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35000000143

第143章

边际静虑至静虑所收者。释第二句边际六。总而言之。边际静虑体有六种。于前六中除词无碍。以在欲界及初定故。取五少分。以五有通非边际故。故取少分加余边际。即延促等。故正理云。边际静虑体有六种。前六除词。余五少分.及除此外。复更有余加行所得上品静虑。名边际定。故成六种。(已上论文) 词无碍解虽依第四边际静虑。起自在故说名为得。如佛尽智时说名得灭定。据起自在故。前文说四无碍解一时得也。然词无碍解欲.初定系。得边际时。而体非彼静虑所收。又依婆沙一百八十云。此中愿智摄愿智.边际智.无诤智.四无碍解。如愿智应知。义无碍解亦尔。边际智不摄词。余如愿智说。无诤智摄无诤智.愿智.边际智.义无碍解。不摄法.词.辨三无碍解。如无诤应知。法.词.辨三无碍解亦尔。如其所应各说自摄。除无诤.词无碍解。又不摄边际智。此七种皆依边际定得。边际定力所引发故。边际静虑体有六种。谓七除词。以第四静虑最上品名边际故 解云愿智若依殊胜。及依初起。但依第四。若依非胜。及依后起。亦通下地乃至欲界。诸论中言愿智依第四者。据胜及初。婆沙通据非胜.后起。故说愿智摄词无碍解。又据诸法通名义故。故义无碍如愿智说。又边际智唯在第四。故不摄词。又无诤智缘未生惑故。不摄法.词.辨三。又法.词.辨三所缘各异故。不缘未生惑故。不摄无诤。又词无碍唯欲.初定故。不摄边际智。此七虽复系地不同。皆依边际定力引发得

边际名但依第四静虑故者。释后定

此一切地至得边际名者。释第三句。总开三章。一此一切地遍所随顺故。二增至究竟故。三得边际名

云何此名至遍所随顺者。此释初章。问答可知

云何此名至名至究竟者。释第二章。问答亦可知

如是静虑至及实际言者。释第三章。如是静虑得边际名。此中边名显无越义。胜无越此定故此定名边。际言为显类义。谓此定中有多种类相似义故。如说四际。谓一颂中四句分齐。或如一界四海分齐。皆是种类相似义也。或显极义。如说金刚实际。或如说言诸法实际所谓涅槃。皆是极义

除佛所余至自在转故者。释第四句。除佛所余一切圣者所说六种。唯加行得非离染得。非皆得故。若别修边际定者得。若不修者不得。唯佛于此六种功德亦离染得。后随现前不由加行 然婆沙明愿智.无诤智中皆言。如是说者。若决定可得者彼离染得。尽智时得故。后加行现在前。佛不加行。独觉下加行。声闻或中.或上。然有愿智.无诤。由边际定加行故得。加行故现在前 解云婆沙通据少分故。说二乘亦有离染得。俱舍以二乘离染得不定故。但言加行得

已辨前三至且应辨通者。此下第二明共凡德。即明六通。就中。一正明六通。二辨三种明。三明三示导。四别明神境。五别释眼.耳。六明通种类 此即第一正明六通。结前起后

颂曰至余四通唯善者。就颂中。一列名。二出体。三智。四依地。五通境。六二得。七念住。八三性

论曰至亦共异生者。释初三句列六通名。神谓等持。境谓所作。智证境时无拥名通。从定.及境.能证为名。故名神境智证通。余通虽亦依定。此通相显偏标神名。天眼.天耳是所依根。智是二识相应慧。智缘二境无拥名通。从根.及能证为名。名天眼智证通.天耳智证通。从加行.及能证智为名。名他心智证通。从境.及相应.并能证智为名。名宿住随念智证通。若涅槃名漏尽。从所证.及能证智为名。名漏尽智证通。若漏尽身名漏尽。从所依.及能证智为名。名漏尽智证通。于六通中第六唯圣。前五通凡。从多据总言共异生

如是六通至显出障义者。释第四句。且言解脱。显出障初。理实亦容胜进道起。故正理七十六云。解脱道言显出障义。胜进道中亦容有故

神境等四至缘一切境者。释第五.第六句。神境.天眼.天耳.宿住四通。缘事境故唯俗智摄。他心通五智摄。名如文漏尽通如前漏尽智力说。若缘漏尽为境。六智摄。若依漏尽身起。十智摄。以十智摄故。由此已显漏尽智通依一切地缘一切境。因明智摄。便明漏尽依地.所缘

