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97300000014

第14章 文房名石品鉴(2)

◇文房名砚石

北宋苏易简在《砚谱·叙事》中说,“昔黄帝得玉一钮,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研。’”黄帝时代距今5500余年,这大概是最早关于砚的记载。

古砚的传承

1958年,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相当数量的彩陶器,同时出土了一件双格石砚,槽里面还残留着红色的矿物颜料。1979年,陕西临潼县姜寨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其中有一件带有盖板的石砚,砚的凹槽里搁着磨棒和几块黑色颜料。这些实物保存在陕西博物馆。从这里可以看出,墨砚的起源是研磨器,滥觞于新石器时期(大约6000年前)的彩绘器皿。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玉砚,背面刻有精细的鸟纹,在实用功能外,又增添了观赏性。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一件用鹅卵石打磨成圆饼形的石砚,并有墨块和砚棒。当时广泛使用竹简,这时期出土的砚,应该是最早的书写砚。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出土了细沙岩石砚,研墨效果提高。汉代文化的发展,使书写砚需求增加。除了石砚,玉砚、漆砚、陶砚、铜砚等材料的砚也应运而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瓷器的兴起,瓷砚也随之问世。汉魏古砚,不但雕饰美观大方,而且配有精致的砚盒。

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这是后世称四大名砚之一的红丝砚首次亮相。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制墨工艺的变革,可以手握的长形墨锭出现,取代了砚棒与墨丸。同时,纸张也普遍使用并取代了竹简。因此,砚池在加大变深,真正意义上的文人书写砚成形了。

古砚的种类与形态

宋人高似孙在《砚笺》中记载砚的品类,有玉砚、银砚、铁砚、铜砚、漆砚、缸砚、古陶砚、古瓦砚、澄泥砚、水精(晶)砚,以及各种石砚共计65种,洋洋大观。至于形制,有随形,有方正,有圆润,有抄手,有箕形,有风字形,有宝瓶、葫芦等各种器物和植物形,有山水花鸟及各种意境形式,不一而足。古人认为,凡琢成之式,方角宜纯,圆体宜浑,刳处宜隐痕,起处宜无碍,开脸宜相质,留眼宜得位,池阔则底需空,边广则池需狭,务必置之几案而不厌,传之久远而弥贵。

《兰亭序》的作者右军先生有《笔阵图》妙文:“纸者阵也,笔者刀矛也,墨者盔甲也,水砚者城池也……”面砚如守城池,砚田似有不可承受之重,但亦可反观砚于文人心中之重。宋代大书法家蔡襄说:“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将名砚与和氏璧相提并论,极言名砚之珍贵。

四大名砚的产生与特质

米芾《砚史》中说:“大抵四方砚发墨久不乏者,石必差软;叩之,声低而有韵,岁久渐凹。不发墨者,石坚,叩之坚声,稍用则如镜走墨。”米元章总结优秀砚石应有的条件:一、软硬适中;二、发墨不伤毫。这在隋唐以来早已成为文人共识。柳公权在《论砚》中说:“蓄砚以青州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及好事者用未央宫、铜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柳公权所述诸砚,除了是有米芾所说优秀砚石的两条标准外,尚有三,颜色、纹理美丽;四,肌理细腻;五,砚石珍贵。苏易简在《砚谱》中说:砚有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为第二,歙州龙尾石为第三,甘肃洮河石为第四。“四大名砚”说法形成,后世虽有变动,大体如是,延续至今。

红丝石

《尚书·禹贡》记载:“禹别九州,……奠高山大川。”公元前21世纪,尧舜时代,大禹治水,将全国分为九州,并为高山大河命名。《说文解字》一书说:“水中可居者曰州。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禹贡》又载:“海岱唯青州。”横跨渤海向西至泰山之间是青州,为古九州之一。书中说:“土居少阳,其色为青,故唯青州。”自此“青州”之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但其内涵和辖区不断变化。隋、唐、宋、元时的青州总管府、青州都督府、青州北海郡是国家的一级政区兼军区。现在的青州只是山东省潍坊市4区、2县、6县级市中的一个市,地域早已不可与古青州同日而语,但其文化却延绵数千年依然耀眼夺目。去年冬天,笔者四赴青州,去探访曾被称为天下第一砚石的红丝石的踪迹。

红丝石的产地青州 自天津驾车驶400余千米,行5小时至青州。宋唐询(字彦猷)《砚录》载:“州之西四十里有黑山。山高四十余丈,……山之南盘折而上五百余步,乃有洞穴。深约六七尺,高至数丈,其狭止能容一人,洞之前复有大石,欹悬欲坠者。石皆生于洞之西壁,……其中,乃有红黄,而其纹如丝者,一相传曰红丝石。去洞口,绝壁有镌刻文字,乃唐中和采石者所记,竟不知取之何用。迄今经二百余年,不复有人至其上者。”黑山距青州城西20千米、邵庄镇王家辇村三四里,山路崎岖,老坑洞口有岩石淤泥闭塞,无法进入。洞口上方有“红丝石洞”四个大字。下面尚刻有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天下之砚四十余品,青州红丝第一”语。其字漆以红色为新刻无疑,洞口唐宋原刻字迹已不可辨。

根据目前的考察,黑山老坑石洞现状与唐彦猷的描述完全一样。唐彦猷在《砚录》中有论:“青州红丝石一、端州斧柯石二、歙州婺源石三。”加上卓尼洮河石,并列四大名砚。宋末,红丝石坑掘尽告罄,红丝砚被澄泥砚取代。宋代是红丝砚的兴盛繁荣时期,宋代唐询的《砚录》、米芾的《砚史》、李之彦的《砚谱》、高似孙的《砚笺》、苏易简的《文房四谱》、杜绾的《云林石谱》等著作均有红丝石的重要论述。宋代苏东坡、陆游、蔡襄、欧阳修等文坛大家都给红丝石以很高品评。

青州的文化遗迹 古老的青州不但留下众多宋代杰出学者对红丝石的评说,也留下了不少宋代著名文人的足迹。沿青州范公亭路向西走到尽头是青州博物馆,馆西为范公亭,早年为宋范仲淹知青州所建。亭东为三贤祠,祭祀范仲淹、欧阳修、富弼三圣贤,共知青州12年,造福庶民,为后世所景仰。范仲淹文韬武略俱备,范公的《岳阳楼记》脍炙人口,他曾以龙图阁直学士经略陕西,被西夏称“范小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1934年冯玉祥游范公亭镌碑文:“兵甲富胸中,纵叫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

