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4800000032

第32章 陇原古迹两则

马天彩

人初祖伏羲

在中国古代开发史上,流传最早、记载较多的莫过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了。五氏中间,在有关的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则是伏羲。传说他驯养百畜,教人们制作生产工具,从事畜牧业生产,又画八卦,创造文字,制定历法,发明乐器,使身着树叶,披头散发,渴饮河水,饥食野味,夜宿洞穴,茹毛饮血的人类走向文明。

这个在人类开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伏羲,从一开始就被人们说成是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这就足以证明天水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发达了。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说:“太皞庖牺(伏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日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网以教佃渔,故日宓牺氏。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作三十五弦之瑟。”

这一段用封建正统观念写成的把神人格化的史传,虽然全面肯定了伏羲在中华民族开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但这实在是“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式的文艺塑造形象。它的价值,远不如散见于古籍中的富有历史意义的伏羲真实形象。如果把人为地穿戴在伏羲身上的冠冕衮服脱去,那剩下的就只是条裸裸的蛇身人首的远古氏族图腾蛇。对于伏羲的历史真相,闻一多先生1942年写的《伏羲考》有丰富精详的论述,其基本观点是:“这神话不但是褒之二龙以及散见于古籍中的交龙、腾蛇、两头蛇等传说的共同来源,同时它也是那人首蛇身的二皇——伏羲女娲,和他们的化身——延倠或委蛇的来源。神话本身又是怎样来的呢?我们确信,它是荒古时代的图腾立义的遗迹。”

鉴于以上原因,在甘肃天水这个区域里,蛇为崇拜的对象之一。近年陆续出土的彩陶中就有较多的蛇状图案。甚至石刻、砖雕、壁画上也经常发现人首蛇身的图像。至于画卦台、龙马洞、分心石、伏羲庙则更是伏羲形象在天水的重要遗迹。

画卦台

画卦台、龙马洞、分心石均在距天水市中心一百余里的三阳川境内。画卦台位于卦台山上。这里山峦屏翠,渭水环流,绿拥红阁,蔚然钟秀。每当朝阳高照,山光莹莹,颇为壮观;龙马洞和画卦台隔河相望,坐落在龙马山上,洞深泉淙,幽幽冷冷。每逢大雾,云雾封洞,给人以龙马出没之感;画卦台东麓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如太极图样,滩河交界之处,有一大石,长约五尺,高约八尺,不方不圆,似柱如笋,外实中虚,如画太极。每遇水涨,急流冲石,石隐匿迹,水花漩溅,哗哗作响;水降之际,渭水缓缓,石浮河面,夕阳斜照,五彩光现,这就是著名的分心石奇观。

相传伏羲为创文字,上观日月飞禽,下察山石走兽,每时每刻,苦思冥想。一日,他正在画卦台上凝思瞭望,忽见对面山洞里云雾滚滚,有一匹身着花斑、两翼振动的龙马翻腾,与渺渺渭河中分心石太极图形相映,不禁灵机触动,立即在画卦台上画下了代表自然界天、水、山、雷、火、地、泽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象形文字,这就是始画八卦继有文字的来源,画卦台、龙马洞也由此得名。这段传说,《秦州志》也有记载:“北三十里有八卦台,台之北环以渭。对山有龙马洞,台之东当渭水中流,有石焉,人称分心石。中虚外实,其形如太极,与水浮沉,水纵大石若随之。”又载:“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从巡按冯时雍奏立庙于州北三阳川卦台之上。”现在卦台山上还保存有大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岁次辛卯后六月吉日立的石碑一块。

卦台山的庙宇有山门、戏楼、午门、钟楼、西殿和伏羲大殿。这里山抱林拥,葱郁幽静。大殿正中塑有伏羲像一尊;右侧塑一振翼欲飞,造型奇特的龙马;左侧有八卦图,龙马负画河中出。质料奇特,似木,敲击却铿锵有声,似金石,斧凿纹路却清晰可辨。殿柱塑有金龙两盘,张牙舞爪,飞腾盘旋,云雾缭绕,栩栩如生,为秦州名胜,陇上佳景。历来文人墨客,留诗甚多,其中明代诗人孙永思在《别卦台》中激情地写下了:“羲皇遗台天下奇,四山环合耸独危。冠裳此日劳登眺,风雨他年幻梦思。渭水有声留听处,夕阳无意送归时。河村赢马重回首,古木颓垣乱鸟随”的诗句,至今还广为流传。卦台山庙宇大多被毁坏,当地人民现已重新修建。

