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7300000002

第2章 从“草台戏”到“一棵树”(代序二)

有一种散文总会在你内心不十分激越的时刻出现,比如,在你刚躺下打开台灯时,又比如,在你不那么要求自己非得硬着头皮获取所谓新知识时,这种散文或者随笔,便悄然在你眼前打开。

毫无疑问,我说的这种散文或者随笔,你之所以喜爱它,完全因为你知道你在它的世界里能找到你自己。阅读这类散文,你不用急着去论证什么,也不用急着去求解什么,它使你的时间从此变得充足起来,使你的内心变得松弛起来。甚至许多时候,读着读着,你会情不自禁地“哦”一声,你突然被告知,你恍然如梦,你脑中有的原来并非你真正想要,你本来是被抛出很远——理解自己,需要平静,那是抛物线正在下落时的感觉。这类散文就是那种使你的降落准确并且心里踏实的神经中枢。

我说的是我读赵炳庭散文时的体验。

你看,这集子原来决定了就叫“草台戏”,可现在,作者觉得还是首先怀念怀念一棵树吧。

写《草台戏》时,那个叫“草台戏”的乡间娱乐形式,不需要追忆,也不需要考订,因为赵炳庭,还有“我”,都可能是那戏里的某个角色。大家彼此不分你我,不那么讲究形象礼仪,反正有戏唱、有戏看的日子总归是好。你挤我,我推你,抢占一个位置,甭管是蹲在墙根,还是因起哄而挨了柳条抽打,谁都是灰头土脸,一场戏下来,收获了不少欢乐。这是否有梁实秋《听戏》的遗韵呢?肯定有,但不同是主要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梁先生《听戏》里的一个小细节,大家拥挤得要命,突然,谁放了一个臭屁,于是,大伙儿又哄的一声散开了,散开的地方空着,别的人还捂着嘴和鼻子没回过神来,机灵一些的孩子一下子抢占了有利地势。炳庭当然熟悉梁实秋的用笔,他有意避开了这些。他的目的不是别的,是把他了解的草台戏的过程记录下来。比如在他的眼里,“戏”本身就值得重视。怎么搭台,怎么排练,怎么唱戏,如此等等,每一个场面只要展开,可能都是一篇不短的大文构架。可是,炳庭是老实人,他不想因有意造文化的势而破坏了草台戏的本来面目。草台戏就是草台戏,其中的乐子就是它的终极目标。这也是他和梁实秋的分野。他是介入者,自我视角始终占据首位;梁先生是外来者,所以他的视点一直在“听”而不在“看”,或者“唱”。进一步说,炳庭的草台戏是自在的乡村文化生态,而梁先生的“戏”,之所以寓于文人以“雅”,写的是雅士的“趣”。放屁很丑陋,但这臭屁经雅士一看,一审美,雅人的情趣不经意便照射出几分来了。说白了,戏怎么唱的,并不在梁先生的主要观照范围。炳庭就不一样,他是草台班子中的一员,在哪儿挂块蓝布,在哪儿围几张炕席,马灯所在位置,包拯忘戴了的美髯最后怎么补上去才显天衣无缝,等等。他的眼睛何曾离开过戏台、角色?读这样的文字,人有种介入其中的亲切感。我说的如抛物线的下落,就是这个意思。

我不想过多纠缠这集子的最终改名,觉得这或者是很无聊的读法。但是通篇读下来,台灯仍然是亮的,你的眼睛却不由变得发涩,睡意减去了不少。为什么呢?思来想去,这可能还得回到炳庭为什么最终定名为《怀念一棵树》上去。

《怀念一棵树》写的是村里的老榆树,孩子如何攀爬,如何骑在高处的枝丫上炫耀等等细节就不去多说了,那是那个时代农村长大的孩子的必修课。值得进一步重视的是,这老榆树经历过“闹饥荒”“大炼钢铁”“低标准”的年头。榆钱在这些时候非但不减少反而更加繁茂,饥饿的人们从吃榆钱,一直吃到榆树皮,一直吃到“浮肿像瘟疫一样蔓延”。最后,榆树终于倒下了。

当年常叫我攀折榆钱花的老祖母已离开人间许久了,故乡那棵老榆树的枝干也不再繁茂,在一次暴雨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暴发的溪水里,倒在故乡的土地上,走向了自己生命的终点,它已成为我心中那一道深藏的风景。

要透彻地解释作者的这棵老榆树,当然不能只抓住那个特殊的年代来说事,关键问题在于,炳庭为什么费那么多篇幅来写那个年代?