在这范公亭内西北角上有一园名顺和楼,是为纪念一代词后李清照所建的仿宋建筑。曲径通幽处为李清照祠,正厅为归来堂,堂前廊柱联曰:“红雨飞愁千秋绝唱销魂句,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为著名女书法家萧劳撰书。归来堂取陶靖节归去来辞之意,堂内陈设齐备,似主人乍去还来。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居青州14年,后赵明诚出仕,李清照随丈夫任所。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李清照南渡,遭家破、夫亡之痛,届时有诗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即青州)一抔土。”千古绝句出易安居士之手当在情理之中。

红丝石的产地临朐 清《西清砚谱》《青州府志》《临朐县志》都记载:“红丝石出临朐。”这是青州黑山坑淹没后,较早提到红丝石出临朐的文献。青州黑山距临朐老崖崮直线距离仅20余千米,两地同属一个山脉,同一个地质风貌,同一个矿脉。历史上临朐属青州府管辖,所称红丝石产青州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青州驱车半小时就可到临朐,现在的临朐县与青州市同属潍坊市管辖。红丝石产于临朐县城西南12千米处,冶源镇老崖崮村。冶源因处冶水之源而得名,自冶源向西行1千米驶进一条小街即为老崖崮村。我们穿街而过在一片丘陵地带停下来,见几位村民在岩坑中清理土石,下面露出一层厚度约10厘米的红色岩层,这就是红丝石矿床。红丝石在地下主要呈夹层状矿体状态,上面有较厚的土层及岩石覆盖,下有岩石为依托。唐彦猷说:“采凿于洞中,先凿上下石,后乃及美材,每患引凿之不能加长。”黑山与老崖崮矿脉相连,采矿法古今相同,只是古人在黑山洞中手工操作,而今人在老崖崮露天以电锤冲动岩层,厚数米以上的岩层也有人用炸药爆破,只是容易震裂石材,现在已很少使用。红丝石也有不规则散状矿体,独立成块,分布无规则。这种矿体取其形优者可以直接陈列观赏,也可以制成随形砚,更显古朴天然之情趣。

和采石的村民闲谈中本人得知,红丝石开采权分包给了本村的八户村民,他们各据一隅分别开采。采下的石板运回家中,因时值隆冬,还要搬到屋内或埋入土中,以防冻裂。村中尚有一王姓村民开了个工厂,从事红丝矿的雕刻工作。村民采出的石板大都销到县城,经过雕刻师制作成砚在市场销售。临朐奇石市场坐落在县城龙泉路与新华路交口,有1200余个固定摊位,130多个奇石馆,市场内有数十商户销售红丝石砚。

红丝石的特征与鉴赏 红丝石形成于距今约4.5亿年前,呈微晶结构,夹层理构造,其摩氏硬度3~4。红丝石常见有红地黄纹和黄地红纹。红色有紫红、深红、朱红、柑红、淡红等,黄色有金黄、深黄、姜黄、土黄等,纹理有刷丝纹,旋花纹,斑点纹等。质地润泽的红丝砚,有发墨快,手拭如膏,润笔护毫,储墨数日不干、不腐的特点。

上品红丝石有温润如玉的质地,艳丽多姿的色彩和变化莫测的纹理。清于敏中奉敕撰写的《西清砚谱》中收三方红丝砚,均由乾隆皇帝御题。乾隆题旧红丝石鹦鹉砚:“是砚红丝映带,鲜艳逾常,而质古如玉,洵为佳品。”乾隆于红丝石“风”字砚匣盖上钤宝二,曰“比德”“朗润”。亦比之如玉。乾隆题红丝石四直砚:“虽非旧石,而莹润宜墨,文采焕发,真文房佳器也。”乾隆认为红丝砚质色俱佳,评价颇高。

赵朴初题赞红丝砚:“刀裁云破处,神往月圆时。”石可铭红丝砚:“刀裁云破,霞映红丝。”两位大师喻石之色彩异曲同工。红学家端木蕻良谓红丝砚质古如玉,似婴儿的脚后跟,别有情趣。并称:“红丝石砚即脂砚斋之脂砚也。”启功先生重红丝而浪漫:“石号红丝,唐人所贵,一池墨雨天花坠。”

红丝石华美而富贵,有如砚材中尤物动人心旌。娇艳温润的红丝石似隐去千年的太真,自缥缈蓬莱翩然而归,古老而富有文化传承的青州,是爱石者的福地。

端州石

广东七星岩景区与端州区组成了肇庆市城区。城区北依绵延的北岭山,南临滔滔的西江,东有“岭南第一名山”称誉的鼎湖山和颇具神幻色彩的斧柯山。在这翠山碧水中孕育出的瑰宝,就是被称为神州第一砚的端石。

肇庆古称端州。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立高要县治,至隋开皇二年(589)改置端州,辖高要等九县。宋重和元年(1118)宋徽宗赵佶御书肇庆府,意即吉庆之始,自始端州更名为肇庆。

端溪产石区 肇庆于广州西100千米处,交通便利。端砚石产于肇庆东郊羚羊峡斧柯山端溪一带。从肇庆驱车沿321国道向东行18千米南转至西江北岸。迎面是一棵数人合抱的大榕树,树龄已有数百年。眼前一条大江由西向东奔向南海,两岸夹山突然变窄,水深流急,传说夹岸两山为娲皇的两只神羊化变,故称羚羊峡。大榕树下是渡口,对面为斧柯山,山间一水当是端溪了。于是我们乘船向江对岸驶去。

据说在很久以前,羚羊峡南岸的山脚下有一小村子。一天中午,村里一个青年砍柴归来,见路边大树下的石头上,有两位老人盘腿相向正在下棋。青年观棋一局,太阳偏西,老人乘鹤而去。青年拾起斧头,竟已是锈蚀成砣,斧柄也腐烂无踪。正所谓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山由此称为斧柯山。

登上西江南岸,自端溪口上行百米,东侧为一山坑。坑中有洞,洞高不过米,洞口有铁栅栏门紧闭,已全部被水淹没,洞外石壁上凿有“众坑之尊”四个字,漆以红色,这就是端石老坑了。

