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4800000020

第20章 汉水流域与西和县、礼县乞巧风俗

赵逵夫

乞巧的风俗,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晋周处《风土记》曰:“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载:“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大踏步以乞巧。”汉魏以来,以七月七日为题的诗赋很多,所反映的风俗大体与《风土记》、《荆梦岁时记》等记载差不多。甘肃西和、礼县两县之地乞巧之风俗最为特殊、最为隆重、持续时间也最长。这两县的乞巧都是从农历七月一日起,到七月七日止,而且都要供奉用纸糊的“巧娘娘”,未婚女孩成群唱歌,又跳又摆,并一村一村、一街一街间互相走访,对姑娘们来说,其热闹欢乐的程度远过于春节。近年来城里面这种活动渐渐少了,但农村中依然如旧。据上辈相传,此俗历史已经很久。

西、礼两县,每年六月下旬,村里的姑娘们便商议乞巧之事。大体是邻近的二三十个姑娘联合起来,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借物,并开始考虑编乞巧时的唱词。重要是商定“巧娘娘”坐在谁家。大部分置在家里有未出嫁姑娘,房屋比较宽敞,父母比较开明的人家里。

七月一日的前一天,姑娘们穿着新衣服,成群结队到城镇的纸马店去“请巧娘娘”。此前,各个纸马店都已经扎糊成很多巧娘娘(脸面是用人面模子,糊层层麻纸,晒干后再糊上白纸、描画着色而成),到时候摆出来。彩衣、花鞋,约有三四尺高,十分俊俏。请(买)来之后,供于布置好的屋内桌上,烧香点蜡,在大门外燃放鞭炮,举行迎巧仪式。当晚姑娘们面对巧娘娘,在前面空地上跳唱,请巧娘娘“下凡”,迎巧时唱的是传统唱词。此后至七月初七晚,供巧之室常常人满,有其他街道、村庄的姑娘们来参观。一队队姑娘们手拉着手,一前一后甩着胳膊跳唱。歌词大都或联系现实,或抒发姑娘们的情感,颇合比兴之义。这中间也有些年龄大的妇女幕后指导,帮助编词,颇似花儿会上的串把式。因为乞巧只有未婚的姑娘可以参加,已结婚妇女可以看,不能参与跳唱及请、送等活动。中青年妇女是从姑娘过来的,所以也都极为热情,多少反映出她们对过去的留恋与怀念。有时候,姑娘她们也请识字有文化的青年学生等帮助编词。但编得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是那些出自妇女自己之口的“天籁”。旧社会唱的词中,比如:“鸦片烟,稀罕罕,一个银元只买一点点,呼噜呼噜钻眼眼(按:指烧烟泡儿),吃的人脸势黄扁扁。淌眼泪来打哈欠,卖儿卖女卖家产,打架骂仗不安然。掌柜的(按:指丈夫)再莫吃鸦片烟!”“槐树槐,搭戏台,叫响姐,看戏来。不能来,为她的男人不成才:先卖庄窠后卖房,揣着骰子上赌场。一晚上输得光荡荡,气得姐姐眼泪淌。也不吃来也不喝,睡着炕上怨亲娘。贪人家银,贪人家金,推得女儿进火坑!”其中批判的意义和对买卖婚姻的反抗情绪不用多说。有的歌词比较长,可以唱一二十分钟。

姑娘们大约从初三、四开始,成群结队到附近村庄、巷道参观,并且也去唱自己编的歌,很有观摩、交流的意思,形成少女们的一种交谊活动和诗歌交流活动。

初七清晨是“迎水”,姑娘们到泉里汲回第一桶水。晚上,每个姑娘带上事先生成的一碗扁豆芽和一个小盆子或碗,到坐巧的地方,盛上泉水,在灯下将豆芽粒放在水中,看映在碗底的影子,如果人多,有的就在院子里点着蜡烛看。姑娘们口里唱着歌,如“豆芽儿细,豆芽儿弯,巧娘娘给我开心眼。”“莫赐宝贝莫赐钱,赐个阿家(按:即婆婆)懂瞎好(按:指识好坏),赐个女婿懂人言(按:指通情达理)”之类。姑娘们通过对豆芽所照影子的解读,曲折地表现出自己的愿望。这是在沉重的封建礼教下,妇女们为了表达内心、表示自己对生活的愿望而创造的一种发挥自己想象、借题发挥的审美活动。

