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54000000003

第3章

一心境一如。行人一念是能觀之心。彌陀淨土是所觀之境。以心外無法故。諸佛淨土全是自心。以法外無心故。此心全是諸佛法體。心境叵得。心境宛然。互泯互存。絕思絕議。故經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二修性不二。唯心淨土。是本具之理。全修在性也。發願往生。是隨緣之事。全性成修也。以修性不二故。諸佛淨土雖本來成現。必由淨業成就乃可往生。故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三因果理同。以眾生諸佛同一體故。諸佛已悟。眾生在迷。迷悟雖殊。性常平等。是故念佛者。即是念一切眾生之本性。故經云。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四真俗雙泯。諸法本空。纖塵叵得。隨緣建立。法法宛然。以一切法空故。心佛叵得。以一切法假故。心佛宛然。以一切法中故。心佛不二。非有非空。絕思絕議。故經云。無量壽佛身量無邊。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又經云。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五依正互融。國土莊嚴依報也。佛及菩薩正報也。一心具一切剎。一一微塵現一切佛及九界眾生。以體性本同故。是故落日及氷國土莊嚴。唯心發現。水鳥樹林皆演妙法六勝劣同體。諸佛法身從真起應。如鏡現像。妍醜在機。如水起波。隨風大小。由機有利鈍故。應有勝劣。而法身之體。本來不動。故經云。阿彌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國。變現自在。或現大身滿虗空中。或現小身丈六八尺七一多相即。一即多故。一心一塵遍一切佛剎。多即一故。一切佛剎全在一心一塵。為令心專一故。易成就故。故令專念一佛。而一佛即一切佛。故經云。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八廣狹自在。以十方法界不離一微塵故。一塵至微。量同法界。佛剎雖廣。不離一塵。十萬遐程。不逾方寸。故經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如於鏡中自見面像九古今無間。以三際不離一念故。前際不可得故。無過去後際不可得故。無未來中際不可得故。無現在以世相遷流本常住故。經云。觀彼久遠。猶若今日。經須臾間。歷事諸佛。遍十方界十寂用無礙。謂熾然在用。不動本際。如水起波。波全是水。淨名云。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即寂而用。故捨穢究盡。取淨窮源。用而常寂。故雖有取捨。而實無取舍是。故熾然。念佛與無念等。熾然往生與無生等。於無見處不礙見佛。於無生處任運往生。以圓頓行人語默動靜一切時中皆如實際故。經云。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此之謂也如上十種無礙法門。竝是聖教明文。金口所說。了達斯旨。於無礙法。猶尚不著。何況隨世妄情而生執著耶。如斯念佛。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念他方佛即是念自己佛。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生一淨土即是普生一切諸佛淨土。而無所生也。

舉一全收

真歇了禪師曰。或曰。唯心淨土。人人本具。何不直下承當。反求之於十萬億剎之外耶。答曰。若會得唯心淨土。豈但十萬億國微塵剎土亦未為遠。豈不見普賢菩薩於一毛孔中行一步過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李長者云。無邊剎海。自他不隔。於毛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故。彌陀世尊直示心中之一佛耳。若指心之全體。不但唯心淨土地獄天宮唯心所現。經曰。十方虗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又曰。既是圓融無礙。如何定指西方。答曰。只為法界圓融故。法法不離本位也。極樂遍在一切處。乃舉一全收也。如帝釋殿千珠寶網。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一珠光影遍入千珠。雖珠珠互遍。而此珠不可為彼。彼珠不可為此。參而不雜。離而不分。雖一一遍。亦無所在。彌陀淨土即千珠之一。十方國土一一皆十珠之一。三乘人天。地獄鬼畜。一一無非千珠之一。聖人善巧方便專念阿彌陀佛。乃千珠直示一珠。見一佛即見十方諸佛。亦見九界眾生微塵剎海十世古今一印頓圓無餘法矣。

法相門第三

諸佛所證。唯一理而已。究而言之。理尚叵得。而法相何有焉。雖然亦一往之語耳。祖師曰。性雖是一。而無定一之性。故使三千色心。相相宛爾。昧者不達。執一理而破差別者有焉。是亦撥波而求水也。若知差別即一理。一理而不礙差別。如大福人執石成寶。何所擇焉。經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此之謂也。

道有難易

龍樹菩薩毗婆沙論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難行則久乃可得。是墮聲聞緣覺地者。或有勤行精進。以信方便易行疾至。應當念佛。稱其名號。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必定得阿耨菩提。是故常應憶念。偈曰。

若人願作佛心念阿彌陀即得為現身故我皈命禮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若人種善根疑則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