据史载,自唐宋至明代,斧柯山脉系古砚坑共有70多个,延至现在只剩54个。其中老坑为众坑中出石最佳者。老坑自洞口下行150多米,洞底与西江正常水面高差近30米,洞底已低于西江河床,这是老坑终年积水的原因,因此也称为水岩。宋苏东坡《端溪砚铭》载:“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端溪砚坑志》记道:“观坑洞门在半山之下,进洞口转右,名摩胸石,坚不可凿,容一人裸体匍匐前进,自洞口至洞底,高下相悬二十八九丈。一路高三尺,宽三四尺,不能起立。石匠带领小工各携小瓷坛一、竹箕一,坛可容水五升,箕可贮石十余斤,每隔二尺排坐一人,燃灯一盏,昼夜将水一坛一坛传递运出,进洞渐远,传递人数愈多,到西洞须排八十余人,方得水干。”由此可知老坑砚石取之维艰,更显弥足珍贵。

站在老坑口向东南望去,山腰间有石屑形成大三角形,距老坑约200米,即为有名的坑仔岩亦名康子岩,出石仅次老坑。唐李贺诗说:“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写出了高山采石的神采,却未道出采石的艰辛。高兆《端溪石考》载:“宋治平四年,差太监魏某重开,士人名曰岩仔坑,……山有冢,相传其开凿中虚,崩闭数百人,太监死焉,守土者葬其衣冠于此坑下。”至今仍有太监坟旧址。并立“砚坑土地神”碑镇邪以寄托安全。

北岭端石产区 乘船回到西江北岸,驱车返回肇庆。路上抬头北望,北岭山高大延绵,云雾缭绕,在那山腰间就是端砚石的又一产地宋坑。北岭山脉系砚坑,西起大湘东至鼎湖山共27个坑洞,绵延30千米,范围约70平方千米,绝大部分在北岭山腰,海拔600米以上,采石、搬运都很艰难。端砚石大多为紫色,北岭山有绿端岩,端溪朝天岩也产绿端。清纪晓岚曾在自己收藏的绿端砚上镌铭:“端溪绿石,砚谱不以为上品,此自宋代之论耳。若此砚者岂新坑紫石所及耶。”其砚侧镌文:“端石之支,同宗异族,命曰绿琼,用媲紫玉。”可见纪昀对绿端用情之深。

黄冈加工区 车行须臾至黄冈。黄冈距肇庆市区8千米,是端砚的加工集散地。沿路两边有砚厂数十家,道路后面的房屋中分布着制砚作坊上百户。砚厂以临街优势,显赫于大字招牌,院内堆砌着石材,砚工们忙着切割、打磨、雕刻砚石。展室内陈列着各种端砚,大砚二三米长,小砚可做掌中珍玩,色彩变幻,花纹各异,形态万千,使人目不暇接。路后作坊规模自然小些,也没有临街的优势,琢磨出的端砚大多运到七星岩工艺品市场出售。

端砚石的品种与价值 端砚之名贵,除以老坑、坑仔、麻子坑外为最外,还以石品花纹显胜。这些石品花纹常见的有,石眼、鱼脑冻、青花、蕉叶白、天青、冰纹、金银线、火捺、翡翠斑等。若石品花纹正宗出色,则砚石身价倍增,小小一方端砚可抵数十万元之巨。

端砚的石质特别细腻、滋润,古人称之“有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一嘘而液,云蒸露凝。端砚研墨有“发墨而不耗,用之而不损笔”的特点,磨出墨汁油润生辉,冷极而不冻结,贮之不干不臭。为历代宫廷贡品,受到文人墨客的珍爱。

清计楠《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武德是唐高祖李渊的年号,武德元年即618年,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历史了。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自唐至今与中国的文化关联之密切,史料记载之浩繁,是其他任何石种也不可比拟的。它是端州翠山碧水中孕育的瑰宝,是神州童话里闪现的精灵,也是爱石者心间永恒的梦。

歙州石

歙砚石,产于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溪头乡(古万安乡)龙尾山。婺源古为徽州辖区,包括今安徽省南部、江西一部。晋武帝咸宁六年(280),这里置新安郡。隋唐时,新安为歙州取代,辖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六县。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易歙州为徽州府,历经元明清三代,一府六县行政格局相对稳定。1949年,婺源划归江西管辖。

歙砚石正名 歙砚石始采于唐,其时区划为歙州,因名之。世人多有误认歙砚石产歙县者,其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一、只知有徽州和歙县,不晓曾有歙州;二、歙县曾为府治,声名显赫;三、歙县、祁门等地也产砚石(质地稍逊);四、歙县多砚雕高手(砚材多取之婺源);五、对婺源知之甚少。

宋李之彦《砚谱》说:“歙石出于龙尾溪。”宋米芾《砚史》称歙石为“婺源石”。清徐毅《歙砚辑考》记:“……始知是砚出自婺源龙尾山。盖新安古歙州,婺隶于歙,不曰龙尾而曰歙者,统于同也。”由此可知,优质歙砚石产于婺源龙尾山,也称“婺源石”或“龙尾石”,以正名也。

文化婺源 2005年秋,我们踏上寻访歙石故园之路。自天津驱车700余千米至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古徽州府治。明汤显祖《新安诗》:“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的山水,使这位大戏剧家一生魂牵梦萦。稍事休整,我们去看望徽州六个儿女中唯一嫁出的宝贝女儿——婺源。自黄山行车100多千米到婺源。婺为女星宿名,古语中的水中静女,千年来静立水中,与那纯美山水融为一体,难怪人们说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的县治名紫阳镇,紫阳是明代理学家朱熹的别号,婺源是朱熹的老家。南宋咸淳五年(1269),诏赐婺源为“文公阙里”,至今镇上,还有朱子的老宅供人凭吊。

婺源人大多是自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和两宋战乱之际,由中原迁来的世家大族,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山间茅屋书声琅,放下扁担考一场。”这是婺源乡间俚语。自宋至清,这个小县出了进士552人、仕宦2665人。文人留下3100多部著作,其中有172部入选《四库全书》,文化遗迹遍布乡野。走在乡间古道上,碰到农人樵夫,说不定也是满腹经纶呢。从紫阳到龙尾,沿婺黄路行30余千米,在江湾转入乡间小路。江湾是个人杰地灵的宝地,出过太多的名人,粗略一数就有60多位。清代的江湾人江永,是著名的经学家、音韵学家和考据学家。他的学生戴震(字东原)就是名冠当代的乾嘉考据大师,哲学成就尤为突出。

从江湾到晓起,大约有10千米的路程。走进晓起,满目浓翠,数十株老樟树,上承青碧,下接溪流,荫盖数十亩。最大的古樟寿逾千年,须六人合抱,树下有一座小小的古庙,名曰:“樟树大神。”晓起村保留着不少精美的明清古建筑,门额书有“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儒林第”等字样,可见村中好学成风,名士高官代出。这里有“一门三大夫”、“祖孙两进士”的佳话,邻村尚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对联,让人叹为观止。