伏羲庙

继三阳川卦台山伏羲大殿后,明正德“十六年巡按许凤翔以祭祀不便,便复请立庙于此”——天水市西关。这是一处古柏参天,浓阴盖地、庙宇辉煌、亭角挑翘、布局严谨、清幽雅静的所在,委实有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初祖的宏伟气魄。是天水市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和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羲庙临街而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立殿、古柏等,占地3700余亩。殿宇排列对称整齐,布局规则严谨,屋顶皆饰琉璃筒板瓦,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庙门首,有一单檐歇顶、雄伟庄严的牌坊凌空矗立在高3米、宽6.5米、长17.6米的台基上,周围以砖砌勾栏;大门五间,进深两间,通长17米,悬山式,中央置宝瓶;正脊螭吻尾向内,背兽尚全,有缠枝牡丹。背部置剑靶以拒鹊,为清代之物。进门前院长52.6米,宽32.8米。再进为仪门,进仪门即为中院,阔32.8米,深58.6米。主体建筑太极殿高大雄伟,稳坐在院正北高1.8米、长26.4米、宽13米的月台上。殿宇重檐琉璃瓦顶,饰螭首。顶上平脊两端有翘转向内的“鸱尾。”斗拱五铺,三抄、三平昂,刻卷云和龙头。门扇饰透花金线艾叶纹。圆窗透花,刻二龙一珠,障水板刻松鹿图,雕刻精绝,别具一格。内有伏羲泥塑彩绘像。后有先天殿,原祀神农,内塑神农像一尊。侧有朝房、碑房、庑殿、鼓乐亭。亭殿间镶以古柏37株,古槐一株,奇形怪状,俨然是一院人物,一幅画卷。庙东北有池,跨池有桥,池畔有亭,名曰“来鹤亭”。据说昔日有白鹤栖息其上,故此得名。庙祠内,柏槐苍茂,花木芬芳,黄莺鸣啭,燕语呢喃,碧树亭影,交相辉映,景色幽静,令人神思向往。

每逢农历正月十六日,相传是伏羲诞辰。这一天,柏茂槐苍,凝翠吐香,太极殿上,素肴素品,宝烛辉煌,袅烟缭绕,馥郁送香,画卦台上,青松碧桧,人流如梭。天水市及邻县群众扶老携幼纷至朝拜,以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无限景仰和崇敬。

汪家坟古墓群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一代子民,一代匠艺,形成了一代独有的文化和风情。

这些年,我曾到过祖国南北的一些地方,也拜谒过一些陵墓,其中有的是名人墓、英雄墓、皇帝墓。我得到的印象是,这些陵墓的墓体都非常之高大,有的是垒墓成山,有的是以山作墓,有的是墓坚如城堡,有的是墓内藏有机关,各代有各代的风格,一朝有一朝的特点,每朝每代的坟墓都会让人发出一通长久的慨叹。尤其是元代古墓,更令人捉摸不透,有一种神秘的色彩。

元代帝王的墓葬制度,在历史上是一个改革,他们吸取了过去那种“穷天下之力以崇山坟,倾天下之财以充藏椁,尽后宫之女以殉埋葬”以及其后“几经变乱,多遭发掘,形体暴露,甚至坟土未干,其坟墓已空”的教训,而采取保密的土葬方式,使后人无法发现。这种墓葬制度,比起糜费巨大人力、财物营建皇陵,无疑是一大进步。

那么元朝皇帝死后,是怎样进行入殓、埋藏呢?相传,先将一根粗大的楠木破成两半,按照遗体大小,中间凿空,将尸体放进去,合拢后用漆涂在楠木上,外面再用三圈黄金箍箍牢,然后秘密送往葬地。挖墓穴土坑时,先将泥土成块取出,并顺序放置在一旁,棺材放入穴内中后,再将泥块依次盖好,里层仍是原土,挖出的新土则运到远处扔掉,待来年荒草遍野,就不留丝毫痕迹了。如欲祭祖那又怎么办呢?原来在下葬前,将一头吃奶的小骆驼宰杀殉葬,祭祀时由所宰小骆驼的母亲引导前往,当它发现其子的殉葬地而踯躅悲鸣时,便认出了元帝的葬地。但久而久之,祭祀中断,茫茫荒漠上,再也无法辨认,于是元代帝陵墓穴,就成了千古之谜,在文物考古方面留下了一个空白点。

帝王如此,那么元代官宦的墓葬又是怎样呢?漳县元代汪家坟古墓群为考察元代墓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古墓群位于漳县城东南2.5公里的徐家坪东坡地。墓区呈三角形地带,四面环山,东有硝井沟,沟水流入漳河。墓地野花摆锦,绿草盈盈,以风水先生的理论,是一个兴隆旺族的宝地。

墓地自西向东倾斜15度,占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二百余座封土堆一座挤着一座,一列挨着一列,从山脚排向山顶,从这边坡连向那边坡。

