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3100000126

第126章 对身体之罪

此罪有二:曰有刑罪,目无刑罪。有刑罪直关身体生命者,谓杀伤、殴打、胁迫、坠胎等。无刑罪关名望声誉者,谓诬告、诽毁等。

第一节 谋杀、故杀罪

蓄谋杀人者为谋杀,处死刑。第二九十二条。施用毒物杀人者,以谋杀论处死刑。第二百九十三条,如一时乘怒投用毒物宜以故杀论。然用毒物其害不一人或有及数十者.目形哥难知无由防范,施用最为容易,故虽一时之怒仍以谋杀论。故意杀人者为故杀,处无期徒刑。第二九十四条,旧律谋杀、故杀同处死刑,然故杀者当临杀之时猝乘愤激骤起杀意,比之谋杀人于未杀以前蓄念积虑者情实较轻,故故杀之刑于谋杀之刑减一等。然若如下二条所揭与寻常故杀异,则亦不得不处死刑。故杀人支解割碎及其杀状惨刻者处死刑。第二百九十五条。因财利犯重轻罪,例如为强窃盗,恐其不遂故杀主人或监守人等。恐人发觉追捕而故杀人者,处死刑。第二百九十六条。蓄杀人之意诡言诱导、挤陷危险而致死者,例如桥梁朽损不堪渡人,而诈称牢固令人过渡,以陷溺致死等类。以故杀论。其预谋者以谋杀论。第二百九十七条。欲谋杀、故杀而误杀他人者,仍以谋杀、故杀论。第二百九十八条。

第二节 殴打创伤罪

殴打创伤人因而致死者,处重惩役。第二百九十九条。殴打创伤人瞎其两目、聋其两耳及折两肢、断舌、毁坏阴阳致丧失知觉精神罹笃疾者,处轻惩役。虽并犯此条二事以上,亦同处轻惩役,但以刑期长短分轻重耳。其瞎一目、聋一耳、折一肢及残亏身体以致废疾者,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第三百条,并犯此条二事以上,除损一手一足之外,亦同前项注。殴打创伤致人罹二十日以外疾病,不能营职业者,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重禁锢。若伤疾不至二十日,处十一日以上、一月以下重禁锢。第三百一条。若预谋殴打创伤人致其人罹笃疾或至死者,照前数条所揭载各加一等。第三百二条。欲为不法之事而殴伤防其非为之人,或自犯轻重罪名图免罪掩迹因而殴打创伤人者,亦同前条之例。第三百三条。因殴打人而误伤他人者,仍科殴打创伤本刑。第三百四条。二人以上共殴打伤人,从现下手者分别轻重各论其刑。若其创不辨甲、乙所为,照重伤之刑减一等。但教唆者不在减等之限。第三百五条。二人以上共殴打人,虽一人未行殴打而帮助致成伤者,与现殴打者同罪而减一等。第三百六瓤施用可害健康物品使人疾苦者,与预谋殴打创伤人者同刑。第三百七条。虽意非杀人而诈伪诱导,令陷危害致其人疾病死伤者,照殴打创伤例处断。第三百八条。

第三节 关于杀伤者宥恕及不论罪

因己身受人暴行,不得已愤怒致杀伤暴行人者,宥恕其罪。但因行为不正自招暴行者不在此限。第三百九条。殴打彼此创伤不能分下手先后者,各宥恕其罪。第三十条,本夫知其妻与人奸通,于奸所杀伤奸夫或奸妇者,宥恕其罪。但本夫先系纵容奸通者不在此限。第三百十一条。若有昼间无故而人人家,或欲逾越损坏门户墙壁,因防拒之而杀伤犯人者,宥恕其罪。第三百十二条。前数条所记载有可宥恕者,照各本刑减二等或三等。第三十三条。正当防御自己身体性命时出于不得已而杀伤暴行人者,不分为己为人,不论其罪。若自己行为不正致招暴行者不在此限。第三9十四条。左列诸件出于不得已致杀伤人者不论其罪:一,防止放火及其他暴行有伤财产者。二,防止盗犯及欲夺还盗赃者。三,防止夜间无故而人人家或欲逾越户墙门壁者。第三百十五条。虽防卫身体财产非不得已而加害于暴行人,又危害已去仍乘势加害于暴行人者,不在不论罪之限,但酌量情状照第三百十三条例得宥恕其罪。第三百十六条。