晓起保留有完好的古驿道通往后山。青石板铺就的路面,被久远的时光磨蚀得光可鉴人;深刻的辙痕,诉说着远古的传奇。不知有多少学人士子、商贾过客在这里匆匆走过。邻近的“徽饶古道”,有数不尽的路亭。那些标有“五里亭”、“七里亭”、“十里亭”的路亭,就是婺源人的驿站,也是人生的里程碑。路亭的木柱上有楹联:“对面那间小屋,有凳有茶,行家不妨少坐憩;两头俱是大路,为名为利,各人自去赶前程。”如唠家常,却饱含哲理。另一副路亭对联:“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思,想一想,暂且丢开。”让人坐在亭中,好一阵思量。

从晓起驱车赶往溪头乡砚山村。车行山中,一边是危岩耸立,一边山谷幽深。山间云雾缭绕,谷中溪流潺潺,疑为仙境。记起黄庭坚的《砚山行》:“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峦如斗蚁。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歙砚石就在这云雾山中。不到20千米的路程,竟走了1个多小时,溪头乡终于到了。

驶下山道,沿溪水前行,向右越过一座小桥,迎面看到溪头中学的正门。向左转到学校后墙,已无车道,只好下车步行。脚下溪水哗哗流淌,这就是芙蓉溪,古称龙尾溪。两岸夹山,就是龙尾山,也称罗纹山。沿溪流行1千米左右,谷中古村白墙黛瓦隐现其间,砚山村到了。

宋唐积《歙州砚谱》记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斫为砚,由是山下始传。”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在714~741年之间。歙砚石开采,距今最少也有近1300年的历史了。

南唐后主李煜对歙砚石的贡献 南唐(937~978)时,歙砚被奉为极品。宋李之彦《砚谱》中说:“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奚)廷挂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南唐建都金陵(今南京),龙尾石产地歙州,在其所辖35州之内。中主李璟、后主李煜雅好文墨,对砚石开采自然不遗余力。李氏并将龙尾石砚列为众名砚之首,专设砚务官,为宫廷制砚。宋欧阳修《南唐砚》记:“当南唐有国时,于歙州置砚务,选工之善者,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廪之给,号砚务官,岁为官造砚有数。”宋唐积《歙州砚谱》说:“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守献砚,并荐砚工李(汪)少微,图主嘉之,擢为砚官。”

李少微所制南唐御砚流传甚少,弥足珍贵。欧阳修曾从王原叔家偶得一方。《南唐砚》记载:“有江南老者见之,凄然曰:‘此故国之物也。’因具道其所以然,遂始宝惜之。”欧阳修于天圣九年(1031)得到此砚一直带在身边。皇袼三年(1051),欧阳修作《南唐砚》文,并于砚背刻铭。乾隆五十七年(1792),乾隆进士、书法家铁保得此砚,在砚边作铭。翌年铁保请书法家翁方纲在砚盒上作铭。民国八年(1919),邹安编《广仓研录》记载,此砚已流落日本。

宋曹继善《歙砚说》记载:“景祐中(1034~1038),校理钱仙芝守歙,始得李氏取石故处。……所得尽佳石也。”宋唐和《歙州砚谱》记载:“景祐中,曹平为令时取之,后王君玉为守时又取之,近嘉祐中(1056~1063)又取之。”黄庭坚《砚山行》诗:“自从元祜(1086~1094)献朝贡,至今人求不能止。”南宋理宗(1225~1264)时,徽州府将澄心堂纸、李廷挂墨、汪伯立笔、龙尾旧坑砚石,作为“新安四宝”,每年定期向朝廷进贡。有宋一朝,龙尾砚石的开采到达高峰,元、明、清各朝开采远不及宋。

歙砚的特征与鉴赏 龙尾山主要砚石坑口有:

一、眉子坑。分上、中、下三坑。主要有粗眉、细眉、长眉、短眉、线眉、枣心眉、白眉、鱼子眉、鳝肚眉等品种。

二、罗纹坑。主要有粗罗纹、细罗纹、刷丝纹等品种。

三、水舷坑。主要有金星、金晕、水浪纹等品种。

四、金星坑。主要有金星、金晕、玉带、彩带等品种。

以上四坑称为“旧坑”或“四大名坑”。另有歙石仔,也称芙蓉溪仔石,产于贯穿砚山村的芙蓉溪。石皮有珍珠般光泽,内呈半透明状,异常珍贵。

龙尾石颜色以“黑龙尾”为主,实际上是青灰色,是龙尾石的基本色。另外还有红(庙前红)、青(庙前青)、黄(鳝鱼黄)、绿(茶末绿)等石色。黑色,南宋高似孙《砚笺》说:“龙尾多种,性坚密,叩之有声。苍黑色,浅深不一。”这种颜色的砚石最为普遍。红色,清程瑶田《论砚》中记载:“庙前洪石,龙尾上品也,所谓庙前者,今失其处,故老口授言。质坚似玉,而细润若端溪水岩石者。是故世俗语也呼之曰端。色有紫色,葱绿带白者。”庙前红,为砚山村口神庙前所产红色砚石,红色实为深紫近于紫端。青色,清汪微远《龙尾石辨》记述:“予尝于丰溪吴太史家,得一芾字砚,乃歙石之佳者,相传为米无章所宝,石色淡青,亦如秋雨新霁,表里莹洁,宝之十余年。”汪民所述青石为庙前青,与庙前红为同一坑口所产。黄色,民国许承尧《歙县志》中记载:“灵金山东支曰岩山。蜿蜒东山涧,有石色黄如蜜,可作砚。腻不减龙尾。”龙尾山也产黄色砚石,称鳝鱼黄或鳝肚。绿色,宋蔡襄《文房四说》:“砚,端溪无星石,龙尾水心,绿绀如玉石,二物入用,余不足道也。”绿色龙尾砚石,底色为绿,上有点状深色,称鱼籽石或茶叶末,色浓者已不复见矣。