前之五通依四静虑者。释第七句。此明依地。于六通中前之五通。依四静虑不依无色.近分.中间。漏尽通依地.缘境。前已便明。故不重辨

何缘此五不依无色者。问

初三别缘至无如是能者。总答。初三神境.天眼.天耳。各别缘色为境界故。修他心通。必先观色为门入故。修宿住通。渐次忆念前前色相。出胎五位.胎内五位.及中有位。十一分位差别不同方得成故。成时能缘昔在某处及种姓等。应知但约分位渐忆不约刹那。若约刹那向前渐忆。忆半生事即便命终。岂能修至加行成满。依无色地。无如是能 诸有欲修至能如实知者。此下别明五通加行。此即明修他心通加行。如文可知

诸有欲修至自相续起者。别明修宿住通加行。诸有欲修宿住通者。先自审察次前灭心。渐复逆观于此生中十时分位前前差别。至结生心。乃至能渐忆知中有前一念前生命终心。名自身宿住加行已成。婆沙一百云。应作是说。渐审忆念至此中有前一刹那心。名加行成满。彼是前生命终心故。能随念知名善成满 解云婆沙据无间道起说加行成满。俱舍据加行落谢名已成满 或成满言显已成满。正理.显宗文同俱舍 或可。论意各别。于已成位名无间道。总缘前生命终五蕴。如婆沙说。宿住无间道是法念住。以中.生二蕴一业感故。所以乃至。知中有位初念心来。犹此生摄。未得名为知宿住事乃至知前身命终时心。方名无间道。第二念名解脱道宿住通成。如是自修加行既然。为忆念他加行亦尔。二乘.异生此通初起。唯次第知过去诸生。串习成时。亦能超忆过去诸生。诸所忆事要于过去。曾所领受方能忆念。宿住通忆净居天者。虽不生彼。昔闻说今时能忆。故婆沙一百云。问此宿住随念智。为但忆知曾所更事。为亦忆知未曾更事。答此但忆知曾所更事。问若尔此智应不忆知五净居事。无始时来未生彼故。答曾所更事略有二种。一者曾见。二者曾闻。虽未曾见五净居事。而曾闻故亦能忆知。余欲.色界极远极胜。诸难知事准此应知(已上论文) 若彼自身从无色没来生欲.色者。依自相续修加行满。依他相续初起此通。若从所余欲.色没还生欲.色界者。亦依自相续初起此通若依下地起宿住通。从上地没来生下者。类此应知

修神境等至不依无色者。次明修余三通加行。修神境等前三通时。神境思轻以为加行。天眼思光以为加行。天耳思声以为加行。成已自在随所应为。无色界中无斯色故。故此五通不依无色

又诸无色至由此已遮者。第二解。又诸无色观减。止增。五通必依止.观均地。未至.中间由此已遮。观增。止减故。又正理云。若尔何缘有漏尽通。乐.苦.迟.速.地皆能尽漏故。五是别修殊胜功德。要殊胜地方能发起

如是五通至无数世界者。释第八.第九.第十句。一约竖明宽狭。境唯自.下。不通上地势力劣故。二约傍显作用宽狭。如文可知

如是五通至不由加行者。释第十一第十二句。明二得。如是五通。若有殊胜势用猛利。未曾得者由加行得。若过去世已曾串习无胜势用。及未来世是彼无胜种类。由离染得。二乘.异生。随其所应。若加行得。若离染得。若起现前皆由加行。佛于一切皆离染得。随欲现前不由加行。又正理云。三乘圣者.后有异生。通得曾得.未曾得者。所余异生唯得曾得

六中前三至天耳缘声者。此下释第十三.十四句。念住分别。于六通中前三种通。唯身念住。但缘色故

若尔何缘至诸恶行等者。问。若天眼通但缘色处何缘契经。说死生智。知有情类由现身中成身.语.意诸恶行等。当生恶趣。此中难意说。死生智是天眼通。既是天眼通。只可知色身。如何知语.意