第四节 过失杀伤之罪

疏虞懈怠不遵守规则、因过失致人于死者,处二十圆以上、二百圆以下罚金。第三百十七条,凡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到为过失,不守规则,谓于有人处演习枪铳之类。因过失使人仓伤至废疾者,处二十圆以上、二百圆以下罚金。第三百十八条。因过失而使人创伤至疾病休业者,处十圆以上、百圆以下罚金。第三百十九条。

第五节 关自杀之罪

教唆人使自杀,又受人嘱托为自杀之人下手者,处六月以上、三年以下轻禁锢,附加十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其他为自杀人帮助者减一等。第三百二十条。图自己之利,教唆他人令自杀者处重惩役。第三百二十一条。

第六节 擅逮捕监禁人之罪

擅逮捕人又监禁私处者,处十一日以上、以下重禁锢,附加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其监禁若过数日或十日,应算日数加一等。第三百二十二条。擅监禁束缚人或殴打拷责,又屏去饮食、衣服施行一切苛刻事者,处二月以上、二年以下重禁锢,附加三圆以上、三十圆以下罚金。第三百二十三条。犯前条之罪致人疾病死伤者,照殴打创伤各本条从重处断。第三百二十四条。擅监禁人临水、火、震灾之际不解监禁,致人死伤者亦同前条罪。第三百二十五条。

第七节 胁迫之罪

以杀胁迫人、以放火胁迫人,皆谓以言词恐吓人。处一月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附加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其以殴打创伤或焚烧财产、毁坏家屋、径行劫掠等事胁迫人者,处十一日以上、二月以下重禁锢,附加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三百二十六条。携带凶器而犯前条罪者各加一等。第三百二十七条。以加害亲属相胁迫者,亦同前二条例。第三百二十八条。此节所揭载,待受其胁迫者或亲属等告诉而后论罪。第三百二十九条。

第八节 堕胎之罪

怀胎妇女以药物及其他方法堕胎者,处一月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第三百三十条。使人以药物及其他方法堕胎者亦同前条。因而妇人致死者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重禁锢。第三百三十一条。医师、产婆及药商等犯前条罪者各加一等。第三百三十二条。威逼怀胎妇女又诓骗令堕胎者,处一年以上、四年以下重禁锢。第三三十三条。知为怀胎而殴打暴行因致堕胎者,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其非有堕胎之意者处轻惩役。第三三十四条。犯前二条之罪致妇人笃疾或死者,照殴打创伤各本条从重处断。第三百三十条。

第九节 遗弃幼儿及老者病者之罪

遗弃未满八岁幼儿者,处一月以上、一年以下重禁锢。不能自谋生活遗弃老者、疾病者亦同。第三三十六条。

以未满八岁幼儿或老者、病者遗弃于旷野无人之地,处重禁锢。第三百三十七条。得人之给料、受人之依托、力可保养者犯前二条罪各加一等。第三百三十八条。遗弃老幼因而致废疾者处轻惩役。若至笃疾者处重惩役。至死者处有期徒刑。第三百三十九条。己所有地看守所及之处有遗弃幼儿老疾者,知而不扶助又不申告官署者,处十五Lt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若有罹疾病昏倒者,知而不扶助、不申告者亦同。第三百四十条。