歙砚石的文化价值 龙尾石砚,为唐宋以来文人砚中佼佼者,与端溪石砚在伯仲之间。历代文人,留下众多对龙尾石的溢美辞章。古人评论端歙两砚,有“端石如艳妇,千娇百媚;歙石如寒士,聪俊清癯”之说。环肥燕瘦,皆国色天香。宋欧阳修在《砚谱》中说:“端溪以北岩(下岩)为上,龙尾以深溪为上,较其优劣,龙尾远出端溪上。”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对龙尾砚石情有独钟。宋苏轼《孔毅甫龙尾砚铭》:“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谷理,金声而玉德。厚而坚,足以阅今于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东坡对龙尾砚石“金声而玉德”之颂,流传甚广。宋黄庭坚《砚山行》写道:“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山谷为宋代深入砚山,涉险考察龙尾砚石第一人。明汪道昆《旧歙石砚铭并叙》说:“歙与端之贵,贵旧坑也,而歙实出端上,今皆绝少矣。”明代以来,老坑歙石已十分奇缺,尤显珍贵。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北宋以来的文人对龙尾砚石推崇备至。

从龙尾山中步出芙蓉溪水口,一座古朴精致的拱形桥架在溪水上,落日余晖铺满波光。正是这深幽绝美的山水,养育出纯苍的精灵,又赋予古今士子多少才情。文人沈友石《砚铭》说:“苑山墨池石苍壁,不修国史不草檄。长吟短吟日啾唧,呕出心肝血一滴,千年之后当化碧。”华夏民族的文人,正是在这砚田中呕心沥血,播撒文字,培育文明。

洮河石

3000万年前,漂移的欧亚大陆板块发生了一次剧烈碰撞。于是,年轻的青藏高原带着远古的期冀横空出世。在这巍峨高原的东端镶嵌着一块绿宝石般的草地,它就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梦幻中的佛国净土—香巴拉。

洮河石的传说 就在与这神奇高原相连的甘南碌曲县西倾山麓,冰雪消融、清泉喷涌,无数的涓涓细流汇成滔滔神水,藏语称为“碌曲”的洮河。洮河由西向东流经卓尼到岷县,忽然倔强地扬头向北闯到石门峡,却被大山迎面阻挡。挡住水路的石山,正是相传后来被康熙大帝御封为“石门金锁”的石门山。

据说大禹治水时,这里石山封闭、水路堵塞,大禹挥起开山大斧将石山劈为两半,河水从两岸峭壁之间向北流去。清代洮州贡生陈钟秀有诗:“谁劈石门踞上游,边陲万古作襟喉。任它纵有千金锁,难禁洮河日夜流。”

禹王这一斧了得,石门峡峭壁之上显露出“绿如兰,润如玉”的珍宝洮砚石,引起古往今来多少风流雅士的向往和颂咏。晋代《兰亭序》作者右军先生曾言:“水砚者,城池也……”,面砚如守城池,这正是曾任大将军的书圣独特之语。传说圣人驾鹤西去后,经常受玉皇之邀到天宫挥毫泼墨。洗砚水从天庭洒下,恰好落在古洮州喇嘛崖上,于是洮砚石就有了湔墨点石纹的品种。

洮河石的特征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一文中写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宋皇室宗亲赵西鹄在他的《洞天清禄集》中写道:“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为贵重。绿如兰、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由以上两位大家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

一、洮砚始现于唐代,距今约有1200年。

二、端、歙、洮自古以来并称三大名砚。

三、洮砚石色之美、石质之优、发墨之匀不让端溪宋坑之岩。

四、地处偏远,水深山险,采石很是艰辛。

五、传世稀少,得之为无价之宝。

洮河石的寻访路 洮砚石产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喇嘛崖。甘南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地带,古为丝绸之路河南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

隋唐时期,生活在西藏的吐蕃人来到甘南,融合了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羌、氐、党项、吐谷浑、鲜卑、汉等多民族,形成了今天甘南的主要民族—藏族。

险峻山峰与其间高原阔地,构成了全州境内海拔3000米以上的主要地貌特征。加以高寒多雨、寺庙众多,甘南素有小西藏之称,是当地藏民心中的天堂,称为香巴拉。

驱车从兰州出来不久即驶入兰临高速公路。车在山中穿行约100千米至临洮。下高速后,车在山中盘旋,经著名景区冶力关,过新城到卓尼县柳林镇,全程近300千米,用时约5小时。

卓尼县地处甘南东南部,总人口约10万人,县城柳林镇人口不足2万。卓尼为藏语马尾松的汉语译音,1295年建卓尼寺(今禅定寺)时,以原址高大马尾松建大殿而有寺名,地名亦随寺名而生。

1世纪,佛教从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以梵文经典译成汉语传入中国称为“汉传佛教”。经喜马拉雅山以梵文译成藏文传入西藏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在唐朝时从尼泊尔传入甘南。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皇帝亲笔“敕赐禅定寺”的匾额,镌刻于寺门,匾额后遭毁。现今见到的匾额“禅定寺”三字为赵朴初手书。禅定寺亦称卓尼大寺,坐落在卓尼城西北约1华里处的半山平台上。这里山峰间祥云缭绕、山下洮河似玉带缠腰,是弘扬佛法的灵光胜地。卓尼大寺最盛时有僧侣5200余人,占地近百亩,大小建筑170多幢,曾统领大小属寺108座之多。

洮河石的产地 从卓尼到洮砚乡50多千米,返过新城后向东驶入乡间土道。车在海拔3000多米的山中盘上旋下,山路坑洼不平,时有山水冲拦山道,车辆涉水而过。这里多雨,山路经常塌方。我们来卓尼以前曾在兰州滞留了几天,就是因为清理塌方路障。幸好天气放晴,道路也及时疏通,否则洮砚乡之行很可能成为泡影。就这样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前方兀现一条大河,洮砚乡到了。

洮河上架着一座桥,桥头上刻有“洮砚大桥”字样。桥西为石门沟村,桥东为洮砚乡政府所在地哇儿沟村。村里大约有1000余户,都是藏民,主要以砚雕行业。村里的房屋为土坯垒成,破旧不堪。村里不见任何介绍、销售洮砚的字样。村民表情木讷、不善言谈,民风极为淳朴。车行过桥,停在一排残败的土坯房前,土墙上有一个歪斜并且字迹不工的牌子,上书“洮砚乡邮电所”几个字。向导找出唯一的职工,由于口音关系,言语听不清楚,于是记起一副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交谈中得知,哇儿沟村只雕砚不采石,石料都是从山上采石的村民那里购来。我们在两位向导指引下继续前行。

