倾城的爱恋抵不上相见的眸眼。[二货大咧慕影后vs霸道专一傲娇苏影帝]
  • 奥秘小百科

    奥秘小百科

    如何去检测人类的能力?不能光是从分析能力来看,而是应该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来分析。而这么多能力,并不是在人类头脑的某一个具体区域产生的,它是人脑各个区共同的结果。而长期以来反映人类智慧的种种测试(包括大学入学考试),大部分片面强调分析能力,忽略了创新和实践的技巧,而这些对于21世纪人类的发展来说则是特别重要的。
  • 幼稚完好吗

    幼稚完好吗

    这只是我的故事,没有狗血,没有很大的夸张,曾经在其他地方分三段发布,反响热烈,很多人都支持我。而本文所表述的思想我认为是健康,积极的,所以想让更多人看见。
  • 玖珑

    玖珑

    长久以来,她总是在做一个梦:轻雾遮掩了星辰,优昙婆罗花在暗夜里如萤火般嫣然盛放。上一世,他为她不惜堕入魔道,焚身以火,洁白的优昙婆罗花凋零如雪;这一世,精魂重生,优昙婆罗花开半夏,湮灭一切的流火,会否再次燃遍荒原?
  • 小画魔

    小画魔

    上古一羊皮画卷,几度易手,人皆莫能识!匪小凡偶得,才知道画里封着一真正的梦魔。自此开始了他不同的人生。
  • 暗网之王

    暗网之王

    他们是黑暗的王者,他们在黑暗里影响着世界。这只是一群隐藏在暗中少被人发觉的故事。只是有一天泽居走进了这个世界,他要曝光出来这些隐藏在暗网里无所不能的人,但这些只是现实世界里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加广阔的未来在等待着他的发现。你不懂‘暗网’没事,作者君教你怎么找到隐藏在暗网里面的人。你不知道fbi,中情局,克格勃的影响力。没事,作者君告诉你她们的威力。考虑了很久,作者君终于还是把他经历的故事告诉你们。注:本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上善若水总裁绝爱

    上善若水总裁绝爱

    他出了名的“冷面修罗”,狠绝、冷酷、无情、妖孽、谪仙,矛盾的结合。商界的钻石,身价无数,年轻有为,更是令黑白两道都谈之色变的人物。她蓝家小姐,天之骄女,妖娆、仙女般的容貌,高雅的姿态,柔情似水、过目不忘的本事,却对小时候的瑾哥哥念念不忘,时过境迁,当再次相识,她在茫茫人海之中,一眼便认出他,可是他却用嘴冷漠的手法将她推移,她以为他没有柔情,只有冷酷和漠然,当看见他对身后那个秀丽的女子含情,温柔的一幕刺伤了她的眼。
  • 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企业的动态

    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企业的动态

    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源自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研究。与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产生的外生理论不同,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企业所拥有的异质性资源和企业运用资源的“核心能力”。但是,内生理论在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时忽略了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资源和能力的刚性。为此,研究者在弥补上述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
  • 绝色毒仙邪魅君

    绝色毒仙邪魅君

    她不过是来自异界的一抹幽魂,之前为了这具身体母亲的仇恨接近他,最后却以痛心的不舍看着他离开。自从她的计谋被他识破,他依旧对她如初,无论何时都陪在她身边,哪怕那一日,她的匕首刺进了他的胸膛,她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无法自拔。她为了他,不惜放弃自己的身份,寻遍世间良药,只为让他好起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只是最后没有等到他,却等来一句『我在仙界等你』========================================『有时候,并不是无缺的爱情才叫美满。』前半部分升级,后半部分言情,全文1V1.无大虐,喜欢的亲们快快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