第十节 略取诱拐幼者之罪

略取诱拐十二岁未满幼者,或藏匿、或交付他人者,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附加十圆以上、百圆以下罚金。第三百四十一条。略取十二岁以上、二十岁未满幼者,或藏匿、或交付他人者,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重禁锢,附加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仅诱拐、藏匿或交付他人者,处六月以上、二年以下重禁锢,附加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三百四十二条。略取诱拐幼者为仆婢,又假设名称以使役之者,照前二条例各减一等。第三四十三条。前数条所揭,待被告者及其亲族告诉而后论罪。惟幼者或至长大婚姻之时而遵礼从式者不论。第三百四十四条。略取诱拐二十岁未满幼者交付与外国人者,处轻惩役。第三百四十五条。

第十一节 猥亵奸淫重婚之罪

对十二岁既满男女为猥亵之事,又对十二岁以上男女以暴行胁迫为猥亵之事者,处一月以上、一年以下重禁锢,附加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三百四十六条。对十二岁未满男女以暴行胁迫为猥亵之事者,处二月以上、二年以下重禁锢,附加四圆以上、四十圆以下罚金。第三百四十七条。强奸十二岁以上妇女者处轻惩役。其以药酒等物诱令迷乱而奸淫者,以强奸论。第三百四十八条。奸淫十二岁未满幼女者处轻惩役。若强奸者处重惩役。第三百四十九条。前数条所揭载,待被害者及其亲属告诉而后论罪。第三百五十条。犯前数条罪因而致人死伤者,照殴打创伤各本条从重处断。但由强奸因致废疾、笃疾者处有期徒刑。致死者处无期徒刑。第三五十一条。劝诱十六岁未满男女已为媒合者,处一月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附加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三百五十二条。与有夫之妇奸通者,先是,明治六年改正奸律,奸无夫之妇者不论罪,故此律特指有夫之妇。考泰西和奸之罪均处禁锢,佛律二年以下,德律六月以上,经其夫告诉而后论罪。若无夫之妇,无告诉者均置不问。盖信重于礼,情重于理,其律意大抵如此也。处六月以上、二年以下重禁锢。男女同罪。此条待本夫告诉而后论罪。但本夫先系纵容奸通者,虽诉不论。第三百五十三条。有配偶者重结婚姻,处六月以上、二年以下重禁锢,附加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第三百五十四条,配偶兼男女而言。

第十二节 诬告及诽毁之罪

以不实之事诬告人者,照第二百二十条所载伪证例处断。第三百五十五条。虽为诬告,于被告未推问之前而自首悔过者免本刑。第三百五十六条。因诬告致被告人受刑,照第二百二十一条、第二百二十二条所载之例处断。第三百五十七条。摘发恶事丑行诽谤人者,不问事实有无,照左例处断:一,公然演说诽毁人者,处十一Lt以上、三月以下重禁锢,附加三圆以上、三十圆以下罚金。二,公布书册、图画,又作为杂剧、偶像诽毁人者,处十五日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附加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第三百五十八耙诽毁已死者,若非出于诬罔,不得照前条之例处断。第三百五十九条,前条所载即事实非诬,亦依律论罪。盖名誉荣辱关人大节,且暖昧之事非人所应知,乃公然对众诽毁,且以书册、图画、杂剧、偶像形容其状,不加禁遏将造言飞语,见事风生,即毛卵钩须乌有之事,亦不难抉摘装点以快已私,其事伊于胡底。中国通例,有造匿名揭帖以诽谤人者,除其事立按不问外,犯者审实拟绞。所犯之罪虽与此有殊,而律重诛心用意则一也。医师、药商、稳婆、代言人、辩护人、代书人等及神官、僧侣,受人委托因得知其阴私而漏告于众者,以诽谤论,处十一日以上、三月以下重禁锢,附加三圆以上、三十圆以下罚金。但由裁判官传唤,令其陈述事实者不在此限。第三百六十条。此节所记载诽毁之罪,待被害者及死者之亲属告诉而后论罪。第三百六十一条。