沿着洮河东岸山路向北进入石门峡,道路狭窄仅容一车勉强通过,车头扬起,一路爬坡。仰望巍巍巅峰,俯视滔滔流水,不禁想起李白对蜀道艰险的惊叹。同行赵君没有访石的经历,紧抓汽车拉手的双手已浸满汗水,微微斜视窗外,心中早已叫苦不迭。好在车已适时停住,大家才长舒一口气。车停在丁尕村,这里村民大都以采石为生。向导带着我们走进一户村民家中,村民打开破旧的土屋木门,向我们展示码放整齐的不同坑口的砚石,给我们介绍老坑石与新坑石的区别,并送给我一块颜色翠绿带有黄膘的老坑洮砚石料。

在藏民的祝福和我们的道谢声中,我们继续前行过卡古村、纳儿村、水泉湾、苟巴崖,最终到达洮砚石圣地喇嘛崖。

喇嘛崖位于洮水东岸,在纳儿村和下达窝村之间。崖顶至水面垂直高度约500米,山崖外形如同喇嘛僧帽,故名喇嘛崖。喇嘛崖南面岩石陡峭如刀削,洮河石料就分上、中、下三层夹在岩石之中。下层洞窟与水面齐平,枯水季节需乘木筏才能靠近石坑,或许这就是赵希鹄所言“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的由来吧。由于洮河水位日趋下降,现在已很难接近下层矿坑。中层石坑距下层石坑约30米,为宋代老坑,因坑洞崩塌、道路堵塞已废弃不用。上层距中层约50米,是现在主要开采的坑头。通往坑洞的小路只容一人低头走过,洞内低矮、黑暗、潮湿、雾气弥漫。藏民点上油灯弯腰作业,凿出石料由人工背到路边运走,采石环境十分恶劣。除喇嘛崖外,还有水泉湾和纳儿村等地也产洮砚石。

清光绪年间《洮州厅志》载喇嘛崖:“其崖西临洮水,磴道盘空,崖半横凿一径缘崖而过,其石即于径侧凿洞取之。”洮砚石产地地处边陲,缘崖盘空为古栈道,道路奇险,冬春冰雪封山无法作业。加上古来羌戎之地、文化不彰,当地更有采石触犯神灵之说。这使得三大名砚之一的洮砚自宋之后名隐而不显,物匮而难觅其踪。

洮河石的特质与鉴赏 清代沈青崖《洮砚诗》中说洮砚“肌如蕉叶嫩”。古人云,抚摸好砚,温润如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宋朝苏东坡在《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中说:“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以上诗句不但比喻洮砚石石质细润,而且说明洮河发墨之良无出其右。

洮河砚石主要以绿色为主。历代文人对洮河砚极力推崇。北宋诗人张文潜有诗“明窗成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金代冯延登有“坐看玄云吐翠微”句。赵朴初则将洮河石喻为“一潭净水碧如玉”,更为精妙。洮河石绿而泛湖兰之幽,如与绿端、松花绿等砚石并观立显。现今首都博物馆藏有一方清纪晓岚遗砚,有纪氏镌刻“端溪绿石上品”字样。此砚曾为康生收藏,经专家论证为洮河绿石。洮河古砚罕见而致砚藏者疏漏时有所闻。洮河石颜色有玄璞、鸭头绿、柳叶青、鹦鹉绿、孔雀绿、瓜皮黄、羊肝红、熟栗红等。

洮河绿石中有各种奇幻曼妙的纹理。宋黄庭坚有诗句“洮州绿石含风漪”,赵朴初写道:“风漪分得洮河绿。”石纹如风起涟漪,又似烟云缥缈,变幻莫测,妙趣天成。这就是洮砚石的水纹、云纹和开篇说到的有点状花纹湔墨点的绰约风姿。

“洮砚贵如何,黄膘带绿波。”斑驳古朴的各色石膘给洮砚增添了典雅的效果,同时也是鉴定洮河石的重要特征。

洮河名砚石的传承与价值 洮砚石色艳质优,传世甚少,弥足珍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方长方形宋代蓬莱山洮河石砚。砚背后刻龟趺石碑,碑额隶书“雪堂”二字,正是苏轼斋号。此砚为凤毛麟角之物。

津门大收藏家徐世章为徐世昌胞弟,平生致力收藏,藏砚达千方之多,质量之精、价值之昂、铭文镌刻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1954年,徐世章将其所藏文物连同藏砚一起捐给了天津艺术博物馆。现在,新建的天津博物馆有徐氏藏砚专厅,其中有两方洮河石名砚:一方为明代十八罗汉洮河石砚,椭圆形,该砚雕刻构思巧妙,刀法流畅苍劲,为砚中珍品;另一方为长方形抄手洮河石砚,砚堂内条状水波纹理清晰可见,此砚为宋代珍品,保留至今,甚为稀少。

宋神宗大安二年(1086),黄庭坚(字鲁直)赠给苏轼一方洮砚,也就是前文所述苏轼作《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的那方砚。时光逝去900多年后,该砚在日本出现。先为日本前首相近卫收藏,后由日本汉学家、文物收藏家小野钟山之父用一幢花园洋房换得,现仍为小野氏收藏。洮河古砚难求,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将古砚与和氏璧相提并论:“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行文至此,想起前文所述王羲之面砚如守城池之语,亦极言佳砚之重矣。

向导告诉我们,石门峡下游的九巅峡正在拦坝建水库,不久这里将会如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前那样汪洋一片。届时,古老的洮砚乡哇儿沟村将不复存在,喇嘛崖的洮砚石宋坑也将沉入水底,如冥冥之中的轮回显现,也使我们这次洮砚乡之行竟成绝唱。回望这洮砚的圣地,如晤古人、如参神灵、如有一脉相承的文化共洮水流淌,渐行渐远,沉寂在那深邃的石门峡谷之中,以至久长。

松花石

长白山天池水面高度海拔2194米,最深达373米,水面积9.82平方千米,总蓄水量20.4亿立方米。天池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之源。它孤悬天际,没有入水口,池水却终年外流不息。古人说水通东海故称海眼。传说池中有龙,又称龙潭。天池水从龙门峰与天豁峰之间溢出,形成只有1250米的乘槎河,然后突然跌涛而下,势如万马奔腾,形成落差68米的长白瀑布。继而汹涌急流、穿峡劈谷、一泻千里形成二道白河,是松花江正源。