汪家坟古墓群,是汪氏家坟,始于蒙古海米矢己酉(1249年),止于明万历丙辰(1616年),历经十四代,360多年。据史书记载:汪氏系旺古族,金、明、元三代,累官多人,仅三史有傅老三十余人。元中统三年(1262年)至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汪氏死后,多葬于此。《重修漳县志》又载:“南山在城南五里,一名汪古山,元陇右王汪世显墓在其东麓。”

元代是汪家的极盛时代,从元初到元末,汪氏在朝廷的达官贵人连续不断。元代的汪家坟享殿巍峨,亭阁壮丽,墓龟昂首,石骏护陵,碣石林立,供品不断,曾繁盛之极。如今昔日的繁华早已化作烟云,只有墓群和部分墓碑尚存。

我曾在墓碑前踯躅,我欣赏着墓碑上笔力刚劲、风格独特、刻工精美的文字,进一步了解了汪氏家族的人事,了解了汪氏家族官宦生涯的历程……

我走进了古墓,由墓道,经过甬道,进入墓室。墓室的结构极为繁华,有方形、复斗顶或卷顶和盝顶式,亦有竖穴土坑墓。墓室内有反映墓主人和当地人民生活的画像砖,有神话故事的壁画,有刻有二十四孝图、鹤鸟、花草、天马、牡丹和飞人的砖雕,这些精美的画像砖和砖雕艺术,个个不同凡响,显示了元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技艺,与其说这是汪氏家族的古墓群,还不如说是元代优秀文化的长廊,是元代砖雕艺术精品永不闭馆的展览。

M20墓,是古墓群的代表墓,墓壁由刻花砖砌成,起基四平,自下而上交互垒砌。垒至1.5米左右后,顺壁砌成交错的七座回廊、楼台和仿木构门窗。门侧阍人侍立,门内刻着端坐的墓主人。楼上层雕仿木结构的斗拱、椽、檐、瓦、垅,然后逐次分收,叠涩砌成攒尖顶,最高处悬铜镜。墓室置二棺,棺前置供桌,其上放盅、碟和供果等,棺左右也置供物。

有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先后发掘清理墓葬近20座,掘出陶、铜、竹木、金石、丝织物、墓志等共728件,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与花草飞鸟纹瓷坛,极为珍贵。

走出古墓群,我望着那日渐矮小的封土堆,望着那象征吉祥如意的半圆形、椭圆形、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墓碑,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如何从古老走向新生,又如何去跨越那迎面而来的漫漫征途……

(《甘肃文史》1999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桃花国殇传奇

    桃花国殇传奇

    宴国诞生一位平定天下的大王,却被人所埋没、被亲兄所陷害,命运多舛。然,上天保佑与他,让他鹤立鸡群,才识渊博,他登上了大王的座椅,平定四方……
  • 折戟沉沙

    折戟沉沙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物离乡贵,人离乡贱,更何况是穿越?别人穿越都是虎躯一震,王霸之气一测漏,美女江山尽入囊中,再不济也有漫天神仙指点,最差也送神器什么的。主角王焕,穿越之后没有虎躯,也没有王霸之气,而是穿越到汉末,变成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重走人生路。作为一个艺术生,穿越重生在汉末,白手起家造豪车,招兵买马征战天下。
  • 世界五千年历史之谜

    世界五千年历史之谜

    本书涵盖了世界五千年的风雨兴衰。世界文明的长河源远流长,可以记载着创造历史的辉煌,同时也演绎着如歌如梦的天地玄妙。本书的特点贵在“未解”二字上,很多历史谜团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经过我们的研究,有的谜案日渐明朗化,有的谜案有了新的发现,有的谜案的错误得到了纠正,给历史一个公平的解释。在编撰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采用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资料,力求让读者能更深刻地了解谜案背后的真相,当然也有一些谜团就像一去不复返的岁月,永远都无法揭开它们的面纱,也许正因为它神秘的吸引,使我们无法停止追寻的脚步。
  • 囧探查过代

    囧探查过代

    小说故事围绕的是现代大都市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在大城市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机缘巧合下穿越回古代,经历险阻成为一代名探。
  • 西凉铁骑

    西凉铁骑

    在英雄如林、谋士如雨的三国,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现代人,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一方军阀;而后扫平诸雄、荡清宇内,成就不朽帝业!铁骑过处,四方臣服;荡平诸雄,一统江山!
热门推荐
  • 警Sir恋爱记

    警Sir恋爱记

    鹿一一,幼年名李依,经历挟持事件后由高级警督作为卧底精英收养,卧底时期历经磨砺,一次对战中他变得一无所有,却不知道有一个叫做吴宇勋的孩子已经决定跟随他,此生不移
  • 独宠嚣张小王爷

