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900000008

第8章 爱情的圆满与理想的象征——《关雎》《蒹葭》主旨简析

自从孔子有“《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千百年来对《诗经》的《关雎》《蒹葭》的研究,名家林立。众多的读者,高山仰止,盲目地膜拜,囫囵吞枣地接受。这对《诗经》和读者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和损失。

笔者不以浅薄,试对《关雎》《蒹葭》的主旨作一简析。

一、《关雎》是一首求得淑女而结婚的圆满爱情诗

1.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角度简析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论语·八佾》记孔子的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关雎》之诗,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求之未得,则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求而得之,则宜其有琴瑟钟鼓之乐。盖其忧虽深而不害于和,其乐虽盛而不失其正。”“哀而不伤”是说悲哀得不过分,但诗中明明是说因思念而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是思念深切,哪有悲哀之情。用“哀而不伤”来评价《关雎》显然是不恰当的。至于朱熹说“后妃之德,宜配君子”中的“君子”指周文王,“淑女”指文王之妃大姒,这更是对诗意的曲解了。退一步说,就算大姒配了文王,这是美事和美谈,大姒就怎么悲哀了,文王也怎么悲哀了,实在是情理不通。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刘台拱在《论语骈枝》中把话说通了。原来,孔子所说的《关雎》是指《关雎》这组诗的音乐,音乐是三篇为一组,即《关雎》《葛覃》《卷耳》这三篇的音乐成为一组,就称《关雎》。《关雎》是写君子求得淑女而结婚;《葛覃》写妇人准备回家探亲,所以乐调是乐而不淫;《卷耳》是写妇人怀念在外远行的丈夫,诗中有“维以不永伤”的话,所以乐调是哀而不伤。《论语·泰伯》中引孔子的话:“《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乱”是音乐的最后一章。这说明孔子讲《关雎》是指音乐而言,不是指《关雎》这首诗的诗意。

《关雎》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它的价值很高。《毛传》解释:“《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史记·外戚世家》记述:“《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他们的着眼点不免有点迂腐,但他们对《关雎》主旨的概括同朱熹的一样,都认为是求而得之,终成眷属,这是准确的。由爱情的追求而结成良缘,即甜蜜的爱情是有婚姻结果的,匹配的婚姻是有爱情基础的,这种由恋爱而结婚的爱情才能称得上是圆满的爱情。有些专家学者却认为君子追不到淑女,昼夜失眠,以至于在梦境中或是在想象中把淑女娶回了家,这样的解读是有缺陷的。

2.从比兴的角度简析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故此,《诗经》中的比兴句有两个基本功用,一是比喻,二是引发。理解比兴句的关键是理解“比”。先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是全诗的总比兴句,以雄鸟和雌鸟的关关相鸣比喻男女相爱,互诉衷肠,可以想象,终成配偶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再说“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以及“采之”“芼之”,也是比兴手法。古人把“流”“采”“芼”三个词语分别考证为“寻求”“采摘”和“择取”的意思,这是比较可信的。朱熹据董逌《广川诗故》解“芼”为“熟而荐之”,即煮熟了吃,此解更近诗意。荇菜被采摘,比喻淑女被君子所选中。开始采时,在水中左一把右一把,顺水捞来捞去,方向无定,犹如男女相求,情思难定,过程美好甜蜜而忧思伤神;等到“采”时,你情我愿,自然便采到手了;既采之后,就要“芼”之,使之成为可食之物,就是说,婚期已到,爱情有了结果,共同的婚姻生活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始了。荇菜,一种水生植物,叶径一两寸,马蹄形,可食。以荇菜比兴,既是写实,也是象征,这是比兴的正格,是中国诗的长处和妙处。

3.从叙事的角度简析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名义,点出“淑女”是君子的绝佳配偶。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方言》说:“秦晋之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被对方的体态美(窕)所迷恋,然后进一步的交往,被对方的心灵美(窈)所倾倒。永恒的爱情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

然后开始了“寤寐求之”。“求”是全诗的重点,凡恋爱,“求”之最美,美在遐想,“求”之最妙,妙在心醉,“求”之最苦,苦在不得。所以,《关雎》对“求”的过程进行反复咏叹:“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接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再接着“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的心理矛盾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