此夜,乞巧活动达到高潮,姑娘们唱跳最卖力。因为一年一次的乞巧节就要结束了,下一年有的姑娘可能出嫁,不能再参加,所以都充满惜别情绪。至深夜,大家就将巧娘娘的像送到河边,唱着哀伤的送神歌焚化。有的姑娘又哭又唱,甚至眼睛哭肿了,不敢回家。姑娘们是借此发泄着在封建礼教下的不满,和对平时一些不顺心事情的倾吐。这是她们一年一度无拘无束抒发个人情感和狂欢的机会,所以年龄大些的姑娘也表现出对自己青春时代的留恋。

乞巧活动在西和、礼两县周围各县都有,但只是在初七的晚上有些活动,也不供巧娘娘像,不跳唱。所以,西和、礼县的这种源远流长的乞巧活动,显得很特殊。

我以为,乞巧习俗同秦人的传说有关。我曾有《论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与主题》一文,论织女乃是由秦人始祖女修而来。上古时候以人名命的星名大都是部族中的杰出人物的名字,考牵牛来自商先公“壬亥服牛”的传说,织女来自秦人的祖先女修的传说。牵牛、织女先秦时都只是星名,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形成,牵牛、织女成为中国长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济的写照。到了汉代,随着封建礼教的加强,人们联系牵牛、织女二星分别在银河两岸的事实,有关传说逐渐转化为悲剧的爱情故事。

《史记·秦本记》:“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生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的。因系氏族的始祖又有神话故事一直流传下来,故成为星名,这在《诗经·大东》中有反映。至汉代《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一诗,即已是悲剧的结局。

秦人究竟发祥于何处,过去学术界一直弄不清楚。近十多年中在礼县大堡子山(当西和县以北)发现了大型、密集的集先公先王墓葬群,人们才弄清:秦人发祥于今西、礼二县之间。

我以为西、礼二县乞巧的这个风俗是秦人古老风俗的遗留。这同礼县盐关(大堡子山以北)的骡子市场一样。礼县一带近代并无养马场,但这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骡马市场至近几十年仍是西北、山西、四川等很大范围内最大的骡马市场。这似乎同秦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的历史及以后的茶马市不无关系。看来习惯、风俗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织女的传说同秦汉民族有关。还有一个证据,便是古人称分隔牵牛织女的银河为“汉”或“云汉”、“天汉”(至南北朝时有的诗人又称之为“银汉”)。比如《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可以服箱。”《毛传》:“汉,天河也。”又《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毛传》:“云汉,天河也。”《广雅·释天》:“天河谓之天汉”。又《大戴礼·夏小正》七月“汉案户”卢辨注:“汉,天汉也。”看来最早天河就称为“汉”,后来为区别于地上的“汉”——汉水,才称作“云汉”、“天汉”。《尚书·禹贡》“导漾,东流为汉。”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漾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此陇西指陇山以西之地,非今之陇西。三国时沮县在今略阳以东,沔水所经,西汉水在其东流过,郦氏在这里将两水相混。就“氐道”言之,则应指流经陇南西、礼两县之西汉水无疑(氐人发祥于仇池山一带,其地秦以为武都道,即氐道也)。以“汉”为天河之名,显然是秦文化的反映,同织女为秦人远祖所自出有关。

这里必须得说一说两系汉水,两条漾水,两个嶓冢山孰先孰后的问题。这当中关键的是汉水。因为《尚书》中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哪一条汉水是最早的汉水,它的上游也就是最早的漾水,其所发源之山,也就是真正的嶓冢山。

目前所有的辞书中,如有关于此水的词条,都是作“汉水”、“西汉水”,而不作“汉水”、“东汉水”。显然,目前普遍以陕西的汉水为“正宗”汉水,而甘肃的汉水因它而得名“西汉水”。如新编《辞源》“汉水”条:

源出陕宁羌县北嶓冢山。初出时名漾水,东南经沔县为沔水,东经褒城县,合褒水,始为汉水……《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汉即汉水。

其“西汉水”条云:

水名,在甘肃南部。南源出天水县寨子山,北源出天水县长板梁子,两源汇合后称之西汉水,又称犀牛江,东流入陕西略阳为嘉陵江。《水经注》二十《漾水》:“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即指西汉水。

又其“漾水”条云:

古水名,汉水之源。《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水出今陕西宁羌县嶓冢山,东北流沔河县,合沔水,又东经褒城南郑称汉水。”

这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将《尚书·禹贡》中那两句话归于谁,谁便是正宗。“汉水”还至少有一个“西汉水”,虽无正宗之名,尚有侧庶之号,“漾水”则只归于陕西宁羌所发者,再看“嶓冢”条:

山名:1.在陕西宁羌县北,东汉水发源于此。《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2.在甘肃天水县西南,西汉水发源于此,又名兑山。为秦国最初封地。清蒋廷锡谓二山南北相距数百里而支脉隐然联属。参阅《尚书地理今释》、《嘉庆一统志》二三七《汉中府》一。

我觉得《辞源》中这几条解释,写得最好的是“嶓冢”的一条,它虽然将《禹贡》那两句话归于发源于陕西宁羌者,但毕竟提出“东汉水”这个说法,为发源于甘肃天水者多少争得一点名分上的正式地位。其中提到的蒋廷锡之说,是一种调停的说法,似乎表现出对“西汉水”的同情。

我的看法,是发源于天水的汉水在先,发源于宁羌(今陕西宁强县)的汉水是因它而得名,称东汉水,而不是相反。《尚书·禹贡》梁州和雍州均提嶓冢山。梁州部分说:“岷、嶓既艺,沱潜既导。”孔《传》:“岷山、嶓冢,皆山名。水去已可种艺。”西和、礼县之地属长江流域,古人按水系归之于梁州。此嶓冢是指发源于天水的嶓冢山。山在雍梁之间,而水则南流。又“雍州”部分云:“导嶓冢,至于荆山。”又云:“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此则言沔水发源之山。《尚书·禹贡》中两处都记载“嶓冢”,而漾水则只一处提到。关于《禹贡》的作时,据金景芳先生之说:“可能是周室东迁后不久某一位大家所作。《禹贡》的记载反映出了传说上的歧异。

我以为嶓冢山乃是秦人地名,漾、汉水,亦秦人水名。秦人东迁以后,以旧地名命所在之地的山、水。这在先秦时代差不多是一个规律。如商朝几次迁都,其地均命名曰“毫”;楚人发祥于丹阳(其地在今河南省丹、淅二水之间),后几次迁徙,其都城均名之曰“丹阳”;自楚文王迁都郢,所居时间较久,以后所迁之都城,也都叫“郢”。蔡国几次迁徙,均名曰“蔡”(后分别称为上蔡、下蔡、新蔡)等等。据钱穆考证,楚郢都一带一些地名水名,也本是江北之地名,随其迁徙而变为江汉间地名,原来之地反失其本名。秦人本居于西垂,自然对其周围山、水,记忆尤深。比如《山海经·西山经》、《离骚》中均提到的“崦嵫”、“崦嵫之山”,据载崦嵫山在天水县西南(有的学者认为即嶓冢山),并非很大之山,也不在最西方,却说为日入之山,很多人不明它里。其实,这是秦文化的反映。秦人最早居于西垂,观察天象,以其西之山崦嵫为日入之山。这个记载融入夏商以来多族共民的文化体系中之后,遂保持着这种说法。以此言之,嶓冢山也本秦人早期生活地重要之山,汉水本秦人早期生活地重要之水。秦人东迁,势力逐渐扩大之后,原来发祥地的历史渐渐被忘却,才以原居处的水名命新据有之地的水名。于是发源于宁羌的水得有“汉水”之名,而原本之汉水被称为“西汉水。”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西山经》注“嶓冢山”云:

山在今甘肃秦州西南六十里。李善注《思玄赋》引《河图》曰:“嶓冢,山名。此山之精,上为星,名封狼。”

又其注“汉水出焉”一句云:

《地理志》云:“陇西郡西,《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又云:“氐道,《禹贡》养水所出,至武蔸为汉。”养字本作漾。《说文》云:“漾,古字作瀁。”是《地理志》以出氐道者为汉水,出嶓冢者为西汉水也。《水经》则云“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盖合二水为一也。”

可以说关于秦地此一山两水,至郝懿行才理出一点头绪。《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有互相矛盾处,这种矛盾正反映了秦人由西东迁导致汉水由西“东迁”,西面的汉水渐从人们的视野中和意识上消失,东面的汉水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转变过程。我们由《汉书·地理志》可以看出:

(一)发源于嶓冢山的是西汉水而不是东汉水。根据《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之说,这所谓的“西汉”,才是《尚书》中说的汉水。《汉书·地理志》原文在“陇西郡”两县下云:“《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

(二)《汉书·地理志》同样在陇西郡氐道县下云:“《禹贡》养水所出,至武都为汉。”一般人理解此指东汉水(郝懿行即如此)。其实,这仍然是言发源于嶓冢山的汉水,只是因所据材料不同,分一为二而已。因为西汉氐道并不在汉中郡,而在陇西郡的两县以西(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凉州刺史部》标得很清楚)。汉代的武都也正在今西和县以南骆峪。班固为后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对那带的水名、山名,不应不知。他也是认为发源于宁羌(在汉代沔阳以南)者,本非《禹贡》之汉水。

