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35000000029

第29章

云何此二一心相应者。论主难。寻粗。伺细。性相违故。云何此二一心相应。经部不许寻.伺二法一心相应。论主意朋经部故为此难

有作是释至俱有作用者。此下毗婆沙师总有两释。此即初师。苏由水故非释。苏由日故非凝。水是凝因。日是释因。如是一心由有寻故不过细。由有伺故不过粗。寻是粗因。伺是细因。故于一心俱有作用。何理相违

若尔寻伺至体非凝释者。论主约喻难。如水是凝因。日是释因。体非凝.释。亦应寻是粗因。伺是细因。非粗.细体

又粗细性至以别寻伺者。论主又难。夫粗.细性相待而立。或约三界。或约九地。或约九品。差别不同。上.下相形下地名粗。上地名细。乃至有顶望下地为细。望灭定为粗。应有寻.伺 又解粗名为上。细名为下。即粗.细相形乃至有顶应有寻.伺。论主叙经部计为难。故婆沙五十二云。或有执从欲界乃至有顶皆有寻.伺。如譬喻者。(已上论文)。又诸法中粗.细二性无别体类。不可依之以别寻.伺二种差别。如受领纳所显。想取像所显。诸心所法皆有别相。此粗.细性总通五蕴。故不可依以别寻.伺

复有释言至于理何违者。此即第二毗婆沙师释。行之言因。寻.伺二种是语言因。能发语言故。因中有二。粗者名寻。细者名伺。于一心中粗.细俱起。何理相违

若有别体类至别相云何者。论主复难。于心所中。若有粗.细二别体类以别寻.伺。理实无违。然无粗.细二别体类。故成违理。上名为粗。下名为细。下准此释。同一心体类中无容粗.细俱时起故 又解同一性体类心.心所中无容细.粗俱时起故。汝毗婆沙师若言寻.伺体类亦有差别。应说体类别相云何

此二体类至显其别相者。毗婆沙师答。寻.伺体类别相难说。但由上粗下细显其别相

非由上下至一心相应者。论主复难。非由粗.细能显寻.伺别相。心.心所法一一类中。据相待对皆有粗.细。既无别相以简寻.伺。由是应知。寻.伺二法定不可执一心相应

若尔云何至具足五支者。毗婆沙师引经反难。若不许彼寻.伺二法一心相应。云何契经说初静虑具足寻.伺喜.乐.及定五支

具五支言至故无有过者。论主通经。具足五支言。就于一地前后而说。非一刹那。故无有过。论主意朋经部。故顺彼解此中绝救

如是已说至无所顾性者。明第四对。慢谓对他称量德类。心自举恃凌蔑于他。此中亦应言称量种姓等。略而不论 憍谓染着种姓.色等自法为先。令心傲逸于诸善法无所顾性。故婆沙四十三云。此中憍者谓不方他。但自染着种姓.色.力.财.位.智等心傲逸相。此中慢者。谓方于他种姓.色.力.财.位.智等自举恃相 问慢皆方他以不 答方他之言从多分说。故婆沙云。评曰应作是说。非一切慢要方他起。无始时来数习力故。依自相续慢亦现行(解云慢.过慢.慢过慢.卑慢。此四方他。我慢.增上慢.邪慢依自相续起) 有余师说至差别之相者。叙余师释憍。如因酒生欣举之差别。说名为醉。憍是贪等流果。如是因贪生欣举之差别。说名为憍。欣举名宽。憍名即狭。此憍是欣举之差别也

如是已说至名义差别者。此下大文第四明众名别 如是已说诸心.心所五地法等品类不同。三性心品俱生定量。四对心所异相差别 然心.心所下。问起 言名想者。或从果为名。或从因立称。故言名想

颂曰至相应义有五者。上一句别明心异名。下三句通明心.心所异名

论曰至故名识者。此训释异名。梵名质多。此云心。是集起义。谓由心力集起心所及事业等。故经云心能导世间。心能遍摄受。故能集起说名为心。梵云末那。此云意。是思量义。梵云毗若南。此云识。是了别义也