长白山是神山,又是宝山,白山松水之间孕育着美丽的松花宝石,为中华赏石文化增添了浓重的华彩。

大清国宝松花砚石 康熙三十年(1691),康熙帝玄烨命令内务府造办处在武英殿设松花石砚作,专司松花石的开采、运输、设计、制砚。康熙帝在《松花石制砚说》志其事:“盛京之东,砥石山麓,有石垒垒,质坚而温,色绿而莹,文理灿然,握之则润液欲滴。有取作砺具者,朕见之以为良材也!命工度其大小方圆,悉准古式,制砚若干方,磨隃糜试之,远胜绿端,即旧坑诸名产亦弗能出其右。”康熙帝首将砺石拔擢为御用松花砚石。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赐四子胤禛松花石砚一方,砚背铭:“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康熙帝也曾将松花石砚作为圣物赐以重臣。胤禛继位后改元雍正,增招琢砚名匠入宫,将松花石砚作由一作增至二作,增加了松花石砚的产量。

少年时的弘历,深得祖父康熙帝的喜爱。康熙帝曾赐给他一方松花石葫芦砚。弘历继位后改元乾隆,葫芦砚一直伴随左右。乾隆朝的松花砚料大多是在乾隆十九年(1754)前开采的。其中有辽宁本溪的桥头石。乾隆三十五年(1770),乾隆帝亲自主持并命大学士于敏中编纂了《西清砚谱》,历时三年完成。该谱将皇家内府藏砚精选200方,加以绘图说明。乾隆将6方康熙、雍正及自己御用松花石砚列为砚谱之首,亲自作序:“松花石,出混同江边砥石山,绿色光润细腻,品埒端歙。”并将松花石砚誉为大清国宝。同年底,乾隆帝命清查内务府库存松花石料,并谕:“特殊有用处用,钦此。”当时松花石材已不再开采,只有皇宫内务府掌握现有砚料,皇帝御批才能动用。自嘉庆帝起,清廷再也没有采掘松花石,御制松花石砚也屈指可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继位,1911年因辛亥革命而退位,但仍居住在紫禁城中。自1923年起,溥仪伙同其弟溥杰为了筹集复兴祖业经费,将宫中稀世珍宝大量运出宫外,其中就有松花石砚。据统计,自清退位30余年间,因转运、赠送、变卖、被盗等各种原因,清宫共流失松花石砚数百方,其中流落到日本的有120多方。天津博物馆藏徐世章所捐清宫松花石砚7方。1949年,国民党政府将故宫文物60余万件运往台湾,其中有清宫松花石砚近百方,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松花石砚80方。康、雍、乾三朝皇帝共御赐功臣大员松花石砚数百方。清宫大内御制松花石砚的概况大致如此。

欣逢盛世的松花砚石 中国砚文化源远流长,唐宋时期名砚迭出,而松花石砚却一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松花石砚面世晚、时间短。大清康熙三十年(1691)由皇帝钦定为砚石,到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帝诏令封山停止采石,前后不过60余年。

二、松花石砚是宫廷圣物,宫外大臣所得松花石砚皆为皇上赏赐,民间无以得见。

三、康熙年间清廷为了保护祖宗发祥地,将长白山大片地区划为禁地,只有皇家内务府奉旨才能进入采石,采量很小。

四、有清以来,皇宫大内御制松花石砚也不过数百方,传世量极少。

五、有关松花石的资料、书籍阙如。

六、咸丰以后,战乱频仍、文化凋敝,松花砚石也随着大清国的消亡而湮没。

1979年,吉林通化市工艺美术厂的找矿小组,在通化市浑江南岸二道江区长胜村铁路边的山崖上发现松花石矿,紧接着又在通化大安乡湖上村南山坡找到优质的松花石矿脉。1980年春,首批试制的52方松花石砚运抵北京。“松花石砚欣赏鉴定会”隆重开幕。昔日国宝重现为文坛盛事,艺术家纷纷赋诗挥毫。皇族溥杰先生题词:“地无遗宝,物尽厥材。松花名砚,继往开来。”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题词:“长白之精,松花之英,物华天宝,价重连城。”佛学家、书法家赵朴初赋诗:“色欺洮石风漪绿,神夺松花江水寒。重见云天供割踏,会看墨海壮波澜。”文物专家、书法家启功步朴老韵:“鸭头春水浓于染,柏叶贞珉翠更寒。相映朱坤山色好,千秋常漾砚池澜。”著名画家吴作人挥笔写下四个大字“重见卞和”,并释文:“三百年来只见文献,未见实物,当八十年代第一春再睹天日。”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本溪辽砚石 2005年春,我与朋友驱车,踏上了寻访松花石源头的路。从天津车行800余千米到达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市区山崖下有一个湖面不足15平方米的小岩湖,湖形似犀牛角酒杯,称杯犀湖,谐本溪湖。清同治八年(1869)处士高升书“辽东本溪湖”刻石立在湖口,本溪因而得名。

本溪市南行20千米,有桥头镇产松花石,又称桥头石。当地人称紫云石、青云石或线石。驱车至桥头小黄柏峪,身边潺潺溪水,脚下曲径通幽。举目仰望,松花石矿在山体中呈叠层状。村民将石料取下,堆放在院落中,作为制砚的材料。还有独立成形的石头,可以观赏把玩,也可以制成随形砚,别有情趣。清末民初,桥头镇有石砚作坊十余家。日伪时期,日本人大量采集桥头石,除在当地加工制砚行销海外,还将大量桥头石运回日本。该段历史,日本《砚墨新语》等书多有论述。20世纪80年代,桥头石砚恢复生产,至今发展到十余家石砚作坊。民间制砚自然不能与御用砚同日而语。清宫大内制松花石砚,集中了国内广派、徽派、吴门派、文人派等诸门派砚雕高手,如顾公望、黄声远、王天爵、汤褚罔等名满天下之士。加之选料精良,构思巧妙,举国之力所制石砚,绝非民间砚作所能望其项背。

松花砚石的产地 驱车继续北上,行300千米到达吉林通化。根据《通化市志》记载,康熙九年(1670),清廷以保护祖宗发祥地为由,将旺清门(现新宾旺清门镇),英额门(现清源英额门镇)以东至长白山的辽阔地区划为封禁区,致使通化200年间成为森林茂密、野兽群集、人迹罕至的荒凉地带。咸丰年间弛禁,光绪三年(1877)设通化县,1941年成立通化市。

通化市松花石砚协会会长刘祖林,就是当年北京“松花石砚欣赏鉴定会”所展松花石砚的研制组组长。根据刘祖林考察,通化市二道江区长胜村铁道边上的“磨石山仙人洞”,即是清宫御用松花石老坑。自通化市驱车行36千米至大安镇湖上村,沿村路上山,坡上可以看到裸露的松花石。松花主要是埋在地下,呈土包石状态,挖出后需要将包土层清理干净才能观赏。当地村民家中大都出售奇石。这里的奇石以色艳形优而闻名,当年北京展出的砚石即出于此。