十疑論云。難行道者。在五濁惡世。求阿毗跋致。甚難可得。略說有五。一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無賴惡人破他勝德。三顛倒善果能壞梵行。四聲聞自利障於大慈。五唯有自力。譬如跛人步行。一日不過數里。易行道者。謂信佛教念佛三昧。乘阿彌陀佛願力。攝持決定往生。如人水路行船。須臾千里。亦如劣夫從轉輪王。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輪王力也。

定散二業

天台大師觀經疏云。根有利鈍。行有定散。觀佛三昧名定。修餘善業。說以為散。散善力微。不能滅除五逆。大本就此。故云不生。此經明觀。故得往生。山堂彥倫法師云。諸大乘經勸生淨土。因通二種。一定二散。定謂即心觀佛。想彼西方依正主伴。唯心本具。當處皆空。全體即假。二邊叵得。中道不存。三諦圓融。一心具足。故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乃至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此是如來親示。唯心三昧。圓常觀體。了彼淨土。依正色心。悉我自心。性具功德。即境為觀。心外無佛。性外無土。觀之不已。證無生忍。二者散善。用純實心。信有西方。一心不亂。繫念彌陀。一日七日聲聲不絕。念念無間。經云。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佛及聖眾現在其前。唯事想彼國。但無三觀。名散善耳。故三種淨業回向願生。咸登極樂。若定若散。利根鈍根。皆淨土因。咸趣無生。永無退轉。

揀示西方

此方儒典。以佛為西方大聖人。言釋迦出天竺國。而教流中夏也。在昔法顯玄奘往西天求法。皆指五天竺國而言。或云乾篤印度。梵音賖切也。居閻浮之中漢地在閻浮東。偏但相去數萬里耳。閻浮在須彌海南。兼餘三洲。為一四天下一世界也。如是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總是娑婆化境。為一佛土。若經典所言極樂世界。在娑婆世界之西。過十萬億佛土。一佛土者大千世界也。彼極樂國。梵語須摩提。華言安養。或云清泰。彌陀在彼現在說法。修淨業人。發願往生。即此處也。雖遠在十萬億剎之外。而不離自心。佛神力故。一念即生。實不遠也。世之學佛者。不諳此說。皆言。西方去此十萬餘里。但指天竺國耳。加以八千乃無稽之言。唯柳子厚白樂天記文。言之頗詳也。

二土苦樂

無為居士曰。一切眾生未悟正覺。處大夢中。六道升沉未甞休止。諸天雖樂。報盡相衰。修羅方瞋。戰爭互勝。旁生飛走。噉食相殘。鬼神幽陰。飢渴困逼。地獄長夜。痛楚號呼。得生人趣。固以為幸。然而生老病死眾苦嬰纏。唯是淨方更無諸苦。蓮苞託質。無生苦也。寒暑不遷。無老苦也。身非分段。無病苦也。壽命無量。無死苦也。無父母妻子。無愛別離也。上善人聚。無怨憎會也。華裓香食珍寶受用。無求不得。無窮困也。觀照空寂。無蘊苦也。悲濟有情。欲生則生。不住寂滅。非二乘也。智照生死。得不退轉。非凡夫也。三界蕩然。譬如四裔。丘陵坑坎。穢腐所積。谿壑阻絕。孰為津梁。乃有狂人。迷路於此。惡獸魑魅。惱害雜居。刀兵水火。或時傷暴。風霜霹靂。淩厲摧懾。罔知城域可以庇覆。飲食衣服未或充足。甘受是苦。不求安樂。有佛釋迦。是大導師。指清淨土。是安樂國。無量壽佛是淨土師。爾諸眾生但發誠心。念彼佛號。即得往生。若生彼土。則無諸惱。不聞知者。固可哀憐。

娑婆十難

慈雲云。五濁得道為難。淨土修行則易。今以娑婆十難淨土十易。而揀示之。十難者。一不常值佛。三界險道。佛為導師。眾生業重。生不值佛。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賢聖隱伏。邪法增熾故。二不聞說法。像季澆漓所有言說。惟談外道邪惡之論。不聞正法故。三惡友牽纏。邪惡伴侶。希求利養。扇惑行人。墮惡道故。四羣魔惱亂。九十六種外道惡人壞亂正法。使修行者不成就故。五輪迴不息。循環六趣。如汲井輪無休息故。六難逃惡趣。往來三界。隨業受報。雖生天上。未免淪墜故。七塵緣障道。汩沒塵勞。為出世法之障礙故。八壽命短促。人生百歲。夭橫者多。光陰迅速。菩薩大道難成辦故。九修行退失。此土修行斷見思惑。方能不退。初心行人未免退墮故。十塵劫難成。如大通佛世聞法之徒。退大執小。經塵點劫。住聲聞地。雖涉長時。未成大道故。

