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35000000123

第123章

依见现观至有别喻者。说一切有部依见现观引经证渐 言三经者。一善授经即此所引。二庆喜经。三一苾刍经。故正理六十三云。如善授经。佛告长者。于四圣谛非顿现观必渐现观。广说乃至。无处无容于苦圣谛。未现观已能现观集。如是乃至。无处无容于灭圣谛。未现观已能现观道。如是庆喜.及一苾刍二经所言意皆同此。三经一一各有别喻 解云善授梵云苏揭多。旧云须达者讹也。然彼长者请问世尊。谛现观时为渐为顿。世尊告曰非顿必渐。以四谛境自相别故。广说乃至。能现观道。庆喜梵云阿难陀。旧云阿难者讹也。庆喜问经.苾刍问经问答语端皆同善授。然所举喻各各不同。第一善授经中作如是说。佛告长者。于四圣谛非顿现观必渐现观。以四谛境相各别故。犹如世间造台观者。必先簗基。次方垒壁。次上梁栿。后以板覆。此四前后必不俱时。无处无容未簗基讫便垒于壁。乃至广说。第二庆喜经作如是说。犹如蹬上四横梯时。先蹬最初方蹬第二。无处无容不蹬最初而蹬第二。乃至广说。第三一苾刍经作如是喻。犹如蹬上四级阶时。先蹬最初方蹬第二。无处无容不蹬最初而蹬第二。乃至广说。依如是喻必渐非顿

若谓有经至蜜意说故者。又牒经通难。若谓经说但于苦谛无惑无疑。于佛亦无惑无疑。佛是道谛摄故。既于佛道亦无惑.疑。以此故知顿现观者。此亦非证。于见苦时。于余三谛。亦无疑者。依定不现行。或必定当断。密意说故

已辨现观至如先已说者。此即第二明十六心依地 言六地者。谓四静虑.未至.中间

何缘必有至无间解脱道者。此即第三明忍.智次第

论曰至无能隔碍故者。于现观位十六心中。八忍是无间道。间谓间隔。此无间道证离系果。所断惑得。无有力能为隔碍故令不证果。惑得虽与无间道俱。无力能引惑得至生相故无能碍。昔时能引能为隔碍。障覆涅槃令不得证。故婆沙九十云。无间道能断烦恼。隔烦恼得令不续故。亦能证灭引离系得令正起故

正理难云。若尔解脱道亦应名无间。约与离系得俱亦无能隔碍故 俱舍师救云。此无间道与惑得俱。惑得无力能为隔碍令不证果故名无间。彼解脱道虽复与彼离系得俱名为证果。非惑得俱。不可说言惑得能碍。不能碍故。为难不齐

智是解脱至驱贼闭户者。八智是解脱道。在生相时非惑得俱名正解脱。令至现在名已解脱惑得。与离系得俱时起故名解脱道。故婆沙云。诸解脱道唯名证灭。与离系得俱现前故 无间道如驱贼。解脱道如闭户

若谓第二至已断疑智者。牒异计破。若谓初刹那苦法忍后第二刹那苦类忍唯无间道。与欲界见苦所断离系得俱时而生。无解脱道。乃至道类忍应知亦尔 破云。则此现观位中。于其彼彼四法忍境。四类忍境。应定不起已断疑智。故正理云。苦法忍后即有苦类忍。与前忍果断得俱生。余位亦然。斯有何失。若尔此位缘欲苦等已断疑智应不得生。计此不生复有何过。则于后修位我已知苦等。诸决定智应不得生。于苦等境中先未生智故。若于先位未有智生。后已知言便成无义

若谓见位至九结聚相违者。难。若谓见道位唯八忍断惑。即与本论说九结聚相违。彼说九结是智断故 言九结聚者。谓见道中上.下八谛所断为八。及修道惑足前为九。用九智断。即八谛智.及修道智。故正理云。若见道位唯忍能断惑。应与本论九结聚相违。以本论中说四法.类智。及修所断。为九结聚故

此难不然至名王所作者。通。此难不然。彼论中说忍为智故。诸忍皆是智眷属故。忍所作者即名智所作。引喻可知

此十六心至见道摄耶者。此下第四明见修道别。此即问也

不尔者。答

云何者。征

颂曰至见未曾见故者。颂答

论曰至故修道摄者。现观八谛总十六心。前十五心皆见道摄。于诸谛理见未见谛故。至第十六无一谛理未见今见。如习曾见故修道摄

岂不尔时至未见今见者。问。至第十六道类智时。岂不尔时观道类智次前念忍。相应.俱有一刹那法。是道谛理未见今见

此中约谛至此畦未刈者。答。此中但约上下八谛不约刹那。非道类忍一刹那法未见今见。可名今见未见谛理。喻况可知

又道类智至非见道摄者。又释 道类智非见道摄。是果摄故。如余修果 道类智非见道摄。顿修八智.十六行故。如余修果 道类智非见道摄。舍前道故。如余修果 道类智非见道摄。相续起故。如余修道