复有释言至故名为识者。第二说一切有部解。界之言性。净.不净性种种差别。行相不同故名为心。即以种种释心义也。即此心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即以所依释意义也。以作能依止故名为识。即以能依释识义也

故心意识至而体是一者。结文可知。又婆沙七十二解心.意.识云。或有说者无有差别。复有说者谓名即差别。复次世亦有差别。谓过去名意。未来名心。现在名识故。复次施设亦有差别。谓界中施设心。处中施设意。蕴中施设识故。复次义亦有差别。谓心是种族义。意是生门义。识是积聚义。复次业亦有差别。谓远行是心业。前行是意业。续生是识业(更有三复次释业。不能具述)

如心意识至等和合故者。心.心所法有四异名 一名有所依。必托依根故 二名有所缘。必杖境起故 三名有行相。即于所缘一切诸法。品类差别种种不同。心.心所法。随缘何法等起行相故。名有行相。谓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对何境。法尔前境皆悉现于心.心所上。此所现者名为行相。即由此现带境义边。似前境边说为能缘。然此行相无有别体。不离心等。即心等摄非是所缘。犹如明镜对众色相皆现镜面。此所现像而非所照。然约像现说镜能照此亦应然言行相者。谓有境界像貌故名行相 又解有所行境家相故名行相 又解迁流名行。心等上现名相。即行名相故名行相 又解行谓行解如了别等。相谓相貌如影像等。行家相故名为行相。释此行相广如前释 四名相应。等和合故

依何义故名等和合者。问。既以等和合释彼相应。依何义故名等和合

有五义故至各各亦尔者。答。谓心.心所。五义平等相似故说相应 一所依平等。谓必同所依根。意识.及相应法有一种依。谓无间灭意根。五识.及相应法各有二依。一同时依止根。二无间灭意根。随应皆是所依平等。此文欲摄二种所依故。不别言同一所依。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依者。且据别依。故说六识.及相应法各同一依 又解所依平等。此显六识.及相应法各同一依。故解相应因中云。此中同言显所依一。虽复五识亦依意根。此文且据同时依说 二所缘平等。谓必同所缘境。于所缘中或时缘一。或复缘多。随应皆是所缘平等。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缘者。且据别缘一法说也。若不尔者.如无我观除自相应.俱有通缘一切。此岂同一所缘 又解所缘平等。此显六识.及相应法各同一缘。故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所缘。虽复亦有缘多境者。此文且据缘一境说 三行相平等。心.心所法。其体明净随缘何境各起行相。或缘一法各一行相。或缘多法各多行相。若一。若多。行相皆各别。随应皆是行相平等。以多现时各有多相故不言同一行相。诸论中说心.心所法同一行相者。且据缘一境相似义。理实皆别 又解行相平等。此显心.心所法同缘一境。名同一行相。故诸论说心.心所法。同一行相。虽复行相各别不同。据相似同故。言同一行相。虽复亦有缘多境时多行相现。各互相望而不相似。此中且约缘一境说 四时平等。谓心.心所必定同一刹那时也。或同生.住.灭.及堕一世故。言时平等 五事平等。事之言体显各体一故言事等。于一相应心.心所中。如心体一。诸心所法体亦各一。必无二体一时俱行。此约刹那同时体等。非言前.后异.品数等。应知此中所依.所缘.行相三种。如前已释。时义可知故不别释。事稍难知故偏明也 若依五事论。一复次释相应义云复次同一时分.同一所依.同一行相.同一所缘.同一果.同一等流.同一异熟是相应义

已说心心所至何者是耶者。此下大文第二明不相应行 就中。一总标名数。二别牒解释。三诸门分别。此即第一总标名数。结前生下 问准前文势。此中应但结心所法问不相应行。何故此中亦结心耶 解云辨心品俱生及异名中。兼明心故故亦结心