淨土十易

淨土十易者。一常得見佛。無量壽佛成道以來。經十大劫。常住不滅故。二常聞法音。佛及菩薩樹林水鳥常宣妙法故。三聖賢會集。觀音勢至為其勝友。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故。四遠離魔事。雖有天魔。皆護佛法。令修行人速成就故。五不受輪迴。蓮華化生。無復輪轉生死苦趣故。六永離惡道。彼佛國土無三惡道。名字尚不聞故。七勝緣助道。瓊樓玉殿。珍衣美饌。皆為助道之資具故。八壽命無量。眾生壽量。與佛齊等。人天凡夫盡其智力。莫知其數故。九入正定聚。眾生生者皆是阿[鞥-合+(白-日+田)]跋致。無退轉故。十一生行滿。常隨佛學。一生常得無上菩提故。

皆正定聚

妙宗云。此土博地凡夫。屬邪定聚。發心修行。未得不退者。屬不定聚。已得不退者。屬正定聚。若生安養。不論高下五逆罪人。臨終十念。得往生者。亦得不退。故云皆正定聚。

橫豎二出

桐江法師論橫豎二出。豎出者。謂三乘行人依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萬行。歷涉地位。如取科第。須有才學。如歷任轉官。須有功効。橫出者。念佛求生淨土。如人廕敘。功由祖父。他力不論學問有無。又如覃恩普轉。功由國王。不論歷任。淺深於橫出中。有定散二善故。善導立專雜二修雜修者。謂散漫修諸善業。回向莊嚴也。專修者。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修餘觀。若專修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若雜修者。千百人中。不得一二。今見世人。有日禮彌陀三千拜者。日課彌陀十萬聲者。有晝夜習坐專想彌陀者。竝有感應。斯可驗矣。

顯密二修

諸佛法藏。有顯有密。顯謂十二部經三藏聖教。密謂壇場作法誦持祕呪。決取神効。如淨土法中往生神呪等是也。大藏衡字函。有無量壽觀行儀軌一卷。金剛手菩薩說無量壽陀羅尼。壇法依法修習者。往生上品。證入初地。并無量壽如來心呪根本呪拳印真言等。洎諸部祕密。大悲尊勝等呪。功德甚多。如經所說。修淨業人。依法誦持。皆生樂土。

乘戒緩急

大涅槃經云。於戒緩者。不名為緩。於乘緩者。乃名為緩。戒謂止惡行善。乘謂解第一義。緩者怠墯。不精進也。祖師於此立四料簡。一戒急乘緩。以戒急故。生人天中。如箭射空。力盡還墜。以乘緩故。雖聞大法。如聾若啞。二乘急戒緩。以戒緩故。生惡趣中。以乘急故。常聞大法。如華嚴會上八部鬼神是也。經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三乘戒俱急。則生人天中。而常聞大法。四乘戒俱緩。則墮三惡道。而永不聞法。觀二部大乘之意。則知以聞法得旨為難。戒善特助道耳。故曰。寧可學提婆達多常處地獄。不願如鬱頭藍弗暫得生天。學大乘者可不審乎。

魔佛真偽

樝菴法師引大集經云。斷集諦是降煩惱魔。知苦諦是降陰魔。修道諦是降天魔。證滅諦是降死魔。涅槃經云。佛去世後。五百歲中。魔道漸興。壞亂佛法。然火就燥。水就濕。邪不干正。一生之中。以淳淨心。堅固諦信。至誠禮誦。悔過發願。吾知此人。若身若心。則與彌陀氣類交接。智論云。如風吹樹。勢向西傾。及其倒時。必從西偃。設使願力微薄。罪業深重。臨終相現。稱佛求救。以佛力故。魔無能為。若彼行人多雜魔業。倚恃佛法。邀名射利。外現清白。內唯臭腐。詐偽欺罔。吾我自高。截他人千尺之長為半分。揚自己一勺之水為萬斛。此人氣分。與魔交接。命終之日。不墮惡道。得生魔宮。斯亦幸矣。當知萬法唯心。心淨佛迎。心垢魔接。於理易曉。何須致疑辨魔。佛之真偽。唯教眼明白者識之。悠悠之徒。命終之時。風刀解體精神霍亂。怕怖慞惶。又何暇辨魔佛之真偽哉。世有貪慢溢腹。是非填膺。平居之時。四魔之中。三不能識。臨終之際。恐落魔宮。口言降天魔。而心存坐脫之法。願於豪貴家。托生為人。一何可笑。