自通化市北行8千米到二密镇葫芦套村。葫芦套以山水环绕如画葫芦般而得名。沿溪水上山,水下松花石层叠而列,两岸芳草萋萋,树木遮天蔽日。记起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山间之四时也。”在葫芦套不用等待水落而石自显矣。行三里,迎面兀显许多巨形松花石,色艳、形奇、纹美,估计都在百吨以上,简直就是天然松花石博物馆。葫芦套特产紫、黄、绿三色相间松花石,色彩绚丽,存量甚少,弥足珍贵。

自通化东行70千米至白山市江源区。沿江源公路两旁有村民自建的松花石奇石馆近百家,是松花石重要的集散地。经过村民的精心打扮,这里的松花石已经出落得光鲜亮丽。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都有出售。

松花砚石的生成与鉴赏 根据地质考察报告显示,松花石形成距今约8亿年前的新元古代,岩性为含硅微晶灰岩,生成环境是浅海相沉积。从辽宁省本溪市到吉林省两江镇形成数百千米沉积带,其中以通化大安、白山库仓沟、江源大阳岔等地沉积层较厚,性质稳定,质地为优。松花石以绿色为主,颜色愈深,质地愈佳,绿色泛蓝更为上品。松花石还有黄色和紫色等多种颜色,色彩绚丽美不胜收。松花石有美妙的刷丝纹,诡异飘逸,变化无穷。根据通化刘祖林统计,已发现60多个品种,可谓洋洋大观。清康熙帝南书房侍读陈元龙写道:“松花石砚,温润如玉、碧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能使松烟浮艳,毫影增辉,古人所称砚之神妙无不兼备,洵足超轶千古。”松花石砚是中国众多名砚中之翘楚,松花石又是文房石中,唯独可以形神兼备再现秀丽山川的奇石,加之娇艳的色彩,温润的质地,柔和的光泽,高贵的血统,无不向人展示着大清国宝的风采。

松花砚石的发展 近年来,松花石产地的石友,精品意识逐步形成。通化市赏石协会会长刘祖林,企业家毛瑞璟,白山市赏石协会会长刘洪声等藏石家,都有国宝级松花奇石珍藏。通化市赏石协会名誉会长毛瑞璟收藏松花石已耗资千万,目前又斥资数千万兴建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松花石展馆。白山、江源两地也在倾市、区之力打造松花石文化这张城市名片。历史赋予执着的探索者光耀松花石文化的机缘。当人们欣赏着动人心魂的长白精灵,沐浴着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体验着探索者的艰辛,憧憬着美妙的希望,怎能不为之动容。

辛亥年的炮声,使紫禁城的沉重大门轰然闭合。今天,当我们推开历史厚重殿门的一隙,窥见那文化殿堂中的一束折光,我们已被深深地震撼,而那无疆的大自然,更让我们陡生虔诚的敬畏和无尽的向往。

同类推荐
  •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精选客家情歌三百首

    客家山歌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社交手段,尤其是在爱情生活中,其功能具有隐秘和公开化的两重性。因为是唱歌,可以解释为艺术的虚构,因而有隐蔽性;但是,又因为是面对面的唱和,对方也可以理解为真情直露。作为娱情的手段和作为传情的渠道,是合二而一的。
  •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

    本书探讨了生活美学,论述了人体美学、服装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旅游美学、环境美学等内容。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热门推荐
  • 九天十地

    九天十地

    看多了杀戮和暴力,我已经疲惫。武侠也已经没落,但我的梦想还在,因为我还年轻。少年豪情,好男儿志在四方。愿以轻松的笔调和你共享一段不平凡的仙侠之旅。书中的主角有些懈怠,还有些赌性,但不缺乏赤子之心。不想说什么大道理,因为正义、公道自在人心。谢谢风色大大给小弟写的这篇简介。
  • 领主驾到:高冷师父碗里来

    领主驾到:高冷师父碗里来

    绝情崖上,以为十三四岁的少女站悬崖边上,仰头看那皎洁的满月,黑玉笛在手中紧握着......
  • 佛魔传

    佛魔传

    为了死去的父母不再受人侮辱,为了自己能有尊严的活着,叶翔违背祖训,一心向道,却意外卷入修仙界纷争,揭开修仙界尘封千年之谜。一部功法,以佛法为基,聚魔焰而修,可吞万物,矛盾却共存!一念善,而诸佛现;一念恶,而万魔生!叶翔将如何抉择?是成佛?亦或是成魔?
  • 蜀山芝仙传

    蜀山芝仙传

    一个普通男人成为蜀山世界的千年肉芝,他的宠物蝴蝶于是扇动了翅膀,无数因果由此改变……
  • 守护甜心之蓝蝶恋

    守护甜心之蓝蝶恋

    唯世的背叛,亚梦的反击,几斗的维护,璃茉的用心良苦,守护甜心再现狂澜
  • 遗失的公主

    遗失的公主

    每一个童话故事里都有一个王子,穿着白色修身礼服,骑着高头白马,从远方慢慢走来,但是往往这个时候,我们找不到公主的踪迹,此刻公主可能正在为挑剔的的后母和姐姐准备参加晚会的礼服,又或者正忍着足尖的剧痛,为心爱的王子以及他的新娘翩翩起舞......但是故事的结局,王子肯定会找到他的公主,两人从此幸福生活,所以,每个女孩都是一时遗失的公主,让我们期待王子的归来。
  • 爱的单诉

    爱的单诉

    生无所依,死无所恋;苦等一生,空等一世;束发清装,待君归来;见君往昔,人生,若只如初见……
  •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轻松小白,不喜勿近】NND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完结了?生活就不能安定点吗?为什么总是在不停地穿越?两个月就要穿越一次,TMD还让不让人活啦?什么?要想结束这种生活就必须要用爱人的鲜血来祭奠体内的穿越药?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哎不过开心的是,好在在古代凌凌找到了乐趣,每一次穿越遇到的帅哥被改造成了现代的帅哥不说,就连古代的人也开始穿现代服饰,凌凌还被称作最美丽的设计师?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花千骨续之番外

    花千骨续之番外

    花千骨重生了,却失去记忆和白子画一起住在了花莲村里。这一世的她又会发生什么呢?恢复记忆后会原谅白子画么?敬请关注《花千骨续之番外》,也关注关注月儿的第一部小说《花千骨之永不变的爱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