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35000000077

第77章

分别业品第四之二

傍论已了至表无表相者。此下第三广明表.无表。就中。一明三无表。二依三别解 此即明三无表。结前问起

颂曰至故名律仪者。答 能遮。谓能遮恶戒相续 能灭。谓能灭恶戒相续。故名律仪 又解。能遮未来所引恶戒相续。能灭过去能引恶戒相续 又解。别解脱戒能遮恶戒相续。定道戒能灭恶戒相续。故名律仪 律谓法律 仪谓仪式 表不遍通所以不说。余文可知

如是律仪差别有几者。此下依三别解。就中。一别解律仪。二总明成就。三明得因缘。四明舍差别。五约处辨成就 第一别解律仪中。一明三善律仪。二别明初律仪 此即第一明三善律仪。颂前问起

颂曰至谓无漏戒者。答文可解

初律仪相差别云何者。此下第二别明初律仪。就中。一明初律仪相。二安立四律仪。三明别解异名 此即第一明初律仪相。问起颂文

颂曰至各别不相违者。答。初句辨名。下三句辨体

论曰至别解脱律仪者。释第一句 苾刍唐言乞士。旧云比丘讹也 苾刍尼。苾刍如前解。尼是女声 梵云式叉摩那。唐言正学。正谓正学六法。言六法者。谓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诸酒.不非时食 梵云室罗摩拏洛迦。唐言勤策。谓为苾刍勤加策励。洛是男声。旧云沙弥讹也 梵云室罗摩拏理迦。唐言勤策女。释名如前。理是女声。旧云沙弥尼讹也 梵云邬波索迦。唐言近事。索是男声。旧云优婆塞讹也。近事者婆沙一百二十三云。问何故名邬波索迦。答亲近修事诸善法故。谓彼身心狎习善法故名邬波索迦。有余师说亲近承事诸善士故。复有说者。亲近承事诸佛法故。广如彼释 梵云邬婆斯迦。唐言近事女。释名如前。斯是女声。旧云优婆夷讹 梵云邬婆婆沙。唐言近住。言近住者。婆沙一百二十四云。近阿罗汉住。以受此律仪随学彼故。有说此近尽寿戒住故名近住。有说此戒近时而住故名近住 于此八中前五出家戒。后三在家戒。前七尽形戒。后一昼夜戒。此八虽别总名第一别解脱律仪 问何故此八依别解脱律仪立。不依静虑.无漏律仪立 解云。别解脱律仪渐次得故。渐次安立。可依彼立八种差别。静虑.无漏七支顿得不可依彼立八差别 又解别解脱戒唯欲人趣八众。亦唯欲界人趣。故依彼立。静虑.无漏通依上界天趣亦起故。故不依彼立八差别

虽有八名至无别近事女律仪者。释第二句。约人不同虽有八名。论其实体唯有四种 离苾刍律仪无别苾刍尼律仪 离勤策律仪无别正学六法律仪。勤策女十戒律仪。勤策女先受十戒后受六法。虽更得六法即同十戒中六戒故。所以勤策女十戒。及正学六法。不异勤策十法 又解作正学时非更别得六法。但重受教行。约令持先受故此六法即是十戒中六故。说正学.勤策女十戒不异勤策十戒 近住八戒唯一昼夜。以时促故不分男.女故独为一

云何知然者。此下释第三句。此即问也

由形改转至非异三体者。举颂正答。如转根时。戒无舍.得。但名有异 谓转根位者。若苾刍转根为女。令本苾刍律仪名苾刍尼律仪。若苾刍尼转根为男。令本苾刍尼律仪名苾刍律仪 问苾刍与尼戒多少别。如何转根名异体同 解云男.女不同。开.遮有异。随缘别故。或说二百五十。说或五百。论其七支戒体皆等 又解据本七支两众戒等。若论遮戒多少有异。虽遮有异。先受戒时两众互得。所以者何。苾刍.及尼俱作誓言诸恶皆断。由斯愿力互得遮戒。虽皆互得由缘别故。持犯不同。制罪各别 又解论遮戒体多少不同。未转根时。若受此类戒。即得此类戒。于转根位至彼类中非别得遮。虽无遮戒。由违教故亦结彼罪 若勤策转根为女。令本勤策律仪名勤策女律仪。以未得六法。或未重受教约六法。所以不名正学 若勤策女.及正学转根为男。令本勤策女律仪。及正学律仪名勤策律仪。以彼十戒.及与六法俱同勤策十种戒故 若近事转根为女。令本近事律仪名近事女律仪 若近事女转根为男。令本近事女律仪名近事律仪 近住日夜。虽有转根以不别立男.女二名故不别说 非转根位有舍先得律仪因缘。以无四种舍因缘故。非转根位有得先未得律仪因缘。以无受戒因缘故。苾刍尼.勤策女.正学.近事女四律仪非异苾刍.勤策.近事三体