(三)当时沔阳以南发源东汉水之山尚未正式被命名为“嶓冢山”,故班固亦未提到。

(四)发源于沔阳以南之东汉水本名沔水。大约因秦人东迁习惯之故,以旧地之水名称其上游,书写中则作“养水”以为区别。其后又改写作“漾水”,沔水也又称为“汉水”。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秦人发祥于西垂(汉代西县)的汉水,发源于嶓冢山(在今天水西南),是为《尚书·禹贡》所言之汉水,其上游名曰“漾水”。春秋时秦文化东迁,势力扩展以后,人们始以发源于沔阳以南之沔水为汉水,称其上游为“养水”,或作“漾水”。然后,才称沔水所发源之山为“嶓冢山”。

我们弄清这个问题,为了说明先秦之时称银河为“汉”、“云汉”、“天汉”,乃源于秦人关于织女的传说。也就是说,织女的故事传说是同秦民族的始祖女修有关的。“牛郎织女”的故事的形成,则是商民族文化同秦民族文化交融后,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逐渐形成的。

这样看来,甘肃西和、礼县七月七的乞巧活动十分普遍而且持续时间长,举行得很隆重,不是没有原因的。

(《甘肃文史》2005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士家天下

    士家天下

    乱世汉末,趋向三分。三国梦想,从这里开始……士家天下交流群:37896545
  •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本书还原了西安事变的本来面目,记述了杨虎城将军为了促进团结抗日实现民主首倡“兵谏”捉蒋而因之丧失军队,惨遭杀戮的悲壮人生,披露了关于西安事变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三国称雄

    三国称雄

    高野求情不成顿时替罗琼担忧了起来,但是他是这个时代的人,是这个时代的兵,他的脑海里只有服从,所以他只能一边看着罗琼一边随着士卒冲向刘关张三人,而罗琼则是一脸无所谓的看着公孙力怒气冲冲的朝他杀过来。
热门推荐
  • 我家有条美女蛇

    我家有条美女蛇

    家里有条美女蛇会怎么样?家里有条贪吃的美女蛇会怎么样?家里有条爱捉骗子的美女蛇会怎么样?家里有条精神分裂的美女蛇会怎么样?看张天玺跟美女蛇故事。
  • 只爱你的偏执狂

    只爱你的偏执狂

    很多年以后,某杂志采访人人称羡的施氏夫妇时,询问他们对于多年来的夫妻生活有什么感想。施先生只说了四个字:得偿所愿。施夫人沉默了许久,什么也没说。她心底的答案是:压抑。自从她跟了他,成了他的女人,就注定成了他一辈子的渴求。
  • dnf魔皇异界游

    dnf魔皇异界游

    他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机械设计制作是他的强项。可是,一次意外事故却让他穿越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里是和地下城相似的世界,却又有许多的不同。千奇百怪的事物等着他去探索,天下无尽的金钱在等着他去挥霍,众多美女等着他去泡。作为一个现代人,他的到来又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呢?(群:458298868)
  • 小石头当铺

    小石头当铺

    地府里有条黄泉路,沿路前行有条河叫忘川,忘川河畔有块三生石,机缘巧合生出了一个小石精,平日里跟在孟婆身后当着小跟班,做做地府里的小杂工,却一个不小心成了地府最大也是唯一当铺的掌柜,更是将分店开到了天庭...第一次踏进当铺-“客官,您要当什么?”“嗯---我今天刚掉了一颗牙。”“......”成了掌柜后-“客官,您要当什么?”“我来当一颗牙,换一滴眼泪。”
  • 道临诸天

    道临诸天

    一个从大山中走出的少年,一步一步成为让诸天都为之颤抖的绝世强者...
  • 草原长调(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草原长调(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草原长调》精选“文坛骑士”韩少功的散文,分“那些地方”“那些事”“那些人”三辑,收录《草原长调》《岁末恒河》《漫长的假期》《世界》和《你好,加藤》等代表作,名家风范一览无遗。是一次关于人、关于民族、关于世界和关于未来的深度文学之旅。韩少功笔下,有辽阔得以歌声陪伴的草原,有改革开放时期天翻地覆的海南,有高楼瘦长如棍的香港,有动物天堂和不需要防盗网的印度,有被现代商业包裹的屈原祠……以及透过物象和悠悠历史长河瞥见各式的人和人的斑驳嘴脸。读之悚然,继而沉重,继而奋起,继而得中华之腾飞!
  • 星际航海王