兜率勝劣

同类推荐
  • 格古要论

    格古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吴纪闻

    中吴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明奇侠传

    大明奇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同异录

    同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洞窟幽灵

    洞窟幽灵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故事从夜间庆典和圣徒献身开始,三个部落间的血亲仇杀一触即发,曾经是那样智慧和勇敢的本尼西为和平而四处奔走九死一生,却几次陷入绝望。“洞窟幽灵”显现了!那幽灵是谁?血腥局面最终能否制止?
  • 夜半直播:鬼夫太抢镜

    夜半直播:鬼夫太抢镜

    我是一名网红主播,我的直播室叫‘夜半惊魂’,干我们这行的,表面光鲜亮丽,内里却腐烂透了,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土豪,每当我开始脱衣服的时候,金元宝,汽车,游艇就疯狂刷屏。而每次总有个男人每晚在我直播的时候来缠我,不停的用言语和行动羞辱我。我很想拒绝他,苦苦的求饶,但是渐渐的我的身体包括我的心却诚实起来……
  • 重生-游侠

    重生-游侠

    什么最受人崇拜?答案就是:那就是莫过于有一身好功夫,杀富济贫,除暴安良,受到世间的尊崇。这一切对于黄飞来说,却是那么的遥远,自从黄飞记事起,家人及自己时常受到恶霸和有钱有势伙伴的淋漓其辱,甚至于有好几次打得黄飞口吐鲜血,差点都掉性命。
  • 在异界的日子

    在异界的日子

    丹药法器尽在手,升级练功成神路!元慧带着满级的辅助技能穿越异世的生活……变强是主流,且看女主如何攀登上武修的高峰,成为不朽传奇!
  • 玉暖春风娇

    玉暖春风娇

    上辈子凤酌是被自个给蠢死的,是以重来一次,她明智的远着那些白莲花、伪小人、贱渣婊、心机男……没事摸摸玉石,报点小仇,再拎着前世“恩人”来养,权当还人情。可谁来告诉她,这养出来白眼狼——人前君子之态,清贵端方,人后却没脸下流的性子是随了谁?且,她教他识金断玉;她教他玉石雕刻;她教他拳脚把式;她还将一身私产交付……到头来,他竟然敢跟她说——“姑娘,世间女子一模俗样,所以洞房之事,劳烦姑娘也一并教了!”凤酌这才晓得,养大的夫君居然是个谁都不识的脸盲!
  • 倾国之妃万万岁

    倾国之妃万万岁

    什么!?半路在桃林里捡到的美男是皇上,看他那迷迷糊糊蠢蠢萌萌的样子怎么一点也不像呢?一会儿变身冷峻美男,一会儿变身呆萌小受,真是让我混乱啦!剧情进一步发展,呆萌皇上居然恋上我了,还说自己是未来人!?天哪,我怎么这么倒霉啊,而且,而且我好像也喜欢上他了呢!
  •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寄居在贝壳里的海

    喜欢看现代散文的读者可以选择《寄居在贝壳里的海》一阅。它收录了现代杂志《青年文摘》中的超人气作家们的精华散文作品。这些作家不仅是《青年文摘》的常客,也是其他当红杂志,如《读者》、《意林》、《格言》、《青年博览》、《视野》、《知音》等的经常投稿作家。
  • 新时代曙光

    新时代曙光

    十三年前,诸神毁灭了这片土地,十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将重临故土,夺回属于我们的一切。这个世界......安逸太久了......
  • 豪门暖婚:绝宠小娇妻

    豪门暖婚:绝宠小娇妻

    她不过是去做个采访,迷糊之间却被人卖了吃干抹净从此,人前得装恩爱夫妻,人后却是陌路。正当她以为自己走进了他的世界时,他却提出了离婚,瞬间,她失宠失业成了无家可归的游民。他是叱咤风云的帝凰集团掌门人,身边美女无数,却不得不接受一桩虚假的婚姻,连带新娘也是假的。他原本以为不会动心,可这个可恶的女人竟做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让他不得不注意到她。三年后的一天,他再次偶遇她,可恶的女人,竟然已经有了别人的孩子。那孩子粉雕玉琢分外可爱,竟然有几分像他小时候。“这是谁的孩子?”“前夫!”“我的?”“你是前前夫。”“老婆,当初我错了,可当初不与你离婚我怎么能娶你白浅浅?”本文一对一,不虐,暖文
  • 狂妃狠彪悍之妖孽夫君请接招

    狂妃狠彪悍之妖孽夫君请接招

    她本是家族的千金,却应女儿身被无情抛弃,从而遇到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命运的机会,待到归来之时却应背叛而死,异世重生,获得废物之称被迫来到边疆,直到15岁时……他魔界至尊魔主,至高无上的身份,只应因万年前的惊鸿一瞥,毅然跳小轮回池只为找到她……(本文轻松搞笑,完美大结局,无小三,一对一女强男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