若从近事至具足顿生者。此下释第四句 问若从近事受勤策戒复从勤策受苾刍戒。此三律仪

为由增足远离增足方便 远离戒之异名。远离恶故。方便求戒方便。求后戒故。由更增足与前差别。立别别名。五戒上增五为十戒名勤策。十戒上增二百四十为二百五十名苾刍。如只增一名双金钱。五上增五为十。十上增十为二十 为三戒体各别具足而顿生耶

三种律仪至随其所应者。答释颂各别。三种律仪随其多.少各别顿生。思之可解 八戒亦应此中问答。以时促故略而不论

既尔相望同类何别者。问。三不杀等同类何别

由因缘别相望有异者。答。由内因.外缘别故相望有异

其事云何者。征

如如求受至故三各别者。释 受戒者非一名曰如如 戒体非一名如是如是。如如求受随其所应多种学处 学处谓戒。如是如是随其所应。能离多种高广床座。饮诸酒等憍逸处时。即离众多杀.盗等缘能起此戒。以诸远离依内因.外缘发故。因.缘别远离有异 言因别者。谓求戒心别。或求五戒。或求十戒。或求大戒。故名因别 言缘别者。谓受戒缘别。即和上.阿阇梨等。若受五戒对一人。若受十戒对二人。若受大戒对十人等。故名缘别。由此因.缘别故所以远离有异 以理反难。若无此事。三不杀生等渐增足者。舍苾刍律仪尔时。则应近事.勤策.苾刍三律仪皆舍。前二近事.勤策摄在后一苾刍中故 既不许然故三各别。由三别故舍苾刍戒犹名勤策。复舍勤策戒犹名近事

然此三种至便非近事等者。释不相违。然三不杀等于一心中互不相违。同一刹那俱时而转。非由受后勤策.苾刍律仪舍前近事.勤策律仪。非舍缘故。勿舍苾刍戒便非勤策。勿舍勤策戒便非近事。以虽舍后可名前故。故知身中具有三戒 虽一身中或具二戒。或具三戒。后戒胜故从胜立名 问不受前戒得后戒不 答如婆沙一百二十四云。问若先不受近事律仪便受勤策律仪。得勤策律仪不。有说不得。以近事律仪与此律仪为门。为依。为加行故。有说不定。若不了知先受近事律仪。后方得勤策律仪。信戒师故。受此律仪彼得律仪。戒师得罪。若彼解了先受近事律仪后受勤策律仪是正仪式。但憍慢故不欲受学近事律仪。作如是言。何用受此近事劣戒。彼憍慢缠心虽受不得。如说不受近事律仪。而受勤策律仪。如是不受勤策律仪而受苾刍律仪。广说亦尔 问若从后戒却受前戒为得戒不 答如正理三十六云。若有勤策受近事律仪。或有苾刍受前二种戒为受得不。有作是言此不应责。若先已有无更受得理。先已得故。若先未有则非勤策。亦非苾刍以先不受近事律仪必无受得勤策戒理。若先不受勤策律仪亦无受得苾刍戒理。是即不可立彼二名。以此推寻。受应不得。有余师说不受前律仪亦有即能受得后戒理。故持律者作是诵言虽于先时不受勤策戒。而今但受具足律仪者亦名善受具足律仪。由此勤策容有受得近事律仪。苾刍容有受得勤策.近事戒理。岂不勤策不应自称唯愿证知我是近事。苾刍亦尔。不应自称唯愿证知我是前二。非离如是自称号言有得近事.勤策戒理。此难非理。俱可称故。谓可称言我是勤策亦是近事唯愿证知。苾刍亦应如应而说。然就胜戒显彼二名亦无有失。若尔勤策及苾刍等。亦应受得近住律仪。如得近事许亦何过。然由下劣无欣受者

近事近住至苾刍律仪者。此即第二安立四律仪。涂香饰鬘为一。观舞听歌为一 又解不得舞不得歌。不得观。不得听。故至十中开为二种 问何故八合十开 解云于在家人其过轻故二合为一。于出家众讥嫌重故开一为二。又婆沙云。谓离涂饰香鬘。与离歌舞倡伎。同于庄严处转故合立一支。又正理三十六云。为引怯怖众多学处在家有情。显易受持故。于八戒合二为一 问受畜金等何故不立近住戒中在十戒中 解云在家耽着金.银等宝未能远离。故近住戒不制此戒。勤策.出家不应耽着金.银等宝妨废修道。故于十戒别立为一。若受离诸所应远离身.语恶业立第四戒。余文可知