    星际航海王

    宇宙是一个神奇的广袤领域,拥有着数不尽的矿藏星球和各种文明。来到了这里,只要你有足够的实力去收服与占领,那么一切,就都是你的!所以,来吧,到广阔的宇宙中来吧,得到常人得不到的,享受别人不敢想的……于是,一个叫做林奇的少年,立志要成为,星!际!航!海!王!(一天两更,中午10点到12点,晚上20点到22点。)
  • 黑玫瑰酒吧

    黑玫瑰酒吧

    黑玫瑰酒吧里,发生了什么样的爱恨情仇?一时之间,商海风起云涌,股市变化莫测!情人变仇人,伙伴成间谍!黑玫瑰酒吧四大花魁各领风骚,高富帅竞争相拜倒在石榴裙下。商战、情战、谍战、战战高潮迭起!友情、亲情、爱情、情情联网交织!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为了报仇,甘愿论为豪门高富帅的情人。为了实施她的报仇计划,与妹妹争夺丈夫。匹夫之怒,血流五步,帝王之怒,生灵涂炭。美女之怒,又该当如何?敬请关注长篇小说:黑玫瑰酒吧!
  • 凰芐迷影

    凰芐迷影

    天地之初,混沌一片。守护神盘古以灵魂为约,肉身为契,孕育了万物。力量耗尽,差点轮回。剑灵逆炎用千年修为保住了她,自己却陷入了沉睡。盘古虽未死,却失去了记忆,变成了婴儿。她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存在。她目睹了世间所有的一切,却只是冷眼相看。“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在她的心里已经出现了许多次。终于,她按耐不住,踏上了寻找身份的漫漫长路。【本文纯宠文,无cp=??q??=】
  •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美味邂逅,陆总的独家影后

    柿子的新坑~~求收藏~~~求支持~~~《旧爱成痴,老婆大人太多情》http://novel.hongxiu.com/a/1304832/一所荒寂老宅,尘封着一桩豪门恩仇,封锁着一段旖旎情爱。“聂黑子,半夏带毒,终有一天我会毒死你。”“甘之如饴……不过,你又怎么知道,你不是解我毒的药呢?”……*为爱放弃大好星途,洗手作羹汤七年,最后却被残忍抛弃。从青春灿烂的20岁到成熟优雅的27岁,白苏献上炙热的爱情,满腹的柔情。分手当天,白苏将一桌好菜掀翻在地,只为跟过去作别。“薛涵宇,你比我可怜。我孤独的是心,可你连灵魂都是可悲且孤独的。”撂下话,白苏只拿了衣服,净身出户。27岁再出发,从最微小的群演做起,白苏只为那耀目的影后荣誉。可不料,梦想路途中却遭遇洁癖霸道男,而他还是她将来的老板。陆淮阳冷着脸:“桌上有两份合约,一是在老肖养好伤之前,我的一日三餐由你负责。二是与L&Y旗下经纪公司的签约协议。”“我只卖身不卖艺。”白苏冲他笑得甚是妩媚。陆淮阳坐怀不乱:“老肖因你右手腕骨裂,那咱们就走法律程序吧!”白苏一掌拍下他即将拿走的合约:“等等……没在床上呢,你猴急什么呀?”“以后多做事,别说话。”陆淮阳咬牙。白苏狡黠灵动的眸子一转:“签可以,但有条件。”“说。”“我要和你炒绯闻。”*在晋城几乎只手可遮天的陆淮阳此生有最怪癖的两大忌讳:一,不与陌生人肢体接触。二,只吃自家大厨做的菜。可偏偏保持良好的习惯却突然被只见面两次的白苏打破。第一次见面,撒酒疯的她鄙夷的朝他竖起中指骂他死变态后,对他来了个恶狼扑食。第二次‘见面’,他让他的助理……抢了她的午饭。而后因契约互相牵绊,因绯闻渐渐深情。“我由衷感谢某人,若不是他眼瞎,我而今也不会抱得美人归。”她渐渐走上高处,随即而来隐藏的七年被踢爆,可他毫不在意地高调表白。她以为她终于找到可以倾心托付的人,而不久后他再爆即将订婚,可笑的是……新娘也不是她*红毯上,她看着他携着美眷而来,极尽幸福。在无数镁光灯下,面对记者劈头盖脸的提问,白苏倾城一笑:“绯闻靠炒,我和陆总八竿子打不到一起,我被他抛弃这事你们也信?”记者仍是咬死不放过。白苏故作无奈地抬起左手,鸽子蛋般大的钻戒璀璨夺目:“我要婚了,到时候大家一定到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