颂曰至不相应行者 心不相应。简异心所 行。谓行蕴。简色.心.无为。非行蕴故 又解心不相应。简行蕴中诸心所法。行谓行蕴。简色.受.想.识.及与无为。非行蕴故 二定。谓无想定.灭尽定 相谓四相 等。谓等取句身.文身 类。谓流类即是得等 今案此论。心不相应行但有十四。若依正理加和合性。故正理十二云。等者等取句身.文身.及和合性。二论既说不同。无容并是。假兴宾主问答研寻 俱舍师问云。此和合性如何证知。正理师解云。如破僧时舍和合性。明知别有 正理师问云。如我所立别有体性。汝不立者何法中收。俱舍师解云。此和合性众同分摄 正理师难云。凡言同分必依法得。和合同分依何法得。俱舍师解云。依戒而得。谓受戒时得二同分。一和合同分。破僧时舍。二大戒同分。破僧不舍。以成戒故 正理师复难云。若依戒得。破僧之时戒既不舍。如何舍彼和合同分。俱舍师解云。诸法不定。何必因彼而得与彼同舍。如因十戒得勤策同分。受大戒时不舍十戒。而舍勤策同分。以得苾刍众同分故 正理师复难云。谁言。受大戒时舍勤策同分。引不极成此中为喻。俱舍师复反诘言。若不舍者。即应一人亦名苾刍。亦名勤策。正理师解云。从强立称偏名苾刍。以不舍勤策同分。如大戒身中。亦成十戒而名苾刍。俱舍师复引极成喻云。如因戒得持戒同分。遇犯戒缘虽不舍彼戒体。而舍持戒同分。此既极成不应违拒 俱舍师复反问彼正理师言。汝立和合性。复依何法得耶。正理师解云。我和合性依戒而得。俱舍师难云。破僧之时戒既不舍。如何舍彼和合性耶 正理师解云。如持戒同分受戒时得。后犯戒时非与持戒同舍。还同汝立和合同分。依戒而得。非与戒同舍 俱舍师复难云。破僧之时舍和合同分不。正理师答云舍 俱舍师复难云。若破僧时不舍和合同分。可使别舍和合性。破僧之时既舍和合同分。何须别舍和合性耶。由斯理证故知同分摄和合性

其和合性异说不同。故须研究。和合同分。宗必许有。随何和合法上即有和合同分。所以不别研寻 问破僧不和合即是非得摄。何妨僧和合以彼得为体 解云夫论其得必有所得。和合无别所得。故体非是得收 又解诸法不必皆相翻立。如以凡翻圣凡性是非得。不可以圣翻凡圣性唯得。然诸圣法皆名为圣性 若依品类足第一。十三同俱舍。不说非得。然别说有依得.事得.处得。彼论解云。依得云何。谓得所依处。事得云何。谓得诸蕴。处得云何。谓得内外处 又云。复有所余如是类法与心不相应 法蕴足论第十同品类足论 若依杂心。十三同俱舍。不说非得。然说异生性

问诸论不同如何会释 解云。品类足说依.事.处得约法别说。应知即是得中摄也。不说非得即是复有所余不相应摄。即是此论非得所收。杂心说异生性。应知即是非得少分。如变化心是通果少分。杂心略举一边。非为尽理 又正理解颂中类字。言类者显余所计度法即前种类。谓有计度离得等有蕴得等性 解云余所计度。谓说一切有部中。后代不正义浪作计度。离得等外计有蕴得。处得。界得。退等性。今显彼计随其所应即得等摄 若作俱舍师救。类言即显此十四种同流类。故非显余计

于中且辨至自相续二灭者。此下第二别牒解释 就中有七。一明得.非得。二明同分。三明无想。四明二定。五明命根。六明四相。七明名等 就第一明得.非得中。一明自性。二明差别 此即明自性。上两句正出体。下两句明所依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美人心计之零落成泥