《不忘那一年》《深切的怀念》《怀念我的伯父》《不曾抹去的记忆》,还有《石磨》《乡村写意》《我的故乡在山沟》,以及《苦苦菜》《土豆情结》《往事是一只受伤的蝴蝶》等等。虽然,为着分类的清晰,炳庭把以上篇章分别编进“心路历程”“回望家园”和“岁月屐痕”的名目下。但要我看,其实,这些篇章统统应该叫“怀念一棵树”。不为别的,只为他的情。他所写的那些乡村物什,乡村亲人以及他的乡村情感,往大里说,差不多浓缩了中国当代史中前三十年农村的基本面貌,是中国偏远农村情感世界的散文呈现,而且不单是情感生活呈现,后者更值得去追究。

我在评论彭学明长篇散文《娘》的一则短文中,曾“发标”说,《娘》中的“娘”的生命过程,生命印痕,精神创伤,将是一个社会学意义的划界。《娘》之后,所有的中国城市“娘”都将是另一面孔,所有的中国农村“娘”也都将是另一形象。对于《娘》之后的中国城市娘,目前情况来看,差不多只会围绕在晚年这个特殊年龄段做幸福、孤单、寂寞的文章。这些“娘”不再身背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物质匮乏的重负,也不再书写铁肩担道义的符号意义。他们能传递出来的——允许他们传达的是儿女能否常回家看看的小亏欠,自己能否有个老伴的小郁闷,以及能否衡量社会普遍幸福感的指数代言人。而对于《娘》之后的中国农村娘,从“底层文学”中粗略看,最为突出的恐怕只有两类。一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奔向城市街头,她们为了孩子在城里上学,抛弃土地,出入在租住的平房,她们为了个人GDP的增长,歇脚在工地的临时帐篷;另一类是“空巢老人”,她们的过去被一笔勾销,她们的将来被简单地附丽到“在路上”的年轻人身上。看起来无处不在写娘,其实娘真正的历史规定性已经消解,那么,娘身上、心灵上的烙印——一种具体的历史性被迫终结了。

彭学明以“娘”来展现三十多年的中国农村妇女心路历程,赵炳庭何尝不是以“树”来打开已经被人们遗忘得差不多的20世纪中国前三十年历史规定性中的农村生活?

这是炳庭散文真正厚重的地方,自然,这个厚重也可能是其他什么读者认为最没意思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我预感到了炳庭散文的读者与彭学明《娘》的读者差不多相似的境遇。于断裂中搭桥,于无中生有,于绝望中看到希望,也许不排除是炳庭作文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恕我直言,炳庭在《怀念一棵树》中,已经意识到那些不嫌路途遥远采来榆钱的小青年不为填饱肚皮,只为“吃鲜”,那么,除了被消费,还会不会产生什么奇迹呢?我的看法很悲观。

行文至此,我突然想到鲁迅遭遇周围小青年讥讽(包括不小的青年教授陈源)而留下的几句话:倘使我没有这笔,也就是被欺侮到赴诉无门的一个;我觉悟了,所以要常用,尤其是用于使麒麟皮下露出马脚。万一那些虚伪者居然觉得一点痛苦,有些省悟,知道伎俩也有穷时,少装些假面目,则用了陈源教授的话说,就是一个“教训”。(见鲁迅《我还不能“带住”》)

对于眼下我们假想的诚如鲁迅面对的青年那般的,也许根本没有,也许有,但需重新转换语境。不过,按照当前人们对文学的叫嚣,文学普遍的轻,不能不说与作者普遍假想的读者的轻没有半点关系。既如此,读读炳庭的散文,也不妨是一种“明目”,是一种“省悟”——这省悟特指有一定识力,并且在文学上投注热情,需要标清自己问题史的青年的觉醒。

我读炳庭散文所收获的,其实多数时候是对自己峻急情绪的收敛,和对自己道德伦理思维的矫正。因为,许多事情不可能靠道德伦理思维就能解决,许多文学难题也不可能只在文学内部就能获释。恰恰相反,情绪太激越,反而容易瓦解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过于敏感的道德伦理神经,正好覆盖了事实真相。炳庭沉着、冷静、客观的散文之心,给予我的教益不可谓不深。

这是我在赵炳庭写过去乡村生活,写远去的朋友,写他割不断的乡村情结中体会最多的东西。

愿就此与炳庭共勉!