别解律仪至故名尸罗者。此即第三明别解异名。能平险恶诸不善业故名尸罗。此即初名。持戒能令身心清凉以安乐故 破戒能令身.心热恼以悔恨故 引颂可知

智者称扬故名妙行者。此即第二。又正理云。或修行此得爱果故

所作自体故名为业者。此即第三。即戒自体是其所作故名为业

岂不无表至所作自体者。问。表名为业。此义可然。岂不无表契经中说亦名不作。如何今说所作自体

有惭耻者至得所作名者。答。经言不作。有惭.耻者受无表力。不造众恶故名不作 论言所作。由身.语表及与意思所造作故。得所作名

有余释言至名作无失者。叙异解。无表是后作果家因故从果立名。是前表思作因家果故从因立名。称作无失

能防身语故名律仪者。此即第四。能防身.语令不造过故名律仪

如是应知至名为后起者。此明第五.第六名。释下两句。如是应知别解脱戒通初念位及后诸位无差别名。唯初刹那表及无表。得第五别解脱名。及第六业道名。所以者何。谓受戒时初念表.无表。不杀戒等别别弃舍杀生业等种种恶故 初依别舍义立别解脱名。即初念时所作善事皆悉究竟依因等起畅思义边立业道名 因等起思造作名业。初表.无表思所游路名道业之道故名为业道 故初刹那初别舍恶。名别解脱 初别遮防。亦名别解脱律仪 畅思义边。亦得名为根本业道 从第二念乃至未舍。非初别舍恶不名别解脱 能遮防故得名律仪。别解脱之律仪故名别解脱律仪 非畅思故。不名业道 在根本后名为后起 谁成就何律仪者。此下第二总明成就。就中。一总成三律仪。二约世明成就 就总成三律仪中。一正明总成就。二便明断律仪。三通经二律仪 此即第一正明总成就。颂前问起

颂曰至后二随心转者。答。初句明成别解脱。次两句明成定.道戒。下句显差别

论曰至乃至近住者。释初句明八众成别解脱

外道无有所受戒耶者。问

虽有不名至依著有故者。答。外道虽有受不杀戒等。但名处中戒。不名别解脱戒。由彼所受无有功能永别解脱诸恶法故。依着三有异熟果故。所以不名别解脱戒

静虑生者至此亦应然者。释颂第二.第三句中得静虑者成静虑。明静虑律仪 颂中言静虑生者。谓此律仪从静虑生。约生因解 或依静虑。约依因明。故名静虑生律仪 若得静虑者定成就此静虑律仪。诸静虑近分亦名静虑。如近村邑有稻田等得村邑名。此诸近分理亦应然

道生律仪至谓学无学者。释颂第二.第三句中得圣者成道生明无漏律仪 道谓无漏圣道。能生律仪故名道生律仪

于前分别至其二者何者。释第四句。牒前问起

谓静虑生至亦恒转故者。答。定.道生二是随心转非别解脱。所以者何。此别解脱于恶.无记异心位中及无心位亦恒转故。所以不名随心转戒。此别解脱戒若名随心转者。善心起位可名随转。恶.无记心起时。及无心位彼应断故

静虑无漏至名断律仪者。此即第二便明断律仪。以在成就文中说故亦判入成就门中。余文可知 断谓断对治。故婆沙一百一十九云。问何故唯此名断律仪。答能与破戒及起破戒烦恼作断对治故。谓前八无间道中二随转戒。唯与起破戒烦恼作断对治。第九无间道中二随转戒。通与破戒及起破戒烦恼作断对治(已上论文) 准此等文唯未至定九无间道随转戒。望欲恶戒及能起惑为断对治。初定等五望破戒等虽无断对治。而有厌坏对治故有随转戒。无色界望破戒等断.厌俱无故无随转戒。色界类智品道望破戒等虽无断.厌二种对治。而有持.远二种对治故有随转戒 问无色界望欲破戒等亦有持.远二种对治。应有随转戒 解云虽有持.远由厌色故名无色界。故无随转戒。总而言之。对治有五。一舍。二断。三持。四远。五厌。望破戒等未至具五。初定等五无舍.断有持.远.厌。无色无舍.断.厌有持.远。此五对治准婆沙十七作此说也。广如彼解

由此或有至无漏律仪者。静虑律仪对断律仪四句可知

如是或有至如应当知者。无漏律仪对断律仪四句准前 第一句者除未至定九无间道无漏律仪。所余无漏律仪 第二句者依未至定九无间道有漏律仪 第三句者依未至定九无间道无漏律仪 第四句者除未至定九无间道有漏律仪所余一切有漏律仪