非天眼通至死生智名者。答。非天眼通能知语.意。以天眼通但知色处。有别胜智是通眷属。依圣身起能如是知。此眷属智是天眼通力所引故。所以与通合立死生智名 问何故死生智。是天眼通所引眷属 解云谓天眼通于现在世。见有情类死此生彼。其死生智。复知有情死此生彼。流类相似故由彼引。是彼眷属名天眼通。如变化心是神境智证通摄。彼通能作运身等用。彼变化心.能变化事。流类相似故在彼摄。若说天眼通名死生智。从果为名。若说死生智名天眼通。就因为名 问若说死生智名天眼通。何故婆沙七十六云。死生智观未来事 解云彼据眷属。对宿住说言观未来 又问若死生智能缘未来。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过去缘过去。现在缘现在。未来生法缘未来。若不生法缘三世 解云彼据根本不言缘未来。或据眷属。眷属有二。一缘未来。二缘现在。此据缘现 又问若死生智通缘三业。何故婆沙三十云。死生智力缘色处 解云彼据根本言缘色处。若据眷属通缘三业。或据眷属。眷属有二。一缘色处。二缘三业。彼据缘色处说 又问若死生智是天眼通应是无记。何故婆沙三十云。十力唯善 解云彼据眷属说。死生智力唯是善性。若据根本。天眼通说唯是无记。若据现起缘境宽狭。应知天眼通狭。唯缘现在色处。死生智宽。通缘五蕴。或缘现在。或缘未来

他心智通至一切境故者。他心通三念住摄。宿住通四念住摄。通缘五蕴故。漏尽通四念住摄。通缘一切故。正理破云。宿住.漏尽。经主欲令一一皆通四念住摄。通缘五蕴一切境故。而实宿住法念住摄。虽契经说念曾领受苦.乐等事。是忆前生苦.乐等受所领众具。即是杂缘。法念住摄。漏尽如力。或法或四。不应定言四念住摄 俱舍师救云。我许宿住亦有别缘故通四念。言漏尽通四念住者。据十智说。六智唯法。类显可知。故不别说 问若言宿住通四念住。即与婆沙评家相违。如婆沙一百云。念住者。唯是杂缘法念住。尊者妙音作如是说。通四念住。如契经说。我念过去受苦.乐。既知乐.苦。即是受念住。评曰应作是说。念过去世诸乐.苦具名受乐.苦。非但缘受故彼非证。然宿住随念智。总观前生分位差别。唯是杂缘法念生摄 解云我以理为正。非以婆沙评家为量。虽同妙音亦无有过。经分明故不应异释。此六通中至相应慧故者。此下释后两句。三性分别。眼.耳二通是无记性。许是二识相应慧故。言非善者。五识是生得善。不得异地起故。或色界生得善不能生定心。以彼二通唯定相生 问既是无记。四无记中是何无记 解云是通果无记 问既天眼.耳相应慧名通。如何名果 解云即通名果故名通果。无拥故名通。从定生故名果

若尔宁说依四静虑者。问若尔宁说依四静虑。二识但是初定散心。不依定故

随根说故至依四地故者。答。通所依根四静虑摄。随根说故说依四言。或此依通无间道说。通无间道依四地故。随无间道说依四言 正理破云。此解不然。六通皆是解脱道摄。眼.耳二识是解脱道。理不成故。应作是说。四静虑中有定相应胜无记慧。能引自地胜大种果。此慧现前便引自地天眼.天耳令现在前。为所依根发眼.耳识故。眼.耳二识相应慧非通。但可说言是通所引 解云正理论意。六通解脱皆是意识。眼.耳二识是五识摄非解脱道。应作是说。四静虑中从净定起。有胜无记慧。与净定相邻出入名定相应。净定为无间道。意地胜无记慧为解脱道。即是二通自性。能引自地胜大种果造天眼.耳。为所依根发眼.耳识。故眼.耳二识相应慧非通。但可说言是通所引。意地胜无记慧。体非根.耳。能引天眼.天耳。从果为名故名天眼.天耳通。眼.耳二识相应慧。体非是通。而言通者通所引故。从因为名。言通果者。若天眼.耳二识相应慧是果非通。言通果者通之果故。从因为名。依主释也。若意地胜无记慧。是通非果。或亦是果。定所引故名果。无拥故名通。即通名果。持业释也 俱舍师救云。本起二通为远见闻。得远见闻即显无障。眼.耳二识名解脱道。何理能遮。如他心通等解脱道中知他心等。断惑解脱可唯意识。无拥解脱何妨通五。若说意地胜无记慧名为通体。能见闻耶。若不见闻然名通者。起通何用。若谓引大种及引眼耳。本起二通欲远见闻。非引大等。又复自有胜善定引。何须无记劣慧引耶。又彼所言有定相应胜无记慧。何处有定是无记耶。而言相应。若谓别有胜无记慧。与定前后出入相顺名定相应。应言相顺。何谓相应。此即言失。又诸经.论皆言天眼.天耳二通。不言意识胜无记慧名为通体。非但与理相违。亦无文可证。由斯理.教。二识相应慧定是通体。言通果者。定所引故名果。无拥故名通。即通名果。持业释也 问若尔何故。婆沙三十二云。如天眼.耳。是通果故亦名为通 解云是通无间道果故。亦名为通。或是通果所依根故。亦名为通。或同正理。无劳会释 余之四通性皆是善者。除天眼.耳余四皆善