牛学智

2012年4月7日晚12时于银川

同类推荐
  • 章衣萍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章衣萍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以及语言极具特色的魅力。诗集共收录108首诗。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中年级)

    小学生最喜欢读的益智故事(中年级)

    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喜欢故事里跌宕起伏的情节吗?喜欢那些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吗?喜欢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吗?喜欢探究答案的快乐吗?这里有你喜爱的故事,这里有你喜欢的故事结局,这里有你想要的快乐,孩子们,还等什么,来吧……
  • 希壤“鬼神”

    希壤“鬼神”

    星空下,一场篝火夜话引发的旷古追寻。在我们的行星“地球”还被称为“希壤”的那个久远年代里。被世人尊奉为“鬼、神”的他们,曾经为了脚下这片“稀有之地”所进行的终极对决!……尸山血海、金马玉堂、无上邪魔、绝世红颜……尸山血海间,无上邪魔揖手相邀:“且来饮三杯两盏淡酒。”金马玉堂前,绝世红颜执手叮咛:“莫负我一年四季相思。”新修大改版上传,逐日修改中。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民国之锦绣梅缘

    民国之锦绣梅缘

    她们是同父异母的三姐妹,姐姐的生母在多年前意外死亡,自己成了别人的替罪羊,又在被动的情况下变成了妹妹的情敌,三人落入了被命运黑手操控的局面中。一次荒唐的误会让她替妹出嫁,原来丈夫竟是搞错了对象!缘分使她早已命定良人,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恨纠葛,在三人的痴痴相望中拉开帷幕,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
  • 小明经济学

    小明经济学

    小明经济学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主要结合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实际经历和经济学原理来进行分析阐述,既适合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研读,也适合对经济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书中虚构了“小明”这个人物,小明是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也是刚毕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三十而立的社会精英、七八十岁的长者……小明,可能就是广大读者中的一人,是“你”,也是“我”。
  • 图解拉伸保健操

    图解拉伸保健操

    本书针对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常见身体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介绍了全身各部位拉伸方法,释放身体能量,起到减压、舒缓的作用。同时详述了常见病的对症拉伸法,达到防病保健、祛病养生的目的,使拉伸更实用、更有效。另外,根据生活实际需要,特别设计了随时随地可进行的3分钟拉伸操,科学、全面、周到,力求让读者时时刻刻享受到拉伸带来的活力和乐趣。随书附赠精美演示光盘,实景演示动作,方便读者精准把握动作要点、轻松学习。
  • 荒火

    荒火

    我愿用一本好的文写出更多人的梦想,大荒火,不止于此.
  • 综漫之最强主神

    综漫之最强主神

    他,从小接受盗家的严格训练,年纪轻轻便成了传奇人物,三十六空手耍的出神入化,人送外号‘盗天盗地盗空气’。但是仅一步之差,与至宝失之交臂,被只神秘小萝莉掳去。莫名其妙的被卷进一场主神之间的战争,作为一个失去一切力量的小喽啰,他又是否能在弱肉强食的主神之战中崭露头角,成为最强的神?“别迷惘,别烦恼,加速吧,只要变强就好,别停下,迷惘什么的一点都不像你,就像那天一样闪耀,让我再次追逐你的身影,我的主人······”
  • 品牌营销学

    品牌营销学

    目前,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资本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品牌成了企业赢取市场竞争的法宝;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品牌消费的意识和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因此,企业要掌握自己未来的命运,获得持续生存发展的能力,就必须以品牌为中心展开营销活动,这已成为品牌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法则。可见,品牌营销学是一门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以品牌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市场营销学。
  • 神荒创世

    神荒创世

    洪荒之后,诸天万界,神魔交战,仙道沉沦,主人公遇险却命不该绝,恨苍天无情,看主人公如何步步成长,主宰苍生,遇神弑神,遇魔诛魔。
  • 有缘相见

    有缘相见

    他,狂野不羁。她,惊鸿艳影。他与她,相爱相杀,相融以沫。她恨他,恨他的无情,恨他的背弃;他爱她,爱她的一切,爱她的所有。人间少女夏诺将踏上一段不平凡的旅途,她的肩上背负着的是父母的信念,是家族的底线,更是历史的纰漏。这一路,她收获了什么,她探寻到了那惊天秘密……那个令各路强者都不忍去碰触的秘密。(相信姐,小男主对小女主非常专情,并且身心干净)PS多多关注本书哦,关注本昕,多多打赏、投票,谢谢众亲们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