然道类智至所断断故者。牒外难通。外难意云。见道不退。修道有退。若道类智是修道摄亦应有退。宁道类智必不退耶 论主通云然道类智必不退者。以能任持见道所断烦恼断故。所以不退。以见所断择灭不退。故道类智亦不退也

即由此故应见道摄者。难。即由道类智任持见道所断断故。应见道摄

此难不然太过失故者。论主破。一来果等亦能任持见断法断。亦应见摄。若谓后位亦能任持修断法断无斯过者。理亦不然。既持二断应二道摄。故不应言能持彼断即彼道收。太过失也。正理意同斯解

何缘七智亦见道摄者。问何缘七智。已见今见。亦见道摄

见诸谛理至亦见道摄者。答。见诸上.下八圣谛理未究竟故。谓未周遍见八谛理。而于中间起七智故亦见道摄

已说见修至离八地向三者。此下第二依位建立。就中。一依十五心立。二依第十六心立 此即第一依十五心立 就生起中。一总生起。二别生起。及颂可知

论曰至随行义故者。释初两句。由信随行名随信行。彼人有随信行名随信行者。此即约成以释。或由串习此随信行以成其性故名随信行者。此约习以释。所以见位信标名者。彼先异生位中信他随行义故。从加行位以立其名 准此两解应释随法行者。所以见位法标名者。彼于先时异生位中。由目披阅契经等法随行义故。从加行位以立其名 等谓等取余十一部经。或等余二藏

即二圣者至数准前释者。释后四句。随信.法行若于先时异生位中。未以世道断修断惑名为具缚。或先异生位中。已断欲一至五。至此见位名初果向。趣初果故。言初果者谓预流果。此于一切四沙门果中。必初得故名为初果 若先凡位已断欲界或六.或七.或八品染。至此见位名第二果向。趣第二果故。第二果者谓一来果。若据超越亦是初得。今据次第遍得果中此第二故 若凡位已离欲界第九品染。或先已断初定一品。乃至具离无处有所第九品染。至此见位名第三向。趣第三果故。第三果者谓不还果。数准次前一来果释。若据超越亦是初得。今据次第遍得果中此第三故 总而言之。信.法二.人各七十三。故正理六十四云。如是随信.随法行者。由先具缚.断惑有殊。数别各成七十三种。谓于欲界具缚为初。至断九品以为第十。如是乃至无所有处。地地各九为七十三。诸后具缚即前离九。故后七地无别具缚 准此论等。钝根亦能证超越果

次依修道至亦由钝利别者。此即第二依第十六心立。就中。一建立果差别。二明住果非向 此即第一建立果差别

论曰至离有顶故者。释上两句。即前信.法至道类智名果非向。随前七十三人三向今住三果。谓前六人预流向今住预流果。前三人一来向今住一来果。前六十四人不还向今住不还果 阿罗汉果于四果中必无初得。所以者何。见道无容断修惑故。昔在凡位世道无容离有顶故。所以第四必非初得

至住果位至见至名别者。释下两句。至住果位舍信.法二名得信解.见至二名 言信解者。信谓净信。解谓胜解。由信增上胜解显故。故名信解。故正理云。由信增上力胜解显故 言见至者。由慧增上正见显故故名见至。故正理论云。由慧增上力正见显故 所言至者。由前向见。得至果见故名见至。故婆沙五十三云。谓依见道所摄信。得修道所摄信胜解 又云。依向信得果信胜解 又云。以信为先心脱三结故名信胜解。谓依见道所摄见。得至修道所摄见 又云。依向道所摄见。得至果道所摄见 又云。以见为先心脱三结故名见至

何缘先断至名住果非向者。此即第二明住果非向 五等。等取断六品等。乃至无所有处第九品 果等。等取一来.不还果。问何缘凡位先断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等。至第十六道类智心。但说名为住前三果非后三向。此即问.及颂答