如果说“求”的过程是爱情的序幕渐渐拉开的过程,那么,“琴瑟友之”便是男女双方如醉如痴的卿卿我我的阶段。“琴”“瑟”相和,无话不谈,亲爱无比。爱情有了结果,自然是“钟鼓乐之”了,“钟鼓”是结婚时盛大典礼的乐器,也有“钟”“鼓”合鸣之意,诗中对刚刚开始的婚姻生活用了一个“乐”字高度感慨,准确而绝美。幸福婚姻是人世间永恒爱情的殿堂,永远如此。

《关雎》风化,世代传诵,生生不息。这是因为爱情能有正果,从“寤寐求之”(追求)到“琴瑟友之”(热恋),再到“钟鼓乐之”(结婚),这整个过程是每一位读者心中最为美好的期盼和享受,符合人情人道。如果简单地理解为没有爱情结果的梦幻情歌,未免浅薄和偏颇。爱情能有正果,不只是诗的正果,更是人生命中的正果。

二、《蒹葭》是一首执着追求和召唤理想的象征诗

《蒹葭》是一首象征诗。读成爱情诗不但呆板,而且偏离,我的学生在解读此诗时说:“如果人世间的爱情如此凄苦无觅,我宁愿放弃这样的爱情。”说得真是好,诗心必然契合人心。

1.比兴定基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比兴,犹如霜露降蒹葭,蒹葭更苍苍,类同于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茂密的芦苇如同青松,寒冷的浓霜如同大雪,以蒹葭比喻一种理想或品质,以霜露比喻对这种理想或品质的重重考验和阻挠。“蒹葭”“霜露”的比兴,定下了苍凉中略显悲壮的基调。第二章、第三章写白露“未晞”,甚至“未已”,寒霜一天比一天凝重了,但是蒹葭依然“凄凄”,并且“采采”,就是说蒹葭不但茂盛,而且茂盛得鲜明起来。可见,寒霜越是凝重,蒹葭就越发得茂盛。试问,两情相悦的爱情能有这样的处境和情调?

2.六“从”显执着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各反复三次,“从”字反复六次,大有深意。何为“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悦诚服的追随为“从”,是“子路从而后”之“从”,是“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之。真正的“从”是一种内心的敬仰和具有正能量的行动能力。整首诗中反复六次用“从”字,无疑说明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或者是无限的听从理想的召唤。爱情从来是“求”得的,哪有“从”得的,是彼此平等中的心灵共鸣,如果是一个人“从”着一个人,那还有爱情吗?

3.“道阻”理想途

“道阻且长”,并且“道阻且跻”,进而“道阻且右”。反复三次“道阻”,强调了追求理想之途中的艰难险阻。这种理想之途是逆流而上的(溯洄、溯游),不但“长”(漫长无边),“跻”(向上攀登,说明陡峭难行),而且“右”(曲折盘旋)。陡峭、盘旋而漫长的险阻之道,不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吗?如果是追求爱情,“伊人”在水一方,追求者不行水路,乘舟靠近,却要走一条似乎永远走不到头的崎岖险道,天底下有这样的爱情追求吗?

4.“伊人”永在前

此诗中的“伊人”不是真有其人,而是作者心中的一个化影、一个幻影。正因为“伊人”在诗中的不确定,所以每一位读者才会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真实“伊人”,这全源于《蒹葭》的象征性。

“所谓伊人”,开始“在水一方”,如果说“在水一方”指向有些模糊,接下来第二章中的指向性就具体多了,那就“在水之湄”吧,是说“伊人”在水草交接的岸边。如果水草交接处因为水草丰茂难觅,第三章中的“伊人”就干脆“在水之涘”了,直接在岸边,你去找好了。

“伊人”似乎就在前面,但问题是,当一、二、三章中反反复复地“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之时,那个“伊人”总在“水中央”的“坻”(水中高地)上,或者是在“水中央”的“沚”(水中小洲)中。你走,“伊人”也在走,若即若离,你永远不能真实地拥有那个“所谓伊人”。请问,有这样的爱情吗?爱情从来都是执子之手,彼此欣赏。