    美人心计之零落成泥

    她是帝王的宠妃,她是开国重臣的挚爱,她是邻国皇子寻觅无数次的梦里白色茉莉。那一年的料峭枝头,漫天花瓣零落一地,宫阙千层,万顷阁楼,轰然坍塌。命运如同无根的浮萍几经漂泊。多年之后,谁在繁华的十里宫阙之上跳起那翩若惊鸿的舞拖了谁共赴黄泉不死不休?
  • 九转佛魔灯

    九转佛魔灯

    欲成仙惨遭天地弃,妄成魔奈何鬼神恶。世间不容我,我之将奈何。天地欺我?杀!杀!杀!杀他个天翻地覆。鬼神凌我?杀!杀!杀!杀他个鬼哭神嚎。徒手撕开一片天,抬脚踏碎凌霄殿。逆天改命,唯我独尊!
  • 荥阳外史集

    荥阳外史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蚊子血真能造出恐龙吗(最热最热的76个科学知识)

    蚊子血真能造出恐龙吗(最热最热的76个科学知识)

    肉食动物只吃草能活下去吗?斑马到底是黑底白纹,还是白底黑纹?蜘蛛丝真的比钢筋还强韧?……每当抚摸小狗毛茸茸的身体,你是否想过与地球上的所有动物都成为知心朋友? 快快翻开这本《蚊子血真能造出恐龙吗》吧,你将在开怀大笑中,获得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科学等方面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 本书由大米原创,雨霁编绘。
  • 千兽游龙

    千兽游龙

    游龙困池渊,凤凰立盘石。浴火沐雨!凤凰涅槃,游龙腾空!……百兽封王,千兽为皇!……是结束,也是开始……
  • 交对人 做对事

    交对人 做对事

    做对事赢一次,交对人赢一生做事是一种个体行为,能够体现个人能力和水平,但是在生活中,一个人光靠能力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也无法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你可以做好一次,但是没有办法将这种良好的势头永远保持下去。其实,做事除了要依靠能力,还需要依靠人脉,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有时候跟随一个有价值的人,能够帮助我们赢得一生的成功。
  • 盛夏的光年里谁成了谁的回忆

    盛夏的光年里谁成了谁的回忆

    文文有点虐,故事里面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本人或者朋友身上的事情。这是我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欢迎指导。文文与现实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毕竟我将我们的故事穿插,并且有一点小小的改编。颜兮兮可笑的看着眼前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她脸上挂着泪,而嘴角却笑着说:“宁夏,爱或者不爱,我想我不再追问。我相信时间将会证明一切。而你从来便不曾爱过我,可是你又何必许下那么多的誓言。最后,又将那些誓言变成锋利的刀子。你,真的好残忍……”“宁夏,我惊艳了你的流年,而我带走了一身的伤痕。总是傻傻的想要原谅,也确实证明了自己的痴傻多么可笑。宁夏,如果可以,我想选择不曾认识,不曾爱过你。”
  • 现代金仙

    现代金仙

    看一个穷吊丝如何做成一个神级商贩的……………………………
  • 邪王宠妻:逆天嫡女

    邪王宠妻:逆天嫡女

    一生为国家效命,怎料在一次缉毒过程中,遭遇背叛,一朝穿越,废材逆天……谁说圣兽难捕,那后面这只是什么?谁说凤凰难搞,那后面这个“美少女”又是谁?高级丹药,你说的是这个“糖”吗,你若要,这一整个空间戒指里的”糖豆“都给你……谁说高傲的邪王不能女子靠近,那么整日追我的又是谁呢?且看女主强势回归,玩转异世大陆
  • 蜜桃甜心丘比特

    蜜桃甜心丘比特

    安记猪排店的少女主厨安桃子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她的人生会因为一份猪排饭而逆转!贪吃鬼好友丘乐比居然是来人间实习的爱神,不小心用爱神之箭射中了完美贵公子南时雨以及一份出自安桃子之手的香喷喷、热乎乎的猪排饭!追求完美、追求高尚的南时雨由此陷入了对猪排饭——还必须是安桃子亲手特制的猪排饭的疯狂迷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