论曰至不名后向者。至道类智得三果时。于胜果道必定未得。故住三果未起胜道。但名住三果。不名后三向。故正理云。依得圣道建立八圣。如先已说。故得果时于胜果道必定未得。以得果心于胜果道所对治惑非对治故。非非彼治现在前时得彼治道。如先已说。又非得果时即有胜果道所断烦恼离系得生。道类忍不能断彼系得故。若道力能断彼系得。此道引彼离系得生。可说此道能证彼灭。以得前果时未得胜果道。故住果者乃至未起胜果道时。虽前已断彼修所断惑欲一品等。但名住果不名后向。后于何时得先所断修惑离系无漏得耶。于胜果道现前时得(已上论文) 然诸先断至定成乐根者。然诸先断欲界修惑一至五等。至得果时此生必定起胜果道然后命终。必无未起而命终者。即引证言。由此凡位先离下三静虑染。后依下地入见道者。彼得果已于现生中必能引起后胜果道。若异此者圣生第四静虑已上诸地。应不可说定成乐根。然本论皆说圣生上地定成乐根。故知此身决定能起后胜果道。胜果道者后果向道。胜前果故名胜果道。或后果名胜。此道趣彼名胜果道

同类推荐
  • 阳曲傅先生事略

    阳曲傅先生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两晋演义

    两晋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ir Thomas More

    Sir Thomas Mo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朝秘史

    清朝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子和休经

    太子和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先启图

    先启图

    先启图现,抚过去,触未来,洗时光之沙,煅独尊之志,问何人敢尔,唯鸣沙书友群:286227256
  • 长相思1

    长相思1

    上古时代,神族、人族、妖族混居于天地之间。盘古大帝仙逝后,战火频起,经过数万年的变迁,大荒逐渐形成了中原的神农、东南的高辛、西北的轩辕,三大神族,三分天下。轩辕黄帝雄才伟略,经过和神农族的激烈斗争,统一了中原,可一切矛盾犹如休眠的火山,随时会爆发。清水镇上的小医师玟小六无意中救了一个几乎半死的叫花子,却不料此人竟是世代经商的涂山世家的公子涂山璟。玟小六的身份也不是普通医师这么简单,在此期间,玟小六又结识了神农义军将领相柳,并和自小分离的表哥颛顼重遇,几人之间的牵绊日益加深,最终也影响了整个大荒的命运,谱就一曲荡气回肠的相思曲。
  • 异界之血神纵横

    异界之血神纵横

    曾经的天痕再现,引来无数强者的窥探,那神秘的天痕后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是新生?还是毁灭?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一掌拍死。
  • tfboys十年的假期

    tfboys十年的假期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认识我,现在我们还是朋友吗?tf家族还让我加入吗?源源~小凯~小千~你们还让我加入你们还记得我吗?
  • 庶妾天下:纨绔九姨娘

    庶妾天下:纨绔九姨娘

    永城商户之女向宛晴,年十七,精通医理。父母早亡,长兄外出经商。迷迷糊糊被贪财长嫂塞进花轿,嫁去谁家不知道,半道上山贼截了去。压寨夫人没得做反而捡了个小包子,向宛晴只好扶额感叹:这人生真是波澜壮阔!小包子缠着叫娘亲的工夫,又被魔教主带回山。莫名其妙就成了这萌娃的后娘,可是为什么还要做小妾?第九房姨娘,从此她就被冠上一个“九姨娘”的称号,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别人家的小妾种种花,养养鱼,轻轻松松一辈子。苍天啊,大地啊,为啥这魔教教主家的小妾一个个都这么不省心?一不小心就从后院儿入了深深江湖。江湖危险,各位大侠请息怒。呵呵呵……我只是路过,路过!(某女举手投降……)
  • 双雄争霸

    双雄争霸

    林家惨遭灭门,兄弟两一步步强大,都市恩怨情仇,看两兄弟演绎不同人生,最后能否重振林家。
  • 十月围城(电视剧版·官方影像书)

    十月围城(电视剧版·官方影像书)

    “2014年度最受期待头号大剧”、“中国梦”首发第一弹——《十月围城》重磅来袭!该剧拥有难得一见的“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剧本、超豪华的青春偶像阵容,可称的上是一部草根逆袭的近代革命大剧。白丁车夫阿四误打误撞成为留洋归来的革命青年李重光,就此踏上命悬一线的替身生涯,相同的面容,不同的命运,一场荒诞却真实的大戏由此开演。现在《十月围城》官方影像书新鲜出炉啦,想了解该剧的台前幕后吗?想一睹剧中人物的精美的定妆照、剧照、幕后花絮照吗?让我们来先睹为快吧!
  • 定庵诗话续编

    定庵诗话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命猎手

    天命猎手

    在朗朗乾坤的黑暗之处,有一群不被世人所知,被称为猎手的古老人群,他们一代代传承先祖的遗志,用承接下来的术法和技能,斩妖除魔,匡扶正义,为了人世太平在暗处做着不懈的努力。正义和邪恶的天平一直在猎手的努力中做着动态的平衡,直到一个很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年轻人踏入东海的那一天起,猎手的存在逐渐曝光于世,他身上的诸多秘密也在暗流涌动中慢慢浮于水面……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