若尔何故至谓善慧者。问。若眼.耳通是无记性。何故品类言通是善

同类推荐
  • 实知篇

    实知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送边补阙东归省觐

    送边补阙东归省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竹县志初稿

    新竹县志初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花梦全集

    生花梦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戴施两案纪略

    戴施两案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Tfboys之千千暖我心

    Tfboys之千千暖我心

    在女主的逆天梦里,那个模糊不清的脸庞。虽模糊不清,却已深深刻入她的心里。。。(在这深情款款里,本作者插一句:特别是千纸鹤一定得来看!!!)
  • 凯麦特之十二骑士

    凯麦特之十二骑士

    四大种族曾经生活的大陆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凯麦特,意为黑色的土地,曾经这个名字意味着富饶和永恒。但自从天灾后,凯麦特就变成了恐怖与离别的禁忌之词,多年后,得以从天灾下存活下来的人类在新的大陆上开始新的生活,却再也听不到有关那片故土的消息,在那场灾难中,人族失去了他们信仰的女神,精灵族永失曾为他们带来独立与自由的英雄,各大种族损失近半,他们带着伤痕累累的躯体和早已枯竭的心逃亡向另一片土地。随着凯麦特故乡的名字被禁忌的还有另一个名字,艾伦?希伯来,那曾是一个闪耀的名字,却在那场灾难后,成为一个不祥的禁忌。和原大路一起沉睡的还有十二骑士,他们的灵魂早已破灭,肉体早已崩溃,只有记忆仍徘徊在此。不死不灭。
  • 太公阴谋

    太公阴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弃爱1001次:首席娶我好吗

    弃爱1001次:首席娶我好吗

    他是豪门家族未来的傀儡族长,她是万千孤儿中一颗绚烂的向阳花。“庭,我们结婚好吗?”“画画,你知道,现在的我给不了你婚姻。”“庭,娶我好吗?”“画画,再等等我,好吗?”“庭,我什么时候能等到你娶我?”“画画,我们结婚好吗?”
  • 重生雷杰多后传

    重生雷杰多后传

    雷杰多复活后,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呢?敬请期待!
  • 圣传

    圣传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海,火海自枯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毁灭,我若向修罗,修罗自无邪。我若向仙神,仙神自虚幻,我若向佛魔,佛魔自飘渺。是我,不鬼不修罗,无死亦无活;是我,非仙亦非魔,不是罗汉不是佛;是我,来时大光明,生死薄上无姓名;是我,独具圣心,是我,我是光明圣。
  • 被遗忘的森林

    被遗忘的森林

    一个故事关于爱和幻想爱的刻骨铭心,恨的撕心裂肺愿你也有这样一段感情
  • 皇朝经世文续编

    皇朝经世文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来自深渊

    来自深渊

    农村自闭少年被洪水冲走,命不该绝,被一神秘蒲公英附身,从此开始了探索星际,征服宇宙的漫长历程。这是一个关于他和女友们的爱情故事,以及他和小伙伴们的人生际遇,还有他对人,自然和宇宙的关系的全新探索。绝对有难度!(新书需要人气,请求诸位兄弟姐妹们雁过留声,帮忙收藏、推荐下!)"洪仔凝视着黑色的石头,忽然他觉得黑色的石头象极了夜晚的天空,而石头中晶莹的颗粒一闪一闪的象星星,顿时洪仔视野里出现了一张浩瀚无尽头的星空图,七彩的星云缓缓流动成巨大的漩涡。洪仔一时看呆了。在无边的夜空中,洪仔看到有一片片羽毛状的东西在旋转飘动,徐徐地随着宇宙风飘向四方。其中一片正快速地朝着洪仔飞过来,就象一颗飘动的蒲公英。"
  • 开天之我主大荒

    开天之我主大荒

    无神功,不能脚踏九州!没宝典,不能威震八荒!处不在世家豪门,无万千宠爱于一身!生不在仙门道宗,没神女、仙女投怀!这只是一段悲怆的草根崛起史!这只是一段小人物向天挣命的燃血岁月!让我们望穿迷途,从那支离破碎里,去寻找残缺的真相!让我们栉风沐雨,以那一曲曲的辛酸苦辣,来谱写人生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