    独宠嚣张小王爷

    顺手救了小王爷,不料被他缠上,威胁利诱恐吓齐上阵,嚣张至极,“本王要娶你为妃!”顺手偷了皇后的东西,被太子瞧见,桃花树下,他温柔浅笑,“我要你做我的太子妃。”顺手推了妖孽七王爷一把,被记恨在心,“败花,你不该惹我。”而她心心念着的人,却用冷漠将她冻伤,回首低喃,“我此一生,已无回头之路。”在重重阴谋与追杀之中,她终于看透自己的真心所向,可最后还是迟了。是生,是死,没有你相伴,又有何重要?末路回首,不倾城,不倾国,却倾其所有。【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盗墓笔记前传:鬼玺

    盗墓笔记前传:鬼玺

    这是一本盗墓笔记的前传,故事发生在一九二五年,爷爷的失踪和一张去白堤找张姓青年人的字条将我引入一场盗墓之争,深山里的蝎子古庙,神秘左旋的卐字符,传说中的阎王骑尸,养在尸体内的蛇,被困在地下的怪物,以及所有信息指向的西藏阿里地区、十三伏藏门、臃肿苯教、起尸传闻以及消失的古格王朝。我、张起灵、马平川,以及那个齐姓神秘年轻人。当一群互不相信的人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文中所有的算计都是为了得到鬼玺,而文中所有的章节几乎都没有提到鬼玺。想要得到一件东西却又抢不到偷不出时,只有骗。骗的主人自己把东西拿出来。其实,本书就是一个骗局。假如东野圭吾前来盗墓,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第七绝域

    第七绝域

    科技最鼎盛的那一年,无数“怪异”涌现。天空七个太阳出现,简单的划了个“七”字。于是,世界平静了七年。七年后,动荡来的并不快。倒骑牛的浪荡剑客。从不接受雇佣的女刺客。以及,一头总是笑别人是猪的小笨猪。
  • 恶魔契约:魔王归来

    恶魔契约:魔王归来

    魔界血魅沫艾,成为魔王候选人后被丢到人界,还被弄了个柔弱被人欺的唐家小姐的身份。弱小姐变冷酷女王,几个真心对她的男男女女陪她走上成王之路,可能否走到最后呢?
  • 异行诡闻录:南疆谜蛊

    异行诡闻录:南疆谜蛊

    南晓楼和月无华,一对个性迥异却莫逆至深的异能少年,在一条神秘微信的召唤下,踏上了诡异无比妖物横生的求真之旅。 惊现火车的奇诡养尸地,徘徊废弃铁路线的神秘老伯,从棺材中长出的人形鬼槐,令人起死回生的万年血玉,隐藏在百年古钟里的人头,会在真实世界并列发生的异行诡闻笔录……越来越多的谜团将两人推向不可知的黑暗漩涡! 究竟是命运的巧合,还是一场浩大的阴谋?谜雾重重,危机四起……这本笔录的最后一页,揭示了人 类无法抵抗的终极命运,而一场光怪陆离的人性盛宴 ,才刚刚拉开了序幕!老羊的新书《中国异闻录》QQ阅读独家首发连载中。
  • 麒麟之书

    麒麟之书

    数日后,一片足以淹没人身的草海中。林奇一剑斩过,血雾喷薄,一头剑齿豹的脑壳被生生削掉一半,软到在地上,当场毙命!他抬起手中沾着血、冒着袅袅青烟的骨剑,仍觉不适应,甚至有种无法排遣的恶寒之意。没错,这柄一尺多长的白骨短刃便是惊变之后的龙牙宝剑,不是妖器,而胜似妖器。……
  • 邪主沉浮

    邪主沉浮

    灭魔杀神,唯我独邪且看少年在一块紫红龙型玉佩的指点下争霸诸天,在万千天才中脱颖而出,在修炼征途中开辟一个新纪元新人新作,我还年轻,写的不好跪求各路大神轻责
  •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本不该是我的命运,却因为一次阴差阳错而开始了我的战国之旅。本不该相逢的我们,却偏偏相逢在赵宫的那个阴冷败落的冷宫中。本不该开始的缘分,却因为他的算计,因为他的霸道而纠缠不断。本不该延续的爱恨,却因为他的牵绊,我的不舍而再度牵扯万千。我不爱他的时候,他情深万千。我爱上他的时候,他冷酷无情。命运和我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玩笑,而我们终究是情深缘浅……PS:历史考究派勿入.此文无关历史,只谈风月.(此文纯属自娱娱人,如果看后有头晕,呕吐不适现象的,请尽快绕道而走.)第一篇文,估计很傻,没心里准备的勿入,入了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