第十三节 对其祖父母、父母之罪

子孙谋杀其祖父母、父母者处死刑。关自杀罪照凡人之刑加二等。第三百六十二条。子孙对其祖父母、父母犯殴打创伤,其他监禁、胁迫、遗弃、诬告、诽毁之罪者,按各本条所载照凡人之例加二等。其致废疾者处有期徒刑。致笃疾者处无期徒刑。致死者处死刑。第三百六十三条。子孙对其祖父母、父母不给衣食缺奉养者,处十五日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附加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致疾病或死者亦同前条例。第三六十四条。对祖父母、父母犯杀伤罪者,不得用宥恕例,但犯时不知而误犯者谓离别日久,相逢不识,以小故斗殴至于杀伤。又深夜昏黑误为他人,以凶器拿捕至于杀伤之类。不在此限。第三百六十五条。

同类推荐
  • 喉舌备要秘旨

    喉舌备要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虚篇

    异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

    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好一个国舅爷

    好一个国舅爷

    与他忘年交的皇上,师徒关系的恭亲王,天下圣儒的太傅爹……小国舅庞何仗着雄厚的背景,为非作歹的程度简直是让人发指,强抢民女、横行霸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可是,如此嚣张的国舅爷,难道就没个死穴?听说只要召唤恭亲王,尖牙利爪的庞何就会变成乖巧的小猫。胆敢乱说话,直接一脚踹下轿;翻墙过来要一起睡?旁边小床呆着去。强扑上来要压倒?被子裹成大虫茧。什么?要学点穴神功?好呀,先嫁我,做了师娘再说。
  • 命玄论

    命玄论

    神秘的星海。万里的玉海,传说中能看透宿命之轮,是生命之泉。有逆天改命之力,追寻着道的痕迹,演绎新的传奇修行是否在改变命运。
  • 八荒神界

    八荒神界

    盘古大神开天地而死,死后身化八荒大地,左眼太阳,右眼太阴。盘古精气四散于大地,滋润万物,百族兴起。百族中有族纳盘古死后精血,神通莫测,可掌控风云,其族自命为妖。有族有感盘古魂力,化盘古之面貌,名为人族。有族.....八荒大地,妖为主,百族为奴。看帝明如何搅动八荒风云,搏出人族未来!!
  • 一个人的游戏

    一个人的游戏

    这只是一个学生到MC里发生的故事,一个学生顽强生存的故事,一个·学生成长的故事,一个学生寂寞的故事。。。。。。我可能写的剧情很烂,字很少,但我会尽力。(女生写男生亚历山大。。。。)更新时间:有时间就写
  • 失忆王妃穿越记

    失忆王妃穿越记

    北孑国大名鼎鼎的语王府内,住着一位炮灰级王妃陆小涵,她虽出身高贵却从不受宠,在王府上夫君不疼下人不理,一次意外,王妃陆小涵彻底失忆,并从此变得奇奇怪怪,性情大变,时常有许多常人所不及的想法。从一个平庸过气的王妃到霸气叱咤风云,斗过绿茶,拼过男人,她从无人问津到情场赌场双得意,她就是北孑第一女王陆小涵。
  • 失忆小公主的爱恋

    失忆小公主的爱恋

    曾经的誓言化作一滩水,我会想办法让它凝固。——上官泽
  • 随身灵玉空间

    随身灵玉空间

    发家致富,强身健体,泡妞极品,来吧,尽在灵玉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网游之银河

    网游之银河

    这天夜里,宅男张蛮从睡梦中惊醒,脑海之中多出了未来十年的记忆……第二天,虚拟游戏《银河大世界》横空出世,并且受到了全球所有国家的推广……
  • 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译:“般若”(梵文prajā)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坛经》中说:“即定即慧”。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说:有定的时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时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定的作用。定、慧同时产生,是禅宗的立场及观点,定、慧产生以后,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现清净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会犯戒的。波罗蜜多是出离、超越、解脱的意思,就是离开烦恼和苦,也就是超越烦恼和苦。整句来说就是:有智慧就能从烦恼及苦的此岸,到达没有烦恼、永远快乐、自由自在的彼岸。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以前五种的修行达到第六种智慧的目的。