若尔世尊至以何为自性者。此下第三通经二律仪。依经起问。若唯身.语名律仪者。何故世尊所说略戒身.语.意三俱名律仪而叹善哉。言遍律仪总说三种。又契经中何故复说眼根律仪。此前经说意律仪。此后经说眼根律仪。以何为自性

此二自性非无表色者。答

若尔是何者。征

同类推荐
  • The House of the Wolf

    The House of the Wolf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松峰说疫

    松峰说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则天外史

    武则天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题曾氏园林

    题曾氏园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回到末世当学霸

    回到末世当学霸

    新年钟声敲响,未知病毒一夜之间席卷全球,丧尸横行无忌,幸存者只能在恐惧和绝望中苦苦挣扎。邱扬经历一年残酷的末世生活后,阴差阳错重生回末世前一天。两次遭逢灾难,他决心为自己而活,摒弃烂好人的性格,全心建立一个末世桃花源,保护家人和朋友。可惜重生后他的命运也悄然改变,注定成为举足轻重左右全局的人物,探寻病毒源头,抵御丧尸围城,最后的发现却让人目瞪口呆。路人甲:到处都是丧尸,我好害怕,看不到任何希望。路人乙:丧尸来了,大家快跑啊。邱扬:我和你们不一样,我会一直活下去。
  • 傲睨狂仙

    傲睨狂仙

    他,是一个21世纪的地痞流氓,受尽了人间苦楚最终走上绝路。大难不死的他,苏醒后竟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修仙大陆上,决定卷土从来的他又是怎样在修仙世界中傲然生存下去?改不掉的地痞气息又会让他在修仙世界中怎样的耀眼夺目?且看《傲睨狂仙》来讲述一个穿越时空的流氓修仙传!
  • 聪明女人恋爱经

    聪明女人恋爱经

    本书共分三部分,包括男左女右:好肩膀,坏肩膀;零点伊人:伊人只是一个传说;男人江湖:每个浪子都需要一个娘子。
  • 18岁以后一定要读的心灵故事

    18岁以后一定要读的心灵故事

    本书辑录了最震撼心灵、情感跌宕的动人故事。内容包括:总有一种爱情让你无语哽咽、总有一种亲情让你涕泪交流、总有一种友情让你潸然泪下、总有一种忠诚让你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理想让你心酸不已等。
  • 我们的爱情

    我们的爱情

    李甲城年轻时在银行当宣传干事,业余写诗,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他有一米八的个头,头发是浓密乌黑的自然卷,蓄着络腮胡,包围着细腻白皙的脸,眉头微微皱着,眼神很深,传导出淡淡的忧郁。在银行上班三年后,李甲城跟高中同学鲁蛮蛮结了婚。鲁蛮蛮身高一米七,长得结实匀称,父亲是信河街著名拳师,练的是功柔法,五十岁生日,前来给他拜寿的门徒有三百多人,都是黑白两道叫得上名号的人物。
  • 冥婚错嫁:鬼夫大人晚上见

    冥婚错嫁:鬼夫大人晚上见

    我出了一张专辑,可是专辑里出了鬼影让我名声扫地,祸不单行,我当妹妹冥婚的伴娘,妹妹的冥婚对象却莫名其妙的缠上了我……从此,那冥夫强行闯进我的生活,夜夜爬上我的床……
  • 胸不平,何以平天下

    胸不平,何以平天下

    什么波涛汹涌,都与她没有半毛钱关系。不能做凹凸有致的美人就罢了,作为全长莱所有男性的梦中情……敌!付迹莫表示压力很大!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她终于找到一个面对她不是红脸而是脸红的汉子了。
  • 凌然邪少

    凌然邪少

    华夏兵王,首都某九巨头长子,弃政从军,不料被人陷害,身边战友皆在伊拉克中执行任务中,被敌人围剿而死。又因家族准备强制其结婚。额,好吧!迫不得已逃婚,真的不是有意的,只是为了以后。且看萧逸日后纵横花都。
  • 独宠帝王妃

    独宠帝王妃

    夏洺汐野外实习时因为一颗莫名的石头穿越到了将军之女的身上,莫名其妙替公主和亲,成为异域皇妃。在陌生地方,看小女子如何玩转后宫三十六计!
  • 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

    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主要针对“沉住气做人”,阐述了“沉住气”之于做人的重要意义;下篇着眼于“沉下心做事”,关注决策、管理、责任等方面,既有工作方而的独特心得,也许对日常生活的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