所以,此诗中的“伊人”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永恒的理想,象征着理想的召唤。“伊人”的不可得,准确地说出了“理想”或“追求”难以实现的真实状况。即使一个人的理想能够实现,但总觉还有许多的不足和缺憾。

不管是个人,或是生活,还是社会,只要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应地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理想与追求。《蒹葭》象征了这个亘古不变的理想追寻过程,实在是太美了。从这个角度说,《蒹葭》的永恒,就是梦想普照人类的永恒。

(本文刊登于《名作欣赏》2013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冲突与调适——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文化路向
  •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

    《哲言智语》主要介绍了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成功之路在自己脚下、态度决定一切、没有朋友的人将一无所有等内容。《哲言智语》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热门推荐
  • 鬼医很妖娆

    鬼医很妖娆

    惨遭男友背叛自爆而亡,落入异世。魂穿?小奶娃?被人抛弃?都没关系,看我如何扭转乾坤,称霸异世!
  • 涵生

    涵生

    一个农村孩子的磐涅,在矛盾,困苦,平穷中学会自立自强。一个现代版的坚强,一个现实版的朴实。尽力过现代社会的转型,找到了自我的人生方向。不在生活中迷茫,不在困难前低头。在风雨中新成长,在失败中茁壮成长。窥视一个普通人的裂变,在自我坚持中找到灯塔的引航。
  • 追爱999天:安少请入怀

    追爱999天:安少请入怀

    "被未婚夫公然算计嘲笑,她为颜面,不得已赖上他。谁知道他竟默许了。之后她屡次被刁难算计,他都如天神般及时出现解围。为了偿还人情,她答应假装他的女友,让他的各种烂桃花知难而退。正当她想抽身离开之际,他拦住了她,霸道质问:“人情债,难道不需要肉偿吗?”"
  • 我与你有缘

    我与你有缘

    神就是神高傲强大,仙就是仙心系天下,佛就是佛慈悲怜悯,魔就是魔随心所欲,妖就是妖狂傲不羁。书就是这,真正的理想修仙。就像大圣,他不是羸弱的猴子,而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挫败十万天兵天将,脚踏玉皇大帝,直冲三十三重天的齐天大圣。(大话放下了,只是不知道文笔够不够。)
  • 寒冢

    寒冢

    修命,练命,改命!!这是一个修命者的世界!!
  • 学渣翻身

    学渣翻身

    杨旭祺是个彻头彻尾的学渣,人都说学习不好没关系,只要不惹事顶多算个次品但杨旭祺注定是个不安分的学渣。多次被学校请退,无奈的杨父只好将他送进一所封闭学校,眼不见心不烦。似乎是不找事人就不爽利,杨旭祺仅用不到一个学期的时间便再次因为聚众打架收到学校的请退通知书。与此同时,末世悄然降临。
  • 天若殇

    天若殇

    我用一生性命,换得一方天下。我用一叹韶华,换得婆娑黄沙。宁肯折戟沉沙,宁肯碟血天涯,却换不得娇人一声牵挂。苍茫苦海,独摇孤舟。纵然广阔,却独有我。天若在,一坛浊酒,大梦千秋。神已殇,梦中我心,不再彷徨。
  • 穿越之嫡女情仇

    穿越之嫡女情仇

    "啊!不要啊!姐姐,我求你了!”上官苒苦苦哀求道。"苒,我是说你笨呢,还是说你傻呢?”上官苒毫不留情地被上官蓉扇了一巴掌。突然上官苒晕了过去......一觉醒来,上官苒不再是上官苒她的复仇之路早已开始......
  • 禁锋起惊鸿

    禁锋起惊鸿

    一伙盗墓贼在花费数十年的筹备后终于打开了秦始皇地宫。只是巨大的期望带来的是巨大的绝望。地宫中只有一把朽败的古剑以及秦书小篆所刻写的诗句“名锋千铸终朽败,始皇几度作鸿哀”
  • 小人物修真记

    小人物修真记

    万千世界,芸芸众生。亿万条命运轨迹,交织环绕;演绎着千姿百态的人生。凡人也好,修真者也罢。每个生命,在一生中总有一两次改变人生的大机遇。不同的选择,自然是天地之别。而我们的故事,便